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深圳中考科学必备知识

合集下载

科学备考、贵在得法——龙华新区2014年化学中考备考探讨(地理部分)

科学备考、贵在得法——龙华新区2014年化学中考备考探讨(地理部分)

建议一: 咬定重点不放松
重点4.时区与区时
2014-4-3
9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建议一: 咬定重点不放松
重点4.时区与区时
2014-4-3
10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建议一: 咬定重点不放松
重点5.地理方位
2014-4-3
11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建议一: 咬定重点不放松
重点5.地理方位
2014-4-3
12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建议一: 咬定重点不放松
重点6.地形等高线图
2014-4-3
13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建议一: 咬定重点不放松
重点6.地形等高线图
2014-4-3
14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注意:土壤的结构、类型及对植物生物的影响近二年 没考,可能今年会考
2014-4-3 19
三、2014年科学中考复习建议(地理部分)

建议二: 读图能力常培养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地 理原理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来源。阅读、理解、分析、运用 地理图像是考生必须具备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在地理命题中,各种地理图表应该 成为地理试题的最重要的背景材料,这对于提高了地理试 题的信度,充分体现了地理的学科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0.5 太阳系的构成 4.5 地球的形状证明;比例 尺计算;方位;东西半 球划分;地球自转产生 的现象;高中低纬度的 划分;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现象; 0.5 地形等高线图;

2014中考科学复习资料(物、化、地)

2014中考科学复习资料(物、化、地)

m =ρvv =m ρ 深圳中考(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ρ= →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 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密度mv 1、波2、光的传播种类3、光的反射项目不同点相同点镜面 反射反射面光线特点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折射现象特点:凸透镜凹透镜5、眼睛——视力的矫正类型 特点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戴凸透镜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2、速度与平均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2014年中考科学考查重点分析

2014年中考科学考查重点分析

2014年中考科学考查重点分析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初三冲刺复习更是这样的。

那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提高成绩?一、找准学习重点——正确的学习方向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中考前中复习应该关注两件事情:①突破难点;②减少失误。

成绩越是优秀的同学,越应该熟练掌握知识,尽量避免所谓的“马虎”出现。

二、充分利用时间——零星时间是很优质的时间资源。

优秀的同学会充分利用时间,比如课间、路上、以及长时间学习后的放松时间,只要充分利用,每天多出来的学习时间是很可观的。

一些科学基础知识,例如电路图分析规律、常见物质俗称、酸碱盐性质、英文单词、文言文背诵等内容可以利用这些时间。

科学是中考中分值最大的学科,也是各位同学相互拉开较大差距的关键学科,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中的重点知识。

科学中重要的两个模块是物理和化学,占据历年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分值的80%左右,预计2014年中考分值变化不会太大。

物理部分重点有力学、电学、热学、声和光等内容,具体分值分布情况如下:化学部分重点有酸碱盐、金属、气体、实验和计算等内容,具体分值分布情况如下:依据以上知识比重,结合各知识模块中重、难点知识分布,学而思科学组总结出中考复习非常重要的九大模块。

模块一:压力和压强①液体压强;②固体压强;③气体压强;④气液混合体系压强。

模块二:功和功率①简单机械;②功和功率;③电功率。

模块三:电和磁①欧姆定律;②电磁感应。

模块四:声光热声与运动;②光学;③热学。

模块五:受力分析①浮力;②摩擦力。

模块六:气体的制取和性质①氧气的制取和性质;②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模块七:酸碱盐、金属①酸碱盐的性质;②金属的性质。

