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仓储管理
第五章仓储法律与法规

(4)对保管物品有留置权。 2、保管人义务 (1)保管义务。保管人对保管标的物应尽相
当的注意义务。 (2)发还保管物品。 (3)通知(告知)的义务。 (4)交付保管凭证的义务。 (5)损害赔偿的义务。
(二)寄存人的权利 1、寄存人权利 (1)保管期届满,领取保管物。 (2)无保管期限的保管物,寄存人(寄托人)可
变质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材料。 (3)对入库货物进行验收时,有权要求客户
配合,并提供验收材料。
(4)发现货物有变质或其他损坏时,有权催告 客户做出必要的处置。
(5)有权在情况紧急时,对变质或者其他损坏 的货物进行处置。
(6)有权要求客户按时提出货物 (7)客户逾期提取货物的,有权加收仓储费 (8)有权提存客户逾期未提出的货物 (9)有权要求客户按约定支付仓储费用和其他
第五章仓储法律与法规
2024年10月6日星期日
第一节 物流仓储概述
一、仓储及仓储活动 仓储的定义 广义仓储的定义 广义仓储通常包括: (1)仓储经营者提供的专业性仓储 (2)自有仓储的临时保管仓储 (3)运输环节 的临时仓储 (4)配送服务中的仓储等
二、仓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1、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2、产品整合 3、调节供应和需求 三、仓储活动的类型 1、自营仓储:指物品的仓储业务有企业自己
相关费用
2、保管人的义务 (1)签发、给付仓单的义务。 (2)及时验收货物并接收入库的义务。 ① 验收目标与标准 ② 验收方法 ③ 验收期限 ④ 异议处理 (3)同意客户或者仓单持有人及时检查货物或
提取样品的义务。
(4)危险通知 (5)紧急处置义务 (6)催告的义务 (7)妥善保存、保管货物的义务 (8)按期如数出库的义务 (二)存货人的权利和义务 1、存货人的权利 (1)有权要求保管人给付仓单 (2)有权要求保管人对货物进行验收并就不符
仓储部管理制度文件

仓储部管理制度文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仓储管理,保障物资安全,提高仓储效率,规范仓储作业流程,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仓储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具体岗位责任由各岗位规范文件明确。
第三条仓储部门主要职责为编制仓储计划、保管物资、入库、出库、清点库存、盘点等工作。
第四条仓储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适应公司业务发展和需求。
第五条仓储部门负责人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形象,保障公司利益。
第二章仓储计划管理第六条仓储计划应根据公司生产、销售计划和物资供应情况进行编制,并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第七条仓储计划应明确物资种类、数量、有效期限等信息,确保物资供应及时、充足。
第八条仓储部门应及时调整仓储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数量或种类,并及时报告领导。
第九条仓储部门应遵守公司采购政策,保证物资采购合理、经济。
第十条仓储部门应定期审查和评估仓储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物资保管管理第十一条仓储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物资保管制度,确保物资安全、整齐、干净。
第十二条物资应按照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并设立明确的标识,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十三条仓储部门应定期清点、盘点库存,确保库存数据准确无误。
第十四条对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殊物资应制定专门管理措施,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仓储部门应加强食品、医药等易变质物资的管理,保证物资质量。
第四章运输管理第十六条仓储部门应制定运输计划,根据物资种类、数量合理安排运输车辆。
第十七条运输车辆及司机必须具备相关资质证明,严禁超速超载及酒后驾驶。
第十八条运输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货物运输过程中无损失。
第十九条运输人员应遵守路线规定,准确配送货物,不得擅自更改路线或私自挪用货物。
第二十条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车辆在良好状态下运输货物。
第五章入库、出库管理第二十一条入库、出库操作人员应核对物资数量、品质,确保准确无误。
仓储管理办法

仓储管理办法仓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司仓储管理工作,保证存货安全完整,如实反映各种物资的入库、出库、结存以及计价工作,监督各类物资的合理采购、供应和储存,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达到财产管理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仓储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降低存货成本、增加获利能力、对存货进行决策、规划、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仓储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生产和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部仓储业务。
