山东省济南市2014中考物理(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word版)中考物理真题 选择题含答案(1)

(word版)中考物理真题 选择题含答案(1)
D.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高,即振动快慢决定音调高低,故A错误;
B.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品质,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色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音调与响度响度,可以辨别不同的声音,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正确;
故选BC。
15.(2021湖南益阳)检查视力 时候,视力表往往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下图是小红同学在一次测量视力时的情景,关于这次视力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A.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下
B.视力表中开口指向纸外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指向纸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当线圈靠近金属物体时,在金属物体中产生电流,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在金属中产生感应电流,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
A.发电机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故A符合题意;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D.定值电阻R实际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C。
9.(2021湖北荆州)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
B.如果两位学生 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
C.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济南市天桥区2014年中考三模物理试卷 有答案

济南市天桥区2014年中考三模物理试卷 有答案

201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有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2.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来自安徽的两位菜农带来了他们自家种的蔬 菜水果(图12),冬瓜的中心被挖空,土豆被做成陶笛状,胡萝卜被串 成一排做成排箫……不同的瓜果吹出了不同的声音,为观众带来了一 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表演。

兄弟二人用冬瓜、土豆等做成的吹奏乐器, 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相同的A.音色 音调B.音调 响度C.音色 响度D.音色 音调 响度 13.下列各种物质微粒,尺度排列由大到小正确的是A.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B.分子 原子核 原子 质子 夸克C.分子 原子 原子核 夸克 质子D.原子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14.学习了热学知识后,小明对一些常见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了相互作用的引力15.关于各种机器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太阳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C.电热水壶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6.图16所示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以木板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图12 图16图18 图2117.实验表明,某些金属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定值时,其电阻突然降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这一特定温度称为转变温度,其值与金属材料有关.美国《科学》杂志曾发表“新超导体将中国物理学家推到最前沿”的评述.这表明,在新超导体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假如人们已研制出常温下的超导体,则可以用它制作图17中的1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几个完全相同的灯泡,设计了图18所示三种电路,电源电压相同且保持不变,则有关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B.甲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C.甲、乙两种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相等D.三种情况电路消耗的总功率都相等19.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现象,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20.运动员跳伞后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 个整体,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和伞能一直下降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B.减速下降时人和伞的重力在逐渐减小 C.人和伞所具有的的机械能在逐渐减小 D.在相等时间内重力所做的功是相等的21.如图21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当人们在转动球的时 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A.发电机,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内能储存在电池内B.电动机,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C.发电机,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A.家用保险丝B.白炽灯泡的灯丝C.电炉的电阻丝D.远距离输电导线图17D.电动机,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内能储存在电池内 22.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 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2014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4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正文)在2014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共有若干道选择题和解答题,下面将针对其中的部分题目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第一题:某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析:已知速度v=60km/h,时间t=2小时,根据速度公式v=s/t,可以求得汽车行驶的距离s=60km/h × 2h = 120km。

第二题:某物体质量为2kg,受到20N的重力,求物体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解析:已知物体质量m=2kg,受力F=2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大小a=F/m=20N/2kg=10m/s^2。

第三题:某物体从5m高的位置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析:已知物体下落高度h=5m,重力加速度g=10m/s^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sqrt(2gh),可以求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sqrt(2×10m/s^2×5m)=10m/s。

第四题:某电流为2A的电器工作了30分钟,求电器消耗的电能。

解析:已知电流I=2A,时间t=30分钟=0.5小时,根据电能公式E=Pt,其中P为功率,可以求得电器消耗的电能E=2A×0.5h=1Ah=1kWh。

第五题:某光波的频率为5×10^14Hz,求该光波的波长。

解析:已知光波的频率f=5×10^14Hz,根据光速c和光波频率f的关系c=λf,其中λ为波长,可以求得光波的波长λ=c/f=3×10^8m/s÷(5×10^14Hz)=6×10^-7m。

以上就是2014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的一部分内容,通过解析这些题目,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公式。

