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件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2课时练习课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无论你最初选的什么数,你查 到的数旁边一定是蓝色(深蓝色 或浅蓝色)。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三、知识运用
1.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43﹒-29=14
43 -2 9
14
72﹒-27=45
72 -2 7
45
6﹒1-3=58
61 -3
58
54﹒-16=38
54 -1 6
38
三、知识运用
2. 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
7
6
1
7
三、知识运用
3.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1
49
4. 你会填吗? 5 7
43-21
64-32
56-41
77-43
15 34 32 22
二、探究新知
中国比美国多 多少枚金牌?
试着算一算。
51-36= 十个
51 -36
个位上1减6不够 减,怎么办?
二、探究新知
50-24=26
个位够不够减, 不够减怎么办?4 减
2
50 -24
26
笔算减法要 注意些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十, 向十位进1。
三、知识相同应数位用要对齐。
2.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 +4 4
83
49 +4 14
93
21 +3 9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学设计: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2课时练习课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学设计: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2课时练习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上》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单元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为练习课,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练习题型,包括口算、笔算和实际应用题,旨在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深,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存在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2.难点: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2.练习法:通过多种题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练习课课件,包括各种题型的练习题;2.练习题:准备口算、笔算和实际应用题等多种练习题;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时的主题。
人教 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全章)》PPT教学课件

新知探究
35 + 2= 37
也可以写成竖 式,用笔算。
十个 35 +2
个位与个 位对齐
十个 35 +2
7
从个位加起
新知探究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
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35+2= 37 _(人)
35 +2
37
口答: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37人。
巩固练习
1. 32+6= 38 24+3= 27 5+43= 48
34 + 3 = 37 34
+3 37
5 + 24 = 29 5
+ 24 29
53 + 6 = 59 53
+6 59
新知探究
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_____
新知探究
35+32=__6_7__
十个
35 +32
十个
35 +32
7
相同数位要对齐
十个
35 +32
67
新知探究
一班得了12 面小 红旗,三班比一班 少得了 4 面。
要求三班得 了多少面。
新知探究
怎样解答?
照第(1)题的方 法画一画。
哦,我知道了,应该用 减 法计算。
12面
一班
二班 ?面
少4面
12–4 = 8(面)
新知探究
解答正确吗?
12减8等于4,三班确实比 一班少得4面,解答正确。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 多少,用减法计算。
53 - 18 = 35(只) 口答:去年有35只。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解决问题》精品课件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总结
1
2
学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2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
谢
谢
指
导
2022
25+8=33(个)
口答:鸡蛋有33个。
25-12=13(个)
口答:鹅蛋有13个。
鸭蛋
鸡蛋
和鸭蛋一样多
25个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解决“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加)法计算。
一、动手画一画。 (1)画 ,比 少5个。 (2)画 ,比 多2个。
五、课后练习
二、小明有36枚邮票,小丽的邮票数比小明少8枚,小丽有多少枚邮票?
36-8=28(枚) 答:小丽有28枚邮票。
三、乐乐家养了24只鸡,养的鸡比鸭少5只,养的鹅比鸡多6只。乐乐家养了多少只鹅?
24+6=30(只) 答:乐乐家养了30只鹅。
四、校园里有菊花73朵,月季比菊花少15朵,月季有多少朵?
73-15=58(朵) 答:月季有58朵。
三、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
一班
二班
?面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12+3=15(面)
口答:二班得了( )面。
15
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
15减12等于3,二班确实比 一班多得了3面,解答正确。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件(共122张PPT)

26
50-24=
5 0
- 2 4
6
2
个位上0减4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 )减( )。
从十位退1后,十
位要算( )减( )。
10
4
2
4
3
三、巩固练习
2 8
2 6
1 7
2 5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一班
二班
12+3=15(面)
把知道的先画出来。
一看就知道求二班的小红旗就是要把和一班同样多的与多的3面合起来。
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
一班
二班
(1)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 二班得了多少面?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课时 不 进 位 加
第 2 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一、探究新知
2
方法一:口算
30+30=60
5+2=7
60+7=67
方法二:竖式计算
35+32=67(人)答:两班一共有67人。
第 2 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连一连
80-58
28+9
77-32
51-29
90-45
列竖式计算
23
26
25
9
31
77
22
14
<
<
<
<
=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12课时练习课

