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合集下载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共174张ppt)

中国玉米病虫害大全(共174张ppt)

通过防治玉米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 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玉米病虫害防治,有助于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和品质 。
02
玉米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玉米锈病及其防治方法
症状识别
玉米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淡黄 色或淡绿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黄褐色或锈褐色长条形或圆形病斑,表面 有灰黄色或黄褐色粉末。
物理防治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物理因子(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对玉米病虫害进行防治
的技术。
发展趋势
物理防治技术具有环保、安全、可 持续等优点,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
展望
未来将进一步研发高效、实用的物 理防治设备和技术,提高物理防治 技术的效率和效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玉米蚜虫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蚜虫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玉米叶片、茎秆和果穗的汁液,导致叶片卷缩、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带虫玉米植株。在蚜虫发生初期,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
玉米蓟马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蓟马
以成虫和若虫锉吸玉米叶片、花丝和果穗,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或白色条纹,严重影响玉 米产量。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带虫玉米植株。在蓟马发生初期,可使用吡虫啉等药剂 进行喷雾防治。
其他玉米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玉米象
以成虫和幼虫蛀食玉米种子、茎秆和果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加强种子检疫,使用磷化铝等 药剂熏蒸种子,及时清除带虫玉米植株。

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据 全 国农 作 物 病 虫 监 测 网调 查 ,2 0 1 3年 水 稻 “ 两 迁 ” 害 虫 在 华 南 南 部 越 冬 稻 区 虫 源 基 数 较 高 ,其 中稻 飞 虱 在 海 南 南 部冬 秧 田、稻 桩 和 杂 草 上 每亩 2 0 0 0~ 2 5 0 0头 , 稻 纵 卷 叶 螟 亩 活 虫 数 2 0 0 0~ 3 3 0 0头 。境 外虫源 地 调查 ,2 0 1 3年 越南 中 北部稻 区褐飞虱发生面积较 2 0 1 2年 增 加 6 2 % , 其 中重 发 面 积 是 2 0 1 2年 的 4 . 2 7倍 , 为 2 0 1 4年 稻 飞 虱 发 生提供 充 足 的虫源 基数 。 目前我 国水 稻 主栽 品 种 仍 以粗秆 大 穗 、优 质 高产 型 为主 ,生长 量 大 、 田 问郁 闭 ,易形 成适温 高 湿 的 田问生境 ;同时 ,水稻 栽插 期 和 生育 期不 一 ,单 、双 季稻 混栽 , 桥 梁 田多, 有 利于 迁 飞性 害虫 发生 和辗 转危 害 。据 国家气 候 中 心预 测 ,2 0 1 4 年 春 季 ,南方 稻 区气温 正常 略偏 高 , 华 南 中东部 降水 较 常年 偏 多;夏 季 ,江南 西部 、西 南 东南 部和 华 南沿海 地 区 降水较 常年 同期 偏 多 ,有 利于 “ 两迁 ”害虫 的迁入 和 繁殖 。 二 、水稻 螟 虫 在 长江 中游 、西 南 中北 部 、江南 北部 、江 淮西 部稻 区偏 重 发 生 ,华 南大 部 、西 南南 部 、江南 南部 和 东北稻 区中等 发生 ,发 生面 积 2 . 5 亿亩次。 二化螟 2 0 1 3年 冬 前 基 数 ,长 江 下 游 、 东北 稻 区高于 2 0 1 2年 ;华 南 、 西 南 、江 南 、长 江 中游 稻 区较 2 0 1 2年有 所 下 降,但 仍 具 备 中等 以上 发 生 程 度 的 虫 源 基 数 。其 中 ,长 江 下 游 稻 区 亩 活 虫 数 一 般 2 0 0~ 3 0 0头 , 较 2 0 1 2年 增 加 3 % ; 东 北 大 部 稻 区为 3 0 0~ 1 0 0 0头 , 较 2 0 1 2年 略 偏 多 ; 长 江

