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的静脉穿刺要求与探讨
CT增强造影静脉注射造影剂注意事项

CT增强造影静脉注射造影剂注意事项
在病房内:
1、留置针选择:建议使用耐高压留置针,禁止使用24号(黄色)的留置针,至
少使用22号(蓝色)的留置针,20号(红色)、18号(绿色)的留置针更好。
2、留置针穿刺部位尽量避开关节部位,不能选择颈外静脉留置。
3、请指导需要做CT或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尽量穿病号服,病人可以避免太多的麻
烦。
4、碘造影剂禁忌症:碘剂过敏史,甲亢、哮喘、肾功能不全病史.
5、检查后指导病人多饮水。
在CT室
6、头皮针必须使用CT专用头皮针(绿色针翼),不能用普通头皮针,避免头皮针
爆裂。
7、用于输注造影剂的留置针这条静脉路同时在输液的话,必须拔出普通头皮针,
光是夹掉输液皮条的开关是不行的,容易造成高压注射时造影剂从另一侧喷出的不良后果。
8、CT头皮针与肝素帽连接好后必须打开留置针小开关,并转动高压注射泵进药
开关,检查是否通畅,有无药液渗出。
9、因特殊情况留置针打在关节部位的,病人又不会较好配合的话,请家属在身边
帮助拉托住病人的肢体,确保注射药液畅通无阻。
10、准备就绪向技术员发出“开始注射”口令,等高压注射造影剂8-10秒,病
人无异常情况,局部无渗出现象,离开机房。
11、注射扫描完毕的处理,留置针常规处理,病情观察.。
CT增强注射操作流程

CT增强注射操作流程1.术前准备在进行CT增强注射之前,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肾功能情况等。
确保患者了解检查目的,必要时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
根据患者的病史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
在术前准备时,还需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造影剂、静脉置管器具等。
2.选择造影剂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需要,选择适当的造影剂。
常用的造影剂有碘油、碘水、碘酸钠等。
各种造影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同,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静脉置管将患者的静脉通道做好,以便于注射造影剂。
一般选择手臂或手背静脉作为静脉通道,通过穿刺放置导管,确保导管通畅,并采用适当的固定措施。
4.注射造影剂将事先准备好的造影剂注入患者的静脉通道中。
注射速度一般为2-3ml/s,需要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注射速度,避免造影剂过快进入体内引起不良反应。
在注射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反应。
5.造影剂扩散和扫描注射造影剂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让造影剂充分扩散到需要检查的器官或组织中。
在等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做好体位标记。
完成等待后,开始进行CT扫描,获取增强后的影像。
6.影像诊断获得CT增强影像后,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诊断。
通过观察影像特征,分析器官结构,判断病灶性质和范围,为患者提供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7.后期处理完成CT增强注射后,需要做好后期处理工作。
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导管等一次性医疗器具进行消毒处理或丢弃。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及时处理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CT增强注射的操作流程需要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患者安全和检查准确性。
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保障检查顺利进行。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温暖的护理服务,减轻患者的紧张和不适感。
只有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CT增强注射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颈外静脉穿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护理实践 与研究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2 4期( 下半月版
・
1 0 5・
颈外静脉穿刺在 c 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傅
摘 要
丽
万丽 蓉
陈
晨
目的: 探讨在 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 中, 应用颈外静脉穿刺注射 造影剂行 c T增强扫描的效果 。方法 : 我院 2 0 1 2年
1 ~1 0月行 c T增强 扫描患者 中行颈外静脉穿刺者共 3 O例 , 均采用 S t e l l a n t C T注射 系统 , 注射针头 为一 次性 使用静脉 留置 针 , 造
1 资料与方法
刺点 , 穿刺针 与静 脉平 行 、 与皮 肤呈 1 5 。~ 2 0 。 角进针 , 见 回血后 即穿 刺成 功 , 连 接 自动高 压注射 器 连接 管 自 动注药 , 以 2~ 3 m l / s 速度 注药后 留针撤离 , 行C T增 强
扫描 。每例患者 扫描 完成 后 观察 3 0 m i n , 无 明显 不 良 反应则拔 出 穿刺 针 , 局部 压 迫 1 0—1 5 m i n即可 返 回 病房。
・
1 0 6・
2 0 1 3年 第 1 0卷 第 2 4
