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写作要点:1.1.1编写目的:描述这份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是基于哪份软件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意义、作用、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意图。
注意,如果这份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只与整个系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那么只定义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中说明的那个部分或子系统。
2.1.2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列举本软件系统概要设计报告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描述文档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并且针对每一类读者提出最适合的文档阅读建议。
3.1.3参考资料:列举编写软件产品概要设计报告时所用到的项目中的其他文档或资料。
注意,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所有参考资料应该按一定顺排列,尽可能详细的提供资料的信息,比如标题、版本。
4.术语与缩略语:描述在本文使用的独特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注意不是整个项目共用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并且缩略语列表中必须按照滋补的升序排列。
5.2.1限制和约束:简要描述起到限制和约束作用的各种可能存在的条件,并且说明在这些条件下,应该实现的系统目标。
这些条件可能包括:技术条件、资金状况、开发环境、时间限制。
6.2.2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描述设计人员的进行概要设计的方法和决策,通常包括:命名规则、模块独立性原则、边界设计原则、数据库设计规则、安全性和保密原则、系统易操作性要求、系统可维护性要求。
7.3系统的软件架构:描述如何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绘制逻辑图,并用文字说明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子系统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注意,在描述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共的时候要给出分解的原因。
列举子系统时,可以使用下表•子系统编号给出本系统中指定子系统的顺序编号:如果本系统末划分为多个子系统,仅由一个运行模块组成;则本项内容仍需要描述,但是本表内容只有一行。
•子系统英文名称给出本子系统的英文名称,该名称是在应用软件中实际使用的可执行文件名称,必须能够说明该子系统的特点。
•子系统中文名称给出本子系统的中文名称,该名称必须能够说明该子系统的特点。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模板)

XXX项目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广州市XX有限公司二〇X X年X月文档修改记录目录第一章引言 (1)1.1目的 (1)1.2背景 (1)1.3术语定义 (2)1.4参考资料 (2)第二章系统环境 (3)1.5运行环境 (3)1.1.1系统支撑环境 (3)1.1.2部署图 (4)1.1.3系统接口 (4)1.1.4系统安全控制 (4)1.6运行模块组合 (4)1.7运行环境的配置 (4)1.8条件与限制 (5)第三章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1.9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6)1.10总体结构图 (7)1.11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7)1.12子系统清单 (8)第四章模块功能分配 (9)1.13系统划分及功能描述 (9)1.14专用模块功能概述 (9)1.15公用模块功能概述 (10)1.1.5版本控制管理 (10)1.1.6帮助模块 (10)第五章数据库设计 (11)1.16逻辑视图 (12)1.17数据库表关系图 (12)1.18数据表清单 (12)1.19主要算法设计 (13)1.20其它数据结构设计 (13)第六章接口设计 (14)1.21用户接口 (14)1.22内部接口 (14)1.23外部系统接口 (14)第七章安全保密设计 (16)1.24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 (16)第八章维护及出错处理设计 (17)1.25系统维护设计 (17)1.26出错信息 (17)1.27出错处理 (17)1.28系统故障预防与恢复 (17)1.29数据备份与恢复 (18)第九章设计约束 (19)1.30字节集编码约束 (19)1.31操作系统约束 (19)1.32其他约束 (19)第十章附件 (20)第一章引言1.1目的提示:简要说明编写这份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说明系统总体设计的技术方案,从程序系统的设计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内容,以向整个设计期提供关于程序系统的逻辑和数据功能实现方式的总体描述,从而作为程序详细设计或编码的基础。
项目-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项目-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项目-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1. 引言1.1 项目背景在这里描述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目标、范围和重要性。
1.2 项目目标在这里描述项目的具体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1.3 目标受众在这里描述项目的目标受众,包括系统的最终用户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
1.4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在这里列出项目中使用的所有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的解释和意义。
