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侧开放伤口复位经皮简单固定早期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

合集下载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进展

跟骨骨折手术切口进展
2 3 外侧 微 小切 口 .
结节关节角( 5l 角) 1 h r 的重要 性 , 3 e 要求恢复跟 骨宽度 。然 而实践证明该方法不能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 , 疗效不满意 。 Cr o m于 13 年报道采用延期三关节融合手术治疗跟骨骨 5 9 折, 获得较好疗效。G le 14 ai 于 93年报道提 出距下关节融 l 合术是跟骨骨折的最终治疗方案 , 距下关节融合术 即成为 当时一段时间内跟骨骨折 的标准疗法 。P l r 14 a me 于 98年
国际 骨 科 学 杂 志 2 1 0 2年 9月 第 3 3卷
第 5期 It to ,S pe e 5 2 1 ,Vo.3 ,No 5 n Orh p e tmb r2 , 0 J 2 1 3 .
・ 3 3 ・ 0
跟骨骨折手术切 口进展
李 生 旺 曲家富
摘要 跟 骨 骨折 是 临床 上 较 为 常 见 的 复 杂 骨折 。 目前 临床 上 对 跟 骨 关 节 内移位 骨 折 多主 张 手 术切
报道采用跟骨外侧横行切 口, 并进行植骨固定 , 稳定跟骨外 侧骨折块 , 以对距下关节进行复位固定 。B n s k 等[于 ei c e 3 rh
13 9 年详细报道介绍跟骨外侧 I形切 口, 9 可直视下对距 下 关节进行准确复位 , 并重建跟骨外侧壁。该手术方法 已在 临床广泛应用 。目前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和影像学设备的 更新发展 , 经皮微创撬拨 复位 内固定手术治疗跟骨骨折体 现出一定优势 , 尤其是在手术切 口并发症方面 , 但多数学
开 复 位 内 固定 治 疗 , 手 术切 c 和手 术 方 法 不 同使 得 疗 效略 有 差 异 , 而 1 " 术后 切 口并 发 症 问题 直 接 影 响 治 疗 效 果 。该 文 回顾 国 内外相 关 文献 , 跟 骨 骨折 手 术 外 侧 切 口 、 就 内侧 切 口 、 内外侧 联 合切 1 和微 创 小切 口等 3 '

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江油市人民医院骨科

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江油市人民医院骨科

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对比研究江油市人民医院骨科发表时间:2018-02-01T16:40:07.5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任玮李昌坤杨先武戴伟周珊[导读] 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为常见,多由外伤导致,因其在人体负重及行走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不当可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患者选择更佳的治疗方式。

方法:分析在2014年5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经皮撬拨(42例)和切开复位(42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①经皮撬拨组:术后1年与术后1周比较,Bohler角及Gissane角减小,跟骨高度减小,跟骨宽度增加。

②切开复位组:术后1年与术后1周比较,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均无显著变化。

③两组对比:术后1年切开复位组较经皮撬拨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增大更明显,跟骨高度增加更多,跟骨宽度减小更明显(P<0.05)。

结论:长期随访后发现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愈后更佳,切开复位法可作为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 经皮撬拨;切开复位;跟骨骨折;临床疗效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为常见,多由外伤导致,因其在人体负重及行走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不当可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目前手术治疗已作为跟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存在异议[1]。

本次研究通过比较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为患者选择更佳的治疗方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分析在2013年5月~2015年9月期间于我科住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纳入标准:X线检查确诊的跟骨骨折患者。

排除标准:①既往踝部外伤史;②病理性骨折等非外伤导致的踝部功能异常;③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术后恢复不良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经皮撬拨组(42例)和切开复位组(42例)。

