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老师套题4

合集下载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数学精选应用题提高卷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数学精选应用题提高卷四含答案及解析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升初数学精选应用题提高卷四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应用题(精选150道题;要求一、审题:在开始解答前,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数量关系、问题是什么,以及需要几步解答;二、注意格式:正确使用算式、单位和答语;三、卷面要求:书写时应使用楷书,尽量避免连笔,字迹稍大,并注意排版;四、π一律取值3.14。

)1.修路工人修一段公路,已经修了253米,剩下的是已修的13倍.这段公路长多少米?2.有一块长方形果园,它的长是136米,宽是75米,整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要在果园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米?3.爱心小学六年级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赈灾捐款活动.一班48人,共捐款268元;二班50人,共捐款297元;三班46人,平均每人捐款6.5元.六年级同学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4.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了总数的20%,第二天运走了余下的5/8,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走了195吨,这批货物原有多少吨?5.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比甲车多行5千米,AB两地相距595千米,乙车从A地出发到B地需要几小时?6.妈妈到糖果店买了6袋花生和3盒巧克力,已知每袋花生3.24元,每盒巧克力21.7元,妈妈共付了多少元?7.红星小学五年级种树66棵,比六年级种的棵数的2倍少10棵,六年级种了多少棵树?8.甲、乙两个工程队,甲工程队每工作6天休息一天,乙工程队每工作5天休息两天.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0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经82天完成.如果两队合做,今年年6月28日开工,则该工程在哪一天可以竣工?9.妈妈去买大米和面粉,每千克大米2.6元,每千克面粉2.3元,他买了20千克面粉和若干大米,共付款61.6元,买大米多少千克?10.一根钢管截成4段需要10.5分钟,照这样计算,把同样的钢管截成8段需要多少分钟?11.两个仓库,甲仓库存粮占乙仓库的62.5%,如甲仓库中运出粮食42吨,乙仓库中的粮食运出45%,则两个仓库中的粮食相等,乙仓库中原来存粮多少吨.12.有一块三角形的小麦试验田,底250米,高68米,共收小麦1190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13.一个加工厂加工160吨一批大米.第一周加工32.5吨,第二周加工了68.8吨.剩下的要在第三周加工完,第三周要加工多少吨大米?14.学校打算在生物园内新挖一个直径是6米,深1.2米的圆柱形水池.(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2)这个水池修好后,需要用水泥把池底和侧壁粉刷,粉刷的面积有多大?(3)水池完工后,如果里边存水深0.8米,算一算池内有多少立方米的水?15.农机厂某车间共有61个工人,已知每个工人平均每天可加工甲种部件5个,或者乙种部件4个,或者丙种部件3个,但加工4个甲种部件,1个乙种部件和6个丙种部件才能配成一套.为了使加工出来的甲、乙、丙三种部件恰好都能配成套,那么,安排加工甲种部件的人数应是多少人?16.甲仓库有化肥125吨,正好比乙仓库存的化肥多1/4,乙仓库存有化肥多少吨?17.早晨8点多钟有两辆汽车先后离开化肥厂向幸福村开去.两辆车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8点32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三倍.到了8点39分的时候,第一辆汽车离开化肥厂的距离是第二辆汽车的2倍.那么,第一辆汽车是8点几分离开化肥厂的?18.甲数比乙数的85%多0.8.甲乙两数的和是56.3,乙数是多少?19.有两块麦地第一块2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16.5吨,第二块3.5公顷,共收小麦23.1吨,两块地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20.一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4/5容积的酒精,从中倒出20L后,容器中的酒精还占这个容器的2/3容积,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21.一桶油连桶重158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重82千克.原来有油多少千克?22.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6厘米的长方体水槽中装满了水,放入一石块浸没后溢出了一些水,再把石块拿出,水位下降了4厘米.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3.小明早上7:30从家出发,经过1小时才能到达车站.他能赶上9:45分开出的这班车吗?24.师徒两人同时装配电脑,师傅每天装配31台,徒弟每天装配22台.经过多少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72台?25.某工厂有工人726人,招工后人数增加了1/33,这个厂现有工人多少人?26.一块长方形地,长800米,宽500米,共收小麦80吨,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2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5千米,已经行了8小时,这时超过中点15千米,甲、乙两地全长多少千米.28.蒋老师在体育用品商店买了1个排球和3个同样的篮球,共用去294元。