2. 系统概述2.1 功能概述在这里描述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点。
2.2 用户角色在这里描述系统中的不同用户角色,并说明每个角色的权限和责任。
2.3 系统约束在这里描述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限制和限制条件,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方面的约束。
3. 系统架构3.1 总体架构在这里描述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3.2 数据架构在这里描述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
3.3 技术架构在这里描述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包括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
3.4 硬件架构在这里描述系统部署所需的硬件设备和网络架构。
4. 功能需求4.1 功能列表在这里列出系统的详细功能列表,包括每个功能的描述和所需的输入和输出。
4.2 功能流程图在这里提供系统的功能流程图,以便能够清楚地了解不同功能之间的交互和顺序。
4.3 功能详细描述在这里针对每个功能提供详细的描述,包括功能的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
5. 非功能需求5.1 性能需求在这里描述系统的性能需求,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等方面的要求。
5.2 安全需求在这里描述系统的安全需求,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漏洞防护等方面的要求。
5.3 可靠性需求在这里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需求,包括故障恢复、备份和容错等方面的要求。
5.4 可用性需求在这里描述系统的可用性需求,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用户友好性等方面的要求。
6. 界面设计6.1 用户界面设计在这里描述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包括界面布局、交互和可用性。
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测量审核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是设计一个信息平台,方便客户进行测量审核申请和回送请求,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申请的审核和样品的发送。
本阶段已在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管理系统做概要设计。
主要解决了实现该系统需求的程序模块设计问题。
包括如何把该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决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模块之间传递的信息,以及数据结构、模块结构的设计等。
在以下的概要设计报告中将对在本阶段中对系统所做的所有概要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下一阶段的详细设计中,程序设计员可参考此概要设计报告,在概要设计对信息系统所做的模块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
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1.2项目背景本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是由 XX委托,由 XX 负责开发。
信息管理系统将由两部分组成:置于前台的客户申请程序,以及置于后台管理人员的数据库服务器。
1.3定义1.3.1专门术语SQL SERVER系: 统服务器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SQL: 一种用于访问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事务流:数据进入模块后可能有多种路径进行处理。
主键:数据库表中的关键域。
值互不相同。
外部主键:数据库表中与其他表主键关联的域。
ROLLBACK: 数据库的错误恢复机制。
1.3.2缩写系统:若未特别指出,统指本信息管理系统。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1.4参考资料2.任务概述2.1目标2.2运行环境该系统建设信息平台,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之间应该通畅可靠。
系统要求可靠、稳定、查询效率高。
操作系统平台: windows2003 、 windows xp 、 win 7数据库平台: sql server 2008开发软件:visual studio 2010运行平台:开发完成将网站放到装有 IIS的服务器上,客户端用 IE 或者其他浏览器即可2.3需求概述为方便客户进行测量审核申请,需要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客户可以在线查看所有测量仪器的名称及各项参数,在线填写申请表,提交申请,查看自己的账号信息,物流状态。
概要设计说明书(学习模板)

【智慧学习建设】概要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智慧学习建设管理系统包含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字典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系统。
它根据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其他前期文档中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
此设计说明书从系统详细设计的角度明确了本项目的业务类型、功能范围、业务端系统的接口和业务处理模式,使系统开发人员和产品管理人员能够进一步明确本次项目所开发的产品的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开发、测试、验收等各方面的工作。
