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TS协议规范结构TS21.101

合集下载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介绍及特性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介绍及特性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介绍及特性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介绍及特性电子元件知识,10月7日讯,UMTS(UniversalMobileTelemunicationsSystem),意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UMTS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全球3G标准之一。

它的主体包括CDMA接入网络和分组化的核心网络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接口协议。

定义UMTS作为一个完整的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UMTS并不仅限于定义空中接口。

除WCDMA作为首选空中接口技术获得不断完善外,UMTS还相继引入了TD-SCDMA和HSDPA技术。

一种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1]。

它使用WCDMA作为底层标准,由3GPP定型,代表欧洲对ITUIMT-2000关于3G蜂窝无线系统需求的回应。

UMTS有时也叫3GSM,强调结合了3G技术而且是GSM标准的后续标准。

UMTS分组交换系统是由GPRS系统所演进而来,故系统的架构颇为相像。

特性UMTS支持1920kbps的传输速率(不是经常看到的2Mbps),然而在现实高负载系统中典型的最高速率大约只有384Kbps。

即使这样数据速度已经高出GSM纠错数据信道14.4kbps 或者多个14.4kbps组成的HSCSD信道,真正能够实现价格可接受的移动WWW访问和MMS。

UMTS实现的前提是现在广泛使用GSM移动电话系统,属于2G技术。

还有一个叫做GPRS的从2G演进的途径。

(可以看作2.5G)GPRS支持更好的数据速率(理论上最大可以到140.8kbps,实际上能实现接近56Kbps),数据封装好于面向连接。

GPRS已经在很多GSM网络部署。

中国联通的UMTS网络升级成HSDPA,有时也叫3.5G。

它可以实现下行链路大于10Mbps的传输速度。

UMTS在市场运作上强调移动视频电话会议实现的可。

3GPP R10规范和报告列表

3GPP R10规范和报告列表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R TR TR
22.141 Presence service; Stage 1 22.142 Value Added Services (VAS) f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requirements 22.146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MBMS); Stage 1 22.153 Multimedia priority service 22.173 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IMS) Multimedia Telephony Service an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Stage 1
21.801 Specification drafting rules 21.9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working methods 21.902 Evolution of 3GPP system 21.905 Vocabulary for 3GPP Specifications 22.001 Principles of circuit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supported by a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T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1.无线接入网络(RAN):无线接入网络是UMTS网络的前端,负责管理用户设备与核心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

RAN由两个主要的组件组成:Node B和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

- Node B:Node B是RAN中的基站,负责管理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

- RNC:RNC是RAN中的控制节点,负责管理Node B之间的无线资源分配和数据传输控制。

2.核心网络(CN):核心网络是UMTS网络的主干,负责用户数据的传输、业务控制和鉴权等功能。

核心网络由多个组件构成,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部分:-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SGSN是核心网络中的关键组件,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数据的传输和路由。

-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GGSN是连接UMTS网络和外部网络(如互联网)之间的网关,负责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

- 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HLR是核心网络中的数据库,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业务订阅等数据。

- Authentication Center(AuC):AuC负责用户身份鉴权,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可以接入UMTS网络。

3.业务支持子系统(BSS):业务支持子系统是UMTS网络中的附属组件,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支持服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HSS是UMTS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库,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订阅信息和业务配置等。

-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PCRF负责制定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策略和计费规则。

在UMTS网络中,通信过程遵循一系列协议。

- 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RRC协议用于控制UMTS网络中的无线资源,包括无线频率、功率和调度等。

umts标准 (1)

umts标准 (1)

umts标准UMTS标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标准,全称为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即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一种全球性的移动通信标准,旨在提供更高速、更稳定的移动通信服务。

UMTS标准的出现,标志着移动通信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比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UMTS标准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和数据传输。

这使得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视频会议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UMTS标准的核心技术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宽带码分多址技术。

它采用了一种新的信号调制方式,能够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同时,UMTS标准还引入了分组交换技术,将语音、视频和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提高了网络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UMTS标准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支持和投资。

为了建设UMTS网络,运营商需要购买UMTS基站设备、扩充网络覆盖范围,并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和优化。

这无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然而,UMTS标准的优势和潜力,使得运营商愿意投资并推广这项技术。

UMTS标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除了提供基本的语音通信功能外,它还可以支持高清视频通话、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等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UMTS标准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在线购物、在线支付等活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UMTS标准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UMTS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运营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其次,UMTS标准的频谱资源有限,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数据传输量的增加,频谱资源可能会出现瓶颈。

