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 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文/陆明摘要:新社会组织就是改革开放后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影响涌现出来的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民间性社会组织,其中涉及到多种类型,如社会团体、基金会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等。
在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果,市场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的情况下,社会组织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如何针对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成为受到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研究,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改革的措施加以探索,力求能够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社会建设|经济与管理|十九大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十九大精神作用于新社会组织党建方面,要求新社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十九大精神的重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通过学习和探索领会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实质,进而在探索习近平总书记社会建设新思想的基础上,将十九大精神转变为推动新社会组织发展的新思路。
基于此,新时期要注意发挥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作用,在开展新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社会建设的中心大局,将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大城市作为目标,落实“两个一百年”重要思想,争取在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社会组织的新特点对新时期新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新社会组织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而新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新社会组织新发展特点明显。
(一)组织机构稳定性差在对新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新社会组织登记和备案工作还不够完善,现阶段部分新社会组织还没有到政府部门登记备案,并且即使部分新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了,也没有按照要求参与年检工作,还有部分新社会组织尚未构建固定的活动场所,如体育类组织协会、舞蹈类协会等,办公机构的建设不够完善,而农产品种植协会等更加倾向于在种植园地开展各项工作,组织机构场所不固定性特征较为明显[1]。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点与对策思考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点与对策思考发布时间:2022-10-21T07:51:15.69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期5月作者:颜弋琴[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颜弋琴深圳市福田区民政局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发展迅速。
《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试行)》(草案)在2015年9月出台,在这份文件中,清楚地指出,社会组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指导社会良性发展、增强社会活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阶级凝聚力,扩大阶级基础,扩大人民群众基础,巩固执政根基,都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关键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难点与对策引言建机制、抓覆盖、提素质、强保障,全力破解社会组织体系不健全、组织覆盖不全面、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统筹指导、行业主管部门党组(党委)直接领导、行业党委具体负责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重点打造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发挥好省市两级社会组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作用。
针对一些社会组织党员数量少的情况,积极探索以行业、区域甚至共同兴趣为结合点的新型党组织设置形式;针对暂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按照“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原则,组织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促其接受教育、发挥作用;针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要加强党组织之间在党员培养、教育、考察等环节的衔接,提升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
1.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难点1.1.保障难点社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人员、资源、场所不足等问题。
尽管国家已经从体制层面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缺少保障,导致其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在人员、资金、物资等方面缺乏实际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领导和社会组织的经济实力。
社会组织工作中的党务人员大都是兼职人员,他们对党建工作缺乏经验,缺乏专业知识,对党建的投入也很少。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2013-11-04 点击率: 9578荆州市社会组织党工委近几年来,荆州市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数量种类不断增多,活动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党建也日益得到重视。
为进一步摸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状,找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我们利用半个月的时间,通过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检查等形式,对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荆州市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现状(一)社会组织发展总量。
据统计,截止2013年11月份,荆州市共有社会组织2546 个,其中社会团体940个(市直187个、县级75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23个(市直43个、县级1280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83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近30%,高于全省增长水平。
(二)社会组织职工人数。
全市社会组织共有职工人数12115人(专职人员为8214人、兼职人员为3901人),其中社会团体3764人(市直1801人、县级1963人),民办非企业8046人(市直579人、县级7467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305人。
(三)社会组织党员人数。
全市社会组织共有党员3945名(社会团体1833名、民办非企业2112名),其中专职人员中的党员数2287名(社会团体1471名、民办非816名)、兼职人员中的党员数1658名(社会团体1033名、民办非625名)。
(四)党组织建设情况。
全市已建立党组织234个(社会团体79个、民办非企业155个),其中,成立党工委2个、党委13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65个、联合党支部53个;有1—2名党员未建立党组织的有152个(其中社会团体60个、民办非企业92个);有3名以上党员未建立党组织的有4个(其中社会团体3个、民办非企业1个);不符合条件未建立党组织的有2156个(社会团体973个、民办非企业1183个);已选派党建联络员433个(其中社会团体160个、民办非企业273个),基本实现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全覆盖。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简介按照“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消除盲点,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立足行业组织特点,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独立的党建领域来抓。
建立由组织部牵头,民政局具体负责,司法、劳动人事等15个单位、部门党组织协助指导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行业党组织体系,创建“协会+党支部”的党建模式。
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
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规模较小、同一领域、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社会组织,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
三是落实党建责任,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
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实际,采取“内部选育、外部选派、社会招聘”等方式,选配党性强、业务精、热爱党务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
同时,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在开展党建工作方面,由于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立的时间不长,新社会组织自身又存在着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大多数单位的党组织在机构建设、运转方式和发挥作用上,目前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党的工作需要。
一是有的社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尚未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复杂,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使得社会组织党的负责人参加党的业务工作学习、培训和交流,了解党建工作新内容、新要求、新方法和新思路的机会不多。
而社会组织党的负责人则反映不能及时看到党的文件,不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参加不了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12520699_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9调研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担负着服务与上传下达的任务,是中间枢纽和活动桥梁。
新时期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呈现出新的工作特点和艰巨任务。
现以达州市大竹县为例,探讨如何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用最大化,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全县社会组织发展情况随着大竹县经济的发展和机关职能的转变,全县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发展迅速,加快形成了全新的社会事业新格局。
据统计,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培训机构共25家,主要分布在职业中介、教育培训、会计等服务业。
其中职业中介所10家,培训学校15家。
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大竹县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展顺利,但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建支难,覆盖低。
由于党员数量少,观念陈旧,同时社会组织抱有实惠心理,不重视党建工作,导致党组织覆盖率较低。
全县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仅有2家,单独组建率仅为0.5%,主要特点表现为党组织“空白”点较多,“有党员无组织”的现象比较突出,建支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运行难,力度小。
党建工作的多头管理形式造成党建工作“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好”的尴尬局面,主要在于组织隶属关系混乱复杂,组织关系接转不正常,管理难度增大。
