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理综全国二卷(化学部分)

合集下载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全国卷2word高清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全国卷2word高清

2017 年全国高考理综 ( 化学 ) 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 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 L 0.1 mol L -1·NH 4Cl 溶液中, NH 4 +的数量为0.1N AB . 2.4 g Mg 与 H2 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 .标准状况下, 2.24 L N 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 D . 0.1 mol H 2 和 0.1 mol I 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 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 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 d 与 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d>c>b>aB . 4 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 .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 结论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A碳终变为无色透明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B同的活性性气体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D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 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Al 3+ + 3e - ==== Al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12.改变 0.1mol ?L -1 二元弱酸 H 2A 溶液的 pH ,溶液中的 H 2A 、 HA -、A2- 的物质的量分数 δ (X) 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 已知(X) c(X) ] 。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卷2-word高清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全国卷2-word高清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B.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0.1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A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ﻩﻩﻩ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ﻩ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 3e-====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mol •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 )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c(H 2A)=c(HA -) B.lg[K 2(H2A)]= -4.2C.p H=2.7时,c(HA -)>c(H 2A)=(A 2-) D.p H=4.2时,c (HA -)=c(A 2-)=(H +)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 验现 象结 论A 向2 mL 0.1m ol •L -1的FeC 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 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 2+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 2具有氧化性 C加热盛有少量NH4HCO 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N H4H CO 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 l和NaI 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Ksp(AgI )<Ks p(AgC l)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017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和答案解析-全国卷2

2017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和答案解析-全国卷2

201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 ILO.Imol g_-NH4CI 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 N AB. 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D. OHmol H2和0.1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9.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A. 原子半径:d>c>b>aC. 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D. 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 .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B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X)H 2SO 4 H 2C 2O 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 C (H 2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 时,C (H 2A) C (HA )B.lg[K2(H 2A)] 4.2C. Ph=2.7 时,C (HA ) C (H 2A) C (A 2 )D. pH=4.2 时,C (HA ) C (A 2 ) C (H )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向2 mL 0.1 mol L 1的FeCI 3溶液中力口 足量铁粉,震荡,加 1滴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 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 2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 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 颗粒产生CO 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 NH 4HCO 3固体的试管, 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NH 4HCO 3显碱性D. 向2支盛有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 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I 和NaI 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 色沉淀,另一支中 无明显现象K sp (AgI) K sp (AgCl)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高考全国理综2化学试题与答案印刷级大数据建模高考化学回归解析

高考全国理综2化学试题与答案印刷级大数据建模高考化学回归解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化学使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 A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 A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10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氧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2SO4-H2C2O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 + 3e-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c(X)c(H2A)+c(HA-)+c(A2-)]。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I卷)详细解析

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I卷)详细解析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理科综合生物一、选择题1.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选项是【答案】D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与该噬菌体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一样【答案】C【解析】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A错误;T2噬菌体病毒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mRNA 和蛋白质,B错误;用含有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即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HIV,它的遗传物质是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3.以下关于生物体中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响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C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的局部〕的体积变化趋势如下图。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0~4h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0~1h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h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h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下降后上升恢复,所以该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别离后复原。

自动复原的原因是物质A能进入细胞,A错误;质壁别离过程中,原生质体的收缩比整个细胞的收缩要快,B错误;2~3h为质壁别离复原过程,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0~1h发生质壁别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错误。

高考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高考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高考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6.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瓷器B .丝绸C .茶叶D .中草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正确答案A 。

7.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tián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 族元素B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 .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176117Ts 【答案】D8.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解析】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发生反应2CO 2+2Na 2O 2=O 2+2Na 2CO 3,CO 2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发生反应2KBr+Cl 2=2KCl+Br 2,Cl 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符合题意;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Br 元素化合价降低,Br 2被还原,乙烯被氧化,不符合题意;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NH 3化合价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B 。

