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微商破坏朋友圈生态 出现信誉危机

合集下载

政府治理微信,公众号营销号违规时代结束

政府治理微信,公众号营销号违规时代结束

政府治理微信,公众号营销号违规时代结束【IT时代周刊深度观察】微信命运多舛,一出世便触动了运营商的利益,被“微信收费”一事困扰,随后,在商业化的进程中,又遇到虚假不良信息的牵绊,不过,微信等即时通讯公众在信息发布中的确存在不少违法问题。

近日,国信办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针对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的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移动即时通讯公众信息发布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微信早在2013年下半年就已经对部分微信公众号及微商开展过整顿,期间大大小小的整顿也不计其数,从最初限制公众平台发布的敏感内容词汇,到对于多次涉及敏感内容的公众平台及个人号查封。

微信自成立之初,人们一直在谈论其如何商业化,可是微信在商业化上,却被假冒伪劣和虚假不良信息的问题牵绊。

虚假不良等问题牵绊微信商业化微信在商业化的进程中,谨慎前行,原因之一就是朋友圈营销存在的鱼龙混杂。

微信基于熟人的私密社交属性,让一些营销者动起了歪脑筋,这个免费平台就是个微营销的沃土,轻松月入过万,让一部分卖家尝到了甜头,于是大量卖家也开始涌入微信平台。

朋友圈里已经不再是真朋友了?很多微信用户发现,自己的微信不知不觉中加了很多不认识的人,而这其中就夹杂着大量朋友圈卖家。

当朋友朋友圈充斥着大量营销账号,通过微信售卖,而且售卖的产品中多为质量没有保障的假货,当用户在购买过程中权益受到侵犯时,维权还十分困难,毕竟微信朋友圈营销不是一个正规的销售平台。

对此,微信也采取了措施,为了遏制朋友圈买卖,将微信用户的好友数量上限设定在5000人,虽然限制好友人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过朋友圈营销,但5000个好友的限制对于喜爱社交的人来说,影响其使用体验,有违社交App 交朋友的初衷;对于中小卖家来说,5000个好友也能基本满足用户群的覆盖,不会对销售产生多大影响。

笔者认为将朋友圈人数限定在5000,从目前来看也只是一时之计,并不能解决朋友圈混乱的营销行业,针对不同行业性质及性格特点的用户,进行分级设定好友人数上限,会更加人性化。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2024年)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2024年)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典型诈骗案件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犯罪手段不断适配群众心理,更具迷惑性。

特别是近期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频发,多名群众被骗百万元以上。

请看清诈骗伎俩,避免受骗。

一、典型案例案例一:2023年12月,杭州市民A女士在本地某论坛发布了租房信息,诈骗分子通过查阅该信息,添加了A女士的微信、微博,并与其聊天,之后诱导A女士在所谓的投资网站上进行投资。

A女士信以为真,多次将大额资金转入对方提供的12个银行账户。

案例二:2024年1月初,一名为“王一伊”的企业微信联系宁波市民B 先生,交谈后B先生下载了对方推荐的名为“MosTalk(泡泡)”的社交聊天App,双方通过“MosTalk(泡泡)”联系。

之后B先生又根据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安装“莱特币”App,诈骗分子诱导其多次在该虚假平台内投资虚拟币大额转账,后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三:2023年12月初,金华市民C女士通过抖音结识自称李陆河的陌生网友,添加对方微信及QQ,交流一段时间后,对方以新能源投资有高额回报为由,向C女士推荐投资网站,并诱导其在该网站投资充值。

在经过前期小额投资给予提现回报后,诈骗分子逐渐获取女士信任,后以大额投资利润更高为由骗取女士进行大额转账。

案例四:2023年12月,衢州市民D先生在刷抖音时被“炒私募基金”的视频内容引诱,遂添加至对方提供的微信群,并按照诈骗分子要求下载“企业传书”App,又在群内通过链接下载“梧桐树资本”APP并进行多次大额投资。

近日发现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被骗。

案例五:义乌市民E先生平时有炒股习惯。

2023年11月,E先生在微信视频号观看炒股类视频直播,添加了对方微信号并被拉入微信群。

根据群内发送的二维码下载聊天软件,又在诈骗分子引导下,下载了虚假投资平台BaseHk o2024年1月,E先生多次在平台进行大额转账以购买虚拟币,后来发现被骗。

二、警方提醒请广大群众,提高警惕、仔细甄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

微信严打朋友圈诱导分享“打卡”在线教育成“重灾区”

