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提纲(新版)湘.docx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

二、珠江三角洲区域位置的优越性
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台湾、东 南亚,海陆兼备,交通发达,是祖国的“南大门”,对外开放的 前沿,经济发达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有时结合港澳地区的知识 一起考查,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
【典例】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 外贸出口基地。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是________市,B 是________铁路线。 (2)珠江三角洲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和 国际交往城市,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答案】 D
四、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分析:(1)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考查湖南省 的地理概况。 (2)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典例】 材料一 2007 年 12 月 14 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 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 配套改革试验区。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将带动三湘四水 腾飞。 材料二 湖南电视台徽标(如右图)
6.上海市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具有的优势是( D )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③拥有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便利 ④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经济特色显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自然资源、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香港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 1 条) (5)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大力发展________ 型经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香港、澳门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 及其经济发展的类型、特点和优势条件。 【答案】 (1)香港 (2)南 (3)西 博彩旅游业 (4)资金丰 富、技术先进、人才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等 (5)外向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思维导图
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广 珠


深圳市
114°E
22°N

珠海市

澳门特别 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香港和澳门的陆地组成
“新界” 九龙
香港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 门 半 岛
”海上花园“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
支柱产业:旅游博彩业
经济特点 国际贸易、金融业、房地产 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以
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
及服务业
旅游景点
香港海洋公园、“宋城”、 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
大三巴牌坊、”唐城“、 妈祖阁
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
➢ 水文特征: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径流量大、汛期长、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国家优惠的发展 政策(资金扶持)
濒临南海,水 陆交通便利
毗临港澳,靠 近东南亚,有 利于吸引外资。
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和丰富的劳动力
华侨众多,是 著名的侨乡。
氹仔岛
路环岛 澳门特别行政区
粤港澳合作
内地
资金、 技术、 人才、 管理经 验等
生活消费 品、原料、 廉价劳动 力、土地、 淡水等
香港、澳门
香港和澳门的差异对比
香港
澳门
地理位置 珠江口东侧,北靠深圳 珠江口西南,北靠珠海 陆地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以及如何认识和理解区域。

本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念,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区域认识方面还较薄弱,对于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理解还需要通过本章内容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应以培养兴趣和激发探索欲望为主,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的特征,掌握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提高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区域特征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以家乡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课件

湘教版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课件

工业发展的 交通便利,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
有利条件 厚等
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港是中国沿海主要 交通运输业
的枢纽港口,宁波港是中国特大型深水良港
核心与两翼
(1)核心城市:上海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 中心和文化中心,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 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 作用 (2)北翼中心城市:南南京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 (3)南翼中心城市:杭杭州州,号称“中中国国丝丝都都”
B.三个城市各自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C.将三个城市的行政管理统一,避免政出多门,便于城市治理
D.在三个城市中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
贸易与物流、专业服务及工商
经济特点
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
业支援服务和旅游业为支柱的

多元化经济结构
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宋 大三巴牌坊、“唐城”、妈
旅游资源 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 祖阁等
香港迪士尼乐园等
美称
“购物天堂”“东方之珠” “海上花园”“东方赌城”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知识点 1: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八下 P42-P50)
1.香港与澳门部分项目对比
项目
香港
澳门
珠江口东东侧侧,北与广东省深深圳圳市
位置
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相连
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
组成
分组成

气候 亚亚热热带带季季风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要点 1 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合作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师: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香港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师:香港人口密度为6431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为了缓解香港地区用地紧张的问题,香港主要采取两项措施:“上天”——师: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香港迪士尼乐园等。

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师:香港向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祖国内地向香港提供生活消费品、原料、廉价劳动力等。

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香港起着沟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作用,与内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师:澳门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师:观察澳门领土的变化,概括澳门的地形、气师:澳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千米²。

因师: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濒临南海,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位于低纬度,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师:珠江三角洲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地区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进行优势互补,师: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濒临黄海和东海。

