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件19
合集下载
生化课件19细胞信号转导

蛋白激酶A (PKA)
(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R: 调节亚基 C: 催化亚基
RC RC
PKA的激活
R
C
R C
目录
PK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ATP
ADP
Thr Ser
-OH
蛋白激酶
Thr Ser -O-PO32-
酶蛋白
磷酸化的 酶蛋白
目录
PKA的作用
⑴ 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目录
受体型PTK-Ras-MAPK途径 P395
组成:催化型受体,Grb2(衔接蛋白), SOS, Ras蛋白(低 分子量G蛋白), Raf蛋白,MAPK系统
衔接蛋白:Grb2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ound protein 2)
SH3
SH2
SH3
SH2 域 (src homology 2 domain)
细胞内某些连接物蛋白共有的氨基酸序列,该区域能识别 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并与之结合
目录
SOS (son of sevenless)
富含脯氨酸,可与SH3结合,促使Ras的GDP换成GTP
Ras蛋白:低分子量G蛋白,类似于G蛋白的G 亚基
Raf蛋白:具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MAPK系统
包括MAPK、MAPK激酶(MAPKK)、MAPKK激酶(MAPKKK) ,是一组酶兼底物的蛋白分子。
位于N端,具有转录激活功能 含有锌指结构,结合DNA
位于C端,结合激素、热休克蛋白,使受体二聚化, 激活转录
受体二聚化发生的部位
⑵ 相关配体 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和维A酸等
⑶ 功能 多为反式作用因子,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能与DNA的顺式作
(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R: 调节亚基 C: 催化亚基
RC RC
PKA的激活
R
C
R C
目录
PK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ATP
ADP
Thr Ser
-OH
蛋白激酶
Thr Ser -O-PO32-
酶蛋白
磷酸化的 酶蛋白
目录
PKA的作用
⑴ 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目录
受体型PTK-Ras-MAPK途径 P395
组成:催化型受体,Grb2(衔接蛋白), SOS, Ras蛋白(低 分子量G蛋白), Raf蛋白,MAPK系统
衔接蛋白:Grb2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ound protein 2)
SH3
SH2
SH3
SH2 域 (src homology 2 domain)
细胞内某些连接物蛋白共有的氨基酸序列,该区域能识别 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并与之结合
目录
SOS (son of sevenless)
富含脯氨酸,可与SH3结合,促使Ras的GDP换成GTP
Ras蛋白:低分子量G蛋白,类似于G蛋白的G 亚基
Raf蛋白:具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 MAPK系统
包括MAPK、MAPK激酶(MAPKK)、MAPKK激酶(MAPKKK) ,是一组酶兼底物的蛋白分子。
位于N端,具有转录激活功能 含有锌指结构,结合DNA
位于C端,结合激素、热休克蛋白,使受体二聚化, 激活转录
受体二聚化发生的部位
⑵ 相关配体 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和维A酸等
⑶ 功能 多为反式作用因子,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能与DNA的顺式作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1)阳极放电规律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不同类型电解质溶液
①电解水型
增大
加水
②电解电解质型
减小
③电解质和水均参与电解型
减小并生成新 电解质
关键能力·提升
考向1 电解原理
B
【思路点拨】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流程 _
A
D
考向2 电解规律
C
B
考向3 电解计算
B
【方法总结】电解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1)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出比例式计算。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①用于串联电路中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 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②用于混合溶液中电解的分阶段计算。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1
考点1 电解池工作原理
2
考点2 电解的应用
复习目标:1.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掌握氯碱工业、电解精炼、电镀、电冶金等的反应原理。
01
考点1 电解池工作原理
必备知识·梳理
1.电解与电解池
4.电解规律
D
[对点训练1] 如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考向2 电镀、电解精炼与电冶金
D
[对点训练2] (2024·扬州高邮阶段测试)下列装置能达到设计目的的是( )
C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用于深埋在潮湿的中性土壤中钢管的防腐 B.置丁用于模拟粗铜的电解精炼
续表
A
02
考点2 电解的应用
必备知识·梳理
1.精炼与电镀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不同类型电解质溶液
①电解水型
增大
加水
②电解电解质型
减小
③电解质和水均参与电解型
减小并生成新 电解质
关键能力·提升
考向1 电解原理
B
【思路点拨】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流程 _
A
D
考向2 电解规律
C
B
考向3 电解计算
B
【方法总结】电解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1)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出比例式计算。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①用于串联电路中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 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②用于混合溶液中电解的分阶段计算。
专题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9讲 电解池及其应用
1
考点1 电解池工作原理
2
考点2 电解的应用
复习目标:1.理解电解池的构成、工作原理,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掌握氯碱工业、电解精炼、电镀、电冶金等的反应原理。
01
考点1 电解池工作原理
必备知识·梳理
1.电解与电解池
4.电解规律
D
[对点训练1] 如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考向2 电镀、电解精炼与电冶金
D
[对点训练2] (2024·扬州高邮阶段测试)下列装置能达到设计目的的是( )
C
甲
乙
丙
丁
A.装置甲用于深埋在潮湿的中性土壤中钢管的防腐 B.置丁用于模拟粗铜的电解精炼
续表
A
02
考点2 电解的应用
必备知识·梳理
1.精炼与电镀
初中化学第19课时 化学反应的类型公开课课件

