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于晶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水在变成冰的过程中,它的体积会()。
A.变大B.变小C.保持不变2.()通常是灰色的,有时会覆盖大部分天空,变厚时,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A.层云B.积云C.卷云3.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不断上升B.保持不变C.逐渐下降 D.先上升后下降4.白糖在水里溶解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糖能被过滤出来B.白糖不会沉淀C.白糖在水中是均匀分布的5.下列方法不能将木屑和铁屑分离的是()。
A.用磁铁吸B.用筛子筛C.放入水中利用沉浮分离6.大雨24小时的降水量是()。
A.10-25毫米B.25-50毫米C.50-100毫米7.下雪时,观察到雪花飘向东南方,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8.温度计读数的正确方法是()。
A. B. C.9.下面糖块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A.不断搅拌糖块B.把糖块切碎C.切碎糖块并搅拌10.可以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是()。
A.铁屑B.面粉C.洗衣粉D.沙子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砖块放入水中会冒气泡,说明砖块中()。
2.温度计()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3.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冰雹、()、()等。
4.空气和水都是()、无味、透明的、()。
5.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填“相同”或“不同的”)。
6.()是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7.()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
8.水结成冰后,就从()体变成了()体,体积会()。
9.虽然空气很轻,但是有一定的()。
10.水在()摄氏度时会结成冰,此时水由()态变成()态。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云。
()2.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2个等级。
()3.砖头放入水中会冒泡,说明砖头中有空气。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如果我们想让水结冰,那么我们需要()。
A.给水加热B.给水降温C.把水放在阳光下2.冰雹天气一般出现在()。
A.7月B.11 月C.1月3.冰激凌里的水的形态是()。
A.固态B.气态C.液态4.如果在下图中的杯子底部戳一个小孔,然后对准小孔吹气,下面三种可能产生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会占据杯子更多的空间,杯子里的水位会上升B.空气会占据杯子更多的空间,杯子里的水位会下降C.水会占据杯子更少的空间,杯子里的水位会上升5.在温度为()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
A.0℃B.-1℃C.4℃D.-100℃6.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
A.纸团不会湿B.纸团会湿C.以上都不对7.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是()。
A.都是会流动的B.都是摸不到的C.都是白色的8.根据云量,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是()。
A.台风天B.晴天C.阴天9.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华伦海特B.摄尔休斯C.阿尔伯特D.伽利略10.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B.水杯不加盖时,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是因为液态变成固态C.秋天草地上出现露珠,是因为气态变成液态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冰融化成水后,在试管中占据的体积会()。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
2.用橡皮泥做各种东西,橡皮泥的()发生了变化。
3.空气的()形成了风。
4.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过了一会儿水的温度会(),数小时后水会()。
5.虽然空气很轻,但有一定的()。
6.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空气()形成了风。
8.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
9.()是用于分离水和食盐的仪器。
10.风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是()风。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液体中的微粒运动慢下来后, 它会凝固成()。
A.气体B.液体C.固体2.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 其特点是()。
A.体积相同B.体积大C.体积小3.-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4.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 应用()。
A.焰心加热B.内焰加热C.外焰加热5.冬天吹暖空调时, 将出风口朝下, 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
这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 会下沉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6.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有相同的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体积都发生了变化C.都没有生成新物质7.在风力预报中, 特征描述为“大树摇摆, 难以打伞”, 这是()风。
A.2级B.4级C.6级8.关于水沸腾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直不变B.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到达水面时破裂C.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汽是水蒸气9.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B.公斤C.毫升10.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 不正确的是()。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 D.能被压缩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0分)1.写出下面四个温度计的读数。
()()()()2.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的原理。
3.有一个已经装满空气的塑料瓶, 我们()(填“能”或“不能”)继续往里面充一点空气。
4.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 水结后的体积会()。
5.在冰里加盐可以得到()的温度。
6.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7.水结冰会从()变成固态, 结冰后的体积会()。
8.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如果一个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0毫米, 我们确定下雨等级为()。
9.温度表上显示的刻度是20, 应该读(), 写作()。
