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2015.4
苏教版五数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在①25﹣3×6=7、②5A=0.5×4、③3x+18、④y=0、⑤8a﹣2>10中,方程有,等式有.(填序号)2.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合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个带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在横线里填上“>”、“<”或“=”.①②4 4.666③3.25时 3小时25分④当x=0.2时,x2 2x;⑤如果x+3=y﹣2,x y.4.将一根5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每小段长米.5.M和N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8,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M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6.既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这个数与18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个数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7.小华从一楼走到八楼用了3分钟时间,平均每上一层楼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是分钟.8.小刚是我校二(6)班的学生,他是2005年九月份进入我校一年级学习的,学号为2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是20050628.小悦是我校五(3)班的学生,学号为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应该是.9.图是某年二月份的日历表,现在用“十字框”去框表中的数,每次框进5个数.①框出的和最大是,最小是.②一共可以框出个不同的和.③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10.一个正方体三个面涂上红色,两个面涂上绿色,一个面涂上黄色.现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如果抛300次,红色朝上的大约是次.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12.两个数的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判断对错)13.如果甲(3,X)和乙(Y,4)是同桌,那么X与Y都等于4.(判断对错)14.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较大.(判断对错)15.5千克的比4千克的要重一些.(判断对错)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6.如果○×○=25,(○+○)÷△=5,那么(△+△+△)×○=()A.5 B.10 C.25 D.3017.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0,两个数可能是()A.2和40 B.1和40 C.4和10 D.20和4018.园林工人在长100米的公路两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动的树有()棵.A.5棵B.6棵C.10棵D.12棵19.如果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那么X等于()A.8 B.9 C.8或9 D.9或1020.将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3份占全长的()A.B.C.米 D.米四、计算题.(共22分)21.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8,30)=(35,40)=(14,42)=(15,16)=22.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9,10]=[15,25]=[30,10]=[9,12]=23.求x的值.15.6﹣x=1.2x÷8=1.60.8x=7.25x﹣24=86.24.列方程解答.①甲数是12.8,比乙数的4倍还多1.2,求乙数.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450m2,底是25m,求它的高.五、操作题.(2分+2分+8分=12分)25.画出下面图形的,并用阴影表示.26.图是一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的部分,请你发挥想象力,将原来的图形添画完整.27.①将图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四格,再向上平移两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个顶点的位置:A1(,)B1(,)C1(,).②将平移后的三角形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2B2C2,用数对表示:A2(,)B2(,)C2(,).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30分)(1∽3题用方程解)28.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长方形的长是25cm,求长方形的宽.(用方程解)29.甲堆沙重9.6吨,现在从甲堆中运1.2吨给乙堆,两堆沙正好一样重.现在乙堆沙重多少吨?(用方程解)30.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5名,停靠小站时下去了一些人,又上来了12人,这时车上共有22人.停靠小站时下去了多少人?(用方程解)31.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教师节这天两人同时值日.下一次两人同时值日是几月几日?32.两根彩带,一根长80厘米,另一根长56厘米,现在将它们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33.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苏教版五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在①25﹣3×6=7、②5A=0.5×4、③3x+18、④y=0、⑤8a﹣2>10中,方程有②、④,等式有①、②、④.(填序号)【考点】等式的意义;方程需要满足的条件.【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是指等号两边相等的式子;据此解答.【解答】解:①25﹣3×6=7、②5A=0.5×4、③3x+18、④y=0、⑤8a﹣2>10方程有:②、④.等式有:①、②、④.故答案为:②、④,①、②、④.2.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合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个带分数是4,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4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两个数是2和3;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则最小的合数是4;据此写出分数,分数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再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并且都是素数,这两个数是2和3,这个分数是4.4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故答案为:4;;14.3.