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合集下载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

简单机械和功必备知识点
滑轮组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物重、动滑轮重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G动=40N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摩擦力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如图,绳子移动的速度为4m|s,物体移动的距离是3m,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1)物体移动的速度
(2)绳子移动的距离
(3)绳子的拉力

一、功的公式;公式字母意思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举出做功的例子:
举出不做功的例子:(有力没距离)
(有距离没力)
(有距离有力)
功率
一、功率定义式;字母意思
功率推导式;字母意思
功率是描述物体物理量;功率大,做功;功率小,做功
机械效率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通用公式:1
2
3
没有告诉物体和绳子移动距离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公式:1
字母意思。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1.1 杠杆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①若L1>L2,F1<F2,则是省力杠杆,费距离;②若L1<L2,F1>F2,则是费力杠杆,省距离;③若L1=L2,F1=F2,则是等臂杠杆。

§11.2 滑轮一、定滑轮:1.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关系:F=G s=h v=v物3.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二、动滑轮:1.轴的位置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2.动力臂(R)是阻力臂(r)的二倍的杠杆。

3.(计摩擦)4.(不计摩擦)5.关系:s=2h V=2V物三、滑轮组:1.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2.3.四、水平放置滑轮:S=n S物V=n V物四、如何设计滑轮:G=Fn-G动G动=Fn-G§11.3 功1.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W=Fs3.1J=1N·m4.做功条件:一是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5.不做功的情况:①F≠0,S=0。

有力没距离,W=0②F=0,S≠0。

有距离没力,W=0③F≠0,S≠0。

F⊥S§11.4 功率1.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2.3.1W=1J/s4.1KW=1000W 1MW=1000000 1马力=735W§11.5 机械功率1.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但动力所做的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

2.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

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

额外功:利用机械时由于机械有重量及摩擦,不得不做而对我们无用的功。

3.W总=W有用+W额外动h(不计摩擦)4.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减小自重②减小摩擦③尽量满载6.W有=fs物7.8.。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与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 A 点搬动柜子
我去人从 M也端抬就起均有匀人木棒!为UR扼腕入把站水倒内入杯信中 不存在向你偶同意调剖沙龙
1
5 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 F1 l1 F2 l2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 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4)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 W ; 单位:瓦特(瓦); 符号:W; 即1W 1 J s t
3、单位换算:1kW 103W ,1MW 106W
(5)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W总 W有用 W额外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n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 F= 1 /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n v n 擦,则拉力F= 1 /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F(或 F)=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 SG(或 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 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 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3)功 1、功 W: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 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计算公式:W F S 。 单位:焦耳(焦); 符号:J; 即:1J 1N m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②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实验 次数
斜面倾斜程 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和公式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欢迎共阅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一、认识和利用杠杆1、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影响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金属块,则杠杆失去平衡,密度较大的一端下沉。

二、认识和利用滑轮轮和滑轮组物动滑轮2、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做功的条件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物体依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

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它不一定等于,但使用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

3、公式:WP F vt==∙(特别提醒:运动公式P Fv=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4、单位:W 、kW功率数据的意义:一台机器的功率为500W,表示这台机器在1s内做功500J。

5、区别机械的总功率和有用功率:总功率指机械本身产生的功率,t总总W P = 有用功率指机械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功率:t 有用有用W P =,P 有用=P 总·η 五、 机械效率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 公式: 100%W =⨯有用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而对物体做的功。

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功。

的功。

是动力,增大有用功与额==;还可等于.B.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η== (s 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s 动力为拉力移动的距离)C.注意事项①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只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高低的物理量,效率高只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因此,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如内燃机车的功率是4210W,但它的效率只有30—40%;而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它的功率不一定就大,如儿童玩具汽车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只有几瓦.②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越省力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固定点 转动的 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
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 ;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5)力臂的画法: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

三、杠杆的分类:
四、定滑轮
(1)实质:等臂杠杆
(2)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五、动滑轮
(1)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 杠杆,
(2)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六、滑轮组:
(1)作用 :既可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 ;
(2)绕 线:(奇动偶定)
(3)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 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 、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 物/n ;
B 、考虑滑轮重时F = (G 物+G 动)/n ;
C 、拉力的移动距离S = nh 。

