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江西婺源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解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婺源

解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婺源新时期,乡村旅游需要转型升级,那么乡村旅游在转型升级中该何去何从呢?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专注于乡村旅游与农业休闲的规划与设计,这里的专家认为乡村旅游的新方向是乡村旅游度假区。
度假因内涵不同各有侧重,有以温泉度假的,有以美食度假的,有以购物度假的,有以海滨度假的,有山地度假的,有娱乐度假的,有康疗度假的。
乡村度假是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
它与农家乐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过客转变为滞留休闲。
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华丽转身,而是新时代的功能升级、业态延伸、服务提高。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将江西婺源定为首个国家乡村度假旅游实验区,正是适应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婺源有“中国最美乡村”之誉,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典范。
婺源乡村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农家乐型乡村旅游,以油菜花为主的田园风景+ 古村落古民居构成了其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由于具有较有特色的观光内涵,因而吸引了大量中远程旅游者,这和那些靠近郊市场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可以说,婺源是中国开展乡村风情观光游的代表。
婺源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核心是要将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发展为具有特色观光内涵的综合度假旅游,由传统第一阶段的资源型驱动进入第二阶段的产业型驱动,这个产业就是度假产业。
从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这个层面,从高标准、严要求上考量,婺源乡风还应更浓,乡情也要更淳,乡貌要有古色,乡容要整洁,婺源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区还应扎实推进硬分力、软分力的建设,主要工作有:一是加快度假载体的建设。
婺源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处处有景,皆能发展为度假中之观光物,目前要加大力度推进的是供游客憩居的度假载体建设。
这个载体可以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充分利用居民闲置或荒废的民房改造为民居客栈。
古人云: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市郊居又次之。
婺源散布于山水之间的大小村落,有着较好的山间水畔与人文基础,有选择性地对一些古村民居进行客栈式改造利用,是体验乡村风情的绝佳载体。
自然之美探险迷人的婺源乌石岩画村

自然之美探险迷人的婺源乌石岩画村婺源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素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婺源不仅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还保留着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
其中,乌石岩画村以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古老的石刻艺术而闻名。
一、乌石岩画村的地理位置及背景婺源乌石岩画村位于婺源县城北部,距离县城约15公里。
乌石岩画村坐落在婺江沿岸的一片峭壁上,周围环绕着青山翠竹,河水潺潺流过。
这里的地质构造独特,岩壁上刻满了奇特的岩画,历经千年的风雨依然保存完好。
二、乌石岩画的历史与意义乌石岩画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岩画以其精湛的刻画技术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古代乌石村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自然景观等方面。
这些岩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更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重要遗存。
通过观赏这些岩画,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之情。
三、乌石岩画村的自然美景乌石岩画村的自然美景同样令人倾倒。
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如画。
春天,村里的桃花、梨花竞相开放,花香弥漫;夏日,乌江沿岸的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婺源的红叶如火般绚烂,令人陶醉;冬季,大山白雪皑皑,宛如童话世界。
在乌石岩画村游玩时,徒步爬山是最佳选择。