在横线里填上“>”、“<”或“=”.①>②4> 4.666③3.25时< 3小时25分④当x=0.2时,x2 <2x;⑤如果x+3=y﹣2,x <y.【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含字母式子的求值.【分析】①根据“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小于1”判断;②把4化成小数再与 4.666比较大小;③3.25时即3小时和0.25小时的和,把0.25小时化成分钟数再比较;④把x=0.2代入两个代数式计算出得数再比较大小;⑤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2即可得解.【解答】解:①>1,<1,所以>;②4=4.,所以4>4.666;③3.25时=3小时15分,所以3.25时<3小时25分;④当x=0.2时,x2=0.04,2x=0.4,所以x2<2x;⑤如果x+3=y﹣2,则x+3+2=y﹣2+2,即x+5=y,所以x<y;故答案为:>,>,<,<,<.4.将一根5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每小段长0.625 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总长的;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总长的;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了8份,每份是总长的.求每份长,一是用总长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二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长乘每份所占的分率.【解答】解:将一根5米长的绳子连续对折3次,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8段,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5÷8=0.625(米)(或米)答:这根绳子被平均分成了8段,每小段的长度是总长的,每段长0.625米.故答案为:,0.625.5.M和N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8,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M ,M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8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M和N都是非零自然数,如果M÷N=8,那么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M,M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8.故答案为:M,8.6.既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12 ,这个数与18的最小公倍数是36 ,这个数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 6 .【考点】2、3、5的倍数特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分析】因为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所以求既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3和4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可知:最大公约数是两个数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3×4=1212=2×2×318=2×3×324=2×3×2×2所以12与18的最小公倍数是:2×2×3×3=36,12与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故答案为:12,36,6.7.小华从一楼走到八楼用了3分钟时间,平均每上一层楼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是分钟.【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小华从一楼走到八楼用了3分钟时间,她从一楼走到8楼需要上8﹣1=7层,所以每上一层的时间就是总时间的;用3分钟除以7层,即可求出小华平均走一层楼用多少分钟.【解答】解:8﹣1=7(层)1÷7=3÷7=(分钟)答:平均每上一层楼所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是分钟.8.小刚是我校二(6)班的学生,他是2005年九月份进入我校一年级学习的,学号为2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是20050628.小悦是我校五(3)班的学生,学号为8号,他在学校的编号应该是20020308 .【考点】数字编码.【分析】编号“20050628”表示2005年入学,就读于二年级6班学号为28号的学生,那么这个编号的前四位表示入学年份,第五、六位表示班级,第七、八位表示学号;由此求解.【解答】解:二年级的学生2005年入学,则五年级的学生2002年入学;则小悦的学生编号为:20020308.故答案为:20020308.9.图是某年二月份的日历表,现在用“十字框”去框表中的数,每次框进5个数.①框出的和最大是105 ,最小是40 .②一共可以框出10 个不同的和.③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考点】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分析】①从表中看出,框出的五个数中,两边的两个数的和是中间的数的2倍,因此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大,那么只要框出的5个数中的中间的数最大即可,所以框出的5个数为:15、21、22、23、29,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小,那么只要框出的5个数中的中间的数最小即可,所以框出的5个数为:1、7、8、9、15;②因为第一行、第二行和第三行可以框出2个的和;第二行、第三行与第四行可以框出5个不同的和,第三行、第四行与第五行可以框出3个不同的和,因此即可得出一共框出的不同的和的个数;③用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除以总天数即可求解.【解答】解:①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大,框出的5个数为:14、20、21、22、28,和是:14+20+21+22+28=105要使框出的5个数的和最小,框出的5个数为:1、7、8、9、15;和是:1+7+8+9+15=40答:框出的和最大是105,最小是40.②2+5+3=10(种)答:一共可以框出10个不同的和.③8÷28=答:这个月中休息的天数占总天数的.故答案为:105;40;10;.10.一个正方体三个面涂上红色,两个面涂上绿色,一个面涂上黄色.现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如果抛300次,红色朝上的大约是150 次.