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52---56)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审题人: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高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34分)每题各2分1.下列加点字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噩耗(è)殒身(yǔn)浸渍(zì)拖沓冗长(yǒng)B.不惮(dàn )尸骸(hái)愤懑(mèn)摧山坼地(chè)C.桀骜(ào)惩创(chuàng)菲薄(bó)筚路蓝缕(bì)D.着力(zháo)游说(shuì)啃噬(shì)暗然失色(àn)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释有误的一组是:A.正告(郑重)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摧山坼地(裂开)B.谈资(资料)抟扶摇而上(盘旋)毛骨悚然(害怕)C.桀骜(不顺从)言简意赅(概括)殒身不恤(抚恤)D.穷形尽相(尽)不盈不溢(多出来)生杀予夺(让人活)3.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简笔与繁笔》的作者是朱光潜。

B.《记念刘和珍君》选自《且介亭杂文》。

C.“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断代体史书。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E.《论语》《孟子》都是先秦儒家学派典籍,《荀子》是先秦法家的重要著作。

4.选出下列文句的内容和出处有误的一项:A.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陶渊明《挽歌》)B.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刘勰《文心雕龙》)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老子·逍遥游》)D.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左传·宣公十二年》)5.下列各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命令似的高叫:“‘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B.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C.这种“文明的惩罚”,有时候会叫你继续到两小时以上。

D.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6.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应选哪项?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对于死者,毫不相干,在生者,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菏泽一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班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挨次涂到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挨次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一、基础学问(21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不复挺.者(支持)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B .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 劝.学(勉励,鼓舞)C .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资质,天赋)D .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 风雨兴.焉(起)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吾从而.师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生乎.吾前 3.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固一世之雄也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渺渺兮予怀④何为其然也⑤客有吹洞箫者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而今安在哉⑨甚矣,汝之不惠A .①②⑦/③⑨/④⑥⑧/⑤B .①⑤/②③⑨/④⑥⑧/⑦C .①/②③⑦⑨/④⑥⑧/⑤D .①/②/③⑨/④⑥⑧/⑤/⑦ 4.下列与例句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萦青.缭白.A .日.与其徒上高山B .穷.山之高而止C .箕.踞而遨D .自远.而至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铺张了时间,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②“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三周年,细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③中国的高校生村官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闲适,他们深化基层,搞调查,做统计……,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有时简直目不暇接....了。

高中语文一年级月考试卷

高中语文一年级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恣意妄为B. 碌碌无为遒劲有力C. 恍若未闻谈笑风生D. 眉清目秀毕恭毕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加强师资培训。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C.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D. 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所以感到非常沮丧。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欢快B. 坚强坚韧C. 优美美妙D. 诚恳诚实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空湛蓝,阳光明媚。

B.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

C. 秋天的田野,金黄一片。

D. 他跑得飞快。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 和平(hé píng)拼搏(pīn bó)B. 摆脱(bǎi tuō)拼凑(pīn còu)C. 悲伤(bēi shāng)拼命(pīn mìng)D. 奔跑(bēn pǎo)拼命(pīn mìng)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操场(cāo chǎng)炊事(chuī shì)神圣(shén shèng)B. 花朵(huā duǒ)操场(cāo chǎng)神圣(shén shèng)C. 炊事(chuī shì)花朵(huā duǒ)神圣(shén shèng)D. 神圣(shén shèng)花朵(huā duǒ)炊事(chuī shì)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民乐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1、2、3、9、10、11、16、17、18题涂在机读卡上,其他题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上交.第一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东方睡狮"考辨智效民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

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

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

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

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

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XXX2018—2019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B)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XXX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XXX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XXX、长XXX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XXX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XXX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XXX。

《橘颂》中说:“深固难徙,XXX求兮。

”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干顶天登时,保持独立的品德。

《橘颂》又说:“XXX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脑筋清醒,是非明辨,才干保持本人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XXX浸透在XXX“独立不迁”的品德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圆满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XXX既说是“XXX之所作”,又说是XXX追记XXX 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XXX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XXX之手,而渔父与XXX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XXX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XXX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XXX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XXX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渔父和XXX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 第158套)

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 第158套)

