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教材勘误20121015

合集下载

教材勘误表

教材勘误表

勘误表1.P.13,倒第9行,将“左”字改这“右”字。

倒第10行,将“右”字改为“左”字,将“左字改为“右”字。

2.P.14,表1-1在Form1与Label1之间加横线。

3.P.15,第五行改为“Text2.Text=”””。

4.P.24,倒第14行,将“WindowsState”改为“WindowState”。

5.P.26,倒第10行,名尾加冒号。

6.P.36,倒第9行,句中一对全角双引号改成半角双引号。

7.P.41,将“图”字改为“表”字,在“所示”后加“,”。

8.P.43,第9行,将“WindowsState”改为“WindowState”。

9.P.55,倒第20行,改为“Area=3.14*Radius*Radius”10.P.56,倒第7行,将“-298.66”改为“-298.67”。

11.P.57,第1行,将(B)”女”后的小于号改成大于号。

12.P.68,倒第3行,除去语句中间的“Tab(40);”。

13.P.69,倒第13行,将句中的“10”改成“11”。

倒12行“全角字符”前加“为”字。

14.P.73,第4行,改成“Area=3.14*Radius_out*Radius_out-3.14* Radius_in* Radius_in”15.P.75,删除倒第11行至倒第16行。

16.P.76,第18行,第19行中的“;”改为半角的“;”。

17.P.78,倒第6行,答案改为“10+20=030.00”18.P.86,第19行,在“多个”和“变量”之间加“分离的”。

第27行删除“,同时Case X*Y>0也是错误的”。

19.P91,第4行,改成“If x+y>z And x+z>y And y+z>x Then”20.P.96,倒第10行。

改为“Sub Command2_Click()”21.P.100,第3行的句尾加冒号。

22.P.106,第12行的句尾加冒号。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述(1)举出3个本书中未提到的嵌入式系统的例子。

答:键盘、鼠标、扫描仪。

(2)什么叫嵌入式系统?答: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应用系统。

(3)什么叫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分为哪几类?答:嵌入式处理器是为完成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特殊目的的处理器。

分为3类:1.注重尺寸、能耗和价格;2.关注性能;3.关注全部4个需求——性能、尺寸、能耗和价格。

(4)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为何要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答: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操作系统的一种类型,是在传统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加入符合嵌入式系统要求的元素发展而来的。

原因:1.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2.提高了开发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

3.充分发挥了32位CPU的多任务潜力。

第2章 ARM7体系结构1.基础知识(1)ARM7TDMI中的T、D、M、I的含义是什么?答:T:高密度16位Thumb指令集扩展;D:支持片上调试;M:64位乘法指令;I:Embedded ICE硬件仿真功能模块。

(2)ARM7TDMI采用几级流水线?使用何种存储器编址方式?答:3级;冯·诺依曼结构。

(3)ARM处理器模式和ARM处理器状态有何区别?答:ARM处理器模式体现在不同寄存器的使用上;ARM处理器状态体现在不同指令的使用上。

(4)分别列举ARM的处理器模式和状态?答:ARM的处理器模式:用户模式、系统模式、管理模式、中止模式、未定义模式、中断模式、快速模式;ARM的处理器状态:ARM状态、Thumb状态。

(5)PC和LR分别使用哪个寄存器?答:PC:R15;LR:R14。

(6)R13寄存器的通用功能是什么?答:堆栈指针SP。

(7)CPSR寄存器中哪些位用来定义处理器状态?答:位31~28:N、Z、C、V,条件代码标志位;27~8:保留位;7~0:I、F、T、M4~0,控制标志位。

(8)描述一下如何禁止IRQ和FIQ的中断。

答:当控制位I置位时,IRQ中断被禁止,否则允许IRQ中断使能;当控制位F置位时,FIQ 中断被禁止,否则允许FIQ中断使能。

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书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是本人在指导老师下独立研究、写作的结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词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本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时间:2013 年月日指导老师已阅:(签字)时间: 2013 年月日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王如顺学号指导教师马强职称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任务与要求:任务:1.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其工作环境,学会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学会应用keil、Proteus、Protel等软件。

3.能够完成基本的硬件设计。

4. 学会调试系统软件、硬件,具备基本的故障排除能力。

要求: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脉冲频率计,要求该频率计能够测得方波、三角波等多种波形的频率。

要求该频率计测量数值稳定,精度较高且安全经济。

要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开始日期2013年月日完成日期2013 年月日院长(签字)2013 年月日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学生姓名王如顺学号指导教师王如顺职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题目名称基于单片机的脉冲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一、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起止时间工作内容2013.9.10-2013.10.10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电子元器件知识2013.10.11-2013.10.15 确立方案,检索相关技术资料,熟悉相关仿真软件,设计整体电路图原理和仿真PCB板,完成开题报告2013.10.16-2013.10.24 软件仿真设计,开始撰写论文2013.10.25—2012.10.30 进行系统软件和硬件调试2013.11.01—2012.11.24 整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二、主要参考书目(资料)[1] 江晓安,董秀峰,杨颂华。