第二章公司及所属各部门职责分工业务部是业务运行的实际执行部门,对运营货物的仓储管理负主要责任。
业务部负责货物入库、货物存储、货物出库、库存盘点、存货计价等一切事宜。
运营部是公司运营信息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业务部数据的统计、整理、报送与管理工作。
运营部和财务部是业务运行的监督部门,负责核查监督仓库管理情况,并实施组织盘库工作。
第三章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货物仓储管理工作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排查仓库风险,保证国家财产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
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对于易变质、易破损、易腐败的货类,应尽可能按照先入库货物先出库的原则,以防有些货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而产生变化,降低价值,最终使公司蒙受损失。
坚持三不入库原则,无合同不得入库,与合同不符不得入库、验收质量不合格不得入库。
坚持三不出库原则,无合同不得出库,与合同不符不得出库,单据不全或不符合要求不得出库。
第四章选择仓库的要求针对存储的货物,选择符合存储货物性质、种类、特点的仓库或场地。
选择符合国家和相关机构规定的,证照齐全的仓库。
选择性价比高的仓库,将仓储成本和后期物流配送成本低的仓库作为首选。
第五章仓储管理流程业务根据合同采购货物,并与上游供应商约定具体送货时间和交货仓储地点。
货物抵达仓库后,由业务部指派专人对货物进行验收,核对货物名称,检查货物数、质量。
对于货物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类不相符的情况,业务部应暂缓办理入库,并及时联系供应商协商处理,如情况严重的,则予以退货处理。
物流仓储管理实务第五章出库操作实务

物流仓储管理实务第五章出库操作实务出库操作是指将仓库中储存的货物按照客户需求出库并进行发运的过程。
出库操作主要包括货物提取、出库单据准备、货物装车和发运四个环节。
本章将详细介绍出库操作实务。
一、货物提取货物提取是指将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根据出库指令提取出来的过程。
在货物提取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出库要求选择合适的货物提取方式,常见的有人工提取和机械提取两种。
人工提取是指由人工操作员根据出库单号和存放位置从仓库中提取货物。
在进行人工提取时,操作员应仔细核对出库单信息是否与货物一致,确保提取的货物准确无误。
机械提取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如叉车、输送带等)将货物从仓库中提取出来。
机械提取操作效率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工错误的可能性,但需要操作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安全操作。
二、出库单据准备在货物提取完成后,应准备相应的出库单据,以记录货物的出库信息,同时为后续的发运提供依据。
常见的出库单据包括出库指令、发货单和装车单等。
出库指令是客户发出的要求进行出库的指令。
在收到出库指令后,仓库管理人员应按照指令进行出库操作,并保留出库指令作为后续的跟踪依据。
发货单是用于记录出库货物的详细信息的单据。
在填写发货单时,应注明货物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等信息,并由仓库管理人员、客户或承运人进行签字确认。
装车单是用于记录货物装车情况的单据。
在装车过程中,应根据发货单中的货物信息逐一核对并装车,确保货物的准确装车。
装车单上应注明货车车号、司机姓名、装车日期等信息,并由仓库管理人员和司机签字确认。
三、货物装车货物装车是指将出库的货物按照发货单上的信息装车,并进行货物的分类、摆放、固定等操作。
在进行货物装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核对货物:操作员应根据发货单上的货物信息和实际货物进行逐一核对,确保装车的货物准确无误。
2.分类摆放:根据货物的类型和尺寸,应将货物进行分类摆放,便于管理和保护,并避免货物相互摩擦或受损。
国标仓库管理制度

国标仓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仓库管理,提高仓库效率,保障货物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标仓库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仓库管理和操作中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国标仓库管理制度的宗旨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货物的安全储存和准确出库,提高仓储效率,确保客户满意。
第四条国标仓库应当建立健全的仓储管理体系,确保仓库安全、高效、节约、环保。
第五条仓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仓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仓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责任明确、工作规范、运作协调。
第六条国标仓库应当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仓储全过程的集中、统一和自动化管理。
第七条仓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客户信息和仓库内部资料。
第八条国标仓库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九条仓储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