山间小径蜿蜒曲折,步行其中,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山水风光,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四、乌石岩画村的文化体验除了自然之美外,乌石岩画村还有丰富的文化体验。
当地居民热情好客,可以和他们交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此外,村内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如竹编、木雕等,可以亲手体验制作,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此外,乌石岩画村还有一些文化活动,如传统民俗表演、茶道表演等,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五、游玩须知如果想游览乌石岩画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自然;2. 打算徒步爬山的游客需穿着舒适的鞋子,做好防晒和防寒措施;3. 注意安全,不要贸然攀爬陡峭山壁和石刻;4. 尊重当地习俗和民风民俗,不随意触摸或破坏文物。
江西婺源鸳鸯湖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江西婺源·鸳鸯湖休闲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篇 基础理念篇一、项目概况1.1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的鸳鸯湖风景区,基地分为两个地块,位于进入风景区道路的东西两侧,北临水稻田地,南到起伏丘陵的山脚下,东到茶林山坡的保护榕树,西接第二个山坡的山脚。
规划用地面积为133200平方米,约200亩。
1.2交通现状基地北侧毗邻婺源县赋春镇中心公路,中间又有风景区道路通过,对外交通联系便捷。
1.3环境现状1.3.1宏观环境鸳鸯湖旅游区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部的赋春镇, 景(德镇)白(沙关)公路西侧。
距离县城紫阳镇43公里,西距瓷都景德镇41公里,是国家AAA 级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
湖区水质清冽,湖草丛生,覆盖着密密天然阔叶林的连绵青山拱卫四周,幽美恬静的环境引来大批鸳鸯每年在此越冬栖息。
1.3.1微观环境本地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
其地形地貌以起伏平缓的坡地为主要特征,南侧紧邻地势较高的丘陵,整体地势由南向北逐步降低,一直延伸到水稻田地。
基地南侧丘陵绿化良好,并形成优美的天际线。
1.4基本配套现状项目紧邻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商业及餐饮设施配套较完善,但市政配套仅有沿地块北侧的赋春镇中心公路的架空电力线,为满足景区旅游人数的增加,规划需要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水平。
二、项目背景该规划项目承接上一层次的鸳鸯湖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是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也是总体规划中综合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是旅游度假社区,同时兼具一定的商贸功能。
其规划目的是在完善鸳鸯湖旅游区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出旅游区新的吸引点。
三、目标客户研究结合本项目特点与婺源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以休闲度假地产为基本定位,我们锁定以下目标客户群:3.1 一类城市和二类城市中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老年阶层购房原因:A. 度假B. 养老C. 户型实用,价格实惠。
3.2 外来的金领投资阶层购房原因:A. 周末举家休闲娱乐的第二居所B. 客户的商务会议C. 独特的品位和良好的环境。
《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

《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总体规划》项目区位:婺源县行政区划内全县地域项目规模:2947.51平方公里完成时间:202x年核心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积淀,天人合一的村落选址与布局,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符号,极富力的深厚文化底蕴,婺源民俗、民间艺术、土特产、特色乡村美食。
项目类型:实验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成效/后续进展:引导我国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的转型升级本项目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最早实践者,对其他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示范效应规划诉求:建设世界一流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口号:最美乡村·自在婺源核心创意:“1+n”空间模式。
一个全域式的最美乡村山水田园基底+n个旅游度假功能区。
“1+n”产品模式。
一条乡村度假主线+n个主题产品支撑。
“1+n”产业模式:以乡村度假旅游为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支撑产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n种产业集群相互促进、支撑、协调发展。