基于RSA的可撤销属性签名Revocation of users in RSA attribute-based signatures

基于RSA的可撤销属性签名Revocation of users in RSA attribute-based signatures
Degree in Mathematics
Title: Revocation of Users in RSA Attribute-Based Signatures Author: María Rosa Fueyo Pestaña Advisor: Javier Herranz Sotoca Department: Matemàtica Aplicada IV Academic year: 2013/2014
María Rosa Fueyo Pestaña
Advisor: Javier Herranz Sotoca
Matemàtica Aplicada IV
Abstract
Keywords: Attribute-based signatures, RSA, privacy, unforgeability, revocation, accumulators, Zero-Knowledge Proof. MSC2000: 92A60, 92A62
Notation
Integer numbers N = P Q RSA modulus ϕ(·) Euler Function ZN ∗ Set of integers less than N and relative prime to N neg (·) Negligible function S Probability space x ←R S Chosen at random according to S PK· Zero-Knowledge Proof of Knowledge P Set of Attributes (P , Γ) Signing Policy
ZCoLeabharlann tents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2. Preliminaries 1. Number-Theoretic assumptions 2. Proofs of Knowledge 3. Attribute-Based Signatures Chapter 3. Universal Accumulators 1. Universal Accumulator 2. Dynamic Universal Accumulator Chapter 4. Ecient Proof that a Committed Value was not Accumulated 1. Formulation of the protocol 2.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otocol Chapter 5. Incorporating Revocation of Users into Attribute-Based Signatures 1. Existing Attribute-Based Scheme for a Threshold Signing Policy 2. Incorporating Revocation into the Signature Scheme 3. Eciency Chapter 6. Conclusions References 1 3 3 4 6 9 9 12 15 15 16 21 21 23 24 27 29

勘误表

勘误表

勘误表“参考文献”放在书的最后一页。

详细修改请看《校正本》的前言,目录及各页。

第一章1. 第10页,最后一行:122424B m C P ==应该改为:122B m C ==2. 第19页第2题:C={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书} 改为:C={21世纪出版的书}3. 第238页第2题的答案应该改为:(1)“21世纪以前出版的英文版数学书”;(2)在“馆中所有数学书都是21世纪出版的英文书”的条件下,等式成立;(3)“21世纪以前出版的书都是英文版的”;(4)“馆中非数学书都是英文版的,并且所有的英文版的书都不是数学书”4. 第20页,第5题最后一行:“恰好为1,2,3,4的概率”应该改为“恰好为1,2,3,4,5的概率” ,并把最后一行紧接到上一行的后面。

5. 第238页第5题的答案(3)“15”应该改为“25!”6. 第20页,第14题:“求()()P B A B P B ⋅ ”应该改为:“求()P B A B ”7. 第238页第15题(1)的答案“22222rrnn rnC C ”应该改为:“22222rrnrnC C ”8. 第239页第36题的答案“0.632”错误,应该改为()1111111234!!!!n n --+-++-9. 第22页,第38题第二行:“输出AAAA ,BBBB ,CCCC 的概率分别为”应该改为:“输入AAAA ,BBBB ,CCCC 的概率分别为”10. 第239页第39题的答案(2)()()222094006..N n C β-=应该改为:()()222094006..n n C β-=11.第239页26题的答案,应该是0.36,而非0.35第二章1、P26定义2.2.3上面一行P (X=k )改为P {X=k }2、 改为3、 P29例6(1) -12=ee λλ-⎛⎫ ⎪⎝⎭()1(1)n p kn k pkqkq+-+-=+()()p q kqkp n kqpk n -=-++=-+=111)1(改为2=ee 1-λλ-⎛⎫ ⎪⎝⎭(2) 中删去D={有两个乙类细菌};另外P(C) -12=ee λλ-⎛⎫ ⎪⎝⎭改为P(C)2=e e 1-λλ-⎛⎫ ⎪⎝⎭()()()()()()()()()()222P A P D A P C D P D P A D P D C P C P C P C P C ====2211221e2!2=ee 8e λλλλλλ----⎛⎫⎪⎝⎭=⎛⎫⎛⎫ ⎪ ⎪⎝⎭⎝⎭改为()()()()222P A P C A P A C P C =222221e2!2=ee 18e 1λλλλλλ--⎛⎫⎪⎝⎭=⎛⎫⎛⎫-- ⎪ ⎪⎝⎭⎝⎭4、 P30定义2.2.5 ……..试验次数,称X 服从参数p 的几何分布。

