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电网清洁能源“强馈入”状态下的变电设备负荷能力动态评估技术研究
变电设备动态增容实时分析系统1

基于IEC61850的变压器动态增容系统研究黄华1傅晨钊1魏本刚1刘红星2姜林2(1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437;2 宁波理工监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315800)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IEC 61850的变压器动态增容系统。
通过对变压器的运行状态、热学参数的研究,同时校核开关设备的通流能力,综合分析变电设备过负荷条件下的运行可靠性。
系统由就地监测层、站端分析层、远端辅助决策层组成,就地监测层实现了信号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功能,并通过IEC61850通信协议完成数据的通信。
站端平台通过所建立的热路模型计算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同时根据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数据评估变压器当前运行状态,保证变压器过负荷运行的可靠性。
远端辅助决策层对站端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全面展示,并加入人工辅助决策组件加强变压器过负荷运行的安全性。
此系统对提高和把握变压器的输送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变压器;动态增容;过负荷;热路模型;状态监测中图分类号: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Assessment System for TransformerDynamic-IncreaseAbstr act: The system for transformer dynamic capacity-increase provides real-time analysis and chec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ransformer running stat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check the current value of switch equipment,ensure that the Substation equipment run reliably in overload condition.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is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and data display. In data quisition part, it realizes the signal data acquisition and preprocessing. And through the RS485, IEC61850 and IEC104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t complished data communication. In data processing part, it calculate and Analy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ransformer overload operation by thermal model, GB/T15164-94 and GB/T1094.7-2008. Simultaneously, it assess the current running state of transformer by by real-time status data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ransformer overload operation. In data display, it display the data that calculate in data processing part comprehensively. Artificial auxiliary decision is added to strengthen the security of transformer overload operation.Key words: transfomer; dynamic capacity-increase; overload; thermal model; state monitoring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源与负荷趋于集中化,国内部分地区大型变压器过负荷运行增多[1-2]。
电力系统的能效评估与节能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的能效评估与节能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凸显,电力系统的能效评估
和节能技术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论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能效评估指标的定义
和分析,以及目前主流的节能技术进行研究,探讨了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效,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论文还介绍了一些实际案例以验证节能技术的有效性。
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电力系统能效评估和节能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2. 电力系统的能效评估指标定义
2.1 能效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2.2 电力系统能效评估指标的分类和评估方法
2.3 实际案例分析
3. 电力系统的节能技术研究
3.1 节能技术的分类和原理
3.2 主流节能技术介绍和分析
3.3 实践案例验证
4. 提高电力系统能效的关键因素
4.1 电力设备的能效改进
4.2 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优化
4.3 能源的多元化利用
4.4 社会经济因素对能效的影响
5. 未来电力系统能效评估和节能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5.1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5.2 机器学习和在能效评估中的应用
5.3 与其他领域的跨学科合作
5.4 支持和经济激励手段的改进
结论:本论文对电力系统的能效评估和节能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优化电力系统的能效,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能效评估、电力系统、节能技术、可持续发展。
2023年继续教育作业(二)

2023年继续教育作业(二)智能电网单选题(共3题,每题20分)1、对柔性直流输电来说,比较重要、独特的系统控制方法是()。
C、环流抑制控制2、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总量达到了()亿吨。
C、44.333、《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中指出,2025年掌握()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研制技术。
A、15兆瓦4、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是核心目标。
C、清洁低碳5、车网互动发展包括()个阶段。
B、四多选题(共8题,每题8分)1、综合能源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利用先进的物理信息技术和创新管理模式,整合区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电能、热能等多种能源,实现多种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的()。
A、协调规划B、优化运行C、协同管理D、交互响应E、互补互济2、待碳捕集完成后还需进行CO2的分离,目前最先进且被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等。
A、化学吸收 C、物理分离 E、膜分离法3、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依赖于()。
B、科技创新C、产业融合D、体制突破E、政策扶持4、新能源高比例的系统性风险主要体现在()。
A、供应安全 C、运行安全 D、信息安全5、按照储能介质,储能分为()。
A、机械能储能B、储热C、电化学储能D、电磁储能E、储氢6、微电网能量管理和经济运行系统功能包括()。
A、发电预测B、分布式电源管理C、负荷管理D、发用电计划E、统计分析与评估7、双碳目标下CCUS的定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主要体现在()。
