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满分作文2018003 精品
2018高考现代文阅读教案(14份)-人教课标版13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导学
流程
教 师 活 动
个性补充
解读高考趋向
古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写人叙事散文)和物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高考散文对形象的考查,常从两方面设题,一是赏析形象特点,一是赏析形象的作用,命题者往往又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命题。
()简要分析××形象的特点。()文章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文章着意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答题策略和方法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作用
.赏析人物形象特点的方法
()从叙事情节中加以分析概括。
()从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加以概括。
(二)赏析物象的特点及作用
鉴赏作品物象一般要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形象特征,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性格、精神品质);一是它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作答:
.抓住散文的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的场合。写景散文,需标记景观,因为景观就是物象;状物散文,需标记事物。
.明确物象额外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
()思索在结构上的作用:①开头结尾的谋划;②详略主次的安排;③行文线索的贯穿;④过渡照应的勾连;⑤伏笔悬念的设置等。
()思索主要形象、次要形象的不同作用
①主要形象的作用是揭示散文的“神”。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
②次要形象的作用:内容上能起到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文章内涵、深化主旨、寄托作者情感等作用;结构上能起到线索、伏笔、悬念、过渡、照应等作用;另外还能起到通过衬托、对比等手法使主要形象更加突出的作用。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四 写作 Word版含解析

第4部分写作第一讲高分作文亮点剖析深刻篇莫畏浮云遮望眼高考阅卷直击特级教师肖家芸曾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
高考作文最缺的是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深度。
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角度问题。
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角度,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级的高低”。
文章要想从人尽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就必须有给人启迪的独到见解,哪怕只是见解深刻的句子。
独到见解从何而来?它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来。
从2015年全国各省市作文版块材料的综合分析中可以见出,有四种思维能力尤受命题专家关注:(1)深度开掘能力,(2)立体观照能力,(3)辩证分析能力,(4)多维思维能力。
作文技法突破(一)由表及里深入本质由表及里是指文章透过表面的人或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发掘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向深处想一想,揭示本质”。
如:中国民众一年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持平(现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本质)的现状。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是常见的递进式思路,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的过程。
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运用这种递进式思路,层层剥笋,开掘取意。
记叙文中,在叙述了一件事或描写了一处景物之后,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议论,能够跳出就事说事、就景写景的肤浅层次,使主题更深入透彻。
如有考生在描写了生长于砖缝中的小草后,做了这样的开掘:“这几株长在砖缝里的小草的确不简单。
因为这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水分和土壤,也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可它们居然顽强地生长起来,真了不起!”既写出了小草的不屈精神,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提升了文章档次。
议论文中,这种方法对增强论证力量更见奇效。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三语⽂教案范⽂(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三语⽂教案范⽂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设想】 1、学情分析 本⽂的教学对象是⾼三的学⽣,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然科学⼩论⽂。
因此,学⽣对这种科学⼩论⽂已经有⼀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的简介性。
但对于⽂中提出的诸如“⽂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2、教学⽬标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类⽂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实⽤类⽂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对⽂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
知识教育⽬标: ①理清⽂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
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培养⽬标: ①学习本⽂科普⽂章的语⾔特⾊,并指导学⽣在说明⽂或议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②通过对课⽂的⼀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学⽣探究问题的能⼒。
情感培养⽬标:通过学习,提⾼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
激发学⽣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根据⾃然科学⼩论⽂的特点和学⽣的学习状况,将本⽂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法”。
教学难点: ⼀,对建筑术语如“所”“⽃拱”“举架”的理解。
⼆、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教学⽅法】 (⼀)教学⽅式: 学习说明⽂,主要让学⽣了解⽂章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说明⽂简洁明了的语⾔,并把学到的技巧运⽤于平时的写作中。
还要激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主探究能⼒。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 精品作文赏析8篇

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全国新课标卷Ⅲ)精选【阅卷评分(一类文上)】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9分总分59分大山的故事四川一考生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却与大自然展开了恶性竞争,最终,“人定胜天”败给了“顺应自然”。
——题记两个村子以大山为界,村支书都已年过半百,也都没什么文化,但对村子的管理理念截然不同。
东村的支书喜欢请教年轻人,他学着顺应时代的发展,甚至还用上了智能机;西村的支书比较强势,拒绝新事物,他喜欢四处转悠,东家柴火没捆好,西家农具没放好,都要说道说道。
两个支书带领村民开山修路、凿渠,凡事都身先士卒,一心为民,因此深得民心,当了20年的支书,也没人能撼动他们。
见村里的山秃了,水浑浊了,鱼儿少了,鸟儿不见了,东村的支书忧心如焚,下令村民封山育林,还要求大家开挖水渠,修防水堤。
不少村民慑于支书的权威,心不甘情不愿地照做了,私底下很不服气——支书老糊涂了?咱一个落后山区,不就靠山吃山么?西村的支书却截然不同。
他顺应“民心”,鼓励大伙儿拼命地砍树卖钱,毁林造田。
大伙儿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惜的是,这儿再也不是那个“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乡村了。
几年过去了,东村的防水堤修好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让支书心满意足,但是村民的不满情绪也悄然滋长着。
西村的参天大树早已变成了一沓沓钞票,甚至连小树苗也被贱卖了,但是村民的腰包越来越厚实了。
这一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两位支书都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提名,也都通过了上级的考察。
东村村民私下相互撺掇,发誓要将支书赶下台;西村村民也暗自商量一定要让支书继续当下去。
东村的好心人对支书说:“您老为咱村里操劳了一辈子,咋就不明事理呢?”支书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难道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明白吗?”“可老百姓只顾眼前的利益,哪在乎将来啊!”好心人若有所思,忧郁地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正式投票的前一天晚上,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暴雨下了整整一夜。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案(优秀7篇)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篇一一、知识教育目标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一、导入(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
