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数组和记录

合集下载

C语言第六章_数组_2

C语言第六章_数组_2

if (a[i]>a[i+1])
{temp=a[i];a[i]=a[i+1];a[i+1]=temp;14}
#include <stdio.h> main(){ /*对10个整数排序*/
int a[10]={9, 8, 5, 4, 2, 0, 6, 1, 3, 7}, i, k; for (k=1;k<10;k++)
f0=1 (n=0m) ain(){
f1=1
(n=1) int i; long f [20]={1,1};
0 f1n=fn-1f+[0f]n-2 (nfo2r) (i=2;i<20;i++)
1
1
f[1]
2
2
f[2]
f[i]=f[i-2]+f[i-1];
3
3
f[3]
for(i=0;i<20;i++)
4
数组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若干同数据类型变 量的集合体。数组要有名称,要有规模。
一.一维数组定义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
例如:int a[6]; a = = &a[0]
a
内存映象:编译时分配一片连续的内 存空间,数组名为该空间的首地址— —常量地址。
0 a[0]
1 a[1]
2 a[2]
3 a[3]
1
4 a[4]
4
一行一行地存储所有的数组 5
a[0][1] a[0][2] a[0][3] a[1][0] a[1][1]
元素,数组名为该空间的首 6 a[1][2]
地址——地址常量。
7 a[1][3]
8

C++课件第六章数组

C++课件第六章数组

解决方法
在使用数组之前,应该为其所有元素 分配初始值。可以使用循环来遍历数 组并为每个元素赋值。同时,也可以 考虑使用标准库中的容器类,如 std:vector或std:array,它们可以自 动管理元素的初始化和销毁。
数组下标从0开始还是从1开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在C中,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而不是从 1开始。
C++课件第六章 数 组
目录
CONTENTS
• 数组的概述 • 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 数组的操作 • 数组的应用 • 数组的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 练习题与答案
01
数组的概述
数组的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数组的声明与初始 化
一维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总结词
一维数组是具有线性结构的数组,可以通过指定数组大小来 声明和初始化。
插入排序
将数组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初始时已排序部分包含一个元素,之后从未排序部分 取出元素,并在已排序部分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插入,并保持已排序部分一直有序。重复 此过程,直到未排序部分元素为空。
数组在查找算法中的应用
线性查找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个比较,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遍历完整个数组。
详细描述
在C中,一维数组的声明需要指定数组的大小,例如int array[10]表示一个包含10个整数的数组。可以通过指定初始 值来初始化数组,例如int array[5] = {1, 2, 3, 4, 5}。如果没 有指定初始值,数组将自动被初始化为0或空值。
二维数组的声明与初始化
总结词
二维数组是具有矩阵结构的数组,可以通过指定行数和列数来声明和初始化。
详细描述
在C中,二维数组的声明需要指定行数和列数,例如int array[3][4]表示一个包含3行4列的二维数组。可以通过指 定初始值来初始化二维数组,例如int array[2][3] = {{1, 2, 3}, {4, 5, 6}}。如果没有指定初始值,数组将自动被初 始化为0或空值。

C语言 第六章 数组

C语言 第六章 数组
2.
6
6.1 排序问题
3. 初始化
类型名 数组名[数组长度]={初值表}; 初值表中依次放着数组元素的初值。例如: int a[10]={1,2,3,4,5,6,7,8,9,10}; 静态存储的数组如果没有初始化,系统自动给所有的数组元素赋0。 即 static int b[5]; 等价于 static int b[5]={0,0,0,0,0}; 初始化也可以只针对部分元素,如 static int b[5]={1,2,3}; 只对数组b的前3个元素赋初值,其余元素的初值为0。又如 int f[20]={0,1}; 对数组f的前两个元素赋初值,其余元素的值 不确定。
18
6.2 矩阵中最大值的位置
4. 使用二维数组编程
例7:定义一个3*2的二维数组a,数组元素的值由下式给 出,按矩阵的形式输出a。a[i][j]=i+j(0≤i ≤2, 0≤j ≤1), 见文件p131ex7-6.cpp
i
j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0 0 1 1 2
2
0 1 0 1 0
9
6.1 排序问题
4. 使用一维数组编程
例4:输入一个正整数n(1<n≤10), 再输入n个整数,将它们存入 数组a中。 ① 输出最小值和它所对应的下标。 ② 将最小值与第一个数交换,输 出交换后的n个数。 数组的长度在定义时必须确定, 如果无法确定需要处理的数据 数量,至少也要估计其上限, 并将该上限值作为数组长度。 因为n ≤10,数组长度就取上 限10。此外,如果用变量 index记录最小值对应的下标, 则最小值就是a[index]。 见p124ex7-4.cpp
8
6.1 排序问题
4. 使用一维数组编程

