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及我国外交政策
关于新中国以来的外交细说

关于新中国以来的外交细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政府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在外交理论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实践上,从“一边倒”的倾向发展到走向“一大片”的格局。
一扫旧中国的屈辱外交,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真正独立统一的国家,中国人真正站立起来了。
首先,我先一一列举出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然后再详细说一下其中几件相对重大的事件。
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中国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在外交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并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代表团促进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的达成,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1955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介入的国际性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亚非会议推进中国同亚非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在亚非会议后的一段时期,中国根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打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格局,并初步形成走向全世界的外交格局。
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援越抗美,继续同美国对抗,中苏关系恶化后,周边国际局势更为紧张。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第一,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第二,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第三,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
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及我国的对策

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及我国的对策导语: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
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中美关系的发展走向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又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50多年来,在国际舞台的大背景和两国自身现实的影响下,中美关系起伏跌宕、阴晴变幻,走过了极不平常的道路。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2年,这是中美战略对抗阶段。
第二个时期,是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是中美战略合作阶段。
这一阶段中美关系的特点是:双方出于各自国家利益和对付苏联扩张的战略需要,终于走上了和平对话、求同存异的轨道。
第三个时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这是一个防范性的接触阶段。
这一时期的战略尚不成熟稳固,既没有明确内容和目标,前后也不连贯,属过渡时期,其间中美双方敌对关系强于朋友关系。
第四个时期,是1997年至现在,这是中美关系重建阶段。
这一时期,尽管双方表达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良好愿望,但其关系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有限合作性的竞争对手关系。
2009年中美关系平稳增长首先,中美关系发展的起点比较高。
两国在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展开了有效合作,两国关系的机制化程度获得了很大提升。
两国在最重要也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达成了有限但重要的共识。
其次,中美关系在美国的政党轮替中实现了平稳过渡,开局良好,保持了积极的发展势头。
第三,两国关系的机制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结合外交政策谈谈中美关系

结合外交政策,谈谈该如何发展中美关系。
年中美关系如何发展?中美建交已经30年。
30年来。
中美关系没有形成平稳发展的模式,而是呈现规律性的跌宕起伏:1979~1989年的1O年,是双方关系最好的时期。
这是因为双方拥有共同的战略对手苏联。
1989~1999年的l0年,是双方关系最坏的时期。
原因在于东欧、苏联垮台,中国对美国的战略盟友价值丧失,美国转而将中国锁定为主要对手。
在这个1O年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敌意十分明显:1989年,带头对中国进行全面制裁;1993年,美国公然搜查中国“银河”号商船;1996年,美国出动两支航母舰队,干涉中国台海演习,大规模对台军售150架战斗机;1999年,美国公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2001年,美国在中国周边撞落中国战斗机,小布什上台后公开进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太空战演习,并宣称武装保卫台湾。
但是。
2001~2008年,中美关系又戏剧性地进人了一个良好时期,这是因为本·拉登的出现,让美国在世界上找到了新的敌人,中国在美国反恐战争中的盟友价值再次浮现。
到小布什政府后期,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陷入困境,美国中东政策调整在即,美国对华战略转向也同步展开。
于是,乃有美国策划的2008年全球围堵奥运圣火传递、西藏骚乱、达尔富尔问题。
进入2009年,美国几乎每个月都有“动作”:4月,在中国海军阅兵的第二天,美、日、印在琉球群岛附近大搞联合军演;美国支持一些国家侵占中国岛屿和领海;怂恿印度连续挑衅中国;策划并支持新疆骚乱事件;希拉里在泰国签署《东南亚友好条约》,并公开宣布“美国又回来了……”回顾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出“M”形的轨迹。
而自2009年开始,双方关系正处在“M”的下行线上。
这是因为美国新政府在战略调整后,重新将中国锁定为主要对手。
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没有新的敌人出现,美国至少又要折腾中国若干年。
美国战略中的中国自双方建交之后。
中国始终视美国为朋友,而美国只在需要中国的时候,才将中国当临时的朋友。
建国后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建国后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浙江冯伟庆按照《共同纲领》规定的“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了相应的外交战略,其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联苏反美——“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民主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中国将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其基本方针是:第一,“另起炉灶”。
即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即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第三,“一边倒”。
也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在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的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将发展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外交关系放在第一位。
根据上述基本方针,建国之后,我国的外交工作逐步开展。
一是与苏联、东欧及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二是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型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是同美国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如在朝鲜战场上给美国以沉重打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就是典型例子;四是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发展前途问题;五是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反苏反美——“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动荡、分化;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崛起。
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外交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同时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下,开拓前进。
其表现在:一是展开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
面对苏联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压力和威胁,中国政府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与中美关系冷战时期的外交策略与实际效果

