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力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第七章-力》 复习课件

图7—4
3.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 N的力拉它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 各施一个3 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7-5所示。此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B )
图 7—5
A.0
B.3 N
C.6 N
D.无法判断
【解析】 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应保持静止。把 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墙面上,用3 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 另一端墙面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力是3 N,把墙面换为另一个 力拉弹簧测力计与墙面对弹簧测力计的力也是一样的,使弹 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所以读数也是3 N。
期末复习系列课件
┃思维感悟成体系┃
力的相互性 弹 力 力 力的 分类 重 力 三要素 定 义 应 用 弹簧测 力计
三要素
力的作用 效果 力的描述— 示意图
公式和定义
┃回眸教材析知识┃
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比如,我们推墙壁或小车, 无论物体是否运动,我们都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 受到了物体给我们的反作用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2.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用力推门,力的 大小 不同、推门 的 方向 以及推门的 作用点 不同,都能影响推门的效果。拍 皮 球 时,力 可 以 使 皮 球 由 静 止 变 为 运 动,改 变 物 体 运动状态 ,也可以改变皮球的 形状 。 的 3.弹力:手按订书器的压力、提物体的拉力、推墙时手受 到的推力等都属于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 的力,弹力的大小与 弹性形变 的大小有关。
4.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簧的 弹性限度 范围 内,弹簧的伸长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 ,如果超出弹性形 变的范围,它就要损坏。 5.质量和重力
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七章第一节 尺规作图

的周长是 16 .
尺规作图题常见考查类型 1.直接作图,如作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一个角等于已 知角等,直接利用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来解答. 2.给出作图痕迹或步骤,判断结论正误或进行相关计算,对于此种 类型的题目,平时要对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了熟于心,从而判断是哪种基 本作图,再根据作图依据进行结论判断或计算.
5.★(2020·郴州)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4,AB=8.分别以点 B,D 为圆心,以大于12B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E 和 F.作直线 EF 分别与 DC,DB,AB 交于点 M,O,N,则 MN= 2 5 .
6.(2020·扬州)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点 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AB,BC 于点 D,E. ②分别以点 D,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F. ③作射线 BF 交 AC 于点 G. 如果 AB=8,BC=12,△ABG 的面积为 18,则△CBG 的面积为 27 .
∴∠DBA=∠ACD=45°, ∵AC=6,BC=8,∴AB=10, ∴AD=BD=AB·sin 45°=10× 22=5 2.
7.(2020·青海)如图,在 Rt△ABC 中,∠C=90°.
(1)尺规作图:作 Rt△ABC 的外接圆⊙O;作∠ACB 的角平分线交⊙O 于点 D,连接 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Rt△ABC 的外接圆⊙O,线段 CD 即为所求.
(2)若 AC=6,BC=8,求 AD 的长. 解:连接 BD, ∵∠C=90°. ∴AB 是⊙O 的直径, ∴∠BDA=90°, ∵CD 平分∠ACB, ∴∠ACD=∠BCD=45°,
命题点:尺规作图及相关的证明与计算(2020 年考查 2 次,2019 年考 查 2 次,2018 年考查 2 次,2017 年考查 1 次)
尺规作图题常见考查类型 1.直接作图,如作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一个角等于已 知角等,直接利用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来解答. 2.给出作图痕迹或步骤,判断结论正误或进行相关计算,对于此种 类型的题目,平时要对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了熟于心,从而判断是哪种基 本作图,再根据作图依据进行结论判断或计算.
5.★(2020·郴州)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4,AB=8.分别以点 B,D 为圆心,以大于12B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E 和 F.作直线 EF 分别与 DC,DB,AB 交于点 M,O,N,则 MN= 2 5 .
6.(2020·扬州)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点 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AB,BC 于点 D,E. ②分别以点 D,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F. ③作射线 BF 交 AC 于点 G. 如果 AB=8,BC=12,△ABG 的面积为 18,则△CBG 的面积为 27 .
∴∠DBA=∠ACD=45°, ∵AC=6,BC=8,∴AB=10, ∴AD=BD=AB·sin 45°=10× 22=5 2.
7.(2020·青海)如图,在 Rt△ABC 中,∠C=90°.
(1)尺规作图:作 Rt△ABC 的外接圆⊙O;作∠ACB 的角平分线交⊙O 于点 D,连接 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Rt△ABC 的外接圆⊙O,线段 CD 即为所求.