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50例体会

克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50例体会

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5 O 例, 共5 6 足, 其 中男 4 2例, 女8 例; 年
龄最小者 1 9岁 , 年龄最大者 5 4岁, 平均年龄 4 4岁 ; 左足 1 9 例,
右足 2 5例 , 双足 6例 ; 关节 内骨折 3 4足 , 关 节外 骨折 2 2足 ; 跟
骨结节关节角 1 0  ̄~ 2 0  ̄ 间者 1 8足, o 。 一1 0 o者 3 1 足, < O 。者
切开暴露 骨折 过程 中对跟骨周 围软组织进行 剥离 , 不仅使 骨折 块失去软组织 的包裹而丧失稳定性 ,其周 围血运也 遭到破坏 , 导致 骨折 及术 口愈 合受到影响 。刘建 勇1 3 1 等报道外侧切 口不愈
1 . 1 一般资 料
选择 我院 2 0 0 9年 3月一2 0 1 3年 4月 期
克 氏针 经皮 撬 拨 复 位 内 固定 术 治 疗跟 骨 骨折 5 0例 体 会
李先 勇 张世 亮
( 太原市迎泽 区骨伤科 医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1 )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 常见的损伤之一 ,好 发于青 壮年人群 , 致伤原因常为高空 坠落 产生垂直压缩暴力 或剪 切暴力所致 , 也 有少数患者为强大 的撕脱暴力所引发 。 承受重力及距下关节的 运动是跟 骨的主要功能 , 骨折后足部 3 0 %~7 0 %的功能 出现 障
面; 若 为粉碎性骨折 可将克 氏针穿过 跟骰关节 , 插入骰 骨以增
开发生率 高达 1 8 . 1 %。所 以跟骨骨折选择开放性治疗 手术 切 口 愈合 问题一直是 困扰 临床 医生 的难题之一 。 跟骨骨折的治疗 目 的是 恢复关节 面的平整 、恢 复正常的 B o h l e r 角及 G i s s a n e角角

经皮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经皮撬拨复位有限内固定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最 大行 走 距 离 ( 5分 ) 线 (O分 ) 对 1 行走路面( 5分 )
20 0 2年 9月 一 0 0年 1月 本 院 骨 科 共 收 治 21
很好 9 — 0 0 10分 , 8 一 9分 , 般 好 O8 一 7 — 9 差 ≤6 07 , 9分
11 一般 治 疗 .
姿势异常( 8分 )
南 通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4 6・ 9
J u a fNa tn ies y( dclS in e )2 1 :3 6 o r lo no g Unv ri Me ia ce c s 0 0 n t 0(
经 皮撬 拨 复位 有 限 内固定 在 跟 骨 骨折 中的应 用
折 线 位 置 后 撬起 。撬 拨 复 位 后 再 用 双 手在 跟 骨 内外 侧 做侧 方 挤 压 。 位 及 轴 位 透 视 , 置 满 意 后 将 斯 氏针 穿 过 骨 折 线 进入 侧 位 跟 骨 前 方 。术 中 注 意 恢 复 距 下 关 节 的解 剖 对 合 关 系 ,恢 复 B i e 角及 跟 骨 的宽 度 。 手 术 的 关 键 是 选 择 好 位 于 跟 骨 结节 tl hr 处 的人 针 点 . 透 视 下 置 入 斯 氏 针 的方 向及 深 度 , 认 无 误 后 在 确 才 可进 行 撬 拨 ,必 要 时 在 跟骨 结 节 行 骨 牵 引 ,有 利 于 骨 折 复 位 。 复位 后 用 多 根 1 ~ . mm 克 氏 针 或 空 心 加 压螺 钉 固定 , . 20 5 经 过 或 不经 过 距 下 关 节 。 粉 碎 骨折 时 ,可 将 斯 氏 针穿 过 跟 骰 关 节 。 术后 可不 用 石 膏 外 固 定 , 氏 针 于术 后 6 1 克 ~ 2周 拔 除 。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小切口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维普资讯
实用骨科 杂志
第 1 卷 , 9期 ,0 8 9 4 第 20 年 月
底 内侧动脉, 足底 内侧动脉在躅展肌深面沿足内侧缘前行,
于起始部 1 . m处发出支配足内侧皮肤的1 个主要 ~15 c ~2
不在负重区, 也不在穿鞋磨擦部位, 不牺牲主要血管, 对供足 的血供及功能影响小 。 皮瓣内有隐神经终末支, 皮瓣血管蒂 解剖恒定, 血供来源于足底内侧动脉和足背动脉的交通支, 血供丰富, 在足背动脉损伤情况下, 只要足底外侧动脉无损 伤, 仍然可优先选择足底内侧动脉皮瓣。同时皮瓣皮肤质地
小 切 口复 位 经 皮 克 氏针 螺 钉 内固定 治 疗 跟 骨 骨 折
田 秀 全 , 理 水 , 秋 云 石 樊
( 东省 枣 庄 矿 业 集 团公 司 中 心 医院 骨 科 , 东 枣 庄 2 7 1 ) 山 山 7 0 1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 约占全身骨折 2 . 其中约
7 为关节内骨折, 5 致残率在 2%以上。跟骨关节内骨折采 O
动脉, 与足底外侧动脉终末支构成足底动脉弓, 足底内侧动
磨耐压, 是修复足底, 尤其是负重区的最佳选择。 皮瓣血管蒂 长, 通过皮下隧道可转移修复前足任何部位的创面, 皮瓣最 大面积为 1 c 2 m×7 m, 其可塑性好, c 修复后外形与功能满 意E 。 1 该皮瓣的缺点是供区不能直接缝合, ] 须植皮覆盖, 皮瓣 感觉恢复不够理想, 术后需适当保护。
合。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虽可获得 良 好的复位和固定 ,
术后仍然存在一定比例 的软组织并发症。20 02年 2 月至 20 年 1 月, 06 2 我们小切口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螺钉内固定 治疗 3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 , 2 疗效满意。

