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生康复护理教学改革的探讨_郭乃萍
临床护士康复护理教育的探讨

临床护士康复护理教育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OTD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反思性创新教育对临床护士康复护理教学的效果。
方法:以临床护士为对象进行康复护理教学中,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OTD的教学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
采取调查问卷、考试成绩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改良OTD教学在临床护士康复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调查问卷显示,改良的OTD教学法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在学习动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同时改良的OTD教学的实施有助于教学相长。
结论:改良OTD在临床护士康复护理的教育中实用性强,效果强于传统教学方法。
【关键词】康复护理教学临床护士【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199-02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康复中心,拥有床位295张,临床一线护士85人,其中15%来自其他临床科室包括神经内科、骨科、内分泌科、儿科、手术室、推拿科,85%为经临床科室轮训后的新入职的护士。
现状是护士承担的还是以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等为主的临床护理,而没有侧重于自我护理、协同护理,也没有将功能训练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始终。
同时护士也显得很茫然,康复专科护士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在临床中到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等都不甚明确。
为了促进康复护理的发展,康复护理教育是有效的手段也势在必行。
1 康复护理教育的目标1.1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情况下,失能、失智和患病老年人的医疗、康复和护理照料问题十分严峻。
通过学习临床的康复护士要建立早期干预观念,普及康复护理可介入临床各科的其它疾病,并可延伸至社区的知识。
1.2培养护士查阅资料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改革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整体护理意识

改革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整体护理意识
吴晓璐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具备整体观念,掌握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技术操作的能力。
作为护理教师,就应在护理教学中系统地进行护理程序的教学,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护理程序的步骤运用方法,以使学生学会“纸”上的护理程序运作,并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评判性思维。
【总页数】1页(P107-107)
【作者】吴晓璐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1
【相关文献】
1.改革基础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生整体护理意识 [J], 吴晓璐
2.改革基础护理学实训及考核方案全面提高护生职业能力 [J], 王艾兰;夏立平;何曙芝
3.改革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促进护生能力和素质提高 [J], 庄玲
4.将竞赛教学方法引入基础护理实验教学对护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 [J], 许丁如
5.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教学方法的探讨 [J], 吴清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郭燕萍【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年(卷),期】2024(14)4【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系统随机化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均分为两组,各31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负面情绪的缓解情况。
结果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6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两组的负面情绪均较为严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与SDS得分比对照组低,负面情绪缓解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较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患者几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负面情绪的缓解情况也较好,护理后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是一种较为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总页数】3页(P78-80)【作者】郭燕萍【作者单位】厦门市第五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价值及术后康复分析2.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3.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4.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5.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复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康复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和书玲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
【年(卷),期】2005(014)012
【摘要】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
在我国正经历着专业知识的初步积累、传播、实践和发展的阶段。
康复护理知识还未被人们所认识、重视,康复护理技术还未完全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将康复护理技术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使由于损伤、急慢性疾病和老年病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不良的残疾者,不仅在功能障碍以后,还应在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形成所谓的预防康复护理,避免身体残障的形成和尽量减少或减轻残障的质或量,提高生活质量。
【总页数】1页(P945)
【作者】和书玲
【作者单位】太谷县人民医院,山西,太谷,030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康复护理技术中的转移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J], 程薇萍;欧阳佩佩;东志远;
崔永军;王僚阳`
2.微信互动教学模式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J], 向群
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孙宁
4.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李元元;张惠敏;李静
妍
5.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术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李元元;张惠敏;李静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士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标准化病人”简称“SP ”,指一些经过培训,旨在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病人或正常人。
[1]护士标准化病人(NSP )就是把护士复制成标准化病人,即护理人员模拟患者。
护士标准化病人具有可重复性,在临床上更具有可操作性,[2]是当前辅助临床教学的重要手段。
康复护理专科护士需要较高的医学综合素质,其中,临床处置能力、沟通能力及健康教育能力是专科护士重要的临床核心能力[3];此外,还应具备精湛的护理学专业技能、人文关怀能力以及同理心,并具有指导下级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4]但是,国内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案并未统一,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养较多采用理论教学加临床见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着重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不利于康复专科护士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临床教学涉及到众多伦理问题和风险问题,随着患者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真正在患者身上进行临床教学操作具有一定难度。
