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图书中级职称考试
中级职称环境考试大纲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第一、三部分所包含的知识内容申报人都需复习。
在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中划分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放射性污染防治、电磁污染防治五种专业类别,申报人只需选择其中一种专业类别进行复习即可。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对于本大纲第二部分知识的考察,将采取选做的方式,试题与大纲所划分的专业类别一一对应,申报人可选取五种专业类别试题中的一种作答.《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年一月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一、水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一)水与水体污染1、水与水循环(1)熟悉水环境保护(2)熟悉水循环基本原理2、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物(1)掌握废水的来源与特性(2)掌握污染物种类及水质指标(二)废水处理方法1、熟悉水污染对人类的危害2、废水处理的基本途径与方法(1)掌握按处理方法分类: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处理法(2)掌握按处理程度分类: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二、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一)大气污染物的形成1、大气污染(1)了解地球大气层:大气组成和大气结构(2)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3)了解大气污染的特点:局部、区域性、全球性(4)熟悉大气污染的危害:对生物、材料和气候的危害(5)熟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2、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和成因(1)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分类: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2)掌握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二)大气物理化学基础1、大气污染物扩散与气象的关系(1)了解地球大气特征(2)了解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3)掌握气象要素2、大气污染化学(1)了解降水与大气污染(2)了解酸雨化学(3)了解臭氧破坏化学3、大气污染扩散模式(1)了解点源扩散模式(2)了解线源扩散模式三、固体和噪声污染控制(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污染与控制及管理体系1、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2)熟悉固体废物的分类(3)熟悉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2、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控制(1)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2)了解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3)掌握固体废物污染控制3、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1)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2)熟悉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与标准(3)了解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二)固体废物处置系统工程1、固体废物处置概述(1)了解固体废物处置的概念(2)掌握处置基本要求(3)了解处置方法的分类2、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方法(1)了解固体废物在填埋场中降解的机理(2)熟悉填埋工艺的分类、基本工艺流程(三)了解噪声基础知识1、噪声污染特点与危害2、声源的种类3、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4、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5、噪声的叠加和相减6、噪声的频谱分析7、噪声的主要控制方法第二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一、水污染防治(一)废水预处理1、废水的收集与提升(1)掌握废水的收集:废水流量确定与废水量计算(2)掌握废水的提升:集水池容积计算、水泵扬程计算2、废水的预处理(1)熟悉筛除过程及方法(2)熟悉沉砂过程及方法(3)熟悉除油过程及方法(4)熟悉水量及水质调节(二)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1、物理处理法(1)熟悉筛滤法:格栅过滤、筛网过滤、颗粒介质过滤、微滤机过滤(2)熟悉重力法: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3)熟悉离心法:离心分离的原理、离心分离方式2、化学处理法(1)掌握中和法:中和及pH调节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几种中和法(2)了解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常见沉淀法的应用(3)熟悉氧化还原与消毒: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常用氧化剂(4)熟悉吸附法:吸附法基本原理、常见吸附工艺及设备(5)了解电解法:电解法工艺原理及流程、常用电解法类型3、物理化学法(1)了解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2)熟悉膜分离技术:电渗析、反渗透、超滤(3)了解其它:萃取法、吹脱法、汽体法4、生物处理法(