当然,这只是试题的一小部分,希望大家在备考中能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取得好成绩。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2.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天然气3.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4.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A.猫B.羊C.牛D.象5.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猫C.蝙蝠D.海豚6.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F与P之间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选项中的()A.B.C.D.7.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图所示各器具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动圈式扬声器电磁起重机动圈式话筒电话8.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后,老师用同一只灯泡给大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要求大家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B.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C.同一导体总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D.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什么关系?9.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10.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11.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下列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日光灯管的功率为40W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37℃C.纳米级导线的直径小于1nm D.我国家庭用电的频率为50Hz13.从所用资源的能量形式分析,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与“水力发电”不同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核能发电D.地热发电14.电动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关于电动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把套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C.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D.电动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15.“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进海洋.则“天宫一号”()A.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运行期间,靠电磁波完成信息传递C.在对接过程中,相对于飞船是运动的D.经大气层下落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三、非选择题(共94分)16.(4分)物理学中,通过其效应对自然界中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就是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灯丝中有无通过;通过小磁针是否偏转来判断某个空间是否存在.17.(4分)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近年来,济南市已建立各级湿地公园17处,有力地保护了我市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湿度,是因为大量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温度,是因为水的.18.(4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唐代诗人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全诗四句皆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分别在下面每句的重点词语下加上着重号,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19.(4分)大量研究表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自然界中能量的总量是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节约能源.20.(3分)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重力为10N,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1.(3分)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甲所示.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并打开车门.请你再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22.(8分)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目前装备的,被誉为“中国豹”的国产主站99式坦克,曾于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时首次公开亮相,其相关性能数据如表所示.在某次野战训练中,该坦克接到命令,距它30km处发现“敌情”.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1)该坦克到达目的地最快需要多长时间?(2)该坦克在赶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发动机做了多少功?(3)该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23.(8分)家庭照明既可使用白炽灯,也可以使用普通节能灯或LED节能灯.小强同学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60W白炽灯、12W普通节能灯与5WLED节能灯的照明效果相当,并收集到这几种照明用灯具的有关数据如表:通过计算回答:(1)60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其工作电流多大?(2)60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其灯丝电阻多大?(3)在已知白炽灯的使用寿命内,使用5W的LED节能灯比使用60W的白炽灯可以节约多少电能?(4)按照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2011年发布的《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的要求,我国从2012年10月1日起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从今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60W 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请你通过相关数据的比较,说明我国为什么要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24.(6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只蜡烛的要求是.(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25.(6分)大家知道,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就会产生压强.小丽和小梅想:把一些水倒进容器里,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水的不同部分之间也会相互挤压.那么,液体内部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针对这一问题,她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小丽的猜想:液体可能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小梅的猜想:液体可能会产生向各个方向的压强.(1)请你写出一个支持小梅猜想的生活事例:.(2)小丽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证明:液体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小梅说:“再有一盆水,我直接使用你的装置就能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小梅的做法是:将玻璃管中的水倒掉,把玻璃管(选填“开口”或“带橡皮膜”)的一端竖直向下插入水盆中,她观察到的现象是:.(3)小丽说:“不用橡皮膜我也能验证液体会产生向上的压强.”于是,小丽快速取下橡皮膜,将一张薄卡片放在玻璃管的下面并把玻璃管插入水中,看到薄卡片被水向上压在玻璃管口而不掉落,如图乙所示.小梅却说:“你的这个实验虽然能够表明水对薄卡片产生了向上的压强,但不如我的实验好.”小梅这样说的理由是:.(4)经过讨论她们发现,其实用一盆水和一个透明塑料瓶,稍加处理就能验证她们的全部猜想.她们的做法是:.26.(6分)小军通过观察发现,电风扇通电后,它的转速是由慢逐渐变快的.他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电风扇的电流是怎样变化的呢?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小军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其中玩具电风扇的铭牌上标有“1.5V,0.42W”的字样.(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小军实验的实物图电路连接起来.(2)小军连好实验电路,检测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发现电风扇通电后转速由慢逐渐变快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与电阻通电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差不多.他推测:会不会是因为过程短暂,导致了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不出电流实际变化的情况?小民认为用小灯泡替换电流表会大大改善实验的效果.于是,小军和小民将电流表换成了小灯泡,同时改用两节电池串联做电源,重新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刚闭合开关时,灯泡最亮,之后则逐渐变暗,最后稳定在一个较暗的亮度上.小军和小民的实验表明:“电风扇通电后,通过电风扇的电流的变化情况是.”(3)比较这两次实验,你认为在实验中用电流表和小灯泡来显示电流各有什么好处?在以后的实验中如果需要,你会怎样选择?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知识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思路分析】原子内部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结构.【解答过程】解: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2.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天然气【知识考点】能源的分类..【思路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过程】解: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知识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思路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据此分析.【解答过程】解: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4.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14济南市槐荫区物理一模一、单项选择题12高压输电线问通常要安装轻质的“防舞动间隔棒”来预防输电线造成短路,如图所示。

