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考点归纳(人教版)
人教版版 初二 生物 八上 八下 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凹一凸,覆盖关以减少运缓使关节面两骨牢增便于肌肉附着和能收缩,属肌肉组1.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易错归纳:1.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2.寄生、腐生和共生:项目特点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腐生从死的动植物体上获取营养物质共生共同生活, 相依为命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一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五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2.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必须附着在不同的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上才能牵动骨活动.3.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4.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专题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1.不是所有的鸡卵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已受精的鸡卵才能孵出小鸡(鸟卵的孵化还需适宜的温度).2.受精的鸟卵一胚盘色浓略大,未受精的鸟卵一胚盘色浅略小.3.不是所有性状都是能用肉眼观察到或简单测量的,如人的血型.4.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体植株的方法是组织培养.专题七生物的多样性1.章鱼、墨鱼、鱿鱼、鲍鱼是软体动物 : 海马是鱼类 : 甲鱼是爬行动物 ; 鲸鱼、海豚是哺乳动物。
2.气体交换:蝗虫一气管:鱼类一鳃:青蛙一肺和皮肤;鸟类一肺3.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4.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可以提高成活率不是产仔率.5.鸟类的胸肌一端连在胸骨的龙骨突上,另一端连接在翅的基部, 不能两端接在同一骨上。
6.芽孢≠孢子: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孢子是真菌及低等植物的生殖细肥7.种子与孢子:种子是有性生殖器官,孢子只是一种生殖细胞.8.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只能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对病毒真菌等无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必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例如: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天竺葵、葡萄、月季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砧木嫁接分为:枝接,芽接,嫁接的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组织培养:(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2)组织培养的过程: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植物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和芽→试管苗→移栽→植物体(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2.其他昆虫的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鸟卵的结构:卵壳保护内部结构卵壳膜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膜卵细胞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气室:提供空气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完整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4)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
家蚕,蜜蜂、菜粉蝶、蝇、蚊、蛾等昆虫为完全变态发育.(2)不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还有蝉、蟋蟀、蝼蛄、螳螂。
由蝗虫的受精卵孵出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这样的幼虫叫做若虫。
3. 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章 传染病和免疫 复习题(包含答案)

第1章传染病和免疫复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9•菏泽)某同学因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患上了细菌性痢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痢疾杆菌是病原体B.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瓜果是传染源C.患细菌性痢疾的人是易感人群D.该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2.(2019•绍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B.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C.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3.(2019•菏泽)某同学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抗体,在学习了免疫与健康的知识后,他主动注射了乙肝疫苗。
注射的乙肝疫苗和获得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4.(2019•广元)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B.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菌C.接种乙肝疫苗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5.(2019•南充)以下关于免疫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C.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D.计划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6.(2019•泰安)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B.侵入的流感病毒靠人体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物质制造出新病毒C.对流感患者的用具进行彻底消毒,这种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7.(2019•南充)下列属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三项都是8.(2019•杭州)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八年级生物下册整个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整个知识点生物作为一门科学,是探究生命的起源、发展、多样性及其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的学问。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八年级生物下册的整个知识点。
一、细胞和组织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组织是相同或者相似细胞的集合体,包括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
二、生命的根本特征生命的根本特征包括营养、运动、感应、生长、代谢、遗传和变异。
这些特征共同维系着生命的存在和繁衍。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生命在不断地传递信息,主要通过DNA的复制和表达完成。
DNA是生命基因的携带者,包括基因和非编码序列。
RNA则是将基因信息的表达体现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信息载体。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动态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态位、生物圈等,其稳定性与动态程度取决于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不同生物间存在着捕食、竞争等关系,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五、人类生殖与遗传的基本知识人类生殖与遗传在结构、功能、病理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而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等。
六、生物分类生物分类基于形态特征、结构性特征、分子生物学等对生物的分类进行了体系化。
生物分为原生动物、原生植物、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单细胞生物等不同类型。
七、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对基因进行修改和重组来实现人类对生命机理的一种研究手段。
基因工程包括克隆技术、DNA测序、基因编辑等。
八、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将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中包括发酵技术、红外线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物医学、食品工业、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以上就是八年级生物下册的整个知识点,通过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
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推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知识点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
在八年级生物下册中,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才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这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的知识点。
一、细胞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基本功能:利用营养物质进行代谢活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进行自我复制和发育。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遗传1. DNA的基本结构: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包含糖分、碱基和磷酸。
2. DNA的复制:在细胞分裂时,DNA会先进行复制,保证每个新细胞都有一份完整的DNA。
3.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决定生物遗传特征的DNA的一段序列。