与中美关系冷战时期的外交策略与实际效果冷战时期,中美关系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大焦点。
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牵动着世界格局的演变。
在这期间,双方采取了不同的外交策略,并在实际效果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背景冷战时期是指二战结束后,世界分为两个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之间的对峙局势。
中美两国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也因此成为了两个阵营中最重要的角色。
双方之间的外交关系,不仅影响着两国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中美冷战时期的外交策略1. 中美建交和上海公报1972年,中美建交,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
这一步举动标志着中美两国的缓和与合作,为之后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同年签署的《上海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两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原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后续双边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 斡旋苏美首脑会议中美在冷战时期曾屡次斡旋苏美首脑会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美积极参与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和1987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会晤等重要外交活动,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3. 双方利益交换和合作在冷战时期,中美双方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利益交换和合作。
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同时,双方还互通大小事务和外交政策信息,以避免误判和意外冲突。
三、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实际效果1. 促进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中美关系在冷战时期的改善与发展,为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美之间的外交策略调整和良好合作,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减少了冲突的发生。
同时,中美还合作解决了一系列国际和区域性热点问题,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建交和外交合作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能够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美关系

摘要:2010年,中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事件,如人民币汇率之争、对台售武之争、南海之争、美越军演之争、朝鲜半岛之争等等,这些事件说明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遏制的力度,每一个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中美对抗甚至全面对抗。
本文通过反思2010年的中国外交政策,围绕中美双边关系,讨论新一年的中国外交应注重的节点。
关键字:中美关系国际形势中国外交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为创造良好的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中美关系,中国在处理中美及国际事务中有几个节点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一、不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当今世界,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国家,引领世界的发展,主导世界的重大事务,这是历史形成的现状,谁也无法撼动美国的地位。
一方面,美国的霸权和单边主义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难以接受;另一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也确实让这个世界比较安全。
中国不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以大国的身份尽自身的责任,要在影响世界发展和安全的诸多问题上与美方合作。
当然,不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不等于中国不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形象,拓展空间。
在美国无暇顾及以及不触及美国重大利益的领域和地域,中国可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包括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军事的影响力。
二、牵制和制约1.利用中欧关系进行牵制。
中国与欧盟主要是经济合作,中欧关系受中美关系影响但中欧关系又能反过来影响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好,与欧盟也好打交道;中欧关系好,美国也会认真考虑改善中美关系。
在欧盟经济低迷时,中国应该出手救助。
2.利用中俄关系进行制约。
俄国仍然是一个大国,除经济上属于“金砖四国”外,军事实力(潜力)仅次于美国,俄国对美国有骨子里的怨恨。
中方要主动进一步改善关系,在牵涉到俄国的重大利益问题上声援和支持俄国。
中俄在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行动一致,相互呼应,自然会制约美国。
中美关系-形势与政策

浅析中美关系的历史及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摘要】: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新征程中,中美两个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美两国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深刻影响着中美双方的发展轨迹,中美关系同时也是影响中国和平崛起的最重要国际因素。
【关键词】:中美关系重要作用和平崛起一、中美关系的历史中美关系源远流长,充满波折,至今已有221年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l、平等经商阶段:自1784年(清。
乾隆49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轮船绕过非洲好望角第一次到达广州,至1844年(清。
道光2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之前。
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是中国作为没落的封建帝国同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大国的美国关系。
其间共60年,两国主要是贸易经商,大体上是平等关系,但是最早移民到美国的华工,己有受到种族歧视的现象发生。
2、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阶段:自1844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这时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弱国,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国。
其间共105年,两国是侵略与被侵略的不平等关系,中国倍受美国欺凌。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美国紧紧追随英国,于1844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用“利益均沾原则”从中国得到了比英国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
这是美国对中国侵略的开始。
19世纪末,美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正式加入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的行列。
1900年美国又派兵参加八国联军,开始了对中国的直接军事侵略。
从此,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就成了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1941年至1945年间,中美两国并肩战斗,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随后,美国又开始极力支持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内战,迫害中国人民,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3、对抗、对峙与和平、合作阶段: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
中美建交对两国关系及国际局势的影响