最具挑战性的跟骨骨折治疗,一文帮你搞定!

最具挑战性的跟骨骨折治疗,一文帮你搞定!

最具挑战性的跟骨骨折治疗,一文帮你搞定!跟骨骨折是最容易导致残疾的下肢骨折之一。

早期并发症,长期的疼痛,创伤后关节炎和再手术非常常见。

这种损伤的治疗很有挑战,最佳治疗方案也存在争议。

微创入路近年来得到很好的普及,对降低并发症和改善预后可能有潜在的益处。

病理解剖和流行病学大部分跟骨骨折由高处坠落和交通伤等高能量暴力引起,为关节内骨折。

尽管各个年龄层都可能患病,但多为工业领域的较年轻患者。

因此人口学上的特点和伤后致残情况,本病的社会经济学效应非常巨大。

有报道伤后3~5年有很高的伤残率。

跟骨骨折患者的总体健康情况比遭遇其他骨折或有严重内科疾病,如器官移植或心梗的患者都要差。

跟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损伤。

典型的跟骨骨折为下肢轴向暴力时,距骨撞进跟骨造成。

而准确的骨折形态则取决于受伤时足的位置、患者的骨量和暴力的大小。

伤后足跟变短、增宽、内翻移位。

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有显著的软组织肿胀和损伤。

严重的肿胀、骨折、水泡,甚至骨筋膜室综合征都可能出现。

也常合并腰椎和其他下肢骨折。

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复位好坏是达到成功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挑战因素之一。

在损伤时的关节软骨损伤及继发的关节骨块移位会导致创伤后关节炎。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策略很大程度上由距下关节受累范围决定。

关节内骨折01分型和影像学跟骨骨折的影像学评估包括平片和CT。

平片应当包含侧位和足正位,以及 Harris 跟骨轴位。

在侧位片中,Böhler角减小, Gissane角增大,距下关节后关节面塌陷(图1)。

如果后关节面仅有外侧部分塌陷移位,可以看到双边征(侧位片中后关节面的关节线内侧部分均可见)(图2)。

足的正位可以显示骨折向前结节和跟骰关节延伸范围。

轴位片可以展示内翻移位和跟骨结节短缩程度。

对大部分关节内骨折来说,CT能有效的评估关节受累范围和移位程度(图2-图B、图C、图D 及图3- 图A和图B)。

图1:一名38岁男性的侧位片上可见关节内移位,跟骨高度丢失,关节骨块压缩,Böhler 角减小,Gissane角增大。

经皮撬拔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经皮撬拔复位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
a l w e c l n 3 a e . a r n 5 c s s o d i a e c o d n ec tro f h r p u i sf l a x e l t n 0c  ̄ s f i i 3 a e .g o 3c s s c r i gt t r e in o e a e t oo e i n a oh i t c
i f s ae . at g1 2 as wt a vrg f as bf eh prt n. h atrs ee  ̄-i css 1sn ~1 y ( i naeae d y ) e r eoeai sT e rc e r x i d h o7 o t o f u w
dvd da c rigt a d r lsic t n 8tp iie c odn S n es asf ai :3 eⅡ .8tp o c i o y 1  ̄m n 2tp I Alp t ns r e td y a d1 eV. l ai t et ae y e we r
国际 医药卫生导 报 2 1 年 第 1 卷 第 0 期 00 6 3
I G MH N,F bu r 0 0 o 1 N . e ray2 1 ,V 1 6 o0 . 3
经皮 撬 拔 复 位 外 固定 治疗 跟 骨 骨 折 疗 效 观 察
陈海涛 赵汝平 李 启中 郭海欧 杜 国聪 区杰雄 李章 芳 本组 5 6例 6 8
t nC E H NHa-a .Z 0Ru pn ,L Q-h n ,G OH io .DUG o en .OUJexog o it o HA — ig I iz og U a-u u -og i-in .
L Z a g f n . pa t n o [ h n - a g De rme t fOr o e i s t pa d c ,G o a pe p e’ h s tl h o ig5 6 4 h a y o o l s opi ,Z a qn 2 0 0, C i a a hn