微信严打朋友圈诱导分享“打卡”在线教育成“重灾区”

微信严打朋友圈诱导分享“打卡"在线教育成“重灾区"文/电子商务研究中心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对流利阅读、薄荷阅读、潘多拉英语、火箭单词等在朋友圈“打卡”的诱导分享产品进行了治理。

除此之外,VIPKID等在线教育平台也会出现通过朋友圈转发链接分享的现象。

对此,腾讯回应媒体称,微信一直依据规则打击外链诱导行为,此次打击公告只是对常规打击结果的公示。

公告称,近期某些公众号、应用软件等主体通过返学费、送实物等方式,利诱微信用户分享其链接(包括二维码图片等)到朋友圈打卡,严重影响朋友圈用户体验,违反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部分主体在违规活动被处理后,只是改掉课程介绍页面中的违规字眼,但仍在业务流程中用各种方式利诱用户分享朋友圈打卡,有的甚至通过变换域名、新增类似业务等进行恶意对抗、多次违规。

微信在公告中截图举例了流利英语、薄荷阅读、轻课、火箭单词四款产品。

针对微信的处理结果,“英语流利说”在微博发出声明,已经开始进行内部调整,"流利阅读”从没有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户通过朋友圈获取客户,“打卡”并非“利诱”,只是希望用户在大家的监督下养成学习习惯。

随后,轻课、水滴阅读、火箭单词等均已在5月13日当晚先后发布求生式声明,表态将支持2019年第5期|中国科技财富微信政策,取消分享朋友圈打卡机制。

火箭单词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升级公告中称,"奖学金”不需要分享朋友圈即可获得,对购买30天、180天学习课程,无需分享朋友圈,只需在每天24点前完学即可获得相应奖学金。

对此,网经社旗下国内知名电商智库一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发布本快评,供媒体参考选用。

诱导分享行为是否违反相关法律?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律师表示,第一点:微信和微信朋友圈是一个社交工具,它主要的功能是社交功能。

在朋友圈里分享的链接,可能是一些营销类的推广类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很多时候还是通过经济利益诱导的方式来诱使用户分享,这些信息和社交软件的基本功能是不太符合的,微信一直以来对于这种诱导分享行为是打击的态度。

知识产权犯罪的成因及危害

知识产权犯罪的成因及危害

知识产权犯罪的成因及危害一、知识产权犯罪的成因1.经济利益诱惑:知识产权犯罪往往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盗版制品价格低廉,不法分子通过盗版销售获取高额利润,因而诱惑下游消费者选择盗版产品。

侵犯他人专利权、商标权等行为也是出于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

2.道德观念淡薄:一些人由于道德观念淡薄,对知识产权抱有漠视态度,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这种缺乏道德约束的行为将直接导致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层出不穷。

3.法律监管不严:在一些地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成本低廉、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能够逍遥法外,甚至得不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也是知识产权犯罪频发的原因之一。

4.技术进步与监管滞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难度也在增加。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盗版制品的传播更加方便迅速,这为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便利条件。

与此相关监管机构的技术储备和监管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以满足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1.损害创新动力:知识产权犯罪严重损害了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打击了企业、个人的创新动力。

在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的环境下,创新的积极性将受到抑制,对整个社会的长期发展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2.损害消费者权益:盗版产品质量不稳定,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一些盗版产品甚至是侵权产品,往往会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同时盗版产品的价格较低会对合法产品的销售产生不公平竞争影响,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影响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犯罪不仅损害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也将对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盗版、侵犯专利权等行为将降低合法产品的市场份额,减少合法经营者的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

4.破坏社会秩序:知识产权犯罪带来的经济损失不仅是直接的财产损失,还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盗版制品的流行会导致一系列的利益纠纷和法律纠纷,甚至给社会带来一些不良风气和思想观念,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怎么防范微信朋友圈新型诈骗?

怎么防范微信朋友圈新型诈骗?

