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年味需要仪式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将至,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每个人都能说出不少。
不过有人说,现在过节,春联儿是超市买的,年夜饭是餐馆订的,春晚也变成了微信抢紅包的背景声,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虽然习俗还在但仪式感没了,没有了仪式感也就没有年味了。
关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仪式感,你有怎样的联想思考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学校和个人信息。
【试题来源】山西省吕梁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年味需要仪式感正处正月,年味本该浓郁,却在我们看来,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究竟是为何我们会萌生出如此的想法呢?这样从节日本身开始谈起,节日是从很久以前流传下的习俗,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节日多祭祀与庆典。
街上人来人往,大家相互庆祝拜访,互动性很强。
可以说,人作为群居性的动物,节日是必然的产物,而且不论在文明的发展途中有过多大破坏,又或是科技如何发达,也会被遗传下来。
同时成为支撑社会的一股强力的精神力量。
节日,对于人类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从节日里看出一个文化的特点,将古今链接起来,将你我链接起来。
通俗一点的说,节日无非就是一种能给人来带快乐和希望的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春节人们贴春联,吃团圆饭,坐在一起唠嗑。
又或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而我认为我们所说的年味,就是这种参与其中的仪式感。
我们之所以会感受不到年味,感受不到这种仪式感,就是因为我们参与其中的程度还不够,在电子器械高度发达的时代,比起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就更喜欢玩手机或是宅在家里。
物质条件更好的时候,但快乐反而会觉得不如从前,听着老一辈讲着过去的故事,或是背诵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是读着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总是向往着那种年味,却一直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
所以节日也就名存实亡。
中秋节互相送月饼,端午互相送粽子,除此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清明扫墓重阳登高的习俗也没能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
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
(摘编自《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请围绕某一重要传统节日,或某一重大节庆和纪念日,从礼仪礼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或讲述你的体验、见闻,或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海南省新高考2020届高三线上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说起端午节,人们首先会想到吃粽子,一些地方能看到热闹的赛龙舟,此外还有佩香囊、系彩绳、插艾叶、挂葛蒲、饮雄黄酒等习俗。
这些习俗、仪式是我们解读、认识传统文化的编码系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从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至清初思想家颜元“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中国自古以来高度重视仪式的教化作用,讲求通过仪礼建构社会秩序,在仪礼中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节日仪式是中华仪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既包括生活化的节日仪式,也包括正规的节日庆典礼仪。
通过举行节日仪式,可教化人文,规范道德,促进社会秩序和谐友善。
如今,伴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传统节日重要性已有社会共识。
如何让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大长假”“小长假”,而是紧紧围绕节日文化展开?加强节日仪式可作为探索方向之一:有了具体的节日仪式,节日内涵才有所依附,才能逐渐加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
如何强化节日仪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对传统仪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以当代气息。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与解析:节日文化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与解析:节日文化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我看节日”或“我们的节日”为副标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节日文化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感恩节的南瓜灯,万圣节的假面具……这些对现代中国的孩子来说已再熟悉不过;而端午节的粽子,鬼节的冥币,端午节的五彩线,元宵节的花灯……这些也许早已被城市里的孩子遗忘在脑后,我始终不懂,中国有与情人节配套的七夕节,有与圣诞节抗衡的春节,为何这一切的一切在中国孩子的脑海中的印象是如此地模糊?“超级女声”全国第四名不知红军曾经历长征,驰骋好莱坞的著名女星笑请岳飞为她作词,台湾当红偶像不知中国抗战打了八年,“青歌赛”优秀选手不识中国国旗……按余秋雨的话讲“你的回答让我感觉很痛苦!”我不解,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这么多经典连文学家都无法饱读,为何会令现代种种杰出人才如此轻易遗忘?我不懂,中国有无数如《论语》《孟子》《诗》《书》《礼》的典籍,为何现代人将其全部抛弃而歇斯底里地为韩日著名歌手喝彩、流泪?中国文化出现危机了!我不是在盲目排外,也不是在闭关自守。
在一个渺小如沧海一粟的我来看,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伟人不胜枚举,中国的风光让人留连。
也许你忘记了一百六十年前的林则徐为虎门销烟,被发配边疆而心系祖国,也许你忘记了一百年前邓世昌为保卫中国被重重包围而忠于祖国,也许你忘记了五十年前黄继光为保卫国门被炮火击中而坚定爱国,可你不该忘记这几天中国运动健儿们曾驰骋多哈,为祖国搏得一金!也许如果中国人民还有四十年代革命家那样坚定的意志与拼搏的干劲,中国早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也许如果中国人民还有几年前为捍卫领空主权而牺牲的王伟的笃定的信念与顽强的精神,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亚洲雄狮。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与解析:节日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我看节日”或“我们的节日”为副标题,写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山东省滕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节日文化情人节的玫瑰,母亲节的康乃馨,感恩节的南瓜灯,万圣节的假面具……这些对现代中国的孩子来说已再熟悉不过;而端午节的粽子,鬼节的冥币,端午节的五彩线,元宵节的花灯……这些也许早已被城市里的孩子遗忘在脑后,我始终不懂,中国有与情人节配套的七夕节,有与圣诞节抗衡的春节,为何这一切的一切在中国孩子的脑海中的印象是如此地模糊?“超级女声”全国第四名不知红军曾经历长征,驰骋好莱坞的著名女星笑请岳飞为她作词,台湾当红偶像不知中国抗战打了八年,“青歌赛”优秀选手不识中国国旗……按余秋雨的话讲“你的回答让我感觉很痛苦!”我不解,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这么多经典连文学家都无法饱读,为何会令现代种种杰出人才如此轻易遗忘?我不懂,中国有无数如《论语》《孟子》《诗》《书》《礼》的典籍,为何现代人将其全部抛弃而歇斯底里地为韩日著名歌手喝彩、流泪?中国文化出现危机了!我不是在盲目排外,也不是在闭关自守。
