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 第二次月考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word版含答案解析)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2019·期末·山东青岛市莱西市)今年 11 月 13 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流失海外一百余年、在 2007 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桑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当年,这件文物的流失与哪场战争有关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020·模拟·广东广州市)沃斯利在《1860 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中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而我们在 10 月 19 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
”材料中的“我们”是A.英国人和法国人B.英国人和美国人C.美国人和俄国人D.英国人和日本人3.(2019·期末·山东青岛市莱西市)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俄国4.(2019·单元测试·黑龙江大庆市龙凤区)“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中日甲午战争期间5.(2020·学业·云南昆明市)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该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沙俄6.(2019·期末·江苏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咸丰十年(1860 年),奕诉曾上奏道:“自开城后,该二国带兵二万余,分踞京城,所有城内仓库及各衙门,彼亦深知。
”奕诉上奏所指的事件是A.英军控制南京下关江面B.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C.美、俄两国趁火打劫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7.(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朝阳区)2019 年 11 月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马首铜像由何鸿燊先生正式捐赠给国家。
2020-2021学年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运算结果为a ﹣1的是( ) A .a 2−1a ⋅a a+1B .1−1aC .a+1a÷a a−1D .a 2+2a+1a+12.(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a +2a =5a 2 B .x 2﹣4=(x +2)(x ﹣2) C .(x +1)2=x 2+1 D .(2a )3=6a 23.(3分)如果将分式x+y 6xy中的x 和y 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分式的值( )A .缩小到原来的13B .扩大到原来的3倍C .不变D .扩大到原来的9倍4.(3分)估计√32×√12+√20的运算结果应在( ) A .6到7之间B .7到8之间C .8到9之间D .9到10之间5.(3分)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75和√18,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0√3+3√2B .5√3+6√2C .10√3+3√2或5√3+6√2D .无法确定6.(3分)已知√5=a ,√14=b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0.063,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ab 10B .3ab 10C .ab100D .3ab 1007.(3分)小颖用4张长为a ,宽为b (a >b )的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拼成一个边长为(a +b )的正方形,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S 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2.若a =2b ,则S 1,S 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 .S 1=32S 2B .S 1=2S 2C .S 1=52S 2D .S 1=3S 28.(3分)把(x −1)√−1x−1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的结果是( ) A .√1−xB .√x −1C .−√x −1D .−√1−x9.(3分)已知x 2﹣3x ﹣4=0,则代数式xx 2−x−4的值是( )A .3B .2C .13D .1210.(3分)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m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n ,x ,y 表示四个相同长方形的两边长(x >y ).则①x ﹣y =n ;②xy =m 2−n 24;③x 2﹣y 2=mn ;④x 2+y 2=m 2−n 22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11′12题,每小题3分,13~18题,每题4分,共30分) 11.(3分)若分式2x−6x+1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12.(3分)分解因式:a ﹣6ab +9ab 2= . 13.(4分)当x 时,√x+1|x|−2有意义. 14.(4分)若a 2=3b =81,则代数式a ﹣2b = .15.(4分)若△ABC 三边a 、b 、c 满足a 2﹣ab ﹣ac +bc =0,则△ABC 是 三角形. 16.(4分)若整数x 满足|x |≤3,则使√7−x 为整数的x 的值是 (只需填一个). 17.(4分)关于x 的分式方程x x−1+k x−1−x x+1=0无解,则k 的值为 .18.(4分)已知方程3−a a−4−a =14−a ,且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a x ≤b只有4个整数解,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2分) 19.(20分)计算:(1)(a +b )2+a (a ﹣2b );(2)(2.5×1012)﹣2÷(2×10﹣2)6;(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20+√5√5−√13×√12;(4)√15÷(1√31√5). 20.(15分)化简: (1)√2−2√2⋅√5+5;(2)√(x −1x )2+4−√(x +1x )2−4(0<x <1);(3)当a =1−3时,求a 2−1a−1−√a 2+2a+1a 2+a −1a的值.21.(10分)解方程: (1)2x−1=4x 2−1;(2)(x 2−x+7x+1−x −1)÷x 2−4x+1=1.22.(7分)已知x =2−3,x 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求a−b−2a+b的值. 23.(8分)已知实数a 满足|2020﹣a |+√a −2021=a ,求a ﹣20202的值. 24.(8分)当x 取什么整数时,3x+6x+1−x−1x÷x 2−1x 2+2x的值是整数.25.(12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内口罩需求激增,某地甲、乙两个工厂同时接到200万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订单,已知甲厂每天比乙厂多生产2万个口罩,且甲厂生产50万个口罩所用的时间与乙厂生产40万个口罩所用的时间相同. (1)求甲、两厂每天各生产多少万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2)已知甲、乙两个工厂每天生产这种口罩的原料成本分别是4万元和3万元,若两个工厂一起生产这400万个口罩,生产一段时间后,乙停产休整,剩下订单由甲单独完成若本次生产过程中,原料总成本不超过156万元,那么两厂至少一起生产了多少天? 26.(12分)先阅读下列的解答过程,然后作答:形如√m ±2√n 的化简,只要我们找到两个数a 、b 使a +b =m ,ab =n ,这样(√a )2+(√b )2=m ,√a •√b =√n ,那么便有√m ±2√n =√(√a ±√b)2=√a ±√b (a >b )例如:化简√7+4√3解:首先把√7+4√3化为√7+2√12,这里m =7,n =12; 由于4+3=7,4×3=12,即(√4)2+(√3)2=7,√4•√3=√12,∴√7+4√3=√7+2√12=√(√4+√3)2=2+√3由上述例题的方法化简:(1)√13−2√42;(2)√7−√40;(3)√2−√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启秀中学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下列运算结果为a ﹣1的是( ) A .a 2−1a ⋅a a+1B .1−1a C .a+1a÷a a−1D .a 2+2a+1a+1【解答】解:A 、原式=(a−1)(a+1)a •aa+1=a ﹣1,符合题意; B 、1−1a =a−1a ,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原式=a+1a •a−1a =a 2−1a 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原式=(a+1)2a+1=a +1,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2.(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a +2a =5a 2 B .x 2﹣4=(x +2)(x ﹣2) C .(x +1)2=x 2+1D .(2a )3=6a 2【解答】解:A 、3a +2a =5a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x 2﹣4=(x +2)(x ﹣2),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 、(x +1)2=x 2+2x +1,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2a )3=8a 3,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3分)如果将分式x+y 6xy中的x 和y 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分式的值( )A .缩小到原来的13B .扩大到原来的3倍C .不变D .扩大到原来的9倍【解答】解:因为3(x+y)9×6xy=13×x+y 6xy,所以分式的值变为原来的13.故选:A .4.(3分)估计√32×√12+√20的运算结果应在( )A .6到7之间B .7到8之间C .8到9之间D .9到10之间【解答】解:∵√32×√12+√20=4+√20,而4<√20<5, ∴原式运算的结果在8到9之间; 故选:C .5.(3分)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75和√18,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0√3+3√2B .5√3+6√2C .10√3+3√2或5√3+6√2D .无法确定【解答】解:(1)若√18=3√2为腰长,√75=5√3为底边长, ∵6√2<5√3, ∴三角形不存在;(2)若5√3为腰长,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0√3+3√2. 故选:A .6.(3分)已知√5=a ,√14=b ,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0.063,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ab 10B .3ab 10C .ab100D .3ab 100【解答】解:∵√5=a ,√14=b , ∴√0.063=√9×7010000=√9×√7010000=3×√5×√14100=3ab100. 故选:D .7.(3分)小颖用4张长为a ,宽为b (a >b )的长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拼成一个边长为(a +b )的正方形,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S 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2.若a =2b ,则S 1,S 2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A .S 1=32S 2B .S 1=2S 2C .S 1=52S 2D .S 1=3S 2【解答】解:S 1=12b (a +b )×2+12ab ×2+(a ﹣b )2=a 2+2b 2, S 2=(a +b )2﹣S 1=(a +b )2﹣(a 2+2b 2)=2ab ﹣b 2,∵a =2b ,∴S 1=a 2+2b 2=6b 2,S 2=2ab ﹣b 2=3b 2 ∴S 1=2S 2, 故选:B .8.(3分)把(x −1)√−1x−1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的结果是( ) A .√1−xB .√x −1C .−√x −1D .−√1−x【解答】解:由已知可得,x ﹣1<0,即1﹣x >0,所以,(x −1)√−1x−1=−√−(1−x)2x−1=−√1−x .故选:D .9.(3分)已知x 2﹣3x ﹣4=0,则代数式xx 2−x−4的值是( )A .3B .2C .13D .12【解答】解:已知等式整理得:x −4x=3, 则原式=1x−4x−1=13−1=12, 故选:D .10.(3分)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m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n ,x ,y 表示四个相同长方形的两边长(x >y ).则①x ﹣y =n ;②xy =m 2−n 24;③x 2﹣y 2=mn ;④x 2+y 2=m 2−n 22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答】解:①x ﹣y 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即x ﹣y =n ,正确; ②∵xy 为小长方形的面积, ∴xy =m 2−n 24, 故本项正确;③x 2﹣y 2=(x +y )(x ﹣y )=mn ,故本项正确; ④x 2+y 2=(x +y )2﹣2xy =m 2﹣2×m 2−n 24=m 2+n 22, 故本项错误. 