怎么防范微信朋友圈新型诈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构建起了一个快捷、便利的世界。

然而这个世界也有着它阴暗的一面:骗子们借由着电子技术的便捷纷纷把目光转向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诈骗犯罪日渐猖獗,让人们防不胜防。

这不近日就出现了微信朋友圈新型诈骗。

微信朋友圈新型诈骗案例前不久,刘女士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有朋友转发一条消息,只要关注一个名为“名泉传媒广告”的公众号,动动手指将公众号提供的3条链接消息转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就能获得20元-50元不等的佣金,多转多得。

刘女士头脑一热,不想放过这个“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大好机会,就关注了“名泉传媒广告”公众号,与自称是“财务客服”的人取得了联系。

按照客服的说法,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兼职工作,交238元或538元的保证金后,每天在自己的朋友圈内转发公众号消息,截图回传至客服,就能获得佣金,保证金越高,佣金越多。

刘女士动了心。

刘女士按照客服的要求,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给客服转了538元的保证金。

客服收到钱后,刘女士就将公众号里发布的3条链接消息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并截图留证。

可让刘女士没想到的是,当她想要把截图回传给客服索要佣金时,发现客服把她拉入黑名单了。

微信再也无法联系上客服,而且她也找不到任何联系“名泉传媒广告”的方式。

微信朋友圈新型诈骗的套路转发朋友圈兼职赚钱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受害人在关注公众号后,会有一名自称“财务”的客服与受害人互加微信,随后客服会将受害人拉入一个交流分享群,发布每日转发任务。

参加公众号所谓的兼职工作,在缴纳538元保证金后,将公众号提供的3条链接信息分享至朋友圈。

公众号声称分享链接,每天可以获得50元的酬金。

但是在缴纳538元之后,受害人均被拉黑。

据悉,保证金分有238元和538元两种,每天在自己朋友圈分享三条链接,就可以获得20-50元不等的佣金。

与此同时,骗子还称推荐一名新人参与兼职,可以有80元的奖励,因此不少受害人甚至建立群聊,拉入不少朋友参与兼职,导致更多人上当受骗。

微信朋友圈骗局揭秘朋友圈六大诈骗手段

微信朋友圈骗局揭秘朋友圈六大诈骗手段

微信朋友圈骗局揭秘朋友圈六大诈骗手段微信朋友圈一直都是一堆代购、心灵鸡汤、微商……而最害人的就是各种骗局了,下面小编整理了朋友圈里常见的六大最无耻的诈骗手段,下次刷微信的时候你可要长个心眼了。

一、代购诈骗:空手套白狼他们一般会声称自己是做“海外代购”的,以低价来诱惑消费者,等你付完钱后,他们就告知你“货物被海关扣留,需要交关税”等理由,再让你加“关税”,等你付钱后骗子消失了,钱、货也没了。

笔者提醒:建议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你爸也不是“李刚”,别人凭什么低于市场价卖给你?二、投票比赛:暗藏“毒链接”你的朋友圈里各种“萌娃比赛”的投票一定屡见不鲜吧!但小心此类投票中暗藏“毒链接”。

重庆的张先生在给朋友的孩子投票时,点击了下载某软件,结果银行卡被盗刷2万多元。

笔者提醒:跟“集赞”类似,这种比赛提供假投票链接的主办方真实性往往也是个谜,而其本意就是获取你的个人信息,你收到的骚扰电话、短信就是从这类地方泄露出去的!三、扫二维码:木马病毒植入扫二维码送XX、扫码关注赢优惠、扫码返还红包、扫码送话费……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遇到这样的商家推销?小心有些二维码藏有木马病毒。

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隐私信息。

笔者提醒:千万不要见“码”就扫,更不要点开来路不明的链接下载!一扫即安,必是木马。

四、投资理财:实则骗子、销售就在前不久,南京一女大学生谎称自己是“投资理财师”,还在朋友圈发所谓的“理财产品”投资金额为1000~5000元间,月收益率可高达80%。

如此不真实的宣传语,结果还有人上当!笔者提醒:记住,在朋友圈推销产品的绝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要么是骗子,要么是销售!更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收益率。

五、微信红包:抢红包也有“毒”微信红包近两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逢年过节大家多少都会在微信群里发一两个红包娱乐一下。

