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导学案(答案不全)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目标】1.描述肾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知道排尿的意义。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1.肾脏的结构2.尿液形成的过程难点:1、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2.尿液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叫排泄。
2.排泄的主要途径有:。
二、合作探究(一)尿的排出:3.人体的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作用?4.尿液是怎样排出体外的?5.为什么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二)肾和肾单位的组成:6.肾包括、和。
7.每个肾有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的的基本单位。
8.肾单位由和组成,前者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球是一个球。
9.如图为肾单位结构图,据图回答。
1) 图中[1]是_______,[2]是_______,里面都流着血。
[7]与[1]相比,液体中含氮废物和养料都_______。
2) 图中[8]叫________,由_________组成,它的外面包着__________,其腔与[]_________相通。
[3]和[8]_________共同组成了_________。
3)[3]、[8]、[6]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
4)图中[6]中的液体为__________,与[8]处的液体相比,前者不含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图中[7]流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
(三)尿的形成:结合课本分析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0.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
11.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的和部分的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12.尿的形成包括和两个过程。
13.原尿与血浆相比成分上的不同是;尿与原尿相比成分上的不同是。
(四)排尿的意义:14.排尿的意义是。
三、反馈检测15.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在()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集合管16.原尿与血浆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原尿中()A.不含葡萄糖B.含代谢终产物C.不含大分子蛋白质D.含较多无机盐17.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不变B.氧、尿酸、尿素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D.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也减少18.下表为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广西桂林市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西桂林市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西桂林市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说出其他排泄途径.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时间预设:学习目标1分钟;预习独学;合作探究;学以致用;拓展提升【预习独学】(二)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肾单位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大分子的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和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1、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2、尿的排出:肾脏→→(暂存)→。
【合作探究】1、比较血浆和肾小囊中的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有什么作用?2、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学以致用】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小囊3。
形成尿液的单位是() A.肾小管 B.肾单位 C.肾小球 D.肾小囊4。
以下不可以叫做排泄废物的是()A.人体内多余的水 B.尿素、尿酸 C.粪便 D.无机盐5、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A.过滤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吸收作用 D.分解葡萄糖的作用6、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比较,从肾脏流出的血液里减少和增加的物质分别是( ) A.尿素和二氧化碳 B.氧气和葡萄糖 C.无机盐和葡萄糖 D.二氧化碳和无机盐7、原尿中,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有()①部分无机盐②部分尿素③大部分水④全部葡萄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拓展提升】1。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七年级生物下册(解析版)

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想一想:水对于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会排出很多水分,那为什么还需要排尿呢?尿液中只有水吗?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这项检查能反映出人体什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人体内产生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所以,人体缺水的情况下,也要排尿。
尿液中不只有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我们在进行体检时就会进行尿常规化验,这项检查能反映出人体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知识点1:排泄和排遗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人体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未进入细胞)排出体外的过程。
知识点2: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知识点3:肾的基本单位-肾单位肾单位两条管道系统:血流途径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毛细血管网—肾静脉尿流经途径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知识点4:尿的形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和尿液进行如下分析比较(克/100毫升)讨论: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提示:1.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
每毫升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
尿液主要排出无机盐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2同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含有很少的蛋白质,含有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而很少透过蛋白质这样的物质。
3.这说明肾小管可以重新吸收肾小囊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
尿液形成的两个重要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 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尿液知识点5:尿的排出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整合归纳:知识点6:其他排泄途径总结归纳(以概念图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生物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它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教学重难点: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知识梳理:阅读课本72页至77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人体将、,以及和等的过程叫做排泄。
2、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和主要是通过系统排出的。
3、泌尿系统由、、和组成的;它们的作用分别为、、和。
4、肾脏是的器官。
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单位,叫做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和等部分组成。
是血管球,由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
套在它的外面,下接。
