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雨后彩虹一光的色散B.鱼翔浅底一一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一光的反射D.镜花水月一光的折射2、下列工具、物品或设施中,使用时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天平B.温度计 C.船闸D.塑料吸盘3、如图所示,管中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外界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测量准确无误,则下面能反映大气压值的是()A.B.C.D.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 >FB>FC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 >ρB>ρC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5、如图所示,将纸片从易拉罐和水平桌面间快速水平抽出,易拉罐几乎不动。

则将纸片抽出的过程中,易拉罐()A.不具有惯性 B.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C.相对纸片水平向右运动 D.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 A<F B,p A<p B B.F A>F B,p A=p BC.F A>F B,p A<p B D.F A>F B,p A>p B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8、《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A.2:1 B.1:2 C.3:2 D.2:310、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12、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2 D.F1一定等于F2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5N B.等于5NC.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14、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15、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2、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2. 下列关于力的测量,正确的是()A.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B.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先调零,再测量C.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指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力D.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平行3. 下列关于力的合成,正确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任一分力C.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D.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任一分力4. 下列关于摩擦力,正确的是()A. 摩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B.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C.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D.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5. 下列关于浮力,正确的是()A. 浮力是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B.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6. 下列关于压强,正确的是()A.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B.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C. 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D.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有关7. 下列关于液体压强,正确的是()A.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8. 下列关于大气压强,正确的是()A.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B.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小C. 大气压强与温度有关D. 大气压强与湿度有关9. 下列关于浮力与浮沉条件,正确的是()A.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B.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C.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D. 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无关10.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正确的是()A. 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B. 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简单机械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D. 简单机械既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或__________。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20分)1.(2分)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

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这几个同学所选择的参照物是,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2.(2分)2.“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当人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发声时,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3.(2分)3.如图是一张晚上萤火虫发光的图片,萤火虫(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清树叶,是因为光在树叶表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4.(2分)4.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们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选“真实存在的”或“假想出的理想模型”)。

5.(2分)5.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英语听力材料的声音通过传播到人耳中。

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处减弱噪声。

6.(2分)6.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镜子,白纸(选填“较亮”或“较暗”)。

7.(2分)7.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受热后由固态为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迅速汽化,以上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需要;避免火箭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

8.(2分)8.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

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填“内表面”或“外表面”)9.(2分)9.农民晒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这是通过来加快粮食中水份的蒸发的;还要把粮食摊开,这是通过来加快粮食中水份的蒸发的。

10.(2分)10.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选填“乐音”或“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A. 力B. 速度C. 加速度D. 质量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A. 0B. gC. 2gD. 不确定3.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非平衡力作用?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C. 物体静止D.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4. 下列哪种能量属于动能?A. 重力势能B. 弹性势能C. 电能D. 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量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面反射B. 水中倒影C. 放大镜成像D. 彩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光的反射和折射都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折射)角的定律。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

()5.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______。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4.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侧。

5.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______,方向保持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光的反射?列举两个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3. 什么是压强?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4. 简述杠杆的平衡条件。

5. 什么是功?如何计算功?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2. 一个物体从10m高的地方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3.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3、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4、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5、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7、如图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8、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9、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10、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1、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12、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B.将立即停止运动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13、如图所示是小伟跳远时的情景,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由于(不计空气阻力)()A.不受力 B.受重力作用 C.受推力作用 D.受脚蹬力作用14、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2、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4、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A. B.B.C. D.2、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小3、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A.0.1s B.0.2s C.0.38s D.0.4s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7、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9、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1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1、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12、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时,发现吸管被推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管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B.吸管和餐巾纸摩擦后,两者带同种电荷C.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得电子带负电D.吸管和餐巾纸摩擦时,吸管失电子带负电13、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1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1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__斜射入___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___现象.3、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4、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________F乙,甲、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2、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3、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时,设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5、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6、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力的作用点B.力的大小C.力的方向D.力的单位7、“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8、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C.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9、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变大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大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变小10、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11、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A.用力蹬车,车加速前进B.用力垫球,球飞出去C.用力拉弓,弓弯了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12、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A.A端下沉B.B端下沉C.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13、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1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平静的池水中漂浮有一个木球,木球的体积为4dm3,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1/4,那么木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木球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l0N/kg)2、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_____,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3.0分)1. 2021年5月22口,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

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_____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 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S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若测量时用力拉塑料尺,那么,会使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 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的:若马路宽度为25m,绿灯亮的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 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4. 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

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 3.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_______(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s。

5. 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 (埙“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十年心血,终于破苗成蝶,现场的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音”)。