浙江省淳安县威坪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炫.耀(xuàn) 干瘪.(biě) 引吭.试啼(háng)恪.尽职守(kâ)B. 挫.折(cuō) 慰藉.(jí) 吮.吸(shǔn)锲.而不舍(qiâ)C. 憎.厌(zâng) 巷.道(hàng) 思忖.(chǔn ) 汗流浃.背(jiā)D.犄.角(jǐ)懊.悔(āo)爪.牙(zhǎo)自怨自艾.(y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A.我们也曾有约,无论谁先走,剩下的那人都要一如即往地好好活着。

B.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

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付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C.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

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D.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抬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B.雷锋一生很短暂,但所做的好事却极多,简直罄竹难书....。

C.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宏论”,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业内人士认为,疏通与飞行员及各部门职工之间的对话渠道、改善劳动环境、提高飞行员待遇等,才是各航空公司留人的根本。

B.“河套人”的生存年代经考古确认大幅度提前,一下子跃居为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所知生存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

C.近日,中国民众呼吁“抵制家乐福”“抵制法国货”,是由于个别法国人支持达赖分裂主义势力、奥运圣火在巴黎受阻等造成的。

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中一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C.烛之武见到秦伯后,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表面上看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实际是在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
D.晋文公面对盟友的背叛,能冷静思考问题,阐述了不可继续进攻的理由,表现了晋文公审时度势、善于机变的性格。
第Ⅱ卷(书面表达题93分)
(二)结合《荆轲刺秦王》,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10.(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5分)
历史长河中,无数豪杰为了使生命变得精彩而作出了生与死的抉择。一代大侠荆轲,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血洒咸阳殿;,,

六、语法知识(共14分)
16.下列词属于哪类?将符号A--F填入括号中。(每题0.5分,共5分)
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代词E、副词F、介词
①积极()②友谊()③咱们()④坚持()
⑤伟大()⑥对于()⑦自从()⑧一再()
⑨多少()⑩限度()
17.指出下列短语结构,将符号A--E填入括号中。(每题0.5分,共5分)
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
①我的弟弟()②我和弟弟()③历史悠久()
④悠久历史()⑤全神贯注()⑥站在桥下()
A、戴望舒,现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B、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名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C、艾青,现当代诗人。诗集《归来的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 页,第Ⅱ卷5至8 页。

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42 分)注意事项: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深邃.(sui)粗糙.(cāo)跫.音(qióng)抽搐.(chù)B、镶嵌.(qiàn)漪.沦(yí)迷惘.(wáng )潜.能(qiǎn)C、佝偻..(jū lóu )油腻.(nì)侵蚀.(shí)沟壑.(hè)D、罗绮.(qí)慰藉.(jí)干瘪.(biě)咆哮.(xiào )2、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劲.干劲.劲.敌疾风劲.草B、悄.然悄.悄悄.寂悄.无声息C、露.骨露.相露.脸风餐露.宿D、连累.积累.牵累.罪行累.累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强韧废墟雾蔼干躁B、叫嚣流岚厮哑倾圮C、絮语笙箫威仪枯槁D、幽辟长蒿魅惑招唤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B、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D、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

5、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不齿揣摩B、品位不耻揣测C、品味不齿揣摩D、品味不耻揣测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B、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C、围绕体育比赛中日益严重的商业化、明星化趋势,对大运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D、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这伙制造伪劣产品的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阻止工商管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

7、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

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

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

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

A、aaB、abC、baD、bb8、选出对课文内容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怅寥廓”抒发自己的情怀,“问苍茫大地”包含着忧思和责任,两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谁主沉浮”暗含以身许国之志。

B、《再别康桥》中,诗歌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悠然的心境。

C、《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丽的事物来反衬“死水”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让人恶心的反差效果,从而表现诗人对旧中国强烈的批判和否定。

D、《致橡树》中用“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这样的对比手法表现男性和女性各自要求独立的个性特征。

9、下列关于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色彩美、情感美”的“三美”主张。

B、拜伦和雪莱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最崇拜的是雪莱。

C、朦胧诗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戴望舒、李金发。

D、狄金森,美国女诗人。

作品以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是内心感情的外化,而且意象奇特,韵律多变化,以其独来独往的姿态为美国的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阅读舒婷《双桅船》,完成10题。

双桅船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10、对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