所以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11′12题,每小题3分,13~18题,每题4分,共30分) 11.(3分)若分式2x−6x+1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3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x ﹣6=0且x +1≠0, 解得x =3. 故答案为:3.12.(3分)分解因式:a ﹣6ab +9ab 2= a (1﹣3b )2 . 【解答】解:a ﹣6ab +9ab 2, =a (1﹣6b +9b 2), =a (1﹣3b )2. 故答案为:a (1﹣3b )2.13.(4分)当x ≥﹣1且x ≠2. 时,√x+1|x|−2有意义. 【解答】解:由题意得,x +1≥0且|x |﹣2≠0, 解得x ≥﹣1且x ≠±2. 故x 取值范围是x ≥﹣1且x ≠2. 故答案为:≥﹣1且x ≠2.14.(4分)若a 2=3b =81,则代数式a ﹣2b = ﹣17或1 . 【解答】解:∵a 2=3b =81,(±9)2=34=81, ∴a =±9,b =4, 则a ﹣2b =﹣17或1. 故答案为:﹣17或1.15.(4分)若△ABC 三边a 、b 、c 满足a 2﹣ab ﹣ac +bc =0,则△ABC 是 等腰 三角形. 【解答】解:∵a 2﹣ab ﹣ac +bc =0, ∴(a ﹣b )(a ﹣c )=0,∴a ﹣b =0或a ﹣c =0,即a =b 或a =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16.(4分)若整数x 满足|x |≤3,则使√7−x 为整数的x 的值是 ﹣2或3 (只需填一个). 【解答】解:∵|x |≤3, ∴﹣3≤x ≤3,∴当x =﹣2时,√7−x =√7−(−2)=3, x =3时,√7−x =√7−3=2.故,使√7−x 为整数的x 的值是﹣2或3(填写一个即可). 故答案为:﹣2或3. 17.(4分)关于x 的分式方程x x−1+k x−1−x x+1=0无解,则k 的值为 ﹣2或﹣1 .【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x +1)(x ﹣1)得:x (x +1)+k (x +1)﹣x (x ﹣1)=0, 整理得:(2+k )x =﹣k ,当2+k =0时,整式方程无解,即k =﹣2,当x =1或x =﹣1时,代入(2+k )x =﹣k 得k =﹣1. ∴k =﹣2或﹣1时,分式方程x x−1+k x−1−x x+1=0无解,故答案为:﹣2或﹣1. 18.(4分)已知方程3−aa−4−a =14−a ,且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a x ≤b只有4个整数解,那么b 的取值范围是 3≤b <4 .【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3﹣a ﹣a 2+4a =﹣1,即a 2﹣3a ﹣4=0, 分解因式得:(a ﹣4)(a +1)=0, 解得:a =﹣1或a =4,经检验a =4是增根,分式方程的解为a =﹣1,当a =﹣1时,由{x >−1x ≤b 只有4个整数解,得到3≤b <4. 故答案为:3≤b <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2分) 19.(20分)计算:(1)(a +b )2+a (a ﹣2b );(2)(2.5×1012)﹣2÷(2×10﹣2)6;(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20+√5√5−√13×√12;(4)√15÷(1√31√5). 【解答】解:(1)原式=a 2+2ab +b 2+a 2﹣2ab =2a 2+b 2;(2)原式=2.5﹣2×10﹣24÷(26×10﹣12)=2.5﹣2×10﹣24×2﹣6×1012=5×10﹣15;(3)原式=√205+1−√13×12 =2+1﹣2 =1;(4)原式=√15÷√5+√3√5×√3=√15√155+3=√5−√3)(5+3)(5−3)=15√5−15√32. 20.(15分)化简: (1)√2−2√2⋅√5+5;(2)√(x −1x )2+4−√(x +1x )2−4(0<x <1);(3)当a =1−3时,求a 2−1a−1−√a 2+2a+1a 2+a −1a的值.【解答】解:(1)原式=√(√2)2−2×√2×√5+(√5)2 =√(√2−√5)2 =√5−√2;(2)原式=√(x +1x )2−√(x −1x )2 =|x +1x |﹣|x −1x | ∵0<x <1,∴原式=x +1x +x −1x=2x ;(3)a =3−1=−(√3+1)=−√3−1, 原式=(a+1)(a−1)a−1−√(a+1)2a(a+1)−1a=a +1−−(a+1)a(a+1)−1a=a +1 =−√3−1+1=−√3.21.(10分)解方程: (1)2x−1=4x 2−1;(2)(x 2−x+7x+1−x −1)÷x 2−4x+1=1. 【解答】解:(1)方程变形为:2x−1=4(x+1)(x−1),两边同乘以(x +1)(x ﹣1),去分母得:2(x +1)=4,解得x =1,把x =1代入(x +1)(x ﹣1)=(1+1)(1﹣1)=0,∴x =1是原方程的增根,∴原方程无解.(2)方程变形为:[x 2−x+7x+1−(x+1)2x+1]÷(x+2)(x−2)x+1=1, −3(x−2)x+1•x+1(x+2)(x−2)=1, −3x+2=1,两边同乘以x +2得:x +2=﹣3,解得x =﹣5,把x =﹣5代入原方程,左边=[(−5)2−(−5)+7−5+1−(﹣5)﹣1]÷(−5)2−4−5+1=1,右边=1, ∴左边=右边,∴原方程的解为x =﹣5.22.(7分)已知x =2−3,x 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求a−b−2a+b 的值. 【解答】解:∵2−√3=√3)(2−√3)(2+√3)=2+√3,∴x 的值为2+√3,∵1<3<4,∴1<√3<2,∴1+2<2+√3<2+2,即3<2+√3<4,∴x 的整数部分a =3,小数部分b =2+√3−3=√3−1,∴a−b−2a+b =√3−1)−23+3−1 =2−√32+√3 =(2−√3)(2−√3)(2+3)(2−3)=(2−√3)2=4﹣4√3+3=7﹣4√3.23.(8分)已知实数a 满足|2020﹣a |+√a −2021=a ,求a ﹣20202的值.【解答】解:∵要使√a −2021有意义,∴a ﹣2021≥0,解得a ≥2021,∴a ﹣2020+√a −2021=a ,即√a −2021=2020,∴a ﹣2021=20202,∴a =20202+2021,∴原式=20202+2021﹣20202=2021.24.(8分)当x 取什么整数时,3x+6x+1−x−1x ÷x 2−1x +2x 的值是整数.【解答】解:原式=3x+6x+1−x−1x •x(x+2)(x+1)(x−1)=3x+6x+1−x+2x+1=4x+8x+1=4+4x+1,当x =﹣5、﹣3、﹣2、0、1、3时,4x+1为整数, 由题意得:x ≠±1,0,﹣2,∴x =﹣5,﹣3,3时,原式为整数.25.(12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内口罩需求激增,某地甲、乙两个工厂同时接到200万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订单,已知甲厂每天比乙厂多生产2万个口罩,且甲厂生产50万个口罩所用的时间与乙厂生产40万个口罩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甲、两厂每天各生产多少万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2)已知甲、乙两个工厂每天生产这种口罩的原料成本分别是4万元和3万元,若两个工厂一起生产这400万个口罩,生产一段时间后,乙停产休整,剩下订单由甲单独完成若本次生产过程中,原料总成本不超过156万元,那么两厂至少一起生产了多少天?【解答】解:(1)设乙厂每天生产x 万个口罩,则甲厂每天生产(x +2)万个, 由题意可得:50x+2=40x ,解得:x =8,经检验得:x =8是原方程的根,故x +2=10(万个),答:乙厂每天生产8万个口罩,甲厂每天生产10万个;(2)设两厂一起生产了a 天,甲一共生产b 天,由题意可得:{8a +10b =400①3a +4b ≤156②, 由①得:b =40﹣0.8a ,代入②得:a ≥20,答:两厂至少一起生产了20天.26.(12分)先阅读下列的解答过程,然后作答:形如√m ±2√n 的化简,只要我们找到两个数a 、b 使a +b =m ,ab =n ,这样(√a )2+(√b )2=m,√a•√b=√n,那么便有√m±2√n=√(√a±√b)2=√a±√b(a>b)例如:化简√7+4√3解:首先把√7+4√3化为√7+2√12,这里m=7,n=12;由于4+3=7,4×3=12,即(√4)2+(√3)2=7,√4•√3=√12,∴√7+4√3=√7+2√12=√(√4+√3)2=2+√3由上述例题的方法化简:(1)√13−2√42;(2)√7−√40;(3)√2−√3.【解答】解:(1)√13−2√42=√(√7−√6)2=√7−√6;(2)√7−√40=√7−2√10=√(√5−√2)2=√5−√2;(3)√2−√3=√8−434=√6−√22.。
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下学期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苏科版七年级苏科初一下学期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 版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2∠B -3∠C B .∠A+∠B=2∠C C .∠A-∠B=30°D .∠A=12∠B=13∠C 2.把一块直尺与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34°,则∠2的度数为( )A .114°B .126°C .116°D .124° 3.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8x 2 y 3=2x 2⋅4 y 3B .( x +1)( x ﹣1)=x 2﹣1C .3x ﹣3y ﹣1=3( x ﹣y )﹣1D .x 2﹣8x +16=( x ﹣4)24.分别表示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公式( )A .(a +b )2=a 2+2ab +b 2B .(a -b )2=a 2-2ab +b 2C .a 2-b 2=(a +b )(a -b )D .(a +2b )(a -b )=a 2+ab -2b 2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15C .12或15D .18 6.已知4m =a ,8n =b ,其中m ,n 为正整数,则22m +6n =( ) A .ab 2 B .a +b 2 C .a 2b 3D .a 2+b 3 7.下列四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22()()a b a b a b +-=-B .2()ab a a b a -=-C .25(1)5x x x x +-=+-D .21()x x x x x +=+ 8.若8x a =,4y a =,则2x y a +的值为( )A .12B .20C .32D .2569.端午节前夕,某超市用1440元购进A 、B 两种商品共50件,其中A 种商品每件24元,B 品件36元,若设购进A 种商品x 件、B 种商品y 件,依题意可列方程组( ) A .5036241440x y x y +=⎧⎨+=⎩ B .5024361440x y x y +=⎧⎨+=⎩ C .144036241440x y x y +=⎧⎨+=⎩ D .144024361440x y x y +=⎧⎨+=⎩10.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725ax y x y +=⎧⎨-=⎩和432x y x by +=⎧⎨+=-⎩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是( )A .13B .9C .9-D .13-11.计算a •a 2的结果是( )A .aB .a 2C .a 3D .a 412.如图,下列条件:13241804523623∠=∠∠+∠=∠=∠∠=∠∠=∠+∠①,②,③,④,⑤中能判断直线12l l 的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二、填空题13.已知方程组,则x+y=_____. 14.计算:32(2)xy -=___________.15.分解因式:29a -=__________.16.如果()()2x 1x 4ax a +-+的乘积中不含2x 项,则a 为______ . 17.计算24a a ⋅的结果等于__.18.计算:5-2=(____________)19.已知23x y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________.20.已知:如图,△ABC 的周长为21cm ,AB =6cm ,BC 边上中线AD =5cm ,△ACD 周长为16cm ,则AC 的长为__________cm .21.已知:实数m,n 满足:m+n=3,mn=2.则(1+m)(1+n)的值等于____________.22.已知30m -=,7m n +=,则2m mn +=___________.三、解答题23.定义:对于任何数a ,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1)103⎡⎤-=⎢⎥⎣⎦(2)如果2333x -⎡⎤=-⎢⎥⎣⎦,求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x 。
苏科版(八年级)苏科版苏科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