1)掌握活性污泥法:动力学基础、常用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净化机理与过程(2)掌握生物膜法:基本概念与流程(3)掌握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原理5、自然净化处理(1)熟悉氧化塘:氧化塘概念和类型(2)了解污水的土地处理系统:基本原理和类型(三)污泥处理与处置1、污泥的来源及特性(1)掌握污泥的来源、种类(2)熟悉基本特性2、污泥浓缩与预处理(1)熟悉污泥的浓缩:污泥浓缩基本理论、常见污泥浓缩方法(2)熟悉污泥的预处理3、了解污泥的干化与脱水4、污泥的最终处置与利用(1)熟悉污泥的最终处置:污泥厌氧消化与污泥好氧消化(2)了解污泥的综合利用(四)污(废)水处理工艺1、熟悉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2、熟悉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选择二、大气污染防治(一)烟尘污染与颗粒污染物控制1、燃料燃烧与烟尘污染(1)熟悉燃料种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其它清洁燃料(2)了解燃料的燃烧过程(3)了解燃烧条件(4)掌握颗粒污染物的成因2、除尘技术(1)熟悉除尘基本原理(2)掌握除尘器种类与工作原理: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二)物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气态污染物成因与控制(1)熟悉气态污染物形成机理(2)了解燃烧过程中气态污染物的形成与控制2、气体吸收净化(1)熟悉吸收机理与分类(2)了解吸收平衡与吸收流程(3)了解吸收设备与吸收剂的选择3、气体吸附净化(1)熟悉吸附机理与分类(2)了解吸附设备的分类和特点(3)掌握常用吸附剂及其选择的基本要求(4)了解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分析4、气体燃烧净化(1)熟悉气体燃烧法原理(2)了解气体燃烧法的分类和特点5、气体催化净化(1)熟悉催化反应机理(2)了解催化剂性能(3)熟悉气体净化常用的催化反应(三)汽车尾气污染与防治1、熟悉汽车尾气有害物的成因2、了解汽车排放物的危害3、了解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四)室内空气污染控制1、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来源、危害2、熟悉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措施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一)固体废物处置场(厂)总体设计1、熟悉固体废物处置场(厂)的选址2、了解固体废物处置场(厂)总体设计(二)固体废物转运与预处理1、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贮存(1)熟悉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2)了解城市固体废物的运输及贮存(3)了解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2、了解城市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三)固体废物生物处理工程1、垃圾好氧堆肥技术(1)了解垃圾好氧堆肥处理工艺(2)了解堆肥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3)了解堆肥工程设备的选型(4)掌握垃圾好氧堆肥的原理与过程(5)熟悉垃圾好氧堆肥的分类与方法2、垃圾厌氧发酵技术(1)了解厌氧发酵原理(2)了解厌氧产沼气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3)掌握垃圾厌氧发酵的原理(四)固体废物焚烧、热解处理工程1、熟悉焚烧处理系统的工艺过程2、熟悉常用焚烧炉设计的一般原则3、了解城市垃圾、农业秸秆等固体废物的气化热解工艺流程及常用设备的性能(五)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工程1、固体废物填埋的特性及填埋场的主要设备(1)掌握固体废物填埋作业的基本程序(2)了解填埋工艺设计及主要作业设备的性能2、渗滤液、填埋气体的产生、控制及监测评价(1)熟悉填埋场渗滤液和填埋气体的收集、导排(2)熟悉防渗技术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了解填埋场的主要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六)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1、了解煤矸石、尾矿、粉煤灰、钢渣和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途径2、了解常用工艺方法及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点四、放射性污染防治(一)基本概念1、掌握放射性的基本概念(核素图、半衰期、放射性活度单位)2、熟悉射线及其基本特性(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等)3、熟悉辐射源的种类(宇宙射线、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密封源、非密封源和射线装置等)(二)放射性污染防治1、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对象(贯穿辐射、放射性流出物、放射性废物)2、了解放射性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机构和职责3、了解辐射环境管理的基本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3)放射环境管理办法(4)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4、放射性废物(1)了解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途径及所含核素种类(2)熟悉放射性废物(源)的分类和处置方式(3)了解放射性废物(源)监督管理基本要求5、放射性表面污染(1)了解放射性表面污染来源和核素种类(2)熟悉表面污染的去污6、放射性事故(1)了解放射性事故类型和事故后果及处理(2)了解放射性事故管理(三)辐射防护1、掌握职业照射、公众照射和医疗照射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用辐射量及其单位(照射量