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2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
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
”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
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
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
以上史实说明当时()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存在贵族爵位等级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

高三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因其“不尊汤法,乱德”被幽禁。
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
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
汉代规定,“臧值十金,则至重罪”;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其职责是“六条问事”,一条针对不法豪强,五条针对“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其余不问;汉代察举制突出了以“德”、“能”、“文” 等考选官员的价值取向。
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唐代巡按任期两年,职责偏重刑狱;《唐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盗所监临财物者”,“三十匹绞”。
《大明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至四十贯者绞;官吏犯赃枉法,至八十贯者绞;官吏恐吓取财,即使未遂不得财,亦须杖刑;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材料二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相对比较廉洁,与其廉政文化设计上的精良密切相关。
……在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较之以往的时代,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在更大程度上为权利话语所支配。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对于人权的无知、忽略或轻视乃是公民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由。
”在西方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
……美国总统杰斐逊曾呼吁:“请您提倡一个扫除愚昧的行动,制定和改进教育普通人民的法律吧。
让我们的同胞知道:只有人民才能保护我们,使我们能够防止这些弊害,为此付出的捐税尚不及献给国王、僧侣和贵族财物的千分之一,如果我们听任人民陷于愚昧无知,这些家伙就会在我们中间死灰复燃。
2009年高考试题——文综历史(北京卷)答案含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Ⅰ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回答12、13题12. 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分封黄帝为国君。
分封制开始于西周。
A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排除。
B项是西周的经济制度,排除。
D项开始于秦朝,排除。
故正确选择C项。
【考点定位】考查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13. 北京孔庙(见图7)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
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元朝”、“进士”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进士”是科举制内容之一。
A项所述开始于隋朝,排除。
B项内容符合北宋史实,排除。
C项是明朝坚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
故正确选项为D。
【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民族融合内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民族和睦有多种方式。
回答14、15题。
14. 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A.张骞“凿空”B.卫青远征C.昭君出塞D.甘英出使【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匈奴”、“两汉”、“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等有效信息限定词。
中原的冶铁、凿井技术传给西域,而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原,这些经济文化交流是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
B项所述属于军事斗争,排除。
C项指出塞蒙古高原,排除。
D项出使欧洲,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考点定位】考查古代政府对边疆的治理。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号B.邑号C.爵号D.官号2.(3分)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3.(3分)如图所示战役是()战役示意图A.明朝与瓦刺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4.(3分)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类别年份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5.(3分)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
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6.(3分)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7.(3分)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
高考历史试题汇编(按考纲顺序)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天津市2009)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09·天津文综·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答案】C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2015·天津文综·12)(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7分)(2)比较①至⑤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8分)【考点】(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解析】(1)由材料①中古代中国商鞅变法和古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可以看出该时期的历史特征为两者都制定法律;由材料②阶段关键词“统一”可以看出,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由材料③中关键词“强盛”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进入强盛时期;由材料④中两个阶段“混乱”到“统一”,“危机”到“中兴”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由材料⑤中“南下”“十六国”“入侵”“分裂”可以概括其特征为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2)第一小问现象,对第一设问的特征概括可以看出两者非常相似;第二小问发现,从纵向来看两者的变化轨迹类似,都呈现出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的轨迹;第三小问认识,由本题前两问可以得出认识,即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如表所示
1950~1965 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 复时期
3806.50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 时期
8017.80
D.唐三彩
【考点】3J: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菁优网版权 所有
【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南朝秀美灵动”切入,结合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 展进行思考。
【解答】初唐书法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主要受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影 响,.欧阳询的正楷,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 朗爽健。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其外柔内刚,沉 厚安详之韵。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 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因此初唐书法能体现南方文化的特征,A 答 案符合题意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
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 780 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
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
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
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
知,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
力。同时本题是一道图表题,考查学生读表识表的能力。 知识积累: 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009---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分解 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09---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分解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 C.陕西D.山东【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2.(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C3.(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
答案为C。
【答案】C4.(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2009年高考福建省历史考试说明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手工业生产方式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发展
市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4.欧洲的宗教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
(1)洛克
(2)卢梭
2.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1)《独立宣言》
(2)《人权宣言》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1)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4.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回答问题:
(1)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哪些基本信息是可信的?为什么?
(2)就此事件的起因而言,你认为谁的叙述可信,为什么?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材料二摩基姆巴的叙述:当我们听说那个白皮肤的人(指斯坦利)要来的时候,我们不禁惊奇地张开了嘴巴……我们对自己说,这人的皮肤是白色的,一定是从河流王国来的,他是我们在水中淹死的弟兄们中的一个。一切生命都来自水中,在水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生命。现在他要回到我们中间来,他要回家了。我们要举行一个宴会,我下令将去迎接我们的兄弟并陪伴他高高兴兴返回村庄……但是我们靠近他的小舟时,听到喊声:“土匪!土匪!”火杖向我们喷射铁雨,我们一时惊呆了……那天晚上我们回来时看到了可怕的东西:我们的弟兄死在血泊中,我们村遭到洗劫后被焚烧,水中飘满了死尸。那些强盗和杀人凶手消失了。现在请告诉我,那白人对我们公平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全国文综一)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溢号D.行业2.(2009全国文综一)“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3.(2009全国文综二)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名B.邑名C.爵号D.官名4.(2009北京文综高考)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应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5.(2009北京文综高考)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
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6. (2009高考广东单科)“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
7.(2009高考广东单科)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8.(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B.明C.汉D.秦9.(2009高考江苏单科)“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
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0.(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1.(2009高考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12.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13.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14.(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15.(2009高考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16.(2009高考浙江文综)右图是
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
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
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7. (2009高考浙江文综)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8. (2009福建文综高考)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19.(2009安徽文综高考)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20.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
A 颁布附益之法
B 设置转运使
C 推行募兵制度
D 实施行省制度21.(2009高考重庆文综)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22.(2009高考上海单科)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3.(2009高考海南单科)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4.(2009高考海南单科)“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 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25.(2009高考海南单科)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