4. 遗传的基本原理:孟德尔遗传原理,包括同源性、分离性和自由组合原则。
三、细胞分裂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是细胞的有性生殖方式;减数分裂是体细胞的有性分裂方式。
2. 有丝分裂的阶段:有丝分裂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3. 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即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四、遗传变异1. 突变的概念: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永久性改变的现象。
2. 突变的种类: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3. 突变的影响:突变有时会导致生物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对生命活动产生影响。
五、遗传工程1. 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种类并改良现有的生物品种。
2. 基因重组的基本原理:包括DNA片段的分离、连接和转移。
3. 基因工程的应用:包括生物制药、生物治疗、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以上就是八年级生物下册必背的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物学科。
八年级生物下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下册重要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是我们了解自然、认识自我的桥梁。
下面,我将为大家梳理八年级生物下册的重要知识点。
一、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自主生长、代谢、繁殖、适应环境等功能。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前者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后者包含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管道通过细胞膜使物质进入细胞内或排出细胞外。
二、组织器官组织是由相同功能细胞和基质构成的结构,如肌肉组织、骨骼组织等。
器官由组织组成,如心脏、肝脏等。
器官系统则由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形成,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三、遗传与进化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性状由基因决定,白化病是由缺乏色素合成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迁,生物也会不断进化适应,如黑胡子猴长期生活在树叶较多的森林中,其嚼碎食物的牙齿比食果实的猴子要多。
四、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类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等,导致许多动物濒临灭绝。
我们应当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五、生命活动与营养生命活动包括呼吸、运动、代谢、感觉等。
人类需通过饮食获取营养,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如瘦肉富含蛋白质,黄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六、生殖与发育生殖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人类的生殖腺有卵巢和睾丸,女性受孕后胚胎会在子宫内发育成为胎儿。
人的生长发育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如运动锻炼、良好的睡眠等都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和周围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未来创造更好的生活。
八年级生物第八章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第八章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我们了解自身身体构造及身体内发生的所有过程的科学。
生物学是一门拥有广泛知识领域的学科,其中,八年级生物的第八章是关于人的免疫系统和卫生保健的知识。
一、免疫系统人的免疫系统是指人体内的所有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相互协作来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防御系统。
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内的守卫,它会把许多不属于我们的物质视为入侵者和病原体,并利用多种机制来打击和消灭它们。
1. 免疫系统的两种防御机制人的免疫系统包括两种防御机制:非特异性防御和特异性防御。
非特异性防御是指人体内的多种机制,如皮肤、粘膜、细胞分泌物等,这些机制可以消灭多种不属于人体的物质,并只作出通用的反应。
特异性防御是指由人体内抗体和免疫细胞介导的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机制对于某种病原体具有专一性,而且可以识别和击败该病原体。
一旦特异性免疫系统感知到某种特定病原体,就会产生特定病原体的抗体,并通过T细胞来识别、标记和消灭这些病原体。
2. 免疫系统中的器官和细胞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由多种器官和细胞组成而成。
其中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是脾脏和淋巴组织。
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它在人的胃肠道附近。
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结、扁桃体和腺体,分布在全身各部位。
同时,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包括白细胞和T细胞。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
T细胞则有特工般的任务,能够寻找外来的抗原并进行标记,从而识别和消灭它们。
二、卫生保健卫生保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卫生保健方面值得关注的事项。
1.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洗手、刷牙、洗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的卫生习惯,不仅为他人提供一层安全保障,也能够保护自己。
2. 饮食均衡健康饮食均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另一个重点。
均衡的饮食含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考点归纳(人
教版)
第八单元:健康与生活
一、传染病(d68)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d70)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病患者、携带者、隐性感染者、疑似病人)
(2)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d71)
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报告、诊断、治疗、隔离)对患病动物进行深埋、焚烧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
二、免疫
.人体的三道防线:(d77)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灭、清扫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消灭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免疫器官:1)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2)淋巴结: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3)脾:产生白细胞,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或异物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疫苗、移植的器官等)
4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生活中逐渐建立的,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如人体第三道防线
.免疫的功能(d78):识别、监视、自我稳定
不利的方面:过敏反应、排斥移植器官3、6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三、安全用药常识(d81)
(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意义: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简称为t,适于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3)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4.急救(d84)(1)120急救
(2)
人工呼吸
(3)人工胸外心脏挤压出
(4)血和止血:(d8)外出血,内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红色,渗出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慢慢流出。
按压伤口远心端(下方)止血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喷射状。
按压伤口近心端(上方)止血
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健康(d90)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d91)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d9)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1)低浓度的酒精(<02%)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d96):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d96、d88)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毒品的危害:(d96)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b79)
艾滋病(d70)
**癌症的预防(a60)应当做到不吸烟、少饮酒、少吃腌制或烧烤的食品及高脂肪食物;多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吃粗粮;避免过度日光暴晒,适量运动。
癌细胞的特点(分裂非常快,形成恶性肿瘤、癌细胞转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
**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物种起源》;
施莱登和施旺——创建了“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合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
巴斯德——微生物之父(9)巴氏消毒发
林奈——双名法(属名﹢种名);
米勒模型实验——把无机物制成有机物
**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技术(a);转基因技术(d27);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b13);
**绿色食品(b19)生物防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