【考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分析】一个正方体三个面涂上红色,两个面涂上绿色,一个面涂上黄色,将正方体6个面当作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红色的占6个面的,涂绿色的占6个面的,涂黄色的占,则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应和其占6个面的分率相对应,即约占,如果抛300次,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红色朝上的大约是300×=150次.【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涂红色的占6个面的,涂绿色的占6个面的,涂黄色的占,则在将它任意向上抛若干次,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应和其占6个面的分率相对应,即约占,300×=150(次).答:黄色朝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如果抛300次,红色朝上的大约是150次.故答案为:、15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考点】等式的意义.【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小数不为0,所以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小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2.两个数的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判断对错)【考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析】根据公因数的意义,两个(或3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或3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由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3.如果甲(3,X)和乙(Y,4)是同桌,那么X与Y都等于4.√(判断对错)【考点】数对与位置.【分析】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的是列,后面的数表示的是行,如果甲和乙是同桌,则他们在同一行,即x=4,表示乙的列数是3+1=4,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甲和乙是同桌,则他们在同一行,那么x=4,表示乙的列数是3+1=4,即那么X 与Y都等于4,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4.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较大.√(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则分数值就越大,由于一个分数分母越小,则分数单位就越大,所以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分数值越大.【解答】解: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分数值越大,是正确的.故答案为:√.15.5千克的比4千克的要重一些.√(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5千克的和4千克的,再比较即可.【解答】解:5×=1.25(千克)4×=0.8(千克)1.25>0.8答:5千克的比4千克的要重一些.故答案为:√.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6.如果○×○=25,(○+○)÷△=5,那么(△+△+△)×○=()A.5 B.10 C.25 D.30【考点】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分析】根据乘法口诀,5×5=25,所以○=5,带入(○+○)÷△=5,得到(5+5)÷△=5,△=2;然后带入(△+△+△)×○,计算得解.【解答】解:○×○=25○=5(○+○)÷△=5(5+5)÷△=5△=10÷5△=2(△+△+△)×○=(2+2+2)×5=6×5=30故选:D.17.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0,两个数可能是()A.2和40 B.1和40 C.4和10 D.20和40【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说明这两个数是互质数,然后把40进行分解,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解答】解:40=1×40=5×8=2×20=4×10,因为2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0,不合题意,舍去;因为4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这两个数是1和40,或者是5和8;故选:B.18.园林工人在长100米的公路两边每隔5米栽一棵树(首尾都栽),现在要改成每隔4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动的树有()棵.A.5棵B.6棵C.10棵D.12棵【考点】植树问题.【分析】不用移栽的树应是4和5的公倍数,用100除以4和5的公倍数,再加上1,就是一侧不用移栽树的棵数再乘2,即可得不用移栽的树.据此解答.【解答】解:5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5×4=20,100÷20+1=5+1=6(棵),6×2=12(棵),答:不用移动的树有12棵;故选:D.19.如果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那么X等于()A.8 B.9 C.8或9 D.9或10【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真分数构成,即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后,分子大于分母.由此可知,要使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则x的取值为:8<x<10,则x只能为9.【解答】解:根据真分数与带分数的意义可知,要使是真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则x的取值为:8<x<10,则x只能为9.故选:B.20.将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3份占全长的()A.B.C.米 D.米【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铁丝全长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则其中两份占全长的,3份就是3个,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1÷7=答:3份占全长的.故选:B.四、计算题.(共22分)21.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8,30)=(35,40)=(14,42)=(15,16)=【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分析】当两个数为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对于一般的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约数.