2020蒋四金刑法专题讲座配套练习题

2020蒋四金刑法专题讲座配套练习题

专题一包容评价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110205】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奸淫幼女,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被害人可能是幼女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2【080202】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

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

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3【120205】下列哪一行为构成故意犯罪?A.他人欲跳楼自杀,围观者大喊“怎么还不跳”,他人跳楼而亡B.司机急于回家,行驶时闯红灯,把马路上的行人撞死C.误将熟睡的孪生妻妹当成妻子,与其发生性关系D.作客的朋友在家中吸毒,主人装作没看见4【150216】甲以伤害故意砍乙两刀,随即心生杀意又砍两刀,但四刀中只有一刀砍中乙并致其死亡,且无法查明由前后四刀中的哪一刀造成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都应认定为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B.不管是哪一刀造成致命伤,只能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既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C.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应推定是后两刀中的一刀造成致命伤,故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既遂D.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虽可分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未遂与故意杀人罪未遂,但杀人与伤害不是对立关系,故可按故意伤害(致死)罪处理本案5【170207】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

蒋老师数学课堂三年级下册第64集

蒋老师数学课堂三年级下册第64集

蒋老师数学课堂三年级下册第64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35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A.35+52B.52×35C.35×53D.52+52+522、40×25的积的末尾有()个0。

A.1B.2C.33、28×32积大约是()。

A.900多B.700多C.800多4、2.4-1.7=()A.7.0B.0.6C.0.7D.0.55、48×27的积是()位数。

A.三B.四C.五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有4种水果,如果每两种水果做成一种水果拼盘,一共可以做8种水果拼盘。

()2、从四个人选2人参加比赛有6种不同选法。

()3、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四个城市之问都有直达航空线,那么这4个城市之间一其有5条航空线。

()4、2件上衣和3条裤子搭配成一件衣服,一共有5种搭配方法。

()5、有7个好朋友见面,每2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4次。

()三、填空题(共7题,共22分)1、填“>”“<”或“=”。

1吨________ 999千克1001克________ 1千克62×21________62×20+62 4000米________ 4千米2米________ 202厘米16+12×5________(16+12)×52、小明拿了满分试卷高兴万分,回家三步并作两步走,从一楼到二楼家中共有13级台阶,小明每次上一级或两级台阶,那么从一楼到家总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走法。

3、从0,1,5,9中任选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有________和________。

4、用数字0、2、4组成三位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________个。

5、用1,3,5可以组成________个不同的三位数,它们都能被________整除,任选其中一个,把它分解质因数是________。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及答案单选题1.蒋老师的亲戚开办了一家培训公司,希翼蒋老师推举自个儿班上的学生参加辅导班,或者提供班上学生的XXX。

面对这种事情,蒋老师应该A.推举学生参加辅导班,促进学生全面进展B.坚定拒绝亲戚的请求,并讲明自个儿的的理由C.提供学生的XXX,目时推举学生参加辅导班D.仅提供学生的XXX,别推举学生参加辅导班【答案】B。

答题解析:依照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从题干中能够看出,蒋老师应该拒绝此行为,排除选项A、C、D,挑选B。

2.微积分学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进展,过去非常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的咨询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能迎刃而解。

下列科学家中,与微积分理论创立和进展没有重大关系的是A.牛顿B.坷西C.爱因斯坦D.莱布尼茨【答案】C。

答题解析:爱因斯坦是位物理学家,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与数学无关,挑选C。

3.人类社会记忆了三次科技XXX,第一次科技XXX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发明B.纺织机的发明C.电力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答案】A。