5、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以外,血浆中的、、和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成为。
6、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和等被肾小管。
而剩下的和、就形成了。
7、人体排尿,不仅起到,而且对,维持,也有重要的作用。
8、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里的分泌排出。
其分泌的物质主要成分是,还有少量的和等物质。
9、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产生各种废物,其中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产生的等废物主要由泌尿系统形成排出体外,还要一部分由皮肤通过排出体外。
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读下图,完成后边的要求:(1)血液从[ ] 滤过到[ ] 成为。
(2)当原尿流经[ ] 时,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和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3)B液体与尿液相比,含多。
[1]中的液体与尿液相比,含多。
(4)若[4]末端液体中含葡萄糖,则病变部位可能是[ ] 。
(5)[1] 和[3 ] 内流的血依次为血、血。
(6)人体每天约形成150升原尿,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与图中[ ] 有关。
课时回顾总结达标检测1.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A.原尿B.尿C.动脉血D.静脉血2.人体内的肾单位大约有()A.10多万个B.20多万个C.100多万个D.200多万个3.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流出的液体分别是()A.血浆、原尿、尿B.血液、原尿、尿C.血浆、原尿、原尿D.血液、原尿、尿4.患尿毒症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A.二氧化碳B.水C.无机盐D.尿素5.下列能被肾小球滤过,但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A.葡萄糖B.蛋白质C.尿素D.无机盐6.关于排尿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排出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调节血液和组织液的平衡D.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7.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A.肾小球的滤过B.肾小管的重吸收C.膀胱贮存尿液D.肾盂贮存尿液8.下列现象不属于排泄的是()A、通过肛门将粪便排出体外B、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C、通过汗腺将多余水分排出体外D、通过呼吸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9.对某病人的尿液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病因可能是()A、肾小管被病菌感染B、肾小球炎C、膀胱炎D、尿道炎10、在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乎不被重吸收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11、在下列哪组液体中可以找到尿素?()A、血浆、原尿B、原尿、尿液C、血浆、原尿、尿液D、血浆、原尿、尿液、汗液12、某人近来发现自己的尿液浑浊,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现把他的尿液检查数据和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13、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就能被传染,因为艾滋病是一种接触传染病B、检验单上表面某同学的白细胞正常,说明他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C、眼睛失明的人一定是视网膜收到损伤,不能感受光的刺激D、某同学尿液中检验出由大分子蛋白质,说明他的肾小管发生了病变14、下表位每分析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原尿中除蛋白质外,其他物质都与血浆相同,为什么?(2)终尿与原尿相比没有葡萄糖,其原因是什么?(3)终尿中的氨明显增加的原因是什么?(4)与原尿和血浆相比,100毫升终尿中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寄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七年级生物下册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导学案无解答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2.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人体的排泄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提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肾脏的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一、排泄二、尿的形成活动一:观看微课,自学感知观看微课《肾脏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____。
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的。
活动二:小组合作,深化理解1.分析肾单位结构模型,将所给的结构名称贴至模型上恰当的位置。
2.缓慢推动注射器,观察从注射器流出的液体之后流经的路径,并在右图中画出。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有关吗?活动三:资料分析,讨论交流请分析以下两则资料1.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液、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
2.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肾小囊中的液体)大约有18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仅约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
讨论:①通过肾动脉中血液与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比较,你认为血液中的哪些成分能够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哪些成分不能被过滤,为什么?②通过原尿和尿液的比较,你认为肾小管能够重新吸收原尿中的哪些物质?联系已有知识,想一想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到哪儿去了?三、尿的排出及泌尿系统组成肾脏→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体外四、小试牛刀1.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B.食物残渣由消化系统排出体外C.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D.汗液由皮肤经汗腺排出体外2.如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原尿,正常情况下,它与①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血细胞和大分子__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描写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过程与方法:知道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和排尿的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知道人体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尿的形成过程和排尿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对肾脏内部结构特点和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重吸收作用的分析,体会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观察用具及材料:新鲜的已解剖好的猪的肾脏,解剖盘,解剖针,肾脏内部结构挂图。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一周来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访问了医生,收集了尿检化验单,关注了自己每天排尿的情况,各组派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收获和发现。
生:汇报。
师:恭喜你们,你们已经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起来学习“尿的形成和排出”(板书)〔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问:尿的形成和排出是由什么系统完成的?各部分分别有何作用?生:整体感知泌尿系统的组成并回答(其他同学补充修改)师:好记性!这么快就记住了。
下面同学们请看课桌上解剖盘里里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什么?平时你们怎样叫它?生:(对照后回答)是肾,我们平时叫它“猪腰子”。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1)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人体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2.能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3.认识尿液的形成和排尿的意义。
