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全程精练考纲卷(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四)(扫描版)(附答案)
2020学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化学及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化学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解析: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可减少污染性废水的排放,且回收含有Al、Fe等金属,可再利用,故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等,故B正确;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则“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故C正确;D.加入硫酸钠,不能生成含Li沉淀,故D错误。
答案:D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解析: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果糖为单糖,故A错误;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不是蛋白质,如复合酶,故B错误;C.植物油为液态油脂,分子的烃基中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这种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为多糖,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D正确。
答案:AB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B.C.D.解析:A.乙酸乙酯的制备是乙醇浓硫酸和乙酸混合溶液加热生成的,选择试管中加热,故A 不选;B.生成的乙酸乙酯混有乙酸、乙醇,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深入溶液,故B不选;C.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静置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不选;D.图中是利用蒸发皿加热蒸发溶液得到溶质晶体的方法,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未涉及,故D选。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2024年化学高考复习备考(全国卷专用)

化 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
学 学 科 核
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 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课程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心 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心 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 素 养 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
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
质和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
素养水平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物质及其反应,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
素 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
养 意识;能较深刻地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
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
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
据
学科 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
素养 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
核心 价值
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起到方向引领作用
四翼——考查要求
考 试
基础性
强调学科 主干知识
综合性
依
强调融会
创新性
据
贯通
创新意识和 创新思维
应用型
强调学以
致用
“十四五”时期高考内容改革趋势
• 强化对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构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的考试评价体系。
2020年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全国I卷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P 31 S 32 Cl 35.5 V 51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H2OH能与水互溶B.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8.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4H14O4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10.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H3COI是反应中间体B.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3OH+CO=CH3CO2HC.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D.存在反应CH3OH+HI=CH3I+H2O1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42He)轰击金属原子W Z X,得到核素30Z+2Y,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WX+42He→30Z+2Y+10nZ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 Z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 B.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D.Y仅有一种含氧酸12.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限度

2024全国高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单选题1.(2024北京高考真题)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 .依据相同温度下可逆反应的Q 与K 大小的比较,可推断反应进行的方向B .依据一元弱酸的a K ,可推断它们同温度同浓度稀溶液的pH 大小C .依据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依次增大,可推断它们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D .依据F Cl Br I 、、、的氢化物分子中氢卤键的键能,可推断它们的热稳定性强弱2.(2024浙江高考真题)为探究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