亮点项目:花溪长滩乡村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山水环境,遵循婺源乡村建设布局,以乡村、会议论坛、民俗体验为主要功能,打造最具婺源乡村风貌特征的旅游度假区,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的引擎项目和起步发展区域。
碧水湾山水生态旅游度假区——以田园养生、森林养生为主要功能,打造既体现东方古典又显现现代时尚品味的旅游度假区。
五龙湾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依托各民族建筑文化精粹,打造集精英客群休闲度假、会客交流、游客观光摄影点、影视拍摄、婚纱摄影外景地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乡村节事活动——构建“一大论坛、三大节庆、四大赛事”为统领的节事活动体系。
主题度假产品——构建四大类别主题度假产品体系。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2x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
婺源源头古村研学美篇

婺源源头古村研学美篇
摘要:
一、婺源源头古村的概况
二、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古村的自然风光
四、古村的研学旅行体验
五、古村的保护与发展
正文:
婺源源头古村位于我国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这里的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成为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向往之地。
婺源源头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上。
这里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同时,古村的历史传统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如傩舞、抬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古村的自然风光也是吸引人们前来的一大因素。
源头古村地处婺源山区,四周环山,风景如画。
这里有清澈的溪流、古老的树木、翠绿的茶园,还有那金黄的油菜花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的兴起,婺源源头古村也成为了众多学生和学者的研学目的地。
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古村的历史文化,体验乡村生活,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可以开展各种研究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古村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保护古村的前提下,如何合
理开发和利用古村的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村民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广特色产业等方式,让古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婺源源头古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风光和研学旅行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
婺源旅游景点介绍

婺源旅游景点介绍
一、婺源县
婺源县古称婺州,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与浙江省交界,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
婺源古属徽州,古称婺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
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最美的乡村”、“最美的乡村”。
婺源被称为“书乡”。
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古村落”江岭、大鄣山卧龙谷、朱口、大鄣山卧龙谷、严田古梯田、花桥月亮湾、婺源博物馆等。
二、江湾
江湾镇是婺源县城所在地,历史上曾有过繁荣的古镇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它与浙江的乌镇、西塘一起并称为“江南三大名镇”。
江湾镇依山傍水,河溪纵横,古木参天,是一个生态良好
的天然氧吧。
三、思溪
思溪村位于江湾镇西15公里处,古称思溪延村。
这里依山
傍水,风景秀丽,依山傍水而建的古民居散落于青山绿水之间。
思溪村有800多年历史,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一百多幢。
这里还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故居。
— 1 —
四、紫阳镇
紫阳镇位于婺源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与安徽交界处。
— 2 —。
婺源徽派建筑方案

婺源徽派建筑方案婺源徽派建筑方案婺源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工艺。
本建筑方案旨在保护和传承婺源地区的徽派建筑文化,并融入现代元素,使得建筑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具备现代舒适和功能性。
一、建筑风格和造型婺源徽派建筑以朴实典雅、讲究对称和比例的风格为主。