苏科版(八年级)苏科版苏科版初二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满足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C.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D.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2.将下列分式中x,y(xy≠0)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分式的值一定不变的是()A.312xy+B.232xyC.232xxyD.3232xy3.“明天会下雨”这是一个()A.必然事件B.不可能事件C.随机事件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成语故事中所描述的事件为必然发生事件的是()A.水中捞月B.瓮中捉鳖C.拔苗助长D.守株待兔5.如果把分式aa b-中的a、b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一定()A.是原来的2倍B.是原来的4倍C.是原来的12D.不变6.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将△ABE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FE,延长AF交CD于点G,已知CG=2,DG=1,则BC的长是()A.2B.6C.5D.37.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22a b+B2a C12a D 1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4,3),点D是边OC上的一点,点E在直线OB上,连接DE、CE,则DE+CE的最小值为()A .5B .7+1C .25D .245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BC ,E 、F 、G 分别是AB 、CD 、AC 的中点,若10DAC ∠=︒,66ACB ∠=︒,则FEO ∠等于( )A .76°B .56°C .38°D .28°10.小明和同学做“抛掷质地均匀的硬币试验”获得的数据如表:抛掷次数 100 200 300 400 500 正面朝上的频数5398156202244若抛掷硬币的次数为1000,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最接近( ) A .20B .300C .500D .80011.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AC=8cm ,BD=6cm ,则菱形的高为( )A .485cm B .245cm C .125cm D .105cm 12.要反应一周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 .统计表B .条形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D .折线统计图二、填空题13.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2和3,则此菱形的面积是 .14.在英文单词tomato 中,字母o 出现的频数是_____.15.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4组的数据的个数分别为2、8、15、5,则第5组的频率为______ 。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种题型)-2023年新八年级数学(苏科版)(解析版)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3种题型)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性质及判定方法。
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①它可以作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的方法;②可以得到它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在等边三角形中,腰和底、顶角和底角是相对而言的.(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线都垂直平分对边,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由定义判定: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说明:在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时,若已知或能求得三边相等则用定义来判定;若已知或能求得三个角相等则用判定定理1来证明;若已知等腰三角形且有一个角为60°,则用判定定理2来证明.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等边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几何图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给有关角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它的边角性质为证明线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样具备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时要善于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广泛应用.(2)等边三角形的特性如:三边相等、有三条对称轴、一边上的高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连接三边中点可以把等边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边三角形等.(3)等边三角形判定最复杂,在应用时要抓住已知条件的特点,选取恰当的判定方法,一般地,若从一般三角形出发可以通过三条边相等判定、通过三个角相等判定;若从等腰三角形出发,则想法获取一个60°的角判定.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共9小题)1.(2022秋•崇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等边△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 于点E,且CE=1.5,则AB的长为()A.3B.4.5C.6D.7.5【分析】由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E⊥BC,可求得∠CDE=30°,则可求得CD的长,又由BD平分∠ABC 交AC于点D,由三线合一的知识,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C=60°,AB=BC=AC,∵DE⊥BC,∴∠CDE=30°,∵EC=1.5,∴CD=2EC=3,∵BD平分∠ABC交AC于点D,∴AD=CD=3,∴AB=AC=AD+CD=6.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022秋•姜堰区月考)如图,在等边△ABC中,AB=4cm,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E=30°,则CE的长是()A.1cm B.2cm C.3cm D.4cm【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等边△ABC的边长AB=4cm,BD平分∠ABC,∴∠ACB=60°,DC=AD=2cm,∵∠E=30°,∠E+∠EDC=∠ACB,∴∠EDC=60°﹣30°=30°=∠E,∴CD=CE=2c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解答.3.(2022秋•常州期中)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为BC上一点,在AC上取一点D,使AD=AP,且∠APD=70°,则∠PAB的度数是()A.10°B.15°C.20°D.25°【分析】由已知条件AD=AP可知∠ADP=∠APD,结合∠APD=70°可得∠ADP的度数,从而得到∠P AD 的度数;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BAC=60°,结合∠PAB=∠BAC﹣∠PAD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AD=AP,∴∠ADP=∠APD.∵∠ADP=∠APD,∠APD=70°,∴∠ADP=70°,∠PAD=4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PAB=60°﹣40°=2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解答.4.(2022秋•海门市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DF⊥BE,垂足为点F.(1)求证:CE=2CF;(2)若CF=2,求△ABC的周长.【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B=60°,再由DF⊥BE可知∠DFC=90°,∠FDC=90°﹣∠C=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由CF=2可得出CD=4,故可得出AC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ACB=60°,∵DF⊥BE,∴∠DFC=90°,∠FDC=90°﹣∠C=30°,∴DC=2CF.∵CE=CD∴CE=2CF;(2)解:∵CF=2,由(1)知CE=2CF,∴DC=2CF=4.∵△ABC为等边三角形,BD是中线,∴AB=BC=AC=2DC=8,∴△ABC的周长=AB+AC+BC=8+8+8=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知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是解题的关键.5.(2022秋•启东市期末)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E在AD上,且DE=BC,则∠AFE=()A.100°B.105°C.110°D.115°【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60°,∠BAD=BAC=30°,AD⊥BC,BD=CD=BC,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C=∠DCE=45°,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AD是BC边上的中线,∴∠BAD=BAC=30°,AD⊥BC,BD=CD=BC,∴∠CDE=90°,∵DE=BC,∴DE=DC,∴∠DEC=∠DCE=45°,∴∠AEF=∠DEC=45°,∴∠AFE=180°﹣∠BAD﹣∠AEF=180°﹣30°﹣45°=10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22秋•大丰区期中)如图,在等边△ABC中,D为BC边上的中点,以A为圆心,AD为半径画弧,与AC边交点为E,则∠ADE的度数为()A.60°B.105°C.75°D.15°【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求出∠DAC=30°,结合AD等于AE求出∠ADE的度数即可.【解答】解:在等边△ABC中,D为BC边上的中点,∴∠DAC=30°(三线合一),在△ADE中,AD=AE,∴∠AED=∠ADE=(180°﹣30°)=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该知识并进行合理运用.7.(2022秋•如皋市期中)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连接C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的度数是()A.60°B.45°C.30°D.15°【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60°,从而可得∠B的度数.【解答】解:∵EF垂直平分BC,∴BF=CF,∴∠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8.(2022秋•秦淮区校级月考)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C,BC上的点,若AE=AD,∠CED=25°,则∠BAE=°.【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AC=60°,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DE=85°,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D=∠ADE=85°,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AE=10°,最后利用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C=∠BAC=60°,∵∠CED=25°,∴∠ADE=∠CED+∠C=85°,∵AE=AD,∴∠AED=∠ADE=85°,∴∠DAE=180°﹣∠AED﹣∠ADE=10°,∴∠BAE=∠BAC﹣∠DAE=60°﹣10°=50°,故答案为:50.9.(2022秋•工业园区校级月考)阅读材料:如图,△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任意一点,点P到两腰的距离分别为r1,r2,腰上的高为h,连接AP,则S△ABP+S△ACP=S△ABC,即:,∴r1+r2=h(定值).(1)类比与推理如果把“等腰三角形”改成“等边三角形”,那么P的位置可以由“在底边上任一点”放宽为“在三角形内任一点”,即:已知等边△ABC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分别为r1,r2,r3,等边△ABC的高为h,试证明r1+r2+r3=h(定值).(2)理解与应用△ABC中,∠C=90°,AB=10,AC=8,BC=6,△ABC内部是否存在一点O,点O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填“存在”或“不存在”),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个距离r的值,r=.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连接AP,BP,CP.根据三角形ABC的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进行证明;(2)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进行求作.【解答】证明:(1)连接AP,BP,CP.则S△ABP+S△BCP+S△ACP=S△ABC,即,∵△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r1+r2+r3=h(定值);(2)存在.r=2.【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斜边.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共6小题)10.(2022秋•吴江区校级月考)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且有一内角为6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为()A.钝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分析】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求解.【解答】解: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到该三角形一定为正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运用.11.(2022秋•梁溪区期中)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AF为BC的中线,D为AF上的一点,且BD的垂直平分线过点C并交BD于E.求证:△BCD是等边三角形.【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F⊥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BD=DC,BC=CD,推出BD =DC=BC,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AB=AC,AF为BC的中线,∴AF⊥BC,∴BD=DC,∵CE是BD的垂直平分线,∴BC=CD,∴BD=DC=BC,∴△BCD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12.