201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蜂 ) 米蛾 卯上 的繁 殖能力 最强阁 室 内发育 4d放 蜂 在 。
放 蜂 效果 。放 蜂前 后 l星期 内 , 蜂 区禁止 喷农 药 。 放
放 蜂 是 一项 长 效 性 的工 作 , 一般 连 续 2 3年 才能 明 ~
显 地 把螟虫 压 下去 。 参 考文 献 :
『 ] 冯 斌 , 建 功 , 文 玉 , . 眼蜂 在 我 国 的研 究 和 应 用 1 吴 王 等 赤 现 状 综 述 [] 山西 林 业 科 技 ,0 4 3 1 :6 3 . J. 2 0 , ( )2 - 0
至21 0 1年夏 季气 候趋 势 预 测 和 主要 农 作 物种 植 情
生 态势 ; 化螟 、 二 小麦 白粉 病 、 小麦 纹枯 病 、 盲蝽 等 棉
块 为条 螟 卵块 。 同时 , 由于黄螟 卵 为散产 , 较难 采 集 , 故 本试 验 未做 螟黄赤 眼蜂对 黄螟 和条 螟卵块 的寄生
[ ] 蒲 蛰 龙 . 虫 生 物 防 治 的 原 理 和 方 法 [ . 京 : 学 2 害 M] 北 科
出 版 社 , 9 4: 1 4 . 1 8 1  ̄ 4
后 的螟黄赤 眼蜂 田间羽化率 为 7 .5 21 %,明显 低于 室 内对 照 ( 8 7 9 . %)和 室 内发 育 7 0 d后 放蜂 的羽 化 率 (4 8 , 9 . %)这可能是 因为 田间温 、 4 湿度不适 , 尤其是 夏
中 图分 类 号 :4 1 ¥3 .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2 6 2 (0 10 — 0 8 0 17 — 80 2 1 )2 0 2 — 5
21 0 0年 1 2月 5 6日,全 国农 业 技术 推 广服 务 -
况 等 因素综 合分 析 , 预计 2 1 年 我 国农 作物 重大 病 01 虫 害 仍 为偏 重 发生 年 份 . 度 重 于 2 1 程 0 0年 . 生 面 发 积 约 为 38亿 h , 比增 加 4 . m次 同 %。其 中 , 飞 虱 、 稻

2014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4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积5 3 3 . 3万 h m 。小斑 病在 黄 淮 海 中等发 生 ,发生 面 积3 3 3 . 3万 h m 。褐斑病在黄淮海 中等发生 ,局部偏 重 发生 ,发生面积 2 6 6 . 7 万h m 。灰斑病 在东北北部、西 南局部 ( 云南 西南部 、南部 、四川西部、湖北 西部等 高 海拔地 区 )偏 重发生 ,发生面积 2 0 0 万h m2 。弯孢 叶斑 病在黄淮大部 中等 发生 ,发生面积 1 6 6 . 7 万h m 。
教学 单位 专家 分析预 测 ,2 0 1 4 年 全 国玉米病 虫害呈 重 发态 势 ,明显重于常年 ,预计 发生面积 0 . 7 8 亿 公顷次 , 虫 害 发生 0 . 5 7亿公 顷 次 ,病 害 发生 0 . 2 1 亿 公 顷次 。 其 中 ,二 、三 代粘虫 在东 北 、华 北 、黄 淮 和西南 地 区 仍有 重 发 的可能 ,玉米 螟在 东北 、华北大 部 、黄 淮局 部偏 重 发生 ,二点 委夜蛾 在黄 淮海 北部 中等 发生 ,大
斑病在北方 大部大流行风险高 。
2 预测依据
2 . 1 玉米螟 粘虫和大斑病等重大病虫害基数偏高
2 0 1 3年秋季调 查 ,北方 和南方 多个系统 监测点 灯 诱三 代 粘 虫 成 虫种 群 数 量 比 2 0 1 2年 同期 显 著 降 低 , 但仍 高于 2 0 1 1 年 和常 年 同期 。与 2 0 1 2 年 同 期 比,辽 宁彰 武、河 北栾 城和 北京 延庆 8月下 旬至 9 月 上旬 累 计诱 蛾 量 分 别 减 少 9 5 . 3 %、9 9 . 0 %和 9 0 . 6 %;山东 北 隍城 岛 9月 上 、中旬 回迁 虫量 减少 9 3 . 1 %;上海 奉 贤 9月 份 累 计 诱 蛾 量 减 少 9 4 . 0 %。 与 2 0 1 1 年 同期 比,