模块八:化学计算①化学式计算;②化学方程式计算;③溶液计算;④综合计算。

模块九:生命科学①生命活动;②生命结构层次;③生命的延续和进化;④新陈代谢;⑤健康与环境。

2014年深圳科学中考研讨材料(生物、地理部分)-1

2014年深圳科学中考研讨材料(生物、地理部分)-1
2014年科学中考备考探讨 (生物部分)
2013年深圳市科学中考考试说明 生物部分分值分布
部分 选择题 科目 分值 题数 分值 物理 55 12 24 化学 45 10 20 生物 35 10 20 地理 15 6 12 综合题 题数 分值 3 31 3 15 3 15 1 3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3、重视实验和识图——实验
• 我们在复习备考期间要加强生物实验内 容的复习,对有关实验,除了要知道实 验现象,还要了解实验的过程,探究实 验还需要思考如何控制变量、设计实验、 处理数据、作出解释等。除了掌握对照 实验必须控制的单一变量因素外,还必 须对实验的可行性、可信性、可靠性做 出理性的思考。
3、重视实验和识图——识图
通过图像将人体几大系统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对 整个人体新陈代谢的理解能力。
2013年第42题
2011年第45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3、重视实验和识图——识图
• 复习时应重视课本图像的复习。对于各章节出 现的结构图、流程图等,不仅要认图识图,还 要了解相关的知识点。一张图表能容纳很多知 识,我们这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各知识点之 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三、复习备考建议
• 1、回归课本,加强对生物概念教学 • 2、突出“双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 络。 • 3、重视实验和识图 • 4、注意将生物学知识与热点时事相结合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3、重视实验和识图——识图
近几年深圳中考科学试卷也着重考察了学生在实 际情境中提取信息、筛选信息和处理信息、处理 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结果、获得实验结论的能力。

2014深圳中考科学选择题训练9

2014深圳中考科学选择题训练9

1.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并买卖2.艳艳同学在做叶片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结构实验中,她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看到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这可能是()A.反光镜未调好B.标本做得厚薄不均C.细准焦螺旋没调好D.显微镜物镜是坏的3.可口的桃肉、脆香的西瓜籽、香甜的玉米粒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A.子房、胚珠、胚珠B.子房、胚珠、子房C.子房壁、子房、胚珠D.子房壁、胚珠、子房4.实验课上,艳艳在一支试管中加入10 mL植物油,然后加入几种消化液,经充分振荡后,将该试管置入37 ℃的温水中恒温放置1 h左右,发现试管内的乳浊液不见了,那么你觉得艳艳加的消化液可能是()A.唾液、胆汁、胃液B.胃液、肠液、唾液C.胆汁、肠液、胰液D.胰液、肠液、唾液5.下列坐标图能够正确表示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的是(晴天时,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A B C D6.春季是传染病易发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加上不注意开门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小明不幸患上流感,喉咙疼还流鼻涕,服用抗生素后不见好转。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小明需要注射疫苗,而不是抗生素B.抗生素要和维生素一起服用才有效果C.抗生素难以消除因细菌引起的感染症状D.抗生素难以消除因病毒引起的感染症状7.下图所示的是运用生物技术分别获得的超级鼠、多利羊、试管婴儿和薄壳建筑,下列表述错误的是()①②③④A.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B.②通过克隆技术获得,属于无性生殖C.③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属于无性生殖D.④通过仿生技术获得8.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A.叶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C.叶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D.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①⑤④③②CA B加入水的质量/g C 溶液的温度/℃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gB 生成沉淀的质量时间/s A H 2质量/g时间D原子总数Al Fe13 79.子代细胞在遗传物质组成上与亲代细胞保持着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深圳中考科学复习资料。本人亲自整理【不断更新】

深圳中考科学复习资料。本人亲自整理【不断更新】

【使用说明】红字是答案兼重要部分。

紫字为重要及拓展部分,想考好成绩紫字必须要注意。

加粗大字下划线为每个章节分界点。

加粗小字为每个内容点分界点。

以下笔记经本人从《中考复习学案——科学》中详细整理及度娘验证。

如有疑问。

CALL我。

第一节观察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根据是否有生命分为两类:有生命的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叫做非生物。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超重要!)生物同时具有7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能进行新陈代谢。

(最基本)(此是本人根据笔记本上记述的和度娘讲的全部综合起来得到的。

)三、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任何生物都有一定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

四、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一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会影响到与它其他生物相关的其他生物,因此,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一定意义。