但偏偏有人制造出另一种“红包”,用户在点击的时候,个人信息和与手机绑定的网银、支付宝就不知不觉地被人盗走了。

新型传销侵入微信空间 警惕微信新骗局

新型传销侵入微信空间 警惕微信新骗局

新型传销侵入微信空间警惕微信新骗局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提醒微信新骗局
“你点灯,我赚美元”是新型传销!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办公室昨日提醒说。

昨日,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提醒人们注意一个与微信有关的新型网络传销陷阱。

该微博提醒说,“如果有人给你发微信,要你下载‘微视通’APP,并留言‘你点灯,我赚美元’,小心!这是新型网络传销!提示:如果需要入门费、没有实质项目和产品,对方明显要发展下线,符合其中任何两点的,都可判断是传销!请坚定拒绝,并劝说朋友退出!”
据微视通官网介绍,MicroAll微视通是香港微视传媒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产品之一,它集合网络电话、移动办公平台、广告展示平台等功能为一体,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手机。

记者发现,无论是从其电脑官网、还是苹果手机的APP STORE,其IOS版本下载已经失效或者消失,但是Andriod版本运行依然正常。

此外,近期还有人利用变声软件把自己声音化作娇滴滴的女声,在微信上设圈套骗钱。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办公室官方微博说,“40多岁单身父亲李某,为消磨时间用变声软件冒充娇滴滴的女生,通过微信加入许多男网友聊天,并以爱情保证金、游玩经费等名义,先后向5位男网友要钱10万余元,用
于挥霍和购买轿车。

现李某已被刑事拘留。

安全提示:网络交友平台上真假莫辨,即使语音聊天也切莫轻信!” (记者林广)
文章来源于:/article-16542-1.html。

朋友圈公害警惕微商变传销

朋友圈公害警惕微商变传销

朋友圈公害警惕微商变传销作者:暂无来源:《中国证券期货》 2016年第8期文 /《中国证券期货》记者凡志喜你的朋友圈有没有那么几个人,每天发很多的货品信息,时不时地晒一下自己的订单、收入、如潮的买家好评……朋友圈炫富月入十万不是梦一份工作,做好了可以月入10 万、108 天买奔驰、6 个月买房,而投入只要几千元,坐在家里就能创业。

这样强烈的诱惑和眼球刺激让很多暂时无业或想要创业的人怦然心动。

前段时间央视曝光的河北严女士(化姓)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机会”。

严女士介绍说,她之前通过同学的朋友加入微商行列。

那位朋友最开始在朋友圈发了一个面膜产品,这个产品她从来没有听说过,就问那位朋友。

那位朋友说现在城里特别流行,而且用得特别好,一盒是六片,市场价198 元,从她们这儿拿货比较便宜。

这位微商卖家陆陆续续在朋友圈发她当天的收入截图,使得严女士越来越心动。

在问到那位朋友收入如何的时候,严女士说:“588 元的,198 元的,特别地多。

她还有一个最小的订单是138 元的,还看到有两个1100 元的订单。

有一次我看她还发了一个6000多元的。

她的生活内容相当丰富,每天发闺女的图片,然后是面膜的图片,带孩子去兜风,特别逍遥自在。

她说同行赚上万的就是最少的,还说有半年以后就买保时捷车的。

她给我发了一张车的图片,说是浙江的一个微商,做了不到半年买了车。

”在这位卖家勾画的美好创业蓝图面前,严女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这个创业队伍。

面膜当时的价钱是120 元一盒,上线称必须十盒以上才能发货。

一盒是六片,198 元能卖出去就能赚78 元,十盒的话一天的收入就是780。

想到自己的供货商一个月能卖四五万元,严女士的信心很足。

面膜女人都喜欢用,销量肯定差不了,但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

严女士拿了6000 块钱的货,由于这种面膜没有名气,而且价格比普通面膜还贵一些,尽管严女士把微信里所有认识的人都推销了一遍,但还是没什么销量。

她算了笔账,两个月卖出去10 多盒面膜,扣除打折因素,每盒赚50 元左右,最后她两个月的纯利润只有六七百块钱,时间精力都搭进去不说,算上没卖出去的货,还赔了将近两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守自盗:微商破坏朋友圈生态出现信
誉危机
文/老铁
原文标题:破坏朋友圈生态的微商且行且珍惜
口袋购物宣布完成C轮3.5亿美金融资,主要用于微店导流,其中腾讯作为主要投资方之一更是占了10%的股份。

