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初中生读后感精选范文2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例(二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范例记得林语堂对苏轼的作品有一句评价:“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虽需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大异其趣指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他备受喜欢的很大一个原因是诚恳,对待自己很诚恳,所以作品写得也很真实,尽管受了“乌台诗案”的影响,避讳一些,不过他还是很能直接面对自己,所以遒健朴茂。
读完这本书,对于苏东坡的人生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时间轴,感觉只是一堆耳熟能详的事件串在一起,看起来热闹,所组成的。
虽然陈词泛滥,也有几句话能够牵住我的心,在“瑜伽与炼丹”这一章的最后一句,说到:“蚂蚁爬上了一个磨盘,以为这块巨大的石头是稳如泰山的,哪知道又开始转动了。
”很巧妙的表述了命运对苏轼的嘲弄,好不容易归到红尘世俗作文/,快要修炼成仙,又被卷进命运的漩涡。
还是不得不称赞林老的智慧与才气。
苏轼的政治理想和文章都是相匹配的,澄明,深湛。
苏轼这个人不复杂,单枪匹马走在自己的独木桥上,有着远大报复也能安于世俗,正因如此,所以他的文章才会更加有意味,作者赋予它们的意义在于背景,更在于作者的内心,文人写东西说是给自己看,那是日记,可文章就是给外人看,要证明自己,自己的报复也好,还是清白。
所以就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有“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过,江海寄余生”的洒脱超凡,有“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的自持己见,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悲凉,有“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拣尽寒枝不可栖,寂寞沙洲冷。
”的清高卓绝……苏东坡传读后感范例(二)《苏东坡传》是一本关于唐宋文化巨匠苏东坡的传记作品。
通过对苏东坡一生的描写,揭示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这本传记作品读后给我的感触非常深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读后感。
首先,苏东坡在文人墨客中的地位让人印象深刻。
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以其文才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文学家之王”。
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

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范文最新5篇《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在林语堂笔下,讲千年前的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者,天才横溢,是乐天达观随遇而安的伟人。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范文1好像总是这样,随着一个人年龄渐长,能使他快乐的事越来越少,在日复一日的叹息和抱怨中,浑浑噩噩地过着一天又一天。
苏东坡,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遭受过命运恶待,还能淡然微笑的人。
苏东坡早年成名,登上仕途,不曾想随后的人生却是在宦海漩涡中坎坎坷起伏。
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
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藏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厉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正如他诗句所说:“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腐,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
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人生、对完美事物的追求。
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
“国家不幸诗家幸”,在我看来苏东坡是“人生不幸诗家幸”。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他的性格并没变得尖酸刻薄,反而更趋温和厚道。
这正是我们喜爱他的缘故。
从古至今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的作家,即便他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予读者的快乐上。
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喜爱,而不为短暂的文风淹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具有一种发乎肺腑的真纯和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我最为欣赏的是他那首旷达豪放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现实中又有几人像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
苏东坡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5篇

苏东坡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5篇苏东坡的一生,波折之处就在于他屡遭贬官。
他因不满于新政,而遭小人陷害。
在他少有大志时,朝堂上皆为贤臣,而到了他被贬之时,忠良之臣大多不复存在了,于是读《苏东坡传》就形同于读北宋的兴亡史。
这也在他的诗文上体现了出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东坡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苏东坡传初中生的读书心得作文(1)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巨儒政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泱泱华夏,唯有苏子瞻是这样独特存在的一位术术精通的艺术大师。
他是宋代文学史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弟弟遭贬,一挥笔“雪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
”;酒醉,千古名句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官场如战场,出生于书香世家的苏轼直言不讳的性格,得罪了前朝的许多人,让他屡栽跟头。
政治王安石变法年间,苏轼对王安石新法中的多项法则表示认可。
后变法失败,司马光担任宰相。
残留下来的反对派向曾经对王安石有所支持的苏东坡进行弹劾,苏东坡被贬黄州。
他在沙湖边开垦荒地,种植农田,称这块地为“东坡”。
这也是“东坡居士”的由来。
在被贬官期间,他虽受尽饥苦,但他虚心向百姓们请教,和百姓们成为了好朋友。
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的《寒食帖》是苏轼被贬官至黄州时所写。
深品其诗,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沉郁的感伤;细论其书,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天气寒冷恶劣,生活窘迫,苏轼笔下淋漓多姿,潇潇洒洒的墨字仿佛化作一阵阵凛冽刺骨的寒风,瑟瑟地吹来。
“民以食为天。
”苏东坡官场失势,人生也变得曲折坎坷。
被贬官多地的他却因此变成了大厨。
“东坡肉”,江浙地区的传统名菜,使用猪脯肉制成的。
在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期间,杭州老百姓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就向他送去。
苏东坡传初中读书心得5篇