【解答】解:8=2×2×230=2×3×5最大公约数是2;35=5×740=2×2×2×5最大公约数是5;14和42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4;15和16是互质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22.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9,10]=[15,25]=[30,10]=[9,12]=【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析】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两个是倍数关系,较答的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是一般关系,可以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把这两个分解质因数,公有质因数和各自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解答】解:9和10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9×10=90;15=3×525=5×5最小公倍数是3×5×5=75;30和10是倍数关系,最小公倍数是30;9=3×312=2×2×3最小公倍数是3×3×2×2=36.23.求x的值.15.6﹣x=1.2x÷8=1.60.8x=7.25x﹣24=86.【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x,同时减去1.2求解;②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8求解;③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8求解;④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24,再同时除以5求解.【解答】解:①15.6﹣x=1.215.6﹣x+x=1.2+x1.2+x﹣1.2=15.6﹣1.2x=14.4②x÷8=1.6x÷8×8=1.6×8x=12.8③0.8x=7.20.8x÷0.8=7.2÷0.8x=9④5x﹣24=865x﹣24+24=86+245x=1105x÷5=110÷5x=2224.列方程解答.①甲数是12.8,比乙数的4倍还多1.2,求乙数.②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450m2,底是25m,求它的高.【考点】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分析】(1)设乙数是x,乙数的4倍是4x,再加上1.2就是甲数,即4x+1.2=12.8;(2)设高是x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可得25x÷2=450.【解答】解:(1)设乙数是x;4x+1.2=12.84x+1.2﹣1.2=12.8﹣1.24x=11.64x÷4=11.6÷4x=2.9.答:乙数是2.9.(2)设高是xm;25x÷2=45025x÷2×2=450×225x=90025x÷25=900÷25x=36.答:它的高是36m.五、操作题.(2分+2分+8分=12分)25.画出下面图形的,并用阴影表示.【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把图形平均分成5份,涂色的占2份即可.【解答】解:26.图是一个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的部分,请你发挥想象力,将原来的图形添画完整.【考点】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分析】根据图意可以判断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部分,把图形再补充出3个相同的三角形即可.【解答】解:27.①将图的三角形先向右平移四格,再向上平移两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平移后三个顶点的位置:A1( F , 4 )B1(I , 4 )C1(I , 6 ).②将平移后的三角形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A2B2C2,用数对表示:A2(I ,7 )B2(I , 4 )C2(K , 4 ).【考点】作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数对与位置.【分析】①把点A、B、C先分别先向右平移四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再顺次连接即可,写数对要先写纵轴上的数再写横轴上的数.②把线段AB、BC围绕B1分别顺时针旋转90度,原来的线段是几格旋转后的线段也是几格,再把点A、C相连即可.【解答】解:画图如下,(F,4)①A1B( I,4)1(I,6).C1(I,7)②A2B(I,4)2( K,4).C2故答案为:F,4;I,4;I,6;I,7;I,4;K,4.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30分)(1∽3题用方程解)28.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20cm,长方形的长是25cm,求长方形的宽.(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cm,根据等量关系:×宽=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边长,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长方形的宽为xcm,25x=20×2025x÷25=400÷25x=16,答:长方形的宽为16cm.29.甲堆沙重9.6吨,现在从甲堆中运1.2吨给乙堆,两堆沙正好一样重.现在乙堆沙重多少吨?(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原来乙堆沙重x吨,根据等量关系:原来乙堆沙的重量+1.2吨=原来甲堆沙的重量﹣1.2吨,列方程解答即可得原来乙堆沙的重量,再求现在乙堆沙重多少吨即可.【解答】解:设原来乙堆沙重x吨,x+1.2=9.6﹣1.2x+1.2=8.4x=7.2,7.2+1.2=8.4(吨)答:现在乙堆沙重7.2吨.30.公交车上原有乘客25名,停靠小站时下去了一些人,又上来了12人,这时车上共有22人.停靠小站时下去了多少人?(用方程解)【考点】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分析】设停靠小站时下去了x人,根据等量关系:公交车上原有乘客﹣停靠小站时下去的人数+上来的人数=车上共有22人,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停靠小站时下去了x人,25﹣x+12=2237﹣x=22x=15,答:停靠小站时下去了15人.31.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教师节这天两人同时值日.下一次两人同时值日是几月几日?【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就是每7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就是每9天值日一次,如果教师节两人同时值日,那么距离下一次都两人同时值日的时间间隔应是7和9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求出7和9的最小公倍数即可.