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智力开发指导

合集下载

婴幼儿智力开发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婴幼儿智力开发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婴幼儿智力开发应该遵循什么原则1.早期干预原则:婴幼儿的大脑在0-3岁时发育最快,这是儿童智力开发的黄金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和引导孩子的学习活动,提供多样的刺激和经验,以促进婴幼儿的身体、智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2.全面发展原则:婴幼儿智力开发应该注重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其中一方面的能力。

婴幼儿的智力开发包括语言、认知、运动、社交等多个方面。

家长应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活动,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智力发展。

3.个体差异原则: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都有其独特性,存在个体差异。

家长应该理解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避免过度比较和压力。

同时,也不能因为孩子在其中一方面发展较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愉悦体验原则:婴幼儿的学习应该是愉悦的体验,而不是追求成果的苦役。

家长应该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让孩子在主动探索和体验中乐于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5.亲子互动原则:亲子互动是婴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提供适合孩子智力发展的机会。

亲子互动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亲子合作等方式展开,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

6.自主性原则:婴幼儿智力开发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选择和决策空间,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和成长。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他们良好的智力发展。

7.持续性原则:婴幼儿智力开发需要持续性和系统化的教育。

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内容,保持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婴幼儿智力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

总之,婴幼儿智力开发应该遵循早期干预、全面发展、个体差异、愉悦体验、亲子互动、自主性和持续性等原则。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面而健康的智力发展。

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教案

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教案

0—3岁婴幼儿的智力潜能的开发教案教案:0-3岁婴幼儿智力潜能的开发一、教学目标:1.了解0-3岁婴幼儿智力发展的特点。

2.掌握促进婴幼儿智力潜能开发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婴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0-3岁婴幼儿智力发展特点的介绍。

2.智力开发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三、教学过程:1.0-3岁婴幼儿智力发展特点的介绍:0-1岁:此时期是婴幼儿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婴幼儿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印象对婴幼儿的智力开发非常重要。

培养婴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关键。

1-2岁:此时期婴幼儿开始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教师应注重培养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帮助婴幼儿发展逻辑思维。

2-3岁:此时期婴幼儿开始步入语言发育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婴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游戏活动和绘本阅读等方式激发婴幼儿的创造力。

2.智力开发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1)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丰富婴幼儿的感知和认知,并帮助婴幼儿建立对世界的认识。

(2)注重语言的培养:通过和婴幼儿的互动交流,帮助婴幼儿建立语言基础,促进其语言发展。

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激发婴幼儿的语言兴趣。

(3)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通过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如堆积木、拼图等,培养婴幼儿的操作和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绘本阅读:通过阅读绘本,帮助婴幼儿开启对语言的理解和想象能力,并培养阅读兴趣。

(5)音乐和美术教育:通过音乐和美术教育,培养婴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总结:在0-3岁婴幼儿的智力发展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婴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注重培养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帮助婴幼儿建立语言基础;注重培养婴幼儿的操作和思维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和绘本阅读等方式激发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音乐和美术教育,培养婴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这些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将有助于促进婴幼儿智力潜能的开发。

0到3岁早教方案 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兴趣_0.doc

0到3岁早教方案 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兴趣_0.doc

0到3岁早教方案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兴趣一、肢体协调能力灵活性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穿衣服、脱衣服、穿袜子、穿鞋系鞋带等,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宝宝自己进行,而且大多数宝宝都乐于做这件事。

解开(扣上)纽扣或是拉开(拉上)拉链,需要幅度很小而又准确的手指运动;穿鞋系鞋带完全是用几个手指进行,可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确度和灵活性,也可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增强宝宝独自完成一些小任务的信心。

上臂和手眼协调训练宝宝到3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投掷运动锻炼宝宝上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具体训练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滚排球。

在前面1~2米远处放两把椅子,椅子之间间隔为40厘米。

然后让宝宝在地板上滚排球,让排球从椅子中间滚过去。

抛排球。

在离宝宝1~1.5米处放一个高40~50厘米的小筐,让宝宝往里面抛排球。

也可以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或放一个脸盆,让宝宝站在1米远的地方把沙袋扔到圆圈或脸盆里。