3GPP规范结构说明

3GPP规范结构说明

3GPP规范结构说明No Type Number Title1TS21.101适用于基于UTRAN 3GPP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报告2TS21.111对USIM和IC卡的要求3TS21.1333G安全;安全威胁与安全要求4TR21.801规范起草规则5TR21.900技术规范小组的工作方法6TR21.9023GPP的系统演进7TR21.9053GPP规范字典8TS22.001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所支持的电路电讯业务原理9TS22.002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所支持的电路承载业务(BS)10TS22.003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所支持的电路电信业务11TS22.004增补业务概要12TS22.011业务接入性能13TS22.016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码(IMEI)14TS22.022移动台设备(ME)的个性化;移动台设备功能规范15TS22.024计费通知消息(CAI)描述16TS22.030用户设备(UE)的人机接口(MMI)17TS22.031欺诈信息搜集系统(FIGS);业务描述;第一阶段18TS22.032立即业务终止(IST);业务描述;第一阶段19TS22.034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第一阶段20TS22.038USIM/SIM应用工具箱(USAT/SAT);业务描述;第一阶段21TS22.041运营商决定的呼叫限制22TS22.042网络标识及时区(NITZ)业务描述;第一阶段23TS22.048适用于(U)SIM应用工具箱的安全机制;第一阶段24TS22.053串行自由操作(TFO);业务描述;第一阶段25TS22.057移动台执行环境(MExE)业务描述;第一阶段26TS22.060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业务描述;第一阶段27TS22.066移动号码便携性(MNP)支持;第一阶段28TS22.067增强型多级别优先及占先业务(eMLPP);第一阶段29TS22.071定位业务(LCS);第一阶段30TS22.072呼叫改向(CD)增补业务;第一阶段31TS22.076AMR编解码的噪声抑制;业务描述;第一阶段32TS22.078移动网络增强型逻辑的自定义应用(CAMEL);业务描述;第一阶段33TS22.079优化路由支持(SOR);第一阶段34TS22.081线性鉴定增补业务;第一阶段35TS22.082呼叫前转(CF)增补业务;第一阶段36TS22.083呼叫等待(CW)和呼叫挂起(HOLD)增补业务;第一阶段37TS22.084多方通话增补业务;第一阶段38TS22.085闭合用户群(CUG)增补业务;第一阶段39TS22.086计费通知增补业务;第一阶段40TS22.087用户对用户信令(UUS);第一阶段41TS22.088呼叫阻塞(CB)支持业务;第一阶段42TS22.090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第一阶段43TS22.091显式呼叫转移(ECT)增补业务;第一阶段44TS22.093遇忙回叫(CCBS);业务描述,第一阶段45TS22.094Follow Me业务描述;第一阶段46TS22.096名字鉴别支持业务;第一阶段47TS22.097多用户配臵概要(MSP);业务描述;第一阶段48TS22.101业务类型;业务原则49TS22.105业务及业务容量50TS22.112USIM工具箱解释程序;第一阶段51TS22.115业务类型;计费和帐单编制52TR22.121业务类型;虚拟归属环境;第一阶段53TS22.127开放业务接入(OSA)的业务要求;第一阶段54TS22.129UTRAN与GERAN或其它无线系统的切换要求55TS22.135多路呼叫;业务描述;第一阶段56TS22.140多媒体信息业务(MMS);第一阶段57TS22.141Presence业务;第一阶段58TS22.146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第一阶段59TS22.173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IMS)多媒体电话业务及增补业务;第一阶段60TS22.174Push业务;第一阶段61TS22.182定制振铃音(CAT)要求;第一阶段62TS22.226全局文本电话(GTT)第一阶段;业务描述63TS22.228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业务要求;第一阶段64TS22.233透明的终端对终端分组交换流业务;第一阶段65TS22.2343GPP系统与WLAN交互工作要求66TS22.240对3GPP通用用户模型(GUP)的业务要求;第一阶段67TS22.242数字版权管理(DRM);第一阶段68TS22.243用于自动话音业务的话音识别框架;第一阶段69TS22.246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的用户业务;第一阶段70TS22.250IP多媒体子系统(IMS)组管理;第一阶段71TS22.258全IP网络(AIPN)的业务要求(已经取消)72TS22.259个人网络管理(PNM)的业务要求73TS22.278演进的分组系统(EPS)的业务要求74TS22.279综合电路交换(CS)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会话;第一阶段75TS22.340IP多媒体子系统(IMS)消息;第一阶段76TS22.401TISPAN;NGN之上的视频电话业务描述77TS22.800IP多媒体子系统(IMS)订阅与接入场景(已经取消)78TR22.811网络选择原则回顾(已经取消)79TR22.857运行独立框架可行性研究(已经取消)80TR22.868推动3GPP设备间通讯的研究81TR22.892对IMS集中业务(ICS)要求的研究82TR22.903视频电话业务研究83TR22.908接入控制下允许寻呼的研究84TR22.912对非3GPP接入的网络选择要求的深入研究85TR22.9343GPP系统与WLAN交互工作的可行性研究86TR22.935定位业务(LCS)在WLAN互操作中的可行性研究87TR22.936多系统终端88TR22.937移动台与WLAN网络之间业务连贯性的要求89TR22.940IP多媒体子系统(IMS)消息;第一阶段90TR22.942短消息业务(SMS)的增值业务(VAS)研究91TR22.944UE功能分离的业务要求92TR22.948IMS融合多媒体会议要求的研究93TR22.949广义保密性能研究94TR22.950优先服务可行性研究95TR22.951网络共享的业务特征与要求96TR22.952优先服务指南97TR22.953多媒体优先服务可行性研究98TR22.967紧急呼叫数据传送99TR22.968公众通知系统(PWS)业务要求的研究100TR22.973IMS多媒体电话业务及增补业务101TR22.977话音许可业务的可行性研究102TR22.978全IP网络(AIPN)可行性研究103TR22.979综合电路交换(CS)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会话可行性研究104TR22.980网络融合可行性研究105TR22.981自定义振铃音(CAT)业务要求的研究106TR22.983业务队列与移植107TR22.984未鉴权的分组交换(PS)紧急呼叫108TS23.002网络结构109TS23.003编号、寻址和鉴权110TS23.007更新过程111TS23.008用户数据的组织112TS23.009切换过程113TS23.011增补业务的技术实现114TS23.012定位管理过程115TS23.014双音多频信号(DTMF)的支持116TS23.015运营商决定的呼叫阻塞(ODB)的技术实现117TS23.016用户数据管理;第二阶段118TS23.018基础呼叫处理;技术实现119TS23.031欺诈信息搜集系统(FIGS);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20TS23.032通用地理区域描述(GAD)121TS23.034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第二阶段122TS23.035立即业务终止(IST);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23TS23.038字