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战略大决战1

合集下载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3-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 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一、人 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人民 解放军获得广大的兵源。二、人民群众组 织民兵,保卫后方的安全。三、人民群众 大力支持,能够保证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 战争的胜利。
-14-
分而取之
分而取之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5-
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16-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 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 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 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 例。
-17-
你知道吗?
• 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重要的 历史影响?
-19-
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20-
渡江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历史作用?

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解放了南 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 年之久的国民党政 权。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 基础。
-21-
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⒈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 ⒉将领贪生怕死,军队士气低落。
18
战略大决战
-2-
• • •
一、辽沈战役 二、淮海战役 三、平津战役
-3-
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 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 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 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 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 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 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 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课件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1: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解放军的百万雄师是如何突破长江天堑的?
1949年4月21日
1949年4月23日




南京 江阴
江 战

上海

兵分三路 徽
意 图
湖口 江 西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意义: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淮海战役 150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6300万头 4.3亿斤
思考
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解放 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 证。人民群众是革命的 主力军。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速东中 秘北央 密野军 入战委 关军和 (在毛 山辽泽 海沈东 关战, )役命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参战 部队
东北野战队
中原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
东北野战军 华北野战军
战果、意义
解放东北全境。解放军第一 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 的广大地区,为解放军 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平津战役 总前敌委员会成员
前排从左至右为
聂荣臻、罗荣桓、林彪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讨论
三大战役为什么要首战东北?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关门 打狗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共26张PPT)

第18课+战略大决战(共26张PPT)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塘沽 1949年1月,国民党军司令傅作义
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 1949年1月)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个个击破
战役 名称 辽沈战 役 淮海战 役
起止时 共计歼敌 间 人数
历史意义
平津战 役
国民党的主力基 本上被消灭,大 1948年 歼灭和改 大 加 速 了 人 民 解 9- 编敌人 放 战 争 在 全 国 的 1949年 150多万 胜 利 ; ( 为 中 国 人民解放军渡江 1月 人 作战,解放全中 国奠定了基础)
时间 指挥员 作战部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歼灭、改编敌人数
战果
52万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天津
塘沽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 D.战局延伸: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 局。
2 、 A. 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共产党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顺应了民心;
B. 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 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破坏。 C. 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 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敌之兵,为古往 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3、
A. 力量对比
B. 士气民心
可以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

《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战略大决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课件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江阴
湖口
解放战争胜利
南京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小 讨 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高 昂
国 民 党
下 降

130万
280万


430万
365万
背 景 1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危机四伏
低落
巩固
背 景 2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1949、4、21
2、解放南京 1949、4、23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失民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国统区人民挤兑黄金
国民政府法币崩溃,天津市民争着兑换“金圆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1948年,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二十五万元的关金券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我军的作战方法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垮台。




共计歼 敌人数 历史意义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辽沈战役
1948年9 — 11月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 改编敌 人一百 五十多 万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国民党军队的 主力基本上被 消灭,大大加 速了人民解放 战争在全国的 胜利。
(2)地
点: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3)主要参战部队: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4)指挥者: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5)结 果: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
3、平津战役 (1)起止时间: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2)地 点: 北平、天津、张家口等
(3)主要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第 18 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1)起止时间: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2)地 点: 东 北 (3)主要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 (4)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5)结 果: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 (1)起止时间: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结 果: 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4、三大战役的战果和意义 (1)战 果: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
党军队150多万人。
(2)意 义: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从而大
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最后胜利) 1、时 2、结 间: 1949年4月 果: 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府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1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1PPT课件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挺进大别山
全面内战爆发
进攻中原解放区 转入进攻
战略防御 1946年
战略反攻 1947年
? 1948年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 18 课
3
为什么说到1948年底决战的时 机已经成熟?
14
南京
江江阴阴
湖口口
15
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标志着统治全国22年 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16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 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 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 党呢?
17
一,中国共产党 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 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得民心!
三,国民党指挥失当,共产党战术战略选择 正确。
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奋战, 在力量对比上已大大增强。
2.国民党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 徐州等战略要地
4
试一试:
战役 时间
名称
指挥者 意义
7
战役 名称
辽沈战 役
时间 指挥者
1948年9- 林彪 11月 罗荣桓
意义
解放了东 北全境。
淮海战 1948年11

