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 (2)
2022年沪科八上物理《11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2022年沪科八上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表示氢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A.B.C.D.2.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A.原子核有内部结构B.原子有内部结构C.电子有内部结构D.质子有内部结构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和天体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很相似C.宇宙天体与分子的运动都是没有规律的D.宇宙天体与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4.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下列各句诗词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暗香来”不同的是()A.移时风扬沙,人马俱失路﹣《出居庸关》(汪元量)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髙骈)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村居山喜》(陆游)D.幽兰生谷香生行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游武夷泛舟九曲》(郭沫若)6.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会消失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C.冬天里大雪纷飞,使得天上、地下一片白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教室里四处飞舞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是()A.花开时香气扑鼻B.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散在空中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D.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冬天,雪花纷飞B.八月,桂花飘香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9.水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A.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B.水分子之间有引力C.水分子之间有斥力D.水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0.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A.气体容易被压缩B.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C.测力计的示数变大D.两个小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大露珠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和不带电的构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模拟试题(解析版)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2.在太阳系中属于卫星的是()A.金星B.太阳C.地球D.月球3.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严重环境污染,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2022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都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使我国31个省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污染,则关于核辐射及核能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由α射线、β射线、γ射线B.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射线是带正电的氦原子核流,γ射线是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C.人体接受少量的放射性核辐射、强剂量或长时间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D.核反应堆是一种控制的链式反应装置,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会对它产生影响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A.宇宙起源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原始火球”B.“原始火球”的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质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5.关于原子模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夸克组成B.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C.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中子带负电D.夸克由比其更小的质子与中子组成6.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7.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把它和分子、夸克、原子等各种物质微粒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夸克、α粒子B.分子、夸克、原子、α粒子C.α粒子、分子、原子、夸克D.分子、原子、α粒子、夸克8.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9.如图所示为田湾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核能的获取途径及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A.聚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聚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裂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裂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10.有关核反应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是控制轻核聚变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B.核反应堆是控制链式反应速度,使核能缓慢地平稳地释放出来的装置C.核反应堆是进行裂变且不加以控制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D.核反应堆是进行聚变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11.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3住,原因是()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12.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存在温差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流动的水会凝固成冰导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过程中会产生电荷,其中产生负电荷的物体带负电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14.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分子认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普通放大镜观察炭笔的笔迹,可直接观察到碳分子B.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会变色,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 海绵受挤压后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分子直径很小,用普通放大镜看到的是很多炭分子组成的炭粒,无法看到炭分子,故A 不正确;B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水分子与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空隙中,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B 不正确;C 、墨水滴入清水后,过一段时间,杯中的水全部变成黑色属于扩散现象,故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C 正确;D 、海绵由于内部有较大的空隙,这些空隙是用眼能直接看到的,绝不是分子间的空隙,故D 不正确;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点评:分子动理论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都属记忆性内容,应加强记忆.2.“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童谣中的“星星”多数属于( )A. 流星B. 恒星C. 行星D. 人造卫星【答案】B【解析】 宇宙中的天体发光的大部分为与太阳一样的恒星,只因为它们离我们太远,故看起来很小;故选B.3.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的组成是()A. 中子和电子B. 质子和电子C. 原子核和电子D. 分子和电子【答案】C【解析】汤姆孙发现电子后,人类开始探索原子的结构,最终发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运动的电子组成.故选C.4.20 世纪初科学家先后提出了如图(a)、(b)、(c) 所示的三种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时间的顺序正确的排列为( )A. (a)、(b)、(c)B. (c)、(b)、(a)C. (b),(c), (a)D. (a)、(c)、(b) 【答案】D 【解析】三种模型依次为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模型、电子云模型,现在科学家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释我们观察到的有关电子的现象;故选D. 5.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电子、原子核、原子 B. 质子、原子核、中子C. 原子核、质子、电子 D. 原子、原子核、质子【答案】A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绝大多数的质量,所以电子比原子核小;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所以原子核比原子小.故选A. 点睛: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根据我们对于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来作答.6.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 春天柳枝摇曳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纷飞D. 冬天瑞雪飘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解:分子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比如:荷花飘香,花香四溢;如:柳枝摇曳、沙尘漫天、落叶纷飞、瑞雪飘飘分别是柳枝、沙尘、落叶、雪花等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运动和分子运动的区别和联系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B.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运动C. 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答案】B【解析】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的扩散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运动的.所以选B.8.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B.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答案】A【解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而整个宇宙中有无数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故此项错误,符合题意.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即原子的核式结构.此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此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D、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此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物质的组成,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从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这样的一点点进行细分的.9.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描述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乙和丙【答案】B【解析】A. 分子排列规则且非常紧密,符合固体分子的排列方式;故A错误;B. 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移动较自由,符合液体分子的模型;故B正确;C. 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分子运动自如;符合气体分子的模型;故C错误;D. 乙和丙分别是液体和气体分子的模型;故D错误;故选B.