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至4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识字1(苏教版语文二下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识字1(苏教版语文二下教案)

识字1(苏教版语文二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8个生字。

教学难点:把字写端正、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你们知道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什么节日?板书:春节2、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吧!说说过年时你都做了些什么?学生交流3、你能说出一年中多少个节日名称?学生回答4、哪些节日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交流(二)、看图读文,初知文意1、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什么?学生交流2、图文对照,初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四组词分别介绍了四种节日。

(三)、借助拼音,自主合作识字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3学习小组内互读互听,进行正音练习。

4检查交流,读准字音。

相机正音:扫:平舌音。

饼:后鼻音饺子、粽子、月饼:(读准轻声)(四)、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多四种节日的理解,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学生回答不到位之处。

(相继补充:端午的有关知识: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行一行读词串:春节饺子拜年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过年时家里、大街上、超市里那热闹的景象清明扫墓踏青把字音读准指导朗读:说起清明时节,老师就想起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很多人都会去拜祭自己已过世的亲人,心情比较沉重,读好词语:清明扫墓人们在春光明媚、万物滋生的季节,踏青郊游,读好词语:踏青读好词串端午粽子龙舟赛龙舟时那热闹的场面你在电视里见过吗?谁能热热闹闹地读出来?中秋团圆月饼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一起吃月饼,还一起赏月,但是有些人却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

有一首诗就写了作者在中秋节夜晚的情思,是哪首诗呢?齐背《静夜思》指导读好这行词(五)、熟读词串,感受节奏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说话练习:(1)、拜年的时候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让学生互相拜年。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1教案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其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有感情地朗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题导入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
回答
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理解词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回答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2.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3.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机出示词卡:粽子。
4.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5.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6.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
7.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指名认读、正音。
8.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9.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板书设计
识字1
春节饺子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端午粽子龙舟
中秋团圆月饼
课题
识字1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本课属于看图渎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

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和1个只识不写的字。

第三部分是练习。

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ﻪﻭﻭ【教学要求】ﻪﻪﻭ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ﻭﻭ【教学重点、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ﻭﻭﻪ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ﻭﻪﻪ【教学时间】两课时ﻭﻭﻪ第一课时ﻭﻪﻭﻭ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ﻭﻭ一、揭题导人ﻭ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ﻭﻭﻪ二、初步看图,读韵文ﻭﻭ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ﻪ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ﻪﻪ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ﻭﻭﻪﻭ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ﻪﻭﻭﻪ(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ﻪﻪ(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ﻪﻭﻭﻪ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ﻭﻭﻪﻭ(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ﻭﻪﻭ(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ﻭﻪﻪ(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相机出示词卡]ﻭﻭ(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相机出示词ﻪﻭﻭ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ﻭﻪﻭ卡]ﻭ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ﻪﻭ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1苏教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案-识字1苏教版

1、生字词读音,词串的朗读。

2、传统节日及其相关风俗。

3、一类生字的识记和书写。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和字形,能在田字格中端正、正确地书写。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初步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课前预学单读一读:正确朗读词串,读准音,注意词与词之间必要的停顿,在不理解的词语下面做个记号。

认一认:饺、拜、扫、墓、踏、团、圆、饼、端。

(标上音节)想一想:课文一共讲了()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我还知道()也是传统节日,节日里人们会()。

小伙伴互评:把课文词串读给同桌听,请他评价一下。

伙伴评价:你真棒()继续努力()教学过程:一、检查反馈1、检查课前预习情况,完成小伙伴互评部分。

2、结合预学单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了解读书被同桌评价你真棒的人数,检查读书,结合预学单认一认部分相机正音,重点:扫、踏、饼、粽学生质疑不懂的词语,预设:踏青、扫墓。

二、读词串,了解传统节日风俗1、通过课前预习,小朋友都知道了这篇词串和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关,那么文中一共讲了几种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即预学单中想一想部分)指名答。