中美建交对两国关系及国际局势的影响摘要: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打破。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在此之前,美国和新中国基本处于敌对关系,在新中国初期,军事上对新中国实行武装包围,海军封锁中国海岸.侵略中国的邻国(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中国邻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印度.日本.韩国等)并大力扶助,保护台湾的安全:政治上不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地位!妄图扼杀新政权!后来随着中、美、苏三方关系的不断演变,中美形成利益共同点,所以握手言和,中美建交。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建交国际局势一、中美关系的演变过程从近代史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基本上为:“八国联军侵华”包括美国在内的侵略、抗战胜利后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朝鲜战争中美的对抗、再到中美建交。
可见两国关系是从敌对逐渐走向缓和,最后建交。
但是,从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中美建交却是历史的必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日益重要。
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的裂痕加大。
从美方来说,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逐渐意识到外交政策的失败,而当时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
所以中美建交对双方而言,无疑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中美建交对双方发展的结果来论证中美建交是历史的大潮,顺应潮流自然蓬勃发展。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中美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后来的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发展也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使得后来对外开放阻力降低,大量资本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发展。
还有随着双方关系的缓和,中国和美国在科技、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广泛合作,对中国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概况Biblioteka 国旗:星条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
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白 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颗 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清白, 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最早发 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表美 利坚合众国的州数。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国旗 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州数 一致。每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在新州 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日执行。至今国旗上已增至50颗 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 制定纪念日”。
简史:原为印第安人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 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移民。英国后来 居上,到1773年,英国已建立了13个殖民 地。1775年爆发了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者 的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在费城召开了 第二次大陆会议,组成“大陆军”,由乔治· 华盛 顿任总司令,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 立美利坚合众国。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1 787年制定联邦宪法,1788年乔治· 华盛顿 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812年后完全摆脱英国 统治。1860年反对黑奴制度的共和党人亚伯 拉罕· 林肯当选总统。1862年9月宣布《解放 黑奴宣言》后,南部奴隶主发动叛乱,爆发了南 北战争。1865年,战争以北方获胜而结束, 从而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开始对 外扩张。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 土几乎扩张了10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 国力大增。
国歌:《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译《星条旗》歌),歌词是一位 名叫弗朗西斯· 斯科特· 基的美国律师在英美 战争时,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经 过英军炮轰后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飘扬时感 慨万分而即景写下的。曲谱是“进行曲之 王”苏萨的著名代表作。《星条旗永不落》 于1931年被美国国会正式定为国歌。 国花:玫瑰花,象征着美丽、芬芳、热忱和 爱情。1985年经参议院通过定为国花。