第19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非基本反应类型的认识
命题角度:研究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和反应等非基本
反应类型。 例3 [2013·广西]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
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CaCO3=高==温==CaO+CO2↑
B.HCl+KOH===KCl+H2O C.SO2+2NaOH===Na2SO3+H2O D.2Na+2H2O===2NaOH+H2↑
然的联系。如:C + O2=点==燃==CO2 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 应,而 CH4+2O2=点==燃==CO2+2H2O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 反应。
第19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1.概念: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__氧__发生的化学反应;
还原反应是指含氧化合物里的_氧___被夺去的反应。 2.特点: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般含有__氧____元素;
第19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非基本反应类型的认识
命题角度:研究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和反应等非基本
反应类型。 例3 [2013·广西]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
反应。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CaCO3=高==温==CaO+CO2↑
B.HCl+KOH===KCl+H2O C.SO2+2NaOH===Na2SO3+H2O D.2Na+2H2O===2NaOH+H2↑
BaCl2、Na2SO4、MgSO4、KMnO4十一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 质(每种物质只允许选用一次),按下述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光照 D.6CO2+6H2O叶==绿==体= C6H12O6+6O2 复分解反应
第19课时┃ 归类示例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共19张PPT)

⑶1个氢分子(H2)由2个氢原子(H)构成。
讨论(1):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 有什么不同?
加热
水
水蒸气
通电
水
氢气
氧气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
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 物理变化
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 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 学性质。在反应里,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
和氧原子,每2个氢 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 原子结合成1 个氧分子。
化学变化
讨 论⑵
氢气在氯气中 燃烧生成氯化氢。 试分析在氢气与氯 气反应的化学变化 中,分子和原子的 变化情况,推论在 化学变化中,发生 变化的是分子还是 原子?
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 学性质的最 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时的现象是 C、B、A三点
依次变红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 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生成新的分子。
⑵
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思考讨论:用分子的观点来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花香的粒子从墙内运动到墙外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 处易凉干?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3、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1.湿的衣服经晾晒后为什么会变干?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能闻到香味?
哇, 真香!
从上述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讨论(1):
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 有什么不同?
加热
水
水蒸气
通电
水
氢气
氧气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分子
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 物理变化
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
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 分子和氧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 学性质。在反应里,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
和氧原子,每2个氢 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 原子结合成1 个氧分子。
化学变化
讨 论⑵
氢气在氯气中 燃烧生成氯化氢。 试分析在氢气与氯 气反应的化学变化 中,分子和原子的 变化情况,推论在 化学变化中,发生 变化的是分子还是 原子?
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 学性质的最 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时的现象是 C、B、A三点
依次变红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 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 生成新的分子。
⑵
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
思考讨论:用分子的观点来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花香的粒子从墙内运动到墙外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 处易凉干?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3、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1.湿的衣服经晾晒后为什么会变干?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能闻到香味?
哇, 真香!
从上述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高中化学氨(19张)优秀课件

来 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
氨 经济
作业:科普小论文 一“气〞而“安〞 ——氨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氨
生命元素--氮
氮气78%
植 物
动 葡萄缺氮 含氮食品 蛋白质缺乏的儿童 物
我们为什么会缺氮?
人
远古时代
类
靠天吃饭
用
氮
高能固氮
的
历
史
N2 放电 NO NO2
HNO3
NO3-
人
农耕时代
类
用
粪肥
氮
农NH物3 排N泄H物4+等
NO2-
NO3-
人
工业
类
时代
用 氮 的 历
德国哈伯( Fritz Haber )
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4NH3+5O2P=t4NO+6H2O 2NO +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
点燃 4NH3+3O2 = 2N2+6H2O
人 类 用
常 温 高温 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氮
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
的 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
未
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 生产本钱,使得液氨有望取代
高温 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人工 固氮
N2
史 “人类向空气要面包成功了,合成
氨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NH3
哈伯创造了合成氨而获得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你想知道氨气的哪些知识?
组成 结构 性质 用途
结构
探究氨气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
多环芳烃ppt课件