D 、绳自由端一定能够的速度v=nv 物
8、轮轴:定义: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所组成的机械.
实例: 汽车方向盘、扳手、螺丝刀、自行车把手、水龙头
9、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一、 认识和利用杠杆 1、 杠杆
(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 ;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 ;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1l = F22l
或: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2
1
12F F l l = 3、 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
(1) 省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

例:扳手,撬棍,指甲刀。

(2) 费力杠杆:当1l <2l 时,F1>F2。

例:钓鱼杆,船桨。

(3) 等臂杠杆:当1l =2l 时,F1=F2。

例:天平 4、不等臂天平的使用:
物左砝右时质量为m 1,物右砝左时质量为m 2,则物体质量为m=21m m ,天平两边力臂之比为
2
1
21m m l l = 5、欲使已平衡的杠杆在改变力或力臂后再次平衡,则应有改变后的两侧的力与力臂的乘积
相等,或者是两边的力或力臂同时改变相同的倍数。

(不是相同的大小)
6、杠杆两端挂同种金属块平衡后,同时没入水中,杠杆仍然平衡;若挂不同种金属块,则杠杆失去平衡,密度较大的一端下沉。

二、 认识和利用滑轮 1、 认识滑轮和滑轮组
实质 力的关系 (F ,G ) 距离关系 (s ,h ) 速度关系 (v ,0v ) 作用
定滑轮 等臂杠杆 F=G
s=h v =0v 改变力的方向,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动滑轮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F=
12G s=2h v =20v 省一半力, 费距离
滑轮组
F=1n
G s=nh
v =n 0v
既可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费距离
(忽略摩擦,G =G 物+G 动滑轮) 2、 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
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3、滑轮组绳子段数n 与动滑轮个数m 之间的关系:n=2m 或n=2m+1。

n 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 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

4、在给滑轮组绕绳时,若要求人站在地上拉动重物上升。

则绳子最后必定穿过定滑轮,拉力方向向下。

三、 怎样才算做功 1、 做功的条件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不劳无功,劳而无功)
(1) 物体依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2)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推而不动,搬而未起。

(3)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
方向。

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3、功的大小 公式:W=Fs
F 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 是物体在动力F 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

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动力做功可以使用公式W=Fs 来计算,克服物体重力做功W=Gh 。

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重力G 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 ,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即斜面的长l ,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h
(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 做功的快慢
1、 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

3、 公式:W
P F v t
=
=• (特别提醒:运动公式P Fv =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
4、单位:W 、kW
功率数据的意义:一台机器的功率为500W ,表示这台机器在1s 内做功500J 。

5、区别机械的总功率和有用功率: 总功率指机械本身产生的功率,t

总W P =
有用功率指机械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功率:t
有用
有用W P =,P 有用=P 总·η
五、 机械效率
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 公式: 100%W W =
⨯有用

对于任何机械,η总小于1。

3、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而对物体做的功。

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
W 有用=Gh ,克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使物体运动时,W 有用=fs 。

(2) 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
重而不得不做的功。

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用来克服机械自重和机械各部分摩擦所做的是额外功;水平移动物体时,所做的克服有用摩擦之外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3) 总功是:W W W 总有用额外=+,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实际做的功。

W •总动=F s ,
式中动F 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s 是动力动F 通过的距离。

(4)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
值。

对于组合一定的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大所做的有用功,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4.计算机械效率的各种变形式. A.在竖直方向上提升物体,η=



(对于杠杆:n =s/h =
;对于滑轮
组:n =s/h,s 为动力移动的距离,h 为物体提升的高度) 注:若只计动滑轮的重,则F =(G+G 轮)/n,机械效率η还可等于,即η=
.
B.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η==
(s 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s 动力为拉力移动的距
离) C.注意事项
①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功率是表示机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只表示机械做功快;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对总功利用率高低的物理量,效率高只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高.因此,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机械效率高,如内燃机车的功率是4210W,但它的效率只有30—40%;而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它的功率不一定就大,如儿童玩具汽车的电动机效率可达80%,但功率只有几瓦.
② 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内在联系,不能认为越省力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