【解答】解:小华每隔6天值日一次,就是每7天值日一次,小芳每隔8天值日一次,就是每9天值日一次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7×9=63,所以距离下一次都同时参加值日的时间间隔是63天,教师节是9月10日,63天后是11月12日,答:下一次两人同时值日是11月12日.32.两根彩带,一根长80厘米,另一根长56厘米,现在将它们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考点】公因数和公倍数应用题.【分析】“两根长度分别是80厘米、56厘米的彩带,把它们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要剪的长度就是80和56的公因数,要使每根短彩带最长可以是多少,要剪的长度就是80和56的最大公因数,求出最大公因数,再除这两根彩带长度的和就是一共可剪成的段数.据此解答.【解答】解:80=2×2×2×2×556=2×2×2×780和56的最大公因数=2×2×2=8(80+56)÷8=136÷8=17(段)答:每根短彩带最长可以是8厘米,一共可以剪成17段.33.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考点】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析】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则此时盐水总重是100+3克,根据分数的意义,用盐重除以盐水总重,即得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则此时盐水重100+3﹣20克,则用盐重除以此时盐水总重,即得这时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解答】解:3÷(100+3)=3÷103=3÷(100+3﹣20)=3÷83=答:在100克水中放入3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如果将水蒸发掉20克,这时盐占盐水.2016年8月17日。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16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2、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m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
4、港湾月色小区每层楼高2.85 m,熊大家住在16层,熊大家的地板距地面( )m;贝贝家在8楼,贝贝家的天花板距地面( )m。
5、自然数37(),当()里填(______)时,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是5的倍数。
6、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7、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8、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9.88,则这些数中最小的是(____),最大的是(______)。
9.875 9.8849、在括号里填上“>”“<”或“=”0.25×0.99(____)0.99 0.78 ×2.6(____)0.78÷2.66.4÷0.01(____)6.4×100 a÷1.1(____)a÷0.9(a≠0)10、两个数相乘积是1.8,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下面三幅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的面积大。
A.图(1)大B.图(2)大C.图(3)大D.同样大2、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沿对角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与原来相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真题试卷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数a和数b只有公因数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绳子长(_______)米,每段占全长的(_______)。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 ²。
4、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比是1:2:3,此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___________)三角形。
5、a、b、c都是质数。
c是一位数,且a×b + c = 1993,求a + b + c 的值是(________)。
6、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与(_____)的小数点对齐。
7、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个.8、将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6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9、甲、乙两数的差是36.9,乙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和甲相等,那么,甲=___,乙=_____。
10、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的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同时这个三位数又是3的倍数,这个三位数可能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商最大的是()A.7.3÷0.025 B.7.3÷0.25 C.7.3÷2.52、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A.3 B.6 C.9 D.273、一个直角梯形若上底增加2厘米,则成为一个正方形;若上底减少4厘米,则成为一个三角形.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是()A.30平方厘米B.60平方厘米C.24平方厘米D.120平方厘米4、把1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杯。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015.4)

号位座号场名姓考级班名姓校学级班校学五年级数学试卷(60分钟)一、计算:( 21 分)1.解方程 (15 分)0.9X=2.43X-54=18X÷0.8=2.53.6X-2.4X=4.80.7×5+5X=9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6 分)三角形的面积是 0.48 平方米1.6米二、填空。
题每题 3 分, 7-13 题每题 2 分, 14-15 题每题 4 分,共 32分。
)( 3-63. 24 的因数有,此中最大的是:。
写出 50 之内 14 的全部的倍数。
4. 在“27、30、48、65、102、147、345”这些数中,是 2 的倍数,是 3 的倍数,是 5 的倍数。
5. 在里填上一个适合的数字,构成一个三位数。
(1)28,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2)35,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3)4,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20 的因数有,此中质数有,合数有。