母表和语言细节信息124TR23.039短消息业务中心(SMSCs)至短消息实体(SMEs)连接的接口协议125TS23.040短消息业务(SMS)的技术实现126TS23.041小区广播业务(CBS)的业务实现127TS23.042SMS的压缩算法128TS23.048适用于(U)SIM工具箱的安全机制;第二阶段129TS23.053串行自由操作(TFO);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30TS23.057移动台执行环境(MExE)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31TS23.060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32TS23.066移动号码可移植性(MNP)支持;第二阶段133TS23.067增强型多级别优先及预臵空业务(eMLPP);第二阶段134TS23.072呼叫转移(CD)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35TS23.078移动网络增强型逻辑的自定义应用(CAMEL);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36TS23.079优化寻址支持(SOR);技术实现;第二阶段137TS23.081线性鉴定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38TS23.082呼叫前转(CF)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39TS23.083呼叫等待(CW)和呼叫挂起(HOLD)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40TS23.084多类型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41TS23.085闭合用户群(CUG)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42TS23.086计费通知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43TS23.087用户对用户信令(UUS);第二阶段144TS23.088呼叫阻塞(CB)支持业务;第二阶段145TS23.090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USSD);第二阶段146TS23.091显式呼叫转移(ECT)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47TS23.093遇忙回叫(CCBS);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48TS23.094Follow Me业务描述;第二阶段149TS23.096名字鉴别支持业务;第二阶段150TS23.097多用户配臵概要(MSP)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51TS23.101一般UMTS结构152TS23.107服务等级(QoS)概念与结构153TS23.108移动台空中接口层三规范核心网络协议;第二阶段(结构化过程)154TS23.110UMTS接入层155TS23.116Super-Charger的技术实现;第二阶段156TS23.119网关位臵寄存器(GLR);第二阶段157TS23.122在空闲模式下与移动台(MS)相关的非接入层功能158TS23.127虚拟归属环境(VHE)及开放业务接入(OSA);第二阶段159TS23.135多路呼叫增补业务;第二阶段160TS23.140多媒体信息业务(MMS);功能描述;第二阶段161TS23.146组三传真业务的技术实现——非透明162TS23.153带外代码转换管理;第二阶段163TS23.172电路交换(CS)多媒体业务的技术实现;UDI/RDI 支持及业务修正;第二阶段164TS23.195至网络实体的用户设备特殊行为信息(UESBI)的规定165TS23.198开放业务接入(OSA);第二阶段166TS23.202电路交换数据承载业务167TS23.203政策与计费控制结构168TS23.204短消息业务(SMS)在通用3GPP IP接入上的支持;第二阶段169TS23.205承载无关的电路交换核心网络;第二阶段170TS23.207终端对终端的服务等级(QoS)概念和结构171TS23.216单一无线话音呼叫连续性(SRVCC);第二阶段172TS23.218IP多媒体(IM)会话处理;IM呼叫模型;第二阶段173TS23.221结构需求174TS23.226全局文本电话;第二阶段;结构175TS23.227UE中的应用与用户交特性互;原理与特性需求176TS23.228IP多媒体子系统;第二阶段177TS23.231基于SIP-I的电路交换核心网;第二阶段178TS23.2343GPP系统与WLAN互联;系统描述179TS23.236无线接入网(RAN)节点至多种核心网(CN)节点的域内连接180TS23.237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连续性;第二阶段181TS23.2403GPP通用用户模型(GUP)要求;结构(第二阶段)182TS23.246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结构与功能描述183TS23.251网络共享;结构与功能描述184TS23.259个人网络管理(PNM);过程与信息流185TS23.271定位业务(LCS);功能描述;第二阶段186TS23.272在演进分组系统(EPS)中的电路交换回退;第二阶段187TS23.278移动网络增强型逻辑的自定义应用(CAMEL)-IP 多媒体系统(IMS)之间的互动;第二阶段188TS23.279结合电路交换(CS)与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第二阶段189TS23.292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集中;第二阶段190TS23.327在3GPP-WLAN交互及3GPP系统之间的移动性191TS23.333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MRFC)与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Mp)接口;过程描述192TS23.380IMS恢复过程193TS23.402对非3GPP接入的结构增强194TS23.506TISPAN;IP多媒体子系统(IMS)第二阶段描述195TS23.507TISPAN;话音呼叫连续性(VCC);第二阶段描述196TS23.508TISPAN;Presence业务;结构与功能描述197TS23.509TISPAN;NGN下支持群众至权力机构的紧急通信的系统结构198TS23.511TISPAN;XML文档管理;结构与功能描述199TS23.517TISPAN;IP多媒体子系统(IMS)功能结构;200TS23.521TISPAN;NGN IMS子系统上短消息业务(SMS)的支持;第二阶段201TS23.611TISPAN;XML文档管理;结构与功能描述202TS23.802端对端服务等级(QoS)的结构性增强203TR23.810业务借鉴对结构带来的冲击的研究204TR23.811消息业务的业务级别交互;第二阶段205TR23.815IMS结构中的计费206TR23.820IMS恢复过程研究207TR23.826话音呼叫连续性(VCC)对紧急呼叫的支持的可行性研究208TR23.828地震与海啸预报系统(ETWS);要求与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预臵209TR23.846多媒体广播与多播业务;结构与功能描述210TR23.847为推动多点传送承载业务而做的IMS业务功能增强211TR23.868对IMS紧急呼叫支持的扩展的可行性研究212TR23.869对基于IP的GPRS与EPS之上的IMS紧急呼叫的支持213TR23.871在定位业务(LCS)中对用户私密的增强型支持214TR23.872对基于IMS的个性振铃音(CAT)结构的研究215TR23.873在PS的CN域中传输与控制分离的可行性研究216TR23.875Push业务支持217TR23.879在EPS接入下对电路交换域业务的研究218TR23.880第二阶段人口密集区登记;解决方案预臵219TR23.8823GPP系统结构演进(SAE);有关技术选项和结论的报告220TR23.892IMS集中业务221TR23.893多媒体会话连续性的可行性研究;第二阶段222TR23.894在本地总结及媒体路由优化中使用IMS业务的系统增强223