C语言程序设计第六章数组习题及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第六章数组习题及答案

1.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定义,正确的是_。

(2分)A.int a(10) ;B.int n = 10 , a[n] ;C.int n ;scanf( "%d" , &n ) ;int a[n] ;D.int a[10] ;2.若有定义:int a[10] ;,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_。

(2分)A.a[10]B.a[3.5]C.a(5)D.a[10-10]3.对定义int a[10] = {6 , 7 , 8 , 9 , 10} ; 的正确理解是_。

(2分)A.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1]--a[5]B.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0]--a[4]C.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6]--a[10]D.因为数组长度与初值个数不相同,所以此语句不正确4..若有定义:int a[3][4]; , 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_。

(2分)A.a[3][4]B.a[1,3]C.a[1+1][0]D.a(2)(1)5.以下对二维数组a初始化正确的语句是_。

(2分)A.int a[2][ ]={{0 , 1 , 2}, {3 , 4 , 5}};B.int a[ ][3]={{0, 1, 2}, {3, 4, 5}};C.int a[2][4]={{0, 1 , 2}, {3 , 4}, {5}};D.int a[ ][3]={{0, 1, 2}, { }, {3, 4}};6.对二维数组a进行如下初始化:int a[ ][3]={0 , 1 , 2 , 3 , 4 , 5};则a[1][1]的值是_。

(2分)A.0B.3C.4D.17.下面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_。

(2分)#include<stdio.h>int main( ){int i , x[3][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for( i = 0 ; i < 3 ; i++ )printf( "%2d" , x[i][2-i] ) ;return 0 ;}A.1 5 9B.1 4 7C.3 5 7D.3 6 98.以下对数组s的初始化,错误的是_。

C语言习题(6)

C语言习题(6)

C语言习题(6)第六章数组一.填空题1.C语言数组的下标总是从开始,不可以为负数;构成数组各个元素具有相同的。

2.在C语言中,二维数组的元素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是。

3.若有定义:double x[3][5],则x数组中行下标的下限为,列下标的上限为。

4.若有定义:int a[3][4]={{1,2},{0},{4,6,8,10}};则初始化后,a[1][2]的值为,a[2][1]得到的值为。

5.若有定义int a[][4]={1,2,3,4,5,6,7,8,9},则数组a第一维的大小为。

6.设char str[100]=”Hangzhou”;则数组str所在内存空间应为字节。

7.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char str[ ][10]={”abcd”,”1234”,”efgh”,”5678”};int k=1;printf(“%s”,str[k++]);8.欲将字符串S1复制到字符串S2中,其语句是。

9.如果在程序中调用了strcat函数,则需要预处理命令;如果调用了gets函数,则需要预处理命令。

10.字符串是以为结束标志的一维字符数组。

有定义:char a[]=”China”;则a数组的长度是。

11.数组在内存中占用一段连续的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的首地址用表示。

12.调用strlen(“abcd\0ef\0g”)的返回值为。

二.选择题1.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其数组下标的数据类型允许是。

A)整型常量B)整型表达式C)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C)任何类型的表达式2.以下对一维整型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A)int a(10) ; B)int n=10,a[n];C)int n; D)#define SIZE 10scanf(“%d”,&n);int a[SIZE];int a[n];3.若有定义:int a[10],则对数组a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A)a[10] B)a[3.5] C)a(5) D)a[10-10]4.若有定义:int a[3][4],则对数组a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C6数组--1,2