第十条仓储管理人员应当遵守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得擅自决定和执行违反标准的操作。
第二章仓库管理组织结构第十一条国标仓库应当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包括仓储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等。
第十二条仓储管理部门负责仓库的货物管理、入库出库、库内作业等具体操作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物流管理部门负责货物的运输、配送等相关物流工作。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仓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国标仓库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人员层级,设立总经理、副总经理、仓库主管等职位,明确各个职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六条各部门之间应当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实现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形成良好的管理合作关系。
第十七条仓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服从领导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三章仓库管理流程第十八条国标仓库的货物入库管理应当按照标准的工艺流程进行,包括验货、上架、入账等环节。
第十九条货物入库时应当仔细检查货物的数量、质量和包装情况,确保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上架。
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

教案名称:仓储管理实务全册教案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管理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2. 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3. 熟悉仓储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1. 仓储管理的定义和分类。
2. 仓储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3. 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4. 仓储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仓储管理的概念、作用、原则和任务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仓储管理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仓储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仓储管理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仓储设施与设备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设施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仓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3. 熟悉仓储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1. 仓储设施的种类和功能。
2. 仓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3. 仓储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仓储设施的种类、功能和设备的选择方法。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仓库,了解仓储设施的实际应用和布局。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仓储设施和设备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仓储作业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掌握仓储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熟悉仓储作业的管理和优化。
二、教学内容1. 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2. 仓储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 仓储作业的管理和优化。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实操演示法:进行仓储作业实操演示,引导学生掌握操作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仓储作业的管理和优化措施。
1. 课堂实操:学生进行课堂实操,评估仓储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库存管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库存控制的策略和技巧。
3. 熟悉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库存控制的策略和技巧。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操作手册

