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考试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种细胞器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都存在?()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中心体答案:B2.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酶是一种蛋白质,不具有催化作用B.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影响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答案:C3.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蛋白质B.脂质C.纤维素D.矿物质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植物细胞的生长只受细胞壁的限制。

()答案:×2.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是水。

()答案:×3.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脂质、蛋白质2.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产生______和______。

答案:氧气、氢离子3.遗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基因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答案: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嵌入其中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阐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

其意义在于为细胞提供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2.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解释其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其重要性在于它是地球上生命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氧气的主要产生途径。

3.论述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答案: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这一过程是生物遗传和表达的基础。

4.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其生物学意义在于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在丙肝病毒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丙肝病毒所含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丙肝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B.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C.病毒在宿主细胞可以增殖,说明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D.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餐具煮沸处理可杀死病原体【答案】C【解析】病毒在宿主细胞可以增殖,但是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能独立的完成生命活动,A 正确;丙肝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引起了人体产生免疫反应,B正确;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不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病毒失去活性,餐具煮沸处理可杀死病原体,D正确。

2.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C.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答案】B【解析】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正确;大熊猫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C正确;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多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答案】D【解析】种群是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这些杂菌不是同一种生物,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才依靠多个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B错误;支原体是原核生物,自身含有核糖体,不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C错误;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正确。

高二生物生物的进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物的进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物的进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D【解析】该基因突变结构是替换1个氨基酸,故是碱基对替换结构,A错。

有抗性杂合子,说明抗性为显性,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20)/(100×2)=12%,B错。

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4×2+32)/(100×2)=20%,丙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15)/(100×2)=8.5%,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不代表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C错。

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基因频率的改变仅与可遗传的变异有关D.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答案】D【解析】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故A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B错;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故C错;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使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差异,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在一个环境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形体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形体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答案】D【解析】气候多变,是环境压力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言外之意是说气候会使生物生命受到威胁,而此时如果种群中不同表现型的个体更多的话,选择的余地会越大,那么最终符合特定气候条件的个体产生的概率就会越大。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试题答案及解析1.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答案】C【解析】静脉注射的药液将直接进入人体的血浆,然后经过组织液作用于病变细胞。

故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联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内环境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C.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随之改变D.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答案】D【解析】病原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组织液中,故A正确。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故B正确。

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相应的器官和系统活动的改变,故C 正确。

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液体增多导致水肿?()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图中①-④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水肿是组织液增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5.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液被分解成氨基酸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答案】C【解析】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发生在小肠中,故A错误;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B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故C正确;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故D错误。

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D. 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19.(1.5分)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正确的是()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b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A. 600 gB. 900 gC. 1 600 gD. 5 600 g
27.(1.5分)下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⑥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⑦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A.②⑥⑦B.②③⑥C.①⑤⑦D.②⑤
24.(1.5分)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1.5分)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导致了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下列关于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当地群落影响的分析,正确的是()
A.洪水和泥石流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
B.泥石流发生区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当地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复存在,但水平结构依然存在
D.当地群落的营养结构发生改变,也可能有新物种的入侵
④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高二生物生物基本特征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物基本特征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物基本特征试题答案及解析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D【解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有三层意思: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故AB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 ( )A.英国科学家胡克B.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D.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创立者,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答案】C【解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C正确。

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细胞学说知识的要点的理解的能力。

4.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答案】A【解析】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寄生在活细胞。

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RNA)组成,说明的是组成而不是代谢。

所以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

【考点】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解。

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解析】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不存在内环境,A错误。

白细胞的内环境有血浆和淋巴液,B正确。

草履虫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白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D错误。

2.【答案】A【解析】少数人体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肺泡壁细胞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等,A错误。

血浆蛋白、胰岛素和乙酰胆碱都可以在血浆中检测到,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正确。

内环境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溶质微粒数目越多,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高,C正确。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需要多个系统,如消化、泌尿、呼吸和循环等系统的参与,D正确。

3.【答案】D【解析】长跑过程中大量消耗葡萄糖,会有肝糖原分解来补充血糖,机体的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可以被机体的缓冲物质调节,血浆pH不会明显改变,B错误。

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多,但是由于排汗增多,散热也增多,人体的体温不会明显上升,C错误。

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尿量减少,D正确。

4.【答案】B【解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A错误。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自主神经,比如支配瞳孔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脑神经,B正确。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C错误。

神经元的数量少于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D错误。

5.【答案】A【解析】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胃蠕动加强,A错误。

猪进食过程中分泌唾液是先天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 正确。

当单独播放音乐,猪也分泌唾液,说明音乐和分泌唾液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则音乐转化为条件刺激,C正确。

音乐与分泌唾液这个条件反射的形成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6.【答案】A【解析】NO和谷氨酸在突触间隙中均以扩散方式转运,A正确。

突触前膜释放的谷氨酸最终促进了突触小泡持续释放谷氨酸,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直接影响钙离子内流进而促进Na+通道打开,使突触后膜兴奋,C错误。

高二生物试卷及答案

高二生物试卷及答案

高二生物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器官是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A. 叶B. 茎C. 根D. 花2.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 是否有细胞壁B. 是否有细胞核C. 是否有线粒体D. 是否有叶绿体3. 人体免疫系统中,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A. B细胞B. T细胞C. 巨噬细胞D. 树突状细胞4. 下列哪个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A. 生长激素B. 甲状腺激素C. 性激素D. 肾上腺激素5.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 CO2的固定B. C3的还原C. 水的光解D. 葡萄糖的合成6.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下列哪个物质是催化剂?A. DNAB. RNAC. 蛋白质D. 酶7. 下列哪个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 高血压B. 糖尿病C. 流感D. 肺炎8. 下列哪个结构是植物细胞特有的?A. 核糖体B. 中心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9.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A. 神经-体液调节B. 神经-内分泌调节C. 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D. 神经-免疫系统调节10. 下列哪个物质是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A. 脂肪B. 糖类C. 蛋白质D. 核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2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__层。

12. (2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13. (2分)人体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免疫。

14. (2分)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增加时,________的合成和分解会减少。

15. (2分)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的时期称为________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10分)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

17. (10分)请简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

18. (10分)请解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9. (20分)论述细胞分化的原因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答案
A卷1—5 DBCCC 6—10 BCDDC 11—15 CACCD 16—20 AACBB 21—25 DDDBB 26—30 BDCDC 31—35 DCBDD 36—40 ADCDB 41—45 DCCDC
B卷1—5 DBCCC 6—10 BCDDC 11—15 CACCD 16—20 AACBB 21—25 DDDBB 26—30 BDCDC 31—35 DCBDD 36—40 ADCDB 41—45 DCCDC
46.(10分)(1)血浆组织液淋巴(2)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泌尿系统(3)B组织液(4) C 淋巴(5)7
47.(8分)(1)磷脂蛋白质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2)膜外为正,膜内为负(3)从a到b(4)突触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48.(4分)(1)③④(2)①③(3)向右弯曲生长仍是向右弯曲生长(接受
的是单侧间歇光照)
49. (14分)(1)3 太阳鱼和鲈鱼 (2)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 (3)食物链
和食物网 4 (4)18.52% (5)未被利用,呼吸消耗,传递给下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 (6) 减少食物链条数缩短食物链来减少能量损耗
(7) 能量损耗增加,减少了太阳鱼的数量;这条食物链的存在,增加
了太阳鱼的生态稳定性
50.(9分)(1) 升高垂体抗利尿激素减少 (2)J b K2
(3) 产毒藻→浮游动物→杂食性鱼类(罗非鱼)→FNE(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