其中方案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3.(2024河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后有爆鸣声2H O 具有还原性B待测液中滴加2BaC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待测液含有2-4SO C2Mg(OH)和3Al(OH)中均分别加入NaOH 溶液和盐酸,2Mg(OH)只溶于盐酸,3Al(OH)都能溶2Mg(OH)比3Al(OH)碱性强D 227K Cr O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AB .BC .CD .D4.(2024浙江高考真题)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反应:I .2622421C H (g)+CO (g)C H (g)+CO(g)+H O(g)ΔH >0 II .26222C H (g)+2CO (g)4CO(g)+3H (g)ΔH >0向容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62mol C H 和23mol CO ,不同温度下,测得5min 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C )400500600乙烷转化率(%) 2.29.017.8乙烯选择性(%)92.680.061.8注:乙烯选择性100%转化为乙烯的乙烷的物质的量转化的乙烷的总物质的量A .反应活化能:I<ⅡB .500℃时,0~5min 反应I 的平均速率为: -3-1-124v C H =2.8810mol L minC .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及时移除2H O(g),可提高乙烯的产率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投料比 262n C H /n CO 投料,平衡后可提高乙烷转化率5.(2024北京高考真题)可采用Deacon 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HCl 制成2Cl ,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
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21年高考全国I 卷理综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醛、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 〔CH 3COOOH 〕、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CH 3CH 2OH 能与水互溶B.NaClO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C.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 76D.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答案】D【解析】乙醇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 项正确;次氯酸钠 具有强氧化性,能通过氧化灭 活病毒,B 项正确;由过氧乙酸的结构简式 CH 3COOOH 可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C 项正确. 氯仿的化学式为 CHC%,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D 项错误.力.有关该化合物,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分子式为C i4H 14.4 C.能够发生水解反响【答案】B【解析】由紫花前胡醇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C 14H 1404 A 项正确;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醇 羟基,能使酸性重铭酸钾溶液变色日项错误;结构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响,C 项正确;该有机 物能发生消去反响,形成碳碳双键2项正确.3 .以下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 方法A SO 2 H 2s 通过酸性高镒酸钾溶液B CI 2 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 N 2 O 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NO NO 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A.AB.BC.CD.D【答案】A【解析】二氧化硫和硫化氢都具有复原性,都能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不能用 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中的硫化氢气体,A 项符合题意;HCl 极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升人体免疫B.不能使酸性重铭酸钾溶液变色 D.能够发生消去反响生成双键2.紫花前胡醇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B 项不符合题意;铜与氧气在加热 条件下反响生成氧化铜,铜与氮气不反响,故可用灼热的铜丝网除去氮气中的氧气,C 项不符合题意;NO 2可与NaOH 反响,NO 不与NaOH 反响,可用 NaOH 溶液除去NO 中的NO 2 , D 项不符 合题意.4 .铐的配合物离子 Rh CO 2I 2 可催化甲醇玻基化,反响过程如下图.B.甲醇玻基化反响为 CH 3OH+CO=CH 3CO 2HC.反响过程中Rh 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D.存在反响 CH 30H+HI=CH 3I+H 2O【解析】由反响过程图可知 Cll, Oli-*CH, I1 COxl / Rh,I JCH 3CO 2H, CH 3COI 是反响的中间产物,A 项正确;把各步反响累加,得到CH 30H CO A. CH 3COI 是反响中间体CH 3CO 2H, B 项正确;中Rh 的成键数为6,中 Rh 的成键数为5,r I co\ /Rh中Rh的成键数为4,反响过程中Rh的成键数不相同,C项错误;由题图可/ \ I CO知,甲醇的第一步反响为CH 30H HI CH3I H2O, D项正确.5.1934年约里奥加里夫妇在核反响中用“粒子(即氨核2He)轰击金属原子W^X ,得到核素Z+2Y ,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WZ X + 2He - Z+2Y + 0n.其中元素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WZ 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B.X、Y均可形成三氯化物C.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D.Y仅有一种含氧酸【答案】B【解析】27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A项错误;x(A1)、Y(P)均可形成三氯化物,分别为AlCl 3> PCl3, B项正确;根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知,X(Al)的原子半径大于丫(P)的,C项错误;Y(p)有多种含氧酸,如H3Po3和H3Po4等,D项错误.6.科学家近年创造了一种新型Zn CO2水介质电池.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0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1,* rz 也解做得;1 节丽2 / 干.]双极隔膜卜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一,一,一一、、,__2A.放电时,负极反响为Zn 2e 40H Zn(OH) 4B.放电时,1 mol CO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C.充电时,电池总反响为2Zn(OH)4 2Zn O2 4O卜co?——►放电""充电—、HC£K〕H2 mol2 2H2O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浓度升高【答案】D【解析】由题给装置图可知,放电时负极梓失去电子后结合OH-生成Zn(OH) 4 ,负极反响为Zn 2e 4OH Zn(OH) 4 , A项正确;放电时,正极上CO2得电子生成HCOOH , CO2中C的化合彳介为+4, HCOOH中C的化合价为+2, 1 mol CO2转化为ImolHCOOH ,转移2mol电子,B项正确;充电时阴极上Zn(OH) 2参与反响得到锌,阳极上H2O参与反响得到氧气,电池总反响为2Zn(OH) 4 2Zn O24OH 2H 2.,C项正确;充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响:2H2.4e O2 4H ,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D项错误.7.