选用A密度大的导体材料B密度人的绝缘材料C密度小的导体材料D密度小的绝缘材料13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

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B.存道路旁设胃隔音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1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

实验时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纸板E B绕ON前后转动纸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15如图所示,在平衡木比赛中,运动员倒立在平衡木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平衡木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对平衡力C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足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和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6周末,丽丽和爸爸去春游,两人决定进行登山比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到山顶,体重小的丽丽做的功多 B登到山顶,体重大的爸爸做的功少C丽丽先到达山顶,丽丽做功一定快 D爸爸先到达山顶,爸爸做功一定快17在模拟制造云和雨的活动中,小华对如图所示的模拟装置中,小华对如图所示的模拟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底湿沙子变干,发生了汽化现象B烧杯中出现“白气”,发生了升华现象C铁盘底下出现水滴,发生了液化现象D铁盘里面有水出现,发生了熔化现象1 8雨天用完的雨伞,用手轻轻抖落几下,伞上的雨水就少多了。

小强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雨水与雨伞分离落向地面,伞上的雨水就少多了;②用手拿着沾有雨水的雨伞,轻轻向下抖;⑧伞上的雨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④雨伞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山静止变为运动。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60分,理化同场时间为120分钟)本卷需要提供的数据:ρ酒精=0.8×103kg/m3ρ水=1.03×103kg/m3g=10N/kg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解答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20分)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A.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 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真空中的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水可以在98℃时沸腾【总结归纳】估测法是2.小梦从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筹委会获悉,帆船比赛项目将在美丽的微山湖矩形,图为本届省运会吉祥物宁宁参加帆船比赛项目的宣传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帆船前进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比赛中的帆船速度有变化但惯性不变C.帆船的重力与受到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D.比赛中的两艘船始终是相对静止的3.为配合济宁市“五城同创”活动,小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③市内出行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④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4.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5.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的鱼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下列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A.B.C.D.6.我们经常会利用某物质的独特属性做实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中利用物质的某种属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起电实验利B.奥斯特实验利用C.托里拆利实验利D.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用塑料导电性好小磁针有磁性用水银的密度大利用海绵硬度小7.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8.小梦为济宁市2014年5月份的体育测试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的四个电路中,R0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A.B.C.D.9.小梦将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某位置调到另一位置时,R1上的电压变化△U1=|U1﹣U1′|,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变化△U2=|U2﹣U2′|,关于△U1与△U2的大小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1>△U2B.△U1=△U2C.△U1<△U2D.无法比较10.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D.密度为3.0×103kg/m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1.央视一套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炖鱼满屋飘香是由于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12.在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梦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此时在光屏上(填“成缩小的像”、“成放大的像”或“不成像”).13.2014年4月16日,一艘载有470名乘客的“岁月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触礁浸水事故而逐渐倾斜(如图所示),最终海水灌满船舱,客轮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所受浮力而下沉.事故发生后,潜水员潜到25米深的水下船舱内进行搜救,此时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14.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15.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实验,小梦想再利用此装置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需要增加的器材是.17.电焊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焊条熔化,从而使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某电焊机输出电压40V,输出功率2000W.各种橡胶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表.从安全角度考虑.应选择(填写导线规格)作为电焊机的输出导线.三、实验与作图题(18题5分,19题4分,20题3分,21题5分,共17分)18.(5分)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水平射出,请在如图1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并标出平面镜的位置.(2)如图2小梦为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所连的电路.请先找出此电路连接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用“×”作出标记并用笔划线代替导线纠正,然后在右框中画出正确的电路图.19.(4分)小梦在进行物理复习迎接中考前,认真阅读了一遍物理课本,当他看到“人们在使用简单机械时发现,省力的机械不省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不省力…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时,对文中“有意义”产生了疑问.于是重新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2)结合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其意义在于.(3)拉力的测量数据与理想数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20.(3分)摩擦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小梦对此很感兴趣,围绕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进行了探究.(1)小梦分别对物体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受到摩擦力情况进行研究,并绘制了图象,如图1所示,请比较图象中A,B两点处力的大小(填“>”、“<”、“=”或“不能确定”):①F A f A;②F B f B.(2)摩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断地进行着改进,火柴的擦燃就是一例,如图所示,火柴盒侧面已由以前的图2(a)替换成图2(b)的式样,这样设计的现实意义是.21.(5分)小梦选取了如图中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选取两个相同玻璃瓶,装入相同质量煤油并插上温度计的目的是.(2)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为I1,按下计时器并同时每间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3)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他连接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他这样做的好处是.(4)该实验探究过程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请再列举两个应用此方法的实验:①②.四、计算题(22题5分,23题6分,共11分)22.(5分)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将在济宁市万紫千红度假村举行,运动员李伟参加了小组选拔赛.图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表:(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2)估计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3)李伟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km,耗时10min,若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他的骑行功率.23.(6分)小梦家新买了一口电饭锅,如图所示,通过查看说明书,发现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的水烧干以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图中乙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1是电阻,R2是加热用的电热丝.(1)自动开关S接通或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说明理由.(2)要是R2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下的,R1与R2应满足什么关系?(3)“母亲节”到了,小梦想为妈妈准备泡脚水,由于水温较低,小梦先从盛有5kg水的桶中取出2kg水倒入电饭锅中加热4min后,将水倒回水桶中,经过测量桶中水温升高了20℃(整个过程不计能量损失).请计算R2的阻值.参考答案与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解答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2分,共40分)1.江涛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C.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2.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B.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C.