C6数组--1,2
第 4轮
1 2
4 5 7 9
第 5轮
a[3]
a[4] a[5]
初始状态
冒泡排序方法: 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前面,大数 放后面. n个数排序需要进行n-1轮比较, 从第1轮到第n-1轮, 各轮的 比较次数依次为:n-1次、n-2次 … 1次
如何推广到任意个数排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 int a[6] , i , j , t; for ( i=0 ; i<6 ; i++) scanf(“%d”, &a[i] ); for ( i=0 ; i<5 ; i++) for ( j=0 ; j<5-i ; j++) if ( a[j]>a[j+1] ) { t=a[j] ; a[j]=a[j+1] ; a[j+1]=t ; } for ( i=0 ; i<6 ; i++) printf( “%3d”, a[i] ); return 0; }
若数组在定义之后进行赋值,则只能利用循环语句对每个 数组元素依次赋值。 用双重循环实现
…… int arr[4][10],i,j; for(i=0;i<4;i++) for(j=0;j<10;j++) scanf (“%d”, &arr[i][j]); //arr[i][j]=…; ……
用单重循环实现
数组必须先定义,后使用 定义数组时只能用整常量表达式而不能用变量表达式表 示元素的个数
char name[0]; (×) float weight[10.3]; (×) int array[-100]; (×)

第六章 数组.

第六章 数组.

sc(i, j) = InputBox("输入sc(" &i & "," & j & ") 的值") Next j Next I
3、数组在内存中存放的顺序 数组在内存中存放时,首先变化的是最后一维的 下标,然后变化倒数第二维的下标…(按行存放)。 例如,数组A(4,3)在内存中的分配如下:
A(0,0) A(1,0)
其表示形式: A(1),A(6) X(1,1), X1(1,6), X(2,6)
Y(0,0,0), Y(1,2,5)
6.2 一维数组
一、 一维数组的声明 (无隐式声明)
形式:
Dim 数组名([<下界>to]<上界>)[As <数据类型>] 或: Dim 数组名[<数据类型符>]([<下界>to]<上界>) ‘ 声明了a数组有6个元素 数组元数的数据类型
二、 访问整个数组
对于数组中的各个元素,我们可以用数组名称 (索引值)进行访问。然而,是无法只用数组名称就 对所有的元素进行计算。
例如:要把数组中的各元素值都加上1 这是错误的! Dim X(4)
X=X+1 For I=0 to 4 x(i)=x(i) +1 这是正确的!
Next
无法对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同时进行运算处理。 但是,可以一次“读取”整个数组本身。
6.4 数据排序与查找
数据交换
将A和B两个变量中的数值交换
A=B B=A Temp=A
A=B
B=Temp
一、选择排序
算法思想:
1)对有n个数的序列(存放在数组a(n)中),从中选 出最小(升序)或最大(降序)的数,与第1个数交 换位置;

C语言 — 第六章 数组(大学使用教程)

C语言 — 第六章 数组(大学使用教程)
21
数组常用的循环形式
法一 int i,a[100]; for(i=0;i<100;i++) a[i]=i; 法二 int i,a[100]; for(i=0;i<=99;i++) a[i]=i;
C程序中常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程序中常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此法中,循环变量的终值是“小于”而非“等于” 此法中,循环变量的终值是“小于”而非“等于” 数组长度!否则将导致“越界”的发生。 数组长度!否则将导致“越界”的发生。