A、目前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B、CCUS是碳中和目标下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手段C、CCUS是钢铁水泥等难以减排行业低碳转型的可行技术选择D、CCUS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8、针对低负荷下锅炉燃烧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A、改变风煤比B、增加空气的残留度C、改变磨煤机的控制运行方式D、减少闲置燃烧器的冷却风量E、改变燃烧器的结构判断题(共5题,每题6分)1、2022年1月,《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特约主编寄语

真系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system,RTDS)环 境下搭建了包含全要素的微网能源站电气部分仿 真测试平台,设计了协调控制器与 RTDS 之间的实 时通信交互组网方案。华南农业大学伍文成、胡志 锋等人提出将生物质燃烧发电、燃烧供热、生物质 热解制炭耦合农业和能源系统,形成生物质能源的 热电炭联产系统。
文章编号:1009-1831(2021)04-0001-01
DOI:10. 3969 / j. issn. 1009-1831. 2021. 04. 001
特约主编寄语
实现能源体系的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的关键。建设能源互联网是推动能源绿
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正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关 注的焦点。能源互联网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工程 项目建设效益显著,在社会、交通、家庭、工业、农业 等各个领域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 能源互联网理论已经成为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途径之一。
(1) 能源网架优化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郭莉等人从区域能 源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出发,总结了区域能源互联 网的边界与体系框架,提出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构 建方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阎怀东等人针 对新能源高比例接入配电网所引起的过电压问题, 提出了针对此类配电网的集群划分及电压控制方 法。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李新家等人以能 源 互 联 网 的 建 设 理 念 对 低 压 配 电 网 进 行“ 信 息 支 撑”和“价值创造”2 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应用。中国 农业大学魏中辉、付学谦从以色列现代农业用能的 现状出发,对以色列现代农业用能的关键技术做出 了 分 析 ,并 有 针 对 性 地 从 这 些 用 能 技 术 中 得 到 启 示,对中国农业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做出展望。 (2) 综合能源研究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胡
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评估技术及规模化应用 提名书

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评估技术及规模化应用提名书1.引言1.1 概述输变电是指输电和变电两个环节,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评估技术是近年来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领域。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输变电设备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设备状态的监测和评估需求。
因此,研究和应用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评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技术是指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输变电设备进行全面、精准的监测和感知。
通过实时获取设备运行参数、温度、振动等信息,可以及时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并进行预警和故障诊断。
大数据评估技术是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法,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评估。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精准判断和性能评估,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无线通信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然后,将重点探讨大数据评估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包括数据模型建立、故障诊断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技术在输变电行业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然而,规模化应用的挑战与机遇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评估技术需要大量的设备安装、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需求很大。
另一方面,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克服设备接入标准、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因此,如何推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输变电设备状态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评估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动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对于电力行业,提升输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可行性研究和建议,有助于推动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2017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

2017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结果如下:
技术发明奖方面,拟授二等奖3项,分别是“基于时频分析的电网故障诊断与监控系统”、“±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基于等效性理论的复杂系统多维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及应用”。
拟授三等奖4项,分别是“基于数据挖掘的电网调度运行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智能电网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面向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电网安全监控与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科学技术进步奖方面,拟授一等奖9项,包括“特高压GIS变电站特快速瞬态过电压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300m级特高拱坝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等。
拟授二等奖34项,包括“大型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大容量低损耗电力电子关键技术及在电网应用”等。
拟授三等奖66项,包括“大规模风电场集群优化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