丙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3.对于下列事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排直队伍B.使用测电笔可以测出通过电灯的电流C.书包背带做的宽是为了增大压强D.在教室里打开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4.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凝固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7.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8.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9.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B.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C.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D.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10.关于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C.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11.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课桌保持静止是因为不受力B.磁悬浮地球仪悬浮于空中是因为不受重力C.排球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平衡力12.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C.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用300N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13.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3000℃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A.高压输电线B.坚韧的防弹衣C.发光二极管D.保温隔热材料14.一般家庭卫生间都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它们各自独立工作,有时又需要它们同时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15.下列说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开关安装在电灯和零线之间B.家庭电路中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C.使用冰箱时,电源插头插在三孔插座上D.人体不能接触高压带电体,但可以靠近高压带电体1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恰能正常发光,若再闭合开关S1,则()A.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B.灯泡变暗,电流表示数不变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增大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17.江涛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闭合开关S,原本静止的轻质硬直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要使AB水平向左运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将A、B两端对调B.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C.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18.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4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6N,向左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中点向右端滑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D.灯泡L变亮20.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约为()A.24Ω0.67W B.20Ω0.8W C.24Ω0.96W D.20Ω0.67W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1.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应用到物理知识,如家庭厨房:(1)使用筷子时,筷子实质上是一种杠杆;(2)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3)炒菜时,厨房里飘来菜香,说明了分子是在.22.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如图)顺利驶抵月球表面.(1)“玉兔号”是通过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的;(2)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地球上质量为140kg的“玉兔号”到达月球后的质量是t;(3)“玉兔号”使用的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提供,太阳能属于(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23.如图所示,小明正驱动滑板车向前滑行.他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他发现路旁的建筑物在往后退,这是因为他以为参照物.24.如图所示为一种防滑拖鞋,其正面设计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与鞋之间的;鞋的底面有许多小吸盘,行走时吸盘被挤压到地面后排出部分空气,由于的存在产生了更大的压力,从而达到了防滑的效果.25.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节能技术上,高铁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方式: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电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并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将能转化为电能,自动输入电网.26.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汽车的制造中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所成的像(选填“实”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3)有的汽车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所示),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汽车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27.江涛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当他家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30min内转盘正好转过50圈,则这段时间内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W.三、实验题(第28题2分,第29、30题各3分,第31题4分,第32题5分,第33题7分,共24分)28.(1)如图(甲)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2)如图(乙)所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29.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的器材有:石块、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水、细线.(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将石块放入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g;(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中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密度为kg/m3.30.江涛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相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有关;(2)分析图,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31.江涛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江涛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江涛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江涛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3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选填“快”或“慢”),这表明吸热本领更强.33.图(甲)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部分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其灯丝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1A”字样,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实物连接图补充完整.(要求: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变亮,且连线不得交叉.)(2)江涛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江涛猜想:A.可能灯丝断了B.可能变阻器开路C.可能小灯泡短路请根据电表示数判断故障原因,并将与故障对应的电表示数填入下表.猜想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如果A成立如果成立0.6 0(3)排除故障后,江涛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四、计算题(第34题4分,第35、36题各7分,共18分)34.人类正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江涛想知道家中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探究:天气晴朗时,江涛测得太阳能热水器1h内使质量为50kg的水从20℃升高到30℃,问:(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 J/(kg•℃)](2)若用加热的方式使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液化气?(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35.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吊车提升大理石板的示意图.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块大理石板的规格为50cm×50cm×2cm,升降机吊框的重力是600N.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g取10N/kg.则:(1)一块大理石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如果吊车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0000N,则该吊车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大理石板?(3)在某次提升作业中,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是0.1m/s,则在2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板提升的高度是多少?36.如图甲、乙、丙分别是江涛网购的速热式电热水器实物图、说明书部分参数及等效工作电路图(图中R是给水加热的电阻).则:(1)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电流是多大?(2)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用电高峰时,若此电热水器两端的实际电压仅为200V,它的实际功率为多大?(电热水器的电阻恒定,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答案与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4中考物理答案