7.12 和 18 的公因数有6 和 8 的公倍数有8.把一张长 18 厘米,宽 24 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相同大的正方形。
假如要求纸没有节余,裁出的正方形边长最长是厘米,一共能够裁出个这样的正方形。
9.10.一场篮球竞赛的时间是小时,表示把看作单位“ 1”,均匀分红 3 份,一场球赛的时间是这样的 2 份。
校足球队中女生人数占,表示把看作单位“ 1” ,均匀分红 8 分,女生有这样的7 份。
11. 把 3 块饼均匀分红 4 份,每份是块,是3块饼的。
12. 右图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它的分数单位是。
13.小明想到了一个数,把它乘 3 再减 2,结果是 16. 这个数是()。
a 、b、 c 表示三个连续的奇数,用含有b 的式子表示 a 、 b、c 的和是()。
14.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质数?87= ()×()66=()×()×()20= ()+()18=()×()×()15.12 和 24 的最大公因数是35和 14 的最大公因数是8 和 20 的最小公倍数是60和 12 的最小公倍数是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八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四)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五)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六)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七)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题及答案(八)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三个连续的奇数,当最小的奇数扩大到原来3倍后,这三个数的和是10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3、5.74的10倍是(__________); 3.25的一半是(___________)。
4、一个袋子里放着5个梨、6个桃子、4个桔子、7个苹果,如果任意拿一个水果,有_____种可能,拿到_____的可能性最大.5、操场上同学们做游戏,第一次分组时,如果每组6人还多2人;第二次分组时,如果每组4人还多2人;第三次分组时,如果每组8人还多2人。
问操场上至少有(____)人做游戏.6、把一根长粗细均匀的木料横截成四段,用时4.8分钟,如果横截成5段,一共用时________分钟。
7、一堆煤重19.8吨,一辆汽车每次运3吨,(_______)次运完。
8、4.09×0.05的积有(_____)位小数。
5.2×4.76的积有(_____)位小数。
9、17个0.25的和是(______),0.5的4倍是(______)。
10、“鸟巢”占地20公顷,1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________个“鸟巢”的占地面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哥哥今年m岁,妹妹今年n岁,再过5年,哥哥比妹妹大()岁.A.m B.n C.m﹣n D.52、一个圆形花坛周围每隔2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28盆,花坛的周长是()A.52 B.54 C.56 D.583、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20152016学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2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阶段检测卷2016.4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
(32分)1、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
()()()()82、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是全长的。
的分数单位是()()9(),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就是最小的质数了。
3、在()里填上“>”、“<”或“=”。
8111510.88()()() 2945774、11厘米=5、1()黑棋子的个数是白棋子的,甲彩带的长是乙彩带的 ,4()()黑棋子有()个。
乙彩带的长是甲彩带的。
()6、在下列()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乙彩带甲彩带()()()米 53分=时 27千克=吨()()()7、如果x÷3=1.2,那么x+1.46=()。
8、“五(3)班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这里是把()看作单位“1”。
39、17和51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10、在15、18、20、25、40中,( )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是3和5的公倍数;( )和( )有公因数2和5。
11、五(1)班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每组6人或每组7人都正好,五(1)班最少有( )名学生;五(2)班学生每组10人或每组8人都剩1人,五(2)班最少有( )名学生。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1、甲乙两筐苹果,甲筐x千克,乙筐32千克。
从乙筐拿4千克放入甲筐,两筐苹果就一样重。
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32-x=4B、x+4=32C、x-8=32D、x+4=32-42、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
最少可以分成()。
A、12个B、15个C、9个D、6个3、客厅长4.8米,宽4.2米,选用边长( )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1.在自然数的范围内,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奇数中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质数中的偶数是(________)。
2.小华为了记录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填”单式”或”复式”)(填”条形”或”折线”)统计图.3.非零自然数A、B,若A﹣1=B,那么A、B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一个数既是12的倍数,又是18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5.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_____,求方程中未知数的_____的过程,叫做解方程.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5倍,宽是x厘米,周长是36厘米。
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5的所有因数有,其中最大的有;6的倍数中最小的是.8.不是0的两个自然数a、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则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9.如果A=2×2×7,B=2×3×7,那么A、B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____)。