(2021秋•淮安期末)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4+(b﹣c)2+|c﹣a|=0,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分析】利用偶次方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可得出a﹣b=0,b﹣c=0,c﹣a=0,进而可得出a=b=c,再结合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即可得出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a﹣b)4+(b﹣c)2+|c﹣a|=0,∴a﹣b=0,b﹣c=0,c﹣a=0,又∵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偶次方及绝对值的非负性,牢记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2022秋•吴江区校级月考)在边长为9的等边三角形ABC中,点Q是BC上一点,点P是AB上一动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向点B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如图1,若BQ=6,PQ∥AC,求t的值;(2)如图2,若点P从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经点C向点A运动,当t为何值时,△APQ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BQP=∠C=60°,∠BPQ=∠A=60°,从而得出△BPQ是等边三角形,列方程求解即可;(2 )根据点Q所在的位置不同,分类讨论△APQ是否为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PQ∥AC,∴∠BQP=∠C=60°,∠BPQ=∠A=60°,又∠B=60°,∴∠B=∠BQP=∠BPQ,∴△BPQ是等边三角形,∴BP=BQ,由题意可知:AP=t,则BP=9﹣t,∴9﹣t=6,解得:t=3,∴当t的值为3时,PQ∥AC;(2)如图2,①当点Q在边BC上时,此时△APQ不可能为等边三角形;②当点Q在边AC上时,若△APQ为等边三角形,则AP=AQ,由题意可知,AP=t,BC+CQ=2t,∴AQ=BC+AC﹣(BC+CQ)=9+9﹣2t=18﹣2t,即:18﹣2t=t,解得:t=6,∴当t=6时,△APQ为等边三角形.题为背景,根据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寻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求解,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4.(2022秋•常州期中)如图,AB=AC,∠BAC=120°,AD⊥AC,AE⊥AB.(1)求∠C的度数;(2)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分析】(1)因为AB=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又∠BAC=12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出∠C的度数为30°.(2)AD⊥AC,AE⊥AB,∠ADE=∠AED=60°,三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答】(1)解:∵AB=AC,∠BAC=120°,∴∠B=∠C=30°,故答案为:30°.(2)证明:∵∠B=∠C=30°,AD⊥AC,AE⊥AB.∴∠ADC=∠AEB=60°,∴∠ADC=∠AEB=∠EAD=60°,∴△ADE是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5.(2022秋•江都区校级月考)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分析】先证△ABP≌△ACQ得AP=AQ,再证∠P AQ=60°,从而得出△APQ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APQ证明:∵△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在△ABP与△ACQ中,∵,∴△ABP≌△ACQ(SAS).∴AP=AQ,∠BAP=∠CAQ.∵∠BAC=∠BAP+∠PAC=60°,∴∠PAQ=∠CAQ+∠PAC=60°,∴△APQ是等边三角形.【点评】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9小题)16.(2022秋•梁溪区期中)一艘轮船由海平面上A地出发向南偏西40°的方向行驶100海里到达B地,再由B地向北偏西20°的方向行驶100海里到达C地,则A,C两地相距()A.100海里B.80海里C.60海里D.40海里【分析】先求得∠CBA=60°,然后可判断△ABC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求得AC的长.【解答】解:如图所示:连接AC.∵点B在点A的南偏西40°方向,点C在点B的北偏西20°方向,∴∠ABD=40°,∠CBD=20°,∴∠CBA=∠ABD+∠CBD=60°.又∵BC=BA,∴△ABC为等边三角形.∴AC=BC=AB=100海里.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方向角、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证得△ABC为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7.(2022秋•玄武区期中)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BD⊥AC交AC于点D,DE∥BC交AB于点E.(1)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2)求证:AE=AB.【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ABC为等边三角形,∴∠A=∠ABC=∠C=60°.∵DE∥BC,∴∠AED=∠ABC=60°,∠ADE=∠C=60°.∴△ADE是等边三角形.(2)∵△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BD平分∠ABC,∴AD=AC.∵△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AE=AB.【点评】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18.(2022秋•姑苏区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A=60°,点E为AD上一点,连接BD,CE交于点F,CE∥AB.(1)判断△D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AD=12,CE=8,求CF的长.【分析】(1)先证明△ABD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BD=∠ADB=6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CED=∠ADB=∠DFE=60°,可得结论;(2)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求AE=CE=8,即可求解.【解答】解:(1)△D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AD,∠A=60°,∴△ABD是等边三角形,∴∠ABD=∠ADB=60°,∵CE∥AB,∴∠CED=∠A=60°,∠DFE=∠ABD=60°,∴∠CED=∠ADB=∠DFE,∴△DEF是等边三角形;(2)连接AC交BD于点O,∵AB=AD,CB=CD,∴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即AC⊥BD,∵AB=AD,∠BAD=60°,∴∠BAC=∠DAC=30°,∵CE∥AB,∴∠BAC=∠ACE=∠CAD=30°,∴AE=CE=8,∴DE=AD﹣AE=12﹣8=4,∵△DEF是等边三角形,∴EF=DE=4,∴CF=CE﹣EF=8﹣4=4.【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AE=CE是解题的关键.19.(2022秋•南通期末)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5,点D为直线BC上一点,BD=1,DE∥AB交直线AC于点E,则DE的长为.【分析】分D在线段BC上,和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解答】解:①当D在线段BC上,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5,∴∠A=∠B=∠C=60°,AB=AC=BC=5,∵BD=1,∴CD=BC﹣BD=4,∵DE∥AB,∴∠EDC=∠B=60°,∠DEA=∠A=60°,∴△DEC为等边三角形,∴DE=CD=4;②当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如图:同法可得:△DEC为等边三角形,∴DE=CD=BC+BD=6;综上:DE的长为:4或6;故答案为:4或6.【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20.(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AB=9cm,点P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 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出发沿BA边向点A以5cm/s的速度移动.P,Q两点同时出发,它们移动的时间为ts.(1)你能用含的式子表示BP和BQ的长度吗?请你表示出来.(2)请问几秒后,△PBQ第一次为等边三角形?(3)若P,Q两点分别从C,B两点同时出发,并且按顺时针方向沿△ABC三边运动,请问经过几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C的长,用t可表示出BP和BQ的长;(2)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Q=BP,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的值;(3)设经过t秒后第一次相遇,由条件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t的值,可求得点P走过的路程,可确定出P点的位置.【解答】解:(1)∵△ABC为等边三角形,∴BC=AB=9cm,∵点P的运动速度为2cm/s,运动时间为ts,∴BP=BC﹣CP=(9﹣2t)cm,∵点Q的运动速度为5cm/s,运动时间为ts,∴BQ=5t(cm);(2)若△PBQ为等边三角形,则有BQ=BP,即9﹣2t=5t,解得t=,∴s时,△PBQ第一次为等边三角形;(3)设ts时,Q与P第一次相遇,根据题意得5t﹣2t=18,解得t=6,即6s时,两点第一次相遇.当t=6s时,P走过的路程为2×6=12cm,而9<12<18,即此时P在AB边上,∴经过6秒后点P与点Q在AB上第一次相遇.【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程思想等知识.该题为运动型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化“动”为“静”,即用时间和速度表示出线段的长.21.(2022秋•泰州月考)如图,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1)求证:BD=CE;(2)若AD=BD=DE=CE,求∠BAE的度数.【分析】(1)作AF⊥BC于点F,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BF=CF,DF=EF,相减后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2)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到△ADE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解答】(1)证明:如图,过点A作AF⊥BC于F.∵AB=AC,AD=AE.∴BF=CF,DF=EF,∴BD=CE.(2)∵AD=DE=AE,∴△ADE是等边三角形,∴∠DAE=∠ADE=60°.∵AD=BD,∴∠DAB=∠DBA.∴∠DAB=∠ADE=30°.∴∠BAE=∠BAD+∠DAE=9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22.(2022秋•沭阳县期中)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可得其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进而可由SAS得到△ACN≌△MCB,结论得证;(2)由(1)中的全等可得∠CAN=∠CMB,进而得出∠MCF=∠ACE,由ASA得出△CAE≌△CMF,即CE=CF,又ECF=60°,所以△CEF为等边三角形.【解答】证明:(1)∵△ACM,△CBN是等边三角形,∴AC=MC,BC=NC,∠ACM=∠NCB=60°,∴∠ACM+∠MCN=∠NCB+∠MCN,即∠ACN=∠MCB,在△ACN和△MCB中,∵,∴△ACN≌△MCB(SAS),∴AN=BM.(2)∵△CAN≌△CMB,∴∠CAN=∠CMB,又∵∠MCF=180°﹣∠ACM﹣∠NCB=180°﹣60°﹣60°=60°,∴∠MCF=∠ACE,在△CAE和△CMF中,∵,∴△CAE≌△CMF(ASA),∴CE=CF,∴△CEF为等腰三角形,又∵∠ECF=60°,∴△CEF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问题,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23.(2022秋•启东市校级月考)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110°,求∠B的度数.(答案:35°)例2:等腰三角形ABC中,∠A=40°,求∠B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的题目如下:变式题: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数.(1)请你解答上面的变式题.(2)请继续探索,完成下面问题:等腰三角形ABC中,∠A=60°,则∠B的度数为.(3)根据以上探索,我们发现,∠A的度数不同,得到的∠B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请你直接写出当∠A 满足什么条件时,∠B能得到三个不同的度数.【分析】(1)∠A是顶角,则∠B是底角,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可求解;∠B是顶角,则∠A 是底角,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C是顶角,则∠B与∠A都是底角,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①90≤x<180;0<x<90,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1)当∠A=80°为顶角时,∠B==50°;当∠B是顶角,则∠A是底角,则∠B=180°﹣80°﹣80°=20°;当∠C是顶角,则∠B与∠A都是底角,则∠B=∠A=80°,综上所述,∠B的度数为50°或20°或80°;(2)因为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60°,故答案为:60°.