现场观众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__减弱噪声。

6. 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原理,它表明声能传递。

如图示为某轿车倒车雷达,当探头发出的超声波在0.01s后被接收器接收到时,倒车雷达开始报筹。

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你计算时轿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 m.7. 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別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正确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dm 。

2、今年国庆假期,小明和爸妈一起乘坐“和谐号”动车赴黄山旅游。

列车开动后,小明看 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此时他是以为参照物。

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历史典故,如图所示,正国人之所以没有“刻舟”而求得剑, 是由于他不懂得 的物理知识所致。

第4题图
第1题图 第3题图 4、如图所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 船,于10月19日凌晨在太空中自动完成交会对接。

当“神舟十一号”到达“天宫二号”30 米停泊点时,开始以0.2m/s 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二号”缓缓靠拢对接,从30m 的停泊点到 相互接触共耗时 5、小明同学上课回答问题时的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 音的 s 。

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找来3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自
来水。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发出“1、2、3”的声音来;用嘴
紧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内 的振动引起的;嘴
紧贴着(填序号)瓶吹气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5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5米,则该物体在最后2秒内的 速度是千米/时。

8、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是30°,则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是度。

9、位于我市市中心的国家4A 级景区包公园,其河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

度;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认识,“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所成的岸边柳树的虚像。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 10、在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 时,泡沫小球被弹起来,这个现象说明;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
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
是 球 明 弹 起 , 这 个 现 。

象 说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多次测量数据记录分别为:17.82cm 、17.80cm 、 17.81cm 、17.28cm 、17.81cm ,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 )
A .17.50cm
B .17.503cm
C .17.8cm
D .17.81cm
12、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 、5.1km=5.1km×1000m=5100m )
B 、5.1km=5.1×1000=5100m
1 C 、30min=30÷60h=0.5h D 、30min=30×
h=0.5h 60
13、使用一根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软塑料皮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 会(提示:绝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A .比真实值偏大
B .比真实值偏小
C .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D .无法比较
14、2016年8月,里约夏季奥运会实况采用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 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太阳B 、月亮C 、地球D 、三者均可
1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 可知,物体的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对
16、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 、4:9
B 、9:4
C 、1:1
D 、2:3
17、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 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8、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s ,甲运动6s 时通 过的路程为6m ,此时甲、乙相隔的距离为2m ,在如图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是( )
A 、一定是图线a
B 、可能是图线c
C 、可能是图线b
D 、一定是图线b c a 19、用图像可以直观地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可以用来描述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甲和丁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S 0 甲 t
20、下列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3-
A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C 、铅笔好像在水面断了
B 、竹在水中的倒影 D 、陶罐在镜中成像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21题4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共20分)
2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 所示,请在图2中大致作出反映甲、乙两人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像(请注明“甲”、 “乙”加以区别);另外,请完成图3中的光路图(反射面是平面镜)。

30°
图3.
图1. 图2. 2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填写表达式);(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 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鞋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小车通过斜面下半 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 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
点,便于 ;
(2)在寻找蜡烛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 ”或“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蜡烛B ,
使它与蜡烛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 使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关系;
(4)移开蜡烛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
白纸,发现 是虚像。

,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
(5)如果有3mm 厚和2mm 厚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则对该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 操作(选填“A ”或“B ”)。

A.保持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重复多次试验。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4题6分,第25题7分,第26题7分,共20分) 24、一辆汽车由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中速度为v ,后一半路程中速度为v ,请推导并 1 2
计算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2vv/(v+v). 1 2 1 2
25、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 处有障碍物。

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
的反应时间为0.75s ,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 。

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 30m 才能停下。

求:(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 时的4倍。

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6、已知一列长度为200m 的列车,要整体通过一座长1.8km 的直线型大桥。

求:
(1)若整列火车以72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若整列火车匀速通过这座大桥所用时间是80s ,则这列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0.140
2、列车
3、相对运动
4、150
5、响度
6、空气 C
7、10.8
8、60 0
9、直线传播反射
1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更好地体现出音叉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
D 12 D 13 A 14 C 15 A 16 A 17 D 18 B 19 B 20 A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21题4分,第22题8分,第23题8分,共20分)
21、
30°
60° 30°60°
22、(1)v=s/t (2)刻度尺秒表(3)减少测量时间所带来的误差
(4)0.150.2250.18 23、(1)确定像的位置(2)A (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4)光屏上没有像
(5)2(6)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的像重合(7)B
(5)变速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4题6分,第25题7分,第26题7分,共20分)
24、
2VV
12 V V V
12
25、(1)20m/s (2)90m >80m 会撞上
26、(1)100s (2)25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