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韶关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的高速 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鹤新乡
B.焦作鹤漯河
C.济源鹤开封
D.郑州和洛阳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例的提示,济源和开封两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 房” 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
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二减少堆积
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答案】D
【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பைடு நூலகம்,则拦截风沙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
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答案】B
【解析】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
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
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高清WORD版)

2014年广东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高清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B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图1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1、C 【解析】由材料可知: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分为五个等级,根据图例的提示,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等级如下:郑州最大,其次是平项山,再次是漯河,然后是洛阳;但新乡、焦作,济源和开封4个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均处于同一等级。

故C项正确。

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2、【答案】B 【解析】。

南方沿海所建“海景房”是由填海造成的,且在海岸线附近,容易受台风引发风暴潮、海岸受海浪侵蚀后退及地表下沉塌陷等灾害的影响。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受寒潮影响小,所以“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寒潮造成冰冻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 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 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3、【答案】D 【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对沙丘的影响,主要是防风固沙,表现在可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

由于风速降低,风沙中的悬浮颗粒物产生沉积作用。

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4.C 5.A 【解析】第4题.由读图2并对照不同海拨对应的聚落数量(个数)可知:在各海拨段中,海拨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模拟试题一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模拟试题一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2013年2月2日某区域卫星云图,图中有一台风天气系统,读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台风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C.秋冬季节D.冬春季节2.受台风影响,图中大陆东部海岸大多吹A. 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回答3-5题。

3.与M地层岩石性质和形成时代最接近的是A. ①B. ②C.③D.④4.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与④两者形成时间相同B.N岩浆活动比④早C.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D.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5.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量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A.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B.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D.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下图为某大城市建设的五条地铁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6-8题。

6.该城市商业活动量集中的位置是A. 甲B. 乙C.丙D.丁7.该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主要向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南部D.西北部8.长途汽车站与地铁端点站靠近将方便乘客转乘,地铁线两端附近适宜建长途汽车站的是A.地铁1号线B.地铁2号线C.地铁4号线D.地铁5号线2012年国庆假日,昆明(250N,1030E)一团队到达宁夏中卫(380N,1050E),下图为旅游区局部位置和景观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黄河河水A.顺时针流动B.逆时针流动C.东侧水流较西侧急D.南侧水流较北侧急10.若图①、②、③、④中的四地有羊皮筏平稳渡黄河、陡坡急降滑沙、搏击黄河漂流、汉朝古瓷窑遗址观光等项目,则最可能是羊皮筏平稳渡黄河和陡坡急降滑沙项目的地点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③②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昆明与中卫的直线距离大约有1450千米B.昆明全年比中卫昼夜温差大C.旅游期间中卫日落时间比昆明早D.旅游期间中卫太阳高度一定小于520二、综合题12.(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全国卷1)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 夏至日P>0C. 全年日P<1D. 冬至日P>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答案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答案

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模拟题第 1 页共1 页2014届第一次高考统考文综地理模拟题参考答案1~5 DDBCB 6~10 DDACB 11~15. DB DD A16~20 .C AD.B C 21~22 A.D23.(1)出现极夜。

图中陆地上为高气压,海洋为低气压,为北半球的冬季(2)东经90°向东到180°东南 30°(3分)(3)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船舶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加速污染的净化,也扩大污染范围;与寒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4分)(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暖流影响,使冬季海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冬季大陆上的高压切断,使其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4分)24.(1)消亡边界。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分)(2)气温:终年高温,5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

原因是该地地处热带,5月份太阳高度角高,降水少,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小;1月份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降水:夏季(6~10月)降水丰富,冬季(12月~次年4月)降水少。

夏季受西南季风及台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同时台风活动少,降水较少。

(6分)(3)有利条件: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多干旱、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4分)25.(1)沿河分布。

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水陆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工农业经济发达。

(4分)(2)宜万铁路穿越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穿过河流多,需建桥梁、隧道多;区域降水丰富,洪水灾害频发。