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和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和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比较
【 1 】 李 绪华 , 刘万 富. 经 皮 穿 刺 空 心 钉 固 定 治 疗 骶 髂 关 节
经 皮 空 心 钉 内 固定适 应 证 : ① 骶髂 关 节 完 全 脱位 、 骶髂背 侧 、 腹 侧韧 带断 裂 , 其 损伤 处未 造 成螺钉置人 区域 的髂骨后部 骨折 。② 患者 未合并 神经损伤D e n i s I 、I I 骶 骨骨折骶髂 关节损伤严 重 、 闭 合 复 位 良好 。 其 禁 忌 证 包 括 骶 骨 横 断 骨 折 或 骶 骨 严 重 粉 碎 ,置 钉 区域 髂 骨 骨 折 。 在 实 施 内 固 定 时, 应精确复位 骨盆 , 确 保 螺 钉 植 入 时 进 针 点 和 方 向 的 准 确 性 ,以 免 发 生 内 固定 失 败 ,避 免 马尾 神 经、 骶 神经损伤 。 通 常 在 螺 钉 内 固 定 后 骨 盆 环 骨 折 骶髂 关节 时 , 其 风险性较高 。 操作 者应准确 可靠定 位 ,严格掌握 适应证 ,精 确复位 ,使解剖标 志恢 复, 确保螺钉可 安全置人 。 综 上 所 述 ,经 皮 空 心 钉 内 固定 治 疗 骶 髂 关 节 损 伤 取 得 让 人 满 意 效 果 ,作 为 临 床 常 用 微 创 操 作
识 的深人 , 诊疗技术及 经验有很 大提高 , 但 由于跟 骨解 剖特点 、 骨折类 型的多种 , 跟 骨 周 围组 织 血 液 供 应 的 众 多 因素 ,极 大 地 困 扰 骨 科 医生 进 行 手 术 类 型 的判 断 …。 本 次 研 究 比较 跟 骨 骨 折 的切 开 复 位 和闭合撬 拨复位 内固定术疗效 , 总结如下 。
跟 骨 骨 折 多 由 于 高 处 坠 落 使 患 者 足 跟 部 受 到 冲击 伤 导 致 。 近 年 来 随着 骨 科 医 师 对 跟 骨 骨 折 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 , 按S a n d e r s 分型: Ⅱ型 4例 , Ⅲ型 7例 , Ⅳ型 3 例。 软 组织 损伤 按 G u s t i l o分 型 : Ⅱ型 5例 。 Ⅲ型 9例 。 急诊 清 创 内 固定 1 O例 , 经急诊清创 、 2 4 ~ 4 8 h内再 次
清 创并 行 内 固定 4例 。伤 口直 接缝 合 7例 . 撕脱 皮肤 回植 结合 V S D 引流 5例 ,创 面直 接应 用 V S D引 流 2 例。 复 位方式 : 经 内侧 开 放 伤 口直接 撬拨 复 位 , 少 数结 合 经皮 操作 杆 技术 。 固定 方式 : 经 皮克 氏针 内 固定 8
跟 后结 节 止 点 上 方 跟 腱 两 侧 经 皮 向前 下 方 向 穿 入 1 或 2枚 克 氏针 或 S c h a n z 针, 利用 其 把持 力 。 将后 关 节 面 向前 撬起 ,直视 或 透视 下检 查关 节 面复 位平 整 。 纵
行 早期 经 内侧开 放 伤 口复 位 、经 皮简 单 固定 治 疗 , 取
杆 技术 , 然 后 用 克 氏针 或 空 心 钉 内 固定 。 结 果 1 4例 均 获得 随访 1 2 ~ 3 6个 月 , 平均 2 6 . 2个 月 。 影 像 学 资 料 显 示 跟 骨 高
度、 宽度 、 B o h l e r 角、 G i s s a n e角 均 得 到 恢 复 , 骨折愈合时间 2 . 5 — 5 . 0个 月 , 平均 3 . 6个 月 。 内侧 伤 口一 期 愈 合 1 1 例, 经 换 药 愈合 1 例, 二 期 皮 瓣 修 复 1例 ; 深 部 感 染 1例 , 经扩创 、 抗 生 素 骨水 泥 置 入 治 疗后 愈 合 。末 次 随访 时 疗效 根 据 A O F A S评 分评 定 : 优 8例 , 良 4例 , 可 1 例, 差 1例 。 结 论 经 内侧 开 放 伤 口复 位 、 经 皮 简 单 固定 早 期 治 疗 开 放 性 跟 骨 骨 折 疗 效 可 靠、 操作简单 、 切 口并 发 症 少 、 治疗周期短 。 值 得 临 床推 广 。 关键词 : 跟 骨 骨折 ; 开放性骨折 ; 切 口并 发 症 ; 内 固定
查 骨折 移位 情 况 以及 血 管神 经损 伤情 况 。 首先应 用 大
号 复位 钳或 斯 氏针将 跟 骨结 节 部 向后下 牵 引 , 恢 复跟 骨 高度 。经 内侧 伤 口直 视下 将关 节 面部 分撬 拨复 位 ,
与距 骨关 节 面相 吻合 。 载 距 突 以螺钉 或克 氏针 横 向 固 定 。对 于后关 节 面 向前倾 倒 者可 运用 操作 杆 技术 , 在
中 图分 类 号 : R 6 8 7 . 3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9 3 5 ( 2 0 1 4 ) 0 6 — 0 6 2 3 — 0 2
开放性跟 骨骨折 发病 率 占跟骨 骨折 的 3 %一 1 2 %E ” , 如果 处理 不 当 , 常 遗 留皮肤 坏 死 、 骨 髓 炎等 并发 症 , 甚 至截 肢 [ 2 ] 。 若 开放性 跟骨 骨折 伤 口在 内侧 , 对于 此类患 者是 否需 要 在外 侧 作 切 口行 复 位 内 固定 存 在 争议 【 3 ] 。 笔者 自 2 0 0 6 — 0 1 —2 O 1 2 — 0 9对 1 4例 跟 骨 开 放 性 骨 折
例, 经皮 空心 钉 内 固定 6例 。 1 . 2 手 术方 法 硬 膜 外麻 醉 。 患肢 上 止 血 带 , 常规 消
生重量皇 堇翅 塞盍
2 0 1 4年 6月第 2 9卷第 6期
C h i n J B o n e J o i n t I n i u r v . J u n . 2 0 1 4 . V o ] . 2 9 . N O
・ 6 2 3・