(3)分两种情况:设∠A=x°,①当90≤x<180时,∠A只能为顶角,∴∠B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0<x<90时,若∠A为顶角,则∠B=()°;若∠A为底角,∠B为顶角,则∠B=(180﹣2x)°;若∠A为底角,∠B为底角,则∠B=x°.当≠180﹣2x且180﹣2x≠x且≠x,即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综上所述,可知当0°<∠A<90°且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4.(2022秋•铜山区校级月考)已知:如图,△DAC、△EBC均是等边三角形,点A、C、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求证:(1)AE=DB;(2)△CMN为等边三角形.【分析】(1)根据△DAC、△EBC均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CE≌△DCB(SAS)即可得出结论.(2)由(1)可知:△ACE≌△DCB,和△DAC、△EBC均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CM≌△DCN(ASA)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DAC、△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DC,EC=BC,∠ACD=∠BCE=60°,∴∠ACD+∠DCE=∠BCE+∠DCE,即∠ACE=∠DCB.在△ACE和△DCB中,∴△ACE≌△DCB(SAS).∴AE=DB.(2)由(1)可知:△ACE≌△DCB,∴∠CAE=∠CDB,即∠CAM=∠CDN.∵△DAC、△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C=DC,∠ACM=∠BCE=60°.又点A、C、B在同一条直线上,∴∠DCE=180°﹣∠ACD﹣∠BCE=180°﹣60°﹣60°=60°,即∠DCN=60°.∴∠ACM=∠DCN.在△ACM和△DCN中,∴△ACM≌△DCN(ASA).∴CM=CN.又∠DCN=60°,∴△CMN为等边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是步骤繁琐,属于中档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2秋•梁溪区期中)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不能是钝角B.等腰三角形不能是直角三角形C.若一个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那么它一定是等边三角形D.两个全等的且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的知识,对各选项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若两底角均为钝角,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这种说法错误,故不选A;B、举反例:等腰直角三角形,故B不正确.即答案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以便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2.(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如图,∠AOB=60°,OA=OB,动点C从点O出发,沿射线OB方向移动,以AC为边在右侧作等边△ACD,连接BD,则BD所在直线与OA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垂直D.平行、相交或垂直【分析】先判断出OA=OB,∠OAB=∠ABO,分两种情况判断出∠ABD=∠AOB=60°,进而判断出△AOC ≌△ABD,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OB=60°,OA=OB,∴△OAB是等边三角形,∴OA=AB,∠OAB=∠ABO=60°①当点C在线段OB上时,如图1,∵△ACD是等边三角形,∴AC=AD,∠CAD=60°,∴∠OAC=∠BAD,在△AOC和△ABD中,,∴△AOC≌△ABD(SAS),∴∠ABD=∠AOC=60°,∴∠DBE=180°﹣∠ABO﹣∠ABD=60°=∠AOB,∴BD∥OA,②当点C在O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同①的方法得出OA∥BD,∵△ACD是等边三角形,∴AC=AD,∠CAD=60°,∴∠OAC=∠BAD,在△AOC和△ABD中,,∴△AOC≌△ABD(SAS),∴∠ABD=∠AOC=60°,∴∠DBE=180°﹣∠ABO﹣∠ABD=60°=∠AOB,∴BD∥OA,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出∠ABD=60°是解本题的关键.3.(2022秋•射阳县校级月考)如图,将一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8等分,按顺时针方向(图中箭头方向)标注各等分点的序号0、1、2、3、4、5、6、7、8,将不同边上的序号和为8的两点依次连接起来,这样就建立了“三角形”坐标系.在建立的“三角形”坐标系内,每一点的坐标用过这一点且平行(或重合)于原三角形三条边的直线与三边交点的序号来表示(水平方向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取与三角形外箭头方向一致的一侧序号),如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4,3,1),按此方法,若点C的坐标为(2,m,m﹣2),则m=()A.2B.3C.4D.6【分析】根据点A的坐标可表示为(1,2,5),点B的坐标可表示为(4,3,1),得到经过该点的三条直线对应着等边三角形三边上的三个数,依次为左,上,下,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得:点C的坐标为(2,4,2),∴m=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找出题中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4.(2022秋•扬州期中)在下列结论中:(1)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4)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定义,可得: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再由中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定义可解答本题.【解答】解:(1):因为外角和与其对应的内角的和是180°,已知有一个外角是120°,即是有一个内角是60°,有一个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该结论正确.(2):两个外角相等说明该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相等,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故不能确定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该结论错误.(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和中线本来就是重合的,“有一边”可能是底边,故不能保证该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该结论错误.(4):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的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5.(2022秋•邗江区月考)如图,直线m∥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 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A.80°B.100°C.120°D.140°【分析】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60°,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AEF的度数,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同旁内角互补,可得结论.【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60°.对于△AEF,∵∠1=∠A+∠AEF=140°,∴∠AEF=140°﹣60°=80°,∴∠DEB=∠AEF=80°,∵m∥n,∴∠2+∠DEB=180°,∴∠2=180°﹣80°=10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题目比较基础,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3小题)6.(2022秋•江阴市期中)已知△ABC中,AB=AC=6,∠C=60°,则BC=6.【分析】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60°,则可判断△ABC为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AB.【解答】解:∵AB=AC=6,∴∠B=∠C=60°,∴△ABC为等边三角形,∴BC=AB=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7.(2022秋•建邺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中线,E在AC上,AE=AD,则∠EDC=.【分析】由AD是等边△ABC的中线,根据等边三角形中: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求得AD⊥BC,∠CAD =30°,又由AD=AE,根据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DE的度数,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AD是等边△ABC的中线,∴AD⊥BC,∠BAD=∠CAD=∠BAC=×60°=30°,∴∠ADC=90°,∵AD=AE,∴∠ADE=∠AED=(180°﹣∠CAD)=75°,∴∠EDC=∠ADC﹣∠ADE=90°﹣75°=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8.(2022秋•崇川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ABC中,∠A=60°,D为AB上一点,且AC=2AD+BD,∠B=4∠ACD,则∠DCB的度数是.。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 2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数字化阅读虽然降低了阅读的门槛,但往往表现为一种“浅阅读”。
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致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
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连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
所以,数字化阅读时代,我们依然拥有深阅读的权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阅读呢[甲]选择成体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广为认可的经典著作,运用循序渐进、páo根问底、探究质疑的方法去读。
我们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读书那样废qǐn忘食、皓首穷经,也应当在纷繁的信息中独具huì眼,不断提升阅读的品位和质量,提高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
综上所述,数字化阅读中,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bó、思维敏捷的青年。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4分)2.文段中甲处应选填哪个标点()( 2分)A. 句号B.冒号C.问号D.破折号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bó、思维敏捷的青年。
B.通过深阅读,我们能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bó、思维敏捷的青年。
C.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bó、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D.通过深阅读能使我们成为知识广bó、思维敏捷、精神富有的青年。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连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
”句子主干是“大脑成了跑马场”。
B.“阅读的门槛”“废qǐn忘食”“知识广博bó”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浅阅读容易使我们缺乏缜密细致的思考,导致看似读了很多,实则收获有限。
”这句中,“缜密细致”作状语。
D.“皓首穷经”一词的意思是指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
2013-201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数学期中复习试题含答案详解