训练时要引导宝宝右手、左手轮流着抛。

投排球。

在离宝宝1~2米处,挂一个与宝宝眼睛齐高的球网,让宝宝向网里投排球。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看谁做得更好,以增加宝宝投掷的兴趣。

训练宝宝的平衡力快3岁的宝宝行走基本自如,为了增强宝宝的平衡知觉和空间知觉,爸爸带宝宝出去散步的时候,可有意识地让宝宝走一走马路牙子(最好是在社区院子里走,这样既安全又安静)。

马路牙子仅有一块砖的面积,走之前爸爸边做示范动作,边告诉宝宝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怎样走才不会掉下去等。

也可选择一块平地,在地上平放六七块砖,让宝宝练习在砖上走。

每块砖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爸爸要在一旁保护,以防宝宝磕碰着。

训练宝宝跳跃跳对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很重要,爸爸可有意识地教宝宝在原地跳跃或从高处(15~25厘米的高度)向下跳。

还可以在地上画两条间隔10~20厘米的线,教宝宝练习跳远,两条线的间距可逐渐增宽。

练习的场地要平整、松软,最好在垫子上或沙坑里练习。

二、运动能力训练1、踢足球妈妈和爸爸与宝宝面对面地踢球,一个人踢过来,一个人再踢过去。

3岁儿童如何进行智力开发

3岁儿童如何进行智力开发

3岁儿童如何进行智力开发儿童的智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教育是可以开发的,那么3岁儿童的智力开发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3岁宝宝的智力开发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3岁宝宝的智力开发的方法(1)讲道理、多表扬对反抗期的孩子是有效的。

(2)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愿意说普通话,大人与孩子交谈用普通话。

纠正孩子发音时,以普通话的发音为准。

(3)尽量多地丰富孩子词汇量,是发展语言的关键。

通过丰富孩子生活,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4)教孩子数数,辨认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

辨认前后上下,认识早晨、晚上。

懂得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科学道理。

(5)要使孩子的生活乐趣得到扩大,大人必须激励孩子的想象力。

(6)满三岁的孩子,应尽可能送幼儿园。

这不仅为了使孩子通过集体生活学习自立和合作,也是为了使孩子身体得到锻炼。

结合宝宝天赋开发智力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加德纳认为孩子的潜在天赋可分为5类,正常儿童至少具有一种以上的天赋,关键在于发现他们。

他们认为孩子的潜在天赋可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并作早期教育的定向参考。

(1)语言天赋孩子在背诵诗歌和韵律词句时很出色;能纠正家长常用语中的偶然错误;能在观看戏剧、影视后,讲出相当精彩的片段或完整的故事。

(2)音乐天赋孩子在唱歌时音阶很准,音色甜美无假声;平常喜欢听各种乐器演奏,并能通过音乐辨别集中乐器;日常生活中能对不同声响和音乐发表议论,尽管议论不一定完全对。

(3)逻辑数学天赋孩子能经常提出诸如“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之类的玄奥问题,使家长难以回答;平常关于划分人、事、物的种类,对家长的经济分配能参与意见。

(4)自我认识天赋孩子善于把自己的行为和语言、情感联系在一起;对被人将去做的事能做预测评议;对自己干的事能做出准确评判。

(5)他人认识天赋孩子能注意家长的情感变化,对某些事能表示支持或劝慰。

喜欢模仿影视和生活中的人物言行。

3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能倒退走,两足交替上楼梯,会数到10,会控制大、小便,会学大人做清洁工作,会画人像等。

0到3岁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大脑思维能力

0到3岁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大脑思维能力

0到3岁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大脑思维能力0到3岁的宝宝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期来帮助宝宝发展大脑思维能力。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

1. 亲子互动游戏:亲子互动游戏是培养宝宝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与宝宝互动,并使用形式多样的游戏,可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给宝宝一些简单的拼图游戏,帮助他们学习分类、形状和颜色。