月至1949 年1月
平津战 1948年11
18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ng and asking.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_战略大决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_战略大决战
⑴请同学简述辽沈战役的经过 1948年9月,中央军委命令 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东 北人民军迅速攻占锦州,截断了 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被围困 在长春的敌人部分起义,其余投 降,接着,解放军攻克沈阳,解 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
⑴请同学简述淮海战役的经过 ⑵探究:陈毅说过淮 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 小车推出来的,结合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 计表说说人民群众在 解放战争中的作用。
平津战役(1948 年11月-1949年 1月)
辽沈战役(1948年9 月-11月)
淮海战役(1948 年11月-1949年 1月)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简述过江的时间、地点、结果及影响。
1、三大战役的首战,突破点为什么选在东 北战场。 2、国民党军队的失败与人民解放军胜利的 原因。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课后练习:1、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
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括山 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 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 B) A. 台儿庄战役 B. 淮海战役 B.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 2.文献记录片中有这样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 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的说: “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 D)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 划 C.攻克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D.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 利
3.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C ) A.锦州 B.沈阳 C.北平 D.南京 4.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 C )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5.在辽沈战役中,中央军委指示一定要先攻下某城市,截断东 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就毛泽东“关门打狗”的作战方针。 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你认为这个城市是( ) B A. 山海关 B. 锦州 C. 沈阳 D. 天津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上册_课件第18课_战略大决战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上册_课件第18课_战略大决战

(1)辽沈战役
①时间:1948年9月——11月
②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③指挥官:林彪、罗荣桓
④歼敌人数: 歼敌47万余人 ⑤作用:
①解放东北全境 ②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
(2)淮海战役
①时间: 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
②参战部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③指挥官: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三大战役慨况表
三大 战役 时间 部队和 指挥员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 刘伯承,邓小平
国民党 军损失 47万多
解放地区 东北 为解放江 南奠基
辽沈 1948.9─ 11 战役
淮海 战役

1948.11─ 1949.1
平津 战役
华东解放军 陈毅,粟裕 谭震林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结果:: 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毁,4月23日南京解放
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A.反动势力方面: 统治全国 22 年的国民 党政权垮台了。 B.革命力量方面: 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 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 权,劳动人民的地位 发生了根本变化。
渡江战役的意义
南京解放 , 统治中国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压在 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震林 ④歼敌人数: 歼敌55万余人
⑤作用: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6
1、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争,使 人民解放军获得了广大的兵员。 2、人民群众组支民兵保卫后方。 3、人民群众大力支前。
(3)平津战役
①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全歼杜聿明部, 至此淮海战役结束。图为战后场面。
前排右起: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塘 沽
平 津 战 役 示 意 图
人 民 解 放 军 举 行 入 城 仪 式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沈阳
黑山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营口
北平 天津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300 290 万人万人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徐州 陈官庄 双堆集 碾庄
淮 海 战 役 示 意 图
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 我军什么时候转入反攻作战? 其标志是什么?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二、渡江战役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2、辽沈战役
3、淮海战役
4、平津战役 5、三大战役的意义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或当时的形势, 谈谈你的读后感。
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能迅速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 支持。
国民党内战不得人心。
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作战方针。
解放军将士英勇奋战,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
中国共产党内空前团结,国民党统治腐朽。二源自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
渡江战役示意图
江 南京 江阴 苏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江

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渡江战役示意图
安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西 江
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消灭敌人主力
2、渡江战役
——倾覆蒋家王朝
基础 知识
畅想 天地
问题 讨论
1、下列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A、上海 C、武汉 B、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B、南京 D、北平
2、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 军攻占
A、北平 C、武汉 B、南京 D、上海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了一首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长春
张家口
新保安
锦州
黑山
营口
沈阳
北平 天津
陈官庄 双堆集
徐州
碾庄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长春
黑山
沈阳 锦州
大虎山
营口
辽 沈 战 役 示 意 图
辽沈战役的 意义是什么?
沈阳市民欢庆东北全境解放
北平国民党守军出城 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
长春
歼敌47万
张家口 锦州 歼灭和改编 52万 新保安
北平 北平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解放军为什 么能用和平的 方式解放北平 呢?这种和平 解放的方式有 什么好处?
三 大 战 役 概 况
战役 参战部队 结 果 指挥者 作战方针 名称 辽沈 林、罗 东北 关门打狗 解放东北全境 战役 解放军
基本解放长江 刘、陈 中原、华 中间突破 淮海 邓、粟 以北的华东和 东解放军 分割歼灭 战役 谭 中原地区 先打两头 东北、华 平津 林、罗 后取中间 华北全境解放 战役 聂 北解放军 瓮中捉鳖
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 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