2014中考物理答案

2014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此答案仅供参考,阅卷之前请做答案,答题中出现其他正确答案也可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共21分。

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10. A 保持不变(或不变) 11.空气(声波) 电磁波阻断噪声传播途径(或“在传播途径中阻断”) 12.放大 幻灯机(或投影仪) 发散 13.密度 不变 变大14.内能 机械能 汽车(或司机……) 15.1 等于 变小16.3 0.3 ~ 0.5 (或0.5~0.3) 2 ~ 10(或10~2) 17.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有惯性) 费力 18. 下 变大三、作图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四、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2.现 象: 尾部喷口有“白雾”喷出; (1分) 物理知识: 水蒸气液化。

(1分)现 象: 在一团“白雾”中汽车缓缓前行(1分)物理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分) 现 象: 使水温升高;物理知识: 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或“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第19第21题图现 象:燃料燃烧,物理知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现 象:气泡上升变大物理知识: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列举出现象给1分,解释合理给1分,二者不互相影响。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3.(1)插排的插头是两脚插头,用电器金属外壳无法接地,使用过程中容易漏电,对人体造成伤害。

(2分)(2) 四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总功率过大,容易烧毁导线和插排。

(2分) (3) 四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总功率过大,容易造成熔丝熔断或空气开关“跳闸”。