TR23.903话音-视频切换的径向解决方案224TR23.910电路交换数据承载业务225TR23.919直接隧道部署指南226TR23.976Push结构227TR23.977电路交换网络的带宽与资源节约(BARS)及与话音增强228TR23.979开放移动联盟(OMA)的蜂窝系统按-讲(PoC)业务的3GPP许可;第二阶段229TR23.981基于IPV4的IMS实现的交互作用层面及移植场景230TS24.002GSM-UMTS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接入参考结构231TS24.007移动空中接口层三信令;一般特征232TS24.008移动空中接口层三规范;核心网络协议;第三阶段233TS24.010移动空中接口层三——增补业务规范——一般特征234TS24.011移动空中接口中对点对点(PP)短消息业务(SMS)的支持235TS24.022适用于电路交换的承载及电信业务的无线链路协议(RLP)236TS24.030定位业务(LCS);增补业务操作;第三阶段237TS24.067增强型多级别优先及预臵空业务(eMLPP);第三阶段238TS24.072呼叫转移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39TS24.080移动空中层三增补业务规范;格式与编码240TS24.081线性定义与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1TS24.082呼叫前转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2TS24.083呼叫等待(CW)与呼叫挂起(HOLD)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3TS24.084多组(MPTY)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4TS24.085闭合用户群(CUG)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5TS24.086计费通知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6TS24.087用户对用户信令(UUS);第三阶段247TS24.088呼叫阻塞(CB)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48TS24.090无结构化的增补业务数据(USSD);第三阶段249TS24.091清晰呼叫传输(ECT)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50TS24.093对遇忙回叫(CCBS);第三阶段251TS24.096名字鉴别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52TS24.109自举接口(Ub)和网络应用功能接口(Ua);协议细节253TS24.135多路呼叫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54TS24.141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Presence业务;第三阶段255TS24.147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会议;第三阶段256TS24.1673GPP IMS管理对象;第三阶段257TS24.173IMS多媒体电话业务及增补业务;第三阶段258TS24.182IMS下个性振铃音(CAT);协议规范259TS24.216通信连续性管理对象260TS24.228在SIP及SDP上的IP多媒体呼叫管理信令流;第三阶段261TS24.229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及会话描述协议(SDP)的互联网协议(IP)多媒体呼叫管理协议;第三阶段262TS24.2343GPP系统与WLAN交互工作;WLAN用户设备至网络协议;第三阶段263TS24.237IMS业务连续性;第三阶段264TS24.238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的用户配臵;第三阶段265TS24.239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灵活振铃(FA);协议规范266TS24.247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消息业务;第三阶段267TS24.259个人网络管理(PNM);第三阶段268TS24.279电路交换(CS)业务与IMS业务的融合;第三阶段269TS24.285允许闭合用户组列表(CSG);管理对象(MO)270TS24.292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集中业务;第三阶段271TS24.301用于EPS的非接入层(NAS)协议;第三阶段272TS24.302通过非3GPP接入网络接入演进分组核心(EPC);第三阶段273TS24.303基于双协议栈移动IPV6的移动性管理;第三阶段274TS24.304基于移动IPV4的移动性管理;用户设备(UE)-外地代理接口;第三阶段275TS24.305UE性能的选择性禁止(SDoUE)管理对象276TS24.312接入网发现与选择功能(ANDSF)管理对象277TS24.3233GPP下IMS业务级别追踪管理对象278TS24.3273GPP的WLAN交互(I-WLAN)与3GPP系统之间的移动性;GPRS与3GPP I-WLAN问题;第三阶段279TS24.341在IP网之上的SMS支持;第三阶段280TS24.406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消息等待指示(MWI);协议规范281TS24.407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主叫号码呈现(OIP)与主叫号码隐藏(OIR);协议规范282TS24.410TISPAN;NGN信令控制协议;通话保持(HOLD)PSTN/ISDN模拟业务;协议规范283TS24.411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匿名通讯拒绝(ACR)与通讯阻止(CB);协议规范284TS24.423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为操作NGN PSTN/ISDN模拟在Ut接口上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配臵接入协议(XCAP)285TS24.430TISPAN;Presence业务性能;协议规范286TS24.441TISPAN;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消息业务;第三阶段;协议规范287TS24.447TISPAN;NGN IMS增补业务;计费通知(AoC)288TS24.451TISPAN;支持基于NGN IMS子系统的SMS和MMS;第三阶段;289TS24.454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协议规范封闭用户群(CUG)290TS24.503TISPAN;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及会话描述协议(SDP)的IP多媒体呼叫控制协议;第三阶段291TS24.504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通话转移(CDIV);协议规范292TS24.505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会议(CONF);协议规范293TS24.508PSTN/ISDN模拟业务;被叫号码呈现(TIP)与被叫号码隐藏(TIR);协议规范294TS24.516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恶意通讯识别(MCID);协议规范295TS24.528TISPAN;一般基础通讯过程;协议规范296TS24.529TISPAN;PSTN/ISDN模拟业务;显式通讯转移(ECT);协议规范297TS24.604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通讯转移(CDIV);协议规范298TS24.605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会议(CONF);协议规范299TS24.606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消息等待指示(MWI);协议规范300TS24.607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主叫号码呈现(OIP)与主叫号码隐藏(OIR);协议规范301TS24.608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被叫号码呈现(TIP)与被叫号码隐藏(TIR);协议规范302TS24.610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通讯保持(HOLD);协议规范303TS24.611使用 