但是,
“湾区理论”没有提出PAH致癌活性的定量判据,因而缺乏预测能力。
32
四、多环芳烃的结构与致癌性
双区理论
戴乾圜在总结“K区理论”、“湾区理论”的基础上,用PMO法计算了 49个PAH的K区碳原子和湾区碳原子的离域能及分子中各个碳原子的Dewar 指数,并以PAH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试验资料为依据,对计算数据进行数学处 理,提出了“双区理论”。
德国:食物、接触食物、可能会放入口中的产品以及儿童用品, 111111苯并(a)芘<0.1mg/kg, 16种PAHs总和<1mg/kg 有人估计,成年人每年从食物中摄取的PAHs总量为1~2mg,如果累积摄 入PAHs超过80mg即可能诱发癌症,因此建议每人每天的摄入总量不可 超过10μg。
18
三、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5 、“湾区理论”认为 PAH 的致癌机理是:“
湾区碳正离子”具有很强的亲电性,它可以与生物
大分子 DNA 的负电中心结合,生成共价化合物, 导致基因突变,形成癌症。
31
四、多环芳烃的结构与致癌性
湾区理论
“湾区理论”是建立在PAH在生物体内代谢实验基础上的,它解释了除 苯并[a]蒽和苯并[a]芘之外,多数PAH的致癌性,证明了“湾区环氧化物”在 致癌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论”,他们把PAH分子结构中的不同位置划分为“湾区”、A区、B区和K
区:
12 A区 9 8 7
29
1 2 3 4
11 10
6
5
四、多环芳烃的结构与致癌性
湾区理论
A区是最先被氧化的区域;B区是最终被氧化的区域; K区的位置与“K
区理论”中的K区相同,湾区理论要点如下:
1、PAH分子中存在“湾区”是其具有致癌性的主要原因。 2、在湾区的角环“B区”容易生成环氧化物, 它能自发地转变成“湾区碳正离子”。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课件(共19张PPT)

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
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D ) A、 Na+ 、 H+、 Cl- 、 OHB、 SO42- 、 K+ 、Ca2+、CO32C、 Ag+ 、 Na+ 、 NO3- 、 ClD 、NO3- 、 Cl- 、 Mg2+ 、Cu2+
做好笔记
过去不等于未来
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1.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肯e2+(浅绿色)、 Fe3+(黄色)、MnO4-(紫红色)。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D )
A.NH4+、Mg2+ 、 CO32- 、Na+ B. K+ 、 Ba2+ 、OH-、NO3C.Mg2+、 Cu2+、 Cl- 、SO42- D. Na+ 、Cl- 、 K+ 、SO42-
做好笔记
实战演练
过去不等于未来
1.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
过去不等于未来
OH-
Cu2+ Fe3+ Al3+ Mg2+
做好笔记
2OH- + Cu2+=Cu(OH)2↓ (蓝色) 3OH- + Fe3+= Fe(OH)3 ↓(红褐色) 3OH- + Al3+=Al(OH)3 ↓ (白色) 2OH-+ Mg2+=Mg(OH)2 (白色)
(2)生成气体
过去不等于未来
C.NaCI
Na2SO4 Na2CO3
D.NaOH BaCI2 Na2SO4
做好笔记
宋天佑版无机化学 第19章 铜锌副族PPT课件