还可以在玩玩具时,鼓励宝宝动手摸索、运用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2. 阅读互动:阅读是培养宝宝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图画书,每天花一段时间与宝宝一起阅读。

同时,可以通过提问来促进宝宝思考,例如询问宝宝故事中的细节或是请宝宝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样的互动可以帮助宝宝提高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音乐启蒙:音乐有助于宝宝的情感发展和大脑思维的培养。

可以为宝宝播放一些简单、优美的音乐,并配合手势和表情引导宝宝一起参与。

此外,还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让他们体验到音乐的创作和表达过程,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想象力。

4. 创意绘画:给宝宝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和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绘画可以帮助宝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家长可以与宝宝一起讨论绘画作品,询问宝宝选择了哪些颜色、形状,并鼓励宝宝说出他们绘画的故事。

5. 游戏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宝宝可以学习到不同的职业和社交技巧,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沟通能力。

6. 自由探索:宝宝的自主探索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自由地探索周围的事物。

例如,给宝宝提供一些简单的拼装玩具或积木,让他们自己试验拼装和堆叠的方法,锻炼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7. 探索自然:带宝宝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可以为他们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学习机会。

【智力开发】0 3岁宝宝智力开发的5个关键时期

【智力开发】0 3岁宝宝智力开发的5个关键时期

【智力开发】0 3岁宝宝智力开发的5个关键时期【智力开发】0-3岁宝宝智力开发的5个关键时期0-3岁婴儿智力发展的五个关键时期每个阶段的宝宝,都有不同的发育特点。

如何抓住每个阶段宝宝的发育的关键期,不妨先了解一下0-3岁宝宝智力开发的5个关键时期吧!0-1岁,声音辨别的关键时期训练方法: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婴儿模仿。

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与周围的人多接触,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声音特征和模式。

0―2岁,动作发展关键期培训方法:1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2当宝宝三个月大时,在他的小床上挂一些玩具,让宝宝抓住他的手,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3在宝宝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1-3岁,口腔发育的关键时期训练方法:1引导宝宝注意大人的声音和口型,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

此时,主要是训练婴儿的发音,使其发音尽可能准确,并耐心纠正一些模糊的语言。

2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

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2-4岁,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训练方法: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宝宝,比如给宝宝吃糖果,上下楼梯。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1-3岁,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训练方法:1.选择适合宝宝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音乐等,与宝宝一起欣赏,同时讲解,或向宝宝提问,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2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歌曲,教宝宝唱。

开发0-3岁婴幼儿智力

开发0-3岁婴幼儿智力

第0~30天:寓教于育儿之中当你从产院带宝宝回家时,你会深情地端详着宝宝甜甜的睡容,或者他正在四处寻找要吃奶,或者他正在大声号哭,使初为人父母者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这里要详细地介绍宝宝在睡时、哭时和醒时怎样给以适当的培养。