临床教学培训常常是以同事、家人或模具为对象,他们对于病症并不了解,难以形成真实的反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NSP 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将具有经验的护士模拟成病人能满足临床康复护理教学的需求,可见把NSP 引入临床教学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
因此,本文通过应用NSP 对康复护理专科护士进行教学培训与考核,分析此法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将2017年21名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学员作为观护士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郭声敏黄丽衡李小玲佘秋群摘要:本文以2016-2017年度的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评价护士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认为护士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教学中能提高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也能提高学员对教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关键词:护士标准化病人;康复护理专科护士;教学Application Research on Nurse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Nursing Teaching inRehabilitation Nursing SpecialtyGuo Shengmin Huang Liheng Li Xiaoling She Qiuqun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nurse student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pecialty in 2016-2017as the research ob ⁃ject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e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nursing teaching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pe ⁃cialty,and argues that that nurse standardized patients can improve nurses'core competence in rehabilitation nurs ⁃ing specialty teaching,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re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Key Words:nurse standardized patient;specialized nurse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teaching*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医科大学教改课题“情景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046)的阶段性成果。
十二五护理发展模式

十二五期我国护理工作培养模式有望改进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发表时间:2010-11-12 09:07:01关键字:护理工作培养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逐渐提高,曾经行之有效的传统护理工作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求。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护理工作的范畴不断扩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护理学教育也面临着转变。
我国目前的护理工作发展状况如何?是否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的护理学教育又将面临哪些变化呢?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学专业“十二五”教材规划研讨会上,有关人士对其进行了探讨。
现状:人员不足护理模式不合理郭燕红介绍说,在“十一五”期间,护理学教育和护理工作已经发生了一些喜人的变化,首先护士不足问题正在得到扭转。
自2005年以来,护士队伍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根据卫生部全国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全国31个省(区、市)的注册护士已经达到218万,比2004年增加了87万,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中国护士队伍已经从以中专层次为主体转向以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并存的结构。
根据注册护士信息库数据,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护士达到51%。
近些年来,各地还普遍加强了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并通过对ICU、急诊急救等专业护士的规范培训,提高了护士的技术水平,促进了护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
同时,护理理念、工作内涵、专业技术和服务领域得到一定的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护理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护理人员缺口巨大是与会专家们首先提出的基本问题。
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郭燕红处长指出,目前我国护理工作整体地位仍不高,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
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目前我国存在严重的医护人员比例倒置现象。
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员比例基本为1∶2.5~1∶3,即每一名医生有2~3名护理人员为其诊疗提供支持;而在我国,医护人员比例倒置为1∶0.4~1∶0.8,这表明我国护理人员存在巨大的缺口。
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及其效果评价

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及其效果评价一、引言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更新。
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内容1. 创新教学内容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内容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为了更好地适应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需要创新教学内容,将实践技能培养纳入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应该不仅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知识,还应该加强对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护理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来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加强实习环节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还需要加强实习环节的设置。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4.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评价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内容,通过综合评价来反映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
1.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而通过教学改革,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2. 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3.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验学习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研 究组采用经验学习理论教学模式 ,最后通过期 末理论成绩、问卷调查评价教 学效果。
结果 研 究组学生期末理论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各维度得分优 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 P<
0.CI5)。结论 在《康复护理学》中应 用经验 学习法能提高教 学效果,有利 于促进学生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的发展 ..