• 数组是一组有序的同类型数据 。 • 数据称为数组的元素。 数据称为数组的元素。
6
数组的用处
保存大量同类型的相关数据 – 如矩阵运算,表格数据等 如矩阵运算,
数组的特点
快速地随机访问 一旦定义, 一旦定义,不能改变大小
7
§6.1 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
数组的定义 : 数组在使用前要进行定义: 名称、类型、维数、 数组在使用前要进行定义 名称、类型、维数、大小 定义格式: 定义格式: 类型标识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1][常量表达式2]……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1][常量表达式2] 1][常量表达式2]
如有数组 int a[5]; 其中数据为:2、4、23、6、78 其中数据为: 、 、 、 、 则存放情况如下: 则存放情况如下:
12
数组在内存 中的首地址
2000 2002
2的低位字节 的低位字节 2的高位字节 的高位字节 4的低位字节 的低位字节 4的高位字节 的高位字节
a[0] a[1] a[2] a[3] a[4]
即a=2000
2004 2006 2008
int a[5]={ 2,4, 23,6,7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数组元素的地位和作用与简单变量相当,它们两者都能用来存放一个数据。
②数组中的数据必须是同一个类型,不允许在同一数组中同时存放不同类型的数据。 ③数组中各元素在内存中占据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 ④数组与循环结合使用,可以很方便地对大批数据进行处理。
S数组
……
72
S(1)
89
S(2)
50
S(3)
30
S(4)
定义数组为全局变量
和简单变量相同,可以在DIM语句内加上关键字 SHARED,使得语句内所定义的数组为全局变量。例如:
DIM SHARED a(50)AS DOUBLE COMMON SHARED a(),b() DIM n AS INTEGER DIM a(20) INPUT n DIM b(n) COMMON 语句在说明一个数组为全局变量时,在数组后的一对括号内应 当是空的。 COMMON 语句必须置于任何可执行的语句之前,而DIM可以在程序中的 任何位置(但必须在使用数组前)。
可以用COMMON语句来说明数组为全局变量。例如:
数组的引用
在建立一个数组以后,即可对数组或数组元素进行操作。
①引用数组元素的办法是在数组名后的括弧中指定下标。
如:a(3),b(2)
②一般情况下,在程序中凡允许简单变量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用数
组元素代替。数组元素可以参加表达式的运算,可以被赋值。
如:a(1)=10: a(2)=10: a(3)=10: Total=a(0)+a(1)+a(2)
5 7 4 3 8 6
5 4 7 3 8 6
5 4 3 7 8 6
5 4 3 7 8 6
a(4)和a(5)行,即7和8比,不对调,因为7<8
a(5)和a(6)比,即8和6比,对调,因为8>6 排序结束后数组中数的排列情况
5 4 3 7 6 8
5 4 3 7 6 8
5 4 3 7 6 8
第一次排序结束后数组中数的排列情况 a(1)和a(2)比,即5和4比,对调,因为5>4 a(2)和a(3)行,即5和3比,对调,因为5>3 a(3)和a(4)比,即5和7比,不对调,因为5<7 a(4)和a(5)行,即7和6比,对调,因为7>6 第二次排序结束后数组中数的排列情况
a(5)
65
a(6)
91
a(7)
///
a(8)
(删除后)
步骤1:找到X所在的位置
FUNCTION find% (a()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a(0) = x
i=n
WHILE (a(0) <> a(i)) i=i-1
4 5 3 7 6 8
4 3 5 7 6 8 4 3 5 7 6 8 5 4 3 6 7 8
冒泡法程序设计:
SUB mysort (x()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DIM j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FOR j = 1 TO n - 1 FOR i = 1 TO n - j IF x(i) > x(i + 1) THEN SWAP x(i), x(i + 1)
100
10
A(10)
一维数组举例
例2:a数组中存放n个互不相同的数据,请从a中删除与x(键盘输入)相 同的那个元素。 分析:假设输入x=85
27
a(1)
15
a(2)
43
a(3)
85
a(4)
22
a(5)
36
a(6)
65
a(7)
91
a(8)
(删除前)
27
a(1)
15
a(2)
43
a(3)
22
a(4)
36
READ q
WHILE (q > 0) r = INT(q / 10): a(r) = a(r) + 1 READ q WEND END SUB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3
4 5 6 7 8 9
A(3)
A(4) A(5) A(6) A(7) A(8) A(9)
一维数组举例