同时,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主管部门淡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导致运行难、力度小,停滞不前。
活动少,发展弱。
社会组织人员思想无归属感,流动性大,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开展的党内活动,形式单调,内容枯燥,“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质量”,降低了党组织的深厚影响力。
党建工作开展受制约的原因时了解党建动态,提供决策依据。
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扩大党员队伍。
把社会组织中思想素质好、文化知识高、甘于奉献的技术、经营管理骨干纳入重点发展对象,加强教育培养和锻炼,实行重点和规范化管理。
丰富活动,服务发展。
按照“灵活、务实、小型、多样”的原则,以针对性、新颖性和实效性的特点设计党组织活动。
活动内容要主题鲜明,符合社会组织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争先创优意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存突出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思考

理论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存突出问题分析及解决路径思考0文I庄侃危旭芳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在分析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基础上,针对广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现存的融合性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党建工作形式化、党建工作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立足可操作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出实现党建与社会组织“由嵌入到内生”融合式发展、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强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量等对策建议,为广东省进一步全面抓好抓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破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瓶颈提供有益路径思考。
选题的背景及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仓噺社会治理、扩知寸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广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步深入,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党建工作不断向实效性和规范化方向迈进。
然而,广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工作模式单一、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好、党建力量薄弱等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因此探索创新党建方法和模式,加强新时代广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于引领社会组织正确发展方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财重要意义。
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及特点广东地处我国改革开放最前沿.毗邻港澳.是我国最大的侨乡,随着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路”建供图/广乐省社会组织总会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组织会员到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4月,广东省社会组织总量达6.9万多个,从业人员约超过60万人,其中在县(区)登记的基层社会组织总量达4.7万个,约占总量的68%,2009年全国首个省级社会组织党工委在广东成立,截至目前,已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近1万个,党员超过8万名。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根据《党章》规定和中央、省委有关要求,现结合实际,就加强和改进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社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419家,其中社会团体338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1家,社会组织已成为人民群众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新阶层的重要纽带。
但是,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较为滞后,主要是党组织的覆盖面小,党员数量偏少,党的工作力量不强;业务主管单位和行政挂靠单位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措施不够得力,工作指导相对滞后;一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重视不够,对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心存疑虑;部分党员思想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等。
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是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为核心,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着力点,以重要领域、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统筹兼顾、狠抓落实,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动全市社会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好地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服务。
XX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及建议

XX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及建议XX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新社会组织主动性不够。
新社会组织实行的是双重管理体制,即新社会组织成立都要经过政府业务主管单位的前置审批和政府登记管理机关的法人登记。
而大量涌现的各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不少是挂靠某政府部门和主管单位,具有半官半民性质,经费和人员主要依赖于相关部门,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种管理体制影响了新社会组织的组建和发展。
2、监管措施不健全导致新社会组织行业规范性不够。
由于新社会组织涉及领域广、类型多,相关部门不可能做到监督管理全覆盖,存在“重登记轻管理”、“重发展轻培育”的现象,导致少数新社会组织外部监管制度缺失,遵纪守法意识不强,有法不依。
少数新社会组织经济利益倾向比较明显,存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民主建设不到位的现象,缺乏社会诚信、奉献社会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导致社会形象差,公信度不高。
3、服务水平不适应导致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新社会组织自身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普遍存在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固定的活动场所设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等问题,再加上活动载体缺乏创新,因循守旧,服务社会的作用不能充分显现,使新社会组织难以大有作为。
比如不少行业组织无场所,行业活动不正常,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难以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
二、加快推进新社会组织工作的建议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及时把党的建设延伸到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去,把党的工作覆盖到各种新社会组织中去,切实把握新社会组织发展与规范的正确方向,使新社会组织成为党领导下的服务经济发展、参与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可靠力量。
1、理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动新社会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理顺管理体系。
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大党建格局中,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采取“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和坚持“属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合理确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管理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点简介
按照“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消除盲点,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机制,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立足行业组织特点,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独立的党建领域来抓。
建立由组织部牵头,民政局具体负责,司法、劳动人事等15个单位、部门党组织协助指导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保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行业党组织体系,创建“协会+党支部”的党建模式。
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及时建立党组织。
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规模较小、同一领域、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社会组织,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
三是落实党建责任,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
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实际,采取“内部选育、外部选派、社会招聘”等方式,选配党性强、业务精、热爱党务工作的党组织负责人。
同时,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
在开展党建工作方面,由于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立的时间不长,新社会组织自身又存在着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大多数单位的党组织在机构建设、运转方式和发挥作用上,目前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党的工作需要。
一是有的社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尚未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
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复杂,缺乏相应的培训制度,使得社会组织党的负责人参加党的业务工作学习、培训和交流,了解党建工作新内容、新要求、新方法和新思路的机会不多。
而社会组织党的负责人则反映不能及时看到党的文件,不能及时听到党的声音,参加不了上级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意见建议?
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党的工作在新社会组织领域中的延伸和拓展。
一是要深入研究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出现
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力地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
二是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逐渐在社会组织中形成党建工作五个机制,即互动联系机制、网络信息机制、互相激励机制、互相监督机制和培育指导机制。
三是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实际工作成效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有关单位党的工作部门有效开展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四是推进不同系统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交流,推广有效经验和做法,组织力量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党建主管单位层面和社会组织层面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党建工作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