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础讲练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志鸿优化设计】(安徽专用)中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讲练 专题五 物质的检验、提纯与推断

专题五物质的检验、提纯与推断一、物质的检验1.特点及类型物质的检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的鉴定和物质的鉴别。
(1)物质的鉴定根据物质特有的性质确定是否为该物质。
(2)物质的鉴别根据物质性质的差异,将物质一一区分开来。
①被鉴别的物质有:常见气体的检验,离子的检验及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检验等。
②类型:不限试剂鉴别一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一组物质,不加任何试剂鉴别一组物质。
2.原则物质检验的原则为:方法力求简单、试剂消耗要少、现象直观明显、防止干扰。
3.解题策略(1)明确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①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特殊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水溶性等,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②化学方法:利用物质的特殊化学性质,反应时产生的特征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验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必须能够产生下列现象之一:①变色;②放出气体(通常指产生气体的气味或在溶液中反应时产生的气泡);③生成沉淀(注意观察沉淀的颜色及在酸中的溶解性),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其区分过程一般分为:a.取被鉴别物质的溶液(如是固体,一般先取少量配制成溶液)各少量;b.分别加入某试剂充分反应;c.观察实验现象;d.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结论。
可归纳为:取物质→加试剂→观现象→得结论。
2生不同颜色的沉淀,并能使NH+4产生气体;Ba2+能使CO2-3、SO2-4产生不同性质的沉淀,在鉴别、鉴定、推断中成为较为理想的试剂。
碳酸盐和酸反应产生气体这一特性也常是推断的“关键”。
(4)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特定检验方法①棉织品、毛织品、化纤的鉴别:分别燃烧会产生不同现象:棉织品燃烧产生棉花燃烧的气味,没有熔珠;毛制品燃烧产生与毛发燃烧相同的气味,没有熔珠;化纤燃烧产生与石油燃烧相同的气味,燃烧处有熔珠。
②硬水、软水的鉴别:用肥皂水鉴别。
③化肥的鉴别:磷肥呈灰白色,铵态氮肥有氨味。
④假黄金的鉴别假黄金通常是用铜锌合金伪造的,可用盐酸加以鉴别,如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中含锌,是假黄金。
版安徽省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精炼讲义 课后习题)

版安徽省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精炼讲义课后习题)课题3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⒈解题步骤及格式普通分为以下七步:⑴解设未知量,普通状况下,求什么设什么;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⑶依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⑷标出量和未知量〔即实践质量〕;⑸列比例式;〔相对比相对,实践比实践〕⑹求解;⑺答题。
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⑴m= ρv ⑵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⑷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⒊罕见的计算类型⑴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复杂计算;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算计算典型例题1、硝酸可发作如下反响:4HNO 34NO2↑+ 2H2O。
⑴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⑵请你从不同角度剖析,取得对HNO3的以下看法:从组成上,;从性质上,;从贮存上,……2方案方案①方案②原理CuS是在硫杆菌(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作化合反响生成硫酸铜。
2CuS+3O22CuO+2SO2CuO+H2SO4==CuSO4+H2O(1)请写出方案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两个方案中①更合理。
理由是方案①具有以下优点:优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0.5g二氧化锰与一定量氯酸钾共热到质量不增加为止,称得残渣质量为15.4g。
求:原先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化学方程式计算训练:一.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反响物〕的质量1.某实验室中需求16g氧气。
安徽省中考化学复习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练习-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考向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2018·滨州]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C)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A分子与B分子的个数比为3∶13.[2018·某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4.[2018·某某]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饱和食盐水、NH3和CO2为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该方法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NaCl +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②2NaHCO 3=====△Na 2CO 3+CO 2↑+H 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B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该生产工艺中CO 2可以循环利用D .副产品氯化铵作氮肥时,应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5.[2017·某某]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平衡,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 的化学式是SO 2。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______________。
考向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6.[2018·某某]关于对化学方程式4P +5O 2=====点燃2P 2O 5的理解,正确的是(D)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C .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7.[2018·某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A .Fe 与稀HCl :2Fe +6HCl===2FeCl 3+3H 2↑B .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2===CaCO 3↓+H 2OC .Ba(OH)2溶液与稀H 2SO 4:Ba(OH)2+H 2SO 4===BaSO 4↓+2H 2OD .AgNO 3溶液与稀HCl :AgNO 3+HCl===AgCl↓+HNO 38.[2018·某某]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该反应的信息是(A)A .化学反应的快慢B .生成物C .反应条件D .反应物9.[2018·某某]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版安徽省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精炼讲义 课后习题)

版安徽省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精炼讲义课后习题)课题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⒈书写原那么:⑴以客观理想为基础;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⒉书写步骤⑴写:依据理想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之最小公倍数法①列出各元素左右两边的原子个数②选出原子个数较复杂的一组并求最小公倍数③配平原子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左右原子个数要相等〕④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左右原子个数要相等〕⑤反省〔每种元素的原子左右两边必需相等〕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⑷标:标明反响条件以及生成物的形状〝↑〞或〝↓〞。
⑸查:反省化学式能否写错、能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形状能否标了、标了能否恰当。
例题:1、化学方程式是描画化学反响的言语,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 A.Mg + O2点燃 MgO2 B.2NaOH +CuSO4=== Na2SO4+Cu(OH)2↓C.4Fe+3O2点燃2Fe2O3 D.Mg+HCl=== MgCl2+H2↑2、以下化学反响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 )A.H 2CO3△CO2↑+H2OB.2H2SO3 + O2 ===2H2SO4C.2HClO光照HCl+O2↑D.CaCO3 高温CaO+CO2↑3、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熄灭,那么化学计量数之比:v(CH4):v(O2)等于 ( )A.1:1 B.1:2 C.16:32 D.16:644、以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表示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反响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作变化B.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发作了变化C.该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O=H2+O2D .该反响不契合质量守恒定律5、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 〕A .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 2↑B .铁在氧气中熄灭: 3Fe+2O 2Fe 3O 4C .铝片投入稀硫酸〔用H 2SO 4表示〕中: Al+H 2SO 4=AlSO 4+H 2↑D .磷在氧气中熄灭: 4P + 5O 2 == 2P 2O 56、如图是四位同窗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