物流行业仓储管理操作手册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 (3)1.1 仓储管理基本概念 (3)1.1.1 仓储管理的对象 (3)1.1.2 仓储管理的任务 (3)1.2 仓储管理的重要性 (3)1.3 仓储管理的发展趋势 (4)第二章仓储设施与设备 (4)2.1 仓储设施的类型与选择 (4)2.2 仓储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5)2.3 仓储设施的优化布局 (5)第三章仓储作业流程 (6)3.1 收货作业流程 (6)3.1.1 收货准备 (6)3.1.2 收货操作 (6)3.1.3 收货验收 (6)3.2 存储作业流程 (6)3.2.1 货位规划 (6)3.2.2 货物上架 (6)3.2.3 货物保管 (7)3.3 出货作业流程 (7)3.3.1 出货准备 (7)3.3.2 出货操作 (7)3.3.3 出货验收 (7)第四章仓储安全管理 (7)4.1 安全生产责任制 (7)4.1.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义与意义 (7)4.1.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7)4.1.3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8)4.2 仓储安全管理制度 (8)4.2.1 仓储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8)4.2.2 仓储安全管理制度的构成 (8)4.2.3 仓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8)4.3 仓储安全的处理 (8)4.3.1 仓储安全的分类 (9)4.3.2 仓储安全的报告 (9)4.3.3 仓储安全的处理程序 (9)第五章仓储信息化管理 (9)5.1 仓储信息系统的构建 (9)5.2 仓储信息系统的应用 (10)5.3 仓储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11)第六章仓储人力资源管理 (11)6.1.1 管理岗位 (11)6.1.1.1 仓储经理 (11)6.1.1.2 仓储主管 (11)6.1.2 操作岗位 (11)6.1.2.1 仓储管理员 (11)6.1.2.2 仓库保管员 (12)6.2 仓储人员培训与发展 (12)6.2.1 培训内容 (12)6.2.2 培训方式 (12)6.2.3 培训周期 (12)6.3 仓储人员绩效考核 (12)6.3.1 绩效考核指标 (12)6.3.2 绩效考核流程 (13)第七章仓储成本管理 (13)7.1 仓储成本构成 (13)7.2 仓储成本控制方法 (13)7.3 仓储成本优化策略 (14)第八章仓储质量管理 (14)8.1 仓储质量管理标准 (14)8.1.1 货物接收标准 (14)8.1.2 货物储存标准 (14)8.1.3 货物搬运标准 (15)8.2 仓储质量管理体系 (15)8.2.1 质量目标设定 (15)8.2.2 质量计划制定 (15)8.2.3 质量控制与监督 (15)8.3 仓储质量改进措施 (15)8.3.1 员工培训与素质提升 (15)8.3.2 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 (15)8.3.3 质量数据统计分析 (16)第九章仓储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16)9.1 仓储服务标准 (16)9.1.1 服务理念 (16)9.1.2 服务内容 (16)9.1.3 服务质量标准 (16)9.2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16)9.2.1 客户分类 (16)9.2.2 客户关系维护 (16)9.2.3 客户关系拓展 (17)9.3 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法 (17)9.3.1 培训员工 (17)9.3.2 优化服务流程 (17)9.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17)9.3.5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17)第十章仓储业务外包与协作 (17)10.1 仓储业务外包的优势与风险 (17)10.1.1 优势 (17)10.1.2 风险 (18)10.2 仓储业务外包的管理与控制 (18)10.2.1 制定外包策略 (18)10.2.2 选择合适的外包企业 (18)10.2.3 签订外包合同 (18)10.2.4 监督与考核 (18)10.2.5 风险防范与应对 (18)10.3 仓储协作与合作伙伴选择 (18)10.3.1 仓储协作 (18)10.3.2 合作伙伴选择 (19)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1.1 仓储管理基本概念仓储管理,是指对存储在仓库中的物品进行有效的收发、保管、维护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
物流法律法规第五章仓储法律法规

物流法律法规第五章仓储法律法规仓储是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规范仓储行为和保障仓储权益的法律法规可有效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物流法律法规第五章仓储法律法规,涵盖仓储合同、仓储责任、仓储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一、仓储合同仓储合同是仓储业务中最基本的法律文书,一般由仓储人和存储人双方签订。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仓储合同应包括以下要素:合同名称、合同双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存放物品的名称、标记、数量、性质、包装、托运单证和交货期限、应付租金及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此外,仓储人还应向存储人提供仓储设施的安全保障、保管物品的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仓储责任仓储责任是指仓储人在履行仓储合同中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根据《物流仓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仓储人的责任包括仓库管理责任和保管物品责任。