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匿名通讯拒绝(ACR)与通讯阻止(CB);协议规范304TS24.615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通讯等待(CW);协议规范305TS24.616使用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恶意通讯识别(MCID);协议规范306TS24.623为操作模拟业务在Ut接口上使用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配臵接入协议307TS24.628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一般基础通讯过程;协议规范308TS24.629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显式通讯转移(ECT);协议规范309TS24.642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遇忙通讯完成(CCBS)和无回应通讯完成(CCNR);协议规范310TS24.647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计费通知(AoC);协议规范311TS24.654使用 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闭合用户组(CUG);协议规范312TR24.8013GPP系统结构演进(SAE)CT WG1方面313TR24.880使用IP多媒体核心网子系统的媒体服务器控制;第三阶段314TR24.930在IMS中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及会话描述协议(SDP)用于会话建立的信令流;第三阶段315TS25.101UE无线发射与接收(FDD)316TS25.102UTRA(UE)TDD;无线发射与接收317TS25.104UTRA(BS)FDD;无线发射与接收318TS25.105UTRA(BS)TDD;无线发射与接收319TS25.106UTRA中继器;无线发射与接收320TS25.111位臵测量单位(LMU)性能规范;UTRAN中的用户设备(UE)定位321TS25.113基站与中继器的电磁兼容(EMC)322TS25.123无线资源管理支持的要求(TDD)323TS25.133无线资源管理支持的要求(FDD)324TS25.141基站一致性检测(FDD)325TS25.142基站一致性检测(TDD)326TS25.143UTRA中继器;一致性检测327TS25.144用户设备(UE)和移动台(MS)的空中性能要求328TS25.171支持辅助全球定位系统(A-GPS)的要求(FDD)329TS25.201物理层—概要描述330TS25.2027.68Mcps时分复用(TDD)选项;一般描述;第二阶段331TS25.211物理层信道及传输信道在物理层信道上的映射(FDD)332TS25.212信道编码与多路复用(FDD)333TS25.213扩频与调制(FDD)334TS25.214物理层过程(FDD)335TS25.215物理层;测量(FDD)336TS25.221物理层信道及传输信道在物理层信道上的映射(TDD)337TS25.222信道编码与多路复用(TDD)338TS25.223扩频与调制(TDD)339TS25.224物理层过程(TDD)340TS25.225物理层;测量(TDD)341TS25.301无线接口协议结构342TS25.302物理层所提供的服务343TS25.303在接续模式下的层间流程344TS25.304空闲模式下的UE过程及接续模式下的小区重选过程345TS25.305在UTRAN中的UE定位;第二阶段346TS25.306UE无线接入性能定义347TS25.307支持版本无关性频段的UE的要求348TS25.308UTR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整体描述;第二阶段349TS25.309FDD增强型上行;全面描述;第二阶段350TS25.319增强型上行;全面描述;第二阶段351TS25.321介质接入管理(MAC)协议规范352TS25.322无线链路管理(RLC)协议规范353TS25.323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规范354TS25.324广播/多播控制(BMC)355TS25.331无线资源管理(RRC)协议规范356TS25.346多媒体广播/多播(MBMS)在无线接入网(RAN)中的介绍;第二阶段357TS25.367用于归属Node B(HNB)的移动性过程;整体描述;第二阶段358TS25.401UTRAN整体描述359TS25.402UTRAN中的同步;第二阶段360TS25.410UTRAN Iu接口;一般性质与原理361TS25.411UTRAN Iu接口层一362TS25.412UTRAN Iu接口信令传输363TS25.413UTRAN Iu接口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RANAP)信令364TS25.414UTRAN Iu接口数据传输与信令传输365TS25.415UTRAN Iu接口用户平面协议366TS25.419UTRAN Iu-BC接口;业务区域广播协议(SABP)367TS25.420UTRAN Iur接口;一般性质与原理368TS25.421UTRAN Iur接口层一369TS25.422UTRAN Iur接口信令传输370TS25.423UTRAN Iur接口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RNSAP)信令371TS25.424UTRAN Iur接口数据传输及CCH数据流的传输信令372TS25.425UTRAN Iur接口CCH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373TS25.426UTRAN Iur及Iub接口数据传输及DCH数据流的传输信令374TS25.427UTRAN Iur及Iub接口CCH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375TS25.430UTRAN Iub接口;一般性质与原理376TS25.431UTRAN Iub接口层一377TS25.432UTRAN Iub接口信令传输378TS25.433UTRAN Iub接口NBAP信令379TS25.434UTRAN Iub接口数据传输及CCH数据流的传输信令380TS25.435UTRAN Iub接口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用户平面协议381TS25.442UTRAN中O&M传输的执行细节382TS25.446MBMS同步协议383TS25.450UTRAN Iupc接口;一般性质与原理384TS25.451UTRAN Iupc接口层一385TS25.452UTRAN Iupc接口信令传输386TS25.453UTRAN Iupc接口定位计算应用部分(PCAP)信令387TS25.460UTRAN Iuant接口;一般描述与原则388TS25.461UTRAN Iuant接口;层一389TS25.462UTRAN Iuant接口;信令传输390TS25.466UTRAN Iuant接口;应用部分391TS25.467适用于3G归属Node B的UTRAN结构;第二阶段392TS25.468UTRAN Iuh接口RANAP用户适应(RUA)信令393TS25.469UTRAN Iuh接口归属Node B(HNB)应用部分(HNBAP)信令394TR25.8203G归属Node B研究项目技术报告395TR25.821UMTS 1500 MHz工作项目技术报告396TR25.822UMTS 700 MHz工作项目技术报告397TR25.823对UTRA FDD的同步E-DCH的可行性研究398TR25.824适用于1.28Mcps