苏东坡传初中读书心得5篇苏东坡传初中读书心得篇1在四川,有座风景宜人的小镇——眉山,古之名嘉州。
文人世家的苏家便在此地。
“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学造诣实属古往今来罕见,尤以苏轼为代表。
不清楚是眉山的钟灵毓秀诞生了苏家的才气,还是苏氏家族的一时显赫才让世人对眉山更加青睐。
也许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来一鼓作气读完国学大师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苏东坡传》——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很久没有这种欣欣然而“一饮而尽〞之酣畅感了。
《苏东坡传》,非简单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
苏东坡也好,林语堂也罢,都是他们所在的时代响当当的人物。
苏的魅力和锦绣诗词流传千古,而林的小说、文章、学问也拥有近现代数一数二的力量和感染力。
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苏东坡的一生精彩绝伦,独一无二,正如书中所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但是这还缺乏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观其一生,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苏东坡是幽默的。
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假设是‘水’之‘皮’,那么‘滑’就是‘水’之‘骨’了。
〞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假设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
《苏东坡传》初一读后心得5篇范文

《苏东坡传》初一读后心得5篇范文《苏东坡传》读书心得1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乐观豁达的性格。
“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同道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常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
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
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我敬仰苏东坡,因为他的浩然之气。
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
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东坡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东坡传》读书心得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此人重情重义,对兄弟、伴侣、朋友皆如此。
苏轼、苏辙兄弟俩性格相异,但两人感情非比寻常,在患难一生中一直互相扶持。
在苏轼的诗篇中,不少以子由为题,甚至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
如“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读来令人不禁动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他在密州期间想念不能见面的子由而写下的。
苏轼情感淳朴、真挚,为悼念亡妻王弗,他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
最新苏东坡传读后感初中(精选12篇)

最新苏东坡传读后感初中(精选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苏东坡传读后感初中(精选12篇)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
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最新5篇

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最新5篇无疑地,苏轼具备能受人欣赏的一切能力。
他能书会画,诗词文赋样样精通,散发着如同熠熠生辉的宝石一般的光芒,吸引着人们。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1自从读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后,我才发现,世界上竟有如此豁达之人,而他便是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都在被贬,可是我们总能在他的诗中找到一些乐观的诗句,比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月色入户”,门都破旧的连月光都透进来了,可是苏东坡接下来又写了一句“欣然起行”。
他真的是一位乐天到无可救药的人,连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
世上像这样的乐天派不多了,所以这也是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永远那么光彩夺目的原因之一。
所以读完了《苏东坡传》,看完了苏轼的一生,我学到了两个字:乐观。
苏家出了三个才子,称为“三苏”:苏洵、长子苏轼、次子苏辙。
所以说“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我欣赏苏东坡不仅仅因为他乐观,还因为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他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亡俗不可医。
”由此可见,他很注重人品。
当我们学苏东坡他写的《记承天寺夜游》时,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找了几个合适的谐音词:贤人、嫌人、涎人、娴人和衔人。
苏东坡虽然仕途历尽艰辛,但也很会生活,做了一手好菜,例如:东坡肉等等。
而且他的生活有趣,写文章也是文思泉涌,所以我们说失意的人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苏东坡后来归隐于田园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所以我们才会叫他苏东坡。
他变成了普通的农夫,真正开始务农了。
林语堂先生与谢老师最喜爱的诗人便是苏东坡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苏东坡的与众不同。
当我们去阅读他的诗作时,没有苦涩的苦瓜汁,而是甜在心头的通达乐观。
他真的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我要向苏东坡学习,他心静如水、胸无尘俗,而又光明磊落、恬淡闲适,而且拥有乐观豁达的胸怀,真的是一朵名副其实的上帝的最美花儿,没有缺点,如此灿烂的屹立在文学史上的高峰!苏东坡传初中读后感2读《苏东坡传》是因为我想进一步了解苏东坡;我想了解他,也是因为我喜欢他,喜欢他“大江东去浪涛尽”的那份豪情气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份淡定从容,还有悉心钻研留下美食“东坡肉”的那份热爱生活。
初中苏东坡传的读后感作文