B、“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一句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

C、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诗人主张为了理想可以暂时舍弃爱情。

D、全诗的目的在于描写一只靠岸的双桅船,同时表现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韦编三绝”正读“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此语最早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对“韦编”的“韦”如何理解?新版《辞海》的解释是:“韦,熟牛皮。

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皮绳编缀,故曰韦编。

”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其一,现代的形声字古代常常写作假借字,汉代文献中此例不胜枚举。

汉代许慎《说文》有“经,织从丝也”。

许慎所用的“从”字,即今之形声字“纵”字的假借字。

我们既知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我们把汉人(司马迁)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

纬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

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所以《说文》又称“纬,织衡丝也”。

简书的竹简是纵向排列的,犹如织布帛的经线,编联简策的组绳则是横向编联的,犹如织布帛的纬线。

据此,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其二,古代简书并不一定是用皮绳编缀的。

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写道:“所用以编简札为册者,多为丝纶,有时写作‘绳’,有时写作‘编’。

苟勖《穆天子传》谓汲郡魏冢所出‘皆竹简素丝编’,《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记襄阳古冢所出《考工记》‘竹简书,青丝编……’居延出土汉简策,则用麻绳。

”毫无疑义,所谓“素丝编”“青丝编”都是指的丝绳。

出土简策,则木简仅见用麻绳。

除了“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外,尚不见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

11、作者认为《辞海》对“韦编三绝”的“韦”字解释有误,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A、把横向编联简策的组绳称作“纬绳”、“纬编”是理所当然的。

B、孔子读《易》,竟然多次翻断了简策的编绳。

C、既然“纵”字在汉代实写作“从”,那么把“韦编”写作“纬编”是合理的。

D、因为古人常把纵横称作经纬,纬(韦)编即编联简策的纬绳。

12、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尚未见到关于用皮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可能是错误的。

B、只有“韦编三绝”的“韦”是皮做的绳子,其余编联简策用的“韦”都是“素丝编”和“青丝编”。

C、历史上未见到任何关于用皮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因此,“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是错误的。

D、“韦编三绝”的“韦”被释为皮绳,只见于史书的记载,而尚未见到过用皮绳编联简策的实物。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韦”不作“熟牛皮”讲的一个原因是,“韦”应是“经纬”的“纬”的假借字。

B、作者除了援引陈梦家在《汉简缀述》中的论述,还考证了我国古代有关编联简策的记载和实物。

C、我国已出土的古代的竹简都是用“素丝编”或“青丝编”编联的,而编联木简则用麻绳。

D、简书的竹简是横排的,像织布的经线,编联简册的绳子是纵向的,像织布的纬线,所以把它称作“纬绳”或“纬编”。

1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把汉人写的韦编读作纬编是合乎汉人用字常理的”句中的“汉人”指的是汉族人,因为当时少数民族还没有使用简策。

B、“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易》,指的是《周易》,春秋时期即已传世。

C、本文作者对“韦”字做出了新的解释,但这并没有改变成语“韦编三绝”的含义。

D、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人们借助汉字表意的特性,在文献考订中,常能有新的发现。

黄骅中学05-06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Ⅱ卷(共78分)注意事项:第Ⅱ卷共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案页上。

三、(18分)15、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文后题目。

(8分)老马(1932年4月)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第一节的“重”“扣”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了老马的哪些方面来增强老马的悲剧感染力?(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诗人突出了老马的什么特点?(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我们把老马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农民的象征,那么这首诗能激发读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在句中用“/”做停顿的标记,给下面的文言语段断句。

(3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7、在横线上填写名句。

(7分)(1)携来百侣曾游。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3)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5)高处丛生的灌木,,峭楞楞如鬼一般;,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四、(2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8—21题。

时间的作品韩少功①那一次艰难的夜行,山路泥泞,冰雨飘泼,简直让人觉得已经在地狱里死过了一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夜行也许会在回忆中逐渐变得轻松、有趣、回味无穷,甚至成为自我夸耀的资本。

事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②一位混上了官职的庸才,到任之时让人们惊讶和刺眼。

但只要他把这个官一直当下去,若干年以后就可能让人们心平气和,一旦责令他去职,有些人反而会不习惯,甚至会为坐到台下去的他感到委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