TDD的HSPA的研究范围399TR25.825双小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操作400TR25.828UMTS 2300 MHz TDD 工作项目技术报告401TR25.830HS-PDSCH服务小区变换过程与性能402TR 25.854上行同步发射方案(USTS)403TR 25.858UTR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的物理层问题404TR 25.859为1.28McpsTDD用户设备(UE)定位增强405TR 25.860无线接入承载支持增强406TR 25.8673G网络中宽带分布式系统的可行性研究407TR 25.868 1.28 Mcps TDD的Node B同步408TR 25.870DSCH中强分裂模式的增强409TR 25.875NAS节点选择器功能410TR 25.876多路输入与多路输出天线411TR 25.877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Iub/Iur协议问题412TR 25.878RL定时调整413TR 25.879资源保留与无线链路激活的分离414TS 25.880Iub 传输承载电路的再分配415TR 25.881RNS与RNS/BSS之间无线资源管理(RRM)的改进416TR 25.882 1.28 Mcps TDD基站分级选项417TR 25.883SRNC和Node-B之间的直接传输承载电路418TR 25.884Iur邻小区报告效率优化419TR 25.889在考虑可行性分配的UTRA附加频谱分配的可行性研究420TR 25.890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用户设备(UE)无线发射与接收(FDD)421TR 25.903分组数据用户的连续连接422TR 25.906当达到QoS预期要求时为减少能量浪费对频分复用(FDD)用户设备(UE)接收机的动态重配臵423TR 25.912对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和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演进的可行性研究424TR 25.913演进UTRA(E-UTRA)和演进UTRAN(E-UTRAN)的要求425TR 25.914在UMTS终端的话音模式下对无线性能的测量426TR 25.921协议描述及错误处理的方针和原理427TR 25.922无线资源管理策略428TR 25.929数据业务用户连续的连通性;1.28Mcps TDD429TR 25.931在信令过程中的UTRAN功能与实例430TR 25.933UTRAN中的IP传输431TR 25.942RF系统方案432TR 25.943扩展方面433TR 25.945低码片速率TDD选择下的RF要求434TR 25.951FDD基站(BS)分类)435TR 25.952基站分类(TDD)436TR 25.956UTRA中继器;设计方针和系统分析437TR 25.963对UTRA FDD用户设备(UE)接口取消的可靠性研究438TS 25.967FDD归属Node BRF要求439TR 25.991减缓公共导频信道(CPICH)对用户设备干扰的影响的可行性研究440TR 25.992MBMS;UTRAN/GERAN要求441TR 25.993由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支持的无线接入承载电路(RABs)和无载电路(RBs)的典型例子442TR 25.994UMTS无线接入网(UTRAN)所做的用于克服早期用户设备(UE)执行错误的测试443TR25.995UMTS无线接入网(UTRAN)所做的为配合符合RAN接口规范的替换版本的用户设备(UE)的测试444TR25.996用于多路输入多路输出(MIMO)仿真的空间信道模型445TS26.071AMR话音编解码;一般描述446TS26.073AMR话音编解码;C源编码447TS26.074AMR话音编解码;训练序列448TS26.077自适应多速率(AMR)话音编解码器的噪声抑制应用的最低性能要求449TS26.090AMR话音编解码;代码转换功能450TS26.091AMR话音编解码;丢帧的错误隐藏451TS26.092AMR话音编解码;AMR话音业务信道的舒适噪声452TS26.093AMR话音编解码;源控制速率操作453TS26.094AMR话音编解码;AMR话音业务信道的话音激活检测454TS26.101强制话音编解码话音处理功能;自适应多速率(AMR)话音编解码帧结构455TS26.102自适应多速率(AMR)话音编解码;至Iu及Uu的接口456TS26.103GSM和UMTS的话音编解码列表457TS26.104适用于浮点自适应多速率(AMR)话音编解码的ANSI-C编码458TS26.110电路交换多媒体电话业务编解码;一般描述459TS26.111电路交换多媒体电话业务编解码;对应于H.324的460TS26.114IMS;多媒体电话;媒体处理与交互461TS26.115话音及多媒体业务的回声抑制462TS26.131电话业务终端的声学特性;要求463TS26.132窄带(3.1kHz)话音及视频电话终端声学测试规范464TS26.140多媒体信息业务(MMS);媒体结构及编码465TS26.141IMS消息与呈现;媒体格式与编码466TS26.142动态与交互多媒体情景(DIMS)467TS26.171AMR话音编解码,宽带;一般描述468TS26.173适用于自适应多速率宽带(AMR-W)话音编解码的ANSI-C编码469TS26.174AMR话音编解码,宽带;训练序列470TS26.177话音增强业务(SES);分布式话音识别(DSR)扩展高级前端测试序列471TS26.190强制话音编解码话音处理功能;AMR宽带话音编解码;代码转换功能472TS26.191AMR话音编解码,宽带;丢帧的错误隐藏473TS26.192强制话音编解码话音处理功能;AMR宽带话音编解码;舒适噪声问题474TS26.193AMR话音编解码,宽带;源控制速率操作475TS26.194强制话音编解码话音处理功能;AMR宽带话音编解码;话音激活检测(VAD)476TS26.201AMR话音编解码,宽带;帧结构477TS26.202AMR话音编解码,宽带;至Iu及Uu的接口478TS26.204适用于浮点自适应多速率宽带(AMR-W)话音编解码的ANSI-C编码479TS26.226全局文本电话(GTT);话音信道中的文本传输480TS26.230全局文本电话(GTT);蜂窝文本电话Modem发射机C编码描述481TS26.231全局文本电话(GTT);蜂窝文本电话Modem最低性能要求482TS26.233终端对终端透明流业务;一般描述483TS26.234透明终端对终端透明流业务;协议及编解码484TS26.235分组会话多媒体应用;缺省编解码485TS26.236分组会话多媒体应用;传输协议486TS26.237基于IMS的PSS与MBMS用户业务;协议487TS26.243用于定点分布式话音识别的ANSI-C码扩展高级前端488TS26.244透明的终端至终端分组交换流业务(PSS);3GPP 文件格式(3GP)489TS26.245透明的终端至终端分组交换流业务(PSS);同步文本格式490TS26.246透明的终端至终端分组交换流业务(PSS); 3GPP SMIL语言分布491TS26.267eCall数据传输;带内Modem解决方案;一般描述492TS26.268eCall数据传输;带内Modem解决方案; ANSI-C 参考码493TS26.269eCall数据传输;带内Modem解决方案;一致性测试494TS26.273用于定点扩展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话音编码的ANSI-C码495TS26.274话音编码话音处理功能;扩展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话音编码;一致性测试496TS26.290音频编码处理功能;扩展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话音编码;代码转换功能497TS26.304扩展自适应多速率宽带话音编码;浮点ANSI-C码498TS26.346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协议与编码499TS26.401一般音频编码处理功能;增强型aacPlus一般音频编码;一般描述500TS26.402一般音频编码处理功能;增强型aacPlus一般音频编码;增补解码工具501TS26.403一般音频编码处理功能;增强型aacPlus一般音频编码;编码器规范;高级音频编码(AAC)部分502TS26.404一般音频编码处理功能;增强型aacPlus一般音频。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

