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上《岳阳楼记》基础题+中考真题练习答案

《岳阳楼记》答案一、《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北宋三、1.(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淫雨霏霏(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5)樯倾楫摧(6)衔远山浩浩汤汤(7)忧谗畏讥(8)沙鸥翔集(9)日星隐曜2.(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四、1.(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淫雨霏霏(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5)樯倾楫摧(6)衔远山浩浩汤汤(7)忧谗畏讥(8)沙鸥翔集(9)日星隐曜2.(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1)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州郡的长官(2)到了(3)通“俱”,全、皆(4)规模(5)通“嘱”嘱托(6)胜景,好景色(7)全(8)广远边(9)日光(10)雄伟景象(11)详尽(12)尽(13)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4)放晴(15)光辉(16)形体(17)迫近(18)日光(19)鸟儿停歇在树上(20)荣耀一起(21)持、执当着(22)探求(23)或许(24)在……之前(25)在……之后(26)没有(27)归依2.(1)乃:于是,就(2)者: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件事情”等(3)为:这里指心理活动(4)以:因为六、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滕子京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我看那巴陵郡的优美景色,全集中在洞庭这一个湖上。
4.它衔接远处的群山,吞纳长江流水,水势浩大,广阔无边。
5.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天色阴暗,景象变化万千。
6.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见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7.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向北直通到巫峡,向南直达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多在这里会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情感,恐怕会有所不同吧?8.如果是阴雨连绵,数月不晴,阴风怒吼,浊浪冲天。
岳阳楼记中考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词语。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⑵届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⑶先天下之忧而忧?先:??????2.翻译。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⑵微斯人,吾谁与归?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4.解释词语薄:?????????求:??????????5.翻译。
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6.“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7.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若/夫/淫雨霏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然/则/何时而/乐耶8.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大易小,甚善??B.可以一战 C.全石以为底 D.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10.翻译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④段是修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文言文专题 《岳阳楼记》真题训练附解答

《岳阳楼记》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题)阅读《岳阳楼记》,完成第16-19题。
(15分)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连月不开(4)春和景明1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是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政绩显著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出19.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桂林市中考题)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10分)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越明年(到) B.南极潇湘(极点)C.把酒临风(持、执) D.微斯人(如果没有)1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览物之情1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百/废具兴 B.朝晖/夕阴 C.沙鸥/翔集 D.把酒/临风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4分)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5.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划线句作简要的分析。
(2分)答案:11、B 12、A 13、A 14、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15、范仲淹是个忧国忧民(有政治抱负、志向高远、有家国情怀)的人。
岳阳楼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

《岳阳楼记》中考题大全及答案一。
2004玉溪市四、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记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转久绝消失群响毕绝消失B.属引凄异延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C.至若春和景明和暧地利不如人和和顺D.把酒临风面对临溪而渔靠近答[ ]12.下列句子加点的“则”字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中的“则”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B.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也那么C.(驴)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可是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答[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14.甲选区文第2段和乙选文2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甲选文第2段:乙选文第2段:15.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妙处。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答:(1分)(2)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1分)一.11.A 12.D 13.沙洲上的白鸥时而展翅高飞,时而聚集在一起,五光十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14.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杀的气氛。
渲染了一种恬静、畅快、明朗的气氛。
15.(1)“飞”形象一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岳阳楼记》(九上)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岳阳楼记》(九上)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仲淹传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①,未报②。
乃请问曰:“宫廷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
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③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④上救敝十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注释】①循行:查看。
②报:答复。
③蠲:juān,除去,免除。
④条:逐条。
16. 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百废具兴具答之(《桃花源记》)B. 南极潇湘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北冥有鱼》)C. 其喜洋洋者矣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D. 不以物喜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17. 下列对《岳阳楼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用拟人手法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一“衔”一“吞”,气势磅礴。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古诗词:《岳阳楼记(练习)》