2、出示句式:我知道(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风俗)。

自学:先读一读词串,分别找出每一行词串相对应的图。

结合图与词语用上句式说说传统节学生自学,先读再说,教师巡视倾听。

合作:四人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幅图说一种传统节日,可以用上文中的词语。

说的小朋友结合句式把话说完整,其余同学认真听,可以纠正、补充。

【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在小组交流前提出明确的要求,是为了让低段孩子在听、说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向性,能说得更明确,听得更明白。

】交流,相机补充,释疑同时学习相关生字。

春节:拜年时要说吉祥话。

给长辈拜年时说什么?给小伙伴拜年时说什么?拜年时不仅要说吉祥话,人们最常做一个动作,一起演一演:双手抱拳。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案.doc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案.doc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过节吗?你知道哪些节日呢?(学生自由说)你知道哪些是传统节日呢?(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回答)教师总结: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中国特有的,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节日我们叫它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二、初读词串。

1、识字1中的一个个词串就给我们介绍了这些有趣的传统节日。

请同学们看电视机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开始。

2、会读了吗?谁来读?3、这些词语的读音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学生自由说)4、(把个别要注意的读音变成红色)教师总结。

5、去掉拼音还会读吗?(齐读,开火车读)三、学习春节。

1、让我们翻开日历,一起去过一过这些传统节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在庆祝哪一个节日,人们在庆祝这个节日时有哪些活动?(播放幻灯片)2、这组图片是描述的哪一个节日?(春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和之后的几天我们叫它春节,3、那春节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活动呢?(学生自由回答)4、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像这些从古代延续下来的习惯和活动我们称为习俗。

(板书习俗)5、春节有一种习俗非常受人喜爱,就是吃饺子。

(出示课件)你最喜欢吃什么馅儿的饺子?6、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原因主要有了两个:一是饺子形如元宝。

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案

1.认识本课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熟练掌握本课出现的新词。

3.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

图片,生字卡片。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节日吗?(有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

)2.在这些节日中,你最喜欢过什么节?为什么?学生甲:我最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节日。

学生乙:我最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最热闹。

学生丙:我最喜欢过元旦,因为元旦的时候学校要开新年联欢会,那时学校最热闹了。

3.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注意要把话说完整,可以用上“因为……所以……”。

二 指导学生自学生字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组有关节日的词语。

在学习之前,请同学们先利用字典自学,自学要求如下:(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读出书中出现的词语。

(3)把每个字的偏旁标注在书上,不能确定的可以查字典解决。

2.让学生充分自学,老师巡视。

3.四个人为一小组,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每人汇报一个生字,包括读音、部首、组词。

4.在自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可以先在学习小组中提出来,大家讨论;如果还不能解决,就在全班讨论时再提出来。

三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讨论,熟练认读难字1.四个人为一小组,每组汇报一个字,要说出字音、部首、结构及组词,而且汇报时要四人合作完成,每人汇报一部分。

①“墓”读“mù”,部首是“艹”,上下结构,组词“扫墓”。

②“粽”读“zong”部首是“米”,左右结构,组词“粽子”以下不但要求会认,还要求会写。

①“饺”读“jiǎo”,部首是“饣”,左右结构,组词“饺子”。

②“拜”读“bài”,,左右结构,组词“拜年”。

③“扫”读“sǎo”,部首是“扌”,左右结构,组词“扫地”④“踏”读“tà”,,左右结构,组词“踏青”。

⑤“龙”读“lónɡ”,部首是“龙”,独体字,组词“中国龙、巨龙”。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本文是关于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风情。

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第一课时内容:看图学习课文。

要求: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2、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图片、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吧!你能说出一年中多少个节日名称?哪些节日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二、看图读文,初知文意1、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2、图文对照,初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四组词,介绍了四种节日。

三、借助拼音,自主合作识字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3、学习小组内互读互听,进行正音练习。

4、检查交流,读准字音。

四、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同学们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对四种节日的理解,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学生回答不到位之处。

(可借助多媒体演示节日场景,可让同学汇报课前预习时从课外读物或网上搜集到的资料。

)五、感情诵读,感受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

六作业第二课时内容:学习生字要求: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重点:写字。

难点:“拜、墓、端”的字形。

课前准备:词卡、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复习字词1、读词语卡片。

2、朗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三、质疑解疑,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合作解疑;指名朗读,互评互议。