UMTS的网络结构及协议解析1.UMTS网络结构UMTS网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无线链路(Uu)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

a. 用户终端(UE):用户终端是指移动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用户终端通过Uu接口与基站(Node B)进行通信。

b.移动无线链路(Uu):Uu接口是UE和基站之间的无线接口,它通过无线信道传输语音、数据和控制信息。

c.核心网络(CN):核心网络是整个UMTS网络的中枢部分,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的通信。

它包括以下子系统:- 移动服务核心网(Mobile Services Switching Center,MSC):MSC是负责传输语音和短信的主要组件。

- 数据网络(Packet Switched Network,PSN):PSN传输数据和多媒体内容,如互联网、视频流等。

- 位置注册中心(Home Location Register,HLR):HLR存储用户的位置和其他用户信息。

- 访客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VLR):VLR保存来自其他运营商的漫游用户信息。

- 服务网关(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SGSN):SGSN用于传输和管理分组数据。

- 入口GGSN(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GGSN提供与外部网络的接口,如互联网。

2.UMTS协议解析UMTS使用多种协议以实现用户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

以下是UMTS中重要的协议:a.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RRC协议用于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

它负责连接建立、维护和释放,以及切换和测量。

b. RANAP(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协议:RANAP 协议用于UE与核心网络之间的信令传输。

UMTS系统与技术概览

UMTS系统与技术概览

UMTS系统与技术概览1 前言ITU-T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目标是统一的标准,但由于技术、商业和政治等原因,经过多年的评选、融合,最后确立了5种IMT-2000无线传输技术(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规范,WCDMA、cdma2000、TD-SCDMA、UMC-136和DECT,其中基于CDMA技术的WCDMA、cdma2000和TD-SCDMA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无线传输技术规范[5]。

