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农业
第八讲世界十大农业区域及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 农业特点: 拉美工业较发达, 1990年农业比重已下降到 8%,农业劳动力下 降到29%。该区农业总产值中,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哥伦比 亚四国占 70%左右,而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危地马拉占 15%, 其余20多个国家占 15%。 粮食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豆生产国,粮食有较 大的出口,经济作物以热带作物可可、咖啡、甘蔗、西沙尔麻为 主,水果在世界上著名。是世界农业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 北欧以丹麦最富特色,丹麦耕地占全国的62.2%,畜 牧业高达65%,干肉、鲜肉、熏肉与火腿出口居世界 第一位。
? 德国农业发达,畜牧业占70%,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 第四位。
? 南欧为阿尔卑斯山以南的欧洲部分,以山地为主,平 原面积不大,但社会经济也不如西欧、中欧、北欧发 达,以葡萄酒、油橄榄较为著名,意大利、西班牙、 葡萄牙、希腊粮食不能自给,如意大利2000年进口 粮食2404万吨,出口501.5万吨,净进口1902.5万。 西班牙2001年产量1813万吨,进口粮食1025万吨, 出口171万吨,净进口854万吨,占国内生产粮食的 47.10%。
4.拉丁美洲农区。
? 范围: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诸国、加勒比海及南美洲,总面积 2072万公 顷,人口 3.8亿,人口密度为 18人/平方公里,是第三世界农业最 发达地区。该区森林占 50.5%,草地占 26.7%,耕地占 8%,人均 耕地0.42公顷,估计尚有宜耕地 5亿公顷,其中巴西热带地区有 4.5亿公顷,秘鲁智利沿海有 0.5公顷,
? 农业特点: 澳大利亚是粮食出口大国,新西兰粮食生产较薄弱,两国均以畜 牧业为主导产区,永久性草地占总土地面积 58.4%,牧场占 52.5%, 两国绵羊头数占世界 20%以上,产羊毛占世界 40%以上,羊毛量 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一位,新西兰居世界第二位,奶牛、肉牛产业 也很发达,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次为大麦、燕麦、高粱、稻谷、 玉米。该区水果有重要地位;新西兰的猕猴桃最为著名,农业是 两国重要的创汇产业。
第八讲+民族植物学

二 植物资源利用分析模型:植物利用库
• 按照人类对某一个植物种依赖程度的大小, 把被利用的所有植物种群视为“植物利用 库”
Ⅰ级库
Ⅱ级库
植物资源利用库之 间的相互关系
Ⅲ级库
• Ⅰ级库-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资源 • Ⅱ级库-区域性重大资源 • Ⅲ级库-大部分为野生或处于人工保护 下的野生植物
三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新产品开发
• 人类对植物的传统利用既有对植物的物 质的利用,也体现对植物精神的利用
药品
化妆品
民族传统药物
生物农药
保健品
食品添加剂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植物学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 当地传统植物学知识的拥有程度,包括民间分类、鉴 定识别、植物命名和生态学知识 • 植物利用的多样性指数 • 农业生态系统中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 • 野生植物采收和管理的传统实践应用指数 •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文化方式和内涵及保护途径 • 社区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指数 • 传统知识在社区传承的社会机制状况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的途径 • 系统研究法-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物 质在植物界的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 性 • 民族植物学研究法-研究利用植物的传统 知识和经验为主要内容,同时也研究社会 结构、行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法
• • • • • •
新植物药品 新植物食品 用于生态恢复的绿色能源植物 绿化观赏植物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方法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
第八讲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民族植物学
一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 概念 • 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 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 可持续农业-指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 管理和利用,在这种管理和利用模式下使其 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繁殖力、功能的实现 能力和活力等得到维持,从而在不危及其他 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水平上和范围 内,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第八讲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5 隋唐时期的农业 江南地区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水稻
产量大面积提高。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结束。 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 主要地位
3-6-1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在公官监督下生 产;
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
原材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入 市场,缺乏竞争。
3-6-2 私营手工业
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中叶占据主导地 位;
私营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主要 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 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发展显著,农村 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至明中 后期大规模手工业作坊孕育出了“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 关系。
商业发展的表现: 商品流通、市场、城市、港口、货币
3-1 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丝麻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被成为“丝国”。
唐代出现了“缂丝”技术。
3-1 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品种;西 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 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 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 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著名 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 工业和商业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李秀辉 2010-10
第八章 农业生产结构及优化线性规划

第八章农业生产结构及优化第一节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及优化内容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因为农业生产结构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比例关系,也基本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同时,农业生产结构还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平衡、农产品价格涨跌,以致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另外,农业生产结构还直接关系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可见,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农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实质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实现政府行为与农户行为价值取向的统一。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在不同的地区因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初始布局、政策倾向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评价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看它能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不同的产品品种之间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于农业概念本身的多层次性,农业生产结构也可划分为若干层次:首先,在广义的农业层次上,农业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部门,因此,农业生产结构首先体现为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四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是农业生产结构中的一级结构。
一般地说,农业生产结构主要研究这一层次上的结构。
其次,农业各部门内部又可分为若干类别,如种植业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等,畜牧业可分为养畜业和养禽业等,因此,农业部门内部所包含的各个生产项目之间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就构成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二级结构,再次,各种作物或产品按照其种类和经济用途又可以继续细分为若干种类,如粮食作物可分为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可分为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依此类推。
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第八讲中间业务