4.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咨询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咨询题的成因,寻觅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要紧角XXX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答案】A。

答题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为教师的职业角XXX,题干中指出该老师经常梳理教学中浮现的咨询题并刻苦钻研,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者的角群。

5.康老师经常在班上开展“成语知识比赛”“演说赛”“辩论赛”等活动。

营造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境。

康老师的做法有利于A.提高学生实践能力B.进展学生的互补性C.促进教师专业进展D.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答案】A。

答题解析:本题考察教师某项教学行为的优点,答题的关键点是能找出“运用……的情境”,当看到此刻,大致能够推断出该教学行为是帮助学生举行实操训练,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2020蒋四金刑法主观题案例模型

2020蒋四金刑法主观题案例模型

2020蒋四金刑法主观题案例模型课刑法必考点表格梳理重点章节真题考察\热点新增具体考点本书案例指引因果关系2012、2013、2019介入因素案例模型一第6问客观阻却事由2008正当防卫(限度条件)案例模型二第1问2013假想防卫认识错误2010、2016、2019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事前故意/结果的推迟观点展示)案例模型二第2问2017打击错误和对象错误(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共犯中的认识错误案例模型一第3问犯罪主观2008过失案例模型一第6问犯罪形态2008、2014犯罪未遂/既遂案例模型一第5问共同犯罪2008、2012共犯的责任承担(部分实行全部责任)案例模型一第3问2009、2012、2018实行过限案例模型二第1问2019共同故意案例模型一第1问2016间接正犯/帮助犯案例模型三第3问共同犯罪的分类(教唆犯的未遂)案例模型二第5问2015共同犯罪的犯罪形态(共犯中止)案例模型二第4问2017、2018部分犯罪共同说案例模型一第3问罪数2008牵连犯案例模型一第1问2010、2011、2017想象竞合犯案例模型二第4问刑罚的裁量2009、2010、2011、2014、2019自首(被动归案后逃跑再归案的不成立自首/主动投案后逃跑再自动投案的,属于自首/特别自首)案例模型二第8问2011、2014、2019立功(不认定为立功的情形/检举同案犯/重大立功的判断)案例模型二第9问2019坦白(坦白与自首的区分)案例模型二第8问刑罚的执行与消灭2019追诉时效(追诉时效的延长)案例模型一第8问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2011故意杀人罪案例模型一第6问2017绑架罪(既遂标准)案例模型二第7问2017、2018非法拘禁罪(加重结果)案例模型一第6问侵犯财产类犯罪2009、2013、2016、2019抢劫罪(转化型抢劫/抢劫罪的结果加重/财产性利益)案例模型二第1问2010、2013盗窃罪(既遂标准/与抢夺罪的区分)案例模型一第5问2016、2018诈骗罪(认定/处分意识的观点展示)案例模型一第2问2011、2015侵占罪(死者占有问题观点展示)案例模型二第2问2010、2011、2017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案例模型二第4问金融诈骗罪2009、2011、2015、2019信用卡诈骗罪(认定/盗窃或侵占信用卡使用处理)案例模型三第4问、案例模型一第7问贪污贿赂罪2008、2012、2014贪污罪(区别私分国有资产罪/身份犯/共犯认定)案例模型三第2问、第6问2008、2013、2014、2019行贿罪(认定/单位行贿与个人行贿的区分/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介绍贿赂罪的区分)案例模型三第1问、第4问、第6问2010挪用公款罪案例模型三第1问2012、2013、2014、2019受贿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区分/成立条件/身份犯与共犯/斡旋受贿)案例模型三第1问、第5问案例模型一一、知识点总结二、案例模型三、配套案例案情:赵大系某商贸公司董事长,因经营不善被吊销营业执照。