(4)小明爸爸购买的四个用电器都应使用三孔插座,而插排只有三个三脚插孔,如果掰弯接地插头,用电器金属外壳无法接地,使用过程中容易漏电。

……(写两点即可,超过两点的以前两点为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五、计算题※(此答案和赋分标准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2分)(2014•济南)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考点:原子的核式模型.专题:压轴题.分析:原子内部的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结构.解答:解: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外围电子构成.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2.(2分)(2014•济南)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天然气考点:能源的分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可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分)(2014•济南)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据此分析.解答:解: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4.(2分)(2014•济南)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A.猫B.羊C.牛D.象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估计中学生的质量,并估测猫、羊、牛、大象的质量,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解答: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猫的质量约为2.5kg,牛的质量约为500~1000kg,大象的质量约为6000kg,一只羊的质量大约50kg与中学生的质量差不多,因此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羊.故选B.点评: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5.(2分)(2014•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猫C.蝙蝠D.海豚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分析表格数据,看哪种动物的听觉频率在此范围之内,即是符合要求的动物.解答:解: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狗听觉频率是15Hz~5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狗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频率,结合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即可判断哪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6.(2分)(2014•济南)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焦点,P 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F 与P 之间的某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选项中的( ) A .B .C .D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一倍至二倍焦距之间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小的实像.由图可知,A 是正立放大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B 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C 是正立缩小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D 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掌握及应用,首先要正确掌握凸透镜焦距的概念,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判断成像的特点.7.(2分)(2014•济南)物理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际.如图所示各器具中,与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动圈式扬声器 B . 电磁起重机 C . 动圈式话筒 D .电话考点: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专题: 电和磁.分析: (1)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工作的.(2)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3)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4)电话的构造,即话筒和听筒以及电池组组成.电话的话筒通过电磁感应把声音的信号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转化成声音.解答:解:A、动圈式话筒是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振动引起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符合题意.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变化的电流通过动圈式扬声器时,变化的电流导致线圈磁极和磁性不断变化,线圈磁极和永磁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使线圈振动引起纸盆振动产生声音.所以动圈式扬声器是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工作的.不符合题意.D、最简单的电话装置是由听筒、话筒组成,它们应串联在电路中.电话的话筒把声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信号变成声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这就是电话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生活中有很多的用电器,仔细观察,弄清各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8.(2分)(2014•济南)在学习了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后,老师用同一只灯泡给大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要求大家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经过讨论,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B.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C.同一导体总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D.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什么关系?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条件,根据观察到的不同实验现象,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是实验探究的一般规律.解答:解:(1)若此实验仅得出同一灯泡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是否有关的结论,电流的大小此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仅从亮度比较电流不符合易于探究的要求,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发现:乙实验中电源电压是甲实验中电源电压的2倍,乙实验中灯泡的比甲实验中灯泡的亮度大,说明乙实验中的电流大;所以实验比较直观的说明同一灯泡发光的亮度跟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故选项B符合题意;(3)同一灯泡的发光亮度是指灯泡的实际功率,仅根据灯泡亮度的不同不易直接得出“同一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它两端的压的关系”这一普遍规律,选项C不符合题意;(4)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探究的要求,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解题关键.9.(2分)(2014•济南)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考点:惯性现象.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解答: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顺序为: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③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0.(2分)(2014•济南)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浮沉的应用.分析:由图知,甲、乙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根据浮沉条件得出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而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可得4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解答:解:由图知,甲、乙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漂浮和悬浮时,F浮=G=mg,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甲、乙、丙球受到的浮力:F浮甲=F浮乙=F浮丙=G,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时,F浮丁<G,F浮甲=F浮乙=F浮丙=>F浮丁,∴丁小球的浮力最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公式、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漂浮和悬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11.(2分)(2014•济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过程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分析:(1)利用酒精燃烧的内能加热,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能量的转移;(2)当管内的压强大于管外的压强时,塞子被弹出,气体对塞子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能量的转化;(3)热机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装置,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解答:解:A、图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形成“白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图示的实验中,软木塞被顶起,蒸汽对木塞做功,说明可以利用蒸汽的内能来做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中软木塞被蒸汽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了学生对内能的利用的理解,知道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装置.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2.(3分)(2014•济南)下列有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一般日光灯管的功率为40W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37℃C.纳米级导线的直径小于1nm D.我国家庭用电的频率为50Hz考点:电功率;温度;长度的估测;交流电.