1.2.背景a、描述系统产生的背景,包括:b、需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和英文缩写(可选),项目编号(可选);c、列出此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d、软件系统应用范围、用户。
1.3.术语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术语定义、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也可用附件说明。
或放到本文件的最后。
无1.4.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描述本文档的主要读者,以及这些读者在阅读时的阅读重点与建议。
可用列表的方式列出。
如表:1.5.参考资料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如:a、本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b、不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d、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总体设计2.1.设计概述2.1.1设计约束<包括(1)需求约束。
从需求文档(如《用户需求说明书》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提取需求约束,例如:本系统应当遵循的标准或规范软件、硬件环境(包括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约束接口/协议的约束用户界面的约束软件质量的约束,如正确性、健壮性、可靠性、效率(性能)、易用性、清晰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可移植性等等。
(2)隐含约束。
有一些假设或依赖并没有在需求文档中明确指出,但可能会对系统设计产生影响,应当尽可能地在此处说明。
例如对用户教育程度、计算机技能的一些假设或依赖,对支撑本系统的软件硬件的假设或依赖等。
超详细的概要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21.1编写目的 (2)1.2参考资料 (2)2总体设计 (2)2.1需求规定 (2)2.2运行环境 (2)2.3系统部署图 (2)2.4基本设计概念和类图 (3)2.5结构 (4)2.6功能模型描述 (9)2.6.1招聘管理 (9)2.6.2企业结构管理 (21)2.6.3行政级别管理 (29)2.6.4企业架构展示 (32)2.6.5人事档案管理 (33)2.6.6人事基础数据维护 (73)2.6.7权限管理 (82)2.7人工处理过程 (83)2.8尚未问决的问题 (83)3接口设计 (83)3.1用户接口 (83)3.2外部接口 (83)3.3内部接口 (83)4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84)4.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84)5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 (85)5.1表结构与数据结构图 (85)5.1.1数据结构图 (85)5.1.2表汇总 (87)5.2数据结构与程序关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98)6.1出错信息 (98)6.2补救措施 (99)6.3系统维护设计 (99)概要详细设计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本概要设计说明书跟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描述了系统的概要设计,并为下一步的“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提供依据,为系统测试人员提供测试依据。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测试经理、项目组长、系统开发人员。
1.2参考资料《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2总体设计2.1需求规定本系统的主要的输入输出项目、处理的功能性能要求参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2运行环境软件运行环境Windows 2000/XP/2003 Server操作系统;MS SQL Server 2000;Tomcat 5.0;Jdk 1.4;硬件运行环境Intel Pentium 2GHz或以上的CPU;内存512MB,建议使用1GB内存;硬盘至少有1GB可用空间;CD-ROM驱动器;2.3系统部署图用图例表示出系统实施运行中使用的服务器名称,Internet和各服务器之间的实施运作。
《概要设计说明书》编写指南1

该文档收集他人文档而来:一、问题的提出概要设计写什么?概要设计怎么做?如何判断设计的模块是完整的?为什么说设计阶段过于重视业务流程是个误区?以需求分析文档还是以概要设计文档来评估开发工作量、指导开发计划准确?结构化好还是面向对象好?以上问题的答案请在文章中找。
二、概要设计的目的将软件系统需求转换为未来系统的设计;逐步开发强壮的系统构架;使设计适合于实施环境,为提高性能而进行设计;结构应该被分解为模块和库。
三、概要设计的任务制定规范:代码体系、接口规约、命名规则。
这是项目小组今后共同作战的基础,有了开发规范和程序模块之间和项目成员彼此之间的接口规则、方式方法,大家就有了共同的工作语言、共同的工作平台,使整个软件开发工作可以协调有序地进行。
总体结构设计:功能(加工)->模块:每个功能用那些模块实现,保证每个功能都有相应的模块来实现;模块层次结构:某个角度的软件框架视图;模块间的调用关系:模块间的接口的总体描述;模块间的接口:传递的信息及其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满足功能和性能的算法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结构设计:详细的数据结构:表、索引、文件;算法相关逻辑数据结构及其操作;上述操作的程序模块说明(在前台?在后台?用视图?用过程?······)接口控制表的数据结构和使用规则其他性能设计。
四、概要设计写什么结构化软件设计说明书结构任务:目标、环境、需求、局限;总体设计:处理流程、总体结构与模块、功能与模块的关系;接口设计:总体说明外部用户、软、硬件接口;内部模块间接口(注:接口≈系统界面)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与程序结构的关系;模块设计:每个模块“做什么”、简要说明“怎么做”(输入、输出、处理逻辑、与其它模块的接口,与其它系统或硬件的接口),处在什么逻辑位置、物理位置;运行设计:运行模块组合、控制、时间;出错设计:出错信息、处错处理;其他设计:保密、维护;OO软件设计说明书结构1 概述系统简述、软件设计目标、参考资料、修订版本记录这部分论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目标,明确地说明哪些功能是系统决定实现而哪些不准备实现的。