(2)若 AC=6,BC=8,求 AD 的长. 解:连接 BD, ∵∠C=90°. ∴AB 是⊙O 的直径, ∴∠BDA=90°, ∵CD 平分∠ACB, ∴∠ACD=∠BCD=45°,
命题点:尺规作图及相关的证明与计算(2020 年考查 2 次,2019 年考 查 2 次,2018 年考查 2 次,2017 年考查 1 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7章 功能关系复习课件

变式训练: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转动,一质量为m的 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 (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20.4.11
14
【师生合作 解决问题】
【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3变式: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
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的
速度为v,AB的水平距离为x,下列正确的是( )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mgh B.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1 m v2
2
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Fx mgh D.小车机械能增加了 1 m v2 m gh
A.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
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
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相同
20.4.11
12
【师生合作 解决问题】
【含弹簧类功能关系】
例2变式: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BC;现用质量
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上升到最大 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 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正确的是( )
20.4.11
11
【师生合作 解决问题】
【含弹簧类功能关系】
例2变式: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BC交 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用质量为m1的滑块压 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 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 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 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 (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20.4.11
14
【师生合作 解决问题】
【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3变式:如图,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
从山坡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的
速度为v,AB的水平距离为x,下列正确的是( )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mgh B.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1 m v2
2
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 Fx mgh D.小车机械能增加了 1 m v2 m gh
A.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
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
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
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相同
20.4.11
12
【师生合作 解决问题】
【含弹簧类功能关系】
例2变式: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BC;现用质量
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上升到最大 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 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正确的是( )
20.4.11
11
【师生合作 解决问题】
【含弹簧类功能关系】
例2变式: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BC交 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用质量为m1的滑块压 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 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 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 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7章 立体几何 7.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件 文

积.12/8/2021
搞清组合体构成部分,分别求其表面
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
解析 由三视图可得圆锥的母线长为 22+2 32=4, ∴S 圆锥侧=π×2×4=8π.又 S 圆柱侧=2π×2×4=16π,S = 圆柱底 4π,∴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8π+16π+4π=28π.故选 C.
12/8/2021
12/8/2021
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零件是两个圆柱的组合体.一个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2 cm,高为 4 cm;另一个圆柱的底面半 径为 3 cm,高为 2 cm.则零件的体积 V1=π×22×4+ π×32×2 = 34π(cm3) . 而 毛 坯 的 体 积 V = π×32×6 = 54π(cm3),因此切削掉部分的体积 V2=V-V1=54π-34π= 20π(cm3),所以VV2=5240ππ=1207.故选 C.
由圆柱两个底面的圆周在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可知,
r,R 及圆柱的高的一半构成直角三角形.
∴r=
12-122=
3 2.
∴圆柱的体积为 V=πr2h=34π×1=34π.故选 B.
12/8/2021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
2.正三棱锥 A-BCD 内接于球 O,且底面边长为 3,
16π 侧棱长为 2,则球 O 的表面积为____3____.
12/8/2021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
A.110 B.116 C.118 D.120 此题应采用割补法求解.
12/8/2021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
解析 如图,过点 A 作 AP⊥CD,AM⊥EF,过点 B 作 BQ⊥CD,BN⊥EF,垂足分别为 P,M,Q,N,连接 PM, QN,将一侧的几何体补到另一侧,组成一个直三棱柱,底 面积为12×10×3=15.棱柱的高为 8,体积 V=15×8=120. 故选 D.
教学课件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复习课件

速率(简称速率)。 2、动能定理——W 总= ΔEk
应用动能定理的一般思维程序: 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
2.若问题中涉及到F、s 、v 、m 等物理量,考虑用动能定理!
3、确定研究的物理过程(起点和终点),分析这过程中有哪些 力对研究对象作功,作了多少功,正功还是负功,求出总功;
P/v – f = ma
加速度a 恒定,速度 v 增大┅
汽车做什么运动?
3、恒定加速度启动 P/v – f = ma
a一定
P =F v P↑
P=P额时 a>0
F一定 v↑
v1=a t1 v↑
P额不变 v↑ F↓
F—f =ma 当F =f 时
a↓
a=0
第一阶段:匀加速;v=vm
vm=P额
/
F=P额
/
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分析:物体的末 动能为32J,即两个 恒力的总功为32J,
A F甲
v
B F乙
v=0 C
W甲 + W乙= 32
s1 t
W甲 / W乙= ? W甲 / W乙= F甲 s1/ F乙s2= F甲 / F乙
s2 = -s1
s1 = a1t 2 /2 s2= (a1t ) t - a2t 2 /2
提示:人只在将球抛出的过程中对球作功,球在下落过程中,人已 不对球施力了,所以本题20m是干扰条件。
11、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质量为0.5kg的球水平踢出20m远,则
该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
)
A.2000J B.10J
C.100J
D.无法确定 答案:D
1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底端,用平行于 斜面方向的恒力F 作用于物体上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物体运动到 斜面中点时撤去外力,物体刚好能滑行到斜面顶端,则恒力F 的大小 为多大?