、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率等)3、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4、掌握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5、熟悉辐射防护的标准和限值(四)辐射监测1、了解天然放射性和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2、熟悉外照射个人剂量和内照射个人剂量的监测3、熟悉工作场所外照射和工作场所表面污染的监测(五)核与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1、了解制定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的目的2、了解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计划的内容3、了解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五、电磁污染防治(一)基本概念1、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传播特性2、掌握电场、磁场、射频电磁场、工频电磁场、电磁噪声与干扰概念3、掌握电磁辐射的概念(二)电磁辐射污染1、熟悉电磁污染源的分类2、掌握电磁污染源的产生和电磁辐射体的分类3、了解环境电磁污染的原因和状况4、了解电磁污染的主要危害:引燃引爆、电磁干扰、影响身体健康(三)电磁辐射与生物体的相互影响1、掌握热效应的基本概念,熟悉热效应的产生2、掌握非热效应的基本概念,熟悉非热效应的产生(四)电磁辐射监测1、熟悉电磁污染源监测方法2、熟悉一般环境电磁监测布点原则(五)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1、了解电磁辐射的应用范围(工业、军事、科学、通信、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2、了解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目的3、熟悉电磁辐射防护与治理的基本原则(屏蔽、减少辐射源、加强个人防护)4、了解电磁环境管理法规、标准(1)《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令第18号(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
2005年度全国出版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试题

2005年度全国出版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出版社的选题一般可在年中和年终多次申报,年中申报的选题属于()。
A. 计划内选题B. 增补选题C. 非重点选题D. 专项选题2.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不必考虑()。
A. 图书市场预测数据B.图书的内容和形式C. 作者人选D. 选题论证的场所3.按照我国审稿制度,下列关于三审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三审制是指对一部书稿进行三次审稿的制度B. 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C. 初审、复审、终审三个环节缺一不可D. 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工作不能由同一个人承担4.审读各种稿件都应该从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独创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A. 普及性B. 科学性C. 前瞻性D. 学术性5.图书重版率是全年()。
A. 重印书种数与再版书种数之比B. 再版书种数与全年出书种数之比C. 重印书种数与全年出书种数之比D. 重印书、再版书种数之和与全年出书种数之比6.期刊出版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
A. 设有经营协作单位B. 聘请广告经营代理人C. 约请本出版单位以外的专家负责编发稿件D. 在社会上招聘特约发行代理人7.期刊内容定位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需求原则B. 对比原则C. 优势原则D. 差异原则8.编辑的读者工作要求编辑( )。
A.方便读者就近购买出版物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读者的利益C.为读者提供普及性的读物D.为读者提供低价的读物9.迄今所知较成熟的最古汉字,是清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 )。
A.小篆B.甲骨文C.籀文 D. 金文10.中国最早的儒家经典官刻本是( )。
A.元代岳浚刻印的《九经》B.五代监本《九经》C.宋代的《大藏经》D.唐咸通九年刻《金刚经》11.中国晚清时期译书最多、影响最大的翻译机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B.京师同文馆C.福州船政学堂D.上海南洋公学12.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

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图书馆概论部分A1.1.1.1.掌握×学的研究对象×学的研究对象是×事业及其相关因素。
它具体的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环境,是指×的各个组成要素,及作为其工作对象的知识、信息等。
宏观对象,是指×系统、×事业、×与环境的关系。
A1.1.1.2.了解×学的体系结构×的体系结构,:(1)普通×学(2)专门×学(3)比较×学(4)应用×学A1.1.1.3.熟悉×学的研究内容1加强×学基础理论研究 2大力开展×应用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3重视×现代化研究 4开展×技术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研究5开展×学教育研究 6开展×事业史和×学发展史研究A1.1.1.4.掌握×学的学科性质(1)×学是一门具有多种属性的学科,在现阶段,它带有较强的社会科学的特性。
(2)×学具有应用科学性质(3)×学具有管理科学的性质(4)×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未来×学的性质,可能是综合性科学。