2020/11/27 8
三、铜的重要化合物
一、一价化合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Cu2O:暗红(黄),弱碱性共价化合物,溶于稀酸、氨水,热稳 定性高。CuO分解得到。 Cu2O+2HCl(稀)→ 2CuCl↓(白)+H2O Cu2O+4HCl(浓)→2H[CuCl2]+H2O Cu2O+H2SO4→(Cu2SO4)→CuSO4+Cu+H2O Cu2O+4NH3+H2O→2[Cu(NH3)2]++2OH- (无色,不稳定) 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深兰色)
2020/11/27 6
⑴ 2CuFeS2+O2=Cu2S+2FeS(焙砂) +SO2↑ ⑵ mCu2S+nFe2S=冰铜
FeO+SiO2=FeSiO3(渣浮上) ⑶ 2Cu2S+3O2=2Cu2O+2SO2 32.ACgu的2O冶+பைடு நூலகம்炼u2S=6Cu+SO2
问题:电解铜时, 为何Ni、Fe、 Zn、Ag、Au、 Pt等不在纯铜板 上沉积?
Cu4HN3(O 浓) Cu(N3)O 2 2NO 2 2H2O Ag2HN3(O 浓) AgN3O NO 2 H2O Cu2H2SO4(浓) CuS4O SO2 2H2O 2Ag2H2SO4(浓) Ag2SO4 SO2 2H2O Au4HC浓 l)(HN3O (浓) H[Au4]CN l O2H2O
Eθ(M+/M) 0.521 0.799 1.68 -2.7~-2.9
电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物质中,分子的立体结构与 水分子相似的是 (B ) A、CO2 B、H2S C、PCl3 D、SiCl4 4、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 直线型分子的是 ( B ) A、H2O B、CO2 C、C2H4 D、P4
5.若ABn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上没有未用于形 成共价键的孤对电子,运用价层电子对互 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 C )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双原子分子(直线形)
O2
2 、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 V 形)
HCl
H2O
CO2
3、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直线形、平面三 角形、三角锥形、正四面体)
(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C2H2
CH2O
COCl2
NH3
P4
4、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 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
CH4
5、其它:
VSEPR模型: 电子对数目与价层电子构型
2
3
4
5 三角双锥
6
正八面体
2、价电子对数目与构型关系
价电 2 4 3 5 6 子对 数目 价层 平面三 ( 正 ) 四 三角双 ( 正 ) 八 直线形 电子 角形 面体 锥 构型 面体
3、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n)计算方法 ABx
n= x (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结构却不同,什么原因?
直线形
V形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 子的的空间结构也不同,什么原因?
平面 三角形
三角锥形
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
——预测分子结构的简单理论
.. N O H
H
H
H
H
三角锥形
V形
吴国庆教授
对AB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 1、要点: 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 子对和孤电子对)之间存在排斥力, 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 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 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最稳定。
结构模型
范例
CO2、 HgCl2 BeCl2
x=2 x=3
直线形 平面三
角形
CH2O、 BF3 ;
x=4
正四面 体形
ABx
价 电 子 对 空 间 构 型
2
直线 1800
M
3
4
平面 正四面体 三角形 109.50 1200
M
M
(2) 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的分子 这些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 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与成键电 子对互相排斥。略去VSEPR模型中心原 子上的孤电子对,便得到了实际的立体 结构。 例如,H2O和NH3
孤电子对 =
1 (a xb ) 2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 电子数 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注:
①对于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 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
②对于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 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
分子 或离 子
SO2
中心 原子
S N
价电 配体 配体数 中心原 子上的 所需电 子(a) 个数 孤电子 (x) 子( b ) 对数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该法适用于主族元素间形成的ABn
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周围所配
置的原子B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中
心原子的各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核心思想
是价层电子对之间排斥作用最小的构 型是最稳定的构型!
1.无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例如: H–Be–H 直线形 BeH2
CH3CH2OH
CH3COOH
C6H6
C8H8
CH3OH
资料卡片:形形色色的分子 C60
C20
C40
C70
• 分子世界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 那么分子结构又是怎么测定的呢
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阅读P37) 早年的科学家主要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 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行推测,如 今,科学家已经创造了许许多多测定分 子结构的现代仪器,红外光谱就是其中 的一种。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σ键 成键方式 “头碰头”,呈轴对
共价键
称
π键 成键方式 “肩并肩”,呈镜面对
称
键能 键参数 键长
衡量化学键稳定性
键角描述分子的立体结构的重要因素
思考:在O2、HCl这样的双原子分子 中存在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吗?何 谓“分子的立体构型”? 所谓“分子的立体构型”指 多原子构成的共价分子中的原子的 空间关系问题。
化学 式
结构式 含孤对电子 分子的立体 立体 的VSEPR模型 结构模型 结构
NH3
: : O H2O H H H2S · · N H H
V形
H3O+
H
三角 锥形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时,首 先要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判断中心原子上有没有孤对电子, 然后再根据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 的数目,就可以判断分子的空间 构型
应用反馈:
化学式 HCN SO2 NH2- BF3 H3O+ SiCl4 CHCl3 NH4+ SO42- 中心原子 孤对电子数 中心原子结 合的原子数 空间构型 直线形 V形 V形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 四面体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0 1 2 0
1 0 0 0 0
2 2
2 3 3 4 4 4 4
BF3
平面三角形
CH 4 四面体
PCl5 三角双锥
SF 6
八面体
2.有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为3
成键电子对 孤电子对
V形
价层电子对为4
三角锥
V形
分子
电子式 结构式
CO2
: :
H2O
: :
NH3
: :
CH2O
:O: :
CH4
: :
:O::C :: O : H : O :H O=C=O H-O-H
H H : N :H : : C :H H H H : C :H H O H H-N-H H-C-H H-C-H H H =
- -
-
中心原子有 无 有 无孤对电子 分子空间结 直线 V 形 形 构
有
无
无
三角 平面 正四 锥形 三角形 面体
课堂练习: 1、多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多种,三原子分 直线 形和 V 子的立体结构有 形, 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 平面三角 形 和 三角锥 形两种立体结构,五原子分子 的立体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正四面体 形。 2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对电子的 是( D ) A、H2O、B、H3O+、C、NH3、D、NH4+
6 5-1=4 2 4 2 1 2 1 0 0
NH4+
CO32-
C
4+2=6
3
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应用: 预测分子构型
(1)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的 分子(无孤电子对) 在这类分子中,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 互排斥作用,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 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
ABx
立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