初中苏东坡传的读后感作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苏东坡传的读后感作文初中苏东坡传的读后感作文(精选5篇)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传》初中生读后感精选范文2篇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几篇文章《苏东坡传》初中生读后感精选范文2篇。
《苏东坡传》初中生读后感精选范文2篇第一篇
苏东坡是是林语堂一生的挚爱。
虽然相隔800多年,但在林先生笔下,苏东坡正如自己的忘年至交,仿佛亲眼见证了苏东坡竹杖芒鞋,一蓑烟雨的平生。
写苏亦是评己。
带着这种苏式情结,1936年全家赴美时,先生随身携带了大量关于苏东坡的考证以及苏东坡的著作。
在对苏东坡资料及资料的翔实考证基础上,林先生剪裁取舍,融合西方传记的笔法,最终完成了这部轰动一时的名著。
它与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无愧于二十世纪四大传记。
传记作家,要有学者有系统的治学方法,好从事搜集所需要的资料;要有哲学家的高超智慧的人生观,以便立论时取得一个不同乎凡俗的观点;要有文学家的艺术技巧与想像力,好赋与作品艺术美与真实感,使作品超乎干枯的历史之上,而富有充沛的生命与活力。
而林语堂先生在考据、义理、词章都下足了功夫,读过他的札记,他的七百首诗,还有他的八百通私人书简。
铸就这本不朽的巨著,
让中国的人物传记实现里程碑式的跨越。
没看这本传记之前,我对东坡的了解主要是他光辉熠熠的头衔,以及登封造极的艺术造诣。
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豪放派之代表。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但是读了《苏东坡传》以后,我真正了解了一个完整的苏东坡,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一个自然的苏东坡,一个纯粹的苏东坡。
如林先生所评: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林语堂苏东坡传读后感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对东坡的最新认识是他仕途上的浩然正气。
以前总以为东坡是一位超凡脱俗的文人,读此书后,方感其如蝇在食,吐之乃已的士人精神。
他的政治生涯是坎坷的。
学而优则仕,带着平和世界的美好理想,东坡步入仕途。
正值王安石变法之际,他在外任官期间,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极力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经历了10年的政治生涯,东
坡经历了人生的第一难。
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东坡被强加上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接着就是不断地被贬,再被贬,蚂蚁爬上一个磨盘,以为稳如泰山,哪知又开始转动了。
人生最失意之时,却造就了他文学的巅峰。
《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都是这时所作。
在一个昏暗的时代里,苏公以文人之浩然秉性,敢于去质疑变法之弊端,敢于去挑战王宰相的权威。
即使牺牲自己的仕途,也要坚定的拯救苍生。
其次就是对其豪放旷达,虚幻若谷的人生境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经济经历了仕途上的风风雨雨后,苏东坡也逐渐顿悟,认识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淡却入世之心,步入出世之途。
此时的东坡的心境,如林公所言,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
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
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他看透了这一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儿。
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多情却被无情恼,与其去趟政治浑水,倒不如求为百姓之友,求其自退之道。
于是乎,他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始了新的生活。
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谈禅说理,人生,就应似飞鸿踏雪泥。
又何必被聪明误一生呢?
林公之妙,在于参透苏公之道,正如其所感,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读完《苏东坡传》,感受苏公,我体会到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
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所言之理。
感受自己,未来但求对社会浩气长存,但求对生活烟雨一生。