CT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体会论文

CT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体会【摘要】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增高,医疗器械的不断人性化及完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
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及认真细致的护理是提高留置针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体会【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30-02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是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1],增强扫描静脉注射使用静脉留置针和ct专用钢针头皮针相比较,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不旦减少了造影剂外渗的现象发生,也解决了病人因钢针刺破血管而反复穿刺的痛苦,更因留置针的套管针进入机体后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性磨擦及对血管内皮损伤[2],可缓解因高压注射器注射药物时产生的压力,所以提高了造影剂的流速,也提高增强扫描图像的清晰度,使图像更加漂亮。
因此要求护士掌握留置针的正确穿刺方法、封管液的配制、封管的方法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尢为重要[4],。
我科通过450例患者使用留置针做增强扫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1年8月做增强扫描采用留置针穿刺的病人450例,男性为300例,女性为150例,年龄40-78岁,取得满意效果。
1.2 操作方法1.2.1血管及留置针的型号选择对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宜选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管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神经、韧带、患肢等处且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情况下选用上肢静脉。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查看包装是不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套管有无断裂,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透明敷贴、胶布、棉签、碘伏。
1.2.2穿刺方法选择血管,距穿刺点10-15cm扎止血带,使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最佳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3]。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分析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分析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于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进行CT增强检查患者2000例,对其进行静脉留置针,观察静脉留置针CT增强检查的结果。
结果2000例进行静脉留置针患者,有12例患者发生静脉炎,7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0.95%,剩余静脉留置针患者均CT增强检查成功,没有发生血管渗漏或者脱管的情况,成功率为99.05%。
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CT增强检查的成功率。
标签:静脉留置针;CT增强检查;应用;护理要点CT检查分为两种,有CT平扫,即不注射造影剂的常规CT扫描;另一种为CT增强扫描,即经静脉注入造影剂进行扫描的方法。
CT增强检查是为了看到更细微的病变,并且可以区分疾病的良恶性[1]。
有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本院就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以及护理要点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患者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要进行CT增强检查患者2000例,其中男性1135例,女性86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69±2.57)岁。
头颈部CT增强检查755例(37.75%),胸部CT增强检查380例(19.00%),腹部CT增强检查640例(32.00%),胸腹部CT增强检查225例(11.25%)。
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订同意书。
1.1.2器材与试剂静脉留置针,型号22~20号,BD公司生产;CT机,双排螺旋,Philips公司生产;Sinopower-D高压注射器,深圳圣诺公司生产;造影剂,优维显,头、颈部的剂量为60 ml,胸、腹部的剂量为90 ml,注射速度为4 ml/秒。
1.2方法1.2.1置管方法选择避开关节、血液丰富、富有弹性、无静脉瓣,比较容易固定的静脉,一般选择上肢的肘部静脉或者腕部静脉。
探讨CT增强时静脉穿刺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形成、空气栓塞、导管外脱落、血管神经损伤、局部血肿形成、 高热败血症、感染等并发症 [3],所以,必须由解剖知识丰富的 操作者进行穿刺。