期中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说法中: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就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④一条线段可以看作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 cm ,其中一边长为7 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3 cm 或5 cm B.1 cm 或7 cm C.3 cm D.5 cm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2(2--与 B.382--与 C.2)2(2-与 D.22与-4.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①1251144251=;②4)4(2±=-;③22222-=-=-;④209514125116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图,在△中,是角平分线,∠∠36°,则图中有等腰三角形( ) A.3个B.2个C.1个D.0个6.如图(1)中,△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都是直角,点在上,△绕着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后能够与△重合,再将图(1)作为“基本图形”绕着点经过逆时针旋转得到图(2).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为( ) A.45°,90° B.90°,45° C.60°,30° D.30°,60° 7.如图,已知∠∠15°,∥,⊥,若,则()A.4B.3C.2D.18.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为π6cm ,一只蚂蚁从点爬到点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 A.6 B.8 C.10 D.129.如图,在□中,⊥于点,⊥于点.若,,且□的周长为40,则□的面积为( ) A.24B.36C.40D.4810.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且△的周长比△的周长大,则的长为( ) A.2ba - B.2ba + C.22ba + D.22ba + 11.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12.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为( )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直角梯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7,0.32,31,46,0,8,21,3216,-2π. ①有理数集合: { }; ②无理数集合: { };③正实数集合: {};④实数集合: { }.14.若等腰梯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4、11,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15.在△中,cm ,cm ,⊥于点,则_______.16.在△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17.如图所示,点为∠内一点,分别作出点关于、的对称点,,连接交于点,交于点,已知,则△的周长为_______.18.如图,在△中,,∠90°,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9.已知5-a +3+b ,那么.20.若02733=+-x ,则_________.21.如图,点、分别是菱形的边、上的点,且∠∠60°,∠45°,则∠___________.22.把边长为3、5、7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四边形,一共能拼成____________种不同的四边形,其中有____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三、解答题(共54分)23.(6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D ⊥AD ,求BC ,CD及OB 的长.24.(6分)作一直线,将下图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25.(6分)如图,在矩形中,是边上一点,的延长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垂足为,且.(1)求证:;(2)根据条件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6.(6分)如图,在梯形中,∥,,⊥,延长至点,使.(1)求∠的度数.(2)试说明:△为等腰三角形.27.(7分)如图,四边形为一梯形纸片,∥,.翻折纸片,使点与点重合,折痕为.已知⊥,试说明:∥.28.(7分)如图,菱形中,点是的中点,且⊥,.求:(1)∠的度数;(2)对角线的长;(3)菱形的面积.29.(8分)已知矩形中,6,8,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1)说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求四边形的面积.30.(8分)如图,点是等腰直角△的直角边上一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且.当时,试说明四边形是菱形.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解析:①两个全等三角形合在一起,由于位置关系不确定,不能判定是否为轴对称图形,错误;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而非中线,故错误; ③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是这边的垂直平分线,故错误;④一条线段可以看作是以它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正确.故选A . 2.B 解析:(1)当边长7是腰时,底边长(cm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7、7,能组成三角形; (2)当边长7是底边时,腰长(cm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7,能组成三角形.因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 cm 或7 cm . 3.A 解析:选项A 中;选项B 中;选项C 中;选项D 中,故只有A 正确.4.D 解析:4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其中①12111213144169144251===;②4)4(2=-; ③22-没有意义; ④204125162516251161=⨯+=+.5.A 解析:∵ 是角平分线,∠36°,∴ ∠36°,∠72°,∴(△是等腰三角形).∵ ∠∠72°,∴(△是等腰三角形).∵ ∠72°,∴(△是等腰三角形),故选A . 6.A 解析:∵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绕着点沿逆时针旋转度后能够与△重合,∴ 旋转中心为点,旋转角度为45°,即45.若把图(1)作为“基本图形”绕着点沿逆时针旋转度可得到图(2),则454590,故选A .7.C 解析:如图,作⊥于点,∵ ∠,⊥,⊥,∴.∵∥,∴ ∠2∠30°,∴ 在Rt △中,,故选C .8.C 解析:如图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为的中点,则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 ,∴ .∵ ,∴,即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10 cm . 9.D 解析:设,则,根据“等面积法”得,解得,∴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0.B 解析:依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由△的周长比△的周长大,得,故2ba . 11.D 解析:A 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B 、C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 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D .12.C 解析:由于菱形的四边相等,且原四边形对角线为菱形边长的2倍,故原四边形为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二、填空题 13. ①-7,0.32,31,46,0,3216;②8,21,-2π;③0.32,31,46,8,21,3216; ④-7,0.32,31,46,0,8,21,3216,-2π 14.29 解析:当腰长为3时,等腰梯形不成立.同理,当腰长为4时,也不能构成等腰梯形.故只有当腰长为11时满足条件,此时等腰梯形的周长为29.15.15 cm 解析:如图,∵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以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 .∵ ,∴(cm ). 16.108 解析:因为,所以△是直角三角形,且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9、12,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17.15 解析:∵ 点关于的对称点是,关于的对称点是,∴ ,.∴ △的周长为.18. 解析:如图,过点作⊥于点,延长到点,使,连接,交于点,连接,此时的值最小.连接,由对称性可知∠45°,,∴ ∠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19.8 解析:由5-a +3+b ,得,所以.20.27 解析:因为,所以,所以. 21. 解析:连接,∵ 四边形是菱形,∠,∴ ∠,,∠,∠21∠.∴ ∠,△为等边三角形,∴ ,∠,即∠.又∠,即∠,∴ ∠.又,∠,∴ △≌△(ASA ),∴.又,则△是等边三角形,∴.又,则.22.6、3 解析:因为将三角形的三边分别重合一次,可拼得3个四边形,通过旋转后可得3个,所以共有6个.其中有3个是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23.分析:在平行四边形中,可由对边分别相等得出,的长,再在Rt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线段的长,进而可求解的长.解:∵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BD ⊥AD ,∴,∴2125. 24.解:将此图形分成两个矩形,分别作出两个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 则,分别为两矩形的对称中心,过点,的直线就是所求的直线,如图所示.25.(1)证明:在矩形ABCD 中,,且,所以.(2)解:△ABF ≌△DEA .证明:在矩形ABCD 中,∵ BC ∥AD ,∴ ∠.∵ DE ⊥AG ,∴ ∠. ∵ ∠,∴ ∠.又∵,∴ △ABF ≌△DEA .26.分析:(1)在三角形中,根据等边对等角,再利用角的等量关系可知,再由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即可求解.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连接,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及线段间的关EF系及平行的性质,可得.解:(1)∵ ∥,∴.∵,∴.∴ .∵ ,∴ 梯形为等腰梯形,∴ .∴ .在△中,∵ ,∴ .∴.∴21.∴ .(2)如图,连接,由等腰梯形可得.在四边形中,∵∥,,∴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即△为等腰三角形.27.分析: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交于点,则.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高是底边上的中线,得到是△的中位线,可得∥,即∥. 解: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交于点,则.∵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是等腰三角形.又∵ ⊥,∴ .∴是△的中位线.∴∥.∴∥.28.分析:(1)连接,可证△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2)可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得的一半,再求的长;(3)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1)如图,连接,∵ 点是的中点,且⊥,∴(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又∵ ,∴ △是等边三角形,∴.∴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设与相交于点,则2a.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 23,∴ a 3.(3)菱形的面积=21××a 3=223a . 29.分析:(1)可证明∥,又∥,可证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先求△的面积,再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解:(1)∵ 四边形是矩形,∴ ∥,∥,∴ ∵ 平分,平分,∴ .∴ ∥.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作⊥于点.∵ 平分∠,∴ (角平分线的性质).又,∴ ,. 在Rt △中,设,则, 那么,解得.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30.解:如图,过点作⊥于点,∵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是的垂直平分线,∴,,∴,∴△≌△,∴,∴四边形是菱形.。
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课后练(苏科版)(原卷版)