应用动能定理的一般思维程序: 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示意图;
2.若问题中涉及到F、s 、v 、m 等物理量,考虑用动能定理!
3、确定研究的物理过程(起点和终点),分析这过程中有哪些 力对研究对象作功,作了多少功,正功还是负功,求出总功;
P/v – f = ma
加速度a 恒定,速度 v 增大┅
汽车做什么运动?
3、恒定加速度启动 P/v – f = ma
a一定
P =F v P↑
P=P额时 a>0
F一定 v↑
v1=a t1 v↑
P额不变 v↑ F↓
F—f =ma 当F =f 时
a↓
a=0
第一阶段:匀加速;v=vm
vm=P额
/
F=P额
/
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分析:物体的末 动能为32J,即两个 恒力的总功为32J,
A F甲
v
B F乙
v=0 C
W甲 + W乙= 32
s1 t
W甲 / W乙= ? W甲 / W乙= F甲 s1/ F乙s2= F甲 / F乙
s2 = -s1
s1 = a1t 2 /2 s2= (a1t ) t - a2t 2 /2
提示:人只在将球抛出的过程中对球作功,球在下落过程中,人已 不对球施力了,所以本题20m是干扰条件。
11、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质量为0.5kg的球水平踢出20m远,则
该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
)
A.2000J B.10J
C.100J
D.无法确定 答案:D
1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于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底端,用平行于 斜面方向的恒力F 作用于物体上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物体运动到 斜面中点时撤去外力,物体刚好能滑行到斜面顶端,则恒力F 的大小 为多大?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1、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40牛的是 ( A.一只羊 B.中学生背的书包 C.一瓶饮料 D.一只鸡蛋
)
2、做出下图中球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已知质 量为5Kg;拉力为56N; m=5Kg
G=mg=5Kg×9.8N/Kg =49N G=49N
3、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 上,请用力的图示法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4、做出飞机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5、一根绳子可以承受的拉力是1470N,现在有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0Kg,问绳子可否拉起这个 物体。
6、再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 做了如下记录,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有表格可知重力G和质量m的比值是 ;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 ;
2010吉林
6、弹簧秤的使用: 看清 分度值 和 量程 ; 拉力方向要和弹簧 轴线 方向相同; 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 垂直 ; 使用时要使挂钩和外壳不要 摩擦 ;
1.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2N的力拉挂 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 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 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 物体的重力为( ) A.大于5N C. 小于5N B. 等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 N;
2013吉林
2、图1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出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16、如图1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的杯子,质量0.2kg,容积是 5×10-4m3,杯子与桌面接触的面积是5×10-3m2,现将杯子装满水。 求:(1)杯子中水的质量;(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g取 10N/kg)
(2)F=G=(m1+m2)g=(0.5kg+0.2kg) ×10N/kg=7N………………………(1分)
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练 习
1.关于重力的正确说法是( C )。 A.向上抛的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空中飞行的飞鸟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此物体的重心 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受 到那些力的作用?方向如何? 答: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 A)
( B)
( C)
( D)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例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D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例题解析
例6 如图5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 关系的实验图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 g。
钩码 钩码质 钩码受到 重力跟质量 数/只 量/kg 重力/N 比值/(N·kg-1) 1 0.05 0.5 10 2 0.1 1 10 4 0.2 2 10
图5
(1)完成上表。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2)若该同学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6个钩码(在称 量范围内),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 N 。
运动状态改变
例
下面各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守门员接住球,球由 运动变为静止。
足球运动员踢球,球由 静止变为运动。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 球的方向改变了。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 长了。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 弯了。
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 上面各图说明了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发生形变 。
人教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课件第7章化学反应的类型

【思路点拨】本题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书写时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向上向下的箭头
例2(2014•广东)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 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 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 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
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 失去氧 氢气 一氧化碳 还原 氧化 炭
CH4+2O2CO2+2H2O CO+CuOCu+CO2
氧化 还原
三、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内因)和 外界条件(外因) 1.外界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 都是外界条件) 点燃 例如:碳燃烧需要,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水分 加热 通电 解需要,碳酸钙分解需要,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需 高温 加热 催化剂
B组
9.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C
10.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 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
C.若B是酸,于20g
化+化=化+化 AB+CD=AD+CB (相互交换成分)
Ca(OH)2 2H2O
Cu(NO3)2+2Ag
Cu(OH)2↓+Na2SO4
CaCl2+H2O+CO2↑
注意: 置换 1.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的 置换 是反应。一定无单质参加的是反应和反应。一定 分解 复分解 无单质生成的是和 化合 复分解 2.反应化合价一定变,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和 复分解 置换 反应化合价可能变。 分解 化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力
平度市朝阳中学物理组
2014-02-28
一、关于力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
弹力 力 重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也就是力产生效果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 了力的作用。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三、重力
弹力 力 重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吸 引而受到的力 大小:G =mg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重点复习实验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
弹簧测力计 2.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 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 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2.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 记录在表格中。 质量 m /kg 重力 G / N
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 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 地方或不同高度,重 力大小略有不同 质量不变。 千克 (kg) m 天平
牛顿(N) G
弹簧测力计
联系
G=mg
1、
一个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5 kg,用重力
的示意图,表示出它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O
G =50 N G=mg=5 kg×10N/kg=50 N
·O
G=30 N
二、弹力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 所产生的力。
弹力
力 重力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 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 法。
1、
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C
)。
2、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 小的工具( B )。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B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B.在太空运行的飞船中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3、
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检测
1.关于重力的正确说法是( C )。 A.向上抛的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空中飞行的飞鸟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此物体的重心 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