睡。

宝宝有三种睡法,即瞌睡、浅睡和深睡。

刚出生的宝宝每天睡16~20小时,满月时减少两小时。

每次睡眠从半小时到三刻钟,偶尔也会超过1小时,逐渐延长。

当你看到他眼睛半睁、活动减少就是瞌睡了。

母亲可打开胎教时放过的摇篮曲录音,按着节拍轻拍宝宝入睡,或者放在摇篮内按着节拍轻摇使宝宝入睡。

如果母亲学会轻轻哼唱摇篮曲效果就更好了,这时宝宝正在听着呢,他正回味胎教时的声音安详地入睡,甜甜的小脸泛着一丝笑容。

无意中在宝宝的心田中种上音乐的种子,有节奏的晃动能锻炼宝宝的听觉与平衡的联系,为日后视听与体位平衡打基础。

北京东羊管胡同85号的小袁,虽然她父母从未学过音乐,但她母亲说,每次在她入睡前都打开录音机让她听胎教时听过的乐曲,她母亲也借机学习哼歌。

现在小袁已5岁了,她从两岁起就会随音乐敲打节拍,3岁起会唱歌。

她唱歌从不走调,很合拍,为此母亲送她去艺术幼儿园,她学会集体舞蹈和独舞,而且歌唱得很好,现在在东城区少年宫进一步学习。

如果宝宝呼吸均匀,眼皮完全不动,宝宝是真正睡着了,即进入深睡,轻轻放下也能睡得很好。

如果呼吸不均匀,眼皮闪动,有时哭一两声,这时是浅睡,他会感知是否在母亲怀中,一放下会马上惊醒哭叫起来。

应继续放音乐和轻摇。

摇篮比小床好,因为省去从母亲怀中放入小床时的惊扰,使宝宝易于入睡。

从深睡到快醒时也会过渡到浅睡期,如果在夜间宝宝哭一两声,眼皮闪动未睁开,母亲可轻拍不必过分打扰,让宝宝继续入睡,渐渐将两个或三个睡眠的小周期连起来,晚上睡得久些,白天哭时就抱起喂奶,使宝宝白天觉醒次数增加,晚上睡眠时间延长。

培养昼夜有区别的生活节律。

哭。

是宝宝表达需要的唯一方法。

哭时头在寻找、嘴在吸吮是饥饿的表现,母亲来喂奶(或人工喂奶)马上就停哭。

0-3岁宝宝全脑开发汇总

0-3岁宝宝全脑开发汇总

0-3 岁宝宝的左右脑开发0-1 个月宝宝的左脑开发一、语言能力:哭是语言的开始,出生理性啼哭外,爸爸妈妈可以模仿宝宝的哭声,与宝宝回应,逐步转变为游戏般的应答。

二、听觉能力:让宝宝多接触优美的音乐、中西方经典的书籍、好听的儿歌、大自然的声音、多说完整的情境性语言。

三、精细动作能力:练习抓握,充分发挥的手部能力(拍、敲......... )四、触觉能力:智能发育从抚触开始-- 全身抚触,剖宫产的宝宝更应做抚触。

宝宝的右脑开发一、适应能力:抚触皮肤传递亲子情、呢喃细语加深母婴感情。

二、视觉能力:让宝宝看闪卡(黑白大卡、大字卡、练习视觉追踪能力)三、大动作能力:“太空漫步” 、抬头训练、俯腹抬头训练、蹬腿训练四、社交行为能力:认妈妈、熟悉家人及环境1-2 个月宝宝的左脑开发一、语言能力:模仿面部表情,口型正确的发单元音逗宝宝宝二、听觉能力:听柔和的音乐(经典的名曲)、寻找声源辨别方向让宝宝跟着声音转头、家里可以播放中西方经典的音响感受最纯正的经典。

三、精细动作能力:让宝宝练习抓握打开手掌,活动指关节。

四、触觉能力:抱紧宝宝(2-3 秒)、触摸不同质感的玩具。

宝宝的右脑开发一、适应能力:培养和掌握宝宝有规律的睡觉和排便习惯(可以记录)。

二、视觉能力:用颜色明显的物品在宝宝不同方向训练,观察宝宝眼神及动作。

三、大动作能力:适当竖抱宝宝练习抬头。

将宝宝平躺,抵住脚底让宝宝有“蹬”的意识。

四、社交行为能力:让宝宝熟悉家里的物品(家长可以在宝宝看的同时告诉名称和用途)2- 3 个月宝宝的左脑开发一、语言能力:与咿呀学语的宝宝对话,引导宝宝主动发声。

二、听觉能力:坚持反复的听经典,养成陪伴式听感(用餐、洗漱、睡觉)。

多方位叫宝宝名字,辨别不通家人的声音。

三、精细动作能力:本能的持握反应逐步消失,让宝宝从无意识抓握到有意识抓握可以用有声音的、颜色、从静到动态进行训练。

四、触觉能力:让宝宝感知软硬程度不同材质的物品,观察宝宝的反应宝宝的右脑开发一、适应能力:1 )宝宝可以认识物品了,反复带宝宝认识一些日常物品,加深印象,形成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岁宝宝智力开发指导0-1岁0-1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期,早期的经历对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所有婴儿生来就具备多种感觉,就能够学习。