点睛: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排列各不相同,固态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距离小,液态分子排列较松散,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气态分子排列更松散,分子间距离更大,分子间作用力更小.10.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会议室里贴了如图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分子间有引力C. 分子间有斥力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答案】A【解析】【详解】一切物质都是有分子组成的,所以烟味充满整个房间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B.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破镜不能重圆”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A【解析】A. 糖在水中溶解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符合题意;B. 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C. 弹簧能够被压缩,是因为弹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弹性形变,弹簧的体积并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 “破镜不能重圆”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哪个带负电()A. B. C. D.【答案】D【解析】因为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D中的荷外电子有2个,所以这个原子中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在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因此整个原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D.二、填空题13.将体积分别为V 1、V 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 总________V 1+V 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
沪科版-物理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11章《小粒子和大宇宙》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牛顿总结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托里拆利测出的大气压强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奥斯特经过近10年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2.下列关于“从粒子到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处处膨胀3.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遂。
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D.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4.下列描述物质结构的四个图中,上层方框内的粒子由下层方框内的粒子构成正确的是()A.B.C.D.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A.PM2.5 分子原子核电子B.分子PM2.5 原子核电子C.分子原子核PM2.5 电子D.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6.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气体B.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液体C.具有一定的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D.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7.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ml。
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D.物质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在一起,形成我们看到的连续体8.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空隙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9.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发动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创立“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是( ) A .卢瑟福 B .哥白尼 C .托勒玫 D .伽利略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变小了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 .液氧和氧气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3.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
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A .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 .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C .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D .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4.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汞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C 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A .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水分子B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C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 .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6.如图1甲是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2乙所示的原子的“行星模型”,卢瑟福的这一过程是一个( )A .提出问题的过程B .验证证据的过程C .建立模型的过程D .得出结论的过程7.(2014年淮安市)如图2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 m )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
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
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8.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B .银河系是宇宙的中心C .宇宙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D .宇宙仍然在不断地膨胀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9.请将分子、病毒、质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下面微观世界尺度图3中。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1.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 西红柿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 在质子、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 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 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内部结构时,常应用建立“模型”的方法3.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
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 纳米纸上互相靠的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描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A. ②④⑥B. ②③⑥C. ①③⑤D. ①④⑤5.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A. 电子B. 中子C. 质子D. 原子6.如图所示,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A. B. C. D.7.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固体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 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C.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固定不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8.如图所示,当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子都在相互______(远离/靠近),这个实验可模拟______(分子的运动/宇宙的膨胀)。
9.大千世界,从宏观到微观,从天体到原子,似乎都有那么多惊人的相同规律.在太阳系中,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卢瑟福的____________结构模型十分相似,其中,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____________就相当于行星.10.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组成;蛇是高度近视眼,对周围事物是看不清楚的,但它靠不断吐舌头(蛇信子)获取周围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物,这说明气体分子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测试题【推荐】.doc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2. 按照物体的尺寸从大到小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地球→太阳系→宇宙→银河系B.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C.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D.银河系→宇宙→太阳系→地球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动B.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宇宙中并列的两大星系C.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它比银河系小得多D.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绕太阳运行的4. 汤姆生和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研究采用了()A.类比法B.控制变量法C.建立模型法D.等效法5. 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B.“固体清新剂”能使居室温馨芳香C.秋风起,漫天灰尘飞扬D.铁块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6. 在工业上,液压机利用了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理(当然还包括其他原理),“液体很难被压缩”反映了液体()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着间隙7.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风吹时,风车转动B.滴在地砖上的污渍,时间越久越难擦净C.水往低处流D.烟从烟囱里冒出采8. 观察图1中的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的图是()二、填空题9. 战国时期成书的《中庸》里写道:“语小,天天莫能破焉”,意思是说,世界上存在着很小很小的不能再 的东西。
其实,这就是 的一种思想。
10. 古代人在观察太阳、月亮、行星等天体在天空中位置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许多规律,建立了 学说。