(6分)(3)清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地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

(4分)26.(1)拥有深水岸线,适于建港,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接近珠三角,临近东盟,消费市场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地价较低。

(6分)(2)釆用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014年高考试题广东卷地理部分(含答案)

2014年高考试题广东卷地理部分(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

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2.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

“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A.台风引发风暴潮B.寒潮造成冰冻C.海岸受侵蚀后退D.地表下沉塌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学科网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想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7.随着我国南方地区部分江河水库主要功能的退化,大坝将被拆除。

当河流生态系统稳定之后,与拆坝前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有A.坝址上游枯水期平均水位上升B.坝址上游汛期出现的季节提前C.坝址下游径流量年际变化减少D.坝址下游汛期洪峰流量增大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A.1/2 B.1/3 C.1/6 D.1/99.图4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

(2014韶关二模)广东省韶关市2014届高三调研试题(二)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韶关二模)广东省韶关市2014届高三调研试题(二)文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韶关市2014届高三4月高考模拟(二模)文科综合地理试题1.截至2月26日,2014年春节后珠三角地区5个行业、5个工种用工缺口较大,读下表可C.资源密集型为主 D.资金密集型为主2.读图1,分析可知马来西亚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多旱涝灾害 B.地处热带,易形成热带气旋C.降水多,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D.纬度低,常受到锋面系统的影响3.读“2000~2009年某市的供水状况统计图(图2)”,据用水结构判断,该市最可能位于我国的图2A.华北平原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4.能正确反映河流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降雨强度、表层岩性和相对高度关系的是A B C D5.读某市居民购物出行平均距离对比表,该市A.数目增加最多的是家用电器类商业网点B.各类商业网点的规模明显扩大但级别明显降低C.各类商业网点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明显减小D.郊区居民相比中心区居民购物出行距离明显缩短6.图3所示地区有一条是板块界线,其所在的位置及其类型正确的是图3A.a线所示位置,消亡边界 B.a线所示位置,生长边界C.b线所示位置,消亡边界 D.b线所示位置,生长边界7.读“山西省平均终霜日的空间分布图(图4)”,该省平均终霜日(图中数字是以1月1日为起始时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是图4A.总体为南早北晚——海陆位置 B.中南部为西早东晚——纬度位置C.北部为东早西晚——地形 D.西北部最晚——城市热岛8.据北京市2014年2月23~25日天气情况表,关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的叙述,正确的①白天气温较低,大气对流运动较弱,污染物不易扩散②晚上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大气湿度大,易形成降水③阴转多云天气,风力较弱污染物易积聚,加重雾霾的形成④大气污染严重,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能见度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保加利亚的玫瑰品种特殊,花瓣圆润,出油率高,玫瑰油质地纯正、香气浓郁,其品质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上颇负盛名。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标准答案(全国卷1)

2014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标准答案(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 B. 夏至日P>0 C.全年日P<1 D. 冬至日P>1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

读图2,完成4-6题。

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B、聚落 C耕地 D地形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D、工程量过大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

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韶关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1.2013年12月13日,嫦娥三号成功降落月面前,悬停在月面上空拍照获取月面信息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
A.RS B.GPS C.GIS D.BDS(北斗导航系统)
2.读“中国主要木雕分布示意图(图1)”,影响我国木雕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图1
A.木材产地 B.木雕工艺 C.消费市场 D.劳动力数量
3.中国南极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于2014年2月建成。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图2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泰山站光照时间最长 D.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4.读“英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图3)”,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包含
图3
①四面环海②盛行西风③地形地势④暖流流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西藏年楚河河谷(图4)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年楚
河河谷与我国东部平原相比,种植油菜突出的优势条件是
图4
A.热量丰富 B.太阳辐射强 C.水源充足 D.地势高
6.读图5,据图分析影响该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貌 B.板块运动 C.大气降水 D.地表植被
7.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三面环海,一面背山,民居依坡而建,房屋的墙、屋顶都是用石头和岩块构成(如图6)。

