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讲解—语法属性与特点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Modern Chinese)是指汉语从古代到现代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种语言体系,有着特殊的语法特点。
首先,现代汉语的语法简洁明了。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有时会加上语法表示时态的前缀,如「奉」、「请」、「使」等。
而在现代汉语中,大多数语法特征都表示在后面的语言,例如:陈述句的动词形式大多是「一般现在时」,而不再有前缀了。
其次,现代汉语的起源地也不同。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经过千年发展成长的汉语体系,但古汉语起源于中国南方,而现代汉语则起源于北方,其句子结构更加自由,分析体系也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现代汉语的用法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古代汉语中一般是有权威的统一标准,但现代汉语中已经出现了多种语法形式,如新闻语言、互联网语言等,每种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最后,现代汉语也更加注重强调。
古代汉语中,语法中有大量的双重否定、形容词修饰等表达方式,使汉语重点在描述;而现代汉语中,更加侧重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常用主动和被动强调结构来表达表达的清楚。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的语法特征有更加简洁明了的语法系统,不同的起源地,更多的用法,以及强调的重点。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特点
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逻辑结构语义化:
中国现代汉语语法以语义(意义)为核心,语言的各类形式主要由其不同的意义决定,因此中国现代汉语的核心是“逻辑结构语义化”,它把本体、词语、词组及句子一个个抽
象出来,各个词语之间以及句子内部以逻辑关系链接起来,把句子里的结构逻辑情况阐述
出来,使句子的结构逻辑具有清晰表达和易于理解的特点。
二、谓语结构形态化: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重点改变了词汇语义,增加了以动词为主体的语素结构,从而使“谓语结构形态化”得到了特殊的发展。
谓语结构提供了一个对动词功能进行句法表示的
平台,可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动词的语义,简化句法结构的表达,并使句子的表达精
巧而准确。
非结构性答语形式化指的是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以“不”、“也”、“没有”等副词
等开头的简单答语形式,这类答语形式由于特殊的语义特性,使得“不”、“也”、“没有”等担任“结构性”答语的功用,可以起到完成句子句法功能的作用。
四、简单句表达复杂句法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句法结构的变化,复杂句法得到了发展,复杂句法可以通过简单
句的方式表达,使句子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简洁性和明确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五、时序化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动词语义的变化,动词形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时序化”的句
法现象,即是指由于某些动词的时序语义,会让句子形成“时序化”的样式,从而改变句
子的表达及表现的形式。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语义关系、谓语结构、
非结构性答语形式、简单句表达复杂句法以及时序化这五个方面,使句法表达更加准确明了,尤其是てん使用更加规范和简单。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包括句子的基本构造、词类和语序等方面。
一、句子的基本构造1.主谓宾结构:汉语的句子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与谓语之间有宾语的语序。
例如:“我喜欢看电影。
”2.表语部分修饰:汉语中的表语可以由形容词或者动词来担任,也可以加上修饰成分来进行修饰。
例如:“她很漂亮。
”3.状语的位置灵活:汉语中的状语可以放在动词前面或者后面,也可以放在句首、句尾、句子中间等位置。
例如:“我们明天去旅行。
”或者“明天我们去旅行。
”4.从句的使用:汉语中的从句可以作为主句、宾句、状语等。
从句的引导词通常是“的”、“之”、“所”等。
例如:“我希望我可以考上大学。
”5.并列句的使用:汉语中的并列句使用较为频繁,可以用来表达并列的关系、选择关系、原因与结果关系等。
例如:“他既聪明又勤奋。
”二、词类方面1.动词的多样性:汉语中的动词种类丰富,包括实义动词、系动词、情态动词等。
例如:“跑”、“是”、“可以”等。
2.形容词的灵活性:汉语中的形容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也可以通过副词来修饰。
例如:“红色的花”或者“很红的花”。
3.量词的数量众多:汉语中的量词种类较多,可以用来量化名词。
例如:“一本书”、“两个苹果”等。
4.介词的使用:汉语中的介词可以用来表示方位、时间、原因等关系。
例如:“在书桌上”、“从小到大”等。
三、语序方面1.主谓宾语序:汉语中主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前,而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2.状语位置变化:汉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放在句首、句中、句尾等位置。
例如:“今天我去了图书馆。
”或者“我今天去了图书馆。
”3.定状语的顺序:汉语中的定状语通常要放在被修饰的词的前面。
例如:“红色的鲜花”、“大桌子上的书”等。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包括句子的基本构造、词类和语序等方面。
句子的基本构造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但是状语的位置较为灵活。
词类方面,汉语中动词种类丰富、形容词灵活多样、量词众多、介词用途广泛。
简述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简述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如何组织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结构,以达到清晰明了的表达。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语序灵活
