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考复习】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考复习】中考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的自然资源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中国使用的主要土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2)特点:① 中国土地资源丰富,种类繁多;② 山区多,平地少,耕地比例少;③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④ 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显著。
(3)从中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来看:① 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山丘陵地带。
② 北部主要是旱地,南部主要是水田。
③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的深山区和偏远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区。
④ 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区和青藏高原。
(4)破坏土地资源:森林砍伐造成的森林砍伐;草原开垦或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大量耕地因乱建、乱占耕地等造成损失。
(5)对策: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我国的水资源:(1)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多在南方,少在北方,多在东部,少在西部。
从时间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较大,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①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包括:引滦入津、南水北调等;② 修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比如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③ 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模板

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模板一、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指的是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包括了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境内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多种类型的土地•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中国的主要农业区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林地资源广泛分布,包括森林、灌木林、竹林等,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是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域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海洋,中国有丰富的内陆水资源和海洋资源三、中国的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是重要的水资源和运输通道•内陆湖泊包括青海湖、洞庭湖等,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中国的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但面临着过度开发和水污染的问题四、中国的气候资源•中国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类型的气候区域•中国的气候资源对农业、能源开发、旅游等有重要影响•北方地区冬寒夏热,南方地区温暖湿润•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气温随海拔变化而下降五、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环境•中国的动物资源包括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等珍稀物种•中国的植物资源包括松树、竹子、银杏等,在国际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六、中国的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之一•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铁矿石、铜、铝、锌等金属矿产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稀有金属如钨、锡、锂等也有很高的开采价值七、中国的能源资源•中国的能源资源主要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八、中国的海洋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国的近海渔业资源丰富,包括各种鱼类、海产品等•中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很丰富,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海洋矿产资源,如沙、石油、天然气等以上是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知识点模板,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考地理总复习基础知识速记:中国的自然资源

等。 (2)基本国策:_十__分__珍__惜___、__合__理__利__用__土__地__和__切__实__保__护__耕__地__。
图46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三、水资源
二、土地资源 1.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建设用 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如耕 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 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 生产和城乡建设。但是_耕__地__少__,而荒 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 利用的土地较多,_后__备__耕__地__不__足__。
3.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__大___,是造成水旱灾害频 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4.措施 (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__兴__建__水__库__。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__跨__流__域__调__水__。 (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 某种意义上讲,___节__水__比调水更重要。
5.南水北调工 程:该工程分东、 中、西三条调水线 路,把_长__江__流__域__丰富 的 水 资 源 调 到 __华__北__ 和___西__北____地区。
图47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3.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_保__护__和__培__育___,便能 够 实 现 __可__持__续__利__用__ 。 而 对 于 非 可 再 生 资 源 , 我 们 更 应 当 __珍__惜___ 和 _节__约__使__用__。
4.我国的自然资源概况:__总__量__丰__富__,__人__均__不__足__。
(人教版)中考地理总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_平__原___、_丘__陵___ _平_原__、丘__陵__高原
东部湿润、 半_湿__润_地__区_
_山__地___、__丘__陵__ _高__原___、_山__地___
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________
半干旱、 高原、山地、丘
___干__旱___地区
陵
西部内陆
考点聚焦
第6页,共15页。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土 地资源
(2)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____农____、________、 _____林___、______牧__、工矿业生产渔和城乡建设。
(3)_耕__地_____少,_通__常_情__况__下__难__以_利__用__的__土__地_多;____________ 不足后。备耕地
考点聚焦
第4页,共15页。
第1页,共15页。
第32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
征和土地资源
第2页,共15页。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 土地资源
考点聚焦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概念: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________、 ___土__地___、____阳__光__、______矿__产、_______森_等林。 水和水能
2.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___可__再__生_资源和____非__可__再资生源。 如_________土_、地 ____________森、林_________水_等和,水属能可再生资源。 如__________资源矿,产是非可再生资源。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基本国情)是 ________总__量__丰__富_,__人__均__不_足________。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 土地┃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土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土地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和多样的地形,因此土地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拥有大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等土地类型,这些土地资源是中国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及其支流中。
然而,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相对不足。
此外,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也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矿产资源: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森林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等地区。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2%,但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工作。
能源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其中,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但石油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加强资源管理和监管、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梳理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分类:自然资源分为 可再生 资源和 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 丰富 ,人均 不足 。 二、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分类 ①农业用地可分为 耕地 、 草地 、 林地 。 ②建设用地可分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 用地。 ③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
地以 山 为主,北方耕地以 为主,林地主要
分布在 区。
(2)草地主要分布在 西 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 用于 牧 业。 4.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及土地基本国策 (1)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 题:乱占耕地、 过度放牧 、 乱砍滥伐 、 土地污染 。 (2)土地基本国 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例题剖析
1.下列自然资源只要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可
持续利用的是( A )
A.土地、森林
B.耕地、天然气
C.水、煤炭
D.森林、铁矿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可再生 资源因为可以不断更新,所以要注意保护和培育;非 可再生资源因数量有限,要注意节约利用和综合利 用;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土地、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3)南水北调工程 ①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
空间 分布不均。 ②南水北调是把 长江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 到 华北 和 西北 地区。 ③南水北调三条线工程: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 主要利用 京杭 运河输送,北达 山东 与 天津 。
中线工程:目前从 丹江口 水库引水,沿 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 北京 。
季风区或非 季风区 季风区季 Nhomakorabea区非季风区
2.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2022中考地理专项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2中考地理专项复习:中国的自然资源§3.1 自然资源概况什么是自然资源: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要紧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分两类可再生(土地,森林,水等能够在短时刻内更新或再生,循环使用的)和非可再生。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2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舞台。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差不多国情。
1、类型齐全: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
2、依照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
我国的天然林地要紧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
我国草地要紧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专门大。
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洪涝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峻。
4、“十分珍爱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爱护耕地”作为一项差不多国策。
5.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严峻的国家之一,面积超过180万KM2。
土地荒漠化:,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使我国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00~2000平方千米的速度蔓延。
乱占耕地。
§3.3 水资源(3月22日世界水日)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问题):⑴水资源短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污染、白费严峻)⑵时空分布不均(①时刻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方法有“兴建水库”)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即东南多,西北少(解决方法有“跨流域调水等工程”))2、时刻分配不均:我国水资源在时刻分布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季节、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有关。
专题25中国的自然资源-三年(2019-2021)中考真题地理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解析)