10.与水一样, 生活中很多物质的()、()、()改变后, 还是原来的物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夺分金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通常用()方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B.加热C.搅拌2.大小相同的两块方糖,把一块研碎,同时放入装有半杯水的两个杯子中,溶解快的是()。
A.切碎的方糖B.没切碎的方糖C.一样快3.在瓶中装半瓶水,瓶口用橡皮泥密封,A、B是两根吸管(如图)。
从B管往里吹气,水从A管中冒出来。
这是因为()。
A.吹气的力很大,把瓶里的水吹进了A管B.吹进的气占据瓶子的空间,水被挤进了A管C.吹进了热气,使瓶里的水膨胀后,流进了A管D.吹气时吹动了瓶里的水,水就流进了A管4.下列()不是描述天气的?A.今天的体育课上不了了B.今天有云,早上冷C.阴天,还有风5.在蒸发过程中,有一些操作注意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棉网的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B.水完全蒸发后再熄灭酒精灯C.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6.下列有关空气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空气没有质量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可以流动D.空气可以压缩7.杯中装的热水,盖上玻璃片会观察到()。
A.杯子外壁有水珠B.玻璃片上方有水珠C.玻璃片下方有水珠8.下列物品,能够将铁屑和木屑顺利分开的是()。
A.漏斗B.酒精灯C.筛子D.磁铁9.玻璃中装满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还有()。
A.一瓶空气B.半瓶空气C.大半瓶空气10.下列现象中,()属于水变成水蒸气。
①晾衣服②烧开水③水结冰A.①②B.②③C.①②③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占据空间的大小容易发生变化,()占据空间的大小很难发生变化。
[填“空气”或“水”]2.气温是指室外()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来测量气温。
3.下图是小丽自制的天平,此时天平两端处于()(填“倾斜”或“平衡”)状态,把右侧气球中的气体放掉,天平会向()(填“气球”或“重物”)一端倾斜,这个实验说明空气()。
4.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但有一定的()。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规定观测温度时应()。
A.俯视B.平视C.仰视2.某天,小明测得教室外的温度是35℃,教室内的温度是25℃,此时很有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3.有些生物也能“预报”天气。
下列现象预示即将要下雨了的是()。
A.蚂蚁觅食B.蜻蜓低飞C.春蚕吐丝4.溶解的快或慢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搅拌②温度③颗粒④颜色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5.一个地区的气温是指当地的()。
A.大气的温度B.自然状态下水的温度C.土地的温度6.下列3个透明玻璃瓶中。
最合适用来测量降水量工具的是()。
A. B. C.7.将一只充足气的篮球放在天平上称得它的重量是550克。
如果把篮球里的气放掉,再放在天平上称。
这时称得的重量()。
A.小于550克B.等于550克C.大于550克8.下列实验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
A.加盐B.用热水C.搅拌9.下列工具最适合用来称空气质量的是()。
A. B. C.10.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很轻,没有重量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是液体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我们可以利用()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2.物质可以分为()态、()态、()态。
3.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4.()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5.体积相同的空气、水和石头相比较,()最轻。
6.堵住空注射器的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或用力向上托动活塞,活塞会()(填“运动”或“保持不动”)。
这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间会随着活塞的变化而变化,即可以被()(填“压缩”或“缩小”)或者被()(填“扩张”或“拉伸”)。
7.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国旗向西展开,则此时刮的是()风。
8.我们日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字母符号表示()。
9.空气受热后会(),变冷后又()。
10.云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天气将怎样()。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对于“纸撕成纸屑,水凝固成冰”这两个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但“水”凝固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冰”。
B.“纸”撕成“纸屑”后还是“纸”这种物质,“水”凝固成“冰”后也还是“水”这种物质。
C.“纸”撕碎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纸屑”,但“水”凝固成“冰”后还是“水”这种物质。
D.“纸”撕碎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纸屑”,“水”凝固后变成了另一种物质“冰”。
2.以下场景中可以用“多云”描述的是()。
A. B. C.3.可以溶解在水中的是()。
A.食盐B.面粉C.沙子4.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一杯水的温度是80℃,另一杯水的温度是50℃,则()。
A.80℃的水中冰化得快B.50℃的水中冰化得快C.两杯中的冰化得一样快5.()又叫寒暑表。
A.气温计B.温度计C.体温计6.如果我们把一小包盐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水中有剩余的食盐,此时再加入一些食盐后,()。
A.这些食盐继续溶解在水中B.这些食盐不能溶解在水中 C.无法判断是否溶解7.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B.水杯不加盖时,杯中的水会自动减少,是因为液态变成固态C.秋天草地上出现露珠,是因为气态变成液态8.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和我们挂在室内的温度计上测量的气温()A.应该是一样的B.室内温度一般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高 C.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通常与室内温度是不同的9.如图①-④,制作一面风旗,根据风旗的飘动情况对风力大小做出判断,其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②风旗的状况可以描述为风旗不动,表示无风,风速等级为0级B.图③风旗的状况可以描述为风旗大动,表示大风,风速等级为2级C.图④风旗的状况可以描述为风旗微动,表示微风,风速等级为1级10.小明计划在学校测量气温,应选在()测量更为准确。
A.教室里B.操场上C.大树下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用蒸发的方法进行食盐和水分离的实验中需要蒸发皿、石棉网、()、()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观察时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A.0℃B.10℃C.-10℃2.水的三态变化是由()决定的。