2013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3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河麦 区 、陕西 秦 岭北 麓偏 重发 生 ,黄淮 、江 淮 的其 他麦 区 ,西 南 、西北和 新 疆大 部麦 区 ,华北 南部 麦
病 情 轻 。甘 肃 、 宁 夏 、 陕 西 等 西 北 主 发 区 见 病 面 积3 l 6万 亩 ,病 情 是 2 0 0 1 年 以来 最 轻 的 一 年 , 比
区 中等 发 生 。纹 枯 病 发 生面 积 1 . 3 7亿 亩 。 其 中 , 河 南大 部高 产麦 区 、安徽 和江 苏 的沿淮 和淮 北麦 区 偏 重发 生 ,江淮 、黄淮 的其 他麦 区 中等 发生 ,华 北 、 西 南 、西北 麦 区偏轻 及 以下程 度 发生 。 叶锈 病 发生 面积 3 7 0 0万 亩 。其 中,河 南 南 部 、 山西 南 部偏 重
蚜 虫偏 重至 大发 生 , 白粉 病 、纹枯 病 、条锈 病 、吸 浆 虫和 粘虫 在部 分地 区偏 重 发生 ,赤霉 病 在长 江 中 下游 和 黄淮 麦 区流行 风 险较 高 。 发 生趋 势

区呈 上升 势头 , 发 生面 积超 过 1 0 0 0万亩 。 金 针虫 、 蛴螬 、 蝼 蛄等 地下 害 虫发 生面 积 7 0 0 0 万 亩 。其 中 , 山西 南 部偏重 发 生 , 河 南西 部和 南部 、 河 北 东南 部 、 甘肃 、宁夏 中等 发生 ,华 北 、黄 淮 、西 北 的其他 麦 区偏 轻 发生 。此 外 ,麦 叶蜂 、土蝗 、灰 飞 虱 、麦 茎 蜂等 在 部分麦 区会 有 一定 程度 发 生 。
甘 肃 等 地 轻 发 生 。麦 蜘 蛛 发 生面 积 9 2 0 0万 亩 。其 中 ,河 北 中南 部 、 山东 中部 山区 、 山西南 部 、湖北
北 部偏 重发 生 ,河 南大 部 、 山东 西南 部 、湖北 西部 中等 发生 ,华 北 、黄淮 的其 他麦 区 ,江淮 、西 南 、 西北 麦 区偏轻 发 生 。一 代粘 虫在 江淮 和黄 淮 南部 麦

2013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3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栽培制度 、冬春季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 ,预计 2 0 1 3年水稻病虫 害将 呈偏 重发 生态势 ,发生面积
l 5 . 2亿 亩 次 , 将对 3 . 5亿 亩水 稻 生产 构 成威胁 。 其中,
虫 害 以稻 飞 虱 、稻 纵 卷 叶螟 和 二化 螟 为 主 ,发 生 面
虫 口密度大,为 2 0 1 3 年稻飞虱的发生提供 了充足的 越 冬虫源;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南部越冬稻区
总体 中等至 偏 重 发 生 ,越冬 虫 源基 数 较 高 ,有 利于 2 0 1 3年 稻 纵卷 叶螟 的发 生 ;二化 螟具 备偏 重发 生 的 基数 ,华南 东 部稻 区亩 虫量 高达 8 6 0 0头 ,东北 大 部 稻 区亩 虫量 一般 4 8 0 0 . 6 5 0 0头 , 江南、 长江 中游 稻 区 亩 虫 量一 般 2 0 0 0 - 4 0 0 0头 。 大 部稻 区稻 瘟病 和稻 纹枯
( 三 )气象 条 件 。据 国家气 候 中心监 测 ,2 0 1 2 年 入 冬 以来 , 我 国华 南 南部 、西 南 南 部和 境外 虫 源 地 越 南 北部 、泰 缅北 部 “ 两迁 ” 害 虫越 冬 稻 区平 均 温 度 较 常年偏 高 1 _ 2  ̄ C, 降水 量前 冬较 常 年正 常或偏 少 2 . 5成 ,但 后冬 境外 越 南北 部 、泰缅 北 部“ 两迁 ” 害虫 越 冬稻 区 明显偏 多 ,总 体大 气热 量和 水分 条件 对“ 两 迁” 害 虫 的越冬 存 活和 繁殖有 利 ;但 江 南西 北部 、长
淮 、长江 下 游 稻 区水 稻 条纹 叶枯病 、水 稻 黑条 矮 缩
病 等 水 稻 病 毒 病 仍 有 潜 在 流 行 的风 险 ,发 生 面 积
江中下游及其 以北稻 区平均温度普遍较常年偏低,