专题25 中国的自然资源一、选择题1.(2021·黑龙江大庆市·中考真题)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①天然气①藏羚羊①花岗岩①风能①树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021·湖南衡阳·)2019年起,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类别有所差异,衡阳市的分类标准为图所示的四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生活中的废旧报纸和易拉罐应该放进的垃圾箱是()A.①B.①C.①D.①3.关于我国实行垃圾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垃圾中尚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物质B.我国人多地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C.为了培养大家爱劳动的好习惯D.大量垃圾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4.(2021·吉林中考真题)下图中风力发电属于()①新能源①可再生资源①常规能源①非可再生资源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能源是否能重复利用的性质,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A.煤炭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6.风能欠缺的地区是()A.北京B.重庆C.台湾D.成都7.关于海上风电的优点是()A.投资成本低B.解决了西部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C.海平面没有遮挡物,风力足D.稳定可靠,可大规模开发(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9.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鼓励私人购买燃油车B.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C.实施垃圾分类D.倡导“光盘行动”(2021·湖南邵阳·中考真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答案】D
2.我国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D
3.有关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再生资源能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故人类可无节制的开发利用
B.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利用
C.石油、海盐、森林、气候属于可再生资源
D.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和培育,使其永续利用
【答案】D
4.雾霾是众所周知的环境问题,除了机动车辆的尾气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目前的第一大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电
D.天然气
【答案】A
5.下列省名、矿产地名、矿产名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黑龙江省—大庆—石油
B.江西省—德兴—钨
C.云南省—攀枝花—铁
D.河南省—峰峰—煤
【答案】A
6.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答案】D
7.读图,福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水域
【答案】B
8.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答案】C
9.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
B.西北多,西南少
C.南方多,北方少
D.东北多,西南少
【答案】C
10.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答案】B
1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A.“人多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
B.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C.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D.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部山区。
【答案】D
12.目前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①利用地下水②跨流域调水③兴修水库④利用两极地区的冰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13.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
读“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呼包银榆经济区”突出的资源优势是()
A.矿产资源
B.耕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渔业资源
(2)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
A.航天工业、森林工业
B.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
C.电力工业、钢铁工业
D.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
【答案】(1)A
(2)C
14.读下图,回答小题。
(1)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主要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①水资源总量较少
②人口数较少
③水资源前景乐观
④耕地面积较大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的方法是
A.减少长江以北地区耕地的面积
B.大力开垦长江以南地区的山地
C.控制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
D.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答案】(1)D
(2)D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等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
(2)我国种植业分布区的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图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区。
(3)我国种植业以________为界划分为南方和北方。
【答案】(1)400mm
(2)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3)秦岭—淮河
16.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这主要受当地降水量、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结合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各省区年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降水量大多低于200mm,主要属于________(干湿地区),从各省区年地下水资源分布来看,该省区地下水资源量________。
(3)图中A省的简称是________,该省区地貌为可溶性岩石,渗水性很强,不易保存,因此与周围邻省相比,地下水资源较________(多/少)。
(4)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河流)和海河流域。
试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北京和天津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原因:
①自然条件________;②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
【答案】(1)东南沿海(东南);西北内陆(西北)
(2)干旱地区;极丰富(500亿立方米以上)
(3)贵(黔);少
(4)黄河;降水量较少,年际变化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过量开采地下水
17.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
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________、B________和C________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________、________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2)中线调水可以顺地势自流,调水量大,东线调水可以利用原有的河道京杭运河调水,调水量较小,中线水质较好,东线水质较差
(3)北京和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该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4)淮河;黄河
18.读图“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山脉,它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地区的用水需求。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是位于西北地区的青海湖
B.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它们因黄河水灌溉而成为“塞外江南”
C.B河流是位于陕西省的汾河
D.黄河上游最严重的问题是“地上河”
(4)在图中填出“黄土高原”所在的大致区域
(5)包头位于黄河的________(上、中、下)游,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河段,每当初冬和初春时节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试结合黄河凌汛现象相关知识概括河流发生凌汛的条件:________。
(6)下列四条河流中的尼罗河、湄公河、长江和叶尼塞河,有凌汛现象的河流是________。
【答案】(1)祁连
(2)南水北调;华北
(3)B
(4)
(5)上;河流有一定的结冰期,河流的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发生的时间是结冰和融冰期
(6)叶尼塞河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次性用品充斥在人们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中,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急先锋。
一次性杯子、
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照相机、纸餐巾、纸抹布……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消耗一次性饭盒184万只,一年6.7亿只,重量超过3300吨。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物品是以发泡饭盒为代表的________消费品。
(2)结合材料一,说说此类物品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3)你如何评价图中的物品?
(4)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面对这些物品?
【答案】(1)一次性
(2)难以分解,破坏土壤,影响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被动物吞食后导致死亡,影响土质结构、污染空气等。
(3)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浪费了资源,制造了垃圾,污染了环境。
(4)尽量不购买一次性消费品;做好宣传,呼吁人们不要购买;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