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顺__利__(_畅__达__,__顺__)___ __通__向______________ __贯__通______________ __通__过______________ __相__通______________ __通__晓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①政通人和
或至不得行
或:____有__时____
乃引客就观之
观:____看__,__观__看
自此十许年
自:____从______
返回目录
实词迁移 实词 尝 观 实词 或 自
本课同义项句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予观夫巴陵胜状 教材其他篇目同义项句 或王命急宣 自李唐来
返回目录
意思 曾经 看,观看
意思 有时 从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这不是我所说的书巢吗! 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不这样,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大概不会只有一个。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 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种情况,父
为喜也。切须常加简⑦束,令熟 兄应当把这作为担忧的事,不能把
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 这作为可喜的事。切要常加检查和
浮薄者⑧游处。自此十许年,志 束缚,让(他)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
趣自成。
百书,教诲(他为人)依照宽容、厚
道、恭敬、谨慎(的原则),不要让
一材多设问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
【参考译文】我屋子里,有的
(13分)
(书)囤放在书橱里,有的(书)陈
【甲】吾室之内,或栖①于椟②, 列在面前,有的(书)排列在床头,
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 低头抬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题中考汇编(答案)(一)课文第一、二段1.请概括第1段的内容要点:答案:滕子京谪守的时间、政绩(重修的背景)和作者作记的缘由。
2.表明滕子京的政绩的文字是:“,。
”答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第2段描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①照应文题;②为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铺垫。
4.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2分)答案:壮阔、浩渺5.“前人之述”指的是“”。
作者不详细写岳阳楼景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①“前人之述备矣”,不用多写;②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写景,而是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进而引出自己的胸襟和伟大抱负。
6.作者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为了引出古代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从而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2分)(二)课文第三、四段1.两个画面景物的特点分别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或“给人的感受”或“抒发的情”)。
(都用四字回答)答案: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2.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个原因。
(2分)①;②。
答案: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3.这两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3分)答案:对比悲喜(每空l分,共3分)4.作者写不同景色产生不同感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案:①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博大胸襟)”的思想感情。
②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
5.《岳阳楼记》虽然表现了登楼者的两种不同的情感,但是产生的原因相同,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登楼者产生悲喜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中考训练题及答案训练题(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增其旧制(规模) B.朝晖夕阴(日光)C.去国怀乡(国都) D.南极潇湘(到极点)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B.宠辱偕.忘(一起)C.薄暮冥冥..(昏暗) D.日星隐曜.(太阳)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有去国怀乡 B.属予作文以.记之巻石底以.出C.处江湖之.远马之.千里者 D.或.异二者之为一食或.进粟一石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A.或异二者之为.捕鱼为.业 B.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C.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 D.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伯乐不常有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D)A.文中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6、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C)A.“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B.本文在语言上骈散结合,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B)A.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B.本文共五个自然段,其中叙事的是第1、2段,写景、抒情的是3、4第段,议论的是第5段。
C.作者的忧乐观是以天下为基础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以自己的得失和外物的好坏为前提,是以物喜,以己悲。
D.第五段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
第一个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8.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A.前人之述备矣 B.览物之情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属予作文以记之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第三段和第四段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
B.本文是一篇表达作者自己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的托物言志的文章。
C.本文在语言上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D.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解析:D.本文先叙事,后写景。
)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于.潮汐汩没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C.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悠然有遗世之.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1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A.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B.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C.薄暮冥冥(míng)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D.岸芷汀兰(dīng) 樯倾楫摧(jí) 金樽清酒(zūn)1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A.玉盘珍羞直万钱B.山肴野蔌C.百废具兴D.属予作文以记之(解析:A.“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C.“具”同“倶”,全、皆。
D.“属”同“嘱”,嘱托。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B)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去.国怀乡C.上下一.白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解析:B.“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A.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岳阳楼记》)B.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D.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解析:A.来/因为;B.于是,就/竟然;C.助词,的;D.连词,表顺承/表转折,却。
)训练题(二)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A.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B.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C.沙鸥翔集集:停息 D.则有去国怀乡国:国家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不以己悲以其境过清C.感极而悲者矣笑而止之D.增其旧制其真不知马也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范仲淹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B.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
C.这篇记文以单行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D.在文末“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作者透露出消极悲哀的感叹。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B.朝晖夕阴晖:日光C.则有去国怀乡去:距离 D.波澜不惊惊:起,动【解析】去:离开。
5、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一犬坐于前B.先天下之忧而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属予作文以记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解析】 D.都是结构助词,“的”。
A.代词,指岳阳楼;代词,其中的。
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C.连词,相当于“来”;介词,“凭借、靠”。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解析】全文的中心句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增其旧制.(规模) B.连月不开.(天气放晴)C.去国.怀乡(国家) D.南极.潇湘(到达)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出则.无敌国外患 B.属予作文以.记之俯身倾耳以.请C.居庙堂之.高马之.千里者 D.或.异二者之为一食或.进粟一石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10、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B.樯倾.楫摧(倾斜)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D.朝晖.夕阴(日光)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或异二者之为.捕鱼为.业 B.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C.先天下之忧而.忧而.伯乐不常有 D.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12、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
B.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
13、对下列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胜状....: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胜景,好景色。
B.南极潇湘C.横无际涯..: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宽阔无边。
D.骚人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A.锦鳞.游泳沉鳞.竞跃 B.属.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至若春和.景明地利不如人和. D.把酒临.风临.溪而渔1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1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 古仁人之.心属予作文以记之.B. 不以.物喜醒能述以.文者C. 先天下之忧而.忧朝而.往,暮而归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如土石何17、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3分)A. 属予作文以.记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其.真无马邪C. 予观夫.巴陵胜状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3分)A. 前人之述备.矣/四时俱备.B.南极.潇湘/初极.狭,才通人C. 薄.暮冥冥/妄自菲薄.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