现代汉语语法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语序非常灵活。
汉语的语序可以根据需要变换,以达到表达清晰明了的目的。
比如,主谓宾的基本语序可以变为主宾谓、谓主宾、宾主谓等多种语序。
这种语序灵活性非常适合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意义。
二、词类丰富
现代汉语的词类非常丰富,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义和语法结构。
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基本词类外,还有代词、介词、连词、量词、助词等各种助词。
这些词类的存在,使得汉语的语法结构更加丰富多彩。
三、语音和语义的关系紧密
现代汉语语法中,语音和语义的关系非常紧密。
汉语的语音特点决定了它的语法结构,比如汉语的声调和语法关系紧密相关。
同时,汉语的语义也很重要,因为汉语的语法结构往往与语义结构密切相关,语义的变化也会引起语法结构的变化。
四、语法规则简单明了
虽然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非常灵活,但是它的语法规则却相对简单明了。
例如,汉语的动词不需要变形,也没有时态和人称的变化,这大大简化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此外,汉语的形容词和副词也没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也使得汉语的语法规则更加简单。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十分灵活多样,但同时也非常简单明了。
这种语法结构的特点,使得汉语成为了一种非常适合表达复杂思想和意义的语言。
在学习和应用汉语时,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现代汉语是一种以普通话为基础的语言体系,其语法系统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
下面将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语序和词序:现代汉语的语序和词序比较灵活,但通常以主谓宾的顺序为主。
句子中的状语一般放在所修饰的成分之前。
动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较为固定,通常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后。
二、注重句子的衔接和连贯:现代汉语的句子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能通过一系列的衔接词、副词以及痕迹界定词等来表示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这使得现代汉语的句子具有结构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
三、名词的单复数表示不明显:现代汉语中,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通常没有明显的表示方式,通过上下文或者量词来表达数量。
这与一些西方语言的名词复数形式不同。
四、动词不表示人称和时态:现代汉语的动词在形式上不表示人称和时态,人称和时态的信息通过其他语法成分来表示,如主语的选择和副词短语的使用。
五、语法关键词的使用频繁: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语法关键词,如“的”、“地”、“得”等,它们在句子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起到连接句子成分、修饰成分的作用。
六、多种修饰手段的灵活运用:现代汉语中,修饰成分的手段较为丰富,既可以使用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来修饰,也可以使用状语从句、介词短语等短语结构来修饰。
七、疑问句和否定句的表达方式多样:现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的表达方式比较灵活。
疑问句可以通过语序的变化,加上特殊的疑问词或者使用倒装句等形式来表达。
否定句通常使用否定副词“不”或者加上“没”、“未”等前缀来构成。
八、重视语法修辞和修辞功能的发挥: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修辞手段非常丰富,并且经常被使用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如倒装、反问、排比、对称等修辞手法。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主要包括灵活的语序和词序、关注句子的衔接和连贯、名词的单复数表示不明显、动词不表示人称和时态、使用频繁的语法关键词、多种修饰手段的灵活运用、多样的疑问句和否定句表达方式以及重视语法修辞和修辞功能的发挥等。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五)语助词 助词表示某种特定的附加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表示句子的语气。
1.助词:黏着在词或短语上面,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在后面的一律读轻声。 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其他助词。
2.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永 远黏着、后附、轻声。也可用于句中,主 要用在主语后。 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语气四类。
二、单句
1.主谓句 (1)动词性谓语句 可分为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 补谓语句、连谓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2)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 (3)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数量谓语句、定心谓语 句。
2.非主谓句。 (1)名词性非主谓句 (2)动词性非主谓句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特殊非主谓句
3.偏正词组:前面的成份(修饰语)修饰 限定后面的成份(中心语)。可分为体词性 的和谓词性的两类。 修饰语是定语的称为定心词组,是名词性 词组。 修饰语是状语的称为状心词组,是谓词性 词组。