这些项目涉及了智能电网、新能源、节能减排、电网安全等领域,对推动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210990419_一种适用于“电力数据口袋书”业务的多维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设计

能智造与信息技术DOI:10.16660/ki.1674-098X.2204-5640-9801一种适用于“电力数据口袋书”业务的多维度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设计王峰1高强2代作松1曹国强1(1.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2.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辽宁沈阳110000)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知识图谱叠加喜好的多维度智能推荐算法,详细地讨论了协同推荐算法,并对其增量更新、并行计算、加权版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此算法推荐准确度高、易于实现,很适用于消息推荐服务。
提出协同推荐算法用在消息推送服务中,对用户数据作分析,筛选出推送消息适合的目标用户,从而提高推送质量;设计并实现了服务于“电力数据口袋书”的消息智能推送服务系统,其能智能对推送用户作筛选,提高推送质量。
系统向应用开发者提供友好的API,能在高并发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设备的别名、标签设置,支持消息优先级、定时推送等功能。
关键词:协同推荐电力数据关系图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T M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7(c)-0108-04 Design of a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Suitable for "PowerData Pocket Book" ServiceWANG Feng1 GAO Qiang2 DAI Zuosong1 CAO Guoqiang1(1.Nanjing NARI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0China;rmation 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Liaon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henyang,Liaoning Province, 110000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multi-dimensional intelligent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using knowledge graph super-position preferences is proposed. The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is discussed in detail, and its incre-mental update, parallel computing, and weighted version are analyzed. This algorithm has high recommendation ac-curacy, is easy to implement,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message recommendation services. The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be used in the message push service, which analyzes the user data and filters out the target users suitable for the push message, so as to improve the push quality. A message intelligent push service system for "Power Data Pocket Book"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which can intelligently screen the push users and improve the push quality. The system provides application developers with friendly API, which can run stably ina high concurrency environment, support device alias and label settings, support message priority, regular push andother functions.Key Words: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Power data; Diagram; Data mining为适应大数据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的需求,国家电网公司于2015年初正式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作者简介:王峰(1990—),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及信息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维护员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电力调度自动化维护员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8题,每题1分,共38分)1.有载调压变压器通过调节()调节变压器变比。
A、低压侧电压B、分接头位置C、中压侧电压D、高压侧电压正确答案:B2.虚拟局域网采取( )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和管理。
A、硬件B、路由表C、地址表D、软件正确答案:D3."SCADA中的最后一个字母"A"代表( )。
"A、中心B、控制C、监视D、采集正确答案:D4.扩展名为DLL的动态链接文件的特点是( )。
A、可以自由地插入到其他的源程序中使用B、本身不能独立运行,但可以供其他程序在运行时调用C、本身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供其他程序在运行时调用D、本身是一个数据文件,可以与其他程序动态地链接使用正确答案:B5.10Mbps以太网双绞线方式中实际用到的线有( )。
A、10芯B、4芯C、6芯D、8芯正确答案:B6.《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中要求,电力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自评估和检查评估制度,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A、评估B、应急C、风险D、预警正确答案:C7.OSI模型的( )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A、传输层B、物理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正确答案:C8.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基础是( )。
A、局域网交换B、光纤C、冲突检测D、双绞线正确答案:A9.SOE事件顺序记录的时间以()的GPS标准时间为基准。
A、主站端B、厂站端C、集控站D、其它正确答案:B10.调度自动化系统前置机显示的104规约原码是( )制码。
A、BCDB、二进制C、十六进制D、十进制正确答案:C11.电能量远方终端对每只电能表进行数据采集是采用( )方式。
A、电能量远方终端负责逐个查询、读取电能表中的数据B、电能表有变化数据时向电能量远方终端发送数据C、电能表定时向电能量远方终端发送数据D、主站端进行数据召唤时,读取电能表中的数据正确答案:A12.系统发生两相相间短路时,短路电流包含()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 环保 要 求 和 意 识 的不 断提 高 ,对 电 网运
行研 究模 型 的建 立过 程 中作 为 边 界 条件 ,通 过 实
行 方 式 和 节 能 减 排 效 果 提 出 了 更高 的 需 求 ,特 别 是 上 海 等 国际 型 大都 市 电网 ,燃 煤 机 组 所 带 来 环 保 、经 济 问题 日益 突 出 ,城 市 电力 需 求 大 部 分 通 过 外 来 清 洁 能 源 输 入 ,这 也 是 是 上 海 能 源 系统 转 方 式 、 调 结 构 、治 雾 霾 的必 由之 路 。 同 时这 对 大 型 都 市 电网 来 说 ,造 成 了 清 洁 能 源 “ 强 馈入 ” 的
电网运 行 方 式 ,外 来 受 电 比例 大 幅 攀 升 ,以 上海
时 监测 变 电设 备 的运 行 数 据 ,实 时 核 算 变 电设 备 的 热 学特 性 ,通 过 软 件 分 析 系统 为 设 备 的运 行 提 供 实 时依据 。
1变压器负荷能 力动态估算模型
负 荷 能 力动 态 估 算 的核 心 在 于 实 时可 靠 掌握
e v a l u a t i o n .
