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

公务员中的数量关系题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题常常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题型。
解题时,需要运用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便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并且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一、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之一。
它要求考生通过直接计算各个量的值,从而得到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关系较为简单、计算量不大的题目。
例如,某公司共有A、B两类员工,在A类员工中,男性占总数的40%,而在B类员工中,男性占总数的60%,若公司总体男性占比为50%,则问A类员工和B类员工各占总数的比例是多少?解题步骤:1. 假设公司总人数为100,总体男性占比为50%,则男性人数为50人。
2. 假设A类员工人数为x,则B类员工人数为100-x。
3. 由题可知,A类员工中男性占比为40%,则男性人数为0.4x;B 类员工中男性占比为60%,则男性人数为0.6(100-x)。
4. 根据已知条件,男性人数应该等于50,得到方程0.4x+0.6(100-x)=50。
5. 解方程得到x=80,则A类员工人数为80,B类员工人数为20。
6. 所以,A类员工和B类员工各占总数的比例为80:20,即4:1。
二、方程法方程法是解决数量关系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通过建立方程,利用方程的性质解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关系较为复杂、无法直接计算的题目。
例如,某车间中有甲、乙两种工人,甲工人比乙工人多80人,乙工人工资比甲工人总和多600元,若甲工人的单人工资为30元,则问甲工人和乙工人各有多少人?解题步骤:1. 假设甲工人人数为x,则乙工人人数为x-80。
2. 甲工人工资总和为30x,乙工人工资总和为30(x-80)。
3.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乙工人工资比甲工人总和多600元,得到方程30(x-80)=30x+600。
4. 解方程得到x=40,即甲工人人数为40,乙工人人数为40-80=-40(不符合实际,舍去)。
株洲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的答题技巧之数量联系的不二法门

株洲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的答题技巧之数量联系的不二法门行测答题技巧: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中,数量联系这有些向来都是考生们最惧怕的一种题型。
这类题一方面标题丰厚、技巧多变、办法灵敏,另一方面却又分值偏高,并且这种题的温习既不能只依托盲目的题海战术,也不能仅凭借自个十几年来自认深沉的数学功底,更不能把期望彻底寄予在三、五天的短期操练上。
中公教学教授以为,考生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掘自个的做题潜能,就必须要把握题型特色、进行有用的操练、调整临场的心态、把握应试的技巧,这些才是克题取胜的要害。
一、操练——要有针对性的去操练一切的学习进程都是从“不知道”到“已知”的进程,而要实在完成“已知”,在此基础上的许多有用的操练就适当有必要,它能让自个的常识量在耳濡目染中完成质的腾跃。
关于行测数量联系有些来说,操练要根据自个的实际状况进行:处于温习前期的同学,要点去广泛了解教材中的各种题型,多检验一题多解(寻觅最优办法)和一解多题(把握办法的适用范围),细细品味题型的辨认和办法的选用;处于温习中期的同学,要点去进行专项题型的操练和历年真题的操练,一起通过同类操练稳固自个对各种办法的熟练把握;处于温习结尾的同学,要点去进行模仿操练和冲刺操练,多进行守时定量模仿操练,查验自个的学习,寻觅实在考场的感受。
二、心态——要有选择性的去抛弃根据数量联系的题型特色(难题多)和大都考生的做题特色(核算慢),抛弃的心态内行测数量联系考试中尤为重要。
有经历的棉农常常会这样:为了棉花多成果、结好果,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去掉那些不成果的枝。
考生假使没有才能把一切的数量联系题都回答出来,就要学会抛弃。
抛弃是为了非常好地具有。
公务员考试的每一道题都是出题人通过精心考虑的,都有背面的题型和考点。
若是这个题在平常备考的时分没有见过,千万不要把自个当成天才,能在54秒钟内做出来,那很难。
通过检验,有一些考试经历的人做略微难点的疑问,大约需求15—30分钟不等,跟答题人的状况和经历都有联系,若是考生在考试傍边遇到这样的疑问,绝没有那么多时刻来处理,最佳的办法是抛弃。
2014国考行测数量关系

3定期模拟,快速提升
行测考试,要在120分钟内完成135道题,时间非常紧。考行测实际上拼 的就是时间,如何科学的分配时间、把握做题的速度、安排做题顺序,这些需要 在反复模拟中找到适合自己模式。建议模拟时间放在上午的9:00-11:00,与考试 时间一致。另外,数量关系题目一共15道题,建议大家用20分钟,在模拟过程, 严格把握时间。 每完成一次真题模拟,必须当天进行整理、总结、消化。总结哪些问题是马 虎造成,下次避免再次出现。哪些问题是知识不扎实,继续进行巩固学习。哪些 4 是自己不会的,从而进行查缺补漏。
解4、直接列方程组求未免比较复杂,可以考虑因为15、12和10的 最小公倍数是60. 所以□□□□=60K,且□□□□除以15、12和10得到的商为 4K,5K,6K, 按题意可得 4K+5K+6K=1365,所以 K=91。 □□□□=60K=5460。结论显然为【C】
13
~~例5、一个四边形鱼塘四周栽树,已知四条边的长度分 别是105米,150米,165米,195米,要保证每棵树之间 的间距相等,且每边的中点均栽上树,则至少需要载多少 棵树? A.36 B.72 C.41 D.82 解5:首先要考虑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15, 中点都要栽上树,所以有:(7+10+11+13)*2=82
8
二、质合、奇偶
要求掌握:100以内质数
~~例1、某儿童艺术培训中心有5名钢琴教师和6名拉丁舞教师, 培训中心将所有的钢琴学员和拉丁舞学员共76人分别平均地分给 各个老师带领,刚好能够分完,且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都是 质数。后来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培训中心只保留了4名钢琴教师 和3名拉丁舞教师,但每名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变,那么目前 培训中心还剩下学员多少人?()
2014内蒙赤峰公务员考试行测九宫格解题技巧