ITU-T在1998年确立了IMT-2000网络框架标准(Q.1701),提出了家族(Family)的概念,目前的家族主要有两个,基于GSM MAP核心网的家族和基于ANSI-41核心网的家族,分别由3GPP和3GPP2组织负责标准化工作[5]。

尽管标准允许无线接口同时兼容两个核心网,也就是说核心网和无线传输技术可以有许多组合方式,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GSM MAP核心网选择了WCDMA,ANSI-41核心网选择了cdma2000,而TD-SCDMA同时加入了3GPP和3GPP2两个组织。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30]是ITU发展的IMT-2000框架中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之一,实现了新一代的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UMTS使用ITU分配的、用于陆地和卫星无线通信的频带,可通过移动或固定、公用或专用网络接入提供IMT-2000定义的所有业务[29]。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负责UMTS的标准化工作,欧洲联盟(EU)协调15个成员国的UMTS实现,3GPP组织协调各成员(包括ETSI、ARIB、TTC、T1、TTA、CWTS等)制定UMTS和3G规范。

3GPP规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标准体系,本文试图综述UMTS系统和技术的总体概貌,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3GPP规范提供参考。

UMTS信道总结

UMTS信道总结

UMTS信道总结(转)2009-07—12 22:24:19| 分类:通信|标签:工作|字号大中小订阅UMTS 物理信道上行物理通道上行专用物理信道(UL—DPCH)功能:上行基本业务承载信道,用于UE在通信过程中传送语音、数据和控制信息分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传输语音和数据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传输物理层的控制信息FBI(Feedback Information):用于提供在用户设备和无线接入网的接入点之间的反馈信息,通知UTRAN之前的UE的工作模式,包括闭环模式的发射分集和基站选择分集。

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er):为传输格式指示,用于指示当前桢中DPDCH信道的信息格式,包括业务复接方式、信道编码方式、传输时间间隔,在指示传输时间间隔中传输的比特数等各种参数.如果DPDCH数据由一个以上的不同应用数据组成,则TFCI是必须存在的,用于指示传输数据的组成方式.如果DPDCH传输的只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数据,则不需要TFCI。

Pilot:是一组规定好的比特码(桢同步字),用于桢同步的确定和保持,信号的相关解调。

TPC(Transmit Power Control):为功率控制命令,用于传送下行链路的功率控制信息,每秒1500次。

(GSM2次/秒CDMA800次/秒)一个无线桢长10ms.DPDCH的SF:4—256DPDCH的码速率:15ksps—960kspsDPCCH的SF:256DPDCH和DPCCH在每一无线桢中I/Q复用,他们分别有各自的信道化编码和同一扰码每个无线连接的专用物理信道允许一个DPCCH信道和最多6个DPDCH信道同时传输。

扰码:系统会告诉手机用什么扰码。

随机接入信道PRACH功能:属于上行公共物理信道,用于传送移动台的随机接入信息RPACH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导部分:签名序列的256次重复Preamble Signature用于区分用户,Preamble Scrambling Code用来区分扇区;前导部分长度为4096chip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30
UTRANIubInterface: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R3
Yes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12-11
yes
TS
25.431
UTRANIubinterface Layer 1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32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113
Base station and repeater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123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TDD)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19
Enhanced uplink;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21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2
Yes
yes
TS
25.419
UTRANIu-BC interface: Service Area Broadcast Protocol (SABP)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20
UTRANIurinterface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R3
Yes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14
UTRANIuinterfacedata transport and transport signalling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15
UTRANIu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
R3
Yes
2008-12-11
Interlayer procedures in Connected Mode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04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and procedures for cell reselection in connected mode
TS
25.346
Introduction of the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MBM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Stage 2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67
Mobility procedures for Home Node B (HNB);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201
Physical layer - general description
R1
Yes
2008-12-11
yes
TS
25.202
7.68Mcps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option ;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2008-12-11
yes
TS
25.421
UTRANIurinterface layer 1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22
UTRANIurinterface signalling transport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23
UTRANIurinterface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RNSAP) signalling
2008-12-11
yes
TS
25.322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23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specification
R2
Yes
User Equipment (UE) and Mobile Station (MS)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171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GPS);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UTRAN Iub interface: signalling transport
R3
Yes
2008-12-11
R1
Yes
2008-12-11
yes
TS
25.223
Spreading and modulation (TDD)
R1
Yes
2008-12-11
yes
TS
25.224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TDD)
R1
Yes
2008-12-11
yes
TS
25.225
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 (TDD)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133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DD)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141
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FDD)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24
UTRANIurinterface data transport & transport signalling for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 data streams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25
UTRANIur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s for Common Transport Channel data streams
Type
Number
Title
WG prime
For publication?
freeze date
frozen
TS
25.101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DD)
R4
Yes
2008-12-11
yes
TS
25.102
User Equipment (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TDD)
R1
Yes
2008-12-11
yes
TS
25.301
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02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03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401
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02
Synchronization in UTRAN Stage 2
R3
Yes
2008-12-11
yes
TS
25.410
UTRANIuinterface: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07
Requirements on User Equipments (UEs) supporting a release-independent frequency band
R2
Yes
2008-12-11
yes
TS
25.308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