Ke y w or ds : Hi g h L e v el P o we r I mp o r t , Tr a n s f or me r , I n c r e a s i n g Ca p a c i t y , E v a l u a t i o n
电设 备 的可 用 负荷 能 力 ,为 调 度 安 排 负荷 提 供 指
对 于 复 杂 的热 路 ( 电路 ) 模 型 ,可 以通 过 诺
顿 等效 或 者 戴 维 宁 等 效 变 换 ,合 略 , 以满 足 提 升 变 电设 备输 送 能 力 的需 求 。 变 电设 备 作 为 一 个 系统 性 的 技 术 环 节 ,
重要 的理 论意 义 以及 实践意 义 。
逐 步 成 为 了清 洁 能 源 “ 强馈 入 ” 的瓶 颈 ,迫 切 需 要 对 变 电设 备进 行 动态 负荷 能 力的控 制 技术研 究 。 变 电设 备 进 行 动 态 负荷 能 力的控 制技 术 研 究 ,
应在保证 变 电设备 安全 运行的前提下进行 ,在关 键 时 刻 合 理 提 高 变 电设 备 的 负 载 率 ,充 分 挖 掘 变
流 疏 散 与分 布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变 电设 备输 送 容 量
组 热 点 温 度 进 行 测 量 ,而 是 采 用对 热 点 温 度 进 行
估算的方法 ,包括利 用传热学理论计算 的数值计 算法、国家标准推荐计算 法、以及利 用热 电比拟
法 得 到 的 热 路 模 型 法 等 方 法 。研 究 中对 比 发现 热 路 模 型计 算 法 更 能符 合 变压 器增 容 过 程 预 测 与 监 测 的 要 求 ,能 够 快 速 的计 算 出 变压 器 的温 度 变化 情 况 ,实 时 性 强 ,对 于 研 究 变 压 器 热 点 温 度 有 着
变 压 器 热 点 温 度 变 化 ,一 般 不 能直 接 对 变压 器 绕
电 网为例 ,2 0 1 4 年7 月 1 1日外来 受 电比例 5 4 %, 2 0 1 2 年7 月 1 1日受 电比例仅 为 3 5 %,外 来 受 电比 例 大 幅 增 大 ,这 种 “ 强 馈 入 ”状 态 下 , 电 网 的潮
魏 本 刚 , 等面 向 电 网 清 洁 能 源“ 强 馈 入 ” 状 态 下 的 变 电 设 备 负 荷 能 力 动 态 评 估 技 术 研 究
上 节 各 苣
St ud y on Tr a ns f or m e r Loa d Ca pa c i t y D yna mi c Eva l ua t i on Te c hnol og y unde r t he S i t ua t i on o f Fa c i ng t o Gr i d Cl e a n Ene r y g ‘ Hi g h Le ve l Po we r I m por t M ode’
We i Be n g a n g, F u Ch e n z h a o , Ga o K ai , Zh a o Da n d a n E a s t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T e s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o . ,L t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