A1.1.1.5.了解×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2、一般方法:逻辑方法、系统方法、数学方法3、专门方法:×统计法、读者(用户)调查法、移植法、比较法A1.1.2.1.掌握×的概念×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
换句话说,×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
×是搜集、整理、保证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
A1.1.2.2.熟悉×的构成要素×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文献信息资源、用户、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
中级出版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中级出版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017年中级出版资格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三个观点:A.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出版物的使用价值都能产生正面社会效用。
B.出版物不仅是出版单位的产品,也常常是出版单位进行再生产的生产资料。
C.一种出版物形成品牌后,如果接续推出与其有一定关联的出版物,尽管质量上有保证,也不应提倡,因为这是对出版资源的浪费。
他的观点在会上引起了争论。
问题一:上述观点A是否正确?为什么?问题二:上述观点B是否正确?为什么?问题三:上述观点C是否正确?为什么?2.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小题,把错项选入,该小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
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张某2000年7月大学专科毕业后,在某科技发展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2002年6月调到A出版社某编辑室工作,2003年3月受聘助理编辑职务。
2005年3月底图书质量检查时,张某参与编辑的一部图书《开卷有益》,被发现在抽查的10万字正文中存在错别字5个、标点符号差错10处、知识性差错1处、数字用法不符合国家标准的22处,而该书的内容、设计和印制质量均为合格。
A出版社在2004年的年度选题计划已经备案后,又增补出版从美国引进的《苏联解体前后》一书。
由于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于2004年11月被出版行政部门处以警告。
张某是这部书的编辑人员之一。
2005年7月,张某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但未获准许。
问题一:《开卷有益》的编校差错率为多少?其质量应评为哪一级?问题二:出版《苏联解体前后》一书必须办理哪些手续?问题三:张某报名参加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未获准许的原因是( )。
A.学历不够B.工作年限不够C.从事出版专业工作的年限不够D.《开卷有益》一书的质量不好E.距违规出版《苏联解体前后》一书未满两年问题四:为什么张某报考未获准许的原因是问题三中所列的某项或某几项?问题五:张某如要应聘“编辑”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等。
出版资格考试真题中级05基础

2005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C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出版物的种类,除了图书、期刊之外,还有( )。
A.音像制品、印刷制品、电了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B.音像制品、报纸、定期出版物、电子出版物C.报纸、电子出版物、不定期出版物、音像制品D.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答案]D2.报纸与图书的区别之一是()。
A.政治性、理论性强B.由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结合而成C.既是精神劳动产品,又是物质劳动产品D以一定的周期一期期连续出版[答案]D3.电子出版物与音像制品的主要区别之一是()A.记录信息的方式数量不同B.物质载体形式不同C.复制方式不同D.使用时需要的技术设备不同【答案】A【解析】电子出版物有别于音像制品的地方,主要是记录信息的方式数量不同。
而在物质载体形式、复制方式和使用时需要的技术设备方面,则与音像制品互有交叉、异同并存。
4.以下图书成本中,与总产量同比增长的是()。
A.校对费B.一次性稿酬C.编辑费D.租型费[答案]D【解析】校对费、一次性稿费、编辑费都属于固定成本,其不随生产量的增减而变化。
租型费属于变动成本,与总产量同比增长。
正确答案为D。
5.我国出版业由出版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 )、出版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等构成。
A.各级出版行政机关B.各种文化出版工作室C.制作单位D.出版材料、设备生产单位[答案]C6.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专指( )。
A.出版单位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B.出版单位的编辑、校对人员和印刷复制单位的工程师、技术员C.出版单位的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发行单位的发行员D.出版单位的编辑、校对、技术编辑人员[答案]D7.明代的()在地方官刻中享有盛名。
A.监本B.建阳本C.藩刻本D.麻沙本[答案]C8.号称“清代校勘第一人”的是()。
A.纪昀B.阮元C.顾广圻D.张之洞[答案]c9.中国最早的书肆“槐市”出现在()的长安。
2005“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模拟试卷B