护理措施:(1)建立静脉穿刺小组:选择动手能力强、 工作积极性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如出现静脉穿刺困难可进 行现场示范,使护理人员完全的掌握静脉穿刺技巧 [4],具备独 立解决静脉穿刺困难的能力。(2)静脉穿刺专项培训:对科室 的护理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小组培训,了解静脉穿刺的新动态, 熟练穿刺的方法和具体步骤,并分析患者穿刺困难的具体原因, 熟练穿刺技巧,进行相应的静脉留置针应用技能课程培训。(3) 培养护士独辟蹊径的思维能力:护理人员在选择常规静脉血管 的路径失败的情况下,应调整自身的思维模式,在熟悉静脉血 管解剖的基础上,对平时不易选择的静脉血管进行观察。(4) 注重对血管成功穿刺的评估:由于同一血管穿刺能否成功与技 巧有较大的关系,同一静脉血管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应注意 不能再行穿刺,避免盲目的进行穿刺,特别是重症、危急的患者。 (5)选择静脉血管的临床路径及静脉血管显露的长度:选用常 规的临床路径,熟悉手背静脉网的分支,包括头静脉、肘正中 静脉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尽量不选择肉 眼观察不到静脉血管进行操作,可通过手指按压的方式感觉血 管存在,并对血管的走向和弹性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穿刺方 向的穿刺点后,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所选静脉血管显露的长 度应控制在 1cm 以上。(6)综合静脉穿刺方法及技巧:采用 常规四肢浅静脉穿刺方法进行时,可选用较粗、较直的静脉作 静脉进行穿刺,避开关节处。①手背掌指关节浅静脉的穿刺方 法:护理人员应用左手握住患者手指,并将手掌、手指伸直、 拇指绷紧,对远端的皮肤进行穿刺后固定好血管,右手持穿刺 针在血管正上方刺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角度及深度 的调整。②头皮静脉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侧, 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护理人员左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将皮肤 绷紧,右手持针柄,将针头斜面向上,皮肤与针头以 20º 角由 静脉上方刺入,沿静脉走向,由浅而深慢慢向前向下潜行刺入, 无回血现象即可,最后进行固定 [6]。③水肿等特殊皮肤穿刺技巧: 由于水肿部位静脉不明显,所以,护理人员应用手指压迫局部, 暂时将皮下水分驱散显露静脉后,进行穿刺,对回血现象及局 部水肿有无加重情况进行观察,穿刺前可给予按摩或湿热敷, 如无回血情况即可。④颈外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帮助患者 取仰卧位,肩下稍垫高,头尽量偏向左侧后仰,穿刺点一般在 锁骨上缘与下领角中点连线中上 1/3 处,可进行确认,将血管 充分暴露出来,将穿刺针与静脉平行后进针。(7)对于躁动患 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或给予约束,降低重复穿刺的概率。(8)
静脉套管针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

静脉套管针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增强CT扫描中,应用静脉套管针,保证对比剂给药途径顺利畅通。
方法静脉套管针穿刺时进针角度为15-30度,见回血后,将软管移动送入到静脉内,确认套管针在血管内。
结果无一例发生脱管、渗漏、肿胀,建立了可靠的静脉通道。
结论使用静脉套管针,为对比剂顺利注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套管针;对比剂;图像质量在CT检查中,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增强扫描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为了保证图像质量,保证对比剂给药途径顺利畅通,我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对增强扫描患者全部采用静脉套管针穿刺给药进行增强扫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3例,女185例;年龄20-80岁之间,检查部位分别头部111例,胸部185例,腹部102例;全部采用套管针静脉注射对比剂,无渗漏、肿胀发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方法套管针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为15-30度,针头斜面向上,持住针柄直刺静脉,速度不宜过快,进针后观察回血,见回血流至软管内,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1-2mm,将软管慢慢向前移动送入静脉,确保外套管顶端进入静脉内,松开止血带,退出针芯,使用无菌贴膜,固定套管针。
先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5ml快速注射,观察注射部位无渗漏,肿胀现象,确认套管针在血管内,再连接已抽好药液的高压注射器装置,以3-5ml/s注射速率注入对比剂,每次注射70-80ml。
2结果CT增强扫描39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脱管、渗漏、肿胀,建立安全的静脉通路,保证了对比剂顺利注入,患者顺利完成检查,CT图像质量清晰。
3结论在CT增强扫描时,注射碘对比剂使用的是高压注射器,由于其压力大,注射速度快,使用静脉套管针注射,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套管针外套材料为软体,套管端头为钝性,不会因患者肢体活动,刺穿血管壁,引发穿刺部位肿胀及药液外渗,套管针内侧壁薄而光滑,管腔宽阔,减少给药的阻力,可以保证药液安全快速输入[1]。
CT增强扫描静脉注射护理的探讨

[ ] 玉昆 , 1韩 傅文芳 , 许植 之 .实用新 生儿 急救 指 南 [ ] 沈 阳 : s.