味觉关键时期:4-12个月宝宝的情况宝宝在出生第2天就有味觉能力,1个月以内能辨别香、甜,柠檬汁和奎宁等不同味道。

当把甜的液体放到宝宝嘴里时,他们表现出很轻松愉快的表情,并满意地吸吮起来,但对咸、酸或苦味液体则作出皱鼻子、撅嘴和不规则的呼吸等拒绝性的反应。

4-5个月的宝宝对味道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

宝宝在6个月至1岁这一阶段味觉发展最灵敏。

好孕妈咪建议①母乳喂养期忌糖水:虽然刚出生的宝宝较喜欢甜的味道,但并不是说宝宝出生后应加糖水,恰恰相反,宝宝生后应早吃母乳、多吃母乳,而不要在开奶前或每次吃母乳前先吃糖水,以免妨碍母乳喂养及养成嗜甜的习惯。

②忌按父母的口味喜好:宝宝的味蕾在舌面的分布比成人更广,味觉更敏感、更丰富,成人不应以自己的喜好或标准为宝宝选择和制作食物。

否则,容易形成过重口味,不利于成年后的健康。

③及时给予味觉刺激:宝宝出生后第一个给予他味觉刺激的是母乳或代乳品,如果不及时给予其它的味觉刺激,将会引起宝宝偏食、拒食。

所以,应当在宝宝1个半月时适当地给宝宝喂些橘子汁,3个月左右可以用筷子蘸各种菜汤让宝宝尝尝味儿。

④让宝宝品尝各种味道:可有目的地鼓励宝宝去品尝不同的味道,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用一定的语言进行强化,比如问宝宝“酸不酸”等。

准备一些可口的水果(如香蕉、橙子、苹果等),让宝宝都尝一尝,告诉宝宝香蕉是甜的,橙子、苹果是酸甜的,再问问他哪种味道他喜欢。

⑤辅食期不可少:要使宝宝的味觉得到良好的发育,应该特别重视宝宝断奶期的味觉体验。

宝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因此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宝宝通过品尝各种食物,可促进对很多食物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也是宝宝从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

视觉关键时期:3-12个月宝宝的情况3个月大时,大多数宝宝的视觉可以“跟随”运动的物体,也能将视线固定在某物体上,色彩、运动的物体都能吸引宝宝,而这些都可以促进视觉的发展。

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视觉,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

宝宝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物体的细微部位也能看清楚;对于距离的判断也开始发展。

6个月大的宝宝眼睛已有成年人的2/3大,看物体是双眼同时看,从而获得正常的“两眼视觉”,而距离及深度的判断力也继续发展。

1岁时宝宝的视力进一步全面发展,眼、手及身体的协调更自然,此时视力为0.1至0.3好孕妈咪建议①多种色彩的刺激:让宝宝尽量多看各种不同色彩的物体。

如在宝宝小床的周围挂一些五颜六色的气球;在家里贴挂一些颜色丰富的图和画;带宝宝到大型超市看色彩丰富的各种外包装和衣饰;到大自然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树木花草。

尽可能地让宝宝接触色彩比较丰富的东西,这样就会促进宝宝对色彩的敏感。

②眼球(眼肌)运动的训练:爸爸妈妈手里拿着东西,如拨浪鼓、气球、图书等等,在宝宝眼睛周围慢慢移动,速度由慢到快,范围由小到大,并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来进行训练:例如从左到右,再返回来;从下到上,再往来反复;从左下到右上,往返移动;从右下到左上;总之,就是尽可能地围绕宝宝眼睛周围进行各个方向的移物训练。