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般日光灯管的功率为40W,符合实际,说法正确;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37℃,变化范围很小,说法正确;C、纳米级导线的直径一般指5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的导线,而不是小于1nm,说法错误;D、我国家庭用电为交流电,其频率为50Hz,说法正确.故选AB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3.(3分)(2014•济南)从所用资源的能量形式分析,下列各种发电方式与“水力发电”不同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核能发电D.地热发电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水能、风能、地热是可再生能源;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做燃料,煤和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C与“水力发电”不同.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能源的种类,是一道基础题,知道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即可正确解题.14.(3分)(2014•济南)电动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关于电动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把套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C.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D.电动机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半导体的作用;杠杆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电动的刹车装置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3)半导体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4)根据电动机的制作原理判断.解答:解:A、电动车的车把套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正确;B、电动车的前后刹车装置多次用到了杠杆,故B正确;C、半导体是指材料的导电能力界于金属与绝缘材料之间的材料,电源指示灯用到了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D、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来工作的,故D错.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增大摩擦的方法、半导体的作用、杠杆的应用、电动机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掌握,利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15.(3分)(2014•济南)“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由“长征二号”FT1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并分别于2011年11月3日、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成功实现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目前已超出设计寿命,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将来“寿终正寝”时,在指令控制下落向地球,在大气层烧尽或落进海洋.则“天宫一号”()A.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运行期间,靠电磁波完成信息传递C.在对接过程中,相对于飞船是运动的D.经大气层下落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电磁波的传播.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4)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解答:解:A、火箭发射过程中,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因此不是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飞行器在空中与地面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该选项说法正确;C、在对接的过程中,“天宫一号”和飞船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保持相对静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飞行器经大气层下落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因此会出现在大气层烧尽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通过火箭发射以及飞行器对接考查其中的相关知识,注重了物理知识与科技的联系,是中考的热点.三、非选择题(共94分)16.(4分)(2014•济南)物理学中,通过其效应对自然界中看不到的事物进行研究是物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我们虽然看不到空气,但可以通过它运动产生的效应﹣﹣树叶的摆动“观察”到它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就是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灯丝中有无电流通过;通过小磁针是否偏转来判断某个空间是否存在磁场.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对于看不见的事物,人们是通过某些“效应”去研究的,实际是物理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转换法,把看不见的或现象不明显的转化成看得见的明显的现象去感知.解答:解: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采用的是转换法;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偏转,来判断空间中是否存在磁场,采用的是转换法.故答案为:电流;磁场.点评: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17.(4分)(2014•济南)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近年来,济南市已建立各级湿地公园17处,有力地保护了我市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我市的生态环境.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湿度,是因为大量水汽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湿地能调节空气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热和能.分析:(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2)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解答:解:(1)湿地含有水,水会不停的汽化(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所以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调节空气湿度;(2)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故答案为:汽化;比热容大.点评:本题考查了汽化的特点以及水的比热容的特点,通过本题可使学生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本题构思巧妙,是一道好题.18.(4分)(2014•济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唐代诗人高骈的诗作《山亭夏日》,堪称文学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全诗四句皆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分别在下面每句的重点词语下加上着重号,并写出相应的物理知识.诗句相应的物理知识水晶帘动微风起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的热运动.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1)水晶帘动微风起,帘子原来是静止的,风把它吹动了,说明力改变了水晶帘的运动状态;(2)满架蔷薇一院香,整个院子里都能闻到蔷薇花的香味,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故答案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点评:认真审题,从题目的文字中发现提示性的信息,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19.(4分)(2014•济南)大量研究表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自然界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节约能源.考点:能量转化与守恒观点的应用.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填空.(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具有方向性的,不能反过来转化.解答:解: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具有方向性的,不能反过来转化;故答案为:不变;方向.点评: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掌握生活中能的转移和转化,同时要注意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方向性.20.(3分)(2014•济南)如图所示,小球受到的重力为10N,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在斜面上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考点:重力示意图.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重力的示意图就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起点在重心为力的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解答:解:小球的重力作用点在球的中心,大小为10N,从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重力的方向,如下图:点评:论物体放在斜面上还是其它地方,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在作图时学生容易把重力的方向画成与斜面垂直.21.(3分)(2014•济南)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甲所示.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并打开车门.请你再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考点:电路图设计.专题:作图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电铃就会响起”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判断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解答:解: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电铃就会响起,说明这两个开关互不影响,是并联的;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的判断,解题时要抓住关键字词“任何一个”判断两开关为并联.22.(8分)(2014•济南)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目前装备的,被誉为“中国豹”的国产主站99式坦克,曾于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时首次公开亮相,其相关性能数据如表所示.质量54t成员3﹣4人单条履带的触地面积1.8m2发动机功率1100kW最大越野时速60km/h基本作战行程450km在某次野战训练中,该坦克接到命令,距它30km处发现“敌情”.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1)该坦克到达目的地最快需要多长时间?(2)该坦克在赶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发动机做了多少功?(3)该坦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