即金额由收款人事先确定并 提供给银行 , 付款 人 到银 行 柜 台办 理付 款业 务 时只 能按 收款 人提 供 的 金额付款的代收业务 , 如代收 电话费 。
( ) 款人提 供 金 额 零 星代 收 业务 。 四 付
即付款人到银行 柜 台办理付 款业 务时 , 金额 由 付款人确 定 的代 收业 务 , 如代 收传 呼机 费、 收保 代 险 、 收学 费 、 收税 费 等 。 代 代
成。
一
、
基 本概 念
借记 付 款 人账 户 贷 记 收 款 人 账 户 , 是 按 汇 总 金 额 而 先借 记 付 款人 账 户贷 记 付 款人 的 9 4账 户 , 然后 通 过 省 中 心做 批 处理 时借 记 9 4账 户贷 记 收 款人 账 户 ; ② 对于代收业务 , 日间从付 款人 账上扣 的款先逐 笔贷 记 收款 人 的 9 4账 户 , 日终 批 处 理 时 再 按 该 9 4账 户 的 汇总 数 借记 9 户贷 记 收 款人 账 户 。 4账 2账 号格 式 . 理业 务 9 、 代 4过 渡账 号 格 式 : B B B B C 4Z S S. 中 : B B为代 理行 行 号 , C为 C9 YY S S 其 BB C 币种 , 业 务种 类 ( , z为 12为批 量 代 收 ; , 3 4为付 款人 提供 金额 零 星代 收 ; , 收 款 人 提 供 金 额 零 星 代 5 6为
( ) 款人 提供 金 额 零 星代 收 业 务 。 三 收
指 同一 个 9 4账号 ( 同一 客 户 ) 某 一 批 数 据 即 下 的分类 代 号 。 4 客 户 编号 、 指每 种代 收 代 付业 务 中 能唯一 标 识 客户 的顺 序 号 。通 常 情况 下 付款 客 户 为收 费单 号 、 电话 号码 、 手 机号 或 传 呼号 等 。发 薪 公 司可 为顺 序 号 。
发展经济学2.8 第8讲 三农问题:农业

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
国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济学。”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粮食安全 改造传统农业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8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第4个
1985年初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 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 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 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9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11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促进中国 农业持续 发展
第7个 2005年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三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四是搞好农村的交通、通信、市场和农产品检验检测 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 品加工业; 六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12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第8个
2006年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干意见》
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 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 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 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第八讲 田家四季歌