蒋老师数学课堂三年级下册41

蒋老师数学课堂三年级下册41

蒋老师数学课堂三年级下册411、计算(a2)3的结果是[单选题] *A. a?B. a?(正确答案)C. a?D. 3a22、14.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例行体温检查中,检查人员将高出37℃的部分记作正数,将低于37℃的部分记作负数,体温正好是37℃时记作“0”。

记录一被测人员在一周内的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1,-3,-5,+1,-6,+2,-4,那么,该被测者这一周中测量体温的平均值是(??)[单选题] *A.1℃B.31℃C.8℃(正确答案)D.69℃3、6、已知点A的坐标是,如果且,那么点A在()[单选题] *x轴上y轴上x轴上,但不能包括原点(正确答案)y轴上,但不能包括原点4、用角度制表示为()[单选题] *30°(正确答案)60°120°-30°5、手表倒拨1小时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单选题] *-480°120°480°(正确答案)-120°6、20.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是∠BOC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21.A.∠COD=∠AOBB.∠AOD=∠AOBC.∠BOD=∠AODD.∠BOC=∠AOD(正确答案)7、二次函数y=3x2-4x+5的一次项系数是()。

[单选题] *34(正确答案)5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正确答案)B.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整数D.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9、4.在﹣,,0,﹣1,4,π,2,﹣3,﹣6这些数中,有理数有m个,自然数有n个,分数有k个,则m﹣n﹣k的值为()[单选题] *A.3(正确答案)B.2C.1D.410、27.下列各函数中,奇函数的是()[单选题] *A. y=x^(-4)B. y=x^(-3)(正确答案)C .y=x^4D. y=x^(2/3)11、计算的结果是( ) [单选题] *A. -p2?(正确答案)B. p2?C. -p1?D. p1?12、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单选题] *A、与1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B、与2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正确答案)C、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D、与无理数相差很小的全体实数13、6.下列各图中,数轴画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B.C.D.(正确答案)14、2.比3大- 1的数是[单选题] *A.2(正确答案)B.4C. - 3D. - 215、若a=-3 ?2,b=-3?2,c=(-)?2,d=(-)?,则( ) [单选题] *A. a<d<c<bB. b<a<d<cC. a<d<c<bD. a<b<d<c(正确答案)16、19.对于实数a、b、c,“a>b”是“ac2(c平方)>bc2(c平方) ; ”的()[单选题]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正确答案)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7、多项式x2+ax+b=(x+1)(x-3),则a、b的值分别是()[单选题] *A. a=2,b=3B. a=-2,b=-3(正确答案)C. a=-2,b=3D. a=2,b=-318、4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C.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交于同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都交于同一点(正确答案) 19、-2/5角α终边上一点P(-3,-4),则cosα=()[单选题] *-3/5(正确答案)2月3日-0.333333333-2/5角α终边上一点P(-3,-4),则tanα=()[单选题] *20、y=kx+b(k是不为0的常数)是()。

写作文的十大技巧_百度经验

写作文的十大技巧_百度经验

写作文的十大技巧_百度经验一、字数三四五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

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

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

家长[微博]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

”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

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

”是不是很有节奏感?二、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

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要动连着动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

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2024年9月广东省清远市小升初数学精选常考应用题摸底四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9月广东省清远市小升初数学精选常考应用题摸底四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9月广东省清远市小升初数学精选常考应用题摸底三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一、应用题(精选120题,每题1分。