概要设计说明书 (2)

概要设计说明书1. 引言概要设计说明书旨在对系统或项目的整体结构、模块划分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和解释,详细阐述系统设计的思路、目标和原则。
本文档将介绍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设计、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关键内容,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2. 系统概述本系统是一个xxx(系统名称)的xxx(系统类型),旨在xxx(系统目标)。
系统包括xxx个模块,分别负责xxx功能。
系统采用xxx(架构模式),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3. 功能需求3.1 功能1功能1的主要目标是xxx。
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步骤包括:xxx(详细描述功能实现的步骤或算法)。
对应的模块为xxx模块,该模块负责xxx(模块的职责描述)。
3.2 功能2功能2的主要目标是xxx。
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步骤包括:xxx(详细描述功能实现的步骤或算法)。
对应的模块为xxx模块,该模块负责xxx(模块的职责描述)。
…4. 结构设计4.1 总体结构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插入总体结构示意图系统分为xxx个核心模块,分别为xxx。
每个模块之间通过xxx(接口协议或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
4.2 模块设计4.2.1 模块1模块1的主要职责是xxx。
模块1包含如下子模块:•子模块1:负责xxx;•子模块2:负责xxx;•…4.2.2 模块2模块2的主要职责是xxx。
模块2包含如下子模块:•子模块1:负责xxx;•子模块2:负责xxx;•……5. 接口设计系统的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和方法调用。
本节将描述系统的主要接口及其定义。
5.1 接口1接口1用于xxx的数据传输和方法调用。
接口1的定义如下:public interface Interface1 {// 方法1的说明void method1();// 方法2的说明int method2(String param);}5.2 接口2接口2用于xxx的数据传输和方法调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3)
2总体设计 (3)
2.1需求规定 (3)
2.1.1精度要求 (3)
2.1.2时间特性要求 (3)
2.1.3灵活性 (4)
2.2运行环境 (4)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
2.4结构 (6)
2.5功能需求求与程序的关系 (6)
2.6人工处理过程 (7)
2.6.1 对注册团队信息的管理 (7)
2.6.2 对注册团队信息的人工审查 (7)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7)
3接口设计 (7)
3.1用户接口 (7)
3.2外部接口 (7)
3.3内部接口 (7)
4运行设计 (8)
4.1运行模块组合 (8)
4.2运行控制 (8)
4.3运行时间 (11)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11)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11)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11)
6.1出错信息 (11)
6.2补救措施 (11)
6.3系统维护设计 (12)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文档为项目计划管理系统的概要设计说明书,对该项目的背景、功能和体系结构等内容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说明,按照规格设计的功能要求详细定义了明确了所要开发的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性质与界面形式,使项目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本项目管理的设计和实现路线,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客户、业务或者需求分析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者、项目管理人员。
1.2背景
该项目提出后,经过我们广泛的市场调查,发现某些公司已经有这些类似的软件,但是这类软件不是面向群体太广泛就是功能实现欠缺,因此综合来说我们所提出的项目计划管理平台拥有积极的市场前景。
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方征求了意见,对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使系统的服务范围不断深入。
于是,我们“项目计划管理系统”开发遍初步形成。
该项目的提出者为张德平老师,开发小组为第4组(组长黄德罡,成员刘瑞,苏海涛,仇国见,陈林,刘超),面向用户为进行项目开发的公司。
1.3定义
用户输入: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及密码
用户名及口令与用户分类信息:存放在一个数据库表中,用以判断该用户是成员用户还是部门领导用户还是项目经理用户(权限递增);
成员用户信息管理:是小组成员用户使用该系统的权限的表现,只能处理自己的信息,比如递交文档(包括里程碑文档),查询自身信息以及在月度考评系统中查询自身绩效。
部门领导用户信息管理:是部门领导用户使用权限的表现,这在用户分类信息中都已表示出来;
项目经理用户信息管理:是项目经理用户使用权限的表现,拥有最大权限,可对项目计划,周计划,以及员工的绩效考评做出操作。
项目计划基本信息:即档案信息,存放项目的名称、标号、事件、起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小组成员及分工,项目经理可以对计划进行修改,部门领导和小组成员只能进行查询;
周计划信息:存放单个事件的名称、标号、起始时间、完成度(0%~100%),以及相应的评语或者备注(一系列字符串);
文档信息:一般可由能登入系统的所有成员提交,可以是各种可直接操作的文档,但是里程碑文档只能由部门领导或者项目经理提交修改删除等;
