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5-8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8 5以内的减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8 5以内的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8减去5”的计算方法。
2.通过具体示例练习,培养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强化学生对减法概念的理解。
2.让学生能熟练应用减法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三、教学流程
第一步:引入
1.列一个简单的减法式子:“8-5=?”
2.让学生讨论减法的含义,引导他们回忆加法与减法的区别。
第二步:示范解题
1.和学生一起解决“8-5”的例题,强调减法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逐步掌握减法的操作步骤。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减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并通过减法解决问题。
第四步:拓展
1.以游戏或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减法的乐趣。
2.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减法问题,拓展思维。
四、教学评估
1.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针对练习和拓展阶段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
五、教学反思
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2.分析学生的学习反应,调整教学方式,做好个性化指导。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请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想象》的教学设计5篇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展示《新龟兔赛跑》(比赛结果变化)
5.重申要点:找出要素进行思考、辨析,即龟、兔两种动物的特性以及比赛
这个要素
三、实战演习(8分钟左右)
1..题目:美国有一户人家,夫妻外出,留下兄弟二人,一个七岁,一个两岁,不料发生雪崩,房屋被雪所掩,道路阻塞。营救人员在第三天才打开房门……
这节课朗读我也全交给了学生各小组汇报之后由他们自己决定采取怎样的朗读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是派出一名同学朗读有的是小组读有的是邀请别的小组一起读形式虽然多也比较活但是朗读的效果并不太好他们没有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或者说他们的朗读与他们的体会有点脱节但课堂上已经实在没有评价与指导朗读的时间了
《想象》的教学设计5篇
故事较简单,而且学生都很熟悉,故请学生复述,加大龟兔心理描写的力
度,也可由教师示范
2.启发、讨论阶段(5—8分钟)
①.抹去跑字,留下龟兔赛三个字,请同学们讨论,可从那些角度进行再创
作?
②.总结:比赛结果、比赛方式、比赛时间(年代)、比赛地点
③.进行创作阶段的讨论
3.创作阶段(单独完成)(5—8分钟)
教学重点:
1.想象力,创新能力的训练
2.描写能力的强化
教学难点 :开阔的思路,大胆的想象与想象的合理性的把握
教学过程 :
一、想象力拓展训练及描写的强化(5—8分钟)
1.布置预习作业 :秋天(可随季节更替而调整)是什么?可用一件具体的,
最能表现这个季节的东西来表现,也可以用一段音乐(不超过两分钟),
还可以用一幅画,一种颜色,一种情绪……等表示。同时附上一段有关的
6.缺少个性朗读,没有展现个别学生读书的强势。
7.对个别词讲得不够透彻。如:喊一片,唤一片,尽职尽责。
《教学设计》教案8篇

《教学设计》教案8篇《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溺水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游泳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溺水时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教学难点]:积极避险、自救方法[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结合、重在理解。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的事故也明显多起来。
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学生讨论师: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三、板书课题:自己溺水怎么办1、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
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启蒙教育5到8岁教案

启蒙教育5到8岁教案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5到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启蒙教育教案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认知能力。
在5到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开始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启蒙教育教案,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
其次,情感教育也是启蒙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5到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情感世界开始丰富多彩,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启蒙教育教案,设计一些情感体验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表达情感、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此外,启蒙教育还应该注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培养。
在5到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启蒙教育教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分享、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启蒙教育教案的设计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要注重启蒙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5到8岁是孩子启蒙教育的黄金时期,通过科学合理的启蒙教育教案,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创新启蒙教育教案,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5-8单元教学设计

学校语文教案学校:小学年级:一年级班级:()班任课老师:2016年秋季第五单元6、画教学目标:要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教学难点:学会本文生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并题写课文。
2.教师引学: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3.教师引问:会认这四个字吗?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学生读诗。
6.教师引学: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读一读。
哪些字不认识?请用铅笔标出来。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1.教师导言: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大家背得不错!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5.教师引问:是呀,真有点怪!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6.教师引问: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二下大单元教学设计5-8单元(思)

部编版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备课教师陈思祺【单元概述】本单元围绕“怎样做最好”这一主题,共安排了22篇文章,其中课文3篇,《新主题阅读》文章7篇,《你读我诵》文章12篇文章。
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
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
【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读”为主线,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通过“整体识字、师生双主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完成22篇文章的学习。
本单元的课文中的人物和角色,在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时,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先糊涂后清醒,有的先迷惑后醒悟,学生读后应该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继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教学内容】1.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主”教材第五单元3篇课文:《寓言两则》、《画杨桃》、《小马过河》。
2.《新主题阅读》文章7篇:《钉子》、《自作聪明的驴子》、《聪明的猪》、《启示》、《从哪一头吃香蕉》、《小白兔画骆驼》、《动手做做看》。
3.《你读我诵》文章12篇:《孩子和寓言(节选)》、《亡羊补牢》、《拔苗助长》、《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谁的伞大》、《蔽月山房》、《怎样做最好》《增广贤文(二)》、《龟虽寿(节选)》、《独自成长》、《小熊过桥》。
【教学目标】“一主”目标:1. 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中积累好词佳句,理清文章内容。
“两翼”目标:1. 阅读《新主题阅读》7篇,《你读我诵》12篇,背诵喜爱的优秀诗歌。
2. 在阅读中实在,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重难点】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二)(5-8课教学设计)