4.述补词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根据带不带结构助词“得”可分为:(1) 数量补语:量词结构作补语,不能带“得” ;(2)情态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或有关事务 的状态,必须带“得”;(3)结果补语:补 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不带“得”;(4)趋向补语:补语表示动 作的趋向,不带“得”;(5)可能补语:补 语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由结果补语和趋 向补语中间插入“得/不”;(6)程度补语 :补语表示程度,由副词构成。
三、存现句 存现句的类别。
四、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五、被字句 被字句的特点及变体。
第八节 句类系统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 来的类型系统。
一、陈述句 语气词及否定形式。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现代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大语言之一,有着其独特的语法特点。
本文将就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进行论述,从基本句型、语序、词序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基本句型现代汉语的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
基本的句型为“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例如:“小明吃了苹果。
”在这个句子中,“小明”是主语,“吃”是谓语动词,“苹果”是宾语。
此外,现代汉语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型,如“主谓补”、“主谓双宾”等,它们在强调某种信息或者表达特定的语境时经常使用。
比如:“他是一名老师。
”中的“是”是连接动词,连接主语“他”和补足语“一名老师”。
二、语序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主-谓-宾”的基本语序,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这种语序可以使句子表达清晰明了。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现代汉语的语序也可以发生变化。
例如,当要强调句子的宾语时,可以将宾语提前。
比如:“苹果他吃了。
”中,“苹果”作为宾语被提前,强调了宾语的重要性。
另外,现代汉语还可以通过变换句子成分的位置来表达修辞目的或者强调某种信息。
例如,“我今天买了苹果。
”和“今天我买了苹果。
”虽然语序不同,但意思相同,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
三、词序现代汉语的词序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
但是,由于汉语没有词性变化,通过词序的调整可以表达语法关系。
例如,标明动作的动词一般放在谓语的中间位置,表示时间的词放在句子的开头或者结尾。
此外,汉语还允许使用修饰性词语对句子进行扩展。
比如,“我买了一个大苹果。
”中,“大”作为修饰词放在了宾语“苹果”的前面,起到形容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
总结来说,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型是“主谓宾”,语序是“主-谓-宾”,词序是非常灵活的。
通过对语序和词序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丰富语言的表达效果。
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对于学习和运用汉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一、名词的数量词短语化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与数量词通常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构成数量词短语。
例如:“三个孩子”、“五本书”等。
这种结构的短语化特点使得汉语在表达数量时更加简洁明了。
二、动词的时态灵活现代汉语动词的时态表达相对灵活,可以通过辅助词和上下文来确定时态。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他明天要去北京”等。
通过辅助词的变化和上下文的衔接,汉语能够清晰地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和状态。
三、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简洁明了现代汉语一般采用主谓宾结构,句子结构简洁明了。
“他吃苹果”、“小明做作业”等。
这种结构的特点使得汉语句子组织清晰,容易理解。
四、语序的灵活性现代汉语的语序相对灵活,可以根据重点与语气对句子进行灵活调整。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和“昨天我去了图书馆”都是合乎语法规则的。
这种特点使得汉语在表达的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
五、语态的简练明了现代汉语对语态的表达非常简练明了,一般采用主动语态。
“我打了他”、“小猫爬树”等。
这种简练明了的语态特点使得汉语在表达动作和状态时更加直接。
六、虚词使用的灵活多样虚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变化。
“的”、“地”、“得”等虚词在句子中的运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得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七、成语和俗语的丰富多样现代汉语中成语和俗语的使用非常丰富多样,这些成语和俗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亡羊补牢”、“珠光宝气”等。
这些成语和俗语的使用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表达更加深刻有力。
现代汉语语法具有名词的数量词短语化、动词的时态灵活、句子的主谓宾结构简洁明了、语序的灵活性、语态的简练明了、虚词使用的灵活多样、以及成语和俗语的丰富多样等主要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清晰明了地表达各种语境下的信息。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形式灵活,表达方式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被”、 “见”,动词前,不引出主动者)
“有制人者,有为人所制者。”(《管子》“为……所”, 动词前,引出主动者)
22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词性活用
8
古代的语法研究
“夫质有精粗,谓之好恶,心有爱憎,称 为好恶……此等或近代始分,或古已为 别,相仍积习有自来矣。余承师说,皆 辩析之。”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9