10.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或”=“符号.0.125 1 4 3 6.5千米 6千米.二、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两个不同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36,这样的两个数最多有()组.A.4 B.9 C.8 D.1312.A=2×3,B=5×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1 B.150 C.没有13.任何两个自然数的()的个数是无限的.A.公倍数 B.公因数 C.倍数14.a=2×5×5,b=2×3×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10 B.50 C.2 D.无法确定15.有84朵黄花和48朵兰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束.A.11 B.6 C.1216.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3,那么所得的分数比原来的分数()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17.4是24和16()A.因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以上都是18.在”21、35、56和60”这4个数中( )A.2的倍数有1个 B.3的倍数有2个 C.5的倍数有3个19.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新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3套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期中测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分数:一、填空。
(20分)1.果园里有苹果树a棵,桃树比苹果树多22棵,桃树有()棵,果园里一共有()棵树。
2.与奇数a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和()。
3.用卡片2、0、5、7中的任意三张,按要求摆三位数。
①是3的倍数: ;②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3: ;③同时是2、3、5的倍数:。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12=()+()77=()×()5.在方程的后面的括号里画“ ”。
x+y=15() 20-x>10() x-5=12()3+8=11() 4+x=16() 5+a=20()6.一瓶果汁1.5升,一个杯子能装x升果汁,则一瓶果汁可以倒满()个杯子。
7.如果16÷a=b(a、b为非0的自然数),那么16和a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1.方程4x=0没有解。
()2. 6既是它本身最大的因数,又是它本身最小的倍数。
()3.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 24÷2=12,所以24是倍数,2和12是因数。
()5.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 15和18的公因数有()。
A.1个B.2个C.3个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如果其中一个数是12,那么另一个数是()。
A.4B.8C.243.如果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是不同的合数,并且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这个两位数最大是()。
A.79B.49C.984.寒假里,晨晨和康康一起参加书法培训,晨晨每4天去一次,康康每6天去一次,7月12日他们同时参加培训后,()他们会再次相遇。
A.7月18日B.7月22日C.7月24日5.有两袋奶糖,甲袋重6千克,乙袋重x千克。
从甲袋拿出1.5千克放入乙袋后,两袋同样重。
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三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答案二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调研卷及答案三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18÷11的商用简便记法写作(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___)。
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716,这三个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3.2525……是(________)小数,循环节是(___________),用简便记法写(__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
4、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某医院一位值班领导需要紧急通知正在休假的32名医护人员回医院参加救护工作,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至少要(_____)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0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分米.6、王亮在班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3, 5 ),与他在同一列的第一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
7、一个盒子里有2个白球、3个红球和5个蓝球,从盒中摸一个球,可能有_____种结果,摸出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可能性是_____.8、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9.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_____)。
9、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 m2,底是2 m,高是(____)m。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选出数据中与其他数据不相等的那个数()A.4.06m3 B.406000cm3 C.4060dm3 D.4060000cm32、两个数相乘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A.2.507 B.2.579 C.2.573 D.2.5863、如果甲×1.01=乙÷1.01(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____)A.甲=乙B.甲>乙C.甲<乙4、10张连号的世博园如愿券,张老师一家人要拿3张连号的,共有()种不同的拿法.A.6 B.7 C.85、若一个梯形的高是6分米,上底和下底都增加4分米,则面积就增加了()。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4套)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中模拟试卷一、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共25分)1. 直接写出得数。