5、有趣的半圆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变化出造型不同的半圆形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否用半圆形变化出多种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否把剪贴出的形象组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半圆形教具若干,展示作品,色卡纸,剪刀,胶棒,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工具,准备上课。
二、导入今天,我们玩一个小游戏。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给你们三秒钟的时间想一想,他像什么?然后我们用开火车的形式一一说出来。
(长方形,圆形)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有形的东西,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形状的世界里。
今天,让我们走进另一种形状,有趣的半圆形。
三、新授1.添画半圆形生活中有哪些半圆形的东西?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了4个不同方向的半圆形。
谁愿意来添画几笔,把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
下边的同学在纸上画,看看谁画出的半圆形的东西多。
2.剪贴半圆形这是什么?(彩纸)现在变成什么了?(半圆形)这个半圆形还能变成什么?(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示范做法。
我们把它变成雨伞吧,如果变成雨伞,还要剪出什么?(伞把)我们把剑出的雨伞贴在卡纸上好吗?这样的画面美吗?如果不美,还需要添上什么内容?为了让画面更丰富,更饱满。
我们可以多做几把雨伞。
然后再添画上和它有关的背景。
这样就更完美了。
老师也用剪贴的方法也做了几幅作品,大家来欣赏下。
(出示范作)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呢?一起去看看。
3.欣赏课本那幅作品最吸引你?课本左边的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有一个半圆形)今天,老师也把他们请进了我们的课堂。
(出示范作)给大家打个招呼。
你们好,小朋友。
这个半圆形和刚才的那些半圆形有什么不同?他是怎样立起来的?像这样立体的半圆形还能变成什么?如果你也喜欢这种方法,做作业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
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用添画或剪贴的方法制作一幅半圆形的作品。
初二英语 U5 L18 说课教案

初二英语 U5 L18 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有关旅游和观光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2.学习并掌握新词汇和重要短语的拼写和发音;3.能够理解、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与旅游和观光相关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1.与旅游和观光相关的词汇与表达;2.听力训练。
三、教学难点1.听力训练;2.书面表达。
四、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5分钟)请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准备好相关练习。
2.导入(5分钟)根据课程主题“旅游和观光”,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谈论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3.新课讲授(30分钟)(1)首先让学生一起学习本课所涉及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包括但不限于:•tourism 旅游•tourist 旅行者•sightseeing 观光•attraction 吸引力•culture 文化•tradition 传统•itinerary 行程•souvenir 纪念品•guide 导游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并让他们在书写和拼读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度。
(2)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通过听力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请在听力前对学生进行一些预热,如询问学生是否了解美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等国家的某些旅游景点。
然后放录音,切记要控制语速,并给学生足够时间听录音并回答问题。
请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听力中出现的单词和表达方式。
(3)让学生进行口头/书面表达,要求学生就自己曾经到过的旅游景点,描述景点的主要特点和风景及相关的文化和传统等信息。
教师可以在讲解时提供一些相应的范例与指导方向。
4.巩固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同时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
巩固练习可以包括以下环节:(1)情境对话(pair work),要求学生模拟旅游场景下的典型对话模式,例如:A:What’s your plan for today? 你今天打算怎样安排?B:We’re going to visit the art museum this morning, and then we’ll have lunchat the nearby restaurant. 今天上午我们会去参观艺术博物馆,然后在附近的餐厅吃午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Do Ex3 .Put the sentences in the right order to find out about Kelly’s afternoon and evening. And ask the student who finish first why he can find the order so quickly.
3. Listening
1. Pre-listening
Get the Ss to talk about the persons in the picture first and see carefully what they are doing.
2. Listening A1
Get the S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to each person.
3. Speak up
(1) Explain what a questionnaire i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do ExB1,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How often do you …?”
(2) GameΒιβλιοθήκη : Chooseone or two students’ answers tothe questionnaire ,readthem to the class and ask the class to guess who it is.
5.Reading C
(1) Read the beginning of the letter.
(2) Get the S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with Kelly. Then practice in pairs. Pay attention to use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4 project about daily life
(1) Do Ex A. Teacher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for describing the daily lives of these people.(a doctor /a policeman/a construction worker/a driver/a manager/a post woman/a nurse)
6. Homework
完成练习册内相关练习。
第6课时
Speaking
&
Project
(口语课)
一、定位:
output-based,说为主。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准确读出以下三对辅音音标的发音及掌握其基本的字母组合发音规律:/s/-/z//iz/
2.在紧扣“Daily life”这个主题的一系列讨论中,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口语表达能力。
(3)Play a game: Let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ir classmates and othersandguess who he/she is.
4. Reading B
(1) Fast reading,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time”, find the answers quickly.
c.The little girl with her finger in her mouth is my cousin.
d.She’s the youngest, except for the baby.
(2)Get the Ss to describ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 without looking at the passage.
1. Revision
Check the homework assigned the day before.
2. Leading-in
(1) Introducemyself to Ss: Today I am in black dress, with some books in my hands, I am in white leather shoes ……
3. Practice
(1)Ask the Ss to follow the tape to read out the passages. And ask them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entences .
a.My mum is in the green dress.
b.The man with his hands behind his back is Aunt Huang’s husband.
3.通过Project的讨论与制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上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情况,让英语学习贴近生活。
三、教学环节设计:
1.Talk Bar
Get some Ss to talk about their daily livesusing 6-8 sentences.
2. Speaking A---Talk time
(1) Get the Ss to pronounce the following phonetic signs correctly:
/s/-/z//iz/
(2) Play the tape for Ss to follow it and say the words aloud.(Ex. A1)
(3) Ex.A2---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dd the words to boxes in Ex A1.
第5课时
More practice A &B
(拓展课)
(Optional)
一、定位:
input-based,本课可作弹性选择,Part A定位为泛听材料,Part B定位为泛读材料。
二、教学目标:
通过听力与阅读训练,增补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描述人的特征话题相关的信息。
三、教学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