在建筑造型上,采用典型的“四合院”式布局,即围绕中央庭院分布着厅堂和房间,充分体现了家庭和谐、尊重祖先的价值观念。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功能性空间,如客厅、独立卫生间等,但仍需保持传统建筑精神。
二、建筑材料和构造徽派建筑的材料和构造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材料包括青砖、花岗石、木材等,这些材料既具有自然美感,又能保证建筑的耐久性。
建筑构造方面,应保持传统的榫卯结构和斗拱穿斗墙,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
三、景观和园林婺源徽派建筑与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形成一幅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丽画卷。
在建筑周围布置花草、假山等景观元素,形成绿树成荫、四季有景的庭院景观。
另外,还可以建造一些水池或小溪,使建筑与水景相互映衬,增添静谧和浪漫的氛围。
四、室内设计和陈设婺源徽派建筑的室内设计体现了人们对舒适和美的追求。
室内布局上,厅堂作为接待客人和家人聚会的场所,采用宽敞明亮的设计,传统的徽派家具和装饰品增添了古典雅致的氛围。
卧室则体现了人们对安宁和舒适的追求,精心的设计和床上用品的选择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五、节能环保和现代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节能环保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地热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同时,采用优质保温材料,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系统,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婺源徽派建筑方案旨在保留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将其发展为具有现代元素和功能性的建筑。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使建筑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人们对舒适、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为婺源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墙美景皆入画——浅谈“中国最美丽乡村”之称的婺源建筑园林

山水z 问营造 的建 筑 然环境 相互 融为
发展
也要运 用随 势造型 的艺 术手法偿 之形 成锗 落有致
体的规 划畦
与自
住环 境 醚差楼房 越襄越 多 越 来越 高 地 域越束 越童 碍
寸土 盘 的背景 T 嘈杂 等种种 问题 人们 始}隶 往昔 多 同 鄢一 竹静谧和 安样7 紊有 坤 国最 美丽 村” 之称 的垫源 民居 苛山倩 水 嵌 锦 峰绣峙 为对 比衬托 移境 迂 清溪 碧河 的自然 风景之 中 自然环境 样 步 山水 点蛳z 问如诗 如 意境神 姜
维普资讯
吉
同 壶 景 皆 入 画 - L美 回
浅谈 中国最 美丽 乡村”之称的婺源建筑园林
● 撵 文 十摄 影 : 广 伍 g
巾 目传统 支化 的道家 恩想 崇尚的 星
,
道 法 自端
这里 的 水秀美
地理 环境 得王独 厚
徽 派 建筑点
民居 占村 与 T 民壤义 化的 日豪
园 林设 计相 E 前 者更 多的是 汴重 ^文地 逮只 是作 为当 时 史
秕的是 更 ^性化 ” 些 代 建筑
后面 斯折射 出来 蚰货 的 蜻
背 下 运台 当对 的^ 的需求 与使 用 相 反
园林 景观 的建 【 宅呈现 £ 萁形 的另 妻和 &计者 个性 的张 扬
蟹 的 居太 多属于 “ 派 的范畴 源 徽
建 筑细 部的 首先是其 精工 细琢的
艺 术 7 #民 居住宅 祠皇 厢 丰 牌 坊 的许多 构件和 部都 稚饰有 糟姜 的 .木
石 、 座 ] n窗 桐 当发选 栏杆 等均是 髓啦可 见 嘉庆年 间 飘 雾藉雹 建 房有别 具一 槽的传 统 l E 俗 不论 刮风 雨 f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江西婺源乡村旅游景观设计
1.婺源概况
婺源县地处江西东北,与浙江安徽两省比邻,历史上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这里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
这里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民风纯朴,文风鼎盛。
被称为中国最后的“香格里拉”、“中国最美的乡村”。
2.婺源乡村景观定位及特点
婺源乡村旅游的定位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个定位是跟婺源秀丽的山水风光与独特的乡村聚落景观相吻合的。
此地优美的乡村景观主要有以下特点:
(1)边缘性形成的比较优势
地域上,婺源处于三省的边缘。
文化带上,处于赣派文化、徽派文化的边缘,这种边缘性使得它具有了鲜明的比较优势。
体现在既与皖南徽派乡村聚落景观不同也与赣派乡村聚落景观不同。
一方面,婺源历史上属于安徽管辖,受到徽文化的影响乡村聚落的建筑为典型的徽派风格,无论是从建筑外观和结构还是内部的艺术装饰和文化内涵都与赣派建筑明显不同。
另一方面,尽管婺源的乡村聚落景观在建筑风貌和文化内涵方面与皖南徽派乡村聚落景观有明显的趋同性,但是婺源在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2)历史上的封闭造就了景观完整性
历史上的婺源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史书上称之为“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闭塞山区,使得城市化现象不太明显。