(4分)8÷0.1= 6÷7=a+5a= 1-0.01=7.8-0.8= 0.6×0.5= 1-0.2= 3.6×0.7÷3.6×0.7=2. 解方程。
(9分)0.9x=6.3 4x–2.5x=1.8 2x+4.8=5.63.分解质因数。
(8分)18 40 51 914.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分)二、仔细审题,正确填空。
(共31分)1.在①5x+10=25 ②7x÷9 ③6x÷4<18 ④53.5×2-52=55 ⑤y÷8=12中,是方程的有(),是等式的有()。
(填序号)2.如果连续三个偶数的和是54,那么最大的偶数是()。
项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x3.要统计六年级各班星期五借图书的本数可选用( )统计图;要反映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好用( )统计图。
4.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5.在括号里填不同的质数。
12=( )+( )+( ) 30=( )×( )×( ) 6.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4分)178=( )÷( )=( ) 426 =( )÷( ) =( ) 7.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116=( )÷( )=( )119 =( )÷( )≈( ) 8.15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9.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一个合适的数字。
1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5□,既是3的倍数,又是偶数。
10.一堆煤可以烧12天,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 )( ) ,5天烧这堆煤的( )( ) 。
11.如果A=2×2×3,B=2×3×3,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期 中 质 量 监 测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仔细思考,认真填空。
(20分)
1.有15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
,每人分得铅笔总数的( )( )。
2.如果m ×5= n,(m ,n 都不为0),那么m 和n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3.9
7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比较大小。
8
9 14 15 157 2 17
5.40厘米=( )( ) 米 45分=( )( ) 时 350千克=( )( )
吨 6.一个数除以5余4,除以6余5,这个数最小是( )。
7.已知4x +8=10,那么8x +8=( )。
甲彩带的长是乙彩带的
( )( ) , 乙彩带的长是甲彩带的( )( ) 。
8.当a =( )时, 5a 是最大的真分数;当a =( )时,5
a 是最小的假分数;当a =( )时,5
a 等于4。
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60,其中最大的一个偶数是(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在正确答案前的方框内打“√” )(20分)
1.当X=0.3时,2.4÷X ( )0.8。
□ > □ < □ = □ ≈
2.下面四个等式中,第( )个是方程。
□ 0.4x □ 5+11=16 □ x ÷3=0 □ 3x>15
3.X 5
是真分数,X 的值有( )种可能。
□ 3 □ 4 □ 5 □ 6
4.不仅能表示数量多少,还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是( )。
□ 单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 □ 折线统计图 5.2436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
□ 4 □ 8 □ 12 □ 24
6.工程队8天修完一条9千米的路,平均每天修了这条路的( )。
□ 89 □ 98 □ 19 □ 18
7.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余。
最少可以分成( )个。
□ 15 □ 12 □ 9 □ 6
8.在23、129、77、3、1625、91
13中,假分数有( )个。
□ 4 □ 3 □ 2 □ 1
9.5个不为0自然数连乘,其中有3个奇数,它们的积一定是( )。
□ 奇数 □ 偶数 □ 质数 □ 不能确定
10.五(3)班有28位男生,25位女生,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 2825 □ 2528 □ 2553 □ 2853
三、看清题目,巧思妙算。
(25分)
1.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2分)
9和18( )[ ] 7和11( )[ ] 12和16( )[ ] 30和6( )[ ] 9和13( )[ ] 25和10( )[ ]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4分) 85 611 16
90 275 3.解下列方程。
(9分)
X +36 = 187 2X -12.7 = 2.7 9 X -2.5 X = 1.3
四、仔细看图、细心操作。
(10分)
徐州市和深圳市2014年上半年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徐州和深圳上半年平均气温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年 日 (1)徐州市( )月平均气温最高,
深圳市( )月平均气温最低。
(2)两个城市( )月的平均温
差最 最大,相差( )摄氏度。
(3)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温度变化有什
么 共同点?
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5分)
1.一堆煤重15吨,用去了3吨,还剩下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2.一只长颈鹿身高大约是6米,比一只大猩猩的2倍还高3.12米。
这只大猩猩身高大约多少米?(用方程解答)
3.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80棵。
其中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5倍。
桃树和梨树分别有多少棵?(用方程解答)
4.周老师买两种书,共用去202元。
其中《柳林风声》有5本,《爱的教育》有多少本?(用方程解答)
18元16元
5.用长15cm、宽12cm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最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长方形?(先拼一拼,再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