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的中部和南部、浙江的东北部。

师:长江三角洲水运便利,内河运输依靠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海洋运输依靠东部临海的优势;有纵横的铁路干线,如京沪、沪昆铁路干线;公路及航空运输便利。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确定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风)确定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或海拔)2、秦岭-淮河线:东西走向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干湿区类型半湿润区湿润区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居民主要饮食面食为主米饭为主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产生以上表格中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影响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2、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特征: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农业以旱地为主2)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3)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温带水果:苹果、梨、枣、柿等3、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工业城市: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黑龙江省的大庆油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注:描述北方地区的是诗句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地区:秦岭-淮河线以南1、地形: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本区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1)农业生产特征: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2)主要农产品:水稻、茶叶水果:柑橘、香蕉、荔枝等3、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注:天府之国—成都平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云南—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象:“小桥,流水,人家”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1、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呈现出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3、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4、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胡杨为主)5、农牧业生产状况:农业主要分布在沙漠中的绿洲注: 西北地区沙漠绿洲瓜果特别甜的主要原因: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描述西北地区的诗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指夏季风,夏季风的风向是东南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青藏地区: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1、高寒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2、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等3、交通运输条件: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注:位于青藏地区的地理事物及现象:“高原之舟”——牦牛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圣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黑、吉、辽)相对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北面俄罗斯,东面朝鲜2、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3、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注:“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1、、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名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其中满族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3、城市分布: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有哈大线、滨州线、滨绥线哈尔滨:铁路枢纽城市,拥有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所在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沈阳: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名胜古迹众多,沈阳故宫注:“闯关东”闯的是东北地区,旗袍和旗装是满族女性的传统服饰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黑土地)、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好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主要农产品: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水稻等甜菜—黑龙江省是中国甜菜的主产区之一,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2、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重工业的优势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濒临南海,珠江口东侧,北与深圳相连2、自然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3、发达的交通运输:世界性海港,国际航空港,陆上交通便捷(京九线通到香港)4、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旅游业5、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世界著名的自由港,主导产业是对外贸易,有“购物天堂”之称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西南,北靠珠海2、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海上花园”之称3、澳门是自由港,经济以博彩业、旅游业为主第三节珠江三江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1)优越的地理位置:濒临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2)便利的交通运输3)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1、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鱼米之乡”、“丝绸之乡”2、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1)临江滨海,位置优越2)海陆空交通便利3)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3、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市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北翼:以南京为中心城市的江苏南部地区南京——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南翼:以杭州为中心城市的浙江北部地区杭州——浙江省省会,号称“中国丝都”,也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1、长株潭城市群:长沙、株洲、湘潭,位于湖南省东部(湖南简称“湘”)2、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位置: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2、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3、历史文化名城: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超全)选择题1、香港人多地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

对这两种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造高层建筑②居住在船上③向月球移民④填海造地A.①和③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④答案:D香港人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具体为“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不是向月球移民,①正确,③错误。

“下海”—填海造地,不是住在船上,②错误,④正确。

故选D。

2、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的优势条件是()A.资金、技术B.土地、能源C.劳动力资源D.水资源答案:A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祖国内地有土地、能源、劳动力和水资源的优势,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香港的优势条件.3、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大力冶炼钢铁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答案:B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振兴东北老工业主要是减少钢铁和煤炭产业等污染严重的产业,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选项A,C,D都是错误的,这样的措施会加速东北地区资源枯竭,故B正确。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点是传统工业的转型,现在传统工业主要是向节能型高科技产业转变。

4、台湾海峡属于下列哪个海域(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答案:C分析:台湾海峡具有重要的国际航运价值,东北亚各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各国间的海上往来,绝大多数从这儿经过。

台湾海峡属我国管辖海域,从该海峡经过的外国船舰,必须实行无害通过,不能影响我国的和平与安全,不得损害我国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秩序。

台湾海峡是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属于东海海域。

故选:C。

5、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社会制度的不同,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不大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优越的位置和丰富的资源C.祖国内地主要是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答案:D香港、澳门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紧密;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缺乏;祖国内地主要通过香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6、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第七章认识区域复习提纲

第七章认识区域复习提纲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1、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与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2、香港的海岸线曲折,港湾岛屿较多,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窄,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岛相望。

3、香港,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温与少雨。

4、香港原属广东省,我国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对香港的政策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市花:紫荆花5、陆上运输: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与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