成员绩效信息:部门领导和项目经理根据其周计划的完成度,会给出相应的分数和评语,到最后月度时会有,加权总结的绩效评定。
1.4参考资料
1. 孙涌,等编,现代软件工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
2. 齐治昌等,软件工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Pressman R S.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3rd
4. 郑人杰等,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1.1精度要求
数值要求精确到整型个位即可,要求学号完全准确,姓名可以进行部分匹配。
2.1.2时间特性要求
a.响应时间:小于0.5秒;
b.更新处理时间:小于1.5秒;
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小于2秒;
2.1.3灵活性
a.操作方式上的变化:鼠标、键盘、触摸屏等都可以使用;
b.运行环境的变化:在多种平台上都可以使用;
c.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精度变化要对系统的影响减小到最小;
d.计划的变化或改进:较易改进。
2.2运行环境
a.处理器型号及内存容量:P1及以上,内存大于32M;
b.外存容量、联机或脱机:10G,联机
c.输入及输出设备的型号和数量,联机或脱机:联机或者脱机均可;
d.数据通信设备的型号和数量:服务器Sever;
e.功能键及其他专用硬件:快捷键
f.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g.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开发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数据库
2.4结构
本项目的模块主要有五个模块,项目计划管理,周计划管理,文档管理,月度考评,基本信息管理。
1.注册子管理模块(M1):包括团队的注册,经理和普通成员注册。
负责处理用户的注册,读取用户的注册信息并且存入数据库。
2.登录子管理模块(M2):管理用户登录,验证用户的信息,成功登录和登录失败处理。
3.小组(团队)子管理模块(M3):包含系统管理员(此处为经理或者领导)对所有团队的管理。
系统管理员主要管理团队的申请和注销;团队管理员管理本团队成员申请的审核,团队注销等。
4.个人信息管理子模块(M4):查询跟新自己的信息,修改密码等基本操作。
5.资源管理子模块(M5):包括资源的上传,下载以及资源的管理。
6.帮助子模块(M6):为用户现实操作的流程和响应的帮助提示。
2.5功能需求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2.6.1 对注册团队信息的管理
该软件对所有用户发布的信息经过过滤,如果确实不属于正常情况下的文档,或者文档内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则不予提交和发布。
2.6.2 对注册团队信息的人工审查
网络管理员定期检查站内信息,如果出现利用本站危害公司或者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侵犯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利,传播封建,暴力,迷信,恐怖等信息,诋毁国家机关信誉等情况,管理将会删除相关信息,并予以发布者严厉警告,必要时通知相关机构依法处置。
2.7尚未解决的问题
网站的安全问题,如果该软件联网使用,如何防范网站被黑客攻击至瘫痪、网页被植入木马病毒、用户的安全隐私被侵犯、网页遭到恶意篡改等问题,在设计软件过程中尚未有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因此,需要改进设计方案,以适应日益增加的网络安全需要。
软件的升级维护问题,如何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信息渠道的通常和信息发布流程的正确性,如何对经常更变的信息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如何用更合适的更新工具更有效的维护软件的健壮性,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解决思路。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详细见界面设计。
3.2外部接口
详细见界面设计。
3.3内部接口
详细见界面设计。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用户登录:系统管理员或者普通成员登录,审核待处理的信息。
成员进入。
个人信息管理:用户登录后,可以更新自己的信息,修改密码等。
相应的修改被写入数据库。
资源管理:用户登录后,选择资源管理选项(有权限,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删除),用户可以上传资料,相关信心被写入数据库,同时也可以下载团队成员的上传资料,可以管理自己的上传的文件,相关操作被写入数据库。
4.2运行控制
登录子模块如下图所示
项目计划管理
周计划管理
文档管理
信息管理模块
4.3运行时间
a.响应时间:小于0.5秒;
b.更新处理时间:小于1.5秒;
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小于2秒;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中的每个数据项的存储要求,访问方法、存取单位、存取的物理关系(索引、设备、存储区域)、设计考虑和保密条件。
6.1出错信息
用一览表的方式说朗每种可能的出错或故障情况出现时,系统输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处理方法。
6.2补救措施
a.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
和启动的技术,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
技术;
b.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
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
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6.3系统维护设计
因为维护工作比较简单,仅仅依靠一些基本维护措施就可以,为了便于维护,应该设计三种日志:系统运行日志,操作日志,出错日志。
三种日志根据不同的重要程度采取存放在文件和数据库的方式,系统管理员可以很轻松的监控系统运行情况。
数据表的建立和删除由管理员予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