姓名: 班级1.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本课重点(1)熟练掌握五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本课难点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综合运用全卷共25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1·山东济南市·七年级期末)如图,测河两岸A ,B 两点的距离时,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C ,D 两点,使CD =BC ,再过点D 画出BF 的垂线DE ,当点A ,C ,E 在同一直线上时,可证明△EDC △≌△ABC ,从而得到ED =AB ,测得ED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判定△EDC ≌△ABC 的依据是:( )A .ASAB .SSSC .AASD .SAS2.(2021·浙江九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与DEF 中,点B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BE CF AB DE ,下列所添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DEF △≌△的是( )A .AC DF =B .AB DE =C .AD ∠=∠ D .ACB F ∠=∠3.(2021·江苏南京市·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ABC 和△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B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CAE +∠ACE +∠ADE =130°,则∠ADE 的度数为( )A .50°B .65°C .70°D .75°4.(2021·重庆万州区·八年级期末)如图,在MPN △中,H 是高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已知PQ =5,NQ =9,则MH 的长为( )A .3B .4C .5D .65.(2021·河南焦作市·九年级二模)已知锐角AOB ∠,如图,(1)在射线OA 上取点C ,E ,分别以点O 为圆心,OC ,OE 长为半径作弧,交射线OB 于点D ,F ;(2)连接CF ,DE 交于点P .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CE DF =B .PE PF =C .若60AOB ∠=︒,则120CPD ∠=︒ D .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6.(2021·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八年级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M 是边AD上一点,连接OM ,过点O 做ON ⊥OM ,交CD 于点N .若四边形MOND 的面积是1,则AB 的长为( )A .1B .2C .2D .227.(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结论:①EM FN =;②CD DN =;③FAN EAM ∠=∠;④ACN ABM ≌,其中正确的是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2021·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BAD ∠,AB AC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 AD CB CD ->-B .AB AD CB CD -=-C .AB AD CB CD -<- D .AB AD -与CB CD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9.(2021·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90B C ∠=∠=︒,E 是BC 的中点,DE 平分ADC ∠,求证:AB CD AD +=.小明是这样想的:要证明AB CD AD +=,只需要在AD 上找到一点F ,再试图说明AF AB =,DF CD =即可.如图2,经过思考,小明给出了以下3种辅助线的添加方式.①过点E 作EF AD ⊥交AD 于点F ;②作EF EC =,交AD 于点F ;③在AD 上取一点F ,使得DF DC =,连接EF ;上述3种辅助线的添加方式,可以证明“AB CD AD +=”的有(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0.(2021·河南新乡市·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月考)如图,点C 是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等边三角形ABC 和等边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PQ ,有以下5个结论:①AD=BE ;②PQ ∥AE ;③AP=DQ ;④DE=DP ;⑤∠AOB=60°.其中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个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2021·云南玉溪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某人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三块,带第___块(填序号)能到玻璃店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用到的数学道理是____.12.(2021·全国八年级)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则下面结论中(1)DA 平分EDF ∠;(2)AE AF =,DE DF =;(3)AD 上的点到B ,C 两点的距离相等;(4)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正确的有________ . 13.(2020·北京八年级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BC ⊥于点C ,且AC 平分BAD ∠,若ADC的面积为210cm ,则ABD △的面积为________2cm .14.(2021·江苏八年级期中)如图,在ABC 中,90A ∠=︒,AB AC =,BD 平分ABC ∠,CE BD ⊥于E ,若8BD =,则CE 为______.15.(2021·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八年级月考)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延长BD 至点E ,使DE AD =,若60ADB ∠=,78BAC ∠=, 则BEC ∠=__________.16.(2021·沙坪坝区·重庆八中七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在ΔABC 中, AD 平分∠BAC ,点E 在DA 的延长线上,且EF ⊥BC ,且交BC 延长线于点F ,H 为DC 上的一点,且BH =EF , AH =DF , AB =DE ,若∠DAC +n∠ACB =90°,则n =__________.17.(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AD 为ABC 中线,D 为BC 中点,AE AB =,AF AC =,连接EF ,2EF AD =.若AEF 的面积为3,则ADC 的面积为______.18.(2021·浙江宁波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等腰Rt ABC 中,90ACB ∠=︒,点D 为射线CB 上的动点,AE AD =,且,AE AD BE ⊥与AC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若3AC PC =,则BD CD=_______. 三、解答题(19-22题每题9分,其他每题10分,共66分)19.(2021·重庆巴蜀中学七年级期末)如图,点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BE =∠C ,AF 平分∠BAE 交BE 于F ,FD ∥BC 交AC 于点D .(1)求证:△ABF ≌△ADF ;(2)若BE =7,AB =8,AE =5,求△EFD 的周长.20.(2021·江苏镇江市·九年级二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A BEC ∠=∠,且AD BE =.(1)求证:AD DE BC +=;(2)若70BDC ∠=︒,求ADB ∠的度数.21.(2021·四川宜宾市·八年级期末)在Rt ABC △中,90C ∠=︒,8cm AC =,6cm BC =,点D 在AC 上,且6cm AD =,过点A 作射线AE AC ⊥(AE 与BC 在AC 同侧),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1cm/s ,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连结PD 、BD .(1)如图①,当PD BD ⊥时,求证:PDA DBC △≌△;(2)如图②,当PD AB ⊥于点F 时,求此时t 的值.22.(2021·广东广州市·八年级期末)如图1,△ABC 中,AB =AC ,∠BAC =90°,点D 是线段BC 上一个动点,点F 在线段AB 上,且∠FDB =12∠ACB ,BE ⊥DF .垂足E 在DF 的延长线上.(1)如图2,当点D 与点C 重合时,试探究线段BE 和D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点D 不与点B ,C 重合,试探究线段BE 和D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3.(2021·黑龙江佳木斯市·九年级三模)在ABC 中,90ABC ∠=︒,AB BC =,D 为直线AB 上一点,连接CD ,过点B 作BE CD ⊥交CD 于点E ,交AC 于点F ,在直线AB 上截取AM BD =,连接FM .(1)当点D ,M 都在线段AB 上时,如图①,求证:BF MF CD +=;(2)当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点M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②;当点D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点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③,直接写出线段BF ,MF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24.(2021·福建三明市·八年级期中)如图1,△ABC 和△ABD 中,∠BAC =∠ABD =90°,点C 和点D 在AB的异侧,点E 为AD 边上的一点,且AC =AE ,连接CE 交直线AB 于点G ,过点A 作AF ⊥AD 交直线CE 于点F .(Ⅰ)求证:△AGE ≌△AFC ;(Ⅱ)若AB =AC ,求证:AD =AF +BD ;(Ⅲ)如图2,若AB =AC ,点C 和点D 在AB 的同侧,题目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线段AD ,AF ,BD 的数量关系 .25.(2021·湖北随州市·八年级期末)在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的问题中,有一种典型的方法是倍延中线.(1)如图1,AD 是ABC ∆的中线,7,5,AB AC ==求AD 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延长AD 到点M ,使DM AD =,连接BM ,易证ADC MDB ∆≅∆,所以BM AC =.接下来,在ABM ∆中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AM 的取值范围,从而得到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2)如图2,AD 是ABC 的中线,点E 在边AC 上,BE 交AD 于点,F 且AE EF =,求证:AC BF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CE ,ED 且CE DE ⊥,试猜想线段,,BC CD AD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证明.附加题(1-2题,每题4分,3题6分,4-5题每题8分,共30分)1.(2021·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BAF=∠CAG=90°,AB=AF ,AC=AG .连接FG ,交DA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G ,CF . 则下列结论:①BG=CF ;②BG ⊥CF ;③∠EAF=∠ABC ;④EF=EG ,其中正确的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2021·湖南岳阳市·八年级期末)已知ABC 中,90BAC ∠=︒,AB AC =,点D 为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动点,且90EDF ∠=︒,连接E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270BEF CFE ∠+∠=︒;②ED FD =;③EF FC =;④12ABC AEDF S S =四边形3.(2021·河南商丘市·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BC AC =,E 是射线BF 上一点,且CBE CAE ∠=∠,CD BF ⊥,垂足为D ,过点C 作CM AE ⊥,垂足为M ,连接CE ,2DE =,8AE =,3CD =,则下列结论:①CBD CAM ≌△△;②DE ME =;③30BDC S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填序号).4.(2020·山东威海市·七年级期末)(问题情境)(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90B D ︒∠=∠=,120BAD ︒∠=.点E ,F 分别是BC 和CD 上的点,且60EAF ︒∠=,试探究线段BE ,EF ,DF 之间的关系.小明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AG .先证明ADG ABE ≅△△,再证明AEF AGF ≅△△,进而得出EF BE DF =+.你认为他的做法 ;(填“正确”或“错误”).(探索延伸)(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70B ︒∠=,110D ︒∠=,100BAD ︒∠=,点E ,F 分别是BC 和CD 上的点,且50EAF ︒∠=,上题中的结论依然成立吗?请说明理由.(思维提升)(3)小明通过对前面两题的认真思考后得出: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AD =,180B D ︒∠+∠=,12EAF BAD ∠=∠,那么EF BE DF =+.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5.(2020·武汉市二桥中学八年级月考)直线CD 经过BCA ∠的顶点C ,CA=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1)(数学思考)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90BCA ∠=︒,90α∠=︒,求证:EF BE AF =-;②如图2,若090BCA ︒<∠<︒,当α∠与BCA ∠之间满足________关系时,①中结论仍然成立,并给予证明.(2)(问题拓展)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再给予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 第二次月考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约为5810cm,近似数5810精确到( ) A.0.001cm B.0.0001cm C.0.00001cm D.