四、生字扩展练习,丰富词汇开火车,进行生字扩词游戏。

五、字形指导及书写学生自学生字字形,汇报交流记忆方法,教师抓重点,指导“拜、墓、踏、端”的结构和笔顺。

学生动笔之前,提前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临写。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1--4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1--4教案

备课人邢同星学科语文使用人靖林香上课时间课题识字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智育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揭题导人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

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

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相机出示词卡](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

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2.用“饺、扫、墓”扩词。

七、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八、指导书写板书设计:识字1 课时评测设计:用“饺、扫、墓”扩词教学后记:备课人邢同星学科语文使用人靖林香上课时间课题识字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至4教案导读:课题识字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8个,绿线内的个3生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2、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重点识字、写字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模式教具挂图、录音机、生字卡教学方法感悟、细听、表达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

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大幅情境图)教学步骤过渡:小朋友们,看到这副春景图,你有什么感受吗?春天的景色证是太美了?它们还有一些汉字朋友呢,你们想学吗?游戏:你能用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或许一段话吗?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小组内开火车读词。

3、全班认读词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美景1、同学们,词儿读准了,读得也很美,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词儿连起来读,你会感到更美老师范读课文。

2、同学们,你们也想读好吗?你们一定能行。

3、以小组形式交流汇报读课文情况。

四、写字指导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天、布谷”。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布、谷”。

2、学习新偏旁。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教时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

2、朗读、背诵课文。

春风:春天的风有什么特点?春雨: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嫩芽:谁来说说嫩芽是什么样子的?布谷:你见过吗?梨花、杏花、桃花:图上的三棵树分别是什么树?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教学步骤二、写字指导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草、芽、树、梨、杏。

2、学习新偏旁。

认识“草字头”、“木字旁”,书写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草字头”的字多与花草植物有关,含有“木字旁”的字多与树木有关。

3、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

4、重点反馈“芽”“树”“梨”的笔顺。

5、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教师重点点拨并范写“芽”“树”“梨”。

7、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三、语文实践活动课外让学生采用多种途径,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利用晨会时间进行交流。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板书设计识字1相机出示生字卡片课题识字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6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重点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模式教具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教学方法听、读、写、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

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二、图文结合,学词语1、(出示挂图)看一看,图上的运动员在进行什么运动项目呢?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熟悉的其中一项体育项目吗?(板书课题)教学步骤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

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02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第二课时一、朗读词串,积累词汇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二、教学生字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铁饼、铅球、标枪(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教学步骤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

“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三、指导写字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板书设计识字2适时出示生字卡课题识字3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重点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

教学模式教具录音机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

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教学步骤4、展示挂图。

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

点拨词语的意思:(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

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

二、加深记忆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

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

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第二课时三、教学生字1、显示:舟竹石川燕(1)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

(2)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

读一读。

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教学步骤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

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

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

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

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识字3适时出示生字卡课题识字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5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个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字谜),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重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能书来年认读,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

难点读好字谜。

教学模式教具转盘、录音机生字卡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背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小朋友,你们看。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土、马”组合、演示。

4、板书“他、地、池、驰”。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

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四人一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

”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⑴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⑵相机指导:“池”“驰”是整体认读音节。

⑶齐读生字及词语。

⑷理解:(出示字盘)“奔”的韵母是“en”,不要读成后鼻音。

“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看图理解“田地”、“池塘”。

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

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

联系图来理解“奔驰”。

教学步骤三、游戏巩固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辩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

3、指名读字谜歌: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5、全班交流:6、指导朗读:⑴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

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⑵生自由练读。

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停顿读。

⑶指名读字谜歌。

评一评。

⑷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伸: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谜,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1、析记字形:2、指导书写:⑷播放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

⑸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1、析记字形:⑴认读生字:行、千、庄。

⑵教学新偏旁。

⑶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

“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

并引导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理解字谜。

1、⑴认读生字“奔驰、池塘”。

⑵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⑶交流记字方法。

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2、⑴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池塘、奔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