【注意】: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超重要!)答:是否能进行新陈代谢。

扩充其原因及理由: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

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严整的结构,也就是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生长。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这七个特征中,新陈代谢是最基础的(注意不是基本),什么意思呢?生物生长发育、应激性等特征都是需要能量的,这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的。

简单的说,新陈代谢是其他特征的基础,想象成一个金字塔,新陈代谢在最底层,所以成为最基础的特征。

上面讲的是特征,都可以用来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但是,有的时候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归纳起来说,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无生命.若无此选项则选最基础的新陈代谢。

五、显微镜的结构如图1所示:①是目镜,②是物镜,两者用于放大物像。

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圆孔,称③光圈,④是反光镜,两者用于调节视野亮度。

深圳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深圳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宇宙空间1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一节四季的星空1.星图上的方位判断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1)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的周期为365.2422天。

(2)阳历日、月时间的依据阳历月份天数是依据四季更替的周期和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安排的。

由于四季更替周期为365.2422天,故采用大小月,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2月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

(3)阳历闰年的安排阳历在每400年中设97个366日的年(闰年),其余的303年为365天(平年)。

公元年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世纪年必须能被400整除才是闰年。

4.农历与月相的关系(1)月相的含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2)月相变化的成因①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②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3)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①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地球居中时为满月(望),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②当日、月、地三者相互垂直时,月球向日、地另一侧运动时为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球向日、地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③月相④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天。

(4)农历月天数的安排农历月中。

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大小月相间分布,所以要安排闰月的方式与公历保持一致。

第二节太阳系与星际航行1.太阳和月球(1)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是一颗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直径约为140万千米,表面温度约6000℃,中心温度高达l500万℃,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运动,绕着太阳旋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2)月球的基本概况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

月地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月球本身不发光。

月面的阴暗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低地地区,月面的明亮部分属于月球表面的高原、山地地区。

近四年深圳中考科学(生物)考点分析

近四年深圳中考科学(生物)考点分析

内容纲目1.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2.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3.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4.绿色开花植物的新陈代谢5.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6.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7.生命活动的调节8.植物的生殖与发育9.人、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0.遗传和进化11.人体保健、健康与环境2010年2011年具体内容选择非选选择① 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② 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③ 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① 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会用显微镜进行观察;√√② 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运用细胞结构的知识分析某些生命现象;√√③ 识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④ 知道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及其生命意义;⑤ 知道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① 学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说出分类的方法,列举生物分类的单位;√② 认识生物的种群、群落的概念及特征;√③ 比较几种不同生境的生物,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④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及稳定性;√⑤ 运用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⑥ 了解生物圈,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① 对图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说出其功能;② 知道无机盐和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③ 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④ 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⑤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简要过程,认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⑥ 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⑦ 列举植物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

① 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②列举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酶的催化反应实验,体验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③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的能量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④说出血液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知道骨髓的造血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科学必备知识第一部分、物理一、机械运动和力 1、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例: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 则: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和加油机是 运动 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 静止 的。

2、了解速度的含义。

速度公式:υ=S/t 速度单位换算: 1m/s = 3.6km/h 要求:掌握时间的单位换算,会计算速度和路程。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重力:①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g=9.8N/kg) ②方向:竖直向下 ③作用点:重心摩擦力:①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有压力;接触面粗糙;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

(如:静止在水平面的桌子只手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不受摩擦力;当用力推它时,虽然没有推动,但有运动趋势,所以受摩擦力)②减小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变得光滑一些;减小压力;变滑动为滚动; 接触面彼此分离。

减小摩擦的例子:行李车下有轮子、擦润滑油,游泳运动员 戴泳帽,气垫船③增大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变得粗糙一些;增大压力。

增大摩擦的例子:骑自行车刹车时要握紧刹车、车轮上有花纹、 鞋底有花纹、跑步的钉鞋……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画力的示意图。