6、旅游业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等等。

7、香港发展经贸的有利条件:香港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背倚祖国内地与面向国际市场;合理的政策与良好的管理,因而香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8、香港的产业结构:香港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与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被誉为购物天堂。

9、香港的金融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

10香港缺水原因?采取措施?原因:人口稠密,需水量大,地表径流少。

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海水淡化、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等措施缓解缺水问题。

11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⑴背倚祖国内地与面向国际市场。

⑵合理的政策与良好的管理。

⑶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

⑷海陆交通发达12祖国内地与香港发展经济各自的有利条件?祖国内地: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市场广阔。

香港: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以及最新的工商业信息。

交通运输发达。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毗邻珠海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1、香港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西隔珠江口与澳门相望。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2、香港的海岸线曲折,港湾岛屿较多,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窄,仅占全区面积的心. 香港岛面积塑平方千米,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岛相望。

3、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9°,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夏季温和少雨。

4、香港原属广东省,1840年鸦片战争中被英国侵占。

我国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对香港的政策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坐年不变。

5、海洋运输: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d之一。

6、陆上运输: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

境内有匾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陆上交通非常便捷。

7、旅游业发达: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Z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十分发达。

有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桃、香港迪士尼乐园等等。

8、教育发达:香港教育发达,著名人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9、发展经贸的有利条件:香港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背倚祖国内地和而向国际市场;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因而香港成为了著名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被公认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10、香港的产业结构:香港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11、香港的金融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 让全球保持24小时运作。

香港现有银行180多家,己形成比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

香港还有规模庞大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

香港还是全球证券交易屮心,由亚洲笫二大股票交易市场和世界第龙大外汇市场。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1、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北冋归线以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市。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花仔岛和环路岛组成,陆地面积在不断变化,2010年陆地血积约29. 7千米2。

2、澳门的主体是澳门半岛,地形以平原为主,这里集屮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澳门原属广东省,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小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3、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和服务业。

澳门的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彩瓷和造船为主。

澳门的旅游业相当发达,被称为“海上花园”,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妈阁庙、唐城和被称为澳门象征的大三巴牌坊。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2、珠江三角洲周禺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屈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丰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遡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处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屮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二^左左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垃%以上。

4、广州別名羊城,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屮心城市。

广州是著名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首位。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港,广州自运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

5、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二批经济特区乞一。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蔓。

6、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壬、家电、机械、汽至、輕、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遊等现代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7、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于2009年12月动工兴建,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

在大桥建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将rflH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餐小时左右。

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加强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的联系,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
1、长沙三角洲的范围:长江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角洲的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杭州湾,往北到通扬运河,包括江苏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 土地面积约5万千米彳。

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自然特征: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河网纵横。

人文特征: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髙,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之称。

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區。

3、上海的核心地位:上海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亨誉世界的国际化太都市。

4、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作为屮国规模最左的城市,上海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
全国的发展,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资金流通、信息交流、智力支持和技术协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5、江苏南部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等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的北翼, 其中南京是北翼的中心城市。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耍的虫迂、汽车、化工基地,是江苏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南京港是屮国内河航运笫一大港。

6、浙江北部的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城市,其中勉1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屮心城市。

杭州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

号称“中国丝都”。

旅游业发达,西湖与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亨誉中外。

第五节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1、长沙、株洲和湘潭位于湖南省东部,壘流经这三个城市的屮心城区。

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型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通常称其为长株潭城市go区现有500多万人口,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竝区域。

2、湘江为长江支流,是湖南省最大河流。

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流域面枳94660平方公里。

在下游依次流经株洲、湘潭和长沙,在岳阳注入洞庭湖。

干支流大部可通航,
I 口吋是两湖与两广的重要交通运输线路。

3、长沙、株洲和湘潭位于湘中丘陵地区,城区大多在湘江河谷平原区。

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多集屮在
4、
5、6月。

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

所辖的超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株洲是屮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

4、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构成了一个相对紧凑的城市群,现代化的交通运更是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

近些年来,这三个城市加强一体建设,注重避免特人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5、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近些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制定了高水平的发展规划,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污染整治,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