能力目标:结合泌尿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示意图,认真分析尿的形成过程,并能区分血液、原尿、和尿液成分的异同。
情感目标:认同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二、教学重点:①尿的形成过程;②对资料的分析和对尿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知识沉淀,但学生缺乏对人体系统的整体认识,知识前后的衔接不够连贯,还需要通过“温故知新”的方法强化训练。
三、教学重点:人体废物的排泄途径;尿的形成四、教学难点:认识尿的形成过程;五、教学准备:1、准备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型和挂图2、泌尿系统组成的课件;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制作动态的尿的形成过程的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课型:新授课八、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方去。
这地方是哪里?去干什么?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活动二:探究新知(一)、泌尿系统的组成1、观察课本80页的图,思考: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泌尿系统主要有哪些器官组成?各个器官有哪些功能?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2、点名说说,教师课件出示:“泌尿系统结构图”并强调各个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外形似蚕豆,新鲜时呈紫红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重约120-200克。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二)、尿的形成1、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本80—82页的内容。
2、肾的结构:(1)哪一个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你的理由是什么?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精品导学案

人体内废物地排出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法指导一、预习导航1、泌尿系统主要由、、和等组成。
2、肾单位由、和等部分组成。
3、肾小球地作用是,肾小管地作用是。
4、肾脏地结构和功能地基本单位是。
5、尿液与原尿相比少地成分主要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人体泌尿系统地组成1、学生观察老师准备地泌尿系统地模型、挂图或者猪或养地肾脏,描述泌尿系统地组成和各组成结构地功能。
2、小组合作学习教材81页讨论题,相互交流。
学习任务二:尿液地形成。
1、自学教材81页“肾地结构”,并观察“肾地外形”和“肾地内部结构示意图”后,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下列问题,相互交流,质疑答疑。
(1)描述肾地内部结构。
(2)肾单位由哪些结构组成?(3)没有过滤地血经肾单位后变成什么?(4)结合下图,分析肾毛细血管所具有地功能,推测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地作用特点。
(5)请分析教材82页健康人肾动脉中地血浆、肾小囊中地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得出地数据。
讨论:比较尿液和血浆地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那些物质?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三、检查反馈1、将下列结构与相应地工功能进行连线。
肾脏输送尿液输尿管形成尿液膀胱排出尿液尿道暂时储存尿液2、人体排泄,可以排出体内地物质不包括()A食物残渣B代谢废物 C二氧化碳D多余地水分和无机盐3、正常人地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地物质是()A.葡萄糖B.氨基酸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4、正常地人体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地物质是()A. 葡萄糖B. 尿素 C . 蛋白质 D. 无机盐5、健康人每天形成地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地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A.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地滤过作用B. 汗腺排出汗液C. 肾小管地重吸收作用D. 膀胱对尿液地贮存6、尿液地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某人地尿液中发现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以说明此人发生病变地部位是___________,若在尿液中发现葡萄糖,则说明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1课时)
【预学任务单】
学习目标:1、知道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和氧气,也会产生废物,这些废物有哪些种类?
这些废物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
2、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的结构。
阅读教材72—76页,完成预习任务:
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答案:二氧化碳、尿素、水、无机盐
统,
系统,
液排出。
【预学检测单】答案:呼吸,泌尿,皮肤、汗腺
一、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依次为:
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这样的肾单位。
(其中,如下图所示: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结构叫肾小体。
)
管球,
肾小囊:实质是由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位凹陷形成的双层球状囊,肾小囊内、外两层壁之间的
狭窄空腔称为肾小囊腔。
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内层壁细胞紧贴肾小球。
筛”
一样,不能通过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其他大多数成分可以通过来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它周围缠绕大量的由出球小动脉再分支出的众多毛细血管网。
当过滤得到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
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避免了营养的浪费损失。
而剩余的其他废物就流入收集管,形成了尿液,再流向肾盂。
⑵输尿管:肾脏形成尿液是连续不断的,源源不断地经过收集管流入肾盂,
⑶膀胱:是一个储尿器官,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结构,位于骨盆内,
其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
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
⑷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
男性尿道细长,既管排尿,又管排精,具有双重功能。
【合学任务单】
1、请观察73页图4-43,肾动脉和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讨论一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
依次:肾动脉、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毛细血管网,小静脉,肾静脉
3、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
尿液是血液经肾脏处理后留下的废物
【自信检测单】
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体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2、进出肾小球的血管依次是( )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静脉、静脉D.动脉、动脉
3、下列哪一项没有参与尿液形成的过程?()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4、尿液形成时,分别起过滤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是()
A.肾单位、肾小管
B.肾小球与肾小囊内壁、肾小管
C.肾小囊、肾小球
D.肾小囊、肾小管
5、正常情况下,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过滤出又能全被重吸收的是()
A.水
B.葡萄糖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6、与原尿比较,正常尿液不含()。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和无机盐
7、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肾盂的贮尿作用
D.膀胱的贮尿作用
8、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身体的某个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会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养料含量不变
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的静脉血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的静脉血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