纠正 ,将交流 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共 同探讨加 以解释 ,使 问题 逐 渐形成结论 。如脑卒 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学生 归纳前 2个 阶段所获的知识点 ,进行前后联系 ,根据患者 主要功能 障碍 ,分析 和制定具体康复治疗计划 与护理方案 . 1.2.2.4 主动应 用 在主动应用这一 阶段 ,学 习行将 『jf『面所 到 的知识 、观点 、概念应 用到现 实情境 中 去,在新 的情 境 中埘新 的经验进行检验 、运用和发展 。教师提供 临床 典型病例 ,学 生将 前 3个 阶段 所获得 的经验 ,在新 的情境 中进行 实践 ,如脑 卒 中患 者体位的摆放 ,学 生以角色 扮演 的形式 给模拟 患者 进行 良肢位 的摆放 ,教 师从 旁指导 。Kolb经验 学 习体验 圈是一 个循 环 的过 程 ,学生获得新 的知识 成为下 一个循 环 的具体 体验 。操 作过 程 中所获得 的感 知 ,作为下一循 环的具体体验 阶段 ,之后再进入 反 思观察 阶段 ,如怎样教会家 属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 及被动活动 , 引导学生进行 思考 、讨 论 、归纳 、总结 ,最 后将 交流所 得 的知识 、 概 念 应 用 于 实 践 ,如此 循 环 往 复 ,推 动 经 验 学 习 的 完成 。 1.3 评价指标 1.3.1 比较 2组学生《康 复护理学》理论考 试成绩 。 1.3.2 课程结束后采 用问卷 调查评价 实施 效果 ①拿 彦章 。 修订的《自我 导向学习倾 向量表》。本量表共 5个 维度 ,43项 条 目,从效 率学习 、喜爱学 习 、主动学 习 、独立学 习和终生学习 5个 方面评价学生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采片j 5级评 分法 ,分值 越高 , 自我导 向学 习能力 越好 。②彭美兹 等研制 的《批 判性 思 维能 力测评量表》。量表包含 7个维度 :认 知成 熟度 、求知欲 、CtkY- ̄l思 维 的 自信 心 、系统化能力 、分析能力 、开放思想和 寻找真相 ,每 个 维度包 含 l0个条 目。③杨 芳宇 编 制 的《护生 临 床沟 通能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2009年第27期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患病和衰弱现象,而是指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从而更加关注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更加关注人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关注社会角色的扮演。
意外事故、慢性病、老年病等所致的残疾和功能障碍对康复需求的逐年增加,而康复医学的目标就是病人恢复的全部生存权利。
康复医学成为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的护理技术-康复护理。
作为21世纪的护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康复护理知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尽管康复医学工作已在各级医院开展,但由于对一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没有及早介入,导致一部分病人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就业能力等。
康复护理既有别于一般临床护理,又与其紧密相连,存在于临床护理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每一个临床护士都应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对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时应同时介入康复护理。
但是目前大多护理专业的康复护理教学方式并不能体现康复护理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再加上护生临床实习中缺乏康复护理代教的专业护理人才,因此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康复护理专业知识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1.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5级护理专业的护生共360人,均为五年制护理高职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计划:把临床上经常用到的内容安排在授课计划内。
主要包括功能评定、基本康复方法、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康复程序使用等。
1.2.2授课形式:根据授课章节采用了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室练习、社区见习等授课方式。
1.2.3考核方式;采用理论开卷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其中开卷部分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康复护理知识的能力,考核其能否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功能评定,能否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合适于患者的康复护理技术;实践部分的考核采用抽签的形式。
各占50%,总分为最终的成绩。
1.2.4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考查成绩对照。
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康复知识学习及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及需求等。
采用无记名、单选题形式现场填写。
2.结果
2.1考查成绩结果统计:
康复护理考察成绩:2005级360名五年制护理高职学生康复护理总平均分为78.6分,其中理论考试平均73.6分,实践考试平均83.6分。
2.2康复知识学习及掌握情况:发放问卷360张,收回有效问卷360张,回收率100%。
康复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如下:“掌握”为42人(11.7%),“熟悉”为159人(44.2%),“了解”为108人(30%),“初步了解”为53人(14.7%)。
3.讨论
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的理论指导下,配合康复医疗对康复对象实施的一般的和专门的技术。