例5:将n个整数在数组中排序,排序后在其中插入一个数,使插入后的数 仍然又序。 插入前数组:n=6
12 30 48 60 68 87 … a(1) a(2) a(3) a(4) a(5) a(6) …
插入53后数组:n=7
… …
12 30 48 53 60 68 87 … a(1) a(2) a(3) a(4) a(5) a(6) a(7) …
一维数组
如果一个数组的元素只有一个下标,那么 这个数组称为一维数组。或者说,用一个数 组名和一个下标就能唯一地标识一个数组元 素的就是一维数组。
运行结果如下:
the number of real:5
?78.5
?97.5 例 输入n个实数,求平均数。 设一个一维数组a,用数组元素存放各个实数项, ?100.2 可编写出程序如下: ?98.8
定位X所在的位置
FUNCTION posit% (a()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DIM p AS INTEGER a(n+1) = x
p=1
WHILE (x>a(p)) p = p+1
WEND
posit% =p END FUNCTION
从找到最后一个元素开始顺序后移数据 SUB inmove (a()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p AS INTEGER, x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n TO p STEP -1 a(i+1) = a(i ) NEXT I
WEND
find% = i END FUNCTION
步骤2:从找到X的位置顺序前移数据
SUB delmove (a()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p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p TO n - 1 a(i) = a(i + 1) NEXT i n=n-1 END SUB
OPTION BASE 1 input "the number of real:"; n DIM a(n) FOR i=1 TO n INPUT a(i) sum=sum+a(i) NEXT i average=sum/n PRINT "average="; average END
?81 average=91.2
a(p) = x
n = n +1 END SUB
一维数组举例
例3:冒泡法排序。假设数组中存放n个数据,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我们以6个数据来说明其思路:
5 7 4 3 8 6
a(1)和a(2)比,即5和7比,不对调,因为5<7 a(2)和a(3)行,即7和4比,对调,因为7>4 a(3)和a(4)比,即7和3比,对调,因为7>3
2.下标的值只能是整数,如果下标的值带有小数,则系统会自动四舍五入后取整。 a(2)=29: a(3)=35 PRINT a(2.4),a(2.6) (执行结果:29 35) 3.对数组元素的引用,必须把下标放在一对紧跟数组名的括号内。
s(7)和s7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个数组元素,后者是一个简单变量
CALL ss(b(1),b(3),b())
数组传递时形参和实参之间是按地址传递数据,共用相同的存储 单元。
一维数组举例
例1:统计学生各个分数段上学生的人数。
分数段 0——9 10——19 20——29 INT(q/10) 0 1 2 数组 A(0) A(1) A(2)
SUB count (a() AS SINGLE) DIM q AS INTEGER, r AS INTEGER
数组的建立——DIM语句(1)
QBASIC提供两种格式的DIM语句: 1)DIM语句的格式Ⅰ DIM是Dimension的缩写,意为“定维”。DIM语句称为“数组 说明语句”或“定维语句”。 ①对一维数组,其基本格式为: DIM〈数组名〉(下标上界) ②默认的下标值从0算起。 例如:DIM a(100) ③QBASIC允许改变下标值的下界,即可以将下标值的下界由0改变 为1。此时应用OPTION BASE语句来指定下标值的下界。其一 般格式为: OPTION BASE n n只有0和1两个值,不能是其它数字。 ④QBASIC规定,如果下标的上界(即可用的下标最大值)不超过10, 则可以不必用DIM语句定义数组。
数组的建立——DIM语句(2)
2)DIM语句的格式Ⅱ 这是QBASIC扩充的功能。它允许用户自己指定 下标的下界,即下标的下界可以不是0或1。 如: DIM b(-2 TO 4) 定义了一个一维数组b,下标下界为-2,上界为4。 QBASIC规定: 下标值的范围为[-32768,32767]。
定义数组时要注意的几点
在形参中,不可以出现数组元素名; 在调用上面的子程序时,与a()对应的实参应当是类型完全一致 的数组名。例如:
DIM b(20) AS INTEGER,i AS INTEGER,j AS INTEGER …… CALL ss(i,j,b())
在调用语句中,数组名后的一对括号不可缺少; 当形参为变量时,对应的实参可以是数组元素。例如:
③引用数组元素时,数组名、类型和维数必须与定义数组时一致。
④引用数组元素时,下标值应在建立数组时所指定的范围内。 ⑤同一程序模块中,数组和变量可以同名,但它们不是同一个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