仓库管理责任主要指仓储人应对仓库进行日常管理,保持仓库设施的正常运转,确保仓库的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
保管物品责任主要指仓储人应妥善保存存储人交付的货物,并按照约定提供货物的保管、保险、防潮等服务。
同时,仓储人还应对存储人因仓储损失提供相应的赔偿。
三、仓储监管仓储监管是指政府对仓储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为了保障物流供应链的安全和公平竞争,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仓储法律法规。
例如,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仓储行业质量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质检机构对仓储企业开展监察和监督,并对不符合标准的仓储企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另外,物流监管部门还制定了《仓储行业标准规范》等一系列标准规范,明确了仓储行业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对仓储企业进行规范和约束。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仓储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以下将以某仓储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
某仓储企业与存储人签订了一份仓储合同,约定存储人将货物存放于该仓储企业的仓库中。
然而,由于仓储人未按照约定妥善地保管货物,导致货物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存储人依据仓储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向仓储企业提出了赔偿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6
0015 0105
6
7 8
30
35 40
98605
76286 46202
4445893
4522179 4568381
92
94 95
B
B B
3016
1116 1010
9
10 11
45
50 55
43835
38660 27192
4612216
4650876 4678068
95
96 97
B
C C
0880
2、零库存的意义 可免去仓库库存的一系列问题,如仓 库建设、费用管理、存货维护、保管、 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有资金,物 品老化、损失、变质等。 3、零库存属于微观经济范畴 从全社会来看,不可能、也不应该实 现“零库存”。
(二)、实现零库存的方式
1、委托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 2、推行配套生产和“分包销售”的经营制度 3、实行“看板供货”制度 4、依靠专业流通企业组织准时而均衡供货
(二)检验凭证 凭证检验的依据是供货合同。 主要是检查供货合同上所记载的物 品的规格、型号等是否与物品入库单、 交运单、货票及物品质量证明等单据和 凭证是否一致。
供货合同主要包括物品的规格、型号、 数量、供货单位、供货方式、供货批次 和时间、地点、包装标准、提运方式、 责任区及争论解决方式、双方主管人签 章。
第三节 仓储业务流程及其组织管 理
一、仓储基本业务流程 仓储的基本业务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货物入库阶段、货物储存阶段和货物出 库阶段。
收货常用的四种方式: 1、到车站、码头提货。 特点:适用于零担托运、到货批量较小的 货物。 2、到货主单位提取货物。 3、托运单位送货到库提货。 4、铁路专用线到货接货。
接货准备
检验凭证
货物检查 问题处理 验收准备 核对资料 货物搬运 接货
验收实物
问题处理 建立入库凭证 集装单元化 分配货位
货物验收
入库
入库操作
(一)接货准备 为提取货物做好准备工作:
◆ 接运员连同保管员、调度员做好场地、 装卸设备和人力的安排; ◆ 接货时做到准备充分、手续清楚、责任分明、 单据和凭证齐备
保管、理货、包装等;辅助生产活动,是指为保 证基本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项活动,如装 卸搬运要用到托盘、叉车、巷道堆垛机等设备,这 些设备的维护与修理;货架、仓库的维护;保管货 物时用到的各项技术的研究、开发等等,这些活动 并不直接作用于货物,我们把这类活动称作辅助生 产活动。 2、仓储的基本功能 仓储系统主要有两个基本功能:储存功能和保管 功能。 储存简单地讲就是把物品储备起来。保管是 对储备起来的物品进行的保管。
平库
楼库
筒仓库
高层货架仓库
第二节 库存管理
一、ABC分析
1、基本思想 20-80原则。 “关键的少数和一般的多数”:在一 个系统中,少数事物具有决定性的影 响;相反,其余的绝大部分却不太有 影响。
2、ABC分析的一般步骤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制ABC分析表;
(4)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 对于成本控制来说,一般将占用 65%~80%价值的15%~20%的物品 划分为A类物品;将占用15%~20%价 值的30%~40%的物品划分为B类物品; 将占用价值5%~15%的物品划分为C 类物品。 (5)绘ABC分析图
库存物资ABC分级比重
级别 A B C 年消耗金额(%) 60—80 15—40 5—15 品种数(%) 10—20 20—30 50—70
二.零库存管理