于是,众多微商昨天在各种场合表达了极其兴奋的心情,认为微商最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可在铁哥看来,这种貌似最美好的时光还伴随着不容易发现的凶险。

微商利用朋友圈腾讯监守自盗
口袋购物作为移动端的购物平台,集中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主要电商平台商品信息,开始精选商品为各大平台导流,这本无可厚非,甚至是个很好的移动电商项目。

可口袋购物野心远不在此,看到不少商家利用朋友圈发布产品信息取得不错成绩,开始推出微店业务,快速将淘宝店铺搬至口袋购物系统中。

而流量主要依赖各大社交平台,鼓励用户分享产品信息至微博以及朋友圈,如果其好友根据链接成交,则可获得比例不一的返点,有点类似淘客的玩法。

据铁哥与不少微商沟通,目前大家更多还是看好朋友圈,强熟人社交使得
好友对其广告信息警惕性不高,很容易发生购买行为。

于是问题就来了,微信官方一直在表示要保持朋友圈不被营销化,保持纯社交属性。

而微商明显的破坏生态行为腾讯不见阻挠也就算了,居然还入股参与,就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了。

或者说微信号称要保持朋友圈春节不被污染是假,要将朋友圈把持在自己可控的范围是真,这可能也是微商们非常欣喜的理由:腾讯都参与朋友圈流量分赃了,我们的行为可以获得免死金牌了。

但腾讯参与微商就一帆风顺了吗?
突破不了的面膜手串代购品类
朋友圈作为强熟人社交属性,其流量固然可观,但也是由于强社交属性,我们几乎在朋友圈商品中看不到除面膜、手串、代购以外的商品。

原因其实很简单,朋友圈目前来看只是一个引流渠道还不具备构建完善电商生态的能力,于是产品只能是抓眼球以及毛利相当高的面膜类产品,其中不乏很多成功案例,铁哥认识一朋友,光在朋友圈卖面膜每月可达数吨。

可了解一下,每片面膜的成本低的又是令人发指。

微商只需要提高转发成交返点比例,自有下家不断替其在朋友圈不断转发获得成交。

甚至还可以将面膜批发给小卖家,以微商特有的层层转包类似传销的方式获得巨大收益。

在毛利足够大的前提下一切都是可以操作的。

可是只靠面膜、手串、代购距离真正电商生态是很远的,朋友圈的流量也不能仅仅为此三类产品服务,但除此三类产品之外的微商们也未创造出更优秀的案例。

前段时间与微商朋友沟通,大家认为在微商时代面膜已经不再是化妆品品类下的一个单品了,而应该将面膜直接升级为一个单独品类。

或许也只有快消、高毛利的面膜是最适合微商的朋友圈策略的,可作为一个电商生态而言却是极其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一方面会不断获得倾斜性的资源,一方面又弱受强势断了其他品类进入的途径,时刻有崩盘的危险。

微商的信誉危机
一部分微商来自于已有的淘宝商家,口袋购物以及朋友圈的吸引力导致其选择借用朋友圈的海量流量为电商服务。

但即使我们不断吐槽淘宝有多少多少假货问题,但淘宝已有的信誉评价体系还是对售假者有一定的约束,而脱离了淘宝的监控也可能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在朋友圈电商中的种种灰色地带,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其中,更有商家鼓励老顾客用户根据朋友圈照片选货成交,用户无法看到已有销售评价参考,往往是假货受害者。

铁哥认为,微商能否成为一个新兴的电商生态,重点不在于流量,而在于整个电商环节中关键的商品、买卖双方是否是利益贡献无明显侵害行为,是否
有严格处罚惩治机制,是否有曝光机制,目前来看,这明显是微商们的短板。

如果去分析口袋购物为何有如此高的估值也不难发现,口袋购物其实还肩负起腾讯继续电商化发力重要责任,在微信小店等产品效果一般前提下,腾讯再投口袋购物试图曲线救国完成其朋友圈电商大任。

可生态依然还是腾讯的短板。

当然铁哥还是要说,大多微商店家都是好的,微商们不要来喷我了。

文章来源于:/article-30900-1.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