(安徽版)RJ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训练习题课件

基础巩固练
4.[中考·黑龙江绥化]在一定条件下,5 g A 物质和 7 g B 物质
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 C、D 两种物质。若生成 6 g C,则
生成 D 的质量是( B )
A.5 g
B.6 g
C.7 g
D.4 g
基础巩固练
5.[中考·湖南邵阳]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
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 M 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能力提升练
【点拨】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X的质量减少了20 g- 15 g=5 g,故X为反应物;Y的质量增加了32 g-2 g=30 g, 故Y是生成物,生成的Y的质量为30 g;反应前后Z的质量不 变,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 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30 g- 5 g=25 g,故反应后Q的质量为37 g-25 g=12 g。该反应为 X+Q→Y,故物质Y一定是化合物,A错误;反应后物质Q的
(3)可以获得质量比的信息:每___3_6_份__质__量__的__水___通电分解生 成__4_份__质__量__的__氢__气___和__3_2_份__质__量__的__氧__气___。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___原__子___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参加反应的水 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错误的是( C ) A.反应条件是通电 B.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2∶1 D.反应现象是两极上都产生气泡
基础巩固练
3.关于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2P2O5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 4 份质量的磷和 5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人教版]安徽省化学中考考点详解(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安徽省化学中考考点详解(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98d154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4.png)
4. 质量守恒定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前提:化学反应。即该规律的适用范围是一切化学 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条件:参加反应。在化学反应的前提下要注意该物 质是否参加反应或是否完全参加反应,没有参加反应的 物质的质量不包括在内。 (3)核心:质量总和。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 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气体、沉 淀也应考虑在内。 (4)目的:“质量守恒”。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包括 体 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管中,加少量水,再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放于试管口,视察 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若产生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 气体,说明燃烧产 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 给出合理的解释O_2比__N__2活__泼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
1. 定义:用 _化__学__式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意义
意义
实例
2H2O2 MnO2 2H2O+O2
___反__应__物____、 质的
__生__成__物____和
方面 __反__应__条__件___
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 成水和氧气
意义
宏
量观
的
方 面微
观
第二步: C2H5OH+O2—— 2CO2+3H2O(根据乙醇的化学
式配平反应后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第三步:C2H5OH
3O2
点燃
2CO2
3H2O
(配平其他原
子,把短线改成生成符,并标明反应条件)
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训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安徽中考化学总复习单元训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2H2S+O2=== 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Ag2SB.H2S中S元素为-2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H2S是无毒的6.(2019·滁州南谯区二模)下列图示可表示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图A.该反应中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没有改变C.丙物质可能是氧化物D.丁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7.(2019·合肥瑶海区二模)16 g X与一定量Y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M和36 g N,反应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图A.X属于无机物B.X中含有3种元素C.M与N分子数比为1∶2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8.(2019·蜀山区二模)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
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图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9.(2019·黄冈)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50 0.5 0 0反应后的质量/g 23 x24 3A.x的值等于0.5B.甲一定是化合物C.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8∶1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0.(2019·衡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图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1.(2019·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化学中考复习(安徽专版)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强化训练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
C的质量为( B )
A.9.6g
B.8.8g
C.6.8g D.4.4g
【解析】根据“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为7:8”,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a、8a, 设2.8gA与B反应的质量为x。
在这当中就可以提取很多个关系式,如: Zn~2HCl~H2
关系式法的核心就是步骤简明省略,避免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在一些题目中,如果有几种物质之间的关系,避免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和不明确,常用关系式法计算。
名师点拨
例:把6.5gZn投进足量稀硫酸中,求生成H2的质量。
解:设生成H2的质量为x g。 Zn ~ H2↑
2P2O5的理解,正
确的D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产生改变 ,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 磷,B错误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在 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C错误。
Fe2O3 +3 CO 高温 2 Fe +3 CO2 通过视察,CO结合氧生成CO2,Fe2O3中有3个O,所以 需要3个CO来结合,然后生3个CO2 然后,铁守恒,Fe为2个。最后将等号写全,标上反应条件。
归纳拓展
(2)最小公倍数法 (利用反应前后某一元素原子数的最小公倍 数加以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过量、多步、无具体数据等复杂计算不做要求)。
4.知道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5.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的常考内容,主要涉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含义及应用,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进行分析,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变化,进行一些相关计算。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近年来,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是命题的热点,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和实验题,难度中等偏上。
3.化学方程式是历年的必考点。
在考查形式上是以填空题为主,通常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及科技前沿以信息题的形式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目难度偏下。
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必考内容,考查形式常结合其他化学知识及社会热点进行,考查的重点是计算的原理、格式等,难度一般不大。
5.能通过提供典型事例,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给定材料或原料,可以按反应类型书写化学方程式。