经过这样的训练,宝宝的眼球活动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和敏感。

③多维物体的观察:刚开始可以用比较单一颜色的图片,以后逐渐增加颜色多的物体;先是两维的图片纸张等,以后可以选择三维的;形状也要千变万化的;方形、圆形、全球形、立体、半球形、楔形、不规则形状,长的,短的等等。

另外,建议多带宝宝到体育活动比较多的场合做视觉训练,如各种球类运动,因为球类的运动其方向性千变万化,再加上运动员的积极跑动和追随,大大增强加宝宝视觉范围的训练和感受,刺激大脑中枢视觉反射区的发育和发展。

④视力范围的扩大:等宝宝比较大一些的时候,可以让宝宝不要移动头部(用手扶着宝宝的头部不动),只要求眼球追随物体的移动而运动。

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训练宝宝眼球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而且能够达到扩大眼睛视力的观察范围。

⑤结合语言进行训练:上面的每个训练项目都应该紧密结合父母的语言来进行诱导、提示和说明,语言内容越丰富越好。

例如:图片是什么颜色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苹果从中间切一刀变成什么形状了?等等。

这样不但促进了宝宝的视觉发育,也发展了宝宝认识事物、语言表达和观察事物的能力。

听觉关键时期:4-18个月宝宝的情况4-6个月的宝宝开始能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宝宝说话时,他可能会用眼睛注视你,或专注于听你的声音而停止其它动作,头转向声源,表现出对熟悉声音有感知的能力。

7-11个月的宝宝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听到妈妈哄逗的声音可发出笑声,有的宝宝甚至会听从妈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1岁-1岁半宝宝能按听到的语言做成反应,当问到“鼻子”、“眼睛”、“嘴巴”在哪儿时,会用小手指出来。

好孕妈咪建议①借助日常生活进行综合训练: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妈妈就可以给宝宝玩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玩具,柔和、缓慢、优美的声音会给宝宝带来愉悦的感受;喝水前,妈妈可以对宝宝说“用小手试一试水杯,不烫了再喝”;玩积木时先对宝宝说“先取出一个或都取出来后再玩”;让宝宝看图时,妈妈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让宝宝指出图片上的实物,让宝宝做到耳听、眼看、手动。

②创造多种声音的环境:在活动中为宝宝创造环境,如可以录制一盘经常听到的声音的磁带,像自来水的流水声、房间里的脚步声、常见动物的叫声等经常放给宝宝听,培养宝宝的倾听习惯。

常带宝宝到动物园、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去,聆听动物的叫声、流水声等,都可以促进听觉的发育。

③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2-3个月以后的宝宝已能将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当他听到声音时,头就会转向发音的方向,寻找声源,你或许觉得这种动作是很自然的,但它会直接导致出重要结果,这是智力活动的进步。

父母或家里人应经常有意识地走到宝宝面前,逗引宝宝注视自己的脸,然后把脸移到一侧,并轻声叫宝宝的名字,逗引宝宝的视线随父母的脸移动。

也可用摇铃或能捏响的橡皮玩具发出声音,逗引宝宝一面听声音,一面让视线随玩具移动。

④听与说相结合:当宝宝开始咿呀学语时,要给他一个学习的环境,引导他发声。

妈妈可以教宝宝喊“爸爸”或“爷爷”,教宝宝怎么称呼家里的亲人,不管宝宝能不能听懂妈妈说的话,都要教育宝宝懂得文明礼貌。

⑤音乐开启听力理解力:音乐有不同的节奏及不同的表现,如快慢、音色高低等,即使宝宝从简单的儿歌音乐听起,对于宝宝的听觉辨识力也有正向的刺激,对于之后欣赏各色风格的音乐也能提高鉴赏力。

父母陪宝宝倾听音乐,态度一定要认真,不要随便讲话,让他们养成安静听音乐的习惯。

可以运用形象的玩具,帮助宝宝理解音乐的意义,增添听音乐的趣味。

如听摇篮曲时,可怀抱布娃娃,做哄娃娃睡觉的动作。

1-2岁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不能只盯住智商这一个标准。

大脑是无限的宝藏,1-2岁正是开发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认知的最佳时机。

记忆力关键时期:12-24个月宝宝的情况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婴儿的记忆力只是在刚出生的一年内增长比较缓慢,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记忆力就开始迅速增强。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记忆能力会获得自然的发展,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能有效提高宝宝的记忆力,成为今后只能发展的坚实基础。