该民居的建筑用材均用石头的主要功能是抵御
图6
①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地率②产业转移至周边省市③发展公共交通④冬季集中供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

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A.秋分 B.霜降 C.寒露 D.白露
10.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7中表示江苏省1985~2008年几种用地重心变化的轨迹。

读图分析可知
图7 A.农业生产用地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快
B.生态用地重心总体向苏南方向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环境污染较轻
C.城镇生活用地重心总体向南偏移主要原因是苏南地区工业化迅速推进
D.从重心变化的轨迹与几何重心的距离看只有城镇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在增大
11.图8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可知
图8
A.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铁路穿过居民区使得居民出行方便
B.城市空间形态呈组团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C.①、②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居民区的是①地
D.③、④两地最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③地
40.(28分)厄瓜多尔经济相对落后,工业基础较薄弱,经济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可可时期、香蕉时期和石油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多年香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国际花卉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厄瓜多尔成为南美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读图9,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图9
(1)元旦这一天,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与港口城市瓜亚基尔相比,白昼较短的是;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较小的是。

(4分)
(2)科隆群岛虽地跨赤道,却是南极地区之外唯一有企鹅生存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受的影响,这也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

(4分)
(3)厄瓜多尔地形可分为西部沿海丘陵和低地、中部和东部平原三个部分;中部地形区是因为形成的。

(4分)
(4)香蕉喜湿热气候,怕低温、忌霜雪;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厄瓜多尔种植香蕉和玫瑰的区域也不同,请指出西部和中部分别适合种植的作物并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10分)
(5)瓜亚基尔附近海域发现油田,若在瓜亚基尔港建设炼油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经济条件。

(6分)
41.(28分)打开绥芬河政府网站,有如下一段文字:“绥芬河,一个东北亚合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地方!绥芬河,一个俄罗斯人最多,总想再来的地方!绥芬河,一个文化多元、风情万种的地方!……”绥芬河市被誉为“百年口岸”“国境商都”“木业之都”,绥芬河市利用全国最大进口木材集散地的优势,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主要产品销往日、美、韩、欧洲和北京、西安、福建等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绥芬河地理位置图(图10)。

图10材料二图11和图12。

图11 图12
(1)俄罗斯的主要植被类型是,绥芬河市的气候类型是,图12中的哈尔滨、绥芬河和海参崴等三座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6分)(2)近年来,绥芬河市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据材料二可知其主要动力是的迅速发展;其城市形态呈条带状展开,主要受因素影响。

(4分)
(3)2012年绥芬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
(4)绥芬河市工业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其成为“木业之都”区位优势。

(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40.(28分)
(1)基多(2分)基多(2分)
(2)洋流(秘鲁寒流)(2分)非地带性(地方性)(2分)
(3)山地(2分)受两大板块碰撞挤压(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2分)
(4)中部种植玫瑰为主(2分)中部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或气温较低)(2分);光照充足(2分)。

西部种植香蕉为主(2分)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常年高温多雨。

(2分)
(5)临近油田,有充足的原料;有原有城市作为依托,基础设施较好;海港城市,对外联系方便。

(6分)
41.(28分)
(1)亚寒带针叶林(2分)温带季风气候(2分)哈尔滨(2分)
(2)第三产业(2分)交通(2分)
(3)特点:第三产业比重大(或以第三产业为主)。

(2分)原因:绥芬河是“国境商都”,边境贸易发达;是重要的边境口岸、物流中心,交通运输业比重大;“文化多元”,旅游资源独特,旅游业发达。

(6分)
(4)特点:工业结构较单一,以木材加工等轻工业为主。

(2分)
区位优势:是进口木材集散地,原料(木材)丰富;铁路连接俄罗斯,交通方便;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积极辟建木材加工园区,基础设施较完善。

(前三点各2分,后两点任答一点得2分,共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