例: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 0.2N 、读数是 1.6N 。

画出弹簧秤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5、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①二力平衡: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②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例1:一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它受到的 重力 和 支持力 是一对平衡力; 牵引力 和 阻力 是一对平衡力。

例2: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是( B ) A 、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D 、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③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GF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

例1:抛在空中的石块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滚得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例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 、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C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D 、因为g=9.8牛/千克,所以1千克=9.8牛例3:用扳手拧螺母时,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C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上述三项都无关6、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含义,会测定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

①质量不会随物体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例:宇航员在飞船上失重,但他的质量不变;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

②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天平的使用 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线时,横梁平衡。

测: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左 物 右 码 ) 读:物体的质量 = 砝码的质量 + 游码左边所指刻度 。

例:如下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151.4g ③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 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公式:ρ=m/V 推导公式:m=ρV V=m/ρ单位换算:1g/cm 3=103 kg/m 3 1g/cm 3=1g/ml应用:可以通过密度来鉴别物质。

④量筒:可直接测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不溶于水的小固体的体积。

使用前: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量筒的读数: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 ⑤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烧杯装液体,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1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的液体的质量m 2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m 1- m 2 )/V ⑥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的实验步骤:以石块为例(其他器材:细线,水)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在量筒中倒入适当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 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2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m/( V 2- V 1 ) 例1: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B 、同种物质,体积越小,密度越大C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D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2:某同学先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是78.1g,然后用量筒测出金属块的体积是10cm3,则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7.81×103 kg/m3也可写做7.81 g/cm3。

7、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①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推理得出来的,无法用实验来验证,因为无法满足条件——物体不受任何外力②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例: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C )A、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要靠右侧通行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8、理解压强的含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压强: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用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计算公式:P=F/S单位:Pa (帕斯卡)注:会应用公式计算压强。

其中面积S一定要用受力面积,单位是m2。

②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③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例:下列实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D )A、建筑物的墙基要比上部的墙宽B、滑雪者使用又宽又长的滑雪板C、鸭的蹼足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9、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存在及其特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特点。

①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②大气压的存在及其特点: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1标准大气压=1.01×105Pa这么大的大气压,为什么我们没有受压的感觉呢?原因是:人体内也有压强,且与人体外侧受到的大气压相等。

影响因素:大气压跟大气的密度有关,所以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珠穆朗玛峰最高处(8844.43m)的大气压很低,约0.3个标准大气压。

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如:高压锅里的水的沸点可达到120℃左右。

应用:用吸管吸饮料、塑料吸盘挂钩、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10、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

①浮力方向:竖直向上②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③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F浮=G排=ρ液V排g沉浮条件:当F 浮>G 物物体上浮;直到在液面漂浮,此时F '浮=G 物;ρ物<ρ液,如木块;当F 浮<G 物物体下沉,ρ物>ρ液,如石块;当F 浮=G 物 物体悬浮,ρ物 =ρ液,如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④漂浮和悬浮的区别:漂浮时,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ρ物<ρ液悬浮时,物体全部浸入(浸没)液体中;ρ物 =ρ液 11、感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的现象 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实例1: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上方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因此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这就是飞机上升的升力.实例2:地铁站台上设置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位置.二、电和磁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①电流I :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µA) 单位换算: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电流表两个量程: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②电压U :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单位换算: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两个量程: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应记的电压值: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家庭照明电路电压为220伏;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③电路图:2、知道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①电阻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和温度有关。

②滑动变阻器:电路符号结构示意图: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连接方法:串联在电路中;“一上一下”连接;接入电路前,应将滑片调到阻值最大位置。

(即滑片远离被连接的下接线柱) 其目的是为了分压,保护电路。

例: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 ”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1.5A 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

注:滑动变阻器在三个实验中的作用对比3、会用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例:某同学在做“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从第一组数据可得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从第二组数据可得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理解欧姆定律,了解简单串联电路和简单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①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 推导公式:U=IR R=U/I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注:I 、U 、R 必须是针对同一个导体(电阻或用电器)而言,切忌张冠李戴。

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5、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

①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 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