好孕妈咪建议①从培养注意力入手:要想提高宝宝记忆力,训练宝宝注意力应作为整个训练过程的第一步。

以下事情可以让宝宝更专心,如:给宝宝下指示时保持目光接触;做指令时的言语、手势要清晰明确;避免同时给宝宝好几件玩具;多玩穿珠子、小猫钓鱼等需要专心的游戏。

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宝宝,不可急躁,最好从宝宝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宝宝尽可能对这个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

②提供宝宝感兴趣的记忆材料:宝宝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

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无目的和意图,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宝宝就容易记住。

所以可以采用形象生动、有声有色、颜色鲜艳分明的东西作为记忆材料。

③给宝宝提出各种记忆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提出各种记忆任务,培养宝宝的记忆习惯。

比如周末带宝宝去公园之前,让宝宝留心公园中有哪些植物、各种植物长成什么样、是怎么样去公园的等等,晚上回家后要求宝宝说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人听,宝宝复述时可以帮他记录下来,使宝宝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或者晚上临睡前,告诉宝宝妈妈明天要做哪些事、什么时间做等等,让宝宝帮妈妈记住,到时候及时提醒妈妈。

语言关键时期:18-24个月宝宝的情况12个月左右的宝宝往往就能说两三个词语了,18-24个月时,是宝宝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将单纯声音信号转变为具有抽象意义的词语信号,从而初步形成了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好孕妈咪建议①多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尽可能多地利用宝宝身边的人和物,鼓励宝宝多开口说话。

如当给宝宝洗澡时,要一面洗一面说“妈妈给宝宝洗澡”;见到汽车可让宝宝学汽车鸣叫;见到太阳可让他向“太阳公公”问好;见到阿姨让他说“阿姨好”,见到奶奶让他说“奶奶好”等等。

②结合游戏训练:训练宝宝要注意趣味性,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宝宝学说话;注意形象地将词语连同所代表的事物——对应起来,一起印入宝宝的脑海中。

③不要急于求成:在教宝宝说话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性急。

一来宝宝的脑部发育还不完全,容易遗忘;二来父母急于求成的态度会给宝宝带来压力,有时宝宝即使心里明白,但就是不敢开口,学习说话变成一项艰难的功课。

④教说话时不要贪多:给宝宝一天教一到两个音节或词语就可以了,甚至两天教一个都没关系,让宝宝有机会巩固已学过的内容,不易遗忘。

自我认知关键时期:12-24个月宝宝的情况在1-2岁期间,宝宝不仅巩固了他生命的第一个年头所学会的全部的身体技能,而且还掌握了最难学的智力技巧之一——说话。

借助说话,宝宝竭尽全力地表达出他的想法和要求,并且借助于他逐渐发育完善的大脑,他终于明白他自己是完全独立于母亲之外的个体,他将意识到“自我”。

好孕妈咪建议①探索身体可建立自我认同:在这个时期,宝宝需要通过认识自己的身体,从而了解自己并建立自我认同。

在这时,父母应教宝宝说出每个部位的名称,如“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让宝宝与其他人比较身体,如“这是宝宝的鼻子,那是哥哥的鼻子,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但每个人的鼻子都长得不一样。

”或者,经常带宝宝照镜子,告诉他,他的身体各部位是怎么样的;也可以将宝宝的手放在白纸上,帮他画一个手的形状让他看,可以让他在自己手形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宝宝探索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阶段性的,如果父母不横加干涉,他很快就会经历这个时期,继续成长。

相反地,如果父母在宝宝探索自我时,随意地干涉或责备,将会使宝宝的成长停滞,反而延长了宝宝自我探索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