2005“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模拟试卷B文章类型:总复习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10月8日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关于出版学研究对象,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出版学是研究出版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出版活动的性质,必须具体研究出版物、出版业和出版市场的性质C、研究出版活动的作用就是要研究出版对文化发展的作用D、出版活动的发展规律,包括整体的发展规律和具体的动作规律(《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P25-26)2、出版对文化发展的影响除了增进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之外,还有(B)。
A、提高文化素养B、优化文化选择C、增强文化意识D、传递文化信息(《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P12)3、关于编辑的定义,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编辑概念的本质源于编辑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B、编辑活动最基本的内容是设计选题、组织、审读和加工作品C、编辑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出版物的复制、发行做准备D、编辑处于出版过程的开端和核心地位(《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P33)4、签订出版合同是在(B)A、选题策划后进行B、审稿后进行C、稿件加工整理后进行D、发稿后进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P42)5、编辑工作的特点是( A )。
A、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专业性B、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稳定性C、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理论性、专业性D、编辑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稳定性、创造性、专业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P38-40)6、下述有关组稿稿件来源,不正确的说法是(D)。
A、自投稿指的是作者自行把稿件投给有关出版单位B、推荐稿指的是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出面,把作者的稿件转交给出版单位C、引进稿指的是通过著作权贸易或者出版交流面获得的稿件D、组织稿件指的是出版单位主动物色和联系作者,作者制订选题而获得的稿件(《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P78-79)7、下列(C)不属于稿件加工整理的原则。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

因为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者要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必须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 5
本定价法公式测算该书的最低定价(赠送样书的费用忽略不计)。
年,而张某 2002 年 6 月才开始从事出版专业工作,至 2005 年 7 月还不满 5 年。
答: 该书的最低定价 = ([ 48500+30000)÷5000+0.34+11.56]÷60 % X (1+13%)=51.98
骨、青铜器、石头、简牍与缣帛。正确答案为 ABD。
38.ADE [解析]清代乾隆年间印行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和元代王祯排印的《旌德县
志》是使用木活字印刷而成。
39.BCDE 40.BDE 41.BD 42.ACD 43.BCE 【解析】1943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通令中小学统一使用“国定本教科书”,并由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正中书局、世界书局、人东书局、开明书店和文通书局七家出版社联 合造货供应。 44.ACD 45.CE 46.ADE 47.BD 【解析】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出版人体美术、法规汇编等类型的图书均须履行特 殊选题专项报批的手续;出版引进版图书也须将选题向出版行政部门专项报批,选题获批准 后,还应将有关的出版合同报版权行政部门审核、登记。题中《牛津英美文化词典》和《关于保 护青少年的法规汇编》须专项报批。 48.ADE 49.BCE 【解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科技期刊和科技图书、少儿报刊、大中小学教 科书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的政策。 50.BCD 【解析】我国现有的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扶持措施主要是: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图书的书号使用数量不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使用条码免收费用;设立用于资 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图书出版的出版基金; 适当调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社的专业分工. 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发行队伍的培训; 建立全国民族文字出版重点选题规划审定委 员会,等等。 51.ABD 【解析】出版社的年度选题计划一般包括的项日有:分类类别、选题名称、内容 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其单位、主要读者对象、估计规模(字数或电子文件字节数等)、 预约交稿口期,等等。 52.ACE 53.BCDE 【解析】出版社需要缴纳营业税的项目,主要是书刊销之外与出版活动相关 的一些业务收入,如著作权贸易收入、广告收入、管理费收入、出租房产收入等,税率通常为 5%。 