第八讲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一、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4个词语。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三、了解田家四季农事重点,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知识梳理一、会认字蝴字义:【蝴蝶】昆虫名。
静止时翅膀竖立在背部,喜在花间,草地飞行,吸食花蜜。
幼虫多对作物有害。
组词:蝴蝶巧记:“胡”家有“虫”。
蝶字义:蝴蝶,昆虫名组词:蝴蝶巧记:“世”下有“木”头,旁边飞一“虫”。
麦字义:谷类作物,分大麦、小麦、燕麦等多种,籽实磨面供食用。
组词:小麦麦子巧记:青上半(),冬上半(夊)苗字义:指幼小的植株。
组词:树苗禾苗巧记:“田”上长草(艹)。
桑字义:落叶乔木,叶卵形,花黄绿色。
组词:桑树桑叶巧记:“又”加“双”,摞“木”上。
场字义: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
组词:打场场院巧记:地头()扬手去()。
谷字义: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组词:谷子五谷丰登巧记:“八”“人”一张“口”,秋后粮食有。
粒字义:量词,多用于粒状的东西。
组词:豆粒米粒巧记:“立”方“米”。
虽字义:虽然组词:虽说虽然巧记:“虫”子有“口”头上长。
了字义:完了,结束。
组词:了解知了巧记:横钩(乛)弯钩(亅)上下连。
二、会认字季字义:三月为一季引:一段时间。
组词:季(季节)(季风)(四季)(秋季)(季孙之忧)辨字:李(李子)(李家)(行李)(桃李)(张冠李戴)造句:秋季的景色真迷人哪!运用: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书写:“禾”字稍窄,“子”稍宽。
“禾”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上;“子”居下半格,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末笔横最长。
吹字义:①类似吹的动作②合拢嘴唇用力出气。
组词:吹(吹气)(吹风)(吹号)(鼓吹)(风吹雨打)辨字:次(次要)(次日)(名次)(车次)(层次分明)造句:微风吹拂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书写:“口”小“欠”大。
“欠”第三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撇向“口”下方。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土地的誓言》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土地的誓言》课堂笔记本次课程学习的是第八课《土地的誓言》。
本课主要讲述了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以及农村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我们首先对课文进行了阅读和分析,了解了土地的重要性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进一步探究之前,我们先讨论了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什么是环保。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词汇,如肥力、松散、犁、腰斩。
通过联想和运用,我们在默写过程中掌握了这些词汇,并了解了这些用语在实际农村活动中的应用。
我们还观看了《中国地理》中的农业特辑,了解了中国的农村现状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农村劳动者的艰辛和付出,对于他们的劳动精神和耕地的珍贵性更加深入了解。
最后,我们对于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我们都懂得环境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
总体上,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丰富,涉及的问题也十分深刻。
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保护农业文化和环境,更深入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节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领会环保的意义,对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发展与保护,并通过课文中的土地的誓言这个形象生动的例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土地在农村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而农耕文化是连接农民与土地的桥梁,也是连接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桥梁。
因此,在我们保护农村文化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拓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农村的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传承。
当然,在保护农村环境和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农业的科技发展。
现代农业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自然条件光照、热量,降水光照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通常以≥10℃的持续期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为一年一熟而南方地区可达一年三熟;新疆的棉花和水果地形地形的类型、海拔和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和生产规模坡度>25°的坡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牧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分布垂直分宜土地不同位置的土地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酸碱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人均耕地面积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作物种类;根据土地的位置,确定发展的农业类型接近水源的土地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科学合理的垦殖和耕作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分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水源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先决条件根据不同地区的水分差异,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技术经济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小麦。
云南昆明发展花卉业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科技通过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装备先进和技术发达的地方,可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业及农业专业化生产,如:花卉、蔬菜等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玻璃和塑料大棚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地方;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社会经济市场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订单农业”的发展;城郊乳、肉、禽、菜等生产基地的建设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适应政府决策,在政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耕地红线,基本农田交通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粮食输出国;荷兰的鲜花.二、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三、农业的分类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按投入多少(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自给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的比较农业类型特点分布规律自给型农业农民在小块的土地上,用传统工具种植农作物,以求自给自足(自己和家庭成员享用),用来出售的农产品很少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商品型农业农业生产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禽或畜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开发地区粗放型农业和集约型农业的比较农业类型特点分布规律粗放型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集约型农业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根据投入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劳动集约型、资金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世界大国国家和地区的农四、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1)根据经纬度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应布局在哪里,通过举例,然后归纳共同点)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林业——山地与丘陵甜菜——气候温和的中温带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的平原渔业——湖泊或水库水稻——水分条件好的平原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2)小范围地区选择原则(举例说出一些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农业类型)♥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农业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鱼塘或蔬菜、果园、棉粮等♥需水量:河流、湖泊等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发展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等)五.常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的概述♥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这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形成: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不同级别和不同功能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由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由小而全到专业化生产;由分散到集中生产;由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由粗放型到集约型。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及其位置主要特点形成条件主要作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亚洲五大产稻国: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单产高,商品率低。
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饮食习惯,种植历史久。
水稻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乌克兰、俄罗斯、中国(华北平原、准噶尔盆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小麦、玉米大牧场放牧业羊: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牛:阿根廷、巴西(潘帕斯草原)、美国、墨西哥;中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优良牧场。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方便;先进的技术保证(培育良种牛、冷冻保鲜等);饮食习惯。
牛、羊乳畜业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成长。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先进的科技。
牛奶及其制品混合农业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河盆地)和西南部地区:小麦、绵羊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休耕、羊粪作肥、种饲);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一年内交替进行);灵活的生产选择(灵活性、对市场适应性)。
降水量大;气温较温和;人口较密集但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最主要:小麦、绵羊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周边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北美、南美、非洲的地中海气候区。
农作物普遍耐旱;自给自足、小农场经营;“三位一体”的多样化农业模式。
(小麦、大麦、燕麦、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羊、奶牛、猪)雨热不同期的气候,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地形以小平原和丘陵为主,适合开展多种生产;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城镇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粮食作物:小麦、大麦、经济作物: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如巴西、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等。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大;集约化经营,受国外资本控制;劳动密集型生产;商品率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水热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
欧洲殖民主义的剥削与掠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地区的经济支柱;市场需求大(主要满足原殖民宗主国的需求)。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香蕉、茶叶、咖啡、可可、剑麻、烟草等。
我国农业的向外学习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内蒙牧区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较相似之处: 区位比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我国内蒙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有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不同之处: 现状比较:美国为家庭经营,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我国为国营农场。
阿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
我国则靠天养畜、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可鉴之处: 可鉴之处:美国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增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都是我国应学习的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我国大中城市周围的乳畜业&美国五大湖周围乳畜带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比较区位比较: 优势比较:美国:分布区气温较低,生长期短,不宜于种植业。
但雨量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我国:为满足城镇、工矿企业的需求而建立起来。
自然条件较好,但零星分布,范围较小,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1.澳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生态系统;2.农业可有效进行农事安排;3.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牧羊,即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我国南方农业资源具有多样化,但市场结构具有单一性,潜力巨大可鉴之处: 可鉴之处: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生态农业体系:我国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多样化经营:南方应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
市场灵活性和适应性:应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
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