16世纪后, 创立了“日心说”,牛顿创立了 理论。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下列现象中与该原理相同的是()A.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B.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D.墨水在水中散开2、下列现中,解释正确的是()A.粉笔用力捏碎变成粉末,说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大雪四处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之间在有斥力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3、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花香四溢B.盛夏的湖面波光粼粼C.深秋的古镇红叶落地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4、下列词语描述的是扩散现象的是()A.丹桂飘香B.黄沙漫天C.落英缤纷D.大雾弥漫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B.酒精燃烧——分子发生了变化C.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6、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扩散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这是扩散现象,它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C.如果水的温度为0℃,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D.如果水的温度越低,扩散将进行地越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举高水杯可以加快水分子的热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分子在运动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8、如图所示,在一杯水中滴入一大滴红墨水;在墨水落入水中沿途立即拉成一长串墨迹,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红墨水在做机械运动B.红墨水在扩散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红墨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9、如图所示,关于分子热运动理论,以下反映分子间有作用力的是()A.气体扩散B.金块中的金原子C.两个铅柱不分开D.四溢的花香10、下列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汽车开过,路边“尘土飞扬”B.天降瑞雪,“纷纷扬扬”C.大院中,“墙内花开,墙外香”D.操场上,“人声鼎沸”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这是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决定物质性质的是A、物质颗粒B、分子C、原子D、中子2、以下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是由银河系组成的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C、宇宙是银河系中的一员D、宇宙是太阳系中的一员3、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四起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D、刮风时,黄沙扑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把糖放在开水里,整杯水变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5、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因此公众场所一般静止吸烟。
这是因为A、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B、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在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如烟雾D、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6、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分子间没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的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8、如图1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D.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Array明了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图29、物体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什么有关? 图1 A 、 物体的温度。
B 、 物体的大小。
C 、 物体的质量。
D 、 物体的密度。
10、如图2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A 、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B 、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C 、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D 、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11、如图3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的引力的是12、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 、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 B 、炒莱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 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D 、盐分子问有相互的斥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B 、有的物质在运动,有的物质静止不动C 、构成宇宙的成分尚未研究清楚D 、宇宙不光由物质组成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般分子的直径小于1nmB 、蛋白质分子比病毒分子直径大C 、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对1nm 的科学技术D 、我国在纳米技术研究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15、下列粒子中,体积最小的是A 、分子B 、原子C 、中子D 、夸克 16、图4是Be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是某同学根 据结构示意图的几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Be 原子由4 个原子核和4 个电子组成 B 、Be 的原子核中有5个质子和4 个中子C 、Be 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核外有4 个电子D 、Be 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4 个中子和4 个电子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 、把糖放在开水里,整杯水变甜,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图3 图4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18、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A)太阳(B)织女星(C)水星(D)天王星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转动B、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它比银河系小得多C、太阳系和银河系是宇宙中并列的两大星系D、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是绕太阳运行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宇宙是由物质组成B、宇宙只有银河系这一个巨大的星系C 、地球是太阳的卫星,月亮是地球的卫星D、在太阳系里,还有九大行星以外的天体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号答案二、填空题21、大连的五月槐花盛开,香飘四野。
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22、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5所示。
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3、宇宙中由一大群运动着的恒星,大量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物质系统称为_________。
太阳系所在的星系称为___________。
24、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图5其中带正电是________,不带电是_____________。
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旋转的电子组成_______________。
25、分子是能保持物质的不变的颗粒,第一个把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26、是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是由一个下夸克和两个上夸克组成。
27、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力和力,若物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变,分子间引力变,斥力变。
三、探究实验题:28、如何探究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什么样的关系。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a)所需要的器材:(b)实验步骤:(c)设计记录实验数据或现象的表格:(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得出结论:(6)还有两步分别是:和。
29、下表是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有关数据,试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水金星地球火星木土星天王海王冥王数据星星星星星直径约(km)5000 120012750 7000 140000120000 520050003000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106km)60 108 150 230 780 1400 2900 4500 5900绕日周期约(年)0.250.6 1 1.9 12 29 84 165 248平均温度约(℃)350(昼)-170(夜)480(表面)22 -23-15-180 -210 -220 -230表面状态环形坑+岩土岩土+云水+云+岩土环形坑+岩土气态气态气态气态岩土自转周期约59天243天(逆向)23h56min24.5h10h10.25h11h 16h 6.5天⑴体积最小的行星是___________,体积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___。
自转周期与绕日周期最接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__。
⑵分析数据,你得到的初步规律有哪些?30、神舟六号——我们的飞天梦2005年10月12日9时,随着火箭发动机的轰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送入太空,再次实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
小宇利用星期天到北京会展中心观看了有关“神舟六号”的航天展,他搜集了一些问题,回到班中想要考考你:⑴长征二号F火箭:它的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能。
它是利用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道理。
⑵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飞船提供能源的装置。
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
⑶飞船的运行过程:飞船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行了14圈,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
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_____ 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_____。
⑷太空生活与工作:若不穿太空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
答: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因为舱外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返回大气层:这时飞船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将____ 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
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
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这些物态变化都是______过程。
(该问选作)⑹降落:飞船距离地面15km时,速度达到200m/s。
若不打开降落伞,则速度保持不变,飞船落到地面仅仅需要_________s的时间。
四、计算题31、1cm3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200g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参考答案1---5BBBDB、6---10AACAC、11---15 CCAAD、16---20CBACC;21、不停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2、空气、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所以容易被压缩;23、星系,银河系;24、质子/中子、中子/质子、质子、中子、原子;25、化学性质、阿伏加德罗;26、质子、路子;27、引力、斥力、小、大、大;28、(1)分子运动的快慢可能与温度有关、(2)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a)一杯冷水,一杯热水,红墨水、(b)红墨水分别滴入两杯水中(c)观察杯中墨水的变化,并记下变均匀所用的时间(4)物质热水变红时间泠水变红时间时间(5)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6)交流讨论,评估;29、⑴冥王星,木星,金星、⑵(a)行星离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绕日周期越大。
(b)行星离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表面平均温度越低、(c)体积(或直径)较小的行星表面是固态(岩土),体积(或直径)较大的行星表面是气态,等等;30、机械、相互、电、变大、变小、不能、太空没有大气压(或太空温度太低)、机械、内、熔化、汽化(或“蒸发”或“沸腾”或“蒸发与沸腾”)、升华(填“蒸发、沸腾”外加“熔化”“升华”二者之一也可)、吸热、75;31、6.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