沈 阳 出版社 .9 7,0 19 3 6—3 7. 0
[] 2 陈克正 . 生儿肺 出血 几 个 问题 的探 讨 [] 中华 儿科 杂 新 J.
志 ,973 ( )3 1 19 ,5 6 :3 .
性分泌 物 , 清理 呼吸道 , 复苏囊 气管 内加压 给氧 5 O次 , ~1 再清 吸 , 压 力 24 氧 .5—29 P l , 力 稍 大 有 助 止 血 , 率 4 .4k a4 压 J 频 0次/ m n尽快予 呼吸机治疗 。④气 管 内滴 入 1 1 0 i, :000肾上腺素 05 .
菌蒸馏水 , 连接 呼 吸 机 管 道 , 定 呼 吸 机 参 数 , 误 后 连 接 气 管 调 无 插 管 , 用 呼 吸机 治 疗 。 ②调 节 加 温 湿 化 器 , 天 3 3 q 冬 应 夏 0 2C, 天3 4—3℃ 。 更 换 消 毒 呼 吸 机 管 道 , 次 / , 换 湿 化 瓶 蒸 馏 5 1 d更 水 , 次 / 。③ 桡 动 脉 采 血 进 行 血 气 分 析 , 导 呼 吸 机 参 数 的 调 1 d 指 节。④经 常检查 , 防插管扭 曲、 严 折叠 或脱 出。翻身 时 , 防脱 要 管 、 机 。⑤ 肺 出血 早 期 减 少 搬 动 , 免 加 重 肺 出 血 。 肺 出 血 脱 以 停 止 及恢 复 期 患 儿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较 多 , 2h翻 身 、 背 、 痰 1 每 拍 吸 次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⑥ 密 切 观 察 患 儿 面 色 、 吸 、 率 、 廓 保 呼 心 胸 起伏 及 双 侧 呼 吸音 是 否 对 称 等 情 况 。 ⑦ 患 儿 肺 出 血 停 止 , 复 恢 自主 呼 吸 , 环 系 统 稳 定 , 气 分 析 在 正 常 范 围可 撤 机 。 循 血 参 考 文 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增强的静脉穿刺要求与探讨
作者:陈秀娟张绍伟谢颖等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14期
【摘要】目的:对CT增强的静脉穿刺的一些要求与技巧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抽取行CT增强扫描患者264例,对其在穿刺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穿刺血管进行合理选择,同时有效控制注射速度,观察患者的穿刺成功率。
结果:本组264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注意了血管选择的合理性,并控制好注射速度,同时对患者展开可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加强心理护理,结果穿刺成功262例,穿刺成功率99.2%。
结论:在对行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一定要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穿刺技巧要熟练,穿刺静脉的选择要合理,这些都是保证CT增强扫描检测能够得以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穿刺技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27
CT增强扫描检查是一项比较常规的检测技术,不但能够使病灶的检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由于多排螺旋CT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越来越受到临床各科的青睐[1]。
在进行CT增强检查中静脉穿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穿刺成功与否会对CT的检查以及诊断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2]。
在本次研究中,为探讨CT增强的静脉穿刺的一些要求与技巧,笔者对本院过去一段时间里收治的行CT增强检查患者静脉穿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行CT增强扫描患者264例,男141例,女123例,年龄8~78岁,平均58岁。
其中,进行头颈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29例,进行胸部检查的患者63例,进行腹部检查的患者111例,进行其他部位检查的患者61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得以确诊。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264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护理静脉穿刺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对静脉穿刺提出的要求进行探讨。
1.2.2 检查方法研究中所用仪器为GELightspeedQx/2CT机;MEDRADENVISIONCT自动高压注射器;自动注射器专用针头21号。
本组患者的增强造影剂采取非离子造影剂,即300 mg/ml欧乃派克或者是300 mg/ml的优维显注射液,注射速度为2.0~3.5 ml/s。
依照患者的体
重以及身体状况对造影剂剂量进行选择,一般情况成人剂量1.1~1.5 ml/kg。
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对穿刺血管进行合理选择,准确控制注射速度,并对注射压力、流量以及注射时间等参数进行合理设定,保证穿刺效果良好,保证支持整个CT扫描工作顺利完成。
2 结果