考点梳理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1)定律是针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2)定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是指实际参加了化学反应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
3.应用(1)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3)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
(4)进行各物质间量的计算。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3.读法(以4P +5O 2=====点燃2P 2O 5为例)(1)质的方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量的方面①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②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书写原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5.书写步骤6.配平化学方程式(1)依据:左右两边所有元素的原子的个数相等。
(2)方法:①观察法:对于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可直接观察左右两边各物质的化学式,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之相等即可。
②最小公倍数法:选择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且原子个数不同的元素作为突破口,求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推出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温馨提示(1)化学方程式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2)在配平过程中不得更改化学式中的小角码,只能更改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3)配平后不要忘记标明反应条件,缺少条件的化学反应一般是不能发生的;在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时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固体或气体物质时,箭头不标,只有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或气体、生成物中有固体或气体时,才在生成物的化学式后标相应的箭头。
考点三、化学反应的类型合价的升高与降低。
考点四、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关系。
2.计算的步骤:设、写、找、列、求、答,即:第一,设出未知数;第二,写出正确表达题意的化学方程式;第三,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第四,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第五,求出未知数;第六,写出简明答案。
为了便于记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编成顺口溜: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错;准确找到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须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3.基本题型(1)关于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含杂质物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溶液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利用图像或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而进行的化学方程式计算;(5)无数据或缺数据的计算;(6)过量计算。
温馨提示 (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题中给出的量或求的量是体积,一定要换算成质量计算。
(2)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计算时一定要把杂质去掉。
自主测试1.(2012山东东营)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 ④分子的种类 ⑤元素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物质的种类A .①②⑤⑥B .①②③⑤C .①②⑤⑦D .③④⑥⑦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3.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4.(2012广东佛山)3月23至25日,佛山展开了“功勋航天员走进校园”活动,学生知道了很多飞船的知识,飞船常利用反应2Na 2O 2+2CO 2===2 +O 2来提供氧气, 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
A .COB .Na 2OC .NaOHD .Na 2CO 3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CaCl 2+CO 2+H 2O===CaCO 3↓+2HClB .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 +H 2SO 4===CuSO 4+H 2↑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 +3O 2=====点燃2Fe 2O 3D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 3=====高温CaO +CO 2↑6.(2012四川眉山)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7.(2012湖北孝感)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A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X的值为448.(2012山东济宁)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若反应后,(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9.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军事上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H+H2O===LiOH+H2↑。
计算80 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10.请根据下图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归类精析[归类示例一]质量守恒定律【例1】在如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当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
由于该反应是在敞口烧杯中进行的,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从而使天平不再保持平衡,若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应当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口系一个气球。
答案: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 Na 2CO 3+H 2SO 4===Na 2SO 4+CO 2↑+H 2O 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锥形瓶口系一个气球方法归纳 利用化学实验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定量探究实验时,若化学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一定要保证反应装置的气密性。
[归类示例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2】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B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H 2O 2===H 2O +O 2↑C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中的废水 Ca(OH)2+H 2SO 4===CaSO 4+H 2OD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解析:A 项中小苏打的化学式是NaHCO 3而不是Na 2CO 3;B 项中缺少反应条件(即MnO 2作催化剂)且没配平;C 项中没有配平;故A 、B 、C 均不正确。
答案:D方法归纳 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主要从反应能否发生,生成物、反应物是否正确,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反应条件是否正确,是否配平,“↑”“↓”等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判断;另外,还要看该反应与相关用途是否对应。
[归类示例三]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例3】 以下化学反应都是高中将要学习的内容,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Fe +S=====△FeSB .2Na +2H 2O===2NaOH +H 2↑C .Cl 2+H 2O===HCl +HClOD .3NO 2+H 2O===2HNO 3+NO解析: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Na 、H 2属于单质,H 2O 、NaOH 属于化合物,故选B 。
答案:B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这四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抓住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进行判断。
如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而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归类示例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4】 (2012安徽)在科学家眼里,二氧化碳是可以被利用的重要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可以制金刚石[CO 2+4Na =======一定条件C(金刚石)+2Na 2O],请计算92g 金属钠理论上可制得含碳96%的金刚石的质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原理、步骤、格式等。
难度不大,但要会混合物和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换算,根据二氧化碳和金属钠的反应,结合题给的金属钠的质量,可以求算出能够制得的金刚石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