54.BDE 【解析】出版社的图书质量管理基本剔度主要有八项:选题集体论证制度、选题 报请审核备案制度、三级审稿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和编辑持证上岗制度、责任校对制度 和“三校一读”制度、出书后的评审制度。 55.ACDE 56.BCE [解析]劳动聘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双方建立聘用和被聘用劳动关系的意愿, 聘用期限(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某特定工作为期限等多种),工作内容(即聘用从 事哪类工作),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的分配形式),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工作 纪律,合同终止条件,违约责任等。 57.AE 58.CDE 【解析】制版费用是指出版物生产过程中从发稿之后到批量复制之前或在互 联网上正式推出之前阶段的生产费用,属直接成本;制版费还属于固定成本的项目,分摊到 每一册图书中的制版费用随图书印数的增减而变化; 纸介质出版物的制版费用包括文字录 入排版费、图片输入费、图文编辑费、胶片输出费、打样费、晒上版费等。 59.BDE 【解析】本量利分析要求遵守的原则有:①出版物成本费用必须划分为变动成 本和固定成本;②需假设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③可以假设一些变量的值;④固定成本总额 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⑤将销售数量视为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 正确答案为 BDE 60.ACD 【解析】出版物的变动成本的项目主要有:版税与印数稿酬、租型费用、原材 料和辅助材料费用、印装(制作)费用。对图书而言,变动成本主要是版税与印数稿酬、租型费 用、纸张费、装帧材料费、印刷费、装订费和印后表面整饰加工费等。 61.ABDE 62.BCE 【解析】出版物价格的制定,受成本、利润、生产数量、市场需求、同类出版物价 格状况、消费者心理和品牌等因素的影响。 63.AC 64.DE 65.ABDE 66.BCD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创作者所有。但主要是利用单位的物 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 品,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作者只有署名权。 67.CDE 【解析】在著作权贸易中引进外国作品,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该作品的文化价 值;作者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原作品的市场情况;原作品的出版时间;市场预测和经济预算;引进 出版该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版社的专业力量;专家的意见等。 68.ACDE 69.ABD [解析]编辑业务文件除上述三种外,还有编辑计划、送审报告以及调研报告等。 70.BCDE 【解析】一般由编辑撰写的书刊辅文有封面宣传语、内容提要、出版前言、编 者按、凡例、作者简介、出版后记等。 三、综合题 71.问题一:②⑤⑥⑧⑨ 问题二: 答:句子错误或缺漏所在: 第②句: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 第⑤句:编辑工作应保证作品的精神文化内容达到合格质量或再予以提高。 第⑥句:精神生产过程由作者和编辑共同完成。物质生产过程仅由复制者完成。
2005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2005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1.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这个概念的是( )。
A.沈括B.黄宗羲C.康有为D.黄遵宪2.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出版物、出版业和出版复制技术B.出版物购买力变化规律C.出版活动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发展规律D.出版物市场布局的合理化3.签订出版合同是图书编辑过程中( )。
A.可有可无的环节B.可以由作者决定是否需要的环节C.不能缺少的环节D.可以在出书后补办的工作4.在图书编辑过程中。
加工整理是( )的环节。
A.选题策划之后、审稿之前B.组稿之后、审稿之前C.审稿之后、整体设计之前D.整体设计之后、发稿之前5.关于责任编辑对稿件的审稿与加工整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在审稿的同时兼作加工整理B.加工整理必须在稿件经过三审已经决定采用后才能进行C.收到稿件后,可以先审一部分,再加工整理一部分,然后提交复审和终审;接着再审另一部分和作加工整理D.对一般作者的稿件应着重于审稿,而对名家作品则应着重于加工整理6.一个出版社全年出书种数中重印书与再版书( )所占的比例。
就是“重版率”。
A.印次之和B.印数之和C.种数之和D.码洋之和7.图书整体设计方案应经过( )审核后才可定稿。
A.文字编辑、编辑室主任B.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C.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和社长(或总编辑)D.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副社长或副总编辑)8.图书精装与平装的区别之一是精装必须设有( )A.环衬B.辑封C.附书名页D.护封9.书眉是指( )排列的文字。
A.版心上半部分B.版面天头处C.扉页最上端D.版心空白处10.出版社每出一种书。
都要指定一名具有( )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责任校对。
A.中专或以上学历B.三年以上校对工作经历C.大专以上学历D.专业技术职务11.责任校对的职责是参与各校次校对、进行文字技术整理、( )、通读付印清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1.标题法属于自然语言标识系统。
2.分类法、主题法是从内容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揭示的方法。+
3.信息资源分类整体而言,包括聚类和归类。
4.分类法主表结构主要分为基本大类、简表、详表三层次.