9.我国在CO 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 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 .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 .汽油主要是C 5~C 11的烃类混合物D .图中a 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10.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溶液现象结论A 含HCl 、BaCl 2的3FeCl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有还原性B H 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 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 2有漂白性 DNa 2SiO 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 2SO 3>H 2SiO 3【答案】C【解析】A 、混合溶液中SO 2被FeCl 3氧化生成SO 42-,再与BaCl 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A 描述正确;B 、SO 2与H 2S 在溶液发生反应SO 2+2H 2S=3S ↓+2H 2O ,体现了SO 2的氧化性,B 描述正确;C 、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这是SO 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 4生成Mn 2+,体现了SO 2的还原性,因此C 描述错误;D 、SO 2与Na 2SiO 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 2SO 3>H 2SiO 3,D 描述正确。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_全国卷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_全国卷2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 .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L -1NH 4Cl 溶液中,NH 4+的数量为0.1N A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H 2SO 4—H 2C 2O 4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 3++ 3e -==== Al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mol •L -1二元弱酸H 2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c(H 2A)=c(HA -) B .lg[K 2(H 2A)]= -4.2C .pH=2.7时,c(HA -)>c(H 2A)=(A 2-)D .pH=4.2时,c(HA -)=c(A 2-)=(H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 验现 象 结 论A 向2 mL 0.1mol •L -1的FeCl 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Fe>Fe 2+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 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 2具有氧化性C加热盛有少量NH 4HCO 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石蕊试纸变蓝NH 4HCO 3显碱性D向2支盛有2 mL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 和NaI 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Ksp(AgI)<Ksp(AgCl)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Ⅱ评析

2017年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Ⅱ评析


数理化解 题 研 究
2 0 1 7 年 7 月 第 1 9 期
2 0 1 7年高考理综化学全 国卷 Ⅱ评析
巩亚楠 张 熠 岩
哈尔滨 1 5 0 0 0 1 ) ( 黑龙 江省 哈 尔滨市第 三 中学 校 , 黑 龙江
摘 要: 对2 0 1 7年高考理综化学全 国卷 Ⅱ从 整体 分析和特 点分析 两个方面进行 了评析. 关键词 : 高考试题 ; 分析 ; 化 学 中图分类号 : 53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0 3 3 3 ( 2 0 1 7 ) 1 9— 0 1 0 0— 0 1 ( 2 ) 锐意创新 , 提升学科素养. 试题强调应用 , 突出能力. 要求学生对图表和数据进行 自主学 习、 吸收整合 、 融会贯通 、 灵活应用 , 这一点在 2 7 题, 2 8题的解答上体现 明显. 稳 中求 变, 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 , 出题人求新 、 求变 , 如第 1 2 题 的图 像, 第2 7 题 的整体设计都体现了出题人的良苦用心. 试题 中加大 了实验题 的 比重. 在选 择题 中有 机化学 、 无机化学各 出了一道实验题 ( 之前只考 一道) . 同时试题注重“ 数” 和“ 形” 的有机结合. 在选择题 l 2题 和2 7 题中都涉及 了数学与图形的综合题. 这些题都在考查学 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 提取、 加工、 理解信息, 提出解决问题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0 6—0 1
参 考文献 :
[ 1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考试 中心. 2 0 1 6年普 通高 等学校招 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 能力测试试题卷. [ 2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考试 中心. 2 0 1 7年普 通 高 等 学校招 生全 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 力测试试题卷. [ 责任编辑 : 季春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考理综全国二卷(化学部分)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0.1mol·1L-NH4CL溶液中,4NH+的数量为0.1A N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N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N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N9.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D.d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氧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氧化碳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 甲烷与氯气在光源下反应后的混合气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H C O -混合溶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3e Al+-+=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时,2(H A)(HA )c c -=B.22lg[(H A)] 4.2K =-C.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pH=4.2时,2(HA )(A)(H )c c c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 向 2 mL 0.1 1mol L -⋅的3FeCl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震荡,加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还原性:2Fe>Fe +1滴KSCN溶液颜色不变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C.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l溶液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sp sp(Agl)(AgCl)K K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

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

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___代替硝酸。

(2)沉淀A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沉淀B 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H 2SO 4处理后,用KMnO 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4MnO+H ++H 2C 2O 4→Mn 2++CO 2+H 2O 。

实验中称取0.400 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0.0500 mol·L -1的KMnO 4溶液36.00 mL ,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水泥氯化铵盐酸、硝酸 沉滤氨水沉滤加热 草酸铵溶液 草硫酸KMnO 4法测27.(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

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 C4H8(g)+H2(g) ΔH1已知:②C4H10(g)+12O2(g)= C4H8(g)+H2O(g) ΔH2=-119kJ·mol-1③H2(g)+ 12O2(g)= H2O(g) ΔH3-242kJ·mol-1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

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图(a)图(b)图(c)(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

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

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

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8.(15分)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 S2O32−+I2=2I−+ S4O62−)。

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

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

(4)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

(填“高”或“低”)(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

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价层电子对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

(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a)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经X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所示。

①从结构角度分析,R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

(填标号)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D.共价键类型-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

分子中②R中阴离子N5的大π键可用符号n∏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m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6∏),则N5-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6____________。

+)N-H┄③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4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图(b)(4)R的晶体密度为d 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molD可与1mol NaOH或2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是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的L可与2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