264例患者中,静脉穿刺成功262例,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为99.2%。
其中一次穿刺成功254例,两次及两次以上穿刺成功8例,2例患者穿刺失败,没有完成CT增强扫描检查。
详见表1。
表1 264例患者的穿刺情况统计
穿刺情况一次成功两次或两次以上成功失败合计
例数(例) 254 8 2 264
比例(%) 96.20 3.10 0.76 100
3 讨论
临床上增强扫描为CT诊疗技术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步骤。
绝大多数医院对自动高压注射器注射予以应用,并配以高压注射速度等一些合理的技术参数,从而能够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强化图像。
然而,在行CT增强扫描过程中,不但应具备有先进的注射设备,另外提高增强效果的关键因素为具有可靠的穿刺技术,使定量造影剂的顺利注入得到保证。
对静脉穿刺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由于CT增强检查是连接高压注射器进行快速、加压对高浓度的碘造影剂予以注射,所以就会对静脉穿刺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稍有疏忽就会导致较严重的不良后果[3]。
对CT静脉成功穿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患者因素、环境因素、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操作技巧和责任心等方面[4]。
所以,为了使CT增强检查静脉穿刺的成功能够得到保证,首先使室内保持整洁、安静,温度要适宜,无关人员禁止任意走动,操作者保证精力能集中,不受干扰[5-7]。
穿刺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穿刺技巧,因为若是CT增强穿刺的失败会引起患者身体的伤害以及经济都受到损失,从而导致护士具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极易导致穿刺失败,使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针对此点操作者要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予以不断加强,使应变能力及穿刺技巧能够得以提高,增强自信心[8];除此之外,对患者的穿刺静脉的选择也十分关键,最好是选用肘部的一些较粗、直的血管,并且静脉的弹性要相对较好。
在穿刺结束后应对穿刺针予以仔细固定[9]。
最后,就是护士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在进行高压注射器预注时和在加压初期要对局部穿刺静脉情况予以认真观察,若是存在渗漏现象要立即停止注射;皮下造影发生剂渗漏可以说是在进行高
压注射时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造影剂渗漏率可以作为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10]。
在本次研究中,总结分析了本院行CT增强扫描的264例患者的穿刺情况,结果发现,采取合理的穿刺手段治疗效果显著。
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在实施合理的穿刺手段后,能够有效改善穿刺效果,提高成功率。
总之,由于CT影像设备以及检查技术均在不断的发展,使CT增强检查率得到了显著的增高,所以护理操作人员要对自身的心理素质予以不断提高,责任心要加强,努力使静脉穿刺的技巧得到提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且应对穿刺前后的心理护理予以特别的注意,使每一例CT增强检查都能够保证安全、有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1.
[2]蒋朱明,朱预.人工肠胃支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73-274.
[3]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病人标准计划(外科分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376-377.
[4]闫国兴,张冬梅.离子型造影剂过敏试验对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J].护理学杂志,2010,22(23):168-169.
[5]张燕,张侃,张荣.CT增强扫描120例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9,11(29):1301-1302.
[6]祝红线,郭英,张挽时.静脉套管针用于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9,36(18):584-585.
[7]曾纪英,夏俊,陈红辉.螺旋CT增强造影时的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2(14):430-431.
[8]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6-17.
[9]孙永燕.CT增强扫描的全程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0(12):1471.
[10]林海.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3(9):56.
(收稿日期:2012-11-19)(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