5.《中图法》共有四大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综合性图书.
6.《国际标准书目著录》的英文简称是“AACR”,《英美编目条例》的简称是"ISBD”。
533 20世纪60年代
6 21世纪(2000年~)
中国时代表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总论古代或先秦的作品入此.
25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
475)
3.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
1840年)
4.隋、唐至清前期
41'隋(581~618)
42唐(618~907)
44宋(960~1279)
47元(1271~1368)
094近代
095现代
1作品集
2诗歌
仿09分.
3、戏剧文学
4、小说
仿09分.
5、报告文学
6、散文
仿09分.
K811世界人物传记
K815人物总传;按学科分
仿K825.1/828
K82中国人物传记
K825.1/828(特殊分类规定)
可依中国时代表分,井用“=”加以标识.
K825人物传记,按学科分
可依中国时代表分,并用“=”标识
A.电子图书馆B.数字图书馆
C.图书馆联盟D.虚拟图书馆
9.下列哪些检索方式可扩大检索范围
A.使用逻辑“与”(and) 8.使用逻辑“非”(not)
C.截词检索D.使用逻辑“或”(or)
lO.文献加工整理的主要内容有
A.文献分类8.文献修复·
C文献搜集D.文献著录
四、辨析题
1、知识等同于信息。
2、不具备独创性的数据库不受版权保护。
48明(1368~1663)
49清(前期,1616~1839)
5.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仑(1840—
1949年)
总论近代的作品入此.
52清(后期,1840~1911)
6民国时期(191l~1949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一)
世界地区表
1、世界
2、中国
3、亚洲
313、日本
4、非洲
5、欧洲
561、英国
D921/925
均可依下表分
1理论
2法的历史
4学习,研究
5解释,案例
9汇编
D921国家法、宪法
D921.1国家机构蛆织法
D922.1行政法
D922.11行政管理法令
D923民法
D923.6合同法
D924刑法
G4教育
G40教育学
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入此.
<教育理论,3版入G40-01')
G40-09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
( )2.复分表的作用有
A.文献直接分类B.缩小类表篇幅
C加强类表伸缩性D.增强类表规律性
3.下列是受控语言的主题法有
A标题法B.后期的元词法
C叙司法D。关键司法
4.图书馆传统目录的两大职能
A.揭示职能B.检索职能
C集中职能D.管理职能
5.下列方法属文献资源利用的引证标注方法的是
A.注释B.标引C.引文出处D.参考文献
3.分类号‘Z89:F”属哪种号码配置方式
A通过主表直接获取B.类间组配
C仿分D.使用复分表
4.对“商业企业管理”标引,正确的是
A.商业一企业一管理B.商业一企业管理
C商业企业一管理D.商业企业一企业管理
5.汇总若干文献机构的馆藏目录而形成的目录是
A.总目录B.部门目录
C特藏目录D.联合目录
6.著录——B949.92
10.《欧洲现代文学研究》
主题标引――文学研究-欧洲-现代
分类标引――I500.65
二、文献著录
题1:《林肯杰作选》
ISBN 010##◆a
题名与责任者200 1#◆a
版本项205##◆a
出版发行项210##◆a
丛编项225 2#◆a
一般性附注300##◆a
10.(用户借阅文献总件数÷全馆馆藏文献总件数)X100%,是指
A.文献利用率B.文献流通率
C用户阅读率D.文献保障率
三、多项选择题
( )1.中国国家图书馆职能是
A.地区性图书馆间合作与协调的组织者
B.开展科学信息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
C.完整、系统地搜集和保管本国的文献
D.为图书馆学研究搜集、编译和提供国内外的信息资料,组织学术讨论
K825.1哲学,社会科学
K825.2军事
K825.6文学
K825.7艺术
K827社会政治人物
K833/837各国人物传记
依世界地区表分,再仿K82分。
10.《欧洲现代文学研究》
主题标引
分类标引
表三:复分表
通用复分表
-0理论与方法
-1现状与发展
……
-44习题、试题及题解
-49普及读物
-53论文集
-61名词术语、词典、百科全书
总集461#0◆12001◆a
并列题名510 1#◆a
其它题名517 1#◆a
人名等同责任701#0◆a
人名等同责任701#0◆a
人名次要责任702#0◆a
题2:《仪器分析导论》
ISBN 010##◆a
题名与责任者200 1#◆a
版本项205##◆a
出版发行项210##◆a
丛编项225 2#◆a
一般性附注300##◆a
6、中南地区
7、西南地区
总集461 #0◆12001◆a
并列题名510 1#◆a--
其它题名517 1#◆a--
人名等同责任701#0◆a
人名等同责任701#0◆a
人名次要责任702#0◆a
人名次要责任702#0◆a
三、文献检索(共2题,每小题15分.要求观点正确、符合逻辑.)