2014内蒙赤峰公务员考试行测九宫格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九宫格题型。
这类题型推理难度较大,为了帮助考生理清思路,中公教育专家特在此总结几种典型例题和解题思路。
1.数量法:图形在横向、纵向或者对角线方向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常见的有组成图形的元素数、封闭区间数等。
【中公解析】本题从形状上看不出规律,考虑从数量关系上入手。
观察后发现,每行的火柴总数均为16,则第三行空缺的图形中火柴数为16-11=5,只有A项是符合要求的。
2.叠加法:图形进行叠加后去同存异或者去异存同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中公解析】每一列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答案为C项。
3.元素法:从构成图形的元素出发,由这些典型元素的特征确定推理的规律或符合条件的答案。
【中公解析】题干中的图形都由黑圆、白圆、网格圆三种元素组成,只有A项包含全部三种元素,B、C、D均只包含其中的两种。
故正确答案为A。
4.位置法:分析组合图形中不同小图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或同一个图形的位置转化,常见的位置变化有移动、旋转、翻转。
【中公解析】题干及选项给出的图形组成元素大小形状都相同,只是位置不同,首先锁定移动、旋转和翻转考点。
解决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出图形构成元素间的转换方式。
对于九宫格图形推理,先从每行来找寻规律,看第一行图形发现: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且“眼睛”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且“嘴巴”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验证其他行,发现也符合此规律,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为C。
5.发散型:按照常规思路不能解决的题目,考虑用发散型思维多角度进行思考。
此题型难度较大,常用的方法有元素与位置结合、个体与整体结合、题干与选项结合。
【中公解析】题干给出的八个图形,都是由直线条和曲线条构成的简单图形,既有全是直线构成的图形又有全是曲线构成的图形,还有既包含直线又包含曲线的图形。
除了第一行第二个图形外,都含有封闭区域。
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审题技巧

2014江苏公务员行测辅导数量关系审题技巧审题是整个做题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此出现偏差,则会导致整道题目陷入歧途,最终浪费了时间反而做不出来或者做错,甚至有时候会功亏一篑,前面90%的部分都做对,但是最后却选错了答案。
因此,各位考生在行测考试过程中务必应审好题,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并分清题目属于平时复习过的哪种题型,从而顺利解答。
接下来通过几道真题体会审题的重要性。
【例1】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A. 10月18日B. 10月14日C. 11月18日D. 11月14日【答案】D【解析】此题属于周期问题,关键是确定各人的周期,然后通过求最小公倍数求出四个人的共同周期。
部分考生没有仔细审好题,误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字5、11、17和19当做四个人的周期,而这四个数两两互质,最小公倍数为四个数的乘积,结果发现数字很大很难算,并且也无对应的答案。
此题的关键词在‘每隔’这个词上,每隔N天其实应是每N+1天,即周期为N+1天,因此四个人的周期应分别为6、12、18和30天,求出最小公倍数为180,因此答案选择D。
【例2】甲、乙两人卖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
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
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 )A. 420B. 120C. 360D. 240【答案】D【例5】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
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多少人。
A.22人B.28人C.30人D.36人【解析】A。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复习重点及备考策略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复习重点及备考策略2014年重庆省招录公务员公告发布在即,广大考生也已经开始积极备考。
重庆省公务员考试一直坚持自主命题的原则,各个部分也极具特色。
所以,中公网校很有必要为大家分析一下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各个部分的备考技巧,使大家更加了解重庆公务员行测考试,也使大家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备考,最终顺利成“公”。
重庆省考数量关系是必考部分,题量稳定在25道,包括10道数字推理和15道数学运算。
数学推理侧重考查数列型,考法灵活;数学运算考查范围大,题型多,可变性强。
因此对于数量关系部分的复习就成为各位考生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接下来就谈谈攻克这部分的方法。
重庆省考数量关系部分中数字推理,重点考查差数列变式、倍数数列变式、多次方数列、分式数列、组合数列等基本数列;数学运算趋向对分析思维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行程问题的多次相遇、容斥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古典型概率、涉及负效率的工程问题,极值问题中的抽屉原理、结合比例的简单计算等。
如何复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自己复习还是跟着中公网校专家系统复习,都要做到以下三点:一、重视真题的价值通过对历年真题的演练,可以从中感知公务员考试的命题风格,题型题量,难易程度,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其他类型的考试,考点会重复出现,如2013年重庆A类的48题同2012年重庆的56题,均为抽屉原理这一考点,都采用最不利原则解题。
48.从1,2,3,……,30这30个数中,取出若干个数,使其中任意两个数的积都不能被4整除。
问最多可取几个数?A.14个B.15个C.16个D.17个48.【答案】C。
解析:最多取出所有15个奇数后再任取一个偶数能满足任意两个数的积不能被4整除,所以最多可取16个数。
56.有编号为1~13的卡片,每个编号有4张,共52张卡片。
问至少摸出多少张,就可保证一定有3张卡片编号相连?A.27张B.29张C.33张D.37张56.【答案】D。
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备考技巧