一、审题:在开始解答前,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数量关系、问题是什么,以及需要几步解答;二、注意格式:正确使用算式、单位和答语;三、卷面要求:书写时应使用正楷,尽量避免连笔,字迹稍大,并注意排版,确保卷面整洁;四、π一律取值3.14。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4千米,货车每时行61千米,两车经过6小时还相距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一个长12.5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鱼缸里装满水,把水倒进底面积是125.6平方分米的圆柱形鱼缸里,可倒多高?3.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6千米,乙每小时行30千米,两车在距离中点9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间的距离.4.一堆钢管,最上层有2根,最下层有11根,相邻两层相差1根,共10层这堆钢管一共有几根.5.小华借了一本180页的书,前3天平均每天看45页,第4天应该从第多少页看起.6.一个筑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1.5千米,28天完成,实际每天修2.1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用比例解)7.某校六年级学生中男生人数占52%,男生中爱踢足球的占80%,女生中不爱踢足球的占70%.那么,在该校全体六年级学生中,爱踢足球的学生占多少%.8.一辆汽车8:30从甲地开出,15:30到达乙地,甲乙两地公路长406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9.王老师每天早晨7:30到校,中午11:30离校,上午在学校工作几个小时.10.园林工人计划在一条公路的一旁种37棵树,每相邻两棵树间隔5米。

实际栽种了46棵树(两端的树不动),实际每相邻两棵树间隔多少米?11.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264.1平方米,宽是9.5米,周长是多少米?12.一块三角形地,底边长40米,高是15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可以收7.5千克小麦,这块地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小麦?13.仓库有一批化肥,运出2/5后,又运进30吨,这时仓库里的化肥比原来还多8吨,仓库原有化肥多少吨?1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返回时它用原速度行驶了全程的3/4还多5千米,再改用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走完余下的路程,因此,返回甲城的时间比前往乙城的时间多用了10分钟,甲乙两城相距多远?15.一辆汽车和一辆轿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轿车每小时行63千米,它们2小时后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6.小林看一本182页的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2:5,小林已经看了多少页?1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37.5%,正好行了81千米.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18.有一箱含水量为90%的水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含水量降为80%,现在这箱水果的重量是原来的多少%.19.一块地用40%种冬瓜,其余的按3:2分别种西红柿和茄子,已知茄子种了0.6公顷,这块地有多少公顷?20.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给加点字注音。

歼.灭( ) 星宿.( ) 疟.疾( ) 提.防( ) 冀.中( ) 仄.歪( ) 泅.水( ) 竹篙.( ) 淀.粉( ) 剥.皮( ) 拂.晓( ) 瓦砾.( ) 地窖.( ) 匍.匐( ) 烛蕊.( ) 间.歇( ) 瞥.见( ) 箱箧.( ) 脂.粉( ) 荒谬.( ) 倘.使( ) 脖颈.( ) 掳.去( ) 诘.问( ) 憎.恶( ) 惧惮.( ) 震悚.( ) 粗拙.( ) 疮.疤( ) 妥帖.( )惶.急( ) 奔.丧( ) 簌簌..( ) 赋.闲( ) 蹒.跚( )琐.屑( ) 迂.腐( ) 愧怍.( ) 跋.涉( ) 灰黯.( )唏.嘘( ) 猝.然( ) 昏厥.( ) 焦灼.( ) 稀罕.( ) 二、根据拼音填汉字。

绥jìng()阻â( ) 管xiá( ) 逃cuàn( ) 寒jīn( )yǎo( )水 yāo( )喝晨xī( ) jiã( )掠zāng( )物píng( )障 jū( )躬 sǒng( )立惊hài( ) 杀lù( )纳cuì( ) yì( )立恍hū() chōng( )憬 yùn( )律yāng( )告 xù说( ) zhîu( )骂私shú( ) 渴mù( )chïu( )躇 zhà( )栏shì( )干狼jí( ) tuí( )唐交xiâ( ) 号táo( ) 吊yàn( ) jì( )俩 jí( )妒三、四字词语填空。