列竖式计算(jì
s2u5à+n1)6+37= 78 74-30-28= 16 25+65-72=
18
25 +16
41 +37
78
74 - 30
44 - 28
16
25 +65
90 - 7218来自第三页,共6页。在 里面(lǐmiàn)填上合适的数
10+ 25 +27=62 80 - 20 - 7=53
里面填上合适的数。80 - - 7=53 65 - +16=54
+27-58=24。19+32+28=79(盆)
第六页,共6页。
二年级数学(shùxué)上册(RJ) 教学 课件
第 2 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12 课时(kèshí) 练 习 课
第一页,共6页。
夺红旗 (hóngqí)。
38 +17 55 -26 29 +15 44 -27 17 45 +25 70 -44 26 +26 52 +32 84
第二页,共6页。
37+ 27+33=97 90-62- 8 =20 65 - 27+16=54 55+27-58=24
第四页,共6页。
为了迎接国庆节,学校买来19盆月季花,32盆丁香花,28 盆百合花,学校一共(yīgòng)买来多少盆花?
19+32+28=79(盆) 答:学校(xuéxiào)一共买来79盆花。
小丽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12看成21,结果得45。正
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45+21-12=54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课》PPT 课件

62
68-19= 49
68 -19
49
53+34= 87
53 +3 4
87
猜猜我是谁?
我比18 大12
( 30 38是58
( 20 )
93减去 17是我
( 76 )
小明摘了32根黄瓜,小丽比小明多摘24根。小丽摘了多 少根黄瓜?
32+24=56(根) 答:小丽摘了56根黄瓜。
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高69米,比日本馆高45米。 日本馆高多少米?
69-45=24(米) 答:日本馆高24米。
明明的爸爸今年42岁,明明比爸爸小26岁。今年明明 多少岁?
42-26=16(岁) 答:今年明明是16岁。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请你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谢谢大家!
再见!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件
教学课
第 2 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9 课时 练 习 课
列竖式计算
81-29= 52
81 -29
52
30+19= 49
30 +1 9
49
47+18= 65
47 +1 8
65
72-24= 48
72 -24
48
98-47= 51
98 -47
51
24+38= 62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2课时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课件新人教版

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 是什么?
知道了:有14名 女生,男生比女 生少5人。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怎样解答呢?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 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女生: 男生:
14人 ?人 比女生少5人
女生有14人
男生有?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人
三、知识运用,检验效果
科普书有多少本?
35-11=24(本)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2、根据算式,补充条件
(1)音乐兴趣小组有女生18人,
男生有10人 .音乐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算式:18+10=28(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男生有多 少人,第二个是美 术兴趣小组一共有 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 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
C、D
A.25 + 8 = 33(本) B.25-8 = 17 (本) C.25-8 = 17 (本) 17 + 25 = 42 (本) D.25-8 + 25 = 42(本)
三、知识运用,检验效果
(五)升一升
一本故事书共95页,丽丽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 比第一天多看了5页,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三、知识运用,检验效果
(三)判一判
停车场有大卡车28辆,小轿车比大卡车多5辆,大卡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
28 + 5 = 33(辆)
错误
正确答案 28 + 5 = 33(辆) 33 + 28 = 61(辆)
三、知识运用,检验效果
(四)选一选
明明有25本故事书,画报的本数比故事书少8本,这两种书一共有多少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 28
16
25+65-72= 18
25 +65
90 - 72
18
在 里面填上合适的数
10+ 25 +27=62 80 - 20 - 7=53
37+ 27 +33=97 90-62- 8 =20 65 - 27 +16=54 55 +27-58=24
为了迎接国庆节,学校买来19盆月季花,32盆丁香花, 28盆百合花,学校一共买来多少盆花?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thank you
19+32+28=79(盆) 答:学校一共买来79盆花。
小丽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12看成21,结果得 45。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45+21-12=54 答:正确的差应该是54。
七彩学科网:https:///(微信公众号:qicaixueke,或搜索:七彩学科网) 专业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覆盖各学科各版教材,关注公众号资源早知道!
二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12 课时 练 习 课
夺红旗。
38 +17 55 -26 29 +15 44 -27 17
45 +25 70 -44 26 +26 52 +32 84
列竖式计算
25+16+37= 78
25 +16
41 +37
78
74-30-28= 16
【声明】此页是我们平台植入的宣传广告,本文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用户可自行删除!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资料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an be edited and modified for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