在一个渺小如沧海一粟的我来看,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伟人不胜枚举,中国的风光让人留连。
也许你忘记了一百六十年前的林则徐为虎门销烟,被发配边疆而心系祖国,也许你忘记了一百年前邓世昌为保卫中国被重重包围而忠于祖国,也许你忘记了五十年前黄继光为保卫国门被炮火击中而坚定爱国,可你不该忘记这几天中国运动健儿们曾驰骋多哈,为祖国搏得一金!也许如果中国人民还有四十年代革命家那样坚定的意志与拼搏的干劲,中国早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也许如果中国人民还有几年前为捍卫领空主权而牺牲的王伟的笃定的信念与顽强的精神,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亚洲雄狮。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年味需要仪式感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年味需要仪式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节将至,关于春节的传统习俗,每个人都能说出不少。
不过有人说,现在过节,春联儿是超市买的,年夜饭是餐馆订的,春晚也变成了微信抢紅包的背景声,年味儿是越来越淡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虽然习俗还在但仪式感没了,没有了仪式感也就没有年味了。
关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仪式感,你有怎样的联想思考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学校和个人信息。
【试题来源】山西省吕梁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年味需要仪式感正处正月,年味本该浓郁,却在我们看来,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究竟是为何我们会萌生出如此的想法呢?这样从节日本身开始谈起,节日是从很久以前流传下的习俗,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节日多祭祀与庆典。
街上人来人往,大家相互庆祝拜访,互动性很强。
可以说,人作为群居性的动物,节日是必然的产物,而且不论在文明的发展途中有过多大破坏,又或是科技如何发达,也会被遗传下来。
同时成为支撑社会的一股强力的精神力量。
节日,对于人类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从节日里看出一个文化的特点,将古今链接起来,将你我链接起来。
通俗一点的说,节日无非就是一种能给人来带快乐和希望的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春节人们贴春联,吃团圆饭,坐在一起唠嗑。
又或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而我认为我们所说的年味,就是这种参与其中的仪式感。
我们之所以会感受不到年味,感受不到这种仪式感,就是因为我们参与其中的程度还不够,在电子器械高度发达的时代,比起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就更喜欢玩手机或是宅在家里。
物质条件更好的时候,但快乐反而会觉得不如从前,听着老一辈讲着过去的故事,或是背诵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或是读着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总是向往着那种年味,却一直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仪式

以《仪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题来源】山东省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仪式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节奏就好似坐上了高铁,不断的(地)加快,再加快。
而仪式这种带有众多规定、礼节的慢节奏的活动似乎不再适用。
但我认为,仪式不可或缺。
仪式是我们与自然的交流。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整个大自然的一份子,从自然中获取,也在向自然回报。
而维系并标明我们与自然间联系的,便是如同仪式般的四季变化,雨雪风雷。
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也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类所拥有之物的保(宝)贵。
当你行走在微风,细雨,小雪之中时,感受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便会感受到那妙不可言的联系,而自然也通过它的仪式,告诉所有人,无论如何,欢迎回家。
仪式是我们与祖先的交流。
我们虽不能像《阿凡达》中那样直接地同祖先谈话,但通过仪式,我们依然能够回味起与逝去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悟着生命的不易与幸福,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繁多的礼仪,继承着祖先的意志,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并祝愿他们的灵魂得以在安静祥和之中升华。
这或许带有一点点迷信的味道,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社会带给我们的,跨越历史长河的温馨。
仪式是我们与文明的交流。
春节,清明,重阳……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仪式,每个节日也都是中华民族行走至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仪式,既使我们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使我们发自内心的(地)体会到自身文明的伟大,与成为其中一员的自豪。
也许数据、互联网、电子产品可以取代传统的仪式的外在表现,但它们永远不能代替传统的仪式中,所包含的发自灵魂的那美好的精神,因为只有参与其中,我们才能体会出那种乏味的语言所不能描述的联系。
正因为仪式联系着人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不可或缺。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节日之行护文化之魂作文

以节日之行护文化之魂作文英文回答:Festival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any culture. They not only bring people together but also serve as a way to preserve and celebrate the cultural heritage. Festivals are the soul of a culture, as they showcase its traditions, customs, and values. They provide a platform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connect with their roots, and pass on their cultural knowledge to future generations.One example of a festival that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is the Chinese New Year. This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nd is a time for family gatherings, feasts, and