1、查考国内现存古籍善本的情况从哪些工具书入手,并对这些工具书作
20.《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专业性的百科全书。
二、单项选择题
1、先按内容分成若干专题,后按专题组织藏书,这种方法属于
A.主题排架法B书型排架法
C分类排架法D.固定排架法
2.按用户要求制定特殊用户界面技术,为用户搜集和组织数字化资源的服务方式属于
A.馆际互借服务B.网络信息导航
C.个性化定制服务D.参考咨询服务
主题标引――肯尼迪(Kennedy,John Fitzgerald,1917~1963)-传记;
政治家-传记-美国-现代
分类标引――K837.127
8.《近代中国政治风云人物传记》
主题标引——政治家-传记-中国-近代
分类标引——K827=5
9.《慧能法师评传》
主题标引——慧能(638~713)-评传;
6、大洋州
7、美洲
712、美国
中国地区表
1/75(类目复分仿分规定)
以下中央直辖市、省、自治区可依下表分.
1、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2、各专区、自治州。盟
3、中央直辖市属各区、各市
4、各县,县级市
5、各多
1、北京市
2、华北地区
2 1天津
2 2河北
3、东北地区
4、西北地区
5、华东地区
51上海市
53扛苏省
I26散文
I266现代作品(1919~1949)
I267当代作品(1949年一)
I3/7各国文学
依世界地区表分,再依下表分.例:
日本近代小说集的号码是I313.44.
06评论和研究
062古代文学
063中世纪文学
064近代文学
065现代文学
07各体文学的评论和研究
09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092古代
093中世纪
1、革命斗争小说
2、军事小说
3、史传小说
4、经济、政治小说
5、科学小说、幻想小说
6、惊险小说
7、社会、育情小说
8、武侠小说
9、其它题材小说
I242古代至近代作品(~1919年)
I246现代作品(1919~1949)
I246.5新体长、中篇小说
I247当代作品(1949一)
1247.5新体长、中篇小说
14.《都柏林核心集》(DC)将描述项目分为十五大项。
15.关键词法属受控主题法。
16.单主题信息一般按主题对象的学科性质归类。
17.《西文文献著录条例》是我国西文著录的国家标准。
18.《中田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可检国内6000种核心与专业特色中英文期刊全文.
19.二次文献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的评述研究文献。
A.基本级次B.简要级次
C.详细级次D.第二级次
7.下列哪项不属于图书馆用户服务范畴
A流通推广B.用户研究’
C文献组织D.参考咨询’
8.查唐代前诗文歌赋文学作者的主要工具书是
A.《艺文类聚》B.{太平御览》
C.《佩文韵府》D.《事物纪原》
9、汇集年度重要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工具书是
A史事年表B、文摘C手册D.年鉴
依世界地区表分,中国再依中国时代表分。
H31英语
总论英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的著作以及中等专业以上英语教材、课
本、教学参考书等入此.
例:《英语》(许国璋编)分类号为H31.
H311语音
H312文字
H313语义、
H314语法
H315写作、修辞
H316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