《苏东坡传》初中生读后感精选范文2篇第二篇
认识林语堂,源于大学时图书馆处理一部分书籍,《京华烟云》就在其中。
台湾版本,竖排版,繁体字,人民币10元。
那时每月生活费是37元,还有剩余,可见那10元钱的确不是个小数目。
购得,啃完,对姚木兰极有好感,林语堂说她是道家的女儿,心性恬淡、处乱不惊。
而林语堂自己又何尝不是道家的儿子?这样的心境,才能写出这样恬淡的人物和恬淡的文字。
所以,喜欢林语堂的文字,犀利中不乏幽默,幽默中不乏异乎寻常的感悟,感悟中的严峻思考关于人性,关于人生。
那时,迷恋林语堂还是因为他是用英文写中国故事而闻名于世的唯一的一个人。
于是,后来又看了他的《武则天正传》《红牡丹》《生活的艺术》等,一直被他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所吸引。
认识苏东坡,是因为他的大江东去,是因为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因
为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因为他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当然还有他流传于世长盛不衰的《水调歌头》和两篇《赤壁赋》。
喜欢他的大手笔,喜欢他毫不掩饰的天真,喜欢他恣意汪洋的文字,喜欢他的旷达胸襟与乐观情怀。
所以,不自觉地就能够背诵他的太多篇章,了解他的太多掌故。
所以,不自觉地被他吸引,直至看过太多有关他的传记。
可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这其中最为理性也最为温暖幸福的一个。
如此,思想深邃却恬淡安然的林语堂与乐观天真胸襟开阔的苏东坡的结合,那是幸福的极为准确的诠释。
林语堂之爱东坡,著于笔端,不加掩饰。
我想,他写苏东坡,是至情至性地写,甚至有时候,他可能似乎忘记了自己是林语堂还是苏东坡,或者他是把林语堂和苏东坡写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或者苏东坡就是他对人性的解读,对世间人情冷暖的认知,对自我价值的剖析。
所以换用林语堂文中的关于前世的说法,可以说林语堂的前世就是苏东坡,这也未尝不可。
这样的写作,是深入骨髓的写作,是把自己写进去了的写作,焉能不打动人
心?
读林语堂的文字,诙谐幽默,时时犀利超常,但笔端那些大气淋漓的词汇纵横捭阖,激情荡漾,那是深喑人心的写作。
读苏东坡,很难说是被监禁被流放,那是无论怎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如何艰难,都是乐观幸福的。
因为他的心,不为环境所束缚,他的心是自由的,是大气的,是屹立于宇宙最顶端最高层的美好的灵魂。
这样的人生,从不见对环境的抱怨,从不见尖刻的犀利指责,从不见对怀才不遇的悲愤,然而他真的是天纵大才,这样的心境值得我们学习。
囚犯的身份,诗人的心;农夫的身份,诗人的心;诗人的身份,诗人的心。
他有寄托,所以幸福。
他有知足之心。
他就是五柳先生的今生,天纵大才,沦为农夫,似乎太过屈才,可是人家东坡先生,开荒种田,种菜养猪,研究美食,实践烹饪,那是幸福得不亦乐乎。
甚至被贬到琼崖海岛之后,岛上无医无药,他却说很庆幸自己不会被医师之手误丧生命。
就是这样知足乐观的苏轼,怎么能不幸福?
他有仁爱之心。
对家人,对朋友,甚至对不相识的村夫野老,他都怀有一颗
仁爱之心,他与他们纵谈政治,他敢说真话,所以屡遭奸人暗算,屡屡被贬,但初心不改;他与他们探讨农事,探讨美食家居,虚心学习不分地位身份。
他上书某地太守痛斥当地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并且自己成立一个救儿会,募捐救助贫困的孕妇,他自己每年捐出10缗钱。
要知道,这是屡屡被贬,屡屡在生死夹缝中生存的贫困的东坡所为,更是让人钦佩!如此忘我的仁爱的苏东坡,怎么能不幸福?
他有真实之心。
王安石变法的表面繁荣,他能够洞悉其中弊端,真实陈言,从未想过去阿谀、去妥协、去委曲求全。
甚至屡屡被贬,他还敢直言上书,还敢和皇帝和皇帝支持的王安石宰相唱反调,这种真实,即使已经多次被当权者视为洪水猛兽,被一贬再贬,他仍真实表达自己,从不保留。
王安石阵营中的佞臣进谗言,说他阻止新法的深入人心,他因此被贬,却都不屑置辩,收拾东西,到被贬的所在赴任。
这样真实活着真实做人的苏东坡,怎么能不幸福?
他有诗歌之心。
这是他的初心,这是他达观幸福的根本。
即使是因写诗而锒铛入狱,被释放后,依旧积习难改,继续写诗。
他的诗和他的人生一般,佛家、儒家、道家与诗于一体;哲学、玄学与诗于一体;绘画、音乐、瑜伽与诗于一体。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诗心的苏东坡,他的精神始终凌驾于肉体之上,怎能不幸福?
晨起读苏东坡,读他的乐观豁达真实做人;夜读苏东坡,读他的勤奋为学为文为人。
他是幸福的,这幸福与时间与环境无关,这是人性的光辉折射出来的真正的幸福。
乐天达观、随遇而安、有时又有些激烈和固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恬淡安适、遵从自己的内心。
这也许正是林语堂所推崇的,这也许是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能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苏东坡传》初中生读后感精选范文2篇的全部内容,大家可以做参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