various traditional activities. During this festival,people decorate their homes with red lanterns and couplets, set off fireworks, and exchange red envelopes filled with money. These customs have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to generation, symbolizing good luck, prosperity, and unity.Another festival tha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is Diwali, also known as the Festival of Lights, celebrated by Hindus worldwide. Diwali signifies the victory of light over darkness and good over evil. During this festival, people light oil lamps, decoratetheir homes with colorful rangoli designs, and burst firecrackers. It is a time for families to come together, exchange gifts, and indulge in delicious sweets. Diwali not only celebrates religious significance but also showcases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India.中文回答:节日是任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保护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四川一所大学的学生在圣诞节那天身着汉服在成都几处知名旅游景点举牌呼吁“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引发大家关注和议论。
有人认为此举表现了年轻人的民族气节和民族尊严,是维护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可圈可点,应予支持和提倡。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做法有些小题大做,也是排外、封闭、保守思想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以其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从而才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博大精深,况且区区几个洋节日又岂能改变或动摇中国文化的本质和几千年历史的文化自信呢?对这些大学生们的做法你又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全科竞赛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保护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近年来,中国各地兴起的“国学热”“孔子热”,以及申报文化遗产热,都在致力于保护,弘扬传统文化,唤起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觉悟与借鉴。
20世纪50年代,北京古城楼开始逐渐被拆除。
一天,梁思成进城看炮声中的城楼,发现城楼都没有了,当他赶到广渠门时,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
作为一代建筑大师的梁思成痛心疾首,泪流满面。
他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梁思成为能保住北京城墙多次老泪纵横,假如当时的人们有他这样对传统文化的觉悟,那么北京城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虽然今天的北京多姿多彩,充满现代化,让人以身处其中而自豪,但假若没有将许多传统建筑拆除,那么今天的北京应会更具传统色彩,在经济不落后的条件下,保留着中国鲜明的民族特色,将是一座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文化古城。
因此,觉悟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日本是我们一直憎恶的国家,但对于保护传统文化这方面我们不得不向他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
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
(摘编自《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请围绕某一重要传统节日,或某一重大节庆和纪念日,从礼仪礼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或讲述你的体验、见闻,或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海南省新高考2020届高三线上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例文
以仪式守护节日文化
说起端午节,人们首先会想到吃粽子,一些地方能看到热闹的赛龙舟,此外还有佩香囊、系彩绳、插艾叶、挂葛蒲、饮雄黄酒等习俗。
这些习俗、仪式是我们解读、认识传统文化的编码系统,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从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至清初思想家颜元“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中国自古以来高度重视仪式的教化作用,讲求通过仪礼建构社会秩序,在仪礼中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节日仪式是中华仪礼文化的重要内容,既包括生活化的节日仪式,也包括正规的节日庆典礼仪。
通过举行节日仪式,可教化人文,规范道德,促进社会秩序和谐友善。
如今,伴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传统节日重要性已有社会共识。
如何让这些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大长假”“小长假”,而是紧紧围绕节日文化展开?加强节日仪式可作为探索方向之一:有了具体的节日仪式,节日内涵才有所依附,才能逐渐加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和认同。
如何强化节日仪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对传统仪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以当代气息。
在传统节日中,有许多仪式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比如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等就富有生活趣味,能够调动民众的参与兴趣。
我们可以深入发现和挖掘生活化节日仪式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留传统仪式,丰富节日民俗活动,逐渐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传承理念。
另一方面,或可发展当代节日仪式,使节日文化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新的国家节日仪式正在形成和完善。
比如,党和国家领导人每连元旦发表新年贺词,举办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日纪念活动或阅兵仪式等。
这些重大节日纪念仪式充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应继续发扬。
2018年元旦,三军仪仗队和军乐团首次执行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任务,增加了礼号手天安门城楼演奏、礼兵金水桥南侧迎国旗等新内容,使升国旗这一仪式受为庄重威武,让人记忆犹新。
我们还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