( )首低眉正( )危坐高屋建( ) 藏污纳( )感人( )腑抑扬顿( ) 横( )长江回肠( )气( )城而逃气势( ) 颓丧( )气 ( )不成军异国( )乡 ( )然自得 ( )而不舍诗情( )意疲( )不堪不可思( ) 犹豫不( ) 月明风( )语无( )次一拍( )合深恶痛( ) 翻来( )去一( )当先油嘴( )舌进退( )谷略胜一( )相得益( ) 眼花( )乱富丽( )皇不可( )状( )然无存合辙( )韵 ( )萤映雪肃然( )敬引经( )典罪( )祸首莫衷一( ) ( )学多识依( )可见一如( )往张( )失措转弯( )角精疲力( ) 响彻云( ) 丢人( )眼名( )其实四、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暗然失色()油光可见()郁郁剐欢()无可置凝()粗制乱造()广冒无垠()抑扬顿坐()诚皇诚恐()正经危坐()花团锦族()长嘘短叹()喻意深邃()彻夜不昧()拖泥戴水()雷庭万钧()美味家肴()粘粘自喜()莫忠一是()相形见拙()一视同人()苍海桑田()精巧绝纶()众目逵逵()振耳欲聋()若无其是()随机映变()顾明思义()龙吟凤哙()五.看拼音写成语míng zhūàn tïu zhǎn dīng jiãtiěhài rãn tīng wãnqìzhuàng shān hãyìfân tián yīng ān zhīruîsùyáo yáo yùzhuìhàn tiān dîng dìwǔcǎi bīn fēnzìzuîzhǔzhāng píng shuǐxiāng六默写古诗词曲1、《蜀道难》(必修四P59):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

,。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

3、《琵琶行(并序)》(必修四P6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初为《霓裳》后《绿腰》。

,。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4、《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此情可待成追忆,。

5、《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

, 。

问君能有几多愁?。

6、《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元嘉草草,,。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七文学常识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说的是________,他是____代作家,他的长篇巨著_________以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的兴衰史,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是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缩影。

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小说共120回,_________写前80回,_______续写后40回。

2、《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国的________ 。

长篇小说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成为表现美国“_____________”的主要代表作。

3、李白,字太白,号。

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主义诗人。

他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楚辞》以至六朝诗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了歌行所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之称。

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_______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杜甫,字 ,自称,世称杜工部。

有《杜工部集》。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主义诗人。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杜甫则被誉为“________”,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沉郁顿挫。

5、白居易,字,号。

代杰出诗人,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和_______一起提倡“___________”,两人合称“______”。

6、________,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

有《李义山诗集》。

与杜牧并称“______”。

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7、孟子,名,字子舆,时邹人。

是儒家继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两人合称“________”,后人称他为“________”。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8、由《论语》《孟子》的语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的是《》。

它主要是_______时期的______所作。

其作者被认为是先秦时期_______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9、《过秦论》的作者是________,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

(朝代)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10、被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________,字,世称“”,代散文家,诗人。

他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八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江苏里下河地区鸭子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是放养场地缩小了。

B.历史和文明的遗迹,仿佛是一个向导,把我们带进悠远的历史空间。

C.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苏北农民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生活极端贫困,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

D.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

2、下列各组中,没有“成分赘余”语病的一项是()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3.下列各组中,没有“结构混乱”语病的一项是()A.当陈校长宣布我们“校园风”电视台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时,我们大家都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我国在新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有着密切关系。

C.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华裔作者之手。

D.人们的语言能力在彼此交往中逐步有了提高,语言表达也越来越规范。

4.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天山的高处,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湖,① ,使湖光天影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

在这秀美的湖上,惟一活动的就是天鹅,② 。

大地慷慨地赐予人类这宁静的自然环境。

A. ①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②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衬托了湖面的幽静B. ①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②湖水的明净衬托了天鹅的洁白,湖面的幽静衬托了天鹅的叫声C. ①四周的雪峰和高空的白云被明净如镜、清澈见底的湖水清晰地倒映出来②湖水的明净衬托了天鹅的洁白,湖面的幽静衬托了天鹅的叫声D. ①四周的雪峰和高空的白云被明净如镜、清澈见底的湖水清晰地倒映出来②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衬托了湖面的幽静5.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D、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