古代的语法研究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明·李东阳),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盖一句中,必用虚字以为衬贴。(清·王
鸣昌)
——语音
我 - 是 - 大学生
——词汇
主- 谓- 宾
——语法
陈述对象 - 判断词 - 判断对象 ——语义
3
定义:组词造句的规则
我打球 鸟唱歌 天下雨
花谢了 作业做完了 水清了
4
我打球——球打我——球我打——打我球 辣不怕——不怕辣——怕不辣
画了一个圆圆的圈。 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
12
50年代是中国语法学研究的高潮
1. 主语与宾语讨论:“台上坐着主席 团”
2. 单句与复句讨论:
3. 词类划分标准的讨论
4. 字与词的讨论
5.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1956),“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
讨论会”(哈尔滨,1981),该语
法体系沿用此今。
13
四.语法的性质:
24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动词作宾语
玩心跳 玩刺激 穿暴露 吃回扣 很受伤 很形式
玩激动 吃萧洒 吃床板 吃瓦片 很人文 很教条
25
3.语法的民族性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共性也有个性。语言 个性这就是该语言的民族性。
每一种方言,在与民族共同语之间有着 共同性之外,也会有着自己的特点。
语言之间有着共性,也有着个性。只研 究人类语言共同语法的叫做普遍语法。
19
2.语法的高度稳定性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和词汇,要缓慢得 多。一种新的语法现象兴起、消失、演 变,往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
语法和基本词汇是决定一种语言性质的 两个最主要标准。
20
语法的稳定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治将益深。《韩非子》
他写了一个大字。 他大大地写了一个字。
5
什么是语法学
语法学是有关语法研究的学问,是对语 法的成体系的理论阐述和概括。语法是 客观存在,语法学是人对语法研究的结 果。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能建构不 同的语法学理论。
6
词法和句法
语法就是组词造句的规则。语法分词法 和句法两部分。
词法的是有关词语构造的方法和规律; 句法的是有关组词成句的方法和规律。
7
二.古代的语法研究
《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 陈 仪 。 ” ——《 公 羊 传 》 : “ 迁 者 何 ? 其 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
杨树达:“此明示同一动字有内动外动二 用法之不同也。”
陈望道:“可以算是文法上自动和他动的 辩别的提示……假使将就一点,那也未尝 不可算是现代所谓文法的研究。”
(你的病在肠胃,不治疗的话将会更加严重)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
(所以君子要就不打仗,要打的话就必定能战 胜它
21
语法的稳定性:
汉语古今被动句的发展:最早产生于西周,以“于 字句为主;汉后以”为……所……“为主;唐后以” 被“为主。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于”;动词后)
10
三.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
1. 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 2.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 3.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1944 4.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4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4 6.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
11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1951,6,6-12,15,46次。 1952年10月结集出版)
现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概说
1
要点
一.重要术语:语法-语法学-词法-句法 二.古代的语法研究 三.现代的语法研究 四.语法的性质 五.语法的单位 六.普通话语法与方言语法 七.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2
什么是语法
语音的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 基本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我是大学生
Wo shi daxuesheng
崔主持这回也不实话实说了,假惺惺地扮起给 人家介绍对象的媒人来,手也没处放 了,话也不会 说了,平时诙谐机智的风采全不见了;末了还用那 种特别业余的假唱戕害了一把观众的耳朵。
(《南方日报》2000,2,21)
23
当代语法的细微变化:超常的动宾搭配
崔主持这回也不实话实说了,假惺惺 地扮起给人家介绍对象的媒人来,手也 没处放 了,话也不会说了,平时诙谐机 智的风采全不见了;末了还用那种特别 业余的假唱戕害了一把观众的耳朵。 (《南方日报》2,21)
16
语法的抽象性:
1. 我和同学 昨天 在上弦场 踢了
2. 一大群鸟 一大清早 在树上 唱起了
3. 乌黑的天空 刹那间 雨。
下起了
足球。 歌。 倾盆大
语法:主语
状语1 状语2
谓语
宾语
语义:陈述对象 时间修饰 处所修饰 陈述语 支配对象
17
语法的抽象性:
我和同学 关系
一大群鸟
乌黑的天空 关系
1. 抽象性 2. 稳固性 3. 民族性 4. 生成性 5. 系统性
14
1.语法的抽象性
语法不研究具体词、短语、句子的意义 内容,而是研究它们之间共同的组合方 式和类型。
15
语法的抽象性:
我
打
鸟
唱
天
下
球。 歌。 雨。
主语————谓语———宾语
(句法关系)
叙述对象——陈述语——支配对象 (语义关系)
“ 我”——“同学”:属并列
“一大群”——“鸟:偏正关系 ”乌黑的“——”天空“:偏正
主语内部的语法关系不同。
18
语法抽象性与词汇抽象性的区别:
语法的抽象性是相对于语言单位的结构 规则而言,是对规则的抽象。
词汇的抽象性是相对于客观事物而言。
笔:用于书写画画的工具。它包括:毛笔、 钢笔、铅笔、水彩笔、圆珠笔、油性笔、粉 笔……,也包括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笔:派 克笔、金星笔、斑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