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
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
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
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优秀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优秀(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职场文书、条据书信、祝福语、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place documents, doctrinal letters, blessing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优秀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优秀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6篇)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6篇)1. 《红楼梦》教学设计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高三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掌握分析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方法•培养批判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学步骤1.导入: 通过展示书籍封面和介绍作者背景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2.梗概讲解: 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小说情节和主要人物关系。
3.分析主题: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4.分析人物形象: 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等。
5.阅读和讨论: 学生阅读指定章节,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问题和交流感想。
6.个人写作: 学生根据所读章节和讨论的内容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文章。
扩展活动•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全本小说,并撰写读后感。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人物扮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 中国古诗教学设计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专门针对高三学生学习中国古诗的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和鉴赏中国古诗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掌握古诗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提高写作和创新思维能力1.导入: 通过播放古代音乐和展示古诗名句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2.介绍古诗概述: 简要介绍古诗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3.鉴赏名篇: 选取一些经典的古诗作品,辅以注释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修辞手法学习: 分析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意象的运用。
5.创作练习: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自主创作一首古诗。
6.朗诵和评析: 学生互相朗诵自己的古诗,并进行评析和讨论。
扩展活动•学生学习并欣赏更多的古诗作品,挑选自己喜欢的进行分析。
•参观古代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3. 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简介该教案设计旨在提高高三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强化对古代中国文字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目标•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增强对文言文篇章的解读能力教学步骤1.导入: 通过展示文言文的魅力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高中作文精选教案篇一一提起作文,同学们总是眉头紧皱,一说上作文课,大家总是怨声载道。
作文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但作文60分的分值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我也鼓励同学们不要惧怕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作文分数指日可待。
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注重教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作文写得呆板无趣,要么就是照范文仿写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在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解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写作表述能力。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能达到一些的效果。
一是素材的积累。
许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苦于没有素材,或者说来说去只是千篇一律的素材,毫无新意。
我们语文组就搜集印发一些新颖素材发下去,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背诵记忆,或者通过阅读课来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
坚持下来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记得有次我让他们观看了关于“瓷娃娃”刘大铭的事迹,大家都颇有感触,在笔记中八班的姜亚楠同学这样写道:“我们是奔跑者,奔跑在青春的路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好的身体。
如今的一些年轻人不珍惜自己的身体,随便一点小困难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此时的你正因一些不顺心的事打算放弃生的权利,那么瓷娃娃刘大铭或许会唤起你秋声的欲望。
患有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的他,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接受过十多次手术,在被医生宣判死刑时,他凭借强烈的求生欲望,自学英文给国际医疗结构发送自己的病例,最终获得了远赴意大利米兰接受脊椎重建手术的机会。
他的身体里被安上了13颗螺丝钉,植入了三块钛合金板,体内的血液被换掉了三分之二,他活下来了,他感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锥心般的疼痛。
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勇敢地选择了这次冒险。
”这个素材就可以运用到“选择”“勇气”“永不言弃”之类的作文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选登:季节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很受关注。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一反自行命题前3年的传统,在作文题的命制上直接给出题目———《季节》,要求考生写一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个题目,看似平实,但要出彩却不容易。
今年我省的考生在这个命题上的发挥如何?昨天,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工作结束,共评出12篇高分作文。
让我们随着这12位考生的笔触,去品读他们眼中的“季节”,去看看考生们给我们怎样的答卷。
季节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
当春来到时,就有“桃之夭夭”的景致;当夏来到时,就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机;当秋走近时,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冬走近时,会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韵致。
那该是怎样的乐趣,怎样的生活?
有四季伴你前行,生活的路多姿多彩,一路蜂忙蝶舞,一路花香弥漫。
而如今?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于是春天的草没有了立足之地;土地水泥化了,夏天的溪流没有了流淌的床;清洁工扫得勤快,秋天的落叶没有了归根之所;扫雪车多了,冬天的雪没有了消融之家。
工厂的烟囱多了,挺拔的大树多了,宽阔的大道有了,山间宁静的小路没了。
哎,我们多么可怜啊。
办公室一族无论严寒或酷暑,总有空调机调节室内温度。
办公室似乎可以称得上“四季如春”,可君不见那里面的空气如何的污浊!
一名演员,必须在酷夏顶着大太阳穿冬天的棉袄,还要对着摄影机微笑,显得“很温暖”。
外面,明明大雪飘飘,她还要穿着清凉的夏装在台上演出,演出夏天的味道。
可怜的人哪!
季节,如此与他们格格不入。
季节很艰难地想走近他们,他们有些人却用手一挥,摆开了四季。
有的人汲汲追求,追求财富,追求地位名望,所以他们厌恶四季,一年到头只要能西装革履,风风光光就行。
这些人,是季节该抛弃的人!
可是,绝大部分的人是可怜的。
他们喜欢季节,可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安排表上,没有安排与四季见面玩耍的时间。
他们是被迫离开季节的。
能不可怜他们吗?
什么时候,还能够有像李清照那样与朋友一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时光;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去原野桥畔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清爽?
城市在一座座地建设着,为何不给季节留一个空间,让他们在城市安家?不要只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
怀念从前,向往明天。
希望明天,季节在城市扎根发芽,开花,如歌般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