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是()A.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B.讨论通过“共同纲领”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D.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3.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第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C.中化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4.“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是因为()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5.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新中国的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6.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8.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9.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0.张艺谋的电影中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月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月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学期⼈教版⼋年级历史⽉考测试试卷及答案南昌市⼴南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学期⽉考试卷⼋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姓名: 班级: 成绩:⼀、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个最佳答案。

)1.1949年3⽉23⽇上午,⽑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进京赶考去。

“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A.意味着中国⾰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C.意味着共产党⼈⾯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2.⼈民英雄纪念碑的碑⽂中写道:“——三⼗年以来,在⼈民解放战争和⼈民⾰命中牺牲的⼈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的“⼈民⾰命”是指A.旧民主主义⾰命B.⾟亥⾰命C.新民主主义⾰命D.国民⾰命3.新中国成⽴之初,美帝国主义直接⼲涉中国内政的表现是A.武装侵略朝鲜,逼近中国 B.派第七舰队⼊侵台湾海峡,阻⽌解放台湾C. 在亚太地区建⽴军事基地,威胁中国的安全 D.对中国实⾏经济封锁4.⼟地改⾰完成后,我国废除了A.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B.封建剥削⼟地制度 C.⼟地私有制 D.封建剥削制度5.某导演拍摄⼀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的纪录⽚,其中标志“中国历史进⼊新世纪”的画⾯是A.淮海战役B.渡江战役C.开国⼤典D.三⼤改造6.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

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割断旧乾坤B.万⾥河⼭归⼈民,五亿群众庆新⽣C.⾷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D.过年储⽶⼗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7.右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

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A.背景和⼈物 B.⼈物和⽅式C.⽅式和背景 D.时间和意义8.为了纪念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我国特意发⾏了纪念邮票。

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新中国的有关事宜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C.会议决定以北平为⾸都并改名为北京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曲》为国歌9.学习历史,要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抽测八年级历史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抽测八年级历史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学业水平抽测八年级 历史试卷(全卷共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 6页;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 9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1951年 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云南2.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 .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 .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 .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它制定于(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八大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5.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八大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三大6.张梅在制作共和国创业英模展板,有一块展板标题是“两弹元勋”,你认为张梅应该有针对性的查找哪一位历史人物的资料?( )A .王进喜B .钱学森C .邓稼先D .雷锋7.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8.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2017年初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7年初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7年初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初二历史一、选择题:(0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在北京举行。

追忆历史,下面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B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D采用公元纪年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最伟大的梦想。

”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了,不断追梦始于()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3、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的“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A、x藏和平解放B、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D、新中国的成立4、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

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0年6月颁布了()地主和富农占乡村人口不到10%占有土地70-80%贫农、雇农和中农占乡村人口90%占有土地20-30%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这段材料评述的是()A“一国两制”构想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①邱少云②刘胡兰③董存瑞④黄继光A.①②B.①③.①④D.③④7、下边是201年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精校word,含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精校word,含答案)

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0分。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三顾茅庐3.“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他”是指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4.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A.《丹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5.“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这段材料介绍的是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8.右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

该著作应是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海国图志》9.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

”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10.陈旭麓说:“对于中国入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C.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2.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D.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3.太平天国运动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4.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A.缺乏条件没有实施B.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C.提出向西方学习D.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5.吕思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政治上的失败是因文化上的落后。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①创立拜上帝教②奉行平均主义③重建等级礼制④提倡效法西方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听着电视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我们不由得想起()A.洪秀全B.林则徐C.郑成功D.戚继光7.《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D.贯彻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8.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A.汉阳铁厂B.开平煤矿C.江南制造总局D.轮船招商局9.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一个天然良港,他在那创办福州船政局,此事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B.辛亥革命时C.新文化运动时D.五四运动时10.如果我们用百度搜索“收复新疆”“福州船政局”,你会搜索到的清朝大臣是()A.康有为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11.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台湾行》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2.下图是一幅漫画《中国蛋糕》,请问下列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清政府的战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正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入侵中国13.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开始C.新中国成立D.土地改革完成3.“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

”他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4.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

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内容有()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下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共“八大”决议8.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③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④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二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3.“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他们”指的是( )A.红军B.八路军C.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4.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

我感到失望和痛苦。

”这个条约是指( )A.《辛丑条约》B.《朝鲜停战协定》C.《双十协定》D.《中美联合公报》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6.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7.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亚太经济组织合作会议8.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改变这个现象是在完成后( )A.一五计划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新中国成立9.“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春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测试题
考试时间40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
是:( )
A、青年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2.2010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拍摄的
时间,准确的是()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60年
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开始进行土地改革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万隆会议的召开
④抗美援朝胜利⑤三大改造的完成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⑤③
D、①②④⑤③
4、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5.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6、下列英雄人物中:①黄继光②邓稼先③邱少云④王进喜⑤焦裕禄。

哪几位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 )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7、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中共八大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
B、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哪些事件或决议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八大的决议
C.十年“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1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1.政治老师举出四个例子,要求张旭同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哪一运动有严重失误()
A.“大跃进”运动
B.改革开放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13.十年“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是()
①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③要加强阶级斗争④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执意抛出“终统论”,再次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

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5.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17.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③都处在奴隶社会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目前已知的世界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产生在:(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19、“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它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 )
A、古巴比伦
B、马其顿
C、罗马帝国
D、雅典
20、日本“大化改新”仿照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二、改错:(每空一分,共7分)
1、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有三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1)错误:改正为:
(2)错误:改正为:
(3)错误:改正为:
2、 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错误:改正为:
(2)错误:改正为:
(3)错误:改正为:
(4)错误:改正为:
三、材料解析(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
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3分)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
“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1分)
材料四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交售粮食
1976年35000斤 230斤
1979年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一一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3分)
四、简答(共14分)
1、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8分)
2、分析西欧中古时期新兴城市的社会进步特征?(6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测试题答案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第二题:改错题
1、
(1)错误:改正为:(2)错误:改正为:(3)错误:改正为:2、
(1)错误:改正为:(2)错误:改正为:(3)错误:改正为:(4)错误:改正为:第三题:材料分析题
1、
(1)
(2)
(3)
(4)
第四题:简答题1、
2、
2017春八年级下册历史月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1-5CCBAD 6-10ADCBC 11-15ADCCC 16-20AABDB
二、改错.
1.错误:9月10日;改正:10月1日;(2)错误:土地改革;改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3)错误:五中;改正:三中;
2.(1)错误:1948年;改正:1949年;(2)错误:刘少奇;改正:毛泽东;(3)错误:中华民国;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4)错误:新疆;改正:西藏。

三、材料分析:
1、(1)土地改革。

(2)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或走集体化和社会主义道路。

(3)浮夸风。

(4)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四、简答:
1、(1)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这是20世纪中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2、(1)在经济上,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2)在政治上,拥有城市自治权成为自由的乐土。

(3)在文化上,成为西欧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