数量关系备考技巧佟振光省考在即,面对随之而来的冲刺复习,众多考生感到彷徨犹豫,无所适从,感觉马上考试了而自己还有好多没有复习到,觉得这次又是当炮灰了。
为了帮助考生高效合理地把握临考前这一周的黄金时间,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数量关系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总结方法、突出重点到了最后关键时期,考生切记勿用题海战术,而是要重视对方法的总结和归纳。
省考战场分秒必争,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确定答案是考试成功的关键,因此考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经过前一阶段的考试准备,考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现在考生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解题方法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对于行测各个考试门类之间的联系,也要进行比较和概括。
比如数学运算有工程问题;溶液问题;容斥原理;经济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和概率;几何问题;最值问题;时间问题等。
这些模块都是有自己的技巧,掌握这些技巧,我们复习可以事半功倍。
同时对于题目的复习,考生应当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弱项,另一个便是各科目中的重难点题目。
考生要想提高自身优势科目的成绩,五分都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从自身的弱项入手,提高成绩的幅度则会大的得多。
最后关键一周,针对自身弱项系统的总结复习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此外,相对于做大量的练习,仔细揣摩每一道重难点题目则更为行之有效。
省考题中几乎每一道题都蕴含着自身的典型价值,将教材中一再强调的那些重难点题目吃透,即可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全真模拟、把握节奏临考阶段,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完成一至两次模拟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节奏,合理分配考场时间。
公务员考场毕竟和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其他考场略有不同,它对时间的要求是近乎于苛刻的,能够有效地利用分分秒秒是制胜的法宝。
考生在考前务必要熟悉考试节奏,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对答题的时间和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备考技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备考阶段分析
2014年国考公告已出,考试时间为11月24日。
在距离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做好复习备战,是每个考生最关心的问题。
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提醒考生,在这个阶段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下面是专家对数量关系试题备考的建议:
公务员考试网专家针对考生反映的数量关系题型新,难度大等问题,建议考生分三个阶段攻克数量关系:
第一阶段:熟悉真题
真题的价值高于任何模拟题,近5年的国考公务员考试真题也是考生必需掌握的良好素材。
同时,考生要看看考试大纲,近3年的考试大纲,对于考生掌握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的趋势也尤为重要,考生要看题型的表达是否有变化,对相对稳定的题型要注意掌握方法,各个击破。
第二阶段:用好教材
好的教材具有技巧性的东西,具有规范的讲解和配套的题集。
注重打好考生的基础,让考生牢固掌握知识。
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推荐《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注重从思维上引导。
第三阶段:重视模拟
模拟考试能够让考生真实感受答题感觉,做题才能够起到预测和测查考生对于考点的掌握程度,便于考生查缺补漏,最终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做好以上三个阶段,相信考生一定能在数量关系这个模块中笑傲群雄,最终在行测中获得高分,一举成“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 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 “数字
特性” , 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目的,便于快速求解。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前提是先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如下:
一、质数(素数)、合数
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
数(不包括0)整除的数
合数: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剩下的都是合数。
注意:1、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只有2。
二、奇偶运算基本法则
(1)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2)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任意数=偶数
推论:
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 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
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
同。
三、整除
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能被4(或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25)整除;
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3、能被7、11、13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
这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7、11、1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7、11、13整除。
例1、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
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 )
A 33
B 99
C 17
D 16
解析:这道题的常规解法要么列方程,要么用鸡兔同笼思想解题,但都需要一
点时间。用数字特性更快:求题数之差,已知题数之和是50,50是偶数,那两数之
差也应该是偶数,四个选项只有D符合,故答案为D。直接利用奇偶数的推论得出
答案节约做题时间。
例2、现有6个一元面值硬币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你可以每次翻转5个硬币(必
须翻转5个),问你最少经过几次翻转可以使这6个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
A 5次
B 6次
C 7次
D 8次
解析:看完这一题很多考生还迷迷糊糊,无从下手。实际上,利用数字特性很
快就能理清题意。一个硬币要从正面朝上到反面朝上,翻动次数一定是奇数次,6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个硬币都要翻面,翻动总次数是偶数6x。而每次翻5个,则翻动总次数=5y,依题
可知,翻动总次数相等,即6x=5y,,6x是偶数,则5y也是偶数,5是奇数,那么
y一定是偶数,只有B、D符合,而8代入后,5×8=40,6x的尾数不可能是0,排
除。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