2、
想一想:这三幅图反映了怎样的力学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地球上的物体 都受到了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对于g=9.8 N/kg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为9.8 N B. 1 kg =9.8 N C.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 N D.以上说法都可以. 4、 对于重力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C.空气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反馈练习
1、 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 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A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2、 一个铅球重30 N,在图中画出它 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运动状态改变
例1
下面各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守门员接住球,球由 运动变为静止。
足球运动员踢球,球由 静止变为运动。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 球的方向改变了。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 了。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 弯了。
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上面各图说明了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的物理问题?
用大小相同的力压、拉弹簧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真费 力
真轻松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作用点有关。
例2 如图,使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 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 果F1>F2=F3=F4,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 用点有关的图是 B 和 D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 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A 和 B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 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B 和 C 。
F1 F2 F3 F4
( A)
( B)
( C)
( D)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例4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D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进行实验……
3.画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实验结论:
1.物体受到的重力 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正比 关系 2.重力跟质量的比 10 N/kg 约等于____。
物理量
概念 方向
质量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没有方向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 使物体受到的力 总是竖直向下
区 位置
对大 小的 别 影响 单位 符号 测量 工具
3.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 的施力物体是( D )。 A.水桶 B.水 C.手 D.绳子 4.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C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汽车匀速转弯 C.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钟表来回摆动
平度市朝阳中学物理组
2014-02-28
一、关于力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
弹力 力 重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也就是力产生效果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 了力的作用。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 (2)运动快慢变化; (3)运动方向变化。
三、重力
弹力 力 重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吸 引而受到的力 大小:G =mg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重点复习实验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
弹簧测力计 2.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把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 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 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2.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 记录在表格中。 质量 m /kg 重力 G / N
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同一物体在地球不同 同一物体在任何地方, 地方或不同高度,重 力大小略有不同 质量不变。 千克 (kg) m 天平
牛顿(N) G
弹簧测力计
联系
G=mg
1、
一个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5 kg,用重力
的示意图,表示出它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O
G =50 N G=mg=5 kg×10N/kg=50 N
·O
G=30 N
二、弹力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 所产生的力。
弹力
力 重力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 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 法。
1、
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C
)。
2、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 小的工具( B )。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B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B.在太空运行的飞船中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3、
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检测
1.关于重力的正确说法是( C )。 A.向上抛的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空中飞行的飞鸟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就是此物体的重心 D.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
2、
想一想:这三幅图反映了怎样的力学知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地球上的物体 都受到了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对于g=9.8 N/kg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为9.8 N B. 1 kg =9.8 N C.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 N D.以上说法都可以. 4、 对于重力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B.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C.空气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反馈练习
1、 如图所示,用电线将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述几 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是( A )。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B.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2、 一个铅球重30 N,在图中画出它 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
运动状态改变
例1
下面各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 物体的运动状态
。
守门员接住球,球由 运动变为静止。
足球运动员踢球,球由 静止变为运动。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 球的方向改变了。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 了。
用力弯锯条,锯条变 弯了。
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上面各图说明了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的物理问题?
用大小相同的力压、拉弹簧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真费 力
真轻松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 的作用点有关。
例2 如图,使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 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 果F1>F2=F3=F4,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 用点有关的图是 B 和 D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 的大小有关的图是 A 和 B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 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B 和 C 。
F1 F2 F3 F4
( A)
( B)
( C)
( D)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道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例4 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D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进行实验……
3.画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实验结论:
1.物体受到的重力 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正比 关系 2.重力跟质量的比 10 N/kg 约等于____。
物理量
概念 方向
质量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没有方向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 使物体受到的力 总是竖直向下
区 位置
对大 小的 别 影响 单位 符号 测量 工具
3.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 的施力物体是( D )。 A.水桶 B.水 C.手 D.绳子 4.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C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汽车匀速转弯 C.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钟表来回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