0.000001cm
2.如图,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4),则关于x,y的方程组111222,ykxbykxb的解为( )
A.2,4xy B.4,2xy C.4,0xy D.
3,0xy
3.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yxy的解为41xy,则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
函数y=x+5与y=﹣12x﹣1的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 A.(﹣4,1) B.(1,﹣4) C.(4,﹣1) D.(﹣1,4)
4.若分式12xx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A.1 B.2 C.1 D.2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3),B(5,3),C(5,0),点D在线段OA上,将△ABD沿着直线BD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E,当点E在线段OC上时,则AD的长是( )
A.1 B.43 C.53 D.2 6.如图,直线ymxn与ykxb的图像交于点(3,-1),则不等式组 ,0mxnkxbmxn
的解集是( )
A.3x B.nxm C.3nxm D.以上都不对
7.如图,若BD是等边△ABC的一条中线,延长BC至点E,使CE=CD=x,连接DE,则DE的长为( )
A.32x B.23x C.33x D.3x
8.直线y=ax+b(a<0,b>0)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某篮球运动员的身高为1.96cm,用四舍五人法将1.96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 A.2 B.1.9 C.2.0 D.1.90
10.若253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52 B.x>﹣52且x≠0 C.x≥﹣52 D.x≥﹣52且x≠0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EAB于点E,ABC的面积为15,3DE,6AB,则AC的长
________. 12.已知实数x、y满足|3|20xy,则代数式2019xy的值为______. 13.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kx-m+b>0的解集是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3, 2P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 15.一次函数32yx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_象限. 16.若函数y=kx+3的图象经过点(3,6),则k=_____. 17.用四舍五入法将2.0259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_____. 18.比较大小:5_______6.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312yx的图像经过111(,)Pxy,222
(,)Pxy
两点,若12xx,则1
y______________
2
y
20.如图,在△ABC中,AB=6,AC=5,BC=9,∠BAC的角平分线AP交BC于点P,则CP的长为_____.
三、解答题 21.阅读下面材料: 在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思考如下问题:如图1,我们把一个四边形ABCD的四边中点E,F,G,H依次连接起来得到的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吗. 小敏在思考问题时,有如下思路:连接AC. 结合小敏的思路作答: (1)若只改变图1中四边形ABCD的形状(如图2),则四边形EFGH还是平行四边形吗?说明理由,参考小敏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一下问题;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连接AC,BD. ①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写出结论并证明;
②当AC与B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直接写出结论.
22.23(3)812 23.已知:如图,点E在ABC的边AC上,且AEBABC.
(1)求证:ABEC; (2)若BAE的平分线AF交BE于点F,FDBC交AC于点D,设8AB,10AC,求DC的长.
24.已知ABC中,ABAC.
(1)如图1,在ADE中,ADAE,连接BD、CE,若DAEBAC,求证:BDCE (2)如图2,在ADE中,ADAE,连接BE、CE,若60DAEBAC,CEAD于点F,4AE,5EC,求BE的长;
(3)如图3,在BCD中,45CBDCDB,连接AD,若45CAB,求ADAB的值. 25.如图,将一张边长为8的正方形纸片OABC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使得OA与y轴重合,OC与x轴重合,点P为正方形AB边上的一点(不与点A、点B重合).将正方形纸片折叠,
使点O落在P处,点C落在G处,PG交BC于H,折痕为EF.连接OP、OH. 初步探究 (1)当AP=4时 ①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
②求直线EF的函数表达式.
深入探究 (2)当点P在边AB上移动时,∠APO与∠OPH的度数总是相等,请说明理由. 拓展应用 (3)当点P在边AB上移动时,△PBH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证明你的结论.
四、压轴题 26.如图,直线2yxm交x轴于点A,直线122yx交x轴于点B,并且这两条直线相交于y轴上一点C,CD平分ACB交x轴于点D.
(1)求ABC的面积. (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点E是直线BC上一点,CDE△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 27.阅读并填空: 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D是边AC延长线上的一点,E在边AB上且联接DE交BC于O,如果OEOD,那么CDBE,为什么?
解:过点E作EFAC交BC于F 所以ACBEF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OEF(________)
在OCD与OFE△中 ________CODFOEODOEDOEF
所以OCDOFE△≌△,(________) 所以CDFE(________) 因为ABAC(已知) 所以ACBB∠∠(________) 所以EFBB(等量代换) 所以BEFE(________) 所以CDBE 28.如图1.在△ABC中,∠ACB=90°,AC=BC=10,直线DE经过点C,过点A,B分别作AD⊥DE,BE⊥DE,垂足分别为点D和E,AD=8,BE=6.
(1)①求证:△ADC≌△CEB;②求DE的长; (2)如图2,点M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着边CA运动,到终点A,点N以8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着线BC—CA运动,到终点A.M,N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t>0),当点N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PM⊥DE于点P,过点N作QN⊥DE于点Q; ①当点N在线段CA上时,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N的长度; ②当t为何值时,点M与点N重合; ③当△PCM与△QCN全等时,则t= . 29.已知在△ABC中,AB=AC,射线BM、BN在∠ABC内部,分别交线段AC于点G、H. (1)如图1,若∠ABC=60°,∠MBN=30°,作AE⊥BN于点D,分别交BC、BM于点E、F.
①求证:∠1=∠2;
②如图2,若BF=2AF,连接CF,求证:BF⊥CF;
(2)如图3,点E为BC上一点,AE交BM于点F,连接CF,若∠BFE=∠BAC=2∠CFE,
求ABFACFSS的值.
30.在△ABC中,∠BAC=45°,CD⊥AB,垂足为点D,M为线段DB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点N在直线AC左上方且∠NCM=135°,CN=CM,如图①. (1)求证:∠ACN=∠AMC;
(2)记△ANC得面积为5,记△ABC得面积为5.求证:12SACSAB; (3)延长线段AB到点P,使BP=BM,如图②.探究线段AC与线段DB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对于满足条件的任意点M,AN=CP始终成立?(写出探究过程)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把数还原后,再看首数8的最后一位数字8所在的位数是十万分位,即精确到十万分位. 【详解】 ∵5810=0.00008, ∴近似数5810是精确到十万分位,即0.00001.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正确还原数据是解题关键.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任何一个一次函数都可以化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再根据两个函数交点坐标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直接得到答案. 【详解】 解:∵直线y1=k1x+b1与y2=k2x+b2的交点坐标为(2,4),
∴二元一次方程组111222,ykxbykxb的解为2,4.xy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与图象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22xyxy的解为41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