第二个是韧性﹑或者说是持久性。中美两国之间 的交往,无论从领域上来讲﹑还是涉及的深度上 讲,大大超过三十年之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 美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逐步建立。尤其放在 全球化发展大背景下,中美之间经贸关系发展如 此迅速,相互需求越来越大﹑相互利益越来越重 叠,已达到相互不能分离的程度。因此中美关系 具有很强的韧性或是持久性。中美关系发展的总 趋势不会由于某个政党﹑某个利益集团或者某个 个人的愿望而发生逆转,或可以这样说,中美关 系的彻底破裂是不可能。 所以: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 里去。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 远的利益
人口:3亿(2006年10月17 日)。白人占75%,拉美裔占12. 5%,黑人占12.3%,亚裔占3.6 %,华人约243万,占0.9%,多 已入美国籍(2000年美人口普查 数据)。美国黑人、拉美裔和亚裔等 少数族裔总人口已达到1.007亿 人(截至2006年7月)。通用英 语。5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 28%信奉天主教,2%信奉犹太教, 信奉其他宗教的占4%,不属于任何 教派的占10%。 美国参议院通过将 英语定为国语的议案
中美关系史
经济: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0152亿美 元(按2006年当年价格计算),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39610美元((按2006年当 年价格计算) 去年,中国国防费为2117亿元人民币,美国国 防开支为4559亿美元,是中国的17.8倍。美 国的人均国防开支更是中国的77倍 .
中美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共与美国 的关系
1、斯诺《西行漫记》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共与美国 的关系
2、抗战后期的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共与美国 的关系
3、解放战争时期的司徒雷登 4、第七舰队进驻台湾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
(一)战后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确立 杜鲁门主义----苏联----”冷战” (二)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国名释义: 美利坚合众国(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美国(U.S.A.)。美国因洲名而得 名。在英语中,亚美利加 和美利坚为同一词 “America”,只是汉译不同,前者指全美洲,后者 指美国。
美国的绰号叫“山姆大叔” 。传说1812年 英美战争期间,美国纽约特罗伊城商人山姆· 威尔 逊(1766.9.13--1854.7.31)在供应军队牛肉的桶上 写有“u.s.”,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这恰与他的昵 称“山姆大叔” ("Uncle Sam") 的缩写 ("u.s.") 相同, 于是人们便戏称这些带有 "u.s."标记的物资都是 “山姆大叔”的。后来,“山姆大叔”就逐渐成 了美国的绰号。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漫画 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头戴星条高帽、蓄 着山羊胡须的白发瘦高老人。1961年美国国 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 国 应 如 何 发 展 与 美 国 关 系 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发展多边外交(俄、日、欧、发展中国家)
在维护统一问题上不动摇
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六、中美关系的前景
第一是脆弱性。由于中美关系发展的领域日 益广阔,现在出现许多的分歧﹑矛盾是三 十年前不可能预见的。特别是冷战的结束, 过去的国际战略环境已完全不复存在,或 者说现在的中美之间不存在一个共同的敌 人。所以任何一个单个问题都会产生摩擦 甚至是危机。比如说南海的撞机事件﹑比 如说一九九九年的轰炸使馆事件等等,今 后很难讲不会再发生第三个﹑第四个问题。 这就决定中美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当的脆弱 性。
国 旗完利拉和爪代众 生顶的色由美的徽 的整坚丁武分表国 一冠竖横和国白: 敬的合文力别美; 个象条长不的头主 重国众写。抓国顶 新征,方朽国海体 和家国着鹰着最冠 的在其形的鸟雕为 对行由“嘴橄初内 独世寓,象,(一 合纪很合叼榄的有 立界意下征它秃只 众念多众着枝11 国的同半。是鹰胸 国活州为的和33 家主国部盾力)前 的动组一黄箭个颗 权旗为面量。带 热,成”色,州白 国。红上、白有 爱以,,绶象。色 美家鹰、半勇头盾 。示是意带征鹰五 利中之白部气海形 对一为上和的角 坚又上相为、雕图 国个美用平两星 合诞的间蓝自是案 , ——
国石:蓝宝石
国鸟:白头海雕(秃鹰)。美国是世界上最先确定 国鸟的国家。白头雕最早出现于美国的旗帜上是在 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 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并决定新生的美国必须有一 个特殊的国徽。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 通过决议,把北美洲特有的白头海雕作为美国的国 鸟,并把这种鸟作为国徽图案的主体。白头雕外观 美丽、性情凶猛,头上有丰满的羽毛,它的最大特 点是两头白,即白头白尾。它代表着勇猛、力量和 胜利
1、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鼎盛时期:战后—尼克 松 2、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调整时期:尼克松---70 年代末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
3、美国全球战略进一步发展时期: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
(三)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新构想
三、中美关系50年回顾
(一)敌对和僵持时期 (二)逐渐解冻、缓和时期 (三)跌入低谷和逐渐恢复时期
四、30年中美关系发展的规律
五、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
(一)经济利益上升 1、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挑战中美石油神经 2、中国发出2006年首张纺织品出口“配额许可 证
(二)政治分歧严重:人权、西藏、军火、 香港 (三)台湾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