除了县城及少数乡镇外境内的广大乡村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徽派建筑,并保留着浓郁的乡村特色文化。
这种历史性的原因使之景观具有完整性,没有被城市化的浪潮所破坏所影响。
这种完整性与体现出来的原始性正切合了城市人心中的乡村景观特征。
(3)自然与人文完美的融合性
婺源是著名的茶乡,山岗上的茶园,山坳里的梯田,门前的河流,茂密的森林,与白墙青瓦的乡村聚落交相辉映。
同时,婺源昔曾有“书乡”之誉,历代人才辈出。
史载有文人504位,出任仕宦达2665人。
是思想家、教育学家朱熹与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故里。
大量的名人故居与文化沉淀成为自然山水中的灵魂,实现了两者的紧密相联。
3.乡村景观分析
(1)乡村景观意象塑造
婺源的乡村景观意象即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为了塑造好这个意象并将其充分地传达给旅游者,主要通过以下要素及形式传达。
第一,乡村景观背景。
婺源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
纵横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涧与怪石奇峰、古树茶亭、廊桥驿道融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
这种天人合一般的意境,犹如一幅
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乡村聚落景观。
婺源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完整的府第、厅堂、宗祠和家宅众多,散布在全县境内。
这些粉墙、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有着精致的古代雕刻,家家有匾额,户户有楹联,内涵丰富,古风犹存。
婺源的明清建筑追求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讲究人际的协调,以达到人的自我完善。
在民居村落的选址上很讲究风水龙脉,无论是民居、村落都非常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环境关系,或枕山面水,或爽溪而居,山山水水都是“家”形成优美和谐的村落风貌和田园风光。
“青山向晚盈轩翠,碧水含春傍槛流”,徜徉其间,村村是画,步步是景,让人感叹恍如世外桃源。
第三,乡村居民生活景观。
婺源的乡村生活充满了乡土与传统气息,这里的人们生活得悠闲而自在。
在门前晒太阳的老人,在河边洗衣的女人,在水中嬉戏的小孩,晚上在村口乘凉的村民。
甚至这里的狗都是慵懒的,从不闻犬吠。
这一切都描述了田园般的悠闲生活场景。
婺源还保留着传统的乡村习俗,特别是一些传统的节庆,每当节日来临,各种习俗更是为这个美丽乡村增添了特别的魅力。
第四,其它引致意象传导元素。
婺源同时兼具“茶乡”、“书乡”的美誉。
堪称中绿茶中上品的婺源茶叶婺绿;许多关于婺源的诗篇佳句,如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甚至许多蕴含着深刻文化意蕴的村名,如团结、仁村、和村、仁洪、和睦、彰睦、善坑、宽仁、余庆等,都在向游人传达了婺源非一般的乡村,而是自然与人文双重美丽的乡村。
(2)乡村景观的多功能性分析
当婺源从一个不知名的乡村变成世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时,旅游立即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可是此地的乡村旅游一直努力坚持着乡村的本色。
人们照常生活在原来的地方,照常过着他们悠闲的生活,只是多了一件事情: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即便这样,他们大多也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没有生意的时候照常走下农田,过着他们的农耕生活。
可见,婺源的乡村旅游没有违背乡民的生活权利。
婺源四季有风景,春天金黄的油菜花是绝美的风景,夏天郁郁葱葱的绿色是主要色调,秋天绚烂的枫叶与忙碌的收割让人沉醉,冬天的银装更是让人为之倾倒。
如果没有了这些生产场景的装扮,婺源的景观将和任一处自然风景没有两样,也就不可能如此受欢迎。
婺源绝大部分的景观都是农村原生性的反映,一些开发了的村庄只是进行了一些美学上的处理,从而更能赚得游客的眼球,获得游客长久的体验。
(3)乡村生态规划设计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
”婺源是一幅纤巧秀美的山水国画。
婺源的山,郁郁葱葱;婺源的水,汪汪滢滢;婺源的空气清新宜人,这里到处濡着绿的滋润,溢着绿的芳香。
走进婺源,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天人合一,相映成趣。
婺源的森林覆盖率达82%,所以婺源也被称为“绿色婺源”,境内现有木本物种1500多种,草本物种3500多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和树种达80多种。
其中有世界濒危鸟种黄喉噪鹛,并发现华南虎活动的踪迹。
婺源鸳鸯湖是亚洲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鸳鸯最多时达2000多对。
这些生态资源既是婺源乡村景观的重要背景,也是婺源乡村景观的直接元素,本身即是令旅游者流连的重要理由。
从婺源的乡村景观设计我们可以看出为何它能定位于“中国最美的乡村”。
不过,由于近年来旅游发展越来越红火,许多地方人造化味道也越来越浓,一些先期开发的村落的乡村气息已经被商业化所掩盖,给游客带来许多遗憾。
如何处理好乡村性与商业化、人造化的关系将是今后婺源的乡村景观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只有正确地对待这两种关系才能使婺源具有永恒的魅力,真正成为中国最美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