以酚儆为指示剂,用0.1000 mo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溶液中,pH、分布系数8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比方A2-的分布系数:c(A2一) c(H2A)+c(HA -)+c(A2-) ]22-尸%浦mL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曲线①代表MA),曲线②代表2A-)B. 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11C. HA-的电离常数K a 1.0 10 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 + )<2c(A2-)+c(HA-)【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参加40 mL NaOH溶液时到达滴定终点,又H2A为二元酸,那么H2A溶液的浓度为0.1000mol L 1,由题图可知,没有参加NaOH溶液时,H2A溶液的pH约为1.0,分析可知H2A第一步完全电离,曲线①代表HA ,曲线②代表A2 , A项错误,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HA A2时溶液pH=2.0 ,即c HA c A2 时溶液pH=2.0,那么2 c H c AK a HA 1.0 10 , C项正确;滴定终点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 HANa、H、A2、HA、OH ,根据电荷守恒有c Na c H 2c A2- c HA- c OH- ,此时c H c OH ,那么c Na 2c A2- c HA- ,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题8.钮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钮矿中,钮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钮矿制备NH4VO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2)酸浸氧化〞中,丫0+和丫02+被氧化成VO 2,同时还有离子被氧化.写出VO+转化为VO 2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⑶中和沉淀中,引水解并沉淀为V2O5 xH z O,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Na、,以及局部的.(4)沉淀转溶"中,V2O5 XH2O转化为锂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5)调pH〞中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6)沉钮〞中析出NH4VO3晶体时,需要参加过量NH4Cl ,其原因是.【答案】(1)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响速率(促进氧化完全) 2++++2+(2)Fe2 ; VO +MnO2+2H =VO2+Mn +H2O(3)Mn2+; Fe3+、Al3+(4)Fe OH 3(5)NaAlO 2+HCl+H 2O=NaCl+Al OH 3或Na Al OH 4 +HCl= NaCl+Al OH 3 +H2O(6)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 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解析】(1) “酸浸氧化〞中温度较低时,酸浸和氧化反响速率较慢.为了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响速率,需要加热.(2)从原料看,“酸漫氧化〞中四氧化三铁溶于稀硫酸,发生反响Fe3O4 4H2SO4 FeSO4 Fe? SO4 3 4H2.,参加的二氧化镒除氧化VO 和VO2外,还氧化Fe2+ o VO转化为VO2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VO MnO2 2H VO2 Mn2 H2O.(3)根据表格中数据知,pH在3.0〜3.1时,铁离子接近沉淀完全,少量铁离子随滤液②除去,A13+局部沉淀,大量铝离子随滤液②除去,K、Mg2、Na、Mn2+随滤液②除去.(4)在pH>13的强碱性溶液中V2O5 XH2O转化为锂酸盐而溶解, Al(OH) 3转化为NaAl(OH) 4而溶解,Fe OH 3不溶,故滤渣③白^主要成分是Fe OH 3.33(5)pH=8.5时铝元素沉淀,故“调pH〞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H) 4 HCl=Al(OH) 3 NaCl H2O.(6)“沉钮〞时要使NH 4VO3尽可能析出完全,利用同离子效应,参加过量NH4Cl可到达此目的.9.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复原水平,利用以下电池装置进行实验.答复以下问题:⑴由FeSO17H 2O固体配制0.10 mol |L-1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从下列图中选择,写知名称).(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 )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作为电解.(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电极溶液中.(4)电池反响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 Fe2+增加了0.02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 Fe2+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响式为 ,铁电极的电极反响式为.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 ,复原性小于.(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外表活化.在FeSO4溶液中参加几滴Fe2 SO4 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外表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响完成的方法是.【答案】(1)烧杯、量筒、托盘天平(2) KCl(3)石墨(4)0.09mol/L 3+-2+-2+3+(5)Fe +e =Fe ; Fe-2e =Fe ; Fe ; Fe(6)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参加KSCN溶液,假设溶液不出现血红色,说明活化反响完成【解析】(1)利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烧杯溶解固体,用量筒量取蒸储水.(2)根据盐桥中阴、阳离子不能参与反响,及Fe33HCO3 Fe(OH) 3 3CO2、Ca2++SO2- CaSO4 ,可排除HCO3、Ca2,再根据FeSO4溶液显酸性,而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可排除NO3最后根据阴、阳离子的电迁移率应尽可能地接近,知选择KCl作盐桥中电3解质较适宜.(3)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结合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铁电极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盐桥中的阳离子流向正极(石墨电极)溶液中.(4)由题意知负极反响为Fe 2eFe2,正极反响为Fe3eFe2,那么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0.02mol|L-1时,石墨电极溶液中c Fe2增加0.04 mol,-1,故此时石墨电极溶液中一21c Fe 0.09mol L .Fe2,铁电极的电极反响式为Fe 2eFe2,故验证(5)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响式为Fe3了氧化性:Fe3Fe2,复原性:Fe Fe2.(6)该活化反响为Fe 2Fe33Fe2 ,故通过检验Fe3+可说明活化反响是否完成,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活化后溶液于试管,滴加几滴KSCN溶液,假设溶液不变血红色,那么说明活化反响已完成.10.