有人认为库存 “是企业的癌症”,因 为库存会产生: (1)仓库建设、管理等费用; (2)储存物占用资金及利息; (3)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 (4)保险费用支出; (5)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 费用。
(1)产 品编码 D-204 D-205 D-207 D-208 D-209 D-215
(2) 顺序 1 2 3 4 5 6
(3) 顺序百 分比 (%)
(4)每月 销售额 (千元) 5056 3424 1052 892 843 727
(5)销售 额累计 (千元)
(6)销售 额累计百分 比(%)
(7) 分类
4、举例分析 某仓库产品共有20个类别,它们的全年 销售情况如表。 表中第(1)栏是产品代码; 第(2)栏为产品全年销售由大到小的排 列顺序; 第(4)栏是产品的全年销售额。
(1) 产品代码 1002 1119 2019 1019 0005
(2) 顺序 1 2 3 4 5
(3) 顺序百分比 (%) 5 10 15 20 25
百销 分售 比金 额 累 计
ABC(Pareto巴雷特)曲线
%
A
B
C
顺序百分比%
ABC分析结果
分 类 顺 序 结 果 包括产品代码 管理 要求
A
1、2、 3
产品百分比15% 销售金额百分比 77%
产品百分比30% 销售金额百分比 18% 产品百分比55% 销售金额百分比 5%
1002、1119、2019
(三)、实行配送制,实现零库存
1、原因 通过配送,把企业外部的供应系统与 企业内部的供应体系融为一体,将二者 合二为一。 通过配送,可以集中库存的优势为众 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周到的、全方 位的物流服务,能够有效地适应生产节 奏变化和市场形势变化。
2、形式
以“多批次、少批量”方式向用户配送 货物 用集中库存和增强调节功能的办法,有 保障地向用户配送货物 采用“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方式 向需求者供货
第五章 仓储管理与储存技术
库存:库存指的是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 态的物资。 储备:物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物资 的行动,也是这种有目的的行动和其对象 总体的称谓。 储存: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 广泛的经济现象,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 的经济现象。
含义
1、库存(1)位置(2)目的 2、储备:能动的、有目的的 3、仓储 4、储存:广泛的概念
7720
8390
92
100
B
C
分层的ABC分析结果
A B 1,2 3 7 5 8 4,6 9--18 C
按 价 值 分 类
A B C
按保证程度分类
作 业:
某公司14类产品的ABC分析和管理。要求: (1)计算表中剩余内容;(计算时取整 数) (2)画出ABC曲线; (3)得出ABC分析结果(列表)。
分类的标准可以不同:如
(1)以占用资金为标准; (2)以物品特性为标准; (3)以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为标准; (4)以用户特点为标准; (5)以运输时间长短为标准等。
(3)案例
例:某仓库共保管3439种不同种类物品, 各种物品的单价已知,试应用ABC分类 法简化其管理过程。
分层的ABC分析
按平均资 金占用额 的分层范 围(百元) >6 种类 数 种类累 计 累计百 分比(%) 平均资 金占用 额(百 元) 5800 资金占 用累计 (百元 ) 5800 累计百 分比(%) 分类 结果
0458 1092
18
19 20
90
95 100
2807
2503 2015
4827679
4830182 4832197
100
100 100
C
C C
步骤: (1)计算表中第(3)(5)(6)内容; (2)以第(3)栏为横坐标,第(6)栏为 纵坐标,画ABC曲线(也叫帕累托Pareto 曲线); (3)列出ABC分析结果。
重点 管理
B
4~9
1019 、 0005 、 2116 、 一般 0015、0105、3016 管理 1116 、 1010 、 0880 、 次要 0715 、 0625 、 0304 、 管理 3913 、 3221 、 2310 、 0458、1092
C
10~20
5、多重与多标准ABC分析 (1)多重ABC分析 如将产品先分ABC,再将A分为AA、 AB、AC;B分为BA、BB、BC;C分为CA、 CB、CC。 (2)多标准ABC分析
第一节 仓储基本知识
1、仓储概念 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 保管。一般说来,它指的是从接受储存物资 开始,经过储存保管作业,直至把物品完好 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其中包括存货 管理和各项作业活动。 仓储的各项作业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基本生产活动;另一类是辅助 生产活动。基本生产活动,是指劳动者直接 作用于储存物品的活动,如装卸搬运、货位 分配、盘点、 下 一页
0715 0625
12
13 14
60
65 70
18856
16304 10256
4696924
4713228 4723484
97
98 98
C
C C
0304
3913 3221
15
16 17
75
80 85
89331
7817 4240
4812815
4820632 4824872
99
100 100
C
C C
2310
260Βιβλιοθήκη 2607.569A
5-6
4-5 3-4 2-3
86
55 95 170
346
401 496 666
9.9
11.7 14.4 19.4
500
250 340 420
6300
6550 6890 7310
75
78 82 87
A
B B B
1-2
<1
352
2421
1018
3439
29.6
100.0
410
670
E-101 E-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