《信号与系统》管致中第五版勘误表(全)

《信号与系统》管致中第五版勘误表(全)
CH1-CH3
序号
错误位置
描述
勘正
1.
P3L14
“1’.2”
“’”多余,去掉
2.
P5图1-3横坐标
“ ”
3.
P27L3
4.
P33L8,L9
5.
P44图2-11
图(a)中纵坐标没有标示
增加标示“ ”
6.
P46图2-15
纵坐标没有标示
增加标示“ ”
7.
P47图2-16(a)
纵坐标没有标示
增加标示“ ”
8.
校正参考:
1.P172,L3(第172页,第3行,下同):
(2-8)改为: (2-10)
2.P179,L5
改为:
因为缺少对 的定义
3.P183, L7:
斜率t。改为:斜率t0。
4.P185,L13
(4-12)改为: (4-18)
5.P187,L8
(4-12)改为: (4-21)
6.P195,L8
(3-67)改为: (3-66)
P70图2-26
三个图纵坐标都没有标示
分别增加标示“ ”
9.
P73公式(2-72)
10.
P73公式(2-72)下的第二行
11.
P104图3-5
图(a)中三个图纵坐标都没有标示
分别增加标示“ ”
CH4
校正说明:
错误较少,发现的错误主要集中在引用公式时,某些地方可能误引用了原版本中的公式序列.
第四章的错误罗列如下,可能在其他章节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补线条箭头
23.
P316 L11
sgn()
sgn[]
24.
CH7-CH8

全息存储通道中纠错编码技术设计与实现

全息存储通道中纠错编码技术设计与实现

全息存储通道中纠错编码技术设计与实现
倪永军;王淑礼
【期刊名称】《电脑开发与应用》
【年(卷),期】2005(018)007
【摘要】针对全息存储器具有大容量、高速率的工作特点,为了减少全息存储系统中各种噪声对数据的干扰,在设计通道时,采用了交错编码二值差分调制编码以及RS 编码,有效降低了数据的误码率,使系统的误码率保持在10-12~10-13之间,满足了整个全息存储系统的工作要求.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倪永军;王淑礼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信阳,464000;信阳师范学院,信阳,4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33.4
【相关文献】
1.全息存储通道中的线性均衡 [J], 刘继斌;谭劲;胡修林
2.面向NAND Flash存储的纠错编码技术概述 [J], 彭福来;于治楼;陈乃阔;耿士华;毕研山
3.用于体全息存储系统的纠错编码及数据交错技术 [J], 裴先登;李伟;谢长生
4.体全息存储系统中新调制编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J], 贾克斌;敦书波;杨大鹏;陶世荃;吴会丛
5.体全息存储中二维交错编码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J], 胡迪青;谢长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ARM教材勘误

2012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ARM教材勘误
(2)10028,10048,10068,…,12008
(3)10038,10068,10118,…,13008
185
图6-7
见后附图
213
正数第4行
单位是波特/秒(Baud/s)
单位是波特(Baud)
图6-47
见后附图
214
例6.4
传送8位数据……如图6-49所示。
某异步串行通信传送8位数据45H时信号线上的波形如图6-49所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XXXXXX1X
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
……
00000000000
000C5FFFH~000C4000H
……
……

……
XXXXX0XX
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二版)》勘误表
171页表5-10 例5.3中部分译码方式下各模块地址空间的划分
172页表5-11 例5.3中线译码方式下各模块地址空间的划分
注:存储芯片②、③的地址范围与图5-42硬件设计有关。

172页表5-12 可变译码方式下各模块地址空间的划分
178页 习题5.14图
178页 习题5.15图
185页 图6-7 固定式多端口地址译码电路
172页 图5-42 线译码片选
A A A A A A
213页图6-47 波特率发生器
262页图8-17 LDMDB使用示例
303页【例9.9】
int main(void)
{
const char *a="Hello World!";
char b[20];
asm
{
MOV R0, a //;把数组a的首地址赋值给R0 MOV R1, b //;把数组b的首地址赋值给R1 BL my_strcpy, {R0, R1}
}
303页【例9.10】
#include <stdio.h>
int add(int i, int j)
{
int res; /*定义中间变量res*/
__asm
{
ADD res, i, j //;实现res=i+j
}
return res;
}
void main( )
{
int a;
a = add(2,3);
printf("addition result is : %d\n",a);
}
332页示例程序
TLOOP LDR R2, =UTRSTAT0 ; 读取UART0收发状态寄存器的值LDR R0, [R2]
TST R0, #0x02 ; 判断发送缓冲区是否空闲

RLOOP LDR R2, =UTRSTAT0 ; 读取UART0收发状态寄存器的值LDR R0, [R2]
TST R0, #0x01 ; 判断接收缓冲区是否有数据

B TLOO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