A.形状B.温度C.体积3.下列关于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都是透明的B.液体都有固定的形状C.液体都是会流动的4.下列方法能将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的是()。
A.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B.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C.把海水放在漏斗中过滤5.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是()。
A.毫米B.毫升C.千克6.小明站在升旗台前,看见国旗飘向北方,这时风向为()。
A.东风B.西风C.北风D.南风7.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把食盐和沙分离出来。
A.蒸发B.过滤C.沉淀8.在过滤实验中,下列哪种仪器不可能用到()。
A.滤布B.滤纸C.酒精灯9.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是因为空气()。
A.看不见B.没有体积C.很容易被压缩10.下列现象不能记录在“我的天气日历”里的是()。
A.台风B.雾霾C.寒冷D.四季如春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1.列举水在自然界中三种形态的名称:()、()、()。
2.()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24小时降水量()毫米属于大雨。
3.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4.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从()状态变成()状态。
5.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向是风()的方向。
6.我们可以利用()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7.折纸的过程中,纸改变了()但没有产生()通过一定的手段还可以恢复()8.气象学家通常把云的形态分为()、()和()。
9.水在自然界有()、()、()三种存在状态。
10.物体按照他们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三类,其中我们呼吸的空气属于()。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如果我们厂制的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与当地气象台预报不同,应以气象台的为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图气温计的读数是()。
A.零下五摄氏度B.五摄氏度C.零摄氏度2.纤细的羽状云是()A.层云B.积云C.卷云3.某科学小组对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B.为了让水变成冰需要降低水的温度C.水和水蒸气都是液态的4.在下列温度条件下,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
A.10℃B.50℃C.90℃5.气象部门报告降水概率为70%以上,就是说()。
A.有下雨的可能性B.下雨的可能性很大C.下雨的可能性很小6.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
A.变大B.不变C.变小7.某同学要测量一天的气温,其中读数方法不正确的是()。
A.将气温计拿到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读数B.读数时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C.示数稳定后再读数8.与水相比,空气具有()的特性。
A.无色、无味B.没有一定的形状C.比较轻,容易被压缩9.下列()不是描述天气的?A.今天的体育课上不了了B.今天有云,早上冷C.阴天,还有风10.将蜡烛点燃,然后将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子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塑料袋将升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袋会-一直飘在空中B.塑料袋飘在空中,过一会儿会落下来C.塑料袋上升一小段距离后马上就会落下来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17世纪时,伟大的科学家()用实验证明空气具有质量。
2.烧水时的“白汽”是水受热产生的()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
3.()是观察和记录天气的重要内容。
4.一般来说,水烧开时的温度是约()℃;结冰时的温度是()℃。
5.用()可以给一个袋子打入一定量的空气。
6.()和()是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7.空气会()空间,例如:我们给皮球打气,皮球会()。
8.如下图是小明自制的天平,此时天平左右两端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一些豆子,处于平衡状态。
当往皮球中继续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啦卷面干净有2分哟!
一、填空题(15分)
1、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其中
支持燃烧的气体是(),大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下的主要是()。
2、我们一般从()、降水、()、()云量等方面来描述
一天的天气。
3、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因是上()下()。
4、零下10摄氏度写作:(),15摄氏度写作:()、
5、常温常压下,水是()、()、()透明的液体。
6、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
7、水能沿着有微细孔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
二、判断题(10分)
1.液体是没有固定形状的。
()
2.我们周围的空间不是真正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
3.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浮在水面上,因为铁比水重。
()
4.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
()
5.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
6.测风向,应在低洼封闭处。
()
7.树叶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8.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9.使用仪器测量比感官更准确。
()
10.液体体积单位“毫升”可以用cm 表示。
()三、选择题 (14分)
1、小明说:“我面向北感受到风迎面吹来。
”这时是_______
A 北风
B 南风
C 西风
2、 _______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A 爱因斯坦
B 爱迪生 C牛顿
3、给铅笔分类,可以按笔的_______来分成长铅笔和短铅笔,也可以按笔
的_______来分成粗铅笔和细铅笔。
A质量 B 粗细 C长短
4、牛奶是_______ 。
A固体 B 液体 C气体
5、红旗飘动,说的是_______级风。
A三级 B 五级 C八级
6、下列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沉的____。
A泡沫板 B玻璃球 C小木块
四、把相关的内容连起来(4分)
眼睛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耳朵物体的气味
鼻子声音的大小、高低、
舌头食物的味道
五、探究与实验(5分,1小题3分,2小题2分)
1、将干燥的纸团放入杯底,再将杯口朝下竖直放入水中,直至水面没过杯底,杯内的纸团()。
(A会湿 B不湿)
实验说明:()。
(A 空气需占据空间 B空气能被压缩)
2、有什么办法使沉在水底的鸡蛋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