病虫害全国各地发生一览表

病虫害全国各地发生一览表
蔬菜蚜虫
广泛分布于华东地区的蔬菜产区,以蚜虫科的一 些种类为主,对蔬菜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会传 播病毒病。
华东地区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时,选用抗病品种 和药剂拌种等措施也能有效预防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用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防治玉米 螟、蔬菜蚜虫等。
梨树腐烂病
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等省份的梨 树种植区。
华北地区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物理防治
采用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方式,有效降低了一些常见病虫害 的发生程度。
生物防治
推广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农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 环境保护和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针对一些难以控制的病虫害,仍需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部 分地区已开始探索替代方案,如使用生物农药等。
06
地区四:西南地区病虫害发 生情况
西南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概述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丰富 ,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农业生产的多样性,该地区的病虫害种类 繁多,且发生频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 调整,西南地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也在发生变 化。
西南地区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分布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 指导,提高农民对病虫害 防治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全国病虫害发生情况总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虫害发生情况概述
1
病虫害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对农业、林业和 畜牧业等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

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7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1、水稻“两迁”害虫 据监测,“两迁”害虫2016年秋季回迁虫量偏少,比上年减少46%。

2016年冬季,华南、江南大部稻区气温偏高,对“两迁”害虫越冬总体有利;2017年春季,雷州半岛、海南、广西西部和西南南部降水偏多、气温略偏低,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发生为害;其他早稻种植区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对“两迁”害虫迁入无明显不利影响。

我国南方稻区单、双季稻混栽,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品种为主,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且栽插期、生育期不整齐,桥梁田多,有利于“两迁”害虫辗转为害。

预计2017年稻飞虱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稻区局部大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9亿亩次;稻纵卷叶螟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福建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江南沿江和湖库稻区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6亿亩次。

2、水稻螟虫 冬前调查,二化螟2016年越冬虫源基数偏高,全国虫源面积接近上 2016年12月8-9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17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

依据病虫害发生基数、作物布局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分析,预计2017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52亿亩次。

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螟虫、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黏虫、飞蝗总体发生平稳,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草地螟维持轻发生状态。