硫酸是一种重要的根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1_锐催化剂1十外一口HSO2(g) -02(g)SO3(g)H 98kJ mol .答复以下问题:2⑴钮催化剂参与反响的能量变化如下图,V2O5(s)与SO2 g反响生成VOSO4(s)和V2O4(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J'ini il-1能+肛侬*;口,闾*“£棺|量A/7,'-399kjl nmr1■蚓.反响过程(2)当SO2(g)、O2(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82%时,在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反响在5.0MPa、550c时的 =,判断的依据是.影响的因素有.(3)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2m%SO2(g)、m%O2(g)和q%N 2 (g)的气体通入反响器,在温度t、压弓虽P条件下进行反响.平衡时,假设SO2转化率为,那么SO3压强为,平衡常数K 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xtl质的量分数).数,随温度t升高而增大;为SO2平衡转化率,为某时刻SO2转化率,n为常数.在=0.90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k、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v t曲线,如下图.曲线上v最大值所对应温度称为该下反响的最适宜温度t mo t t m时,V逐渐提升;t t m后,V逐渐下降.原因是.【答案】(1) 2V2O5(s) 2SO2(g) 2VOSO4(s) V2O4(s) H 351kJ mol 1(2) 0.975;该反响气体分子数减少,增大压强,提升.5.0MPa 2.5MPa p2,所以P1二5.0MPa;反响物(5和.2)的起始浓度(组成)、温度、压强(4)升高温度,k增大使V逐渐提升,但降低使V逐渐下降.当t〈tm, k增大对V的提高大于引起的降低;当t tm, k增大对V的提升小于引起的降低【解析】(1)根据题图(a)知,V2O4(s) SO3(g) V2O5(s) SO2 (g) H2 24kJ mol 1①, V2O4(s) 2SO3(g) 2VOSO4(s)H I 399kJ mol 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② -①x 2 得:2V2O5(s) 2SO2(g) 2VOSO 4(s) V2O4(s) H ( 399 48)kJ mol 1351kJ mol 1.(2)由题给反响式知,该反响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响,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SO2平衡转化率增大,故R 5.0MPa .结合题图(b)知5.0MPa、550c时对应的SO2平衡转化率为0.975.影响平衡转化率的因素有:温度、压强、反响物的起始浓度等.(3)设通入的SO2、O2和电共100mol,利用三段式法进行计算:SO2(g)1八丑⑼锐催化剂ci、SO3(g)起始里/mol2m m0转化量/mol2m m2m 平衡量/mol2m 2m m m2m 0.8(4)研究说明,S02催化氧化的反响速率方程为: (1 n ).式中:k为反响速率常(3)2m p100 m0.51.5 142046D500540 5SO(aJLiF^POj 尸 帽工电池充电时,LiFePO 4脱出局部Li ,形成Li 〔 x FePO %,结构示意图如(b)所示,那么x =23n Fe : n Fe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3m q m ) mol ,那么p SO 2 p (2 m 2m ) / (3m q m ),p O 2 p (m m ) / (3m q m ) , p SO 3 p 2m /(3m q m ),因 3 m q 100 ,p SO 3一1K p 1,代入计算得 K pp SO 2 p 2 O 2(1)1.5m p 100 m(4)升高温度,反响速率常数k 增大,反响速率 v 提升,但 降低使反响速率逐渐下降.t t m 时,k 增大对V 的提升大于引起的降低;t t m 后,k 增大对V 的提升小于引起的降低.11.Goodenough 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钻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奉献而获得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答复以下问题:⑴基态Fe 2+与Fe 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 .(2)Li 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I 如表所示.I 1(Li) I 1(Na),原因是 [(Be) II(B) [(Li),原因是& / |kJ- mol -1)LiBeB520900SOINa MsAl 496738578(3)磷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P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杂化轨道类型为(4) LiFePO 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其中O 围绕Fe 和P 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它们通过共顶点、共棱形成空间链结构.每个晶胞中含有LiFePO 4的单元数有 个.【答案】(1) 4:5(2) Na与Li同主族,Na的电子层数更多,原子半径更大,故第一电离能更小;Li, Be和B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由于基态Be原子的s能级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能量更低更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3(3)正四面体形;4; sp(4) 4; —或0.1875 ; 13:3 16【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Fe2+和Fe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和3d5,其未成对4电子数分别为4和5,即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4.5(2)Li和Na均为第I A族元素,由于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故Na比Li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即I1(Li) I〔(Na).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而Be的2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Be比B大.(3)PO;的中央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0,中央原子P为sp3杂化,故PO: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4)由题图可知,小白球表示锂原子,由图(a)知,每个晶胞中的锂原子数为8 1/ 8 4 1/ 4 4 1/ 2 4,故一个晶胞中有4个LiFePO4单元.由图(b)知,Li〔x FePO;结构中,一个晶胞含有13/4个锂原子,此时锂原子、铁原子的个数比为13:16,进而推出x 3/16.设Li13Fe16 PO4 16中二价铁离子的个数为a ,三价铁离子的个数为b ,由2a 3b 13 48 ,a b 16,得到a :b 13: 3 ,即n Fe2 :n Fe313:3 .12.有机碱,例如二甲基胺(、H)、苯胺(::]3%比),口比咤(:~~?)等,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很普遍,目前宥机超强碱〞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以下为有机超强碱F的合成路线:① H2C=CH2CC 3COONa 乙二醇二甲醛/△口< C27kliN工〕如下信息:令甲、/门ezu NaOH RI、② X +RNH 2osRj/Xci2H Cl举厂③苯胺与甲基口比咤互为芳香同分异构体答复以下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4)由C生成D的反响类型为(5)D的结构简式为.(6)E的六元环芳香同分异构体中,能与金属钠反响,且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2:1的有种,其中,芳香环上为二取代的结构简式为【答案】(1)三氯乙烯(3)碳碳双键、氯原子(4)取代反响【解析】(1)由A的结构式可确定其化学名称为三氯乙烯.(2)由B、C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反响时1分子B消去1分子HCl,由此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良(3)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有碳碳双键和氯原子两种官能团.II(4) C与二环己基胺〔;发生取代反响生成D.(6) E分子中仅含1个0原子,根据题中限定条件,其同分异构体能与金属钠反响,可知其同分异构体中一定含有一OH,再结合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2:1,可知其同分异构体中一定含有2个CH3,且两个CH3处于对称的位置,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分别是。