- 临 床 漕

经内侧开放伤 口复位经皮简单固定早期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
的胫后 神经 、 血 管 以及 韧带 。在跟 骨结 节处 经后 下 向 前 上 用 2枚 2 . 5 m m 克 氏针 或 空心 钉 作 轴 向 固定 。 根
伤 5例 , 挤压 伤 1例 。伤 后 至 就 诊 时 间 1 . 5 7 . 0 h , 平
均3 . 5 h 。 左 足 8例 , 右足 6例 , 合 并 中足 、 前 足骨 折或 脱 位 6例 , 合并 其 他 肢 体 损 伤 5例 , 合 并 足踝 部胫 后 血管 神经 损伤 5例 。骨折 均 为 E s s e x — L o p r e s t i 关节 内
得 了满 意疗 效 。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Fra bibliotek1 . 1 一 般 资料 本 组 1 4例 , 男 9例 , 女 5例 ; 年 龄
1 7 ~ 5 8岁 , 平均 3 5 . 4岁 。致 伤原 因 : 坠 落 伤 8例 , 车祸
形 或斜 形 骨折 可 以克 氏针 或螺 钉横 向 固定 。 修 复损 伤
刘 雪涛 , 沈 凌 , 李忠 , 高志 刚 , 李振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一 种 早 期 手 术 治 疗 开放 性 跟骨 骨折 方 法 的临 床 效 果 。 方 法 自 2 0 0 6 一 O 1 —2 0 1 2 — 0 9对 1 4例 开放 性 跟
骨 骨折 行早 期 经 内侧 开 放 伤 1 5 1 复位、 经皮 简单 固定 治 疗 。急 诊 清 创 , 经 内侧 开 放 伤 口直 接 撬 拨 复 位 , 少 数 结 合 经 皮 操 作
据 术 中情 况 , 适 当 附加 螺 钉 固定 , 以更好 地 维 持骨 折
复 位稳 定 。对 于骨缺 损 者没 有 进行 一期 植骨 , 将 粉碎 的 骨块重 新 组合 形成 有 效 的支 撑 即可 。 没 有必 要将 空 腔填 满 。对 于软 组织 挫 伤不 重 , 伤 口张力 不 大者直 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