年,华南、江南稻区有效虫源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8.1%和6.1%。

华南、江南、长江中游、东北大部稻区亩活虫数为2,500~4,400头,湘中南局部地区二化螟亩幼虫量高达4万~5万头。

2016/2017冬春季,华南大部、西南局部气温略偏低,其他稻区气温正常或偏高,对螟虫越冬无明显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安徽北 部 、 江苏 北 部降水 较 常年 同期偏 多 , 其 中吉
林东 部 降水偏 多 2 0 ~5 0 9 / 5 。以上 气 候条 件 将 有利
中等发 生 , 发生 3 3 3 . 3万 h m 。褐斑 病在 黄淮 海 中等
在 黄淮 海 中等 至偏重 发 生 , 发生 3 3 3 . 3万 h m 。棉 铃 虫 在黄 淮海 、 西 北西 部 中等发 生 , 发生 3 3 3 . 3万 h m 。
地 下害 虫在 东北 、 华北偏重发生 , 黄淮 、 西北 、 西南 中 等发 生 , 发生 6 0 0万 h m 。双 斑萤 叶 甲、 叶螨 、 土 蝗等 在东 北 、 华 北、 西 北 等 部 分 玉 米 产 区 有 偏 重 发 生 的
北、 山东 、 河南、 山西 、 江苏、 安徽 等 六 省 2 0 1 2年 冬 前 调查 , 二点 委 夜蛾越 冬 基数普 遍 低于 2 0 1 1年 , 种 群数
部、 华 北北 部偏 重 发 生 , 黄淮海 、 西 南 大 部 中等 发 生 , 发 生 面积 0 . 0 8亿 h m ; 三 代 玉米 螟 在 黄 淮海 中等 发 生, 发 生 面积 4 6 6 . 7万 h m 。二 、 三代 粘 虫在 东北 、 华 北、 黄 淮和 西南 等地 中 等 以上 发 生 的可 能 性 较 大 , 遇 适 宜 的气候 条 件 , 部 分 地 区大 发 生 的 风 险 较 高 , 全国
种业 导刊 , 2 0 1 3年 第 3期
J o u r n a l o f S e e d I n d u s t r y Gu i d e
2 1 1 1 3年 呈 国 玉 米 重 大 病 虫 害 发 生 趋 势 预 报
( 全 国农 业技 术推 广服 务 中心 )
江、 吉林 大部 、 内蒙古 东部较 常 年 同期 偏低 ; 黑 龙江东
部、 吉林 大部 、 辽 宁东部 、 山东大 部 、 河 南大 部 、 湖北北
1 . 2 玉 米 病 害
大斑 病在 东北 、 华 北偏 重 发生 , 局部 大发 生 , 西南
大部 中等 发生 , 发生 5 3 3 . 3万 h m 。小斑 病在 黄 淮海
1 发 生趋 势
1 . 1 玉 米虫 害
头, 其 中黑龙 江 、 内蒙古 、 安徽 、 湖北 和 陕西 常 年 值偏
高, 其他 省份 一般 偏低 2 O 以上 。2 0 1 2年东北 、 华 北 三代 粘虫 重 发 , 残 留数 量 较 大 , 2 0 1 3年 在 江 淮 、 黄 淮
局 部偏 重发 生 。 ,
据 全 国农作 物病 虫 监 测 网调 查 , 2 0 1 2年 冬 前 调 查 玉米 螟平 均 百秆活 虫数 , 黑龙 江 为 1 2 4 . 9头 , 吉林 、
安徽、 辽宁 、 新疆 分别 5 7 . 9头 、 5 0 . 1头 、 4 4 . 7头 、 4 3 . 6
据 全 国农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中 心 会 同科 研 、 教 学 和推 广单 位 专 家 分 析 预 测 , 2 0 1 3年 全 国 玉 米 病 虫 害
在黄 淮 中 南 部 中等 发 生 , 发生 1 0 0万 h m 。丝 黑 穗
病、 弯孢 叶斑 病 、 纹 枯病 、 锈病 、 顶 腐病 、 瘤黑 粉病 等病
2 . 2 玉 米 种 植 制 度 对 病 虫 害 发 生 有 利
近年 来 , 东 北 主栽 品种 对 大斑 病 、 黄 淮 海 主栽 品 种 对 褐斑病 抗 性普遍 较 差 ; 大部地 区生 产 品种对 玉米
螟 抗性 差 。东北 春 玉米 多年 大面 积连作 , 黄 淮海 主产
区实行 小麦 一玉米 两 熟 制 和春 、 夏 玉米 混 作 , 各 地 普
玉米 螟发 生 0 . 2 3亿公 顷次 , 其 中, 一 代 玉米螟 在 东 北北 部偏 重 发生 , 东北 其 他 大 部 地 区 、 黄淮 海 中等
发生 , 发生 面 积 0 . 1 1 亿 h m ; 二 代玉 米螟 在东 北 中南
麦 区繁殖 一 代 后 , 种 群 数 量 将 得 到有 效 放 大 。据 河
其中 , 玉米螟 、 大2 预 测依 据
2 . 1 玉米 病 虫基数 维持 较高 水 平
发生 ; 二、 三 代粘 虫在 东北 、 华 北 和黄淮 等 地 中等 以上 发 生 的可能 性较 大 ; 二 点 委 夜 蛾 在 黄 淮 海 中等发 生 ,
可能 。
遍 采取 密植 、 免耕、 秸秆还田、 高肥 水管 理 和机械 跨 区 作 业 等措施 , 均 有利 于玉 米病 虫源 积 累 、 传播 扩散 , 加
重 病虫 发生 。 2 . 3 气 象 条 件 对 病 虫 害 发 生 较 为 有 利
据 国 家 气 候 中心 预 测 , 2 0 1 3年 春 季 气 温 , 黑 龙
害在 部分 玉米 产 区有 一 定程 度发 生危 害 。
总 体偏 重 发生 , 明显 重 于常 年 , 预 计 发生 面积 0 . 7 5亿
公 顷次 , 虫 害发 生 0 . 5 5亿公 顷次 , 病 害发 生 0 . 2亿 公
顷次 ; 将 影 响全 国约 0 . 2亿 h m 玉 米 的 安 全 生 长 。
发 生 面积 可达 0 . 0 7亿 公 顷次 。二点 委夜 蛾在 黄淮 海 中等发 生 , 局 部 偏 重 发生 , 发生 2 0 0万 h m 。蚜 虫 在 华北、 西北 大部 偏 重 发 生 , 发生 5 3 3 . 3万 h m。 。蓟 马
量 总 体有所 回 落 , 2 0 1 2年 二 点 委 夜 蛾 在 黄 淮 海 部 分 夏 玉米 区发 生 区域 扩大 , 越冬 基数 分布 较为 广泛 。玉 米 大 斑病 等玉 米病 害 田间菌 源分 布广 、 基数 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