它包括:(1)为维护病残者身体和精神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及其它有益的活动:(2)为病残者创造条件,将功能锻炼实施与日常生活活动过程中,使其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自理程度;(3)为避免并发症和二次残疾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康复护理的原则就是:任何疾病发作时,康复护理已经开始。
尽管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以前的护生康复护理的教学并不符合康复护理本身的特点,加上护生临床实习中缺乏康复护理代教的专业护理人才,导致护生对康复护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普遍偏低。
我们曾对2004级五年制护理高职学生在实习前也进行了同样的问卷调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如下:“掌握”为12人(3.3%),“熟悉”为68人(18.9%),“了解”为112人(31.1%),“初步了解”为168人(46.7%)。
调查结果表明护生在实习前对于康复护理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存在明显的欠缺。
为了尽快地改变护生对于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欠缺的现状,我们对康复护理的教学做了如下的改革:
3.1以实用为基础,制定授课计划。
受课时的限制,护理专业学生无法在短暂的授课时间内掌握系统而又复杂的康复知识,所以我们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尽可能的把临床上常用的内容安排在授课计划内。
主要包括功能评定、基本康复方法、临床常见疾病的康复、康复程序使用等。
同时注意在安排授课内容时避免重复,如推拿、按摩这些传统的康复方法,在中医护理中已经涉及并且也安排了实验课,因此在授课计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删减,并可以把这部分时间用来补充讲解现代康复器械的使用。
在讲解的过程中着重避轻,以骨科常见疾病的康复为例,而骨科病人以骨折为最多,根据以实用为基础的原则,本节的讲解重点放在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3.2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
为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我们根据授课章节采用了角色扮演、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室练习、社区见习等多种授课方式,以协助偏瘫的病人做好生活自理这一章节为例,我们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由一位学生扮演患者,另一位学生扮演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肢位摆放训练、关节活动度的维持训练、翻身训练、坐卧位转换训练、床轮椅转移训练及进食、穿衣、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然后角色互换进行练习。
学生通过角色体验,不仅对所学的康复技术有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也能体会到偏瘫患者渴望康复的心理。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护生的动手能力,在对功能评估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易的教具,如关节活动测量仪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测量练习,加深了对主要肌肉的起止点和功能以及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等内容的记忆。
3.3改革考试方法。
康复护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很难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相反,这种闭卷的考试方法会对学生造成误导,使学生以考试为指挥棒,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康复护理学的指导思想,不利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为了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采用理论开卷考核加实践技能考核的考核方法。
其中理论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康复护理知识的能力,考核其能否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功能评定,能否根据评定结果选择合适于患者的康复护理技术(主要采用病历书写的形式进行考核)。
实践技能考核部分的考核采用抽签的形式,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实践课的内容,才能通过实践课的考核。
通过对考试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康复护理的这门课的兴趣,使她们成为实用性护理人才。
通过对康复护理的教学和考核进行改革,使得康复护理的教学与考核更加贴近这门课自身的特点。
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护生对康复护理这门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浓厚,而且对康复护理的掌握的程度较教学改革前有了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韩铭]
对护生康复护理教学改革的探讨
郭乃萍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目的:探讨适用于康复护理的教学与考核的方法。
方法:教学内容体现实用为主,紧密和康复护理挂钩;教学方法采用角色扮演、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采用理论开卷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结果:2005级360名护理专业学生康复护理总平均分为78.6分,其中理论考试平均73.6分,实践考试平均83.6分;康复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掌握”为42人(11.7%),“熟悉”为159人(44.2%),“了解”为108人(30%),“初步了解”为53人(14.7%)。
结论:通过对康复护理的教学进行改革,护生对康复护理学习兴趣明显浓厚,对康复护理的了解程度较教学改革前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康复护理;护理教学改革
○职校论坛○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