2020年高考化学化学全国Ⅰ卷试题及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全国卷Ⅰ)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V 51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 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对于上述化学药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H 3CH 2OH 能与水互溶B .NaClO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 .过氧乙酸相对分子质量为76D .氯仿的化学名称是四氯化碳 8.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C 14H 14O 4B .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 .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9.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10.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 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CH 3COI 是反应中间体B .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 3OH+CO=CH 3CO 2HC .反应过程中Rh 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D .存在反应CH 3OH+HI=CH 3I+H 2O1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α粒子(即氦核42He )轰击金属原子W Z X ,得到核素30Z+2Y ,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 W Z X +42He →30Z+2Y +10n其中元素X 、Y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 2(H 2S )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 2(HCl )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 2(O 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 (NO 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A .W Z 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B .X 、Y 均可形成三氯化物C .X 的原子半径小于Y 的D .Y 仅有一种含氧酸12.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 −CO 2水介质电池。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和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戊烷B. 戊醇C. 戊烯D. 乙酸乙酯【答案】A【解析】A.选项戊烷有正异新三种同分异构体B.选项戊醇可形成醇和醚两种类别同分异构体,数量远多于3种C.选项戊烯存在环戊烷和顺反异构,多于3种D.选项存在酸、酯、醇醛等多种类别,多于3种8.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烧碱为NaOH.纯碱为Na2CO3.前后不符.热的纯碱Na2CO3溶液可去油污,Na2CO3水解溶液为碱性,越热越水解,碱性增强,促进油脂水解,可去油污.B.选项漂白粉变质是其有效成分Ca(ClO)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HClO,CaCl2与空气中的CO2不会反应.C.选项草木灰K2CO3与NH4Cl双水解,生成氨气,氮元素损失,会降低肥效.D.选项制作印刷线路板的原理是2FeCl3+Cu=CuCl2+FeCl2.氯化铁和铜离子并不会反应.9. 已知分解1 mol H2O2 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 + I−→H2O + IO−慢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 υ(H2O2)=υ(H2O)=υ(O2)【答案】A【解析】此反应为双氧水的分解反应.2H2O2 = 2H2O+O2 I-为催化剂.A.选项总反应速率应由最慢的反应决定,所以反应一决定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物I-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B.选项由IO3-应为反应二的氧化剂.C.选项活化能与反应的焓变无关.D.由总反应可知,速率之比为计量数之比为2:2:110. 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全国甲卷)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正确答案】(1)烧杯、漏斗、玻璃棒,可任选两种作答
(2)50%(3)①.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②.还原性、氧化性
(4)①.避免溶质损失②.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5)BD(6)A
【10题答案】
【正确答案】(1)-67(2)①. a ②. 80% ③. 7.8 ④. 10.92
(4)“沉锰”步骤中,生成 ,产生 的物质的量为_____。
(5)“沉淀”步骤中,用 调 ,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 ,加入适量的 氧化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_____。
9. (俗称过氧化脲)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过氧化脲的合成
烧杯中分别加入 、 蒸馏水和 尿素,搅拌溶解。 下反应 ,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 。
(二)过氧化脲性质检测
I.过氧化脲溶液用稀 酸化后,滴加 溶液,紫红色消失。
Ⅱ.过氧化脲溶液用稀 酸化后,加入 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三)产品纯度测定
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 溶液。
C. c中通入过量的e可得到无色溶液
D. b和d反应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5.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和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 的核外电子数,化合物 可用